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什么?,第1张

《吕氏春秋》的思想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它认为,这不同的思想应当统一起来,“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不二》)思想统一后,才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所以,《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例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这种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独特的面目出现的。它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它说:“今周室既灾,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谨听》):“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执一》)

  孔子主张维护周王朝的一统天下,但并没有强调专制问题,《吕氏春秋》却有了“执一”、“抟”这样的观念。“执一”和“抟”就是中央集权。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又如对墨家思想,《吕氏春秋》对墨子提倡的“节葬”观念是赞同的,所以,它对当时厚葬的风气进行了批评:“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备。(《节丧》)但是,墨子是主张“非攻”的,即反对战争的。《吕氏春秋》便对此进行了批驳:“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也,是务汤武之事而遂桀纣之过也。”(《振乱》)《吕氏春秋》主张兴“义兵”,“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著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怀宠》)《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

  在物质的起源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大乐》)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太一”是什么呢?它说:“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由这里的论述可以明显地看到老子的影响。《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下贤》)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运动。“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鳞未尝息也。”(《观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长见》)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者,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它还用两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救剑若此,不亦惑乎!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这两则寓言都见于《察今》。前一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是讽刺那种泥古不知变的人,这也是生动地表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乐》),又从“心”“物”感应关系,论述了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要音“适”和心“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世人评价《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

  在过去,《吕氏春秋》深得人们的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东汉高诱在给它作注时说它“大出诸子之右”。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论语

宪问》说:“孔子沐浴而朝”。

礼记

#内侧》中记载:“头有创则沐,身有病则浴”。

离骚

》中的词句“治兰汤兮沐芳

”,就是对

民间

人们在

沐浴节

的一种

形象

描述。

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

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 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我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反映我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

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晋郭璞注《山海经》:“(离耳国)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对晋左思《吴都赋》注:“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琼洋”(《崖州志》:“州东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之处”,《琼州府志》同此)、“琼海”(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琼州府志》:“则琼之海,其涨海乎”)等。

对南海诸岛的称呼,除了上述“涨海崎头”、“珊瑚洲”之外,还有“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

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随着生产发展,航海事业进步,南海诸岛的地名从整体泛称而逐步深入到群组命名。

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载有“王师出戍”至“九乳螺石(州)”(即西沙群岛,主要指永乐群岛一带),这不仅是首次出现群岛名称,也是西沙群岛的首次命名。

宋吴自牧《梦梁录》及以后许多典籍把西沙群岛称为“七洲”,其海域叫做“七洲洋”(主要指宣德群岛一带)。

《宋会要辑稿》“占城国”条载,宋天禧二年(1078)占城人来中国时“或风漂至石堂则累岁不达”;又“真理富国”条载,自其国出发到中国来,途经波斯兰、真腊国、宾达椰、占城,再经过南海:“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

首次出现“万里石塘(堂)”之名,且指出了方位在占城(越南中部)的东南,这是南沙群岛的开始命名。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

首次以“长沙”、“石塘”分指西沙和南沙两群岛,即以沙岛为主的是“长沙”(西沙),以环礁为主的是“石塘”(南沙)。

南宋义太初作序的《琼管志》:“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王象之《舆地纪胜》和祝穆《方舆纪胜》均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分别称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床)”。

从汉、晋至宋所载南海诸岛地名中可发现:从概念性的泛指,发展到群岛的命名,地名相对稳定,西沙群岛几乎都用“千里长沙”,南沙群岛一直用“万里石塘(床)”;地名更具科学性,如前述“长沙”、“石塘”分别所指沙岛为主与环礁为主的地理实体可知。

海南渔民王安庆说,南 西沙大6倍以上,所以用“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分别名之,也是符合客观的。

南海诸岛地名到了元朝,特别是明清两代变化较大。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载:“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而已哉”,“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文莱)及古里地闷(今帝位岛),一脉至西洋,还昆仑之地。” 这里“万里石塘”泛指南海诸岛不是本意,“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联四大群岛,又“石塘之骨”和“地脉”、“由潮州而生”,把南海诸岛同大陆构成一整体才是原意。

