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祖<游黄山记>的译文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徐宏祖<游黄山记>的译文是什么?,第1张

游黄山日记(后)〔明〕徐弘祖\x0d\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x0d\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x0d\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_。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x0d\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x0d\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还过平天_,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_,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日暮,返狮子林。\x0d\初六日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而下。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此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下至坑中,逾涧而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x0d\——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徐霞客游记》\x0d\\x0d\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就是上次游黄山时所走的路。往前走七十里,夜宿在江村。\x0d\初四日 步行十五里路到达汤口。再五里,来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便拄着手杖朝朱砂庵方向攀登。走了十里路,登上黄泥冈,原先被云雾遮没的诸山峰,渐渐显露出来,又渐渐落到了我的手杖底下。转入石门,经天都峰半山腰而下,则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以秀美的英姿兀立在半空。路旁有一岔道朝东而上,却是昔日所未到之处,于是往前直上,差不多到达天都峰旁。再往北而上,攀行在石隙之中。只见两侧峰石一片片夹峙而起,山道迂回曲折于岩石间,遇到山石阻塞就凿通它,遇到山崖陡峭就砌起石阶,遇上断壁则架木搭桥修通它,遇到悬崖就架上梯子接起来。俯视孤峭的山谷一片阴森,枫树和松树交错相杂,五彩缤纷,犹如画图与锦绣般灿烂。因而想到黄山当得起是一生中所见到的奇观,而且是如此奇特,往日未曾一探究竟,这次重游不但快慰,而且很觉惭愧。\x0d\这时脚夫仆人都因山路险阻而落在后头,我也停住不再往上。但一路上的奇景,又不知不觉地吸引我独自前往。既登上山头,就望见有座佛寺的屋檐犹如飞鸟展翅一般,即是文殊院。这也是我上一次来想登览而又未登上的地方。文殊院左面是天都峰,右面是莲花峰,背面靠着玉屏峰,天都、莲花两峰的秀丽景色,简直伸手可摘。环顾四周只见奇峰错杂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确是黄山景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次重游,怎晓得黄山竟是如此之神奇?恰遇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兴很高。时间已过午,仆人们才上来,大家站在文殊院前,指点着左右两座山峰。寺里的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却无路可攀,莲花峰可登但路途遥远,只好在附近看看天都峰,明日再登上莲花顶。”我不愿听从,决心一游天都峰,便夹持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山峡小路而下,到达天都峰旁。再从经溪水冲击而流动的山石中俯伏爬行而上,或抓住野草,或拉着荆棘,越过丛集的石块,攀上削立的山崖,每到连手脚都无法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抢先登上,再垂手接应。