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药的古籍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5收藏

圣药的古籍记载,第1张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兽部》阿胶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

(《本经》上品)

释名傅致胶(《本经》)。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时珍曰∶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有官舍禁之。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别录》曰∶阿胶出东平郡·东阿县,煮牛皮作之。弘景曰∶今东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胶有清浊。熬时须用一片鹿角即成胶,不尔不成也。胶有三种∶清而薄者画家用;清而浓者名覆盆胶,入药用;浊而黑者不入药,但可胶物尔。颂曰∶今郓州亦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者为真。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其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只可胶物,故不堪入药也。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时珍曰∶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

修治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曰∶凡用,先以猪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研用。时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酥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气味甘,平,无毒。《别录》曰∶微温。张元素曰∶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得火良。薯蓣为之使。畏大黄。

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本经》)。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别录》)。坚筋骨,益气止痢(《药性》。颂曰∶止泄痢,得黄连、蜡尤佳)。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时珍)。

发明藏器曰∶诸胶皆主风、止泄、补虚,而驴皮主风为最。宗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也。用乌者,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如乌蛇、乌鸦、乌鸡之类皆然。时珍曰∶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附方旧五,新十四。瘫缓偏风∶治瘫缓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微炙熟。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滓入胶,更煮七沸,胶烊如饧,顿服之。及暖,吃葱豉粥。如此三四剂即止。若冷吃粥,令人呕逆。(《广济方》)肺风喘促∶涎潮眼窜。用透明阿胶切炒,以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老人虚秘∶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温服。胞转淋∶阿胶三两,水二升,煮七合,温服。(《千金方》)赤白痢疾∶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为末,捣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下,日三。(《和剂局方》)吐血不止∶《千金翼》∶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水五升,煮三升,分三服。《经验》∶ 治大人、小儿吐血。用阿胶(肺损呕血并开胃∶用阿胶(炒)三钱,木香一钱,糯米一合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服一盏,入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圣惠》)月水不调∶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服即安。一方入辰砂末半钱。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秘韫》)妊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圣惠》)妊娠血痢∶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杨氏产乳》)妊娠下血不止∶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一服即愈。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汁,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梅师方》)妊娠胎动∶《删繁》∶用阿胶(炙研)二两,香豉一升,葱一升,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入胶化服。《产宝》胶艾汤∶用阿胶(炒)二两,熟艾叶二两,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半,分温两服。产后虚∶阿胶(炒)、枳壳(炒)各一两,滑石二钱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未通,再服。(《和剂局方》)久嗽经年∶阿胶(炒)、人参各二两,为末。每用三钱,豉汤一盏,葱白少许,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

 琥珀是距今4500—99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中药琥珀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中药琥珀的功效和作用

 宁心安神。

 琥珀味甘性平,入心肝经,甘能补,质沉,善于镇惊安神,常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等疾病。

 活血散瘀。

 琥珀味甘,入肝心经,甘能补,能补肝血,补心血,能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常用于产后瘀血阻滞腹痛,妇女闭经,跌打损伤等症。

 利尿通淋。

 琥珀味淡,入脾、膀胱经,淡能利水,能健脾除湿,能利尿,常用于淋病血尿,小便不通等病。

 痈肿。

 《内经》:“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其症:初起在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不适,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此证轻者无全身不适,经治疗后肿硬变软而消散;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洪数。治宜清热利湿,散血解毒,消肿止痛,易用琥珀。

 痛经经闭,心腹刺痛,症瘕积聚。

 本品入心、肝血分,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症作用,治血瘀气阻之痛经经闭,可与当归、莪术、乌药等活血行气药同用,如琥珀散(《灵苑方》);用治血瘀经闭,与水蛭、虻虫、大黄等活血通经之品配伍,如琥珀煎丸(《圣惠方》);若治心血瘀阻,胸痹心痛证,常与三七同用,研末内服;治症瘕积聚,可与三棱、鳖甲、大黄等活血消症、软坚散结药同用。

 淋证,癃闭。

 本品有利尿通淋作用,故可用治淋证、尿频、尿痛及癃闭小便不利之证,单用有效,如《仁斋直指方》单用琥珀为散,灯心汤送服。治石淋、热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木通等利尿通淋药同用。因琥珀能散瘀止血,故尤宜于血淋。近年用琥珀末吞服,治石淋伴血尿者,有一定疗效。

 治癓瘕之疼痛。

 尤其血瘀腹痛,取其有活血祛瘀作用。常配三棱、鳖甲等。

 抗酒精。

 俄罗斯人将琥珀酸当作一种重要的抗酒精品药品,减少人们对酒精的迷恋,它能快速的消减因摄取过量的酒精而产生的不良反应。一片01克的药片可在一刻钟内见效,俄罗斯琥珀可谓是一种良药。

