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腑和奇恒之府-笔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六腑和奇恒之府-笔记,第1张

一、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可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2胆主决断

胆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决定的机能。

胆藏的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称为“精汁”,胆又主决断与精神活动有关,故

又属奇恒之腑。

二、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1胃分为上脘(包括贲门)、中脘(即胃体)和下脘(包括幽门)。

2生理功能

(1)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故胃又被称为

“太仓”、“水谷之海”。

(2)主腐熟水谷,腐熟即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不断蠕动和胃阳气蒸化作用下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又 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3胃的生理特性

(1)胃主通降:指胃气向下通降运动以下传水谷及糟粕的生理特性。①胃容纳饮食物;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④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2)胃喜润恶燥: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胃为六腑之一,属阳土。胃又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故胃喜润而恶燥。胃津胃阴不足,胃失和降,可见饥不欲食、干呕、呃逆等。在治疗用药上,应慎用苦寒燥烈之品,以防损伤胃阴,从而损伤胃气。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必须在小肠内停留相当长的时间,称为“受盛”;进一步对食糜进行消化,并吸收水谷之精微,称为“化物”。

2泌别清浊 一是食糜经过小肠消化,分别(泌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清者即水谷精微吸收,并将浊者即食物残渣传输于大肠;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使无用的水液渗入于膀胱,故称“小肠主液”。

四、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饮食物在小肠泌别清浊后,其浊者即糟粕则下降到大肠,大肠将糟粕经过燥化变成粪便,经大肠之气的运动,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气降浊功能的体现。

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大肠主津功能失常,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柏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五、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津液经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清者经脾达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浊者留而为尿。膀胱可贮留一定量的尿液,开合有度,排出体外。膀胱的开合有度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调节。

六、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因其在人体脏腑中,惟它最大,又无脏与之相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称。

1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指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肾藏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中的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以资先天元气。故《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2)运行津液:指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三焦水道不通利,则肺、脾、肾等脏的输布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

2三焦的生理特点

(1)“上焦如雾”:指心肺输布气血营养到全身的作用。

(2)“中焦如抠”:指脾胃等脏腑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作用。

(3)“下焦如渎”: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

考点强化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里,六腑为表。

脏腑之间构成这种关系,主要根据:

①经脉属络

②生理配合

③病理相关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有异于六腑;其功能“以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不同于一般的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所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一、脑的生理功能

1脑为髓海,

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

2主司感觉运动

3主司精神活动

脑为髓海,主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脑为精神活动的枢纽。

二、脑与五脏精气的关系

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脑主管思维、意识及情志活动等,又分属于五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而生髓充脑,故精神情志活动与 心、肝、肾 三脏的联系更为密切。

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天癸的关系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肾精肾气的盛衰,对女子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维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与 冲脉和任脉 联系最紧密。

3与脏腑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月经的来潮和周期,以及孕育胎儿,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五脏之中,女子胞又与 心、肝、脾 的关系尤为密切。

1 人体的六腑功能简介

我来回答关键词:人体的六腑功能简介  ;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

其中除了胆以外,都是水谷出入、转输,受清泌浊的脏器。它们的功能是“泻而不藏”,与五脏对应配合。

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两者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胆附于肝的下方,古人称为“中清之府”,其中藏有清净的胆汁,分泌出来,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它与肝脏相配台,互为表里。肝主谋虚,胆主决断,这是属于精神活动的范围,我们平常习用的“胆识过人”、“胆小如鼠”、“胆大妄为”等词汇,都与胆气壮实与否有关。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就是容纳和消化饮食物。它与脾相配合,合称“仓廪之官”,就象容纳粮食的仓库,供应着机体的营养需要。

所以又把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把胃单独称为“水谷之海”。  ;小肠承受、消化食物,把腐熟的水谷分清别浊。

即把属清净的精华部分(营养物质)归于五脏贮藏,把属浊重的糟粕部分(食物残滓或含废物的水液)归于六腑(主要是大肠和膀胱)排泄,因此古人称小肠为“受盛之官”,它与心有互相配合的表里关系。  ;大肠被称为“传导之官”。