每每想到上山既如此艰难,下山更怎么得了?但终于也顾不了这许多。经历几回艰险,终于到达天都峰顶。只见顶上有块崖石象削壁一般直立而起,约高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面,发现有石阶,便扶我登上。唯见千山万岭无不俯伏在下,独有莲花峰和它抗衡。这时浓雾时起时止,每一阵飘过来,则连对面也看不见。远眺莲花等诸山峰,多半淹没在云雾里。唯独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峰前,云雾则移到峰后,我来到峰后,云雾则出于峰左。峰顶上还有生长得曲折挺拔、横纵交错的松树,而柏树则虽干大如臂,也无不平贴在崖石上,犹如苔藓一般。山高风猛,雾气飘忽不定。俯视诸山峰,一会儿透露出碧绿的尖顶,一会儿又淹没为一片银海。再眺望山下,只见阳光明媚,仿佛别是一个世界。暮色渐渐降临了,于是大家两足伸前,双手向后贴地,坐着往下滑;到了极险之处,澄源便肩手并用以相接应。度过危险地带,下到山坳时,夜色已笼罩大地。再从山峡间登栈道而上,宿于文殊院。\x0d\初五日天刚亮,从天都峰山坳中向北而下二里路,这里石壁深邃。在它下面的莲花洞恰好和前坑的石笋相对峙,山坳里异常幽静。告别澄源,下山来到前面的岔道旁,便向莲花峰而行去。一路上沿着危崖绝壁往西走,经过多次上而复下,在将要下百步云梯时,有路可直上莲花峰。既登之后却找不见石级,心生疑虑,就又下来了。隔峰有位和尚高声喊道:“这正是登莲花峰之路!”于是从石坡侧面穿过石隙,山路狭小而险峻,峰顶上全是巨石鼎峙对立着,中间空荡荡如同房屋。从当中层层石级直登而上,级尽洞转,曲折离奇,犹如上下在楼阁中,几乎忘记它是高耸屹立于天外。约略走了一里路,见一茅屋,靠在石隙之中。正在犹豫不决想再往上登陟时,只见刚才高呼指路的和尚来了。和尚号凌虚,结一茅庵在此。于是和他挽着手臂登上了峰顶。顶上有块崖石,悬空二丈,凌虚搬来梯子爬上去,山巅上非常空旷。环顾四周,天空一片碧蓝,即使天都峰也仿佛低着头了。因为此峰居黄山之中,独立高耸于诸峰之上,四面岩壁环绕耸立,遇到朝阳升起、天气晴朗之时,层层峰峦映射出鲜艳的色彩,令人欣喜狂叫,简直翩翩欲舞。\x0d\在峰顶呆了很久,才返回茅庵。凌虚和尚端出粥来款待,我喝了一钵盂。于是下到岔道旁,过大悲顶,登上天门。再走约三里路,到达炼丹台。沿着台口而下,观览玉屏风、三海门等山峰,尽是从深谷中如削壁一般拔地而起。那炼丹台一冈垂立于丛山之间,丝毫没有奇异峻拔之感。只是俯视翠微峰背面,山坞中峰峦交错耸立,上下周围交相映衬,非在此不能尽览山色之奇妙。返回经过平天_,下后海,步入智空和尚主持的佛寺,向他告别。走了三里路,下狮子林,往石笋_走去,到了昔日曾登览过的尖峰之上,背靠松树而坐。俯瞰山坞中,峰石回环簇聚,满眼尽是如锦似绣的景色,才觉得庐山、石门山,或只具备黄山的某一体态,或缺少黄山的某一方面,不如黄山这样宏博富丽。观看了很久,才登上接引崖。往下看山坞中,觉得阴森森的别有一种奇趣。再回到冈上尖峰旁,脚踩着滑动的石块,手拉着荆棘野草,顺着山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山峰互相遮蔽,无法一眼望到尽头。太阳下山了,才返回狮子林。\x0d\初六日 告别霞光和尚,从山坑向丞相原方向而下。走了七里路,来到白沙岭。霞光和尚又随后到来。因为我想观览牌楼石,他担心白沙庵无人引路,所以追赶来作向导。于是一齐登上白沙岭,霞光指着岭右侧对面的山坡,有丛生的山石屹立着,下边分开而上边合笼,说那就是牌楼石。我想越过山坑,沿山涧上行,然后直趋而下。霞光说:“荆棘遮迷,山路阻绝,必定无法通行。如果从山坑直下丞相原,就无需再上此岭;要是想从仙灯洞前往,不如就从这里向东去。”我听从他的意见,沿着岭脊而行。白沙岭横亘天都、莲花两峰北面,极其狭窄,路旁简直连一只脚也无法容纳。南北两面尽是高山峻岭夹立相映。到了白沙岭尽头再往北而下,仰望右侧山峰上的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象是二个和尚。下到山坑中,越山涧而上,共四里路,登上仙灯洞。洞口朝南,正对着天都峰的北面。和尚修筑栈道于洞外,而洞内依然那样广阔深邃,保持着天然的情趣。再朝南往下走三里路,过丞相原,不过是山间一块狭窄的平地而已。有座佛寺修建得颇为整齐,环顾四周,无甚奇特之处,终于没有入内。再向南沿着半山腰走了五里路,逐渐下山,忽听见山涧传来喧闹的泉水声。泉水从山石间分九级下泻,每一级下面都有又深又碧的水潭,就是所谓九龙潭。黄山除此潭之外,没有别的悬流飞瀑。再下山走五里路,经苦竹滩,转向沿着太平县的路,往东北方向走去。