 杀毒杀菌。

 中世纪瘟疫流行时,人们用燃烧琥珀放出的烟熏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治 方法 。根据“Mattaus Praetorius”的记载,“没有一个来自GDANSK,KLAIPEDA,KONIGSBERG或LIEPAJA的琥珀从业人死于瘟疫”。时至今日,琥珀仍在香熏疗法中被使用。多个世纪以来,琥珀被认为是一种杀毒的介质,因些人们将琥珀制成婴儿奶嘴、勺子、烟嘴和烟枪等器皿。人们还发现了在17世纪,琥珀制成的茶叶罐。

 鉴别应用。

 ①枣仁治虚烦不得眠,是肝胆不足,用枣仁补肝胆而藏魂,枣仁炒用治照虚不眠,生用治胆热好眠。

 ②琥珀治心肝血虚,又能治血瘀,即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化瘀,镇惊安神,利尿通淋,惊风癫痫,心悸不安。

 琥珀的禁忌

 阴虚内热及无淤滞者慎服。

琥珀的存放和保养

 琥珀的存放

 琥珀硬度低,怕摔砸和磕碰,应该单独存放,不要与钻石、 其它 尖锐的或是硬的首饰放在一起。琥珀首饰害怕高温,不可长时间置于阳光下或是暖炉边,如果空气过于干燥易产生裂纹。要尽量避免强烈波动的温差。尽量不要与酒精、汽油、煤油和含有酒精的指甲油、香水、发胶、杀虫剂等有机溶液接触。喷香水或发胶时要将琥珀首饰取下来。

 琥珀的保养

 琥珀与硬物摩擦会使其表面出现毛糙,产生细痕,所以不要用毛刷或牙刷等硬物清洗琥珀。当琥珀染上灰尘和汗水后,可将它放入加有中性清洁剂的温水中浸泡,用手搓干冲净,再用柔软的布擦拭干净,最后滴上少量的橄榄油或是茶油轻拭琥珀表面,稍后用布将多余油渍沾掉,可恢复光泽。

 琥珀保养建议

 琥珀的熔点低,易熔化,怕热,怕曝晒,琥珀制品应避免太阳直接照射,不宜放在高温的地方。琥珀易脱水,过分干燥易产生裂纹。琥珀属有机质,不宜接触有机溶剂,如指甲油、酒精、汽油、煤油、重液中,不宜放入化妆柜中,一般情况下,不要用重液测定其密度和用浸油法测折光率。琥珀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击,应避免摩擦、刻划,防止划伤、破碎。

 琥珀的 收藏 价值

凡具有镇静安神或平肝熄风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镇潜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统称为镇潜剂。镇潜法就是运用具有镇静潜降作用的方药治疗心神不宁或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症的一种治法。

 凡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称熄风药;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癫痫和破伤内,以及热性病热极生风和子痫等病证。

 临床应用本类药物时,还应根据病因适当配伍有关药物如因热引起的,配清热泻火药;因痰引起的,配化痰药;因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引起的,配滋补肾阴药。还应注意脾虚慢惊病人,羚羊角、玳瑁等寒凉药当忌用;血虚阴亏病人,又当慎用偏于温燥的全蝎、蜈蚣等。

 前人有“诸风掉眩、毕属于肝”之说,故镇潜熄风药多入肝经。本类药物药性多属寒凉而主沉降。

 一。镇潜、熄风药:

 一)镇潜药

 (一)龙骨《本经》

 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医学教育 网原创骨骼的化石(龙骨)和齿和化石(龙齿)。主产于河南、河北、山西、内蒙等地,入药打碎生用或煅用。

 处方用名:龙骨、煅龙骨、生龙骨。

 药用部分;骨骼化石。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等证,多与白芍、牡蛎、代赭石配伍,如镇肝熄风汤。

 2能镇静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惊悸、多梦等证。多与远志、朱砂、牡蛎等配用。

 3煅用长于收敛固涩,用于遗精、盗汗、崩漏、带下、久泻不止等证,常与牡蛎、山药、沙苑蒺藜、芡实等配伍;治带下赤白及月经过多,可与牡蛎、海螵蛸、山药等配用;治虚汗,常与牡蛎、五味子等配伍。

 此外,煅龙骨研末外用,有吸湿敛疮作用,可用于湿疮痒疹及疮疡溃后久不愈合。

 用量用法:15-30克。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收敛固涩煅用,其他生用。

 

参考资料:

 主含碳酸钙。另含少量的铁、镁、铝、钾钠及氯、硫酸根离子,所含钙盐吸收后有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壁的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的兴奋等作用。

 附药:龙齿

 与龙骨来源相同,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骨骼化石。采掘龙骨时即可收集龙齿。碾碎生用或火煅用。

 性味:涩凉,功能与龙骨相似,重镇安神作用较强,而收涩作用较弱,用量同龙骨。

 (二)牡蛎《本经》

 为牡蛎科海产动物牡蛎的贝壳。产于沿海地区。入药粉碎生用或煅用。

 处方用名:贝壳。

 性味: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软坚散结。

 主治与应用:

 1平肝潜阳:治肝阳上亢所致的惊悸不安、烦燥失眠、头昏目眩及惊痫发狂诸证,常与龙骨、龟板、石决明、代赭石等配伍,如镇肝熄风汤。

 2收敛固涩:煅用治虚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吐血、吐酸。如牡蛎散治虚汗。

 3软坚散结:可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证,常与浙贝母、玄参配伍、如消瘰丸。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以治肝脾肿大,常与丹参、泽兰、鳖甲等配药使用。

 此外,本品有制酸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

 用量:15-30克。

 

参考资料:

 1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钾及氧化铁等。

 2含有大量钙,有制酸作用,可用治胃酸过多证。牡蛎与苍术同用治小儿钙质缺乏而引的佝偻病效果良好。

 (三)朱砂《本经》

 为汞矿含硫化汞的矿石。湖南产者。入药研细水飞入丸散中用,忌用火煅。

 别名:朱砂、辰砂、丹砂。

 处方用名:朱砂、辰砂、丹砂。

 药用部分:矿石。

 性味:甘、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清心、镇惊、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心烦不寐、惊悸等证。可配伍黄连、甘草等以清心安神,如朱砂安神丸。若血虚心悸、失眠、亦可配丹参、生地、当归、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以增强其安神作用。

 2朱砂外用有良好的解毒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常与雄黄合研外涂;对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可配冰片、硼砂、西瓜霜等研末外,能解毒、消肿、止痛之效。

 此外,本品可作丸剂的外衣,有防腐作用。

 用量:03-1克。研末冲服或入丸散用。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也不可持续服用以免汞中毒。

 

参考资料:

 本品含硫化汞,常混有少量的粘土、氧化镁、氧化铁等杂质等。朱砂内服有镇静作用。外用能抑制和杀灭细菌、寄生虫等。

 (四)琥珀《别录》

 为松柏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下,经久而成的化石状物质。主产于云南、广西、辽宁等地。入药研细末用。

 别名:血珀、明珀、红松脂。

 处方用名:琥珀、血珀。

 药用部分:树脂化石。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膀胱经。

 功能;定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主治与应用:

 1用于惊风癫痫等症,常与朱砂、金蝎等息风镇痉药同用;对于心悸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可与酸枣仁、夜交藤、朱砂等配伍应用。

 2本品活血调经,又能散瘀破症,用治血滞经闭症瘕痉痛等证,常与其他活血破瘀药同用。如琥珀散,配当归、莪术、芍药,以治血滞气阻、月经不通。

 3能利尿通淋,适用于小便不利或瘾闭之证,因能散瘀及止血,故尤宜于血淋,也可用于石淋,热淋等症。亦可配伍金钱草、木通、扁蓄等利尿通淋之品同用。

 用量:15-3克。研末冲服,不入煎剂。

 

参考资料:

 本品含树脂、挥发油。树脂中含有琥珀香酸、琥珀银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

 (五)磁石《本经》

 为天然的等轴晶系磁铁矿的矿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入药生用,煅用或醋淬研细用。

 别名;慈石、灵磁石。

 处方用名:磁石、灵磁石。

 药用部分:矿石。

 性味:咸、寒。

 归经:入肝、心、肾经。

 功能: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燥不宁、心悸、失眠、头晕头痛及癫痫等证,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功。常与朱砂配伍,如磁朱丸;亦可与石决明、白芍、生地等同用。

 2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及目昏等证,能养肾益阴而有聪耳明目之效。治耳鸣、耳聋,可与熟地、山芋肉、五味子等药配伍治视力模糊,可以磁朱丸配合养肝肾药同用。近年临床报导,用磁朱丸治疗白内障,可使部分病例视力增进。

 3用于肾虚摄纳无权,气逆作喘之证,能纳气而平喘。宜与代赭石,五味子,胡桃肉等配合使用。

 用量:9-10克。入丸、散,每次用1-3克。

 注意事项:困难于消化,入丸,散不可久服多服。脾胃虚弱者慎用。

 (六)代赭石《本经》

 为赤铁矿石。主含三氧化二铁。山西、河北等地皆产。入药打碎,生用或醋淬后粉碎晒干用。

 处方用名:代赭石、赭石、钉头赭石。

 药用部分;矿石。

 性味:苦、寒。

 归经:入肝、心包经。

 功能;平肝潜阳、降逆、止血。

 主治与应用:

 1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证。常与龙骨、牡蛎、白芍等药同用,如镇肝息风汤。

 2用于暧气、呃逆、呕吐及气喘等症,有降逆之功。治嗳气、呃逆、呕吐,常与旋复花、半夏、生姜等同用,如旋复代赭石汤;若治肺肾两虚所致的气逆、喘息、可与党参、山茱芋等补肺纳气药同用。如参赭镇气汤。

 3用于吐血,衄血及崩漏等证,有凉血止血作用。用治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可与白芍、竹茹、牛蒡子等配伍、如寒降汤。

 用量:10-30克。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参考资料:

 为三氧化二铁混有粘土,钛镁、砷盐等杂质。有镇静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小量长期饲养动物,可引起砷中毒。

 (七)酸枣仁《本经》

 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多野生于北方各省,陕西主产于陕北。简称枣仁。入药生用或微炒宜捣碎用。

