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简介30字
驰名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临潼县秦始皇陵东边的2公里处 。
过去这里的农民,经常在地下发现所谓的“瓦人”,本地人称之为“瓦瓦爷”。
据说,很早以前,在这一带打井或者挖墓穴,就会有“怪物”出现,并“兴妖作怪”,不是新墓穴突然塌陷,就是井水忽然枯竭。
有时,怪物索性直立于井壁,“鼓嘴瞪眼”地看着劳作的人。
曾经有个很大胆的农民,在恼怒中把“怪物”刨出来,吊在太阳下暴晒。
1973年3月,当地宴寨乡西杨村的农民,在距离秦始皇陵1500米处打井时,“怪物”又出现了。
只是这时候,已经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农民,并没有被“怪物”吓倒。
经过中央和陕西省文物部门一年多的发掘整理,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为14220平方米的秦兵马俑坑出现于世。
一年之后,在俑坑的东北侧20米处,又相继发掘了面积为6000平方米、曲尺形的三号坑和面积为520平方米、凹型的三号坑。
这三个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
一号坑深5米,坑的东部为南北向长廊,排列着三列横队,每列有70个战袍俑,似为军阵的前锋。
其后是东西向的11个过坑,排列着38路纵队,似为军队的主体。
坑坑的南北两端和西端,各有一列武士俑,分别面向外,似为军阵侧翼和后卫。
二号坑似为一个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驽兵)组成的多兵种混合部队了。
三号坑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
面对这70000余件身高18米至19米的陶俑,100余乘战车,400余匹身高15米、长两米的陶马和数十万件兵器(其中有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的寒毒箭头,它加入了771%的毒性铅,杀伤力更大)。
国内惊愕了!海外轰动了!
据《旧汉仪》上载,当年筑秦皇陵时,有一天主持造陵的李斯丞相,向秦始皇禀报:“臣所将徒隶七十二万人,至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
意思是说,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修得很大,工程似乎可以结束了。
但秦始皇听后,下令说:“其穷行三百丈,乃至。”
至于为什么要行三百丈,史书上没有说。
在兵马俑被挖掘以后,人们经过丈量,发现俑坑恰恰是陵墓的“三百丈”之内,才恍然大悟。
看来,《旧汉仪》上的这段只是含糊的文字,原来就是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关兵马俑的唯一的一处文字记载了。
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现和出土,对研究我国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以及建筑、冶炼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1、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2、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侯乙匜鼎:战国早期
通高40、口长502、口宽444、腹深164厘米。
一九七八年湖北随州擂鼓墩一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器身如匜,流作半圆形,上有镂孔盖,平底,三瘦长蹄足。腹部有对称的两对耳钮,每对耳钮上套有一提链,链的末端一提环。腹上部饰相互缠绕的多个蟠龙纹。形成二方连续图案。镂空盖上铸有变形蟠龙纹,纹内填三角纹和圆涡纹。
1对宜兴文化遗产感想的作文600字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题记
当玛雅文明隐没于未知的空间,当古巴比伦王朝终结于漫漫硝烟,当古罗马斗兽场成为永久的遥想,当古埃及金字塔化身为玄妙的谜团……惟有你,依旧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东方。挺过战火,挺过饥荒,你步伐坚定,意志坚韧,你教我怎能不为你倾心——伟大的中华,伟大的传统,伟大的文化!
但如今,对于你,我在喝彩之时更多了份感伤——熬过了无数的苦难,为何你要在繁縻的花开间独自黯然的凋零呢?为何你要在这和平的年代里缓慢而沉重的迈向终点呢?是为了不成为科技发展的绊脚石,让十三亿中华儿女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吗?抑或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追求那份物质的满足而无情的牺牲了你,让你不得不与我们含泪诀别?