明茅元仪《武备志》转载1430年成图的《郑和航海图》,其中有绘在东边的“石星石塘”,绘在西边的“石塘”,而“万生石塘屿”则绘于两者中间偏南,面积比“石塘”大。

按三者位置关系及所使用的符号形状、大小来考证,“石星石塘”应指中沙群岛(编者注:石星石塘除指中沙群岛外,从其点圈符号分布的范围看,可能亦包括东沙群岛),“石塘”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编者注:应作“万里石塘屿”)指南沙群岛。

故此《郑和航海图》已将南海诸岛明确划分成3个群岛。

明顾山介《海槎余录》载:“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万里长堤出其南。”从崖县旧治崖城到西沙永兴岛直线距离约760华里,到盘石屿也是此数,因此“千里石塘”应指西沙群岛一带岛礁,而“万里长堤”当指南沙群岛。

万里石塘说成万里长堤,按“塘”、“堤”义同,改变说法是自然的。

另据林金枝考证,明顾山介以后的著作多把东沙、中沙、西沙称为“石塘”,南沙称为“长沙”。

清代《广东通志》、《琼州府志》和《万州志》都有“长沙海、石塘海,俱在(万州)城东海外洋”的记载,长沙海和石塘海分别指西沙和南沙所在海域。

觉罗保满《西南洋各番针路方向图》、《东洋南洋海道图》都以“气”指东沙,“长沙”指西沙,“石塘”指南沙。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载:“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古为落漈”,“气悬于海中,南续沙垠,至粤海为万里长沙头。

南隔断一洋,又从南首复生沙垠,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沙之南又生石娄 古石,至七洲洋,名曰千里石塘”。

此处“南澳气”,古为“落漈”,今为“东沙”。

《海国闻见录》附图《四海总图》标绘有“气沙头”、“长沙”、“七洲洋”、“石塘”四个地名,此处气沙头指东沙群岛,长沙指中沙群岛,七洲洋指西沙群岛,石塘则指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分成四大群岛之概念已经形成。

清代谢清高《海录》载:由广东前往爪哇有两条航线,其中“外沟”线由西沙东侧航行,“出万山后向南行少西,行约四五日过红毛浅,有沙坦在水中,其极浅处,止深四丈五尺”,“到地盆山,与内沟道合,万里长沙在其西”。

按方位、行程和水上情况等数据判断,“红毛浅”是指整个中沙群岛,“沙坦”指暗沙群。

汪文泰《红毛番口英 口吉 口利 考略》中也把中沙群岛称为“红毛浅”。

《海录》又载船由吕宋来,“西行五六日,经东沙”,“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

此处把东沙群岛名称的含义,实体的方位、成因都记述得很清楚,为以后四大群岛的命名提供了范例。

1842年清郑光祖《醒世一斑录》中的《中国外夷总图》,以“落漈”标注东沙群岛、“东沙”标注中沙群岛,“西沙”标注西沙群岛,“石塘”标注南沙群岛。

1887年徐家干《洋防说略》载广东海道,万里长沙“自万州迤东直至南澳”,千里石塘“自万州迤南至七洲洋”。

此处“万里长沙”似指东沙、中沙和西沙群岛。

“千里石塘”则指南沙群岛。

1909年5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官兵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3艘军舰到西沙巡视,查勘岛屿15座,并逐一命名。

现仍沿用的岛名有3个,即甘泉岛、珊瑚岛、琛航岛。

1935年中国 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等派人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第一次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地名132个。

当时群岛名有东沙岛(今之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之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之南沙群岛)等。

同年5月,广东省 指令建设厅准在东沙岛批商承办设处管理,“建字第1703号”文明确将东沙岛名称改正为东沙群岛。

1947年12月1日,中国 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72个。

群体名称有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总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1935年称“南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35年称“团沙群岛”)等,且大群体下又分小群体,层次较多。

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共287个。

这次比1947年增加地名115个,其中,东沙群岛地名由4个(1947年)增至7个,西沙群岛由33个增至52个,中沙群岛由30个增至34个,南沙群岛由97个增至193个。