游卢山记(后)〔明〕徐弘祖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

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日暮,返狮子林。

初六日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而下。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此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下至坑中,逾涧而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徐霞客游记》

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就是上次游黄山时所走的路。往前走七十里,夜宿在江村。

初四日 步行十五里路到达汤口。再五里,来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便拄着手杖朝朱砂庵方向攀登。走了十里路,登上黄泥冈,原先被云雾遮没的诸山峰,渐渐显露出来,又渐渐落到了我的手杖底下。转入石门,经天都峰半山腰而下,则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以秀美的英姿兀立在半空。路旁有一岔道朝东而上,却是昔日所未到之处,于是往前直上,差不多到达天都峰旁。再往北而上,攀行在石隙之中。只见两侧峰石一片片夹峙而起,山道迂回曲折于岩石间,遇到山石阻塞就凿通它,遇到山崖陡峭就砌起石阶,遇上断壁则架木搭桥修通它,遇到悬崖就架上梯子接起来。俯视孤峭的山谷一片阴森,枫树和松树交错相杂,五彩缤纷,犹如画图与锦绣般灿烂。因而想到黄山当得起是一生中所见到的奇观,而且是如此奇特,往日未曾一探究竟,这次重游不但快慰,而且很觉惭愧。

这时脚夫仆人都因山路险阻而落在后头,我也停住不再往上。但一路上的奇景,又不知不觉地吸引我独自前往。既登上山头,就望见有座佛寺的屋檐犹如飞鸟展翅一般,即是文殊院。这也是我上一次来想登览而又未登上的地方。文殊院左面是天都峰,右面是莲花峰,背面靠着玉屏峰,天都、莲花两峰的秀丽景色,简直伸手可摘。环顾四周只见奇峰错杂排列,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确是黄山景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如果不是这次重游,怎晓得黄山竟是如此之神奇?恰遇云游和尚澄源到来,游兴很高。时间已过午,仆人们才上来,大家站在文殊院前,指点着左右两座山峰。寺里的和尚说:“天都峰虽近却无路可攀,莲花峰可登但路途遥远,只好在附近看看天都峰,明日再登上莲花顶。”我不愿听从,决心一游天都峰,便夹持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山峡小路而下,到达天都峰旁。再从经溪水冲击而流动的山石中俯伏爬行而上,或抓住野草,或拉着荆棘,越过丛集的石块,攀上削立的山崖,每到连手脚都无法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抢先登上,再垂手接应。每每想到上山既如此艰难,下山更怎么得了?但终于也顾不了这许多。经历几回艰险,终于到达天都峰顶。只见顶上有块崖石象削壁一般直立而起,约高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面,发现有石阶,便扶我登上。唯见千山万岭无不俯伏在下,独有莲花峰和它抗衡。这时浓雾时起时止,每一阵飘过来,则连对面也看不见。远眺莲花等诸山峰,多半淹没在云雾里。唯独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峰前,云雾则移到峰后,我来到峰后,云雾则出于峰左。峰顶上还有生长得曲折挺拔、横纵交错的松树,而柏树则虽干大如臂,也无不平贴在崖石上,犹如苔藓一般。山高风猛,雾气飘忽不定。俯视诸山峰,一会儿透露出碧绿的尖顶,一会儿又淹没为一片银海。再眺望山下,只见阳光明媚,仿佛别是一个世界。暮色渐渐降临了,于是大家两足伸前,双手向后贴地,坐着往下滑;到了极险之处,澄源便肩手并用以相接应。度过危险地带,下到山坳时,夜色已笼罩大地。再从山峡间登栈道而上,宿于文殊院。

初五日天刚亮,从天都峰山坳中向北而下二里路,这里石壁深邃。在它下面的莲花洞恰好和前坑的石笋相对峙,山坳里异常幽静。告别澄源,下山来到前面的岔道旁,便向莲花峰而行去。一路上沿着危崖绝壁往西走,经过多次上而复下,在将要下百步云梯时,有路可直上莲花峰。既登之后却找不见石级,心生疑虑,就又下来了。隔峰有位和尚高声喊道:“这正是登莲花峰之路!”于是从石坡侧面穿过石隙,山路狭小而险峻,峰顶上全是巨石鼎峙对立着,中间空荡荡如同房屋。从当中层层石级直登而上,级尽洞转,曲折离奇,犹如上下在楼阁中,几乎忘记它是高耸屹立于天外。约略走了一里路,见一茅屋,靠在石隙之中。正在犹豫不决想再往上登陟时,只见刚才高呼指路的和尚来了。和尚号凌虚,结一茅庵在此。于是和他挽着手臂登上了峰顶。顶上有块崖石,悬空二丈,凌虚搬来梯子爬上去,山巅上非常空旷。环顾四周,天空一片碧蓝,即使天都峰也仿佛低着头了。因为此峰居黄山之中,独立高耸于诸峰之上,四面岩壁环绕耸立,遇到朝阳升起、天气晴朗之时,层层峰峦映射出鲜艳的色彩,令人欣喜狂叫,简直翩翩欲舞。

在峰顶呆了很久,才返回茅庵。凌虚和尚端出粥来款待,我喝了一钵盂。于是下到岔道旁,过大悲顶,登上天门。再走约三里路,到达炼丹台。沿着台口而下,观览玉屏风、三海门等山峰,尽是从深谷中如削壁一般拔地而起。那炼丹台一冈垂立于丛山之间,丝毫没有奇异峻拔之感。只是俯视翠微峰背面,山坞中峰峦交错耸立,上下周围交相映衬,非在此不能尽览山色之奇妙。返回经过平天矼,下后海,步入智空和尚主持的佛寺,向他告别。走了三里路,下狮子林,往石笋矼走去,到了昔日曾登览过的尖峰之上,背靠松树而坐。俯瞰山坞中,峰石回环簇聚,满眼尽是如锦似绣的景色,才觉得庐山、石门山,或只具备黄山的某一体态,或缺少黄山的某一方面,不如黄山这样宏博富丽。观看了很久,才登上接引崖。往下看山坞中,觉得阴森森的别有一种奇趣。再回到冈上尖峰旁,脚踩着滑动的石块,手拉着荆棘野草,顺着山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山峰互相遮蔽,无法一眼望到尽头。太阳下山了,才返回狮子林。