“传导”就是输送的意思,其主要功能是把小肠分别清浊以后的渣滓、废物,输送排出体外。它与肺互相配合而为表里关系。

因为肺藏魄,所以,古人把大肠末端的 又称为“魄门”。  ;膀胱位于少腹,古人称它为“州都之官”。

所谓“州都”,就是水液聚集的地方,意指膀胱是储蓄小便的处所。它的主要功能是贮藏津液,排泄小便。

它与肾互相配合而成为表里关系。  ;在六腑中,上面所讲的五腑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但三焦就不常为人所知了。

确实,要想指出它的具 置和形态是比较困难的,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脏器,古人曾作过不少讨论,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姑且把它看作是个功能单位。而就《内经》的阐述来看,三焦的范围,包括着所有五脏六腑的部位,它的功用,也关系着整个脏腑的功能。

它有上、中、下三焦的区分,分别概括胸、胃脘、少腹三部内脏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详细地说即“上焦如雾”,代表心肺宣布气血的功能;“中焦如沤”,代表脾胃消化熟腐饮食的功能;“下焦如渎”,代表膀胱及大肠排泄废物残渣的功能。

2 中医 五脏六腑的功能及作用

肝 藏魂,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 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 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心 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螈,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脾 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胆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 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肺 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 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 臂前廉痛。

肾 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 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命门 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

三焦 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

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瞀螈,暴病暴死暴喑,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

中热则善饥而瘦,解 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肿不用。

胆 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 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 结核 。

胃 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胁。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前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 斜,鼻痛鼽衄赤。

大肠 属金,主变化,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泄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鼽衄目黄,手大指次指痛,宿食发热寒栗。

小肠 主分泌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小便短,小便闭,小便血,小便自利,大便后血,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膀胱 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失,或气痛。

标病∶发热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用。

3 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关系是什么

五脏六腑是人体的主要器官,每个脏器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配合,保持身体各方面的正常运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关系。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皿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

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 “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

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

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

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

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

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

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二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

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

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

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

4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

1、脏,包括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2、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3、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扩展资料:

1、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2、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有规律的跳动,需要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3、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肺的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主一身之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

人体状况:左为肝,右为肺,肝在东边属于青龙,肺西边为白虎,这两个在中医里是最难治的病。丑时肝经最旺,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肝主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的血液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都是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不注意养肝,就会导致肝炎、大三阳、小三阳等。

养生 之道:此时必须进入熟睡状态,让肝脏得到最充足的能量。而此时如果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来维持人的思维和活动,新陈代谢会受到影响,或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没入睡者,面色呈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丑时是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肝主筋,我们身体当中所有筋的方面,比如说我们的手掌握不起来,这个握力出问题了。所谓筋是指弹性,我们看到外面的皮筋什么都是有弹性的。当你人体当中的弹性出问题,全是肝出问题,而肝这个筋的弹性没有了,是由血出的问题,是血不能够柔润这条筋,这样就出问题了。

肝又为将军之官,出自黄帝内经的《灵兰秘典论》,是主谋略的。聪明才智发挥如何,全看肝气足否。将军不仅是能打仗的人,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的人。运筹帷幄在这里就是藏血。而这个谋略出焉就说的是,把肝气养足了才能出谋略。

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刚开始生气时是左边疼,那是肝气先淤滞住了,不会一下子就疼到肝这来。再生气,就吃不下饭了,叫木克土,木是肝,中央脾胃为土。吃不下饭,生了气以后吃不下饭,这就叫木克土,就把脾胃给克制住了。

我们现在就是肝病的病人特别多,这个跟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夜里1点到3点不睡觉,加班、打牌、喝酒等。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肝没有喘息的机会,更不要说造血和排毒,久而久之自然就容易发病。所以夜里头从子时开始就一定要睡觉。

寅时 3:00~5:00 肺经

人体状况:中医的经脉是从肺经开始的,肺经是阳气的开端。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大地阴阳从此刻开始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气血由静转动,进入了阳盛阴衰之时。“肺朝百脉。”此刻肺经最旺,肝脏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把新鲜的血液输送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此时睡眠好的人清晨起来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但需要注意的是,有肺病的人在寅时反应将尤为强烈。