此次命名,除对岛、沙洲、礁、暗沙、滩和石命名外,首次为“水道”(渔民称为“门”)正式命名。

海南文昌、琼海等县许多去西沙、南沙捕鱼作业的渔民及其后裔保存下来的《更路簿》,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航行水路记录得很清楚。

《更路部》所记载的南海诸岛地名为海南渔民对群岛岛礁的命名,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古地名之一。

有关药物起源的讨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帝王世纪》的作者、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伏羲氏……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又说:“(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作了中国药物起源的传统论述,写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一论点为许多学者所引用和发挥。《史记·补三皇本纪》认为:“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通鉴》也说:“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又如《通鉴外记》也指出:“氏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些有趣的论述,作者距今虽只2000年左右,然而其内容却是数千年乃至万年人们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尽管其中不无神话色彩,但确实是我国原始社会早期及其以后人们在寻求食物过程中逐渐认识某些药物作用的生动描述。

  我觉得尝亦可,鞭亦可,若是尝,那么神农就被视作人,人之身亲尝百草,冒险不畏艰险

  若是鞭,那么这里神农就被视作神,用一种鞭子能辨百草,说明有神力。

  只是传说的记载不同,版本不一,可能有谬误,但也许就是如此。

  原文: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译文: 神农用赤色的鞭子鞭打各种草木,因而全部了解了它们的无毒、有毒、寒热、温凉的性质以及五味所主治的疾病(酸主肝、咸主肾、甘主脾、苦主心、辛主肺),根据这些经验再选种各种谷物。所以天下的百姓叫他“神农”

  关于神农尝百草、辨药性的事,古籍中有些记载: 

  西汉的《史记》实录:“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 

  东汉的《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说:“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 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 

  宋代罗泌《路史》云:炎帝神农氏“磨唇鞭茇,察色嗅,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药正三百六十有五。”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水泉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水原穴的定位 9 水原穴的取法 10 水原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水原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水原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水原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水原穴研究进展 161 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162 治疗前列腺病 163 治疗痛经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水原 1 拼音

shuǐ yuán

2 概述

水原为经穴别名,即水泉[1]。见《外台秘要》。

穴位 水泉 汉语拼音 Shuiquan 罗马拼音 Shuichuan 美国英译名 Water Spring 各

号 中国 KI5 日本 6 法

国 莫兰特氏 R4 富耶氏 德国 N4 英国 K4 美国 Ki5

水泉为经穴名[2](shuǐquán[3]KI5) 。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2]。水泉是足少阴肾经的郄穴[3]。水即水液,泉即水泉,肾主水,此穴属本经郄穴,能治小便淋沥的水病,故名水泉[2]。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目视昏花,腹痛,头昏目花,现代又多用水泉穴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近视眼等。

3 水泉穴的别名

水原(《外台秘要》)。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去太溪下一寸,在足内踝下。

5 穴名解

水即水液,泉即水泉,肾主水,此穴属本经郄穴,能治小便淋沥的水病,故名水泉[2]。

水,指水液,小便。水泉,本指地下水,又指下半身之水液,又,泉,钱也。泉与钱古今异名。小便失禁而称为水泉者,如水自钱孔流出点滴而下也,谓经气在此如泉水之外流,亦通。本穴属足少阴肾经之郄穴,肾属水脏,泉水多从郄出,故经气深集之郄为“水泉”。《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张介宾曰:“肾与膀胱为表里,所以藏津液。水泉不止而遗溲失禁,肾脏之失守也。”人身泉穴多在于郄,犹水源出于地也。其所治症,为月事不调、小便淋漓等症,诸关于泉水者。取本穴犹疏水之极源也,故名“水泉”。[4]

6 特异性

水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郄穴。

7 所属部位

足部[5]

8 水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水泉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指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3]。