初六日 告别霞光和尚,从山坑向丞相原方向而下。走了七里路,来到白沙岭。霞光和尚又随后到来。因为我想观览牌楼石,他担心白沙庵无人引路,所以追赶来作向导。于是一齐登上白沙岭,霞光指着岭右侧对面的山坡,有丛生的山石屹立着,下边分开而上边合笼,说那就是牌楼石。我想越过山坑,沿山涧上行,然后直趋而下。霞光说:“荆棘遮迷,山路阻绝,必定无法通行。如果从山坑直下丞相原,就无需再上此岭;要是想从仙灯洞前往,不如就从这里向东去。”我听从他的意见,沿着岭脊而行。白沙岭横亘天都、莲花两峰北面,极其狭窄,路旁简直连一只脚也无法容纳。南北两面尽是高山峻岭夹立相映。到了白沙岭尽头再往北而下,仰望右侧山峰上的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象是二个和尚。下到山坑中,越山涧而上,共四里路,登上仙灯洞。洞口朝南,正对着天都峰的北面。和尚修筑栈道于洞外,而洞内依然那样广阔深邃,保持着天然的情趣。再朝南往下走三里路,过丞相原,不过是山间一块狭窄的平地而已。有座佛寺修建得颇为整齐,环顾四周,无甚奇特之处,终于没有入内。再向南沿着半山腰走了五里路,逐渐下山,忽听见山涧传来喧闹的泉水声。泉水从山石间分九级下泻,每一级下面都有又深又碧的水潭,就是所谓九龙潭。黄山除此潭之外,没有别的悬流飞瀑。再下山走五里路,经苦竹滩,转向沿着太平县的路,往东北方向走去。

刘瑞升

(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一、徐霞客及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 1587 ~1641)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是我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他走出书斋,寄情山水,游遍全国名山大川、海隅边陲。东边渡海到落迦山,西至腾冲西境,南达广东罗浮山,北游盘山。足迹遍布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9 个省 ( 区、市) 。他把一生献给了旅行考察事业。

徐霞客从 22 岁开始出游,到 56 岁逝世前一年因积劳成疾,不得不返回家乡止,他不殚虎狼,不畏艰险,三次遇盗、多次绝粮,仍孜孜不倦地勇往直前,表现出探险旅行家的宏伟气魄。徐霞客一生志在 “问奇于名山大川”[1]。他溯江穷流、登山入洞、访村走寨,考察了各种各样的地貌,记录了内容各异的奇观异景。徐霞客说: “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附会。”[2]即使对 《禹贡》这样被视为权威的专著,徐霞客也绝不盲目迷信。就 《禹贡》中有关 “岷山导江”的结论,经过实地考察后徐霞客确认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主源,他说 “不知禹之导,乃其为害于中国之始”。[3]要知道从古到今,这是被人们认为是唯一正确的结论。

60 多万字的 《徐霞客游记》 ( 以下简称为 《游记》) ,是徐霞客以日记体记录中国地理的名著,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游记作品。《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中国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其文字优美,语言生动,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了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它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其主编的 《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是这样评价徐霞客的: “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是 17 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 20 世纪的野外考察家所写的考察记录。他不但在分析各种地貌上具有惊人的能力,而且能够很有系统地使用各种专门术语。”[4]《游记》为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

《游记》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从山川源流、地形地貌的勘察,到奇峰异洞、瀑布温泉的探索; 从对动植物的考察,到对手工业、矿产、农业的记录; 从对风土民情的了解,到对民族关系的关注等,皆有记载。《游记》最初是以突出的文学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被推为 “古今游记之最”。其实,它涉及的广阔领域,所包括的丰富科学内容,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科学价值,在我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中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二、历史上对徐霞客及 《徐霞客游记》的评价

直至 20 世纪 20 年代,丁文江提出 《徐霞客游记》的地理学价值之前,300 多年间人们对 《游记》的赞赏多集中在文学方面。人们肯定 《游记》内容真实,说该书 “文字质直,不事雕饰”,[5]“记文排日编次,直叙情景,未尝刻画为文,而天趣旁流,自然奇警”。[6]他的手稿,在当时就被人们争相传阅、抄录,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7]人们还赞扬 《游记》在描述自然之美时的清新隽永、朴实无华的风格,以及物象、情愫和志趣相互统一协调的文风。正如杨明时所述: “霞客之记,皆据景直书,不惮委悉烦密,非有意于描摹点缀,托兴抒怀,与古人游记争文章之工也。”[8]奚又溥则称赞徐霞客 “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9]