养生 之道:

此时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的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老年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恰恰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由于气血能量不够。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小便的话,代表老人比较虚;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同时是大汗淋漓的话,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心脏病人容易出现死亡,而原因就是气血不够,所以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晚点起床,同时要慢慢地起床。

寅时醒来后要是觉得睡不着的话,不妨披好衣服练习静坐。坐姿以自己能接受的动作,或散盘或单盘或双盘均可。道家认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寅时乃肺经当令,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所以是练气的最好时机。两手握固或结印或掐诀置于腹前,存神内守,以舌于口腔中上下搅动舔揉牙齿牙床内外,术称“赤龙绞海”。舌下系带两边有“金津”、“玉液”两穴,当津液满口时,叩齿鼓漱(次数自定,如果怕影响别人可以直接鼓漱),然后分数次咽下,意随吞咽动作转移至小腹。依法吞咽七次。应该注意的是,在行功过程中呼吸应始终保持自然舒畅,不论有无唾液或唾液多少,皆应做以上意想和吞咽动作。

卯时 养生 :记得上厕所

卯时 5:00~7:00 大肠经

人体状况:此时大肠经最旺。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的功能,所谓“津”指往外渗透的力量。中医中讲:如果“津”的功能弱则心肺功能差,大便细且稀;而大便成型且很粗表示肺气足、心血旺、心肺功能好。这是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问题在大肠上体现。肺主内,大肠主外,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

养生 之道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的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排便时通常要憋一口气,这因为肺是主气的,没有如厕感觉也要憋气,每天定时的用气可以让大肠养成在此时排便的习惯。需注意的是心脏病人解大便一定要很小心,因为在拉大便时,大便的力量不足,就要调气,如果肺气不足就从心那儿调,这口气只要一下去,心脏就会跟着衰下去。所以心脏病人一定要注意,解大便的时候不要过分的使力气,如果要太使力气的话身边一定要有人,否则会特别危险。

卯时是大肠值班,此时要养成排便的习惯。起床后宜先喝杯温开水,然后去卫生间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排出体外。晨起一杯温水,可稀释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卯时是最“方便”的时候

《素问·灵兰秘典》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与其他脏腑一样,中医也给大肠封了一个官儿,叫传导之官。什么是“传导”呢从字面上理解,即传化和疏导的意思。

根据以上意思,我们也概括出了大肠的两大功能——主传化糟粕和主津。什么是主传化糟粕呢大肠上接小肠,接受小肠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大肠主津,意指大肠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作用后所剩下的食物

大便形状和颜色可辨疾病一般来说,大便以**成形为原则,如果大便不成形可能是身体不够 健康 的警讯。此外,大便太硬或太软,颜色偏红、偏黑、偏棕色,甚至偏绿、带有油脂,都必须特别留意。

一般而言,大便的颜色是很淡的**,有的甚至接近于白色,可能是消化不良;如果带有鲜红色,表示肛门或直肠处出血,暗红则可能是肠道出血,黑色则表明胃部有毛病。残渣和剩余水分,将其中部分水液吸收,使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即常说的燥化作用。

大肠主传化糟粕和主津的功能,什么时候发挥得最好呢那就是卯时,也就是上午的5~7点,此时是这位传导之官在值班。它值班时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排便。排便是大肠功能最直接的表现。卯时大肠工作勤奋,一觉醒来,正好如厕。

由于大肠是身体的末端,负责的又是消化后的食物残余,通常气味不佳,因此经常被人们忽略其对 健康 的重要性。也就说,我们往往只顾享受口腹之欲,却让大肠承担痛苦。常有这样一些人嗜食麻辣火锅等辛辣食物,方便时却如火烧般痛苦;又如现代人嗜食膏粱厚味、肥软精细之物,却因缺乏纤维质,致使残渣不易排出,积留在大肠中,成为致病因子。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大肠,尤其是卯时这一时间段。

人体况状: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就好,血的质量也会好,嘴唇红润光亮。否则嘴唇会苍白或紫暗,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重症肌无力或者三角眼等亦都属于脾虚弱的现象。

