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甘肃都出过那些名人?
伏羲
伏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纪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女娲
女娲,娲读wā,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凤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轩辕黄帝
黄帝同炎帝并称中华民族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华夏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关于皇帝是哪里人,有河南说、甘肃说、昆仑说。暂且按甘肃说。
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名政。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白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春秋五霸之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嬴姓,赵氏,名任好,其全名赵任好。秦德公赵嘉之少子,秦宣公赵恬、秦成公赵载之弟。 春秋五霸之一
董卓
卓(-192年4月23)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飞将军李广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中国西汉名将。汉元光六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马三立
三立,原名马桂福,1914年-2003年2月11日。马三立是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泰斗”。
还有很多名人,就不一一列举了!
国学的核心典籍
一、国学的核心经典
国学的核心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思想——儒家经典,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十三经”。
发展演变:十三经是由先秦的六经、西汉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先秦,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汉朝,五经: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唐朝,九经: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晚唐,十二经: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经”之外,还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五代,十一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国主孟昶刻“十一经”,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于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构成“十三经”。
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清昭连《啸亭续录·石经》:“雍正中,有生员蒋衡字湘帆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余年乃成。”(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清钱泰吉《曝5书杂记》卷上)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
《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
《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二、《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各注释版本中,以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最为完善,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是文史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检的书。十三经注疏清代由阮元主持校刻的一部,号称善本,但卷帙浩繁,不便查检。原世界书局将阮刻本缩印为两巨册,使用较方便。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魏·王肃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氏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南宋宿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
三、十三经简介
(一)《周易》
原称《易》,又称《易经》,是古人卜卦用的书。周朝统治者习惯用蓍草来占卜吉凶。称为占筮。占卜时根据蓍草茎数量的奇、偶,排成各种卦,再参照占筮书的记述,判断出吉凶。《周易》就是这类占筮书的一种。
《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分别称为阳爻、阴爻。把和叠列三层,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叫做八卦,又称经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为了记住这八卦的符号,古人总结了顺口溜:
乾三连,坤三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这八卦的每一卦代表一种物象,一种事物,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对于每一卦象的含义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例如乾既代表天,又可以代表国君、朝廷、君子、男人、刚健、阳气等,而坤除了代表地外,还可以代表臣子、女人、柔弱、阴气等。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7叠,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称为别卦。在《周易》中,对于每一卦以及卦中的各爻,都有阐述其意义的解说,这就是卦辞和爻辞,它们是《周易》的正文部分。