明清时代的文人们以徐霞客旅行考察时 “升降于危崖绝壑,搜探于蛇龙窟宅,亘古人迹未到之区,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10]而赞誉徐霞客为“千古奇人”,其 《游记》为 “千古奇书”。[11]丁文江则认为,徐霞客是一代新学风的开创者和实践者,是近代地理学的先驱。明清文人评价霞客及其 《游记》为“奇人奇书”,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 丁文江对霞客实证考察的科学精神,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在笔者收藏的一本沈松泉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标点的 《徐霞客游记》中,有丁文江撰写的一篇题为 《徐霞客游记》的文章,此文一开头就指出: “钱牧斋[12]说,‘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似乎他真是徐霞客的知己,然而看他所做的徐霞客传,连霞客游历的路途都没有弄明白,真可谓怪事! 后来的人随声附和,异口同声地说 ‘奇人奇书,’但是他们不是赞赏他的文章,就是惊叹他的脚力,除去潘次耕以外,没有一个人是真能知徐霞客的。”[13]接着丁文江写道: “徐霞客曾游历过五岳,匡庐,白岳,黄山,天台,雁宕,所以近人有五岳之中游过几岳的,他们的朋友就要恭维他为霞客第二。这真是把徐霞客看得太不值钱了! ”[14]

丁文江在这篇文章中还说: “他是很爱山水的,然而赏玩山水决计不是他唯一的目的。况且近省的山水可以赏玩的很多,何必去吃这种大苦 他是颇信佛教的,然而他绝对不是行脚僧,以拜佛为朝山的目的地———况且他去的许多山都无佛可拜。”[15]

三、丁文江对徐霞客及 《徐霞客游记》研究的贡献

在丁文江之前,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还不能够辨识 《游记》的科学成就,也不能透析霞客的内心世界和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丁文江曾留学日本和英国,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获双学士。他是用近代地学眼光来认识、分析和评价徐霞客及其 《游记》的第一人,也是使徐霞客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史上确立应有地位的第一人。

在沈松泉标点本 《游记》中,丁文江写道: “……文章是霞客的余事,脚力是旅行的常能,霞客的真精神都不在此。”[16]

那么,什么是徐霞客的 “真精神”呢 我们可以从丁文江编的 《徐霞客年谱》中找到答案: “然则先生之游,非徒游也,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此种 ‘求知’之精神,乃近百年来欧美人之特色,而不谓先生已得之于二百八十年前! 故凡论先生者,或仅爱其文章,或徒惊其游迹,皆非真能知先生者也。”[17]

丁文江极力推崇徐霞客的这种 “知识欲”。为此,丁文江在 《徐霞客游记》一文中说: 徐霞客 “不肯承袭附会,所以要自己去观察江河二经,山脉三条的真相———这是先生游历的真目的。这种 ( 知识欲) ———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18 世纪以前,世界上是很少见的,先生乃得之于二百八十年前。这真是我们学术史上无上的光荣! 钱牧斋谅他以张骞,元 ( 玄) 奘,耶律楚材自拟,恐怕是牧斋附会的,然而据我们眼光看起来,他的成绩不亚于这三人,而精神却不一样,因为这三个人不是恭维皇帝,就是恭维佛爷,霞客是纯粹的为知识,而求知识与他们有求己求人的分别。”[18]

在丁文江 《重印徐霞客游记及新著年谱序》中,丁文江还以十分钦敬的心情赞颂了徐霞客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乃求知之念专,则盗贼不足畏,蛮夷不能阻,政乱不能动,独往孤行,死而后已。”[19]

丁文江在 《徐霞客游记》一文中全面地总结了徐霞客的地理大发现: “①自先生始,才知道金沙江是扬子江的上流。先生所著的江源考……不但是完全与事实符合,而且劈头提出他怀疑的缘故,然后拿他自己的观察来一层一节的来证明解释,末后又说江源不易知的缘故,是一篇绝好的科学论文。②自先生始,才知道南盘江上游的来历……③自先生始,才知道礼社 ( 即红水江) ,澜沧,怒江是三条江,分别入南海。④自先生始,才知道龙川,大盈,槟榔江的源流。”[20]