 别名:山枣仁。

 处方用名:酸枣仁、枣仁、炒枣仁。

 药用部分;种子。

 性味:甘、酸、平。

 归经:心、肝、脾、胆经。

 功能;养心安神、敛汗。

 主治与应用:

 1本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有效的滋养性安神药,主要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烦失眠及惊悸怔仲等症,单用研末,竹叶汤下,即可取效。若肝虚有热之眠,可与知母、茯苓等同用,如酸枣仁汤。

 2有一定的敛汗作用,用于体虚自汗,盗汗等证,常配党参、五味子、山茱芋等同用。

 用量:9-18克。亦可研末,睡前吞服,每服15-3克。

 

参考资料:

 本品水溶性成分有镇静、催眠作用,能对抗苯钾酸钠咖啡因引起之兴奋。能降压及抑制动物肾型高血压的形成。兴奋子宫。对动物实验性烫伤,有抗休克及减轻局部水肿作用。

 (八)远志《本经》

 为远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远志的根皮。多产于北方,陕西产者较佳。入药多抽去木心后生用或炒用。

 别名;小草根。

 处方用名;远志、炙远志、远志肉。

 药用部分:根皮。

 性味:辛、苦、微温。

 归经:肺、心、肾经。

 功能: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痈肿。

 主治与应用:

 1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等证。常与朱砂、茯苓、龙齿等同用。如远志丸。

 2有祛痰开窍作用,可治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等症,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同用。以增强祛痰开窍之力,咳嗽痰多,难咯出者,用本品可使痰液稀释易于咯出,每与杏仁、桔梗、甘草等同用。

 3能消散痈肿,用于痈肿疖毒,肿痛。单用为末酒送服,外用调敷患处有效。

 用量:3-9克。

 使用注意:有溃疡病及胃炎者慎用。

 

参考资料:

 远志合远志皂甙,远志醇等。有较强的祛痰作用。远志流浸膏对动物已孕和未孕子宫有促进收缩和增强张力的作用。

 (九)柏子仁《本经》

 为柏科常绿乔本植物侧柏的种仁。全国大部分有产。入药生用或压去油用(柏子霜)。

 别名:柏树子、柏实。

 处方用名:柏子仁、柏仁。

 药用部分:种仁。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肾、大肠经。

 功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与酸枣仁相类似的养心安神之医学教育 网原创效,用于血不养心的惊悸怔忡、虚烦不眠之证,常与酸枣仁、五味子、茯神等同用,如养心汤。

 2柏子仁油多质润,有润肠通便之效,适用于阴虚血少的肠燥便秘,常与松子仁,郁李仁等同用,以加强其润下作用,如五仁丸。

 用量:9-18克。

 

参考资料:

 本品含大量脂肪油及小量挥发油,皂甙等故有润肠作用。

 (十)夜交藤 《开宝本草》

 为蓼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何首乌的蔓茎。产浙江、江苏、安徽、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秋冬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切段。

 别名:首乌藤。

 外方用名:夜交藤、首乌藤。

 药用部分:蔓茎。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主治与应用:

 1用于阴虚血少所致的虚烦不眠、多梦等证,常与合欢皮相须为用,也可与柏子仁,枣仁,远志等同用;用于精神病,可配何首乌、大枣用。

 2用于风湿痹痛,多配伍五加皮,鸡血藤等同用。此外,单用煎水外洗,以治皮肤风疮痒疹,可收祛风止痒之效。

 用量:10-30克,治精神病可用至60克。

 

参考资料:

 用鲜何首乌90-140克,鲜夜交藤140克(干品均用1/3-1/2),红枣2-6枚治精神病。

 (十一)合欢皮《本经》

 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合欢的树皮及花,产长江流域各省,春秋两季剥取树皮,切段。花在夏季半开时采摘,生用。

 别名;绒线花。

 处方用名:合欢皮、合欢花。

 药用部分:树皮及花。

 性味:甘、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安神解郁,活血消肿。

 主治与应用:

 1合欢皮及花均有安神解郁作用,用于七情所伤而致的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证,可单用或与夜交藤、柏子仁、郁金等养心安神解郁药合用。

 2合欢皮具有活血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等血瘀证,常配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增强活血散瘀止痛之力。又能消 痈肿,可配白蔹用,即《景岳全书》合观皮饮;或配鱼腥草、桔梗、甘草等用以增强消痛排脓之力。

 用量:合欢花3-9克,合欢皮9-15克,外用适量。

 

参考资料:

合欢皮含合欢甙、鞣酸皂甙,内服有强壮兴奋、镇痛,驱虫及利尿作用。动物实验有催产作用。

 二、熄风药

 (一)天麻《本经》

 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的根茎。四川及云南产者较佳,陕西、安徽、湖北及东北各省亦产,野生与栽培均有。入药去皮,煮后晾干,姜汁浸透切片用。

 别名;明天麻、定风草根。

 处方用名:天麻、明天麻、赤箭。

 药用部分:根茎。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能: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息风止痉作用,适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等证,寒热证均宜。如钩藤饮,治急惊风可用本品配羚羊角、全蝎、钩藤等药;醒脾散治慢惊风,以本品配人参、白术、云苓等药。