《周易》的作者和著作时代是怎样的?《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把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春秋时期,圣人孔子为之作《易传》十文,即《十翼》。可见《周易》是不同时期由不同的人写成的。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就是说:《周易》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古代曾有伏羲氏、神农氏推演八卦的说法,那只是传说,并不可信。近代学者们根据卦辞、爻辞记载的一些历史材料,比较有把握地推断这部书是西周初年的作品,但具体的作者仍然难以判断。
现今传世的《周易》中,还包括解释经文的传,称为十翼。十翼是由《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十部分组成的。十翼的作者并非一人,而且也不是作于同一时代。据研究,《彖传》写作最早,似在春秋、战国交替之际,其余的则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了。这十翼对《周易》的解释未必都能符合经文的原意,因此不能完全依赖它们去理解《周易》的正文。
《周易》本是一部占卜算卦的书,但是书中在讲到阴阳二者之间的矛盾变化时,也反映了古人的某些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到了汉朝,《周易》被尊为六经之首,人们认为它包含了其他各经最根本的道理。汉朝在国家学校中教授《周易》的博士就有施、孟、梁丘三家;此外,民间还有大约十家,它们都属于不同的流派。20世纪70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经出土帛书《周易》的残本。它同今天流行的《周易》相比,虽然六十四卦的卦名全都相同,但是卦的次序却很不一样。汉朝的学者们大多以象数之学来讲解《周易》,也就是依据形象和数量来推测自然界的变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因此《周易》常常成为他们预言灾异的工具。三国时期,王弼改变了大谈象数的风气。他注释《周易》主要是借机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王弼在注中糅合了《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为魏晋时期的“玄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古代有大量解说《周易》的著作,除了一部分涉及古代哲学思想的以外,还有许多是宣扬封建迷信的,必须注意把它们区分开来。
(二)《尚书》
原来仅称为《书》,是中国夏、商、周时代一些政治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也包括某些追述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因此它属于政治书。春秋以后,《书》被儒家学者们尊奉为经典,称之为《书经》。自汉朝开始,又称它为《尚书》。“尚”即是“上”,“尚书”就是指上古时代的史书。
最初《尚书》中保存的历史文献是很多的。至西汉初年,由山东人伏生传授下来的《尚书》只有28篇了。这部《尚书》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文字抄写的,所以汉朝人称它为“今文尚书”。传授今文《尚书》的学者们常常利用阴阳五行的观点阐发他们的迷信思想,形成了《尚书》的今文经学派,并且由朝廷立为博士官。西汉中期以后,又多次发现先秦时期用古文字体抄写的《尚书》,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东汉学者贾逵、马融、郑玄等人对古文《尚书》做了大量的注释工作。他们多从名物制度、文字训诂等角度来解释经文,形成了《尚书》的古文经学派。在汉朝,古文《尚书》未被朝廷所承认,没有能立于学官,以致西晋以后它全部散失,现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称了。东晋时期,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贡献了一部《尚书》,共58篇。梅赜根据一些散佚的《尚书》文字,编撰成所谓古文《尚书》25篇,后人称之为“伪古文尚书”。梅赜同时又吸收了原来今文《尚书》的28篇(但被离析为33篇了),共凑成58篇。这就是现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它实际上是由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两部分合成的。此外,梅赜还贡献出一部《尚书孔氏传》,十三卷,说是西汉经学家孔安国解释《尚书》之作。这部书后来经清朝学者们考定,实系后人伪造,于是称它为伪《孔安国尚书传》,但也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了。
(三)《诗经》
最初只称为《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期被儒家学者尊奉为经,以后称为《诗经》。书中收入了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保存到现在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歌,其中有揭露、斥责统治者的残暴压迫,也有对庶民的爱情、劳动等社会生活的歌颂。《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是颂扬周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涉及周初及“宣王中兴”等有价值的史料。《小雅》多是西周后期和东周初期的作品,内容以反映王室统治危机的政治诗为主。《颂》主要是统治者敬神祭祖的庙堂颂歌。需要指出的是,《风》、《雅》、《颂》三部分在内9容上不是截然分清的,它们也有混杂交错的情况。这三部分的区别,除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外,还有音乐方面的不同。一般地说,十五国《风》要配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乐曲歌唱;《雅》大多是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一带乐调谱曲的;《颂》的配乐表现出庄重、肃穆的特点。
古代传说周王朝有定时派人到民间搜集诗歌的做法,叫做“采诗”。这大约就是《诗经》的最早来源。在周朝上层社会的政治活动中,人们常常借用《诗》的一章或一两句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孔子曾经告诫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不学《诗》便无法和人交谈。
《诗经》传至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其中前三家都属于今文诗学,西汉时得到朝廷的承认,立于学官,各设了博士官并教授门徒。今文诗学至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诗》相传为西汉初年毛亨、毛苌所传授,属于古文诗学。现今传世的是毛《诗》,共311篇,其中有6篇仅存名而无诗文。《诗经》中记载了许多周人早期的开发活动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因此它不仅作为文学巨著对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仪礼》
