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苏州陆慕元和卫生院皮肤科有个老中医看湿疹很有名,请问怎么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听说苏州陆慕元和卫生院皮肤科有个老中医看湿疹很有名,请问怎么去,第1张

老中医在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层大楼2楼皮肤科专病区就诊,每天挂50个号。病区布局分为4间诊室,2间专家门诊,3间物理治疗室(微波、红外线、激光、冷冻的治疗),6个医护人员。

元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大楼共分为8个楼层,总体布局一楼设挂号收费窗口、中西药房、放射科、中医科以及抢救室;二楼设B超室、检验室、心电室、内外科、五官科、皮肤科专病区以及门诊输液室、体检区域; 三楼设口腔科、皮肤科、内镜中心和生化检验区; 四楼设妇产科门诊和预防科; 五楼设康复科病房; 六楼设外妇科病房和急诊挂号区; 七楼设手术室;八楼为行政区。

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古元路与采莲路交口西北角欧风丽苑旁边,东侧200米有公交站古元路采莲路东 公交站,

经过古元路采莲路东的公交线路:

苏州88路[ 苏州婚纱城 - 宝带西路首末站 ]苏州88路[ 苏州婚纱城 - 宝带西路首末站 ]苏州816路[ 苏大阳澄湖校区 - 金山路首末站 ]

苏州818路[ 采莲换乘中心北 - 东方大道南环批发市场(东) ]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湿疹散 1 拼音

shī zhěn sǎ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Shizhen San

22 标准编号

WS3B104791

23 处方

蛇床子 300g 马齿苋 300g 侧柏叶 325g 芙蓉叶 325g 炉甘石(制) 150g 陈小麦粉(炒黄) 300g 珍珠母(煅) 150g 大黄 300g 甘草 160g 黄柏 300g 枯矾 150g 冰片 150g 苦参 350g

24 制法

以上十三味,除陈小麦粉,冰片外,将枯矾、炉甘石、珍珠母分别研成 细粉 ,其余蛇床子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枯矾、炉甘石、珍珠母细粉混匀,过 筛,装入布袋,于 100℃流动蒸气灭菌35分钟,取出后于 105℃干燥,放冷,在无菌条 件下将陈小麦粉、冰片细粉加入,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淡黄绿色粉末;气芳香,味苦。

26 鉴别

(1) 取本品 10g,加水20ml于60℃温浸10分钟,滤过,取滤液 1ml,加 碘试液 1~2 滴,显蓝紫色。

(2) 取上述鉴别

(1) 滤液 5ml,加氯化钡试液 1ml,显白色混浊。

(3) 取上述鉴别

(1) 剩余滤液 1ml,置试管中,在荧光灯(365nm) 下观察,显黄绿 色荧光。

(4) 取本品 1g,加甲醇10ml,振摇提取,滤过,取滤液,加 1%氢氧化钠溶液 1ml 显红色,再加30%过氧化氢溶液 3~4 滴,加热,红色不褪,酸化时红色消褪。

(5) 取本品 1g,置试管中加水约 2~ 5ml,滴加盐酸 3~5 滴,即产生二氧化碳气 泡。

27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收湿敛疮。用于急、慢性湿疹,脓疱疮 等,对下肢溃疡等皮肤病亦具有一定效。

29 用法与用量

取少许外敷患处。

210 规格

每袋装 30g

211 贮藏

密封。 注:陈小麦粉 取陈小麦粉加水浸泡,研磨滤过,滤液静置沉淀,取沉淀淀粉,干 燥后炒至微**,即得。

古籍中的湿疹散 《千金翼方》:[卷第三·本草中木部上品]松叶

味苦,温。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本草从新》:[卷十七虫鱼鳞介部]蚬粉蚬肉

蚌同功。(生蚬肉浸水洗痘痈、无瘢痕。蚬粉、涂一切湿疮。)《本草从新》清·公元16441911年

《验方新编》:[卷二乳部] 湿疮

男女乳上湿疮,脓血淋漓成片,痛痒不休,此名火革疮。用蜂壳五钱,轻粉五分,冰片一分,共研末,用银花煎汤

《儒门事亲》:[卷六湿形]湿疮八十三

颖皋韩吉卿,自髀至足,生湿疮,大者如钱,小者如豆,痒则搔破,水到则*,状类虫行 ∶此湿疮也。由水湿

《外科大成》:[卷二分治部上(痈疽)]下部前

苏州看湿疹可以在各县市的中医医院和市区专门的皮肤病专科医院就诊比较好。

比较好的有苏州吴中区中医医院和木渎中西医结合医院,两家都是医保定点医院。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机体的变态反应有较密切的关系,往往存在家族性过敏体质的倾向。湿疹的主要特点是剧烈的瘙痒,以小丘疹为主的多种形态的皮损,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容易慢性化。湿疹的病人可有多种过敏因素,如对鱼、虾、牛羊肉、烈酒等过敏,吸入花粉、尘螨、羊毛和羽毛等也会发生过敏。患有慢性胆囊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寒冷、湿热以及搔抓刺激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男女老幼皆可发病,而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常复发。 湿疹的皮损症状呈多形性,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中医理论认为,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者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发于小腿伴有青筋暴露者,常由于气血运行失常,湿热蕴阻所致。