2对宜兴文化遗产感想的作文600字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题记 当玛雅文明隐没于未知的空间,当古巴比伦王朝终结于漫漫硝烟,当古罗马斗兽场成为永久的遥想,当古埃及金字塔化身为玄妙的谜团……惟有你,依旧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东方。
挺过战火,挺过饥荒,你步伐坚定,意志坚韧,你教我怎能不为你倾心——伟大的中华,伟大的传统,伟大的文化! 但如今,对于你,我在喝彩之时更多了份感伤——熬过了无数的苦难,为何你要在繁縻的花开间独自黯然的凋零呢?为何你要在这和平的年代里缓慢而沉重的迈向终点呢?是为了不成为科技发展的绊脚石,让十三亿中华儿女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吗?抑或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追求那份物质的满足而无情的牺牲了你,让你不得不与我们含泪诀别?。
3关干宜兴文化遗产的作文今天天气很舒适,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用小三角做出来的仙鹤、福娃、龙虾、孔雀、水壶……五颜六色,非常好看。还有用纸剪出的蝴蝶、竹子;还有用糖做出的马、蛇、龙、小猪、长颈鹿;还有用手工做出来的鲜花戒指、冰激凌娃娃。
用小珠珠穿出来的小球。其中鲜花戒指是最引我注目的,大人戴就把它拧大,小孩戴就把它拧小。
还可以把它拧到铅笔头上,还可以用线绑在戒指的小环上当项链。它真是一个多功能的戒指啊。
观看了这么多的作品,一个个象真的一样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我很高兴,我想到我不会做,我一下子又难过下来,但是我想到不会做可以学,我以后要好好学,发挥想象,观察力,争取给老师做的一模一样好看。
4小学生作文 描写宜兴的名胜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皇陵位于临潼区骊山镇东5公里处。经探测,陵有内城和外城,内城为方形,周长2525米; 外城为长方形,周长6294米;陵高76米,为覆斗形,底边为485515米,巍然矗立。
从陵冢向东15公里处是兵马俑坑。兵马俑坑坐西向东,共三个,呈"品"字形。
一号坑在南,最大,深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排成38路队伍,有同真人大小的武士俑6000多个,拖战车的陶马俑24匹,驷乘战车6乘。
武士俑身高18米,神采各异,栩栩如生,身着短衣或铠甲,腿扎行膝,姿态不一,都威武矫健。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东端北侧,面积6000平方米,呈曲尺形,由骑兵、距车、步卒、射手混编而成,有兵马俑1000余件,还配有实战的武器。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东西长176米,南北宽714米,面积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内有战车一乘,卫士俑68个,似为军旅中的统帅机构,也配备大批武器。
3个俑坑分别组成阵势庞大的步、弩、车、骑4个兵种的队伍。兵马俑坑是研究秦代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及科技的实物资料库。
5关于宜兴古城的作文发一篇我,急用一路过上海、苏州,来到了江苏无锡宜兴。宜兴紧邻太湖西岸,恰好扼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之交界处。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盈,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是长江金三角西陲的物华天堂、人杰地灵之地。宜兴古城已有四千余年历史,古称荆溪,秦代改称阳羡,晋代改称义兴,宋代改称宜兴并沿用至今。
宜兴素来有“陶都”之名,是紫砂的故乡,出产的紫砂茶壶更是国内外茶壶“发烧友”和收藏家追逐的对象。就其作为“陶都”来说,制陶历史已达五千年之久,其中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彩陶,被誉为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风靡天下。古籍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阳羡溪头一丸土”。正是这宜兴特有的坯土,加上世代相传的一整套手艺、绝活,从而使宜兴紫砂壶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园林中的一枝奇葩。特别是丁蜀镇,方圆几十里,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如今在小镇已建立了“陶瓷陈列馆”,这里的陶瓷小商品市场,各种陶瓷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去宜兴丁蜀,即使不买,也一定要去鉴赏一下那些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融汇了纷繁的人文精神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紫砂工艺品。