原来只叫《礼》,汉朝时又称它为《士礼》、《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为《仪礼》。
讲究各种典礼仪式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儒家希望通过“礼”来区分人们的贵贱尊卑地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仪礼》就是详细记载古代各种礼仪的书。传说此书是周公所作,但缺少根据。《史记》等书则认为它出于孔子之手。现代学者一般认为,《仪礼》成书约在东周时期,不过书中记载的各种典礼仪式,应该在成书以前就存在了。孔子很注重采辑、整理各国礼仪,他把演习礼仪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内容,甚至在他游说列国的路途中,也坚持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
现今传世的《仪礼》包括:士冠礼、昏(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聘礼、觐礼、丧服、士丧礼等,共17篇。它们记载了周朝统治阶级的加冠、婚丧、交际、敬老、宴饮、外交、觐见、祭祀等各种礼仪。西汉初年,由鲁高堂生传授下来的《士礼》即今《仪礼》17篇,至西汉中期分为戴德(大戴)、戴圣(小戴)、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派,朝廷也设立了博士官。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发现了汉代抄在简上的《礼》多篇,为我们校定今本《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子。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汉武帝时发现的古文《礼经》,其中有17篇与今文的《仪礼》内容基本相同。至于另外的39篇,汉代称为《逸礼》,早已失传。
(五)《礼记》
先秦时期,儒家学者们在传习《仪礼》的同时,也传授一些有关的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进一步解释、补充《仪礼》经文,阐发其经义,人们称之为“记”。当时这种《记》很多,作者也只一两个人。至西汉时期,礼学家们也都各自选取一些《记》作为讲授《仪礼》的辅助教材。这些《记》流传到东汉中期,只剩下了两种:一种是相传为戴德选辑的85篇本的“大戴礼”;另一种是相传为戴圣选辑的49篇本,称为“小戴礼”。东汉学者郑玄为其中的49篇本作了注解,从而使它的影响越来越大,由原来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转变为独立成书,人们称它为《礼记》。在唐代,《礼记》更被列为九经之一,它与《仪礼》、《周礼》鼎足而三,称为“三礼”。
《礼记》是一部儒家关于各种礼仪的论著、杂说汇编。它的内容庞杂,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有专为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等篇;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丧大记》、《问丧》等篇;有记述各种礼节、礼制和守则的,如《投壶》、《礼器》、《明堂位》、《曲礼》、《内则》等篇;有记述孔子言论的(其中许多是假托孔子之名来阐发儒家的言论),如《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篇;有比较系统地论述儒家某一思想的论文,如《礼运》、《学记》等篇。此外还有一篇属于授时颁政的《月令》,记述了夏历一年十二月的时令及有关的事物。《礼记》中有些篇章如《大学》、《中庸》等,谈及儒家关于如何修养道德、为人处世的哲学伦理观念,被后世理学家编入《四书》中,加以大力宣扬。《礼记》中还有《学记》、《乐记》两篇,从理论上对教育、音乐作了精辟的论述,至今仍可资借鉴。
《仪礼》仅仅记载了一些礼仪制度,而《礼记》则更多地论述了这些典礼制度的意义、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战国末期至秦汉时期儒家的“礼治”思想。《礼记》对于封建统治者强化思想文化统治、利用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的思想、言行,可以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它越来越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的地位也不断地上升。
(六)《周礼》
原名《周官》,西汉末年,学者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这是一部记载政治制度的书。
关于《周礼》的成书,过去古文经学家认为是周公所作,今文经学家则指斥为刘歆所伪造。现在一般学者都认为这部书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搜集了周王室的官制以及春秋时各国政治制度,并根据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据《汉书》河间献王本传记载,汉景帝时,河间献王搜集到流散在民间的古本《周官》,才使此书为世人所知。因为这部书是古文经,所以长期遭到古代今文经学家的诋毁。
《周礼》记有三百多种所谓周朝的职官,并对其所司职务作了介绍,其中也涉及周代的一些典章制度。全书共由《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大部分组成。书中的《冬官司空》早已佚失,西汉时以先秦古籍《考工记》补入。《周礼》一书对后世的政治有较大影响,诸如西汉末年的王莽改制、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改革官制以及宋代的王安石变法等政治改革,都曾以《周礼》为号召,试图以此为依据。
近代学者曾以周代铜器铭文所记职官对照《周礼》的官制进行考查,找出一些不相符合之处,以此证明《周礼》系战国人所杜撰,并非是周朝政治制度的如实纪录。然而《周礼》中记述的另外一些制度,又确实在周代实行过,这可以从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那里得到证实。因此,这部书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礼》是我们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
(七)《春秋》及其三传