脾经运行 禁食辛辣刺激,可用熏蒸法祛除湿毒

对于一般都市里面的上班族,这时候就是开始辛苦工作的时候了,孩子们往往也在这个时间里上课学习。

这段时间血气流注于脾脏,称为“足太阴脾经”。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升清化浊,为身体提供气血营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气血充盈,唇色红润。

“这个时候不宜食用燥热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伤胃败脾。如果 养生 的话,这段时间要多喝点白开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脾怕湿,夏季最容易受到湿邪的侵害,所以夏季除少吃凉物外,建议还可以多利用熏蒸疗法蒸出体内的湿毒,这是防止秋冬常见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最适合家庭使用的温脾术并不难掌握,就是脐上三横指处放置温盐袋,散寒止痛,这也是冬病夏治的例子之一。

午时 11:00~13:00 脾经

午时,即中午11点至下午1点,是心经当令时间,这时我们应该干什么呢

古典小说常会有“午时三刻”行刑的情节。为什么行刑要选择在“午时三刻”呢原来,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12点的时候,此时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此时也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我们讲的子午时刻,是人体气血阴阳交替转换的一个临界点。以人体气的变化来说,阳气是从半夜子时开始生,午时阳气最亢盛,午时过后则阴气渐盛,子时阴气最为旺盛,所以人体阴阳气血的交换是在子、午两个时辰。

如果心经不畅,午时就会有反应,轻者会有一种煎熬感,而且感觉胸闷、呼吸不畅,或耳鸣、声哑,夜晚往往难以入睡且多梦、盗汗,或心里惶恐不安,总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因此,要照顾好心经,午时最好宜静不宜动,使心火下降。

我们在此时如何 养生 呢午时应为“合阳”,此时应“少息所以养阳”。此外,“心主血脉”,“心恶热”,而此时正是太阳高照,气温达到最高峰的时候,为了让心脏受到更好的照顾,所以此时宜小憩,一般来说休息30分钟就可以了。

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午休最有补益。午休也有助于消化。当然,午睡时间不要太长,最多也不要超过1个小时。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不吃早餐或早餐没吃饱,到了午间11点至1点的时候,往往会因气血不足而头晕。因此,不论工作有多繁忙,早餐一定要吃饱,才不会让心脏时常陷入“油尽灯枯”的困窘。

必须注意的是,心经的 养生 之道是尽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脏过度兴奋。因此,茶、咖啡、酒等应适可而止,肥胖、高血压或已有浮肿的人,更应少摄取高糖、肉类、点心、油脂太多的肉类(如肥猪肉)或含盐量太高的食物。

心经的功能简单地说,一是可以治疗各种心脏原发的疾病;二是可以治疗情志方面的疾病,比如神经错乱、抑郁症等;第三,有人手掌心老是发热,手掌出汗等,心经也可以调治。

在午时放松自己稍事休息,可以帮助肠胃消化,更能保养心经。请白领一族千万不要在电脑前吃东西,也不要一边吃饭一边还在看电脑,吃东西时最好专心地细嚼慢咽。

未时 13:00~15:00 小肠经

人体状况: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理顺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入至脾脏。小肠经在未时会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则会咳而排气。

养身之道:应在午时1点前用餐,这样才能在小肠功能最旺盛的时候把营养物资充分吸收和分配。否则,好的东西没有吸收完全,造成所吃的营养物资浪费,在人体内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吸收不好,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地堆积而成的问题。由于“心和小肠相表里”,所以未时如果出现脸红心跳的问题,代表心脏有问题,因为脸红是心火外散的现象。尤其是出现了红色桃花状,就好像是化妆了一样,或是在眉毛的正中间,出现红如灯花状散的相则更不好,应及早去看中医。

小肠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告诉人们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那如何理解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功能呢?