妙壶自然还需名茶好水才有用武之地。幸运的宜兴人恰好守着茶山,坐拥金沙之泉,太湖之水。“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甘甜爽口,更滋润宜兴数万顷茶园,使宜兴成为茶的绿洲。宜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享有盛名的古茶区。唐肃宗时,常州刺史李栖筠到宜兴,有个和尚送来“阳羡茶”(又称“阳羡紫笋”),李栖筠会集宾客品饮。“茶圣”陆羽认为阳羡茶“芬芳冠世产”,可以上贡。于是每年采制万两进贡朝廷。唐朝卢同有诗赞叹:“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可以说,所谓“饮茶三绝”——茶美、壶美、水美,恐怕只有宜兴才三者兼得了。
宜兴自然景观一在竹景,宜兴有“竹海”之誉,张渚、湖滏山乡,绿意掩映村舍,山间溪水潺潺,有竹万竿摇青,蔚然成海。提起中国著名的“竹乡”,宜兴是绝不容忽略的。
而宜兴最为妙曼的自然景观是那些遍布于山区的洞穴。这些洞穴不但景色瑰丽,更携带了许多传说和历史遗迹而名扬四海。“船在山中行、浆在天上撑”的善卷洞,俨然一个石雕博物馆,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在这里同窗共读;张公洞妙在洞中有洞,洞中复有洞中洞,且各洞冷暖相异;慕蠡洞和西施洞奇峰异石、瑰丽多彩,更有范蠡和西施的传说为二洞增色;灵谷洞曲折幽深,淹没百余年后重被发现,洞中许多题咏,与瑰丽的钟乳相映生辉。这些瑰丽的景致,在宜兴谱成一片“洞天世界”。
宜兴这块福地人文荟萃,西晋望族周氏家族就居住于此,周处除三害之后,多少名士曾在宜兴留下他们的屐痕墨迹,其中有六朝文学家陆机撰文、书法家王羲之挥洒的《周孝侯碑铭记》;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不朽诗篇;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与宜兴也有着不解之缘,他曾几度游历宜兴,并在这里购田讲学,至今宜兴仍存有“东坡书院”。此外,近代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与其父徐达章也是宜兴人氏,现在宜兴建有“徐悲鸿纪念馆”,而其父的《荆溪十景图》也堪称山水画中的绝妙之笔。
如今宜兴已被列为太湖13个风景名胜区之一,即阳羡风景区,游人络绎不绝。古城宜兴,宜观、宜品,如此佳境,此生岂容错过?
6介绍历史文物的作文把它的种子播撒在人们的心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这次在洛阳博物馆举行的‘‘秦汉——罗马文明展’'。 来自中国和意大利两国70余家博物馆的489件国宝级的珍贵文物,将再现雄踞世界东西的秦汉、罗马帝国的辉煌文明。他们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汉和罗马文明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秦汉文明是农耕文明的代表,象征性符号是龙,是东方文明的基础;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的代表,象征性符号是鹰,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秦汉罗马文物展在新区博物馆一楼展厅,这个展厅是秦汉-罗马文明对比展厅,进入展厅我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处两边“庞贝古城”的“断壁”和“长城”的“ 残垣”庞贝古城和长城分别是古罗马和古中国古老又代表性的建筑,两座建筑一白一褐交相辉映,在这个展厅内,代表西方文化的古罗马艺术精品和代表东方文化的秦汉精品文物交相辉映。
7关于名胜古迹的作文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善卷洞 善卷洞与比利时之 洞、法兰西之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从古到今,胜景似绣,游人如织,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的诗文石刻。