“春秋”曾经作为东周各国史书的通称,同时也是春秋时期鲁国史书的专称。现存的《春秋》一书记述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4年间的鲁国历史。这是目前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书。据记载,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了修订、整理,并且把它列为六经之一,作为教授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教科书。相传孔子在修订《春秋》时,曾经运用一些隐微的言辞,暗喻、示意某种深远的意义,后世儒家学者们把孔子这种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所谓“春秋笔法”称为“微言大义”。例如《春秋》经于鲁隐公元年下说“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此则解释说,由于共叔段的表现违背了做弟弟的伦常,所以《春秋》经不用“弟”字称呼他;这一事件如同两个国君之间争权,所以用“克”字;又由于共叔段的失败是因郑庄公蓄意逼迫造成的,所以经文不称郑庄公的谥号,而用“郑伯”,以批评他对弟弟有失教诲。不过我们今天看来,《春秋》经的这种“微言大义”被古人过分渲染、夸大了。
古代为《春秋》经作的传,流传至今有三部,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春秋》经本来有自己的单行本,后来按照编年次序,人们把它同各种传文合并起来,先列经文,后述传文。经文对史事介绍十分简短、概括,所以后世学者都要配合传文加以研读。
《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或《左传》。旧传作者为春秋时的左丘明,近代学者们根据《左传》中所述史事,认为它当成书于战国初年。《左传》编年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比《春秋》经多出17年;《左传》所记史事更延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4年),比《春秋》经晚27年。
《左传》以叙事为主,书中用大量史实补充、说明了《春秋》经,有时也订正《春秋》经的某些错误。因此《左传》有助于我们了解《春秋》经的那些概括、简略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古代史料,加之它叙事生动流畅,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和文学著作。
《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期,本是用战国时的古文字写成的,因此在汉代它属于古文经传,而且长时期只在民间传授,未能被朝廷立于学官。《春秋公羊传》也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也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它们的编年都与《春秋》经一样。古代学者曾经认为《公羊传》和《谷梁传》分别为战国时的学者公羊高和谷梁赤所撰写,并且二人同受学于孔子的学生子夏。但是这种说法缺乏足够的根据。可以肯定的是,二书在战国时仅是口传心授,直到西汉初年才用隶书字体写成定本,因此它们都有属于今文经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的内容都有着重于解释《春秋》经文,很少述说史事,所以它们不是史书,只是儒家后学们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阐释《春秋》“微言大义”的著作。《公羊传》、《谷梁传》二书的作者是要把所谓孔子的“春秋笔法”点破、说明,让人明了其中的意义。不过,实际上这两部书的内容冗长空洞,所讲的“大义”也未必符合《春秋》的原旨。同《左传》相比,这两部书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的史料,也谈不上文学价值。不过汉代及以后历代的今文经学家常常利用它们来发挥自己的政治观点,把它们作为议论时事的理论根据,因此这两部儒家经传、特别是《公羊传》,在中国古代经学史、思想史上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八)《论语》
这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和他的少数弟子的言语行事的记录,其成书在战国初期。《论语》在西汉时还只作为经书的辅翼,被看作是传、记一类的著作。直到东汉时,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之中。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一生的学术活动以及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于传播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家早期学说的最基本的依据,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教育史、文化史的重要文献。
《论语》一书传到汉朝时,已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今文本的《鲁论》、《齐论》以及古文本的《古论》。现今传世的《论语》,是东汉学者郑玄参照上述各种本子整理而成的,共20篇。汉代以后,《论语》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同《孟子》、《中庸》、《大学》合为《四书》,并为之作集注,使《论语》在宣扬封建礼教方面,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九)《孟子》
这是一部记录孟轲言论行事、包括他和当时人及门人弟子们相互问答的谈话记录。《孟子》一书主要是由孟轲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二人所记,大约孟轲本人也亲自进行过润色。书中记载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伦理、教育等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前372—前289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在封建社会,孟子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孟子在政治上提倡“民贵君轻”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主张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以及宣扬人性善等思想,则反映了他的好古、唯心观点。
在汉代,《孟子》同《论语》一样,仅被当作“传”、“记”一类著作。直到宋代,《孟子》才由理学家们作为经书列入“十三经”。南宋朱熹把它编入《四书》,并为之作集注,更加深了它在封建文人中的影响。《孟了》现今只存七篇。相传另有“外书”四篇,早已佚失,今本“外书”系明人伪作。
(十)《孝经》
今本《孝经》仅1799字,分为十八章,基本内容是儒家倡导的封建孝道,宣扬“孝,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等说教。虽然《孝经》通篇提倡行孝,但也由讲孝进而劝“忠”,主张孝子对待国君应该忠贞不贰。因此历代封建统治者对于《孝经》十分重视,要求所有的读书人都必须熟读它,特别是汉代,是读书人第一部必读的书。
《孝经》在内容上,有许多地方抄袭了《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有时是撮取其大意加以复述,加上书中某些方面内容陈腐、文字粗陋的缺点,因此它有明显的局限性。