受盛化物

“受”有接受之意,而“盛”在古代是指用来祭祀的谷物。“受盛”也就是接受祭祀用的谷物。用来祭祀的谷物肯定是加工过的,而小肠接受的是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它是初步加工过的一种精细化了的食物,因此小肠有“受盛之官”的美誉。

如果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气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这时腹部疼痛等病症就会出现;如果小肠的化物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其典型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泌别清浊

“泌”有分泌之意;“别”,即分别、分离;“清”,指水谷精微,即具有营养作用的物质;“浊”,即代谢产物。小肠接受了胃传递过来的初步加工过的食物,接下来就是将食物进一步消化成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并将其中的精华物质吸收,提供给人体使用,最后再将剩下的糟粕物质向下传递给大肠,由大肠排出体外。

饮食从口进入人体,并不断地添加消化液(口水、胃酸等),不断进行磨碎、分解工作,尤其是经过胃部充分磨细、乳糜化之后,推送入小肠,就可进行消化、吸收与分类。可以说人体所吸收的养分,一半以上都在小肠完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平时应怎样养护小肠呢?一定要吃好午餐。午餐什么时候吃最好呢?未时之前的午时较好,最好在12:30左右吃,不要赶在12:00,因为此时人的气血最旺,身体处于最亢奋状态。

未时,也就是下午1点至3点的时间段,小肠经最活跃,而午餐一定要在午时内吃完,这样到了未时小肠值班时可以最大化地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这也就是笔者所说的未时午餐要午时吃,未时就是消化午餐的时候,因此一定要在午时将食物吃下。

午餐一定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精、要丰富。午餐以简单、重质不重量为原则,避免吃得过饱,否则整个下午都会觉得没有精神。

虽然我不赞成人们不吃晚饭,但是晚饭一定要少吃。为什么现代人爱生病?原因之一就是晚饭吃得太饱。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同样道理,人晚饭时吃得过多也会导致肥胖。

据说过午不食也是李敖的 养生 之道。李敖说他还不想早死,所以要控制自己的体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过午不食,但是他中午吃得很多。虽然我们不能像他那样,但是晚饭吃到七成饱,还是比较合适的。

小肠经穴位是最好的“按摩师”

在门诊经常听到求治的患者自诉有“颈椎病”。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还有人将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基础(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及由此引起的颈肩部酸麻、胀痛症状称作“颈肩综合征”。

申时 15:00~17:00 膀胱经

人体状况: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太阳。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的一条大经脉。膀胱是贮藏水液和津液的,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则在体内循环。膀胱就像太阳一样,能够把精液气化,因为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不足,肾经里面的水液调不上来,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的情况。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的体温较热,阴虚者尤为突出。小腿疼或是这个时候特别犯困都是膀胱经阳虚问题,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与记忆力衰退也和膀胱经有关的,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导致,所以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

养生 之道: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最活跃最旺盛的申时,宜多喝水,有尿就尿,不要憋着,否则,时间长了,就会有尿滞留现象,也就是说膀胱括约肌将失去弹性。撒尿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说话会泻肾气。同时,不能用力撒尿,容易耗损肾气。正确的撒尿方法是,咬紧牙根(不是咬前牙,而是咬后槽牙),禁闭说话,自然撒出,这样不仅顺利撒出尿液,还起到固护肾脏、防治肾亏、健身延年的作用。如果不能撒出尿的话,就是肾的问题,要从肾去治。

申时,即下午15-17点。心法药方:抖抖身、排排毒,谈谈生意。申时,人体的老板是膀胱。这个时辰人体真气注于足太阳膀胱经。这条经脉呼气由头走足。它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头顶百会穴,并从头顶入脑、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因为这条经脉流经头、项、目、背、腰、下肢,所以这些部位的病都可以通过它来治疗。

酉时:肾经的调养

酉时 17:00~19:00 肾经

人体状况:此时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乃先天之根本。” 五脏六腑之精也即中国人所讲的“元气”就藏在肾经当中,中医讲元气可以用咸的东西来调动,所以炒菜做饭一定要放适量的盐,但太淡太咸都不可取。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这是男人的性旺盛时刻。

养生 之道:此时要行房事,是最佳时刻,无后顾之忧。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来说,比如阳萎患者,酉时按摩肾经穴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如果酉时发低烧则是肾气大伤的表现,是很危险的事。