善卷风景区位于宜兴城西南20公里的螺岩山中,雄伟壮观,奇异天成,分上、中、下三层,宛如一幢石雕大楼,三国时称“石室”。中洞有高达七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称砥柱峰,侧立两旁的青狮白象,气势雄伟,维妙维肖。
上洞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云雾弥漫,称云雾大场。 周围钟乳林立,形成了坐马立羊、喷水乌龙、荷花倒影、白鹤苍鹰等景观,美不胜收。
水洞是一条一百二十米长的地下溪河,水道弯曲、清凉幽深。船行其中,听曲水流声,看灯光倒影,如游人间仙境;转过三弯,眼前豁然开朗。
舍舟登岸,绿荫蔽天,使人神清气爽。出洞处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中耸立着唐代司空李?所书的“碧鲜庵”石碑。
重建的晋代祝英台“读书处”英台书院,院内秀丽古朴典雅的一组园林建筑与怪石林立、竹影摇曳、相互映辉。山上正在恢复的圆通阁,拜斗坛,喜雨亭等景观,并匹配400米缆车和800米滑道。
附近有三国时所立的国山碑称“江南第一碑”,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雄峙山巅,蔚为壮观。 景区内有五千年善卷洞文史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及旅游服务中心,提供阳羡景区一条龙服务。
一座三星级涉外宾馆“螺岩山庄”座落在螺岩山脚,与善卷洞交相辉映。 善卷风景区将集溶洞观光、生态旅游、宗教朝拜、休闲娱乐和陶、茶文化等为一体的螺岩风景区,吸引着四方游客纷至沓来,莫不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如今的善卷风景区,已以全新的形象展示在游客面前,现形成了洞前是公园,洞中是游园,洞后是乐园和紫砂园的著名旅游胜地。 张公洞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座落在宜兴县西南湖乡盂峰山中,距县城22公里。
传说二千多年前,有一个叫庚桑楚的老人,不愿为官,隐居于此山而德名,《宜兴县志》引用道书《白龟经》说:“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居五十八,庚桑公治之。 ”又有《六仓子》一书序言中有“庚桑楚来到毗陵盂峰山洞安身修道”的记载。
还有传说道教祖师张道陵和八仙中的张果老,分别在洞中修炼过。因为他们都姓张,洞就由此而得名。
张公洞,面积约3299平方米,游览线路1000米。洞中有洞,洞中套洞,大小共有72个,上下有1500多个台阶,洞中有四季分明的气候。
主要分前后二洞,各有一个大石厅,先小后大,先低后高,先暗后明,下洞叫“海屋大场”,大石厅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石海”,穹顶如高山屋脊,周围怪石嶙峋,钟乳、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琳琅满目。通过大厅步步登高,盘旋无数石阶,便到上洞,上洞名“海王厅”,它宛如一座高大的龙宫,中有平台,相传系宋代县令赵伯淳所筑。
穹顶云雾缭乱,倒挂下无数岩石。如璎珞、琅玕、流苏、玛瑙,五光十色。
两棵古老古松,傲壮挺拔,犹如“龙宫”的两根庭柱;滴水长成的垂岩,形成奇幻的二盏宫灯,晶莹斑烂。溶岩滴水聚成的12平方米鼓形水池,映出“洞中蓝天”。
在海王厅两侧,有许多小洞,上可通天,下可入地,有盘肠洞,七巧洞,鲤鱼戏水,万福来朝,云梯天桥,一线曙光,琼崖望湖等胜景。 其中有一洞顶,倒悬着一块数米见方的岩石,上有依稀可辨的线条,仿佛象个棋盘,所以叫作“棋盘洞”。
《宜兴县志》载:“唐时姚生赏游张公洞,秉烛行十余里,见二道士奕棋,生倦且饥,道士指以旁有青泥为可食,试取咀嚼,甚芳馨。道士曰:尔去,谨无语于世人。
生拜返,密怀其余以示市中人,青泥出洞已坚如石。 贾胡见之,惊曰,此龙食也。
生具述其事,复与俱往寻之,但存巨石,不复得路。”洞最深处有一棵千年古松,枝盛叶茂,形态逼真。
出朝天洞,即盂峰山顶,岩壁上有元杨维祯题“海内奇观”四字,站在山顶远眺,湖光山色,竹海茶园,陶都风貌,历历在目。 1994年,经人民 批准,在张公洞旁恢复了“洞灵观”道教活动场所。
灵谷洞 灵谷洞,座落在宜兴西南石牛山南麓、阳羡茶场境内,距市区30公里。唐代诗人陆龟蒙在宜兴探茶时,发现此洞,曾雇人开凿,因工程艰巨而作罢。
1979年进行查考,经2年开发整理,于1982年7月1日正式开放。 灵谷洞面积8160平方米,游程1113米,内有七个石厅。
第一个石厅,名“灵谷文苑”,厅壁有不少古人遗墨。这里小洞频生,最妙的是40厘米缝中的“蟹洞”。
第二厅名“灵谷舞台”,似见小舞台上演“出塞曲”。 第三石厅最大,名“百川汇海”。
底层洞壑,七条伏道贯通;顶悬石纹,五条天河汇集。第四石厅名深厅,深谷间有一道石幔“瀑布”,高26米,宽7米。
第五石厅名“聚宝”,由岩流聚积的钟乳石,恍如水晶宫殿,泛出珠光宝气。第六厅是“千佛山”,山上长满形形 的石笋,像千尊佛像。
最后一厅名“龙宫”,中有畅饮灵泉的黄龙一条。沿石阶出洞,为石牛山阳羡茶场,洞旁有“灵谷天壁”一景。