关于《孝经》的作者,历来有“孔子”、“曾子”、“孟子门人”等多种说法,但都不足信,不过认为总是孔门后学所作,当不致有误。《孝经》成书于战国末期,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汉代曾有古文《孝经》,南北朝时已亡佚。
(十一)《尔雅》
这是一部古代训诂知识的汇编,即对古代经典中的词语进行解释的书。所以《尔雅》是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后世经学家常常用它来解说儒家经义。
《尔雅》共十九篇。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为一般词语的解释,其余则按各种名物分类解释,如《释亲》、《释器》、《释山》、《释草》、《释鸟》、《释畜》等等。关于《尔雅》的作者,旧说或认为周公所著,或指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也有人以为出于汉代儒生之手。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据近世学者们的研究,《尔雅》一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它是缀辑多家训诂材料汇编而成的。《尔雅》大约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后来又经过汉初学者们增补润色,最后才成为今本的样子。
甘肃省(Gansu Sheng)
简称甘或陇。在我国西北部。西夏在其境内以甘(治今张掖),肃(治今酒泉)二州置甘肃监军司,取二州首字为名。宋至元时改设甘肃行省。清置甘肃省。因省境大部在陇山之西,古代又称为“陇西”或“陇右”,故简称“陇”。
1兰州市(Lanzhou Shi)
位于东经103.7 ,北纬36.0 ,在甘肃省中部,地跨黄河两岸。隋置兰州,据《古今图书集成》载,皋兰山在州南,因以为名。清改皋兰县,1941年设兰州市。
永登县(Yongdeng Xian)
位于东经103.2 ,北纬36.7 ,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后魏废县,建永登亭。《水经注》载,润水南经永登亭西是也。元置庄浪县,明改庄浪卫,清改平番县。1927年改为永登县。
榆中县(Yuzhong Xian)
位于东经104.0 ,北纬35.8 ,在甘肃省兰州市东。汉置榆中县,明为金县。1912年改为金城县,1919年改为榆中县。据《太平寰宇记》榆中国大、小榆谷为名。
皋兰县(Gaolan Xian)
位于东经103.9 ,北纬36,3 ,在甘肃省中部。汉属金城郡,隋置兰州,唐为五泉县,宋为兰泉县,金改兰州,清置皋兰县,以县处皋兰山北麓而得名。
2金昌市(Jinchang Shi)
位于东经102.1 ,北纬38.4 ,在甘肃省中部。明置永昌卫,清置永昌县。1981年析置市。因境内有金川峡,又以永昌县析置,故名。
永昌县(Yongchang Xian)
位于东经101.9 ,北纬38.2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邻接青海省。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永昌为元永昌王号名。
3白银市(Baiyin Shi)
位于东经104.2 ,北纬36.5 ,在甘肃省东部,黄河北岸。1985年以兰州市的白银区和皋兰、靖远两县部分地区设立白银市,原为白银厂,曾以产白银得名。
靖远县(Jingyuan Xian)
位于东经104.6 ,北纬36.5 ,在甘肃省东部,东北邻黄河。明置靖虏卫,清改靖远县。靖远取“边远之地已安定下来”之意故名。
景泰县(Jingtai Xian)
位于东经104.0 ,北纬37.1 ,在甘肃省中部偏北,黄河北岸。1913年置红水县,1933年改今名,寓意吉祥。
会宁县(Huining Xian)
位于东经105.0 ,北纬35.6 ,在甘肃省东部,祖历河上游。金置西宁县,明改为会宁县。据《甘肃新通志》,北周置会州,因北周太祖曾于此地胜利会师而得名。
4天水市(Tianshui Shi)
位于东经105.7 ,北纬34.6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南岸。秦汉置上邽县,汉置天水郡,地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据《水经注》,上邦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又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秦州地记》:“(天水)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唐置天水县,取汉郡之名。1949年设天水市。1985年天水县撤销并入。
武山县(Wushan Xian)
位于东经104.8 ,北纬34.7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南岸。东汉置新兴县,宋改宁远县,1914年改武山县。以县西有武成山得名。又据《水经注》,武山,因武城川水得名。
甘谷县(Gangu Xian)
位于东经105.3 ,北纬34,7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南岸。秦置冀县,唐改伏羌县,有甘谷城,金因置甘谷县。元代废县,1928年复置。
清水县(Qingshui Xian)
位于东经106.1 ,北纬34.7 ,在甘肃省东部,邻接陕西省。汉置清水县。因地处古陇坂,俗名关山,上有清泉,四注而下,以清泉四注得清水而名。
秦安县(Qin'an Xian)
位于东经105.6 ,北纬34.8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支流葫芦河下游。汉置成纪县,金改为秦安县。据《元和郡县志》,相传曾为秦国祖先的封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Zhangjiachuan Hui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6.2 ,北纬35.0 ,在甘肃省东南部,东邻陕西省。1953年由清水、秦安,庄浪及陕西陇县部分地区析置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名。县名因川得名,该县位于后川河上,张家川可能是它的别称。
5嘉裕关市(Jiayuguan Shi)
位于东经98.2 ,北纬39.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北大河北岸。1965年设立嘉峪关市,市区位于嘉峪关之下,故此得名。
6定西县(Dingxi Xian)
位于东经104.5 ,北纬35.5 ,在甘肃省东都,祖厉河支流,关川河上游。金置定西县,明代改为安定县。1914年复改定西县。定西县因宋代定西城为名,意为安定西边。
岷县(Min Xian)
位于东经104.0 ,北纬34.4 ,在甘肃省东南部,洮河中游。西魏置岷州,以南有岷山而名。1913年改为岷县。
渭源县(Weiyuan Xian)
位于东经104.1 ,北纬35.1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汉置首阳县,西魏改为渭源县。以地处渭水之源得名。1958年会川县并入。
陇西县(Longxi Xian)
位于东经104.6 ,北纬34.9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南岸。汉置襄武县,宋始称陇西,因地处陇山之西得名。