 2又能平肝阳,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及眩晕,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此外,又能祛风湿,止痹痛,可用于风湿痹痛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证,多与秦艽、羌活、朱膝、桑寄生等同用。

 用量:3-9克,研末吞服1-15克。

 

参考资料:

 含生物碱,甙类,香荚兰醇,维生素A、粘液质。有镇静、镇痛、抗惊厥、抗癫痫和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二)钩藤《别录》

 为茜草科绿木质藤植物钩藤的带钩茎枝。主产于广西、湖南及西南等地。春秋两季采收、晒干,或先置锅内稍蒸片刻,或于沸水中略烫后取出晒干。切段入药。

 别名:钩钩、双钩、勾丁。

 处方用名:钩藤、勾勾、双钩藤。

 药用部分:茎枝。

 性味:甘、微寒。

 归经:入肝、心包经。

 功能;熄风医学教育 网原创上痉、清热平肝。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有熄风止痉作用,又可清热,适用于热盛风动所致的痉挛抽搐等证。多与其他熄风止痉药,如羚羊角、天麻、蝉蜕等同用。

 2能平肝、清肝、适用于肝经有热,肝阳上亢的眩晕,头痛、目赤等证。平肝潜阳,常与石决明、白芍等同用;清肝明目,常与菊花、夏枯草等同用。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忘忧散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杨氏家藏方》卷四 61 忘忧散的别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忘忧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6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忘忧散 1 拼音

wàng yōu sǎn

2 处方

白术15克 茯神9克 远志6克 柴胡15克 郁金3克 白芍30克 当归9克 巴戟天6克 陈皮15克 白芥子6克 神曲15克 麦冬9克 丹皮9克

3 功能主治

治男子情志不遂,不能生育者。(不育)

4 忘忧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连服十剂。

5 摘录

《辨证录》卷十

6 《杨氏家藏方》卷四 61 忘忧散的别名

琥珀散

62 组成

琥珀不以多少。

63 主治

心经蓄热,小便赤涩不通,淋沥作痛。

64 忘忧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食前浓煎萱草根汤调下。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66 附注

琥珀散(《普济方》卷二一六)。

古籍中的忘忧散 《医学正传》:[卷之七]妇人科中·胎前

上各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忘忧散(外台)治妊娠心经蕴热,小便赤涩不利,淋沥作痛

《辨证录》:[卷之十]种嗣门(九则)

,可以尽欢以取乐,宜男之道,亦不外于是矣。方用忘忧散∶白术(五钱)茯神(三钱)远志(二钱)柴胡(五

《济阴纲目》:[卷之九胎前门·下]子淋

药枳壳车前子(各半两)上锉,每服四钱,水煎服。忘忧散治妊娠心经蕴热,小便赤涩,淋沥作痛。琥珀(不拘

《女科百问》:[卷下]第七十五问小便或有利者或有不通

盏。煎一盏。温服。以利为度。未利者再服。食前。忘忧散。治心经蓄热。小便赤涩不通。淋沥作痛。琥珀(不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萱草

琥珀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主要产于云南、河南、广西、贵州、福建、辽宁等地。琥珀是一种常见的中药,那么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我给你详细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吧!

 是什么

1、宁心安神。

琥珀味甘性平,入心肝经,甘能补,质沉,善于镇惊安神,常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等疾病。

2、活血散瘀。

琥珀味甘,入肝心经,甘能补,能补肝血,补心血,能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常用于产后瘀血阻滞腹痛,妇女闭经,跌打损伤等症。

3、利尿通淋。

琥珀味淡,入脾、膀胱经,淡能利水,能健脾除溼,能利尿,常用于淋病血尿,小便不通等病。

4、痈肿。

《内经》:“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其症:初起在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不适,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灼热疼痛。日后逐渐扩大,变成高肿坚硬。此证轻者无全身不适,经治疗后肿硬变软而消散;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洪数。治宜清热利溼,散血解毒,消肿止痛,易用琥珀。

5、痛经经闭,心腹刺痛,症瘕积聚。

本品入心、肝血分,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症作用,治血瘀气阻之痛经经闭,可与当归、莪术、乌药等活血行气药同用,如琥珀散《灵苑方》;用治血瘀经闭,与水蛭、虻虫、大黄等活血通经之品配伍,如琥珀煎丸《圣惠方》;若治心血瘀阻,胸痹心痛证,常与三七同用,研末内服;治症瘕积聚,可与三棱、鳖甲、大黄等活血消症、软坚散结药同用。

6、淋证,癃闭。

本品有利尿通淋作用,故可用治淋证、尿频、尿痛及癃闭小便不利之证,单用有效,如《仁斋直指方》单用琥珀为散,灯心汤送服。治石淋、热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木通等利尿通淋药同用。因琥珀能散瘀止血,故尤宜于血淋。近年用琥珀末吞服,治石淋伴血尿者,有一定疗效。