宜园 亦园,俗称“公花园”,位在宜兴城内学前巷(今通贞观。
8中国历史文物作文观省文物展有感 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以令我们直面地回归到远古时期的世界。在省博物馆就可以了解到这些。 下面请跟我走进省博物馆的展厅。
甲骨文和一个头颅,让我印象很深。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期,就是把字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因为兽骨坚硬,所以多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虽然图面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但从可识的文字来看,我觉得可像英文字母了。但一个头颅有什么好稀奇的呢?因为那是一颗五千年前做过开颅手术的头颅!且那个人据说还活了一段时间。这说明古代人也做过开颅手术!
玉器石刻也令我印象深刻。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有上万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高峰时代,即东汉时袁康所说的“玉兵时代”,他在《越绝书》中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在这个时代人们使用当地所产玉石制成了大量玉器。当时有三个产玉中心:一是南方江浙一带以良渚为文化中心;一是北方辽宁一带以红山文化为中心;一是西北以昆仑山和田玉为中心。据考古学家研究,这个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代。每一块玉石都雕琢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古代人没有现在那么好的工具,怎么能雕出比现在还好的玉刻来呢?看来这跟古代人的辛勤劳动有着很大关系。他们太聪明了,太细心了!
在恐龙化石展厅,各地出土的化石尽收眼底:犀利的象牙,高大威猛的恐龙……各样化石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云南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经鉴定,其中有24属30多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在动物标本展厅,各种标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美丽的长尾鸡,精致的鸵鸟蛋……各式标本让人拍手叫绝。
在艺术石刻展厅,各种的石刻形态各异,细致入微:屹立的佛像,整齐端庄的壁画……各类石刻使人悠然神往。
这次展览使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美”;让我了解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历史的伟大; 仿佛让我回到了史前,与古生物零距了。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
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
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
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
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
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
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
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
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
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等等;温泉有浑源汤头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营泉、定襄温泉、盂县温泉、夏县温泉、新绛温泉等。
矿泉中以般若泉为代表。
山西的天然湖泊有五台山北台顶天池、宁武天池、晋祠鱼沼、清徐东湖、平泉东湖、西湖、运城伍姓湖、盐池等;人工修建的水库有垣曲小浪底水库、万家寨引黄工程、磨滩拴驴泉水库、恒山水库、汾河水库、文峪河水库、浍河水库、漳河水库、漳泽水库等等,这些水资源已成为游览胜地。
激流瀑布:山西境内名气较大的瀑布有壶口瀑布、娘子关瀑布、王官谷瀑布、蟒河瀑布