通渭县(Tongwei Xian)
位于东经105.2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之流散渡河上游。汉置平襄县,宋改为通渭县。取通往古渭州(今临洮)之意得名。一说,因渭河得名。
漳县(Zhang Xian)
位于东经104.4 ,北纬34.8 ,在甘肃省东部,渭河上游。东汉置障县,为塞上险要处,筑城以为障蔽也。北魏改为漳县,以县有漳水,故名。《水经注》称漳川。
临洮县(Lintao Xian)
位于东经103.8 ,北纬35 3 ,在甘肃省东部,洮河东岸。秦置狄道县,清改狄道州,1913年改狄道县,1928年改临洮县。临洮县,因临近洮河而得名
7平凉市(Pingliang Shi)
位于东经106.6 ,北纬35.5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上游。汉置泾阳县,北周改为平凉县。平凉,以苻秦灭前凉,故名。1950年设市。
灵台县(Lingtai Xian)
位于东经107.6 ,北纬35.0 ,在甘肃省东北部,邻接陕西省。汉置鹑斛县,隋改灵台县。据《舆地广记》,相传县境有周文王的灵台,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得名。
静宁县(Jingning Xian)
位于东经105.7 ,北纬35.5 ,在甘肃省东北部,东邻六盘山,邻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元置静宁州。据《读史方舆纪要》,县地处陇山之口,形势险要,此地安宁与否,事关重大,故以静宁为名。
崇信县(Chongxin Xian)
位于东经107.0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支流汭河南岸,南邻陕西省。唐置崇信军,宋改祟信县。县因军名。
华亭县(Huating Xian)
位于东经106.6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支流汭河上游。隋置华亭县。据《太平寰宇记》,华亭,因地处白马、华,亭三川口而得名。
泾川县(Jlnchuan Xian)
位于东经107.3 ,北纬35.3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中游南岸。汉置安定县,唐改保定县,元代改为泾川县,因泾水得名。
庄浪县(Zhuanglang Xian)
位于东经106.0 ,北纬35.2 ,在甘肃省东北部,六盘山西麓。元置庄浪路,明降路为县。清并入隆德县。1913年析出复置庄浪县,县因庄浪河为名。
8西峰市(Xifeng Shi)
位于东经107.6 ,北纬35.7 ,在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之流马莲河上游。1985年以原庆阳县部分地区设市。因西峰镇而得名。
庆阳县(Qingyang Xian)
位于东经107.8 ,北纬36.0 ,在甘肃省东北部,马莲河上游。汉设郁郅县,宋改名安化县,明、清为庆阳府治。1914年改为庆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庆阳,因隋代庆州得名。
镇原县(Zhenyuan Xian)
位于东经107.2 ,北纬35.6 ,在甘肃省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邻。汉置临泾县,唐置原州,元为镇原州,明改州为县,沿用州名。
合水县(Heshui Xian)
位于东经108.0 ,北纬35.8 ,在甘肃省东北部,西临马莲河。唐置合水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合水县,因县东北的建水西流、南流至县北,岔河流合,故谓之合水。县因水得名。
华池县(Huachi Xian)
位于东经107.9 ,北纬36.4 ,在甘肃省东北部,邻接陕西省。1934年由庆阳、环县,合水等县析置。以华池水得名。
环县(Huan Xian)
位于东经107.3 ,北纬36.5 ,在甘肃省东北部,环江上游。五代周置环州,明改为环县。据《舆地广记》,环县以大河环曲而得名,大河也就是环江。一说,以环江流绕城西委曲环抱而得名。
宁县(Ning Xian)
位于东经107.9 ,北纬35.4 ,在甘肃省东北部,马莲河下游。西魏置宁州,以“抚宁戎狄”为名。1913年降宁州为宁县。
正宁县(Zhengning Xian)
位于东经108.4 ,北纬35.4 ,在甘肃省东北部,子午岭西麓。北魏置阳周县,隋改罗川县,唐改为真宁县,清改正宁县。据《太平寰宇记》,相传唐玄宗时曾于宁州发现二十七尊玉相,以为灵异,遂改宁州为真宁县。
9成县(Cheng Xian)
位于东经105.7 ,北纬33.7 ,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北岸,以陕西省为邻。元为成州,明改成县。成县,以北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
礼县(Li Xian)
位于东经109.1 ,北纬34.2 ,在甘肃省东部,西汉水上游。礼县,据《读史方舆纪要》本为元代李店,李、礼音近,明改为礼县。
康县(Kang Xian)
位于东经105.5 ,北纬33.4 ,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南岸。1928年由武都县析置永康县,1929年改名康县。取“安宁、康福”之意,以北周时之康州而得名。
武都县(Wadu Xian)
位于东经104.9 ,北纬33.4 ,在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上游,邻接四川省。汉为武都郡地,汉武都县在今成县。据《汉书·地理志》,天池大泽在县西。颜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西魏曰武州,元译阶州,1913年改为武都县,以汉武都郡命名。
文县(Wen Xian)
位于东经104.6 .北纬33.0 ,在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支流白龙江流域,邻接四川省。汉置阴平道,北周设文州,明代改为文县。以北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
两当县(Liangdang Xian)
位于东经106.2 ,北纬33 9 ,在甘肃省南部,嘉陵江上游。汉故道县地。北魏置两当县,以县境两当水为名。
徽县(Hui Xian)
位于东经106.0 ,北纬33 8 ,在甘肃省东部,邻接陕西省。汉置河池县,隋设河池郡,元改徽州,清改徽县。徽县,以元代的徽山驿为名。
宕昌县(DangchangXian)
位于东经104.3 ,北纬34 0 ,在甘肃省东南部,岷江上游。1913年设西固县,1954年改宕昌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宕昌为北魏宕昌王号。
西和县(Xihe Xian)
位于东经105.2 ,北纬34.0 ,在甘肃省东部,西汉水上游。唐置汉源县,宋为西和州,明改西和县。据《元一统志》,因宋、金讲和而命名为和县。又因与安徽的和县重名,故加西字。
10武威市(Wuwei Shi)
位于东经102.6 ,北纬37.9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上游。汉置姑臧县。故匈奴休屠王地,汉武帝以兵力所取,故云武威。明为凉州卫,清改武威县。1985年设市。