一)急性湿疹多湿热并盛,治宜清热祛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多脾虚湿盛,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多血虚风燥,治宜养血润肤,方用四物消风散加减。

1湿热

证候:本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潮红,水疱,糜烂,流液,边界弥漫,剧烈瘙痒,伴胸闷纳呆,大使干结,小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

辨析:①辨证:以皮疹潮红,糜烂、渗出,剧痒为主要辨证要点。②病机:湿热之邪流溢肌肤则皮疹潮红、糜烂、渗液、剧痒。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症。

2血热

证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红斑,丘疹,血痂,口干,舌红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心火炽热夹湿蕴肌肤则见红斑、丘疹、血痂;热灼津液则口干,舌红。脉细数为血热之象。

3湿阻

证候:多为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淡红或不红,水疱不多,但液水浸*,常伴有胃纳不香,面色萎黄,便溏溲少,苔白腻,脉濡滑。

辨析:①辨证:皮损色暗,水疱少,但液水浸*,苔白腻,脉濡滑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积肌肤致水疱液水浸*。苔白腻,脉濡滑为湿困中焦之症。

4血燥

证候:本型相当于慢性湿疹,皮损肥厚角化破裂,或有抓痕血痂,反复发作,数年不愈,常有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缓。

辨析:①辨证:皮损肥厚,角化破裂,经久不愈为辨证要点。②病机:久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化燥致肌肤肥厚,角化破裂。脉沉细为阴虚血燥之症。

疾病介绍:

西医: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中医 :

中医古籍称为“浸*疮”,“香瓣疮”,“四*”,“湿疮”,“火革疮”,“绣球风”,“奶癣”。

中医认为湿疹病因复杂,病机认识不一,多认为是外邪引发脏腑功能失调为病或内邪招致外邪相合致病。湿为主因,风,湿,热三邪相兼致病。其病位在肌肤,但发病与禀赋,外感,气血,脾,肾,肝有关,湿瘀互结,血虚风燥,肌肤失养为其关键病机,病性多为虚实夹杂证。

案例介绍:

患者:男,49岁,经朋友介绍到深圳徐和堂就诊。

主诉:

左小腿外侧近外踝处湿疹,反复发作6-7年,偶痒,中药,西药治疗均效果不佳。

其他:

1:眠可,晚睡,基本11点后,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

2:纳可,爱喝啤酒,咖啡(每天一杯),冰棍。

3:慢性咽炎,扁桃体炎

4:头部易长痘痘。

5:头顶及前额头发稀疏,10来年

检查结果:

1:慢性活动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近20年

2:肝囊性病变,囊肿可疑

3:体内疑有寄生虫

4:急性腰椎筋膜炎(第一次刮后出现)

5:腰5骶1轻微膨出

病因分析:

结合患者症状和舌像来看,患者舌尖可见红点,说明上焦有虚热,症状表现头部易反复长痘;咽炎反复;舌边隐约可见红点,轻微凹陷,提示肝疏泄失常,内有郁热,加之患者长年晚睡,损伤肝脏,表现为肝炎,肝囊肿;舌中部苔白厚腻,有裂纹,加之患者喜啤酒冷饮咖啡,脾虚湿盛,中焦运化不利;舌根部苔白厚腻,提示肾阳不足,表现为腰椎膨出,易腰酸。

综上分析,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病性为寒,湿,热交杂。据患者讲述,湿疹的发生源于被蚊子咬,抓破皮后越发痒,后逐渐严重,范围扩大,蚊子咬只是湿疹发生的导火索,患者前些年喜欢玩皮划艇,小腿长期泡在水中,内外因夹杂,最终在小腿处形成顽固性湿疹。

第一次舌像:

静静老师详细问诊开出如下方案:

1:心包经(疏解肝的血瘀),肺经(肺主皮毛,调理皮肤问题),大肠经(辅助肺经),三焦经(疏解肝的气瘀),尺泽(配合左心包引血下行),孔最,列缺(主任脉),少商,支沟,商阳,合谷,后溪(主督脉),外关,阳池。

2:百会,四神聪,头维,角孙,率谷。(提升阳气,疏通头部气血); 耳后高骨,风府,风池,天柱,安眠,颈/椎动脉,颈百劳,颈5-7,肩井到肩峰与三焦经相连,肩髃。(疏通肩颈部,改善脑部气血供应,提升睡眠)