丁文江在仔细阅读 《游记》后深情地写道: “可以知道考究云南水道之难。在云南西南这种地方,河流是在极深的峡中,两边都是高山 ( 最低的岭比河身要高出六七千尺! ) ,河里又不能行船。一条河隔几十里名目就变; 上流的人同下流人,这条河同那条河的人,都是老死不相往来! 要打听一条河的来源出路是极不容易的事。”[21]

就 《游记》的文学价值,丁文江的分析也独具慧眼。丁文江认为许多爱读 《游记》的人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丁高度评价 《游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他为 《游记》概括了四个特色:

第一,观察的详尽真确。他批评有些文人观察自然的能力非常薄弱,所以经常用套语来塞责读者,他举例说,一个几丈的陡崖,就被说成是 “峭壁千尺”; 几里周长的湖泊,就描写为 “一望无际”。还有人说登泰山可以望见东海,把汶河当做黄河,这些更不值得一笑了。丁文江说; “先生一部游记,从头至尾,没有一句浮泛的话; 远近大小,总是有里数、尺数、步数……凡地形、地质、植物、物产、矿业、兵事、历史、风俗,没有一件不留心,下起笔来,自然句句切实详尽,令人百读不厌了。”[22]

第二,用名词的不苟。丁文江认为,许多文人描写地形时,往往滥用名词。他赞赏霞客所作的 《鸡足山志》,霞客把鸡足山的地形分作: 台、岭、梯、谷、峡、箐、坪、林、泉、瀑、潭、涧、温泉 14 种。丁文江评价说: “这种分析的精神,的确是先生的独到,所以全部 《游记》,所用的名词,没有重复、模糊的毛病。”[23]

第三,系统的明白。丁对徐霞客富于观察分析的能力非常赞赏,他认为 《江源考》和 《盘江考》就是绝好的例证。他感到读 《游记》“条理井然,有头有绪”。[24]

第四,欣赏的真诚。丁文江认为,观察事物,并能系统地分析事物固然重要,但是描写风景名胜没有趣味,那么 “无论他观察如何真确、分析如何精细,系统如何明白,文章仍然枯燥无味,不能引起读者的同情。”[25]

丁写道: “先生是以山水为性命的人,所以读他的游记,就是不爱游的人也要为他所感动。陈函辉送他的诗,说他: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真可以形容他乐而忘返的天真。”[26]

在这里,另有一位学者不能不提,他就是潘耒[27]。在丁本 《游记》里,丁文江把潘耒为 《游记》写的序言放在了最前面,而将其他几篇旧序统统放在全书之后,这是一个创举。在数篇为 《游记》写的序言中,丁文江为什么独钟情于潘次耕的序呢 在丁本《游记》首页潘序后的按语中,可以找到答案。丁认为为游记作序的人虽多,然而都不是真了解徐霞客的真意。而唯独在潘次耕的序言中,首次说出了霞客之游求知的要旨。“乃真能知先生者”。[28]

丁文江在整理徐霞客游记时,开始并未看到潘序,而是梁任公 ( 启超) 偶然读潘耒所著 《遂初堂集·卷七》时发现的。此序是以前 《游记》各刻本所未载的,后梁任公推荐给丁文江。在沈松泉标点本 《游记》中,梁任公先生代序中写到: “吾友丁文江,研究霞客最深,吾以此序钞示之,彼欢喜赞叹,谓为佳构”。[29]

由此可见,丁文江见到潘序后的状态,丁用 “喜极欲狂”[30]形容自己的心情。丁文江认为这是一篇最了解霞客真意的序言了。丁在自己编的 《游记》中写道: “因冠于本篇之首,而移叶刻各序于卷二十旧序篇,以示区别焉。”[31]

1921 年至 1927 年间,丁文江着手整理、校勘、编订 《徐霞客游记》、 《年谱》、地图及各种附录。他把自己当年在云、贵、川进行地质考察时的资料找出来,与 《游记》进行比较、对照研究。在撰写的 《徐霞客年谱》中,丁对霞客的家世、生平事迹、旅游经历、精神风貌、游记著述与流传以及前人对霞客评述,进行了疏理。丁文江还在 《游记》中配制了一套 ( 共 36 幅) 徐霞客旅行路线的地图,这是前所未有的。另外,丁还将存世极少的咸丰刻印本上的一幅徐霞客画像放在丁本 《游记》内,使这张画像得以流传至今。

胡适在其编的 《丁文江的传记》中说: “徐霞客在三百年前,为探奇而远游,为求知而远游,其精神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难得、最可佩的”。“在君在三百年后,独自在云南、川南探奇历险,做地理地质的调查旅行,他的心目中当然常有徐霞客 ‘万里遐征’的伟大榜样鼓舞着他。他后来用他的亲身经验和地理新知识来整理 《徐霞客游记》,给他作详细地图,给他作 ‘年谱’,并在 ‘年谱’里一面表彰他的重要发现,一面也订正他的 《盘江考》、《江源考》里的一些错误。这就是他报答那位三百年前的奇士的恩惠了。”[32]