民勤县(Minqin Xian)
位于东经103.0 ,北纬38.6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下游。1928年置民勤县。因此地“人勇知义,俗朴风醇,男耕女织。”取人民勤劳之意。
古浪县(Gulang Xian)
位于东经102.8 ,北纬37.4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邻。汉为苍松县地,明置古浪守御千户所,清雍正年间改为古浪县,因县境有古浪河为名。
天祝藏族自治县(Tianzhu Zang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8 ,北纬37.2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邻接青海省。1950年建立天祝自治区,1954年改天祝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县。天祝,即取县境天堂寺、祝贡寺首字命名。
11张掖市(Zhangye Shi)
位于东经100.4 ,北纬38.9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汉置张掖郡。据《汉书·地理志》,张掖郡地处张国臂掖,故云张掖。隋置张掖县。1958年改为张掖市,1961年复改县,1985年改为市。
民乐县(Minle Xian)
位于东经100.8 ,北纬38.4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邻接青海省。1913年由张掖县析置东乐县,因在古乐州之东得名。1989年改民乐县。取民众安乐之义。
山丹县(Shandan Xian)
位于东经101.1 ,北纬38.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支流山丹河中游。焉支山,一名删丹山,亦曰删丹岭,汉因置山丹县。后删丹讹为山丹,有山丹河,出县南祁连山麓,即《禹贡》中的弱水。北魏改为山丹县。
临泽县(Linze Xian)
位于东经100.1 ,北纬39.1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黑河中游绿洲区,南邻青海省。汉置昭武县。晋避景帝讳改为临泽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古张掖河,流经峡口,入居延海,居延海亦谓之居延泽,因以临居延泽为名。
高台县(Gaotai Xian)
位于东经99.8 ,北纬39.3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下游。明景泰七年以甘州卫之高台站,置高台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三年置县。据《读史方舆纪要》:“高台者以其地稍高,控扼戎番之要冲也。《一统志》,因西有台子寺为名。高台在千户所二十里,有古台基,后人建寺其上。”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Sunan Yugu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99.6 ,北纬38.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南部。1954年由酒泉、高台、张掖等县析置肃南裕固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今县。县因方位在肃州南部,故名。
12玉门市(Yumen Shi)
位于东经97.5 ,北纬39.8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下游。汉置玉门县,因玉门关得名。1955年以石油矿区设市。1958年玉门县并入。
酒泉市(Jiuquan Shi)
位于东经98.4 ,北纬39.7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汉设禄福县,唐改酒泉县,以城东有泉,“泉味若酒”,故名。1985年设酒泉市。又据酒泉县泉湖公园内碑文记载:汉代霍去病战胜匈奴,当时皇帝赐酒,他把酒倒入泉中与壮士同饮,故名。另一说因“其水若酒”,故名。
敦煌市(Dunhuang Shi)
位于东经94.6 ,北纬40.1 ,在甘肃省西部边境。汉置敦煌县,宋改为沙州,元代称沙州路,清又改称敦煌县。据师古注引应劭说:“敦,大也,煌,盛也。”一说似为“都货罗(Tokhara)”的译音;所谓都货罗(吐火罗),即汉初居于敦煌祁连间的月氏族。1988年设市。
安西县(Anxi Xian)
位于东经95.7 ,北纬40.5 ,在甘肃省西部边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汉置冥安县。清设安西直隶州,取“安定西域”之义。1913年改为安西县。
金塔县(Jinta Xian)
位于东经98.8 ,北纬39.9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黑河下游。1913年由高台县析置,1956年鼎新县并入。金塔县,因金塔寺得名。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Aksay Kazak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94.2 ,北纬39.4 ,在甘肃省西部边缘,以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邻。1954年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阿克塞,系哈萨克语,意为白石滩。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Subei Mongol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94.8 ,北纬39.5 ,在甘肃省西部,邻接青海省。1950年建立肃北自治区,1954年改肃北蒙古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因地处甘肃北部,故名。
13
合作市(Hezuo Shi)
位于东经102.9 ,北纬34.9 ,在甘肃省南部,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驻地。1996年改合作镇为合作市。“合作”一词系藏语音译,意为“首领”。
临潭县(Lintan 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4.7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上游。唐置临潭县,相传县址临近水潭,故名。清设洮州厅,1913年复置临潭县。据《元和郡县志》,因县城东西北三面并枕洮水,有似临潭,因以为名。
卓尼县(Jone Xian)
位于东经103.5 ,北纬34.6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北岸。1939年设卓尼设治局,1950年改置卓尼自治区,1955年改为卓尼县。卓尼,系藏语,意为松树。
舟曲县(Zhuoqu Xian)
位于东经104.3 ,北纬33.8 ,在甘肃省西南边境,邻接四川省。1955年由宕昌县、岷县析置舟曲县。境内有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因水为名。