自我判断肾气是否充足如何判断肾气是否充足,身体是否 健康 呢

1、如果平时常出现口干舌燥、失眠盗汗,甚至尿频、腰膝酸软等问题,则可能为肾阴不足、虚火上亢所致。

2、如果感觉性机能不足、力不从心,则可能是肾阳虚亏所致。

3、如果经常觉得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腰膝酸软,但又畏寒、喜欢热饮,此多为肾阴阳两虚;有时还会伴有耳鸣或眩晕,尿频、尿不尽,性机能失调,或女性白带多、不孕等症。

4、如果一动就喘,一咳嗽就漏尿,则可能是肾虚所致的肾不纳气。

5、经常失眠多梦、夜间频尿、盗汗、健忘、心悸怔冲,则可能是心肾不交。

戌时:散步

戌时 19:00~21:00 心包经

人体状况: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外膜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主要起到保护心肌正常工作,保存精力的作用。心包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檀中穴,檀中的位置在我们两乳中间位置的胸口,生气的时候按摩一下檀中穴,气就顺了,所以19到21点是 娱乐 时间,应该让我们自己高兴。心包经在戌时兴奋,可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

养生 之道:此刻应该给自己创造一个准备安然入睡的条件,最好不要有剧烈的活动,否则容易失眠,而最好的运动就是散步。对老年人来说,练手指操也是一个办法,如果手指灵活,五脏就基本没问题。心脏不太好的人,在这个时辰敲心包经或拨心包经效果最好。心包经沿着胳膊前臂一直到中指,所以如果平时中指发麻是心包出现了问题,而小指发麻,则是心脏有问题。

时辰故事

戌时是晚上19—21点,戌时属狗。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时辰 养生 :

1、学习、轻微的体力活动或运动(忌剧烈活动)

戌时心包经值班。心包经值班的时候人体的心气比较顺。此时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这个时间你可以学习,也可以去散步去锻炼身体,但是,当心包经值班时间快结束时(晚上21点),你就应该散步回来。散步回来以后,再喝一杯水(或者淡茶水),可以让你保持血管通畅。

2、敲打心包经:手臂上举,敲打手臂内侧,长期坚持对心脏有好处。

亥时:千万别怄气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

人体状况:此时三焦经最旺。什么是“三焦”呢?人体上面的大腔子是上焦,中间脾胃是中焦,下焦是肝肾。也就是连着心肝脾胃肾的那几个部分就叫做三焦。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则百脉可休 养生 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面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

养生 之道:此刻要保持心境平静。不生气,不狂喜,不大悲。如果情绪波动到11点还没结束,那第二天的精神一定萎靡不振。

从亥时(21点)开始到寅时(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 养生 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与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通过每日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的关系,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因此,中医十分强调天人合一,利用时间医学给受损的不同器官予以调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辰故事:

亥时是晚上21-23点,亥时属猪。亥时天地间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时辰 养生 :

1、准备睡眠

亥时三焦经值班。此时应该休息,准备睡觉,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宜在10点半前上床休息。

2、敲打三焦经:一手上举曲肘,一手轻轻用空拳的虎口面敲打正下方手臂外侧,有利于 养生 。

最后给你们用十二时辰 养生 歌总结一下: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

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

未时分清浊,饮水降虚火。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这是一篇满满干货的文章,字数很多,专业知识可能枯燥乏味一些,但是我相信,只要你们看了这篇文章,会有所收获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肠 31 耳穴名·大肠 311 标准定位 312 主治病症 313 方法 32 六腑之一·大肠 33 推拿部位名·大肠 331 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大肠 332 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333 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4 脊椎动物器官名·大肠 5 西医·人体器官名·大肠 51 盲肠 52 结肠 53 直肠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肠 1 拼音

dà cháng

2 英文参考

large intestine [朗道汉英字典]

large intest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àchá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7(穴)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arge intestin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中医·大肠 31 耳穴名·大肠

大肠(dàcháng CO7 large intestine)为耳穴名[1][2]。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1]。