胡适最了解丁文江对徐霞客敬重之情,胡适说: “他最佩服徐霞客,最爱读他的游记,他这一次去西南,当然带了 《徐霞客游记》去作参考。他后来 ( 民国十年) 在北京的 ‘文友会’用英文讲演徐霞客,特别表彰他是中国发现金沙江是扬子江上游的第一个人。在民国十五年,他在 《小说月报》 ( 第十七卷号外) 上又特别表彰这部空前的游记。他对于这位十七世纪的奇士,费了很多的功夫,整理他的 《游记》,给 《游记》做了一册新地图,又做了一篇很详细的 《徐霞客年谱》,民国十七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33]

胡适写道: “丁在君是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徐霞客,这是我们公认的。他最惋惜徐霞客的 《金沙江游记》散失了,使我们不能知他在三百年前 ‘对金沙江的直接观察’。在君自己记载金沙江的几篇文字,可以说是有意弥补那个大缺憾的。”[34]

从胡适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丁文江做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样的工作———整理 《徐霞客游记》,配发地图,做了 《徐霞客年谱》及出版发行。最为重要的是丁文江以现代地理学的角度明确了 《游记》的科学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徐霞客在中国地理发展史上受到重视,始于丁文江。纵览徐霞客同代或后人对徐的赞誉都是 “爱其文字,或惊奇游迹”。而丁文江作为一个地质科学家,对徐霞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翁文灏说: “……先生 ( 指丁文江———本文作者注) 对科学方面之写作,极为审慎,除非已全部确信无疑者外,决不轻易发表”。丁文江对徐霞客的认识和了解,以至整理 《游记》是有一个过程的,正像丁文江自己所言: “余十六出国,二十六始归,凡十年未尝读国书,初不知有徐霞客其人。辛亥自欧归,由越南入滇,将由滇入黔。叶浩吾前辈告知曰: ‘君习地学,且好游,宜读 《徐霞客游记》。徐又君乡人,表彰亦君辈之责。’”[35]

1914 年,丁文江入云南考察,他 “独行滇东滇北二百余日,倦甚则取游记读之,并证以所见闻,始惊叹先生精力之富、考察之精、记载之详且实。因思舆地之学,非图不明,先生以天纵之资,刻苦专精,足迹又遍海内,故能言之如指掌。后人限于旧闻,无图可考,故仅知先生文章之奇,而不能言其心得之所在。颇欲搜集新图,分制专幅,使读者可以按图证书,无盲人瞎马之感,而所藏图不多,不足以证全书; 回京后又为职务所羁,无复余力; 仅于十年夏间,作一总图,加以先生游历之路线,乃于北京文友会中,宣读英文论说一篇,略叙先生之生平而已。”[36]

黄秉维在 《徐霞客游记中之植物地理资料》一文中指出: “然遍观吾国历史,不畏险阻,不辞劳瘁,涉深越峻,以寻幽探奇,如明季徐霞客先生,实为高映之孤霞、独举之明月,古今来一人而已。丁在君先生于先生独行迈往之胜概、栉风沐雨之勤劳、旷朗无前之襟怀、详密朴实之文笔,深致景佩,乃为编年谱,阐举休明,既以彰先民之高矩楷模,复使来者知所循勉。”[37]

徐霞客和丁文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在对祖国山河的深厚情感上。三百年前徐霞客身体力行、客观真实地对自然社会的文字报告,在三百年后经过丁文江的实地勘察,予以证实; 三百年前徐霞客对中国地质学的卓越贡献,在三百年后得到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丁文江审慎的考证后予以高度赞扬。徐霞客与丁文江,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都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都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楷模。

丁文江既是一位出色的地质学家,又是一位卓越的探险家。在徐霞客之后,他追踪徐霞客的旅行路线,以其一贯主张的 “科学精神”,见证了徐霞客之发现,纠正了徐的一些错误,更填补了这位前驱者留下的空白。

丁文江曾叹曰: “可怜如许人读先生的 《游记》二百八十年来,只有一个潘次耕是他的真知己! ”[38]今天看来,丁文江何尝又不是徐霞客的真知己呢! 不仅是真知己,而且丁文江是现代唯一一位真正的徐霞客。

