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少年英才读书的资料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关于中国古代少年英才读书的资料有哪些?,第1张

1]王勃

王勃就是那种最典型的年少成名+英年早逝的悲情人设。

他出身世家,从小就被家学影响写诗作赋,大家也很快都知道王家出了个小神童。

神童就算了,凡是天才还都有点奇奇怪怪的小癖好。史传王勃写东西是不会在桌前仔细琢磨然后涂涂改改,这样太没有天才的风范。他是先研墨,完了再喝酒大醉一场,醒来一挥而就,“援笔成篇,不易一字”。程序员们可以试试大醉一场然后来一段程序体会一下。

王勃在大众间的普及程度没有李杜他们那么高,也比不上什么白居易李商隐,更不如言情男主光环加持的纳兰性德和仓央嘉措。一般而言,大家接触到的他的作品就两篇,一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篇《滕王阁序》,各版语文教材上基本都选用了。《滕王阁序》真是一篇美到让人窒息的骈文,是那种读着就想背下来的佳作。更好玩的是,王勃用骈文这种向来追求富丽堂皇的文体,写的是溜须拍马的命题作文,却写出了全然不同的境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骈文向来是古代文人装逼利器,大多是引经据典,华美富丽,写得不好就是暴发户气质,而写得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这般好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天才有个不平凡的童年,也有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人的死法有很多种,王勃倒也不是像张思德那样重于泰山地死了,反而是轻轻巧巧地在史书上留下“溺水惊悸而死”几字,就此埋入历史的滚滚长流之中,终年二十七岁。二十七年的人生里,他留下的文字至今仍存上百篇,虽然在我看来,《滕王阁序》一文,足抵万卷。

唐上元二年的九月深秋,王勃在滕王阁上泼墨挥毫,感叹“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而今长江仍在,高阁仍在,惊艳千年的文字也依然在,那个提笔悬腕、笔下生花的王子安,又何在呢?

2]李贺

李贺的诗名在如今大概还不如王勃的响亮,更不要说跟他几个姓李的本家比了,但只要稍稍对唐诗感兴趣,你就很难不注意到他的作品。

提起三国,大家都喜欢说,鬼才郭嘉。那么提起唐诗,鬼才便是李贺。为什么?我举个例子。

都是浪漫派诗人,都梦游之后写了首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的是天台高耸,云青水澹,仙人驾鸾车而来,李贺呢?他梦见去了月宫,别人觉得有月兔玉蟾,他也觉得有,不过是老兔、寒蟾,看着就觉得月宫凄冷。李白觉得“古来万事东流水”,所以我爱干嘛干嘛,别不开心,李贺觉得“更变千年如走马”,唉我怎么这么渺小。

都是听了个曲,写了首诗,白居易用的意象是“莺语”、“泉流”、“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是“银瓶破”、“铁骑出”、“刀枪鸣”,李贺呢?“江娥啼竹”、“昆山玉碎”、“老鱼跳波”、“瘦蛟“、”“寒兔”。

都是写以前的皇帝吧,写秦始皇,李白说什么?“秦王扫六合”,厉不厉害?诸侯都死光了,怕不怕?最后枯骨藏在金棺里,怎么样那么厉害有用吗?李贺呢?他连金棺都不给秦始皇了,也不喊人秦王了,直接说,嬴政烂在臭鲍鱼里了。

总之呢,李贺写诗,很喜欢用一些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意象,再加一点神神鬼鬼的元素,却又不会哀哀怨怨,诗中自有壮情。同时呢,他对统治阶级和神仙鬼怪啥的也缺少习惯上的敬重,别人喊秦皇汉武,他喊刘彻嬴政。自家皇帝想求仙问道炼金丹,不想死,他写了首诗说那好办啊,哪那么麻烦?“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然后你自然就不会死了。

1、孙敬是汉朝信都(今衡水市冀州区)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2、苏秦,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3、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孙秉之子,东晋长沙相孙放之孙。

4、车胤(约333年—401年),字武子,他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

5、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

6、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7、唐汝小时候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看不到外面的美景,再也看不到伙伴们脸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8、孔子,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

9、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10、欧阳修铺四岁丧父,母亲给别人洗衣服、做针线活来维持一家生活。到了入学年龄,欧阳修家贫不能入塾,只得跟母亲学习。他把细沙倒在院子里当纸,把芦苇杆当笔。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子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悬梁刺骨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古人勤学小故事二则一、师旷论学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瞎子叫师旷,他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七十岁了,很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回答道:既然晚了,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认为他答非所问,很不高兴。就说:我和你讲的是正经事,你却在开玩笑。哪有做臣子跟君王开玩笑的道理呢?师旷回答道:我这个瞎了眼的臣子哪敢跟君王开玩笑呢?我听人说过:少年时好学,象旭日东升,光芒万丈;壮年时好学;象烈日当空,光焰夺目;到了老年时才想到学习,那光亮只是象晚上点的蜡烛,蜡烛的光亮的确远远比不上太阳。但是,有了这点光亮,总比在黑暗中摸索强得多吧?晋平公听了,点头称赞道:你说得真好!二、郑虔柿叶练字郑虔,唐代郑州荥阳人,是杜甫的好朋友。天宝初年做协律郎时,他搜集当代史实,写成一部包括八十多篇文章的历史著作。有人看见后告他私写国史。他吓慌了,赶忙将全部书稿烧掉。为了这事,他受到贬官的处罚。这种打击并没有使他意志消沉,他又精心研究地理,他把全国的山水险要、地方物产、要塞驻军等重要问题弄得一清二楚,终于写成一部语言简练、叙述详细的《天宝军防录》。他还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家,在诗歌、绘画、书法等许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每天坚持练字,却苦于没有那么多的纸。他听说长安城南的慈恩寺里贮存了几屋子柿叶,便搬到那里去住。他每天取出若干,写了正面又写反面。几年下来,几屋子的柿叶差不多写完了。他为了书法,就付出这么多的精力。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就不难想象了。他曾画了一幅画,题上自作诗献给唐玄宗。唐玄宗看了之后拍案叫好,亲自写了跋语;“郑虔三绝”。直到今天,人们仍借用“郑虔三绝”典故,来称赞诗、书、画兼长的艺术家。 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不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

关于中国古代少年英才读书的资料有哪些?

1]王勃王勃就是那种最典型的年少成名+英年早逝的悲情人设。他出身世家,从小就被家学影响写诗作赋,大家也很快都知道王家出了个小神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