水泉穴位于跟区,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2]。

水泉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6]。

水泉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水泉穴在足部的位置

水泉穴在足部的位置

水泉穴在足部的位置

9 水原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直下方1寸,当跟骨结节之内侧前上部凹陷处取穴。

水泉穴位于跟区,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2]。

正坐或仰卧位,内踝尖后缘与跟腱前缘的中点,直下1寸之跟骨上取穴[7]。

10 水原穴穴位解剖

水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踝管及其内容。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的浅静脉流向大隐静脉,向后外方则归流小隐脉。深筋膜发达,局部增厚,在内踝与舟骨、距骨、跟骨内侧面之间形成屈肌支持带,韧带和跟骨之间形成隧道似的踝管。管又由韧带深面的纤维向跟骨面发出间隔,将通过管内的肌腱之间和血管神经束分开。在踝管内,自前向后排列纤维鞘的内容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踇)长屈肌(腱)。胫后动脉和胫神经在未入踝管前,发出跟内侧动脉和神经布于跟骨内侧面。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内侧面[2]。

皮肤→皮下组织→跟骨[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6]。

11 水原穴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益肾,通经活络。

水泉穴有通经调血、疏利下焦的作用[2]。

水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郄穴,阴经郄穴主治血证,具有活血化瘀、调理经血、疏利下焦之功,故常用于治疗妇科病[1]。

水泉穴有调补肝肾之功,主治闭经,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小便不利[4]。

或问,穴名之关于火者,用以治火,其关于水者,用以治水。通以治塞,塞以治通,则针灸之能事毕乎?曰:否,虽云顾名思义,尤须广虑深思。譬如水在胸,而治以利腹;火在肾而治以润胸,则必不效。又如水泉、天泉、极泉、阴陵泉、阳陵泉,同是泉也,合谷、漏谷、率谷、阴谷、然谷,同是谷也,而其作用则有所不同。必酌其得宜而用之,乃克有效。[4]

12 水原穴主治病证

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月经不调,小便不利,目视昏花,腹痛,头昏目花,现代又多用水泉穴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近视眼等。

水泉穴主治妇科、前阴及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等[2]。

水泉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6]。

水泉穴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小便不利、腹痛、头昏目花[8]。

水泉穴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7]。

现代又多用水泉穴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等[2]。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月经过少,子宫脱垂,不孕症;

2 其它:近视眼,膀胱痉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3~05寸[7][6][8],局部有酸、麻、胀感[7],可沿肾经循行向上至膝、股内侧,胸腹部[7]。

一般直刺05~08寸[2]。

注意:水泉穴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胫神经、胫后动脉,引起足踝肿痛[7]。

132 灸法

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4 水原穴的配伍

配气海、三阴交,有调经血,理下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配承山、昆仑,有舒筋活络壮骨的作用,主治足跟痛。

水泉配合谷、中极、三阴交、太冲,治经闭[7]。

水泉配关元、归来、三阴交,治月经不调[7]。

水泉配三阴交、水分、肾俞、膀胱俞,治小便不利[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来而多闭、心下痛、目䀮䀮不可远视,水泉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水泉、照海,主淋,漏,月水不来而多闷,心下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月事不来,来即多,阴挺出,小便淋沥,腹中痛。

《百症赋》: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循经考定编》:踝骨痛,偏坠。

16 水原穴研究进展 161 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以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为指标,针刺水泉与注射ACTH的效应相等[1]。

162 治疗前列腺病

腧穴注射法治疗前列腺病52例,取一侧水泉,注入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隔日1次,两侧交替注射。结果:治愈28例,占538%;显效16例,占308%;好转7例,占135%;无效1例,占19%。总有效率为981%。[1]

163 治疗痛经

秦汉时期,我国南方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落后,多采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术。

火耕水耨,简单来说就是烧去杂草,灌水种稻。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

《史记·货殖列传》叙述西汉前期长江流域农业生产落后状况时说道:

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平淮书》引汉武帝处置山东灾民诏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

过了七八百年,《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时,仍然说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与渔猎为业”。

从上述记载来看,从汉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盐铁论·通有篇》、《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以及诸多的六朝诗文中,都用“火耕水耨”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水田图形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主要记载了什么?

《吕氏春秋》的思想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