迭部县(Ttwo Xian)
位于东经103.2 ,北纬34.0 ,在甘肃省南部边境,邻接四川省。1961年由舟曲、卓尼两县析置迭部县。因境内迭山得名。
玛曲县(Maqu Xian)
位于东经102.2 ,北纬34.0 ,在甘肃省南部边境,以四川省为邻。1955年设县,1961复置。玛曲,系藏语,意为黄河。因临黄河而得名。
碌曲县(Luqu Xian)
位于东经102.4 ,北纬34.6 ,在甘肃省西南部,与四川、青海省为邻。1955年由临潭县析置碌曲县。碌曲,系藏语,意为泉水河。
夏河县(Xiahe Xian)
位于东经102.4 ,北纬35.2 ,在甘肃省西南部,西邻青海省。1926年由临夏、临潭及青海省循化县析置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设夏河县。因大夏河得名。
14临夏市、县(Linxia Shi、Xian)
位于东经103.1 ,北纬35.6 ,在甘肃省西南部,邻接青海省。汉设枹罕县,明置河州,1913年改导河县,1928年改临夏县。因临近大夏河而得名。
康乐县(Kangle Xian)
位于东经103.6 ,北纬35.3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中游。1933年由临洮县析置康乐设治局,1940年改为康乐县,取民康乐业之意。
永靖县(Yongjing 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5.9 ,在甘肃省西南部,邻接青海省。1929年由临夏县析置永靖县。永靖取“永远平靖”之意得名。
广河县(Guanghe Xian)
位于东经103.5 ,北纬35.4 ,在甘肃省西南部,洮河下游,1919年设宁定县,1953年改置广通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1956年改为广通县,1957年改广河县。广河县来源于广通河名。
和政县(Hezheng 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5.4 ,在甘肃省西南部,兰州市南。1929年由临洮、临夏两县析置和政县。据《元和郡县志》载,因北周武帝宣政年号得名,改宣政为和政,取义更为祥瑞。
东乡族自治县(Dongxiang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3.3 ,北纬35.6 ,在甘肃省西南部,北临黄河。1950年建东乡自治区。因地处河州之东而得名。1954年改为东乡族自治区,1955年改东乡族自治县。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Jishishan Bao'anzu Dongxiangzu Salazu Zizhixian)
位于东经102.8 ,北纬35.7 ,在甘肃省西南边缘,西邻青海省。1980年以临夏县的部分地区析置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县因境内积石山得名。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1 甘肃在中国古代,位于西北边陲,所以当时的诗人写下了无数的诗词篇章。例如描写凉州的(现武威市)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描写甘州(现张掖市)的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描写玉门的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阳关(现敦煌市西南)的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连当时不繁华的兰州,岑参也曾经有过描写,“古戌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昨捕鱼郎。”这些美丽的诗词小学语文里就经常接触,所以给我们留下甘肃有一种独特的 历史 韵味。‘
2甘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所以流传下来许多神秘的神话故事。庆阳市传周先祖“不窋”的曾孙,周老王圣人“ 陶”的长孙,周三圣“公刘”之长子名“庆节”,又因此地在山南水北,故在此地建的行宫因此叫做庆阳行宫。临夏在《禹贡》记载:“导河自积石,出龙门,而入于沧海”,谓 ”大禹导河之州”。传说伏羲,女娲,黄帝都出生天水秦安,岐伯出生在庆阳。当年大禹在现兰州九州台将天下分为九州。这些神话,带给了甘肃神秘的 历史 韵味。
3甘肃的古地名保留的比较完整,不管经过多少年 历史 的冲刷,甘肃大部分地方还是采用古地名,哪怕有些地名被改过,但也是根据 历史 古籍而改,所以保留了很浓厚的 历史 韵味。
甘肃的 历史 韵味不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能够描述出来的, 历史 要经过时间的陈酿,才会变得更有味道。
甘肃如一把玉如意镶嵌在祖国西北大地,又如飞天的丝带翩翩起舞!甘肃地名大都形成于秦汉唐宋时期,是中原王朝振策宇内,经营西域、威慑羌藏的支柱!故而,甘肃地名大有来头!
甘肃霸气地名谱:如一柄玉如意!
1、玉门市: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2、敦煌市:取意“敦,大也。煌,盛也”。
3、金昌市:中国“镍都”,1981年建市,以金川和永昌县各取一字得名!
4、白银市:中国“银都”,因明朝设“白银厂”得名。
5、天水市:因“天河注水”传说得名。
6、武威市:汉武帝为奖励霍去病追击匈奴有功,便封他“武功军威”,将他受封的地方称为“武(功军)威”。
7、张掖市: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8、酒泉市: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9、庆阳市:因庆州城址位处马莲河上游与柔远河(又名东河)汇流以北,古人以水之北为阳,故名“庆阳”。
10、武都:曾设武州,武都山得名。
汉武帝收复河西,有了河西5市,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金昌。其后2000年基本没变过。兰州本叫金城,也挺好听,更名兰州也行(皋兰山旁一绿洲之意),之外其余地名都是跟战争有关,或跟山川有关。
天水,天之水润泽一方,好地名,好地方!
甘肃的地名之所以很有意义,是因为甘肃省相比较内地而言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省份,在取名方面不受 历史 影响,比如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定西,这些地名都是汉朝时期的,而关中以东的地名受 历史 影响深远,往往和地理 历史 有关系,比如洛阳咸阳邯郸淄博都是战国以前的地名。
那是故意的,大汉征西域,恩威并重,同时输出价值观,每占一地,先取个好名字,用汉字的魅力感化他们。
因为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中华大地每个地方的地名都很有韵味
我身边的甘肃同事,如果有人问老家哪的?回答:陕甘宁边区的,很少有人直接说我是甘肃的,搞不懂!
从古至今甘肃都出过那些名人?
本文2023-10-18 01:59: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