今天,笔者仅仅是通过丁文江对徐霞客及其 《游记》研究所作的贡献,来彰显丁文江的功绩,其实,在丁文江短短的 49 年的生命航程中,他不仅对我国地质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他还在诸多领域里都有开创性业绩。2007 年 10 月,在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丁文江的家乡,隆重举行了中国地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丁文江诞辰120 周年纪念活动,缅怀这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地学泰斗,笔者有幸参加。在研讨会上,笔者提出对丁文江的研究要系统化,要形成合力; 适时应成立丁文江研究会; 建议黄桥镇与江阴徐霞客故乡的马镇结为姊妹镇。笔者还提出应当将对丁文江的研究称之为“丁学”,因为,丁文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不仅仅是地学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教育、军事、文化、科技、历史、政治、旅游、考古、测绘以及地图学、社会学、人类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徐霞客研究被称为 “徐学”,红楼梦研究被称为 “红学”,郦道元与 《水经注》研究被称为 “郦学”。丁文江作为我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大师和著名的社会学家,研究他的学问称之为 “丁学”是恰如其分的。

参 考 文 献

[1][2] 陈函辉 《霞客徐先生墓志铭》 《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3 印,1191,1194

[3]《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 3 印,1128

[4]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译本) 第 5 卷,《地学》第一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6 年版,62

[5] 钱谦益 《嘱徐仲昭刻游记书》 《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 3印,1186

[6] 潘耒 《徐霞客游记》序 《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 3 印,1269

[7] 杨明时 《徐霞客游记》序二 《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 3印,1273

[8] 奚又溥 《徐霞客游记》 序 《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 3印,1269

[9] 杨明时 《徐霞客游记》序一 《徐霞客游记》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 版,1997 年 5 月第 3印,1272

[10] 钱谦益 ( 1582 ~1664) 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生平博览群籍,精于史学,诗文在当时负有盛名。家有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明代史料收集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所著有 《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辑有 《列朝诗集》。藏书之富,几埒内府。后来常熟一带藏书蔚然成风,跟钱谦益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

[11][12][14][16][18][19][20][21][22][23][24] 丁文江 《徐霞客游记》一文 《徐霞客游记》沈松泉标点本 上海: 上海群众图书公司,20 世纪 20 年代,1 ~17

[13]丁文江 《徐霞客游记》一文 《徐霞客游记》沈松泉标点本 上海: 上海群众图书公司,20 世纪 20 年代,2

[15]《徐霞客游记》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28 ~29

[17]《徐霞客游记》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丁序: 3

[25] 潘耒 ( 1646 ~1708) ,清初学者,字次耕,号稼堂,吴江平望镇溪港 ( 今江苏) 人。师事徐枋、顾炎武,博通经史、历算、音学。往来燕赵,与名人雅士相从游。清康熙十七年 ( 1678 年) ,以布衣中博学鸿辞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 《明史》,主纂 《食货志》兼订纪传。不解说词,充任日讲起居注官,纂修 《实录》、 《圣训》,又任会试考官。名益盛忌者益众,终以浮躁降职。遂南归遍游天台、雁荡、武夷、黄山诸名山,各以诗记。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赐复原官,耒坚辞不受。晚年,研究声韵、易象,著 《类音》、《遂初堂诗集 文集 别集》,还刻顾炎武所著 《日知录》及遗书数种

[26][28][29]《徐霞客游记》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潘序: 2

[27] 梁任公 《徐霞客游记》代序 《徐霞客游记》沈松泉标点本 上海: 上海群众图书公司,20 世纪 20 年代,3

[30][31][32] 胡适 《丁文江的传记》 远流出版公司,1986 年 3 月版,37 ~38,43

[33][34] 丁文江 《重印徐霞客游记及新著年谱序》 《徐霞客游记》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1

[35] 竺可桢 《地理学家徐霞客》 北京: 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初版,40

[36] 丁文江 《徐霞客游记》一文 《徐霞客游记》沈松泉标点本 上海: 上海群众图书公司,20 世纪 20 年代,18

中国旅游日源自天台山。

《徐霞客游记》开篇《游天台山记》:"癸丑之三月晦(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游记》开篇的短短24个字,为后人留下了文化旅游的瑰宝。

因为"中国旅游日"与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有关,翻开《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

徐霞客30年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期间,他三次到过天台山,并写下了《游天台山日记》及《游天台山日记后》两篇游记。

前一篇是他在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入天台山,游览了天台山后所写。后一篇是他时隔廿年,他又一次,更细致地探索了天台山水。

他重游了华顶、石梁诸胜以后,中途去雁荡山,折回后又细细考察了天台西南诸景所写。并在其最精华的《徐霞客游记》中,将这两篇游记都编入其中。

一地编入两篇,在《徐霞客游记》中仅天台山等三地。更值一提的是,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编辑于《游记》的首篇,作为开篇之作,可见,天台山在"游圣"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