 中药琥珀的历史介绍: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 Eocene,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 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称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又象征长寿。

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广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 Ambergris 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其实琥珀可以加工成饰物或是念珠之外,慧眼独具的中国人更把琥珀选为一味药材!本草纲目记载:「安脏定魂魄,消淤血疗蛊毒,破结痂,生血生肌,安胎」说的就是琥珀的疗效。

琥珀的前世今生 公元前一千六百年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住民,就以锡和琥珀作为货币,与其南方地域的部落交易,换取铜制武器或其它的工具。 公元前两千年,欧洲中部的美锡尼人、腓尼基人和伊特鲁利亚人 Etruscan 共同形成一个琥珀的商业网注:Etruria 是位于义大利西部的一个古国,同一时期,波罗的海琥珀则经由爱琴海,辗转流传到地中海东岸。考古学家就曾在叙利亚挖掘出古希腊美锡尼文明时期的瓶和壶,在容器中发现波罗的海的琥珀项链。 公元第五世纪,罗马人更远征波罗的海,寻找琥珀,琥珀的交易也在此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古世纪,波罗的海琥珀以宗教器物的用途而风行。 在东方,琥珀同样受到各个民族的珍爱,特别是 、波斯、土耳其和中国人。其实琥珀除了可以加工成饰物或是念珠外,慧眼独具的中国人更把琥珀选为一味药材,古籍中屡有记载,有文为证。

《全国中草药汇编》:琥珀拼音名HǔPò别名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来源某些松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挖出后,除去杂质。性状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多角形,大小不一。血红色、黄棕色或暗棕色,近于透明。质松脆,断面平滑,具玻璃样光泽,捻之即成粉末。无臭,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不溶于水,燃烧易熔,并爆炸有声、冒白烟,微有松香气。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用法用量05~1钱,多入丸、散剂服。备注(1)东北地区有一种“抚顺珀”,又称“千金寨煤珀”、“烟煤精”,是从煤矿层中采掘而来。体重坚硬,色发黑,焚之发黑烟并有煤气,与琥珀来源不同,不宜作琥珀入药。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琥珀出处1《雷公炮炙论》:凡使红松脂、石珀、水珀、花珀、物象、翳珀、琥珀。红松脂如虎珀,只是大脆文横;水珀多无红色,如浅黄,多粗皮;彼石珀如石重,色黄不堪用;花珀文似新马尾松,心文一路赤一路黄;象珀,其内似有物,极为神妙;翳珀为众珀之长,故号曰翳珀;琥珀如血色,安于布上拭,吸得芥子者真也。2陶弘景:旧说云是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今烧之亦作松气,俗有虎魄中有蜂,形色如生。《博物志》又云,烧蜂巢拼音名HǔPò英文名Amber别名育沛、虎珀、虎魄、江珠、琥魄、兽魄、顿牟、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来源药材基源: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ber采收和储藏: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原形态多呈不规则的粒状、块状、钟乳状及散粒状。有时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颜色为**、棕**及红**。条痕白色或淡**。具松脂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断口贝壳状极为显著。硬度225。比重105109。性极脆。磨擦带电。生境分布生态环境:主要分

详见百科词条:琥珀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15:04 共43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

体外试管溶血表明远志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根皮为3926、全根为2585、根部木心为43、提纯皂苷为34031,研究发现,溶血作用的成分为皂苷,因此含有皂苷较多的根皮部分的溶血作用远较根部木心部分强。

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作用以外,远志还具有促进小肠运动,抑制醛酮还原酶,减少可卡因诱导的条件位置偏爱,抗眩晕、改善膜迷路积水所致听力损害的作用,抑制5-HT诱导的腹泻等作用。

远志的食用方法

做法指导

(1)因惊恐而致惊悸不安者,多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配伍,以镇心安神。  

(2)痰阻心窍所致癫痫昏仆,弃挛抽搐,口吐涎沫者,可与菖蒲、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

(3)喉痹肿痛得,乃以该品为末吹之,以利咽散结消肿。  

(4)痈疽发背疮毒者,可单用该品为末浸酒饮服,并以药滓调敷患处,以散瘀解毒消痈。

养生药膳

远志枣仁粥

原料:远志肉、炒枣各10克,粳米50克。

徽法:先将粳米投洗干净,放入锅内用清水煮粥。开锅后放入远志、枣仁,煮熟即可。此粥可在晚间作为夜宵食用。

药膳功效:此粥宁心安神,对于心血不足、痰扰于神而引起的惊悸健忘、不寐多梦等症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远志酒

原料:远志10克,白酒500克。

做法:先将远志研成末状,浸入白酒。浸泡3日即可饮用,每日服用1小盅。

药膳功效:此酒安神益智、消肿止痛,适用于治疗惊悸失眠、迷惑善忘、痈疽肿毒等症。

远志汤

远志10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主治惊悸失眠、梦遗等症。

安心汤

远志、甘草各10克,人参、茯神、当归、芍药各15克,麦冬50克,大枣20克,将诸药一同入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温服。主治产后心悸、虚烦气短。