3:督脉,膀胱经,肺肝脾肾反射区,两肋,重点抠溪谷,京门(肾募穴),章门(脾募穴),大包(脾之大络),期门(肝募穴),肝俞,脾俞。(提升阳气,重点调理肺肝脾肾脏)

4:胸腺,两侧到云门,中府,下至天枢,太乙,滑肉门,关元,中极,水分。

5:治肝三穴(通治一切肝病),风市,中渎。

6:膝盖以下,先健侧足三里,丰隆,下巨虚,昆仑,丘墟,大都,解溪,冲阳,厉兑,胆胃脾经常规,四井排毒,补气六穴;患处锐角由外往里刮。

治疗过程:

第一次痧像

背部中上焦出痧多色暗红,项部横纹,大椎富贵包凸起,下焦出痧淡,腰部板结发硬,多结节,肝区出暗红凸起痧块;高低肩,脊柱右偏

第一次患处刮前刮后:

刮痧前患处可见明显结痂,周边皮肤色暗发硬;患处由外往里刮,气血引到结痂处,然后将痂刮掉,最后湿疹处大量排黑痧,刮后患处周边皮肤变的鲜亮,脱痂处有血水渗出。之后每次湿疹处都能磨出大量黑痧。

经过前面11次刮痧,湿疹处已经好转,周边皮肤变软,第12次刮痧,静静老师查房时,经局部触诊,表示可对湿疹处进行更大范围的“破坏性”刮拭,湿疹处刮出暗红色血水,表面硬皮刮掉后,可见长出来的新肉,回家后患者发来照片,患处仍然在渗出**水液,持续2-3天后,患处变干。

  第1次和第17次背部痧像对比:

整个背部变薄,脊柱直了很多,双肩基本持平,大椎明显平了,腰部赘肉减少,腰椎变软,结节变少变小。

第1次和第17次湿疹处对比。

经过17次刮痧,患处结痂已完全脱落,没有明显的疮口,皮肤干燥无渗出物,周边皮肤变软,至今为止湿疹处很少痒,偶尔因为天气干燥会微痒。

第1次和第18次舌像对比:

18次后,舌中后部白腻苔少了很多。

意外收获:

刮痧前患者头顶头发稀疏多年,中间有白发,第二次刮痧开始,每次重点对头发稀疏处刮拭,且能磨出大量黑痧。

经过10多次刮痧后,头顶处头发变得密集,颜色黑亮。

症状前后对比: (西医检查结果因患者没有复查,此处不做对比)

个人思考:

1:整个过程中,前几次刮后湿疹处效果比较明显,中间几次虽然每次都能大量磨出黑痧,但患处变化不大,后经老师指点,才对患处“下狠手”进行更大范围的“破坏”,随后患处恢复更快,所以针对此类顽固性皮肤病,刮到一定程度后得加大“力度”,才能使效果更好。

2:前期刮痧中,患者非常配合,戒烟戒酒戒咖啡,收到一定效果后,开始少量的吸烟和咖啡,无形中对疾病恢复造成一定影响,另外,患者从开始刮痧至今,仍没有改变晚睡的习惯,如果能调整过来,将对疾病尤其是肝功能的调理有非常的大的帮助。

李氏砭法八大理论的运用:

1:通论

对于此案例中的湿疹,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中下焦淤堵不通,气血无以下行濡养四肢肌肤,而在局部发生湿疹,李氏砭法将落脚点放在“疏通”二字上,经络通、血管通、神经通、淋巴通,全身所有的通道都打通了,这个病自然就能化解;通了以后,就调动了人体气血的正常循环,自愈力就被调动起来。

2:整体论

患者虽然表现为局部湿疹,但其病因涉及多个脏腑,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地方出问题,触一发而动全身,中医的五行理论就把人连为一个整体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可把人的某一个器官独立对待,所以针对湿疹问题,我们同样需要整体调理,肺肝脾肾同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肝胆论

李老认为,五脏之病十之六七皆取决于肝胆,患者有长达近20年的肝病,肝病久之,一方面克脾胃,影响脾胃致中焦运化失常;另一方面子盗母气,影响肾脏致下焦虚寒,所以方案中非常重视肝脏的调理。

4:四井排毒论

李氏砭法对于皮肤类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整体刮痧将气血引至小腿患处,然后进行狂风暴雨的排毒,毒素的大量排出可加速患处的愈合。

听说苏州陆慕元和卫生院皮肤科有个老中医看湿疹很有名,请问怎么去

老中医在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层大楼2楼皮肤科专病区就诊,每天挂50个号。病区布局分为4间诊室,2间专家门诊,3间物理治疗室(微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