311 标准定位

耳穴·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1]。

耳穴·大肠位于耳轮脚上方前部[2]。

312 主治病症

耳穴·大肠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痤疮等[2]。

313 方法

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 [2]。

32 六腑之一·大肠

大肠为六腑之一,位于腹中,其上口通过阑门与小肠相接;其下端出口为 (包括结肠和直肠)[1][3]。其主要功能是接纳传导经小肠消化吸收后的食物糟粕与水液,并吸收其中的水津,经过燥化,形成粪便,经 排出体外[1]。大肠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有“传导之腑”、“传导之官”之称[3]。《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手太阴肺经络大肠[2]。其背俞为大肠俞,募穴为天枢,下合穴为上巨虚[2]。手阳明大肠经络于肺,与肺互为表里[3]。

33 推拿部位名·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出陈氏《针灸大成·小儿 经》[3]。

331 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位于食指拇侧边缘一线(《幼科推拿秘书》)[3]。

332 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位于食指远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3]。

333 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大肠

大肠为推拿部位名,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3]。

4 脊椎动物器官名·大肠

脊椎动物的肠,以盲肠附着点为界,区分为前、后二部分,分别称为小肠和大肠。大肠分为盲肠和屈曲于前方的结肠、直行于后部的直肠等三部分。从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和分泌粘液的机能很强。小肠以绒毛的有无为主要区别点,和它相联系的机能也有差别,在胚胎发生的后期,由于肠绒毛的退化消失而分化为大肠。其他动物也由于与此相类似的而被称为大肠部分。

5 西医·人体器官名·大肠

大肠(large intestine)是消化管最后的一段,长约15米,起自右髂窝,终于 ,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大肠的主要机能是吸收水分,将不消化的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51 盲肠

盲肠(cecum)是大肠的开始部(图222),位于右髂窝内,左接回肠,上通升结肠。在盲肠的后内壁伸出一条细长的阑尾vermiformappendix,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厘米,内腔与盲肠相通,它是盲肠末端在进化过程中退化形成的。

图222 盲肠内腔及阑尾炎

52 结肠

结肠(colon)围绕在空回肠的周围,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升结肠是盲肠向上延续的部分,至肝右叶下方弯向左形成横结肠。横结肠左端到脾的下部,折向下至左髂嵴的一段叫降结肠。左髂嵴平面以下的一段结肠位于腹下部和小骨盆腔内,肠管弯曲,叫乙状结肠,在第3骶椎平面续于直肠。

53 直肠

直肠(rectum)位于盆腔内(图223),全长约1516厘米,从第3骶椎平面贴骶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 ,盆膈以下的一段又叫肛管 c ,长约34厘米。直肠的肌膜和其它部分一样,也是由外纵、内环两层平滑肌构成。环形肌在肛管处特别增厚,形成 内括约肌。围绕 内括约肌的周围有横纹肌构成的 外括约肌,括约肌收缩可阻止粪便的排出。

《素问·灵兰秘典论》根据十二脏腑在人体中的不同分工合作关系,将十二脏腑喻为君臣十二官,分别论述了它们的功能。

何谓「十二官之相使」

心主宰生命活动,通过神明来协调各脏腑的功能,喻为「君主之官」。张介宾注:「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几,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肺主气司呼吸,调节全身气机,辅助心血运行,而且位高近心,犹如宰相,喻为「相傅之官」。张介宾注:「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

肝藏血舍魂,职司谋虑,又主筋,司运动,喻为「将军之官」。恽铁樵曰:「肝主怒,拟其似者,故曰将军。怒则不复有谋虑,是肝之病也,从病之失职,以测不病时之本能,故谋虑归诸肝。」《明堂五脏论》「肝者,干也」,《尔雅》「干,也,即相卫也」,段玉裁以为即「干身蔽目」,皆说明肝脏具有护卫人体的作用;另外,干,含有干犯的含义,说明肝的特性为易于侵犯它脏,如乘脾,侮肺等。

胆参与谋虑而善决断,刚正果决,喻为「中正之官」。因其具有主司人体的决断,不偏不倚,正确处理问题的功能,而临床上胆气虚的病人,易出现易惊、易恐、多疑、不决的症状,故温胆汤可治疗惊悸不宁之证。《明堂五脏论》认为「胆为贯也」,贯,即贯穿,指胆的功能贯穿十二脏腑,一则胆分泌胆汁,可助六腑之消化,一则胆主决断,可通过影响精神活动影响五脏,故又有「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