远志丸

远志、石菖蒲各30克,茯神、人参、龙齿、白茯苓各15克,将上述药物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三餐后用温开水送服,每用9克。有安神养心之功效。

远志小米粥

远志3克,小米50克,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

远志鸡蛋汤

远志5克,鸡蛋100克,葱花5克,水发木耳50克,食盐、味精各1克,香油3毫升,做汤佐餐。

安神定志茶

石菖蒲、远志各6克,茯苓、人参各3克,蜂蜜5克,将几味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

中药远志的药用价值

(一)药用价值

交通心肾:本品入心、肾经。助阳上升,可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其不致过亢两益心阴。凡心肾不交之不寐,健忘、多梦、耳聋等症,皆可用本品交通心肾,使其水火相济。

安神养心:远志入心经,心主神明,《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本品具养心安神之功,可用治心悸着惊,心阳不振,心血亏虚,心气虚损等证。

水肿解毒:《本草汇言》:“远志…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远志辛行温通。消肿解毒,或用于痈肿,疮疽等证。

祛痰止嗽:《本草正义》:“《本经》主咳逆则苦泄温通辛散,斯寒饮之咳逆自平,此远志又有消痰饮,止咳嗽之功。”风寒咳嗽,咳痰。症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痹,咳痰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流涕,无汗恶寒,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远志散寒解表,祛痰止咳,能治风寒咳嗽及咳痰。

解郁利膈:《本草再新》载远志可“行气散郁”。《本草汇言》云远志能“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情志不舒,肝郁抑脾,耗伤心气及气机郁滞而致郁证,其中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属心脾两虚者,可见思多善虚,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等。远志入心、脾经,补心血,其味辛尚能醒发脾气,补益心脾,行气解郁,乃为郁证属心脾两虚者之佳品。

鉴别应用:远志祛痰作用大,但毒性亦大,故一般不作用内服。制远志补脾益气,散郁化痰,用于咳嗽多痰;朱远志补心益智,定惊安神,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健忘。

(二)应用

治疗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健忘。远志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主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惊悸等症,常与茯神、龙齿、朱砂等镇静安神药同用,如远志丸(《张氏医通》);治健忘证,常与人参、茯苓、菖蒲同用,如开心散(《千金方》),若方中再加茯神,即不忘散(《证治准绳》)。  

治疗癫痫惊狂。远志味辛通利,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用于癫痫昏仆、痉挛抽搐者,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化痰、息风药配伍;治疗惊风狂证发作,常与菖蒲、郁金、白矾等祛痰、开窍药同用。  

治疗咳嗽痰多。远志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或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常与杏仁、贝母、瓜蒌、桔梗等同用。  

治疗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喉痹。远志辛行苦泄,功擅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痈疽疮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有疗效,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远志味辛入肺,开宣肺气,以利咽喉。

(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浸酒或入丸、散。

(四)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及蛴螬。《药性论》:“畏蛴螬。”《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

(2)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配伍应用

(1) 配石菖蒲

石菖蒲味辛气温,芳香利窍,益气除痰,善于开通心窍。《重庆堂随笔》云:“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远志味苦而温。能祛痰开窍,安神益志,《药品化义》云:“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寒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通则神魂自宁也。”二药同入心经,均具祛痰开窍之功,然石菖薄偏于辛散以宣其痰湿,而远志偏于苦降以定上逆之痰湿。配伍同用,相济奏效,使气自顺而壅自开,气血不复上菀,痰浊消散不蒙清窍,神志可清明,最宜用于痰气上冲,心窍不开所致的神志不清,昏懵不语或癫狂惊痫及痰浊气郁影响神明的一系列症状。

(2) 配朱茯神

朱茯神宁心安神,远志交通心肾,安神益志。心阳下交于肾,肾阴上承于心,水火相济,则寐安脑健,神清志明。两药配伍,安神定志之功力倍增且一偏于安神宁心兼健脾渗湿,一偏安神益智兼散郁化痰,对神志不宁,心肾不交之惊悸,少气及失眠尤效。

(3) 配酸枣仁

配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肉安神益智,养心助脾,交通心肾。阴血不足,以致“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可呈夜寐不安,时而惊悸胆怯。当治宜滋阴养血,使阴血充盈,心肝得养而神安惊止,阴阳济而睡眠宁。两药相伍,既滋阴养血,又交通心肾,善治肝血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及妇人脏躁症。

(4) 配莲子心

莲子心清泄心热而交通心肾,善治心火妄动,不能下交于肾之阴精失守,远志肉能通肾气,上达于心。而安神益智。两药合用,既清心热又能益肾志而交通心肾,颇宜用治心肾不交,心火上炎诸症。

(5) 配桔梗

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宣肺祛痰且可排脓疗痈,古有桔梗“诸药舟辑,载之上浮”之说。远志味辛苦,微温,归心肺肾经,散郁化痰并能消肿止痛。两药伍同,理气解郁,宣肺祛痰力增,宜治肺热燥咳,痰多壅滞。

(五)附方

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录验》定志小丸)