膻中,注释凡二:一指气海,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分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二指心包络,张琦《素问释义》注:「膻中即心包络,为心主之宫城也」,作为十二官之一,当指心包络。薛雪注云「膻中亦名上气海,为宗气积之处,心包络,包为膜,心君之宫室,……膻中者,宫室外之城府也。」说明膻中为无形之宗气,心包络乃包之血络。程士德《素问注释荟萃》云:「然五脏六腑合为十二脏,焉得谓无形之气,这里的膻中当指心包络。」张介宾亦注「按十二经表里,有心包络而无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为心之护卫。《胀论》云:『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正合心包臣使之义。」《灵枢·邪客》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包络」。故叶天士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述。总之,膻中(心包络)护卫心脏,最接近「君主」,犹如内臣,能传达心主的情志与命令,喻为「臣使之官」。

脾胃受纳水谷,运化精微以供养全身,犹如藏粮之所,喻为「仓廪之官」。《礼记·月令》:「谷藏曰仓,米藏曰廪」,原通指藏粮之所。五味出焉,吴昆注:「脾胃和则知五味,脾胃不和则诸物失味,故云五味出焉。」《明堂五脏论》认为「脾者,裨也,为言裨助胃气也」。裨,《说文解字》「接益也」。即脾的功能是对胃气功能的接益或补充。《素问·太阴阳明论》将其表述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由于二者在功能的不可分,故将二者并称,并在多处经文中将二者的含义互相指代。

肾藏精,主发育与生殖,主髓养骨充脑,是形体强壮的基础和智慧聪明的源泉,喻为「作强之官」,而出「伎巧」。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充则骨强,智多生巧。说明人体格的强健与智力的聪颖,皆是由肾精,主要是先天父母之精决定。据《明堂五脏论》「肾者,引也,为言引水谷和利精神」,由于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功能正常有使水谷正常代谢的功能,同时,「肾藏精,精舍志」,故对人体的精神活动有调节功能。

小肠受纳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分别清浊,其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作用运送至五脏,其水液经下焦渗入膀胱,其残渣向下进入大肠,喻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据《明堂五脏论》「肠者畅也」,即大小肠的功能均宜通畅下行,但由于小肠的功能复杂,食物留驻的时间较长,故曰「小肠」(小畅),大肠仅传化糟粕,功能单一,故需留驻的时间较短,因此曰「大肠」(大畅)。

大肠将水谷残渣继续向下传导,称为「传导之官」,其将残渣中部分水分吸收,并形成粪便排出,因而谓「变化出焉」。大肠的传导功能与下列几个脏腑的功能相关:一是肺的肃降,唐容川《医经精义·脏腑之官》言:「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府,肺气下达,故能传导」;二是胃的降浊功能。三是肾的气化功能。

三焦化气行水,维持津液在全身的输布畅通,三当释为大、多,焦乃「会」之意,指空隙之处。凡体腔上下,脏腑之外组织空隙之处,均为三焦之所,被喻为「决渎之官」,而出「水道」。另《内经》中三焦又有三部之意,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的代称。

膀胱是津液汇聚之处,而名为「州都之官」,州,有聚义;都,水泽所聚谓之都。膀胱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将津液中有用的部分升腾输布至全身,而无用的废料则成为尿液经前阴排出,故曰「气化则能出矣」。

《素问·灵兰秘典论》论述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了各脏腑既分工又协作的整体协调的重要性和心的主导作用。十二脏腑的相互关系在于「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的功能和所处地位虽不相同,但它们的功能活动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为用,协调统一,不得相失,这种关系称之为「相使」。如果十二脏失其相使协调的正常关系,就会「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想。而在这个「相使」关系当中,心起著最为重要的作用。心为君主,君主圣明,则百官各司其职,安于其位,脏腑功能协调、正常。心主不明则神无所主,而脏腑相使之道闭塞不通,致使脏腑的功能失常。使道就是心神协调十二脏腑相互关系的通道,即血脉。而在这里,心实际上又是「神」的代名词,强调了神在脏腑相使中的主宰作用,举凡《内经》论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与养生,无不把「神」放在首位,也正体现了这一观点。

六腑和奇恒之府-笔记

一、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可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2胆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