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多梦失眠:远志(研粉),每服一钱,每日二次,米汤冲服。(《陕西中草药》)

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三因方》远志酒)

治喉痹作痛: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仁斋直指方》)

治脑风头痛不可忍: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搐药入鼻中,仍揉痛处。(《圣济总录》远志散)

治气郁成鼓账,诸药不效者: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汇言》)

治小便赤浊:远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朱氏集验医方》远志丸)

治吹乳:远志酒煎服,滓敷患处。(《袖珍方》)

善忘症。取远志为末,冲服。

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食不下)。用远志、桂心、干姜、细辛、蜀椒(炒)各三两,附子二分(炮),一起捣细,加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米汁送下。一天服三次。如不见效,可稍增加药量。忌食猪肉、冷水、生葱菜。此方名"小草丸"。

喉痹作痛。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脑风头痛。把远志末吸入鼻中。

吹乳肿痛。用远志焙干研细,酒冲服二钱。药渣敷患处。

各种痈疽。用远志放入淘米水中浸洗过,捶去心,研细。每服三钱,以温酒一杯调澄。清汁饮下,药渣敷患处。

小便赤浊。用远志(甘草水煮过)半斤,茯神、益智仁各二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枣汤送下。

备注

此外,尚有一种宽叶远志的根,也作远志使用,习称"土远志",《滇南本草》称之为"甜远志",参见"甜远志"条。

(六)古籍摘要

《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

《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王好古:“治肾积奔豚。”

《纲目》:“治一切痈疽。”

《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远志的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远志含皂苷,水解后可分得远志皂苷元A和远志皂苷元B。还含远志酮、生物碱、糖及糖苷、远志醇、细叶远志定碱、脂肪油、树脂等。

药理作用

(1)远志含有植物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出现轻度恶心,因而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量增加,具有一定祛痰作用。鉴于此点,胃炎及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提取物给狗口服,可促进支气管分泌,作用强度:美远志>桔梗>远志,若用酚红排泄法则为:美远志>桔梗>远志。但麻醉犬1:3服远志煎剂1克/公斤,并不能引起支气管分泌量的增加,此种情况可能系动物处于麻醉状态而其应激能力低下所致。

(2)溶血作用:远志与桔梗相似,具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其强度为:远志>美远志>桔梗。其中远志肉比经远志木的溶血作用更为强烈。

(3)抑菌作用:本品乙醇浸液在体外的对固紫染色阳性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中度敏感。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4)兴奋子宫:增强各种动物的离体或在体子宫的收缩力及紧张度。我国西北的远志煎剂对离体豚鼠、家兔、猫犬之未孕及已孕子宫均有兴奋作用,静脉注射66%,煎剂3--6毫升(体重l65公斤)对孕狗在位子宫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临床研究

据报道,用远志12g加60度白酒15ml浸泡片刻,再加清水一碗煮沸20分钟后顿服,每日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6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新医药通讯,1973,6:5)用远志、琥珀、石菖蒲、细辛、龙齿、桂枝六味药组成的远志琥珀散,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的疗效(四川中医,1984,1:47)。另有用远志等治疗心肌炎、阑尾炎、小儿多动症、阴道滴虫等。

远志的副作用

(一)毒性

远志根皮小鼠灌胃的LD50为1003±198g/kg,远志全根的LD50为1695±201g/kg,而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100%远志注射液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2252g/kg。

(二)不良反应

据报道,远志内服致过敏反应1例,表现为舌及下颌部麻木,面部潮红,并出现散在性丘疹,停药后消失。另有1例,因工作中接触远志饮片导致过敏性哮喘。

(三)用药禁忌

(1)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珍珠、藜芦、蜚蠊、齐蛤。

(3)《药性论》:畏蛴螬。

远志的炮制方法

一古代炮制法

南齐时代就有“去心”(《鬼遗》)用法。至南北朝刘宋时代提出“用时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用熟甘草汤浸(《雷公》),此法沿用至今。此外宋代增加了炒黄甘草煮、生姜汁炒(《普本》)、酒浸(《鸡峰》)、焙制、酒洒蒸(《局方》)、姜汁淹、酒蒸炒(《心因》)等方法。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小麦炒、干姜汁蘸焙(《普济方》)、灯心煮(《奇效》)、甘草、黑豆水煮后姜汁炒(《入门》)、猪胆汁浸过,晒干,姜汁制(《回春》)、米泔浸、米泔煮(《准绳》)、微炒(《正宗》)、炙制(《金鉴》)、炒炭(《治裁》)等炮制方法。

二近代炮制辑要

远志的炮制方法,近代以来,全国各地尚有“蜜制”、“朱砂制”、“炒制”、“蒸制”、“制炭”、“生姜、甘草制”、“麸制”等制法。现行《药典》收载有远志和制远志两种饮片规格的炮制方法。

远志的炮制作用,现代一般认为远志生品“戟人咽喉”,有解毒消痈之功效。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4645 字) 展开全部内容

圣药的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本草纲目·兽部》阿胶[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本经》上品)释名傅致胶(《本经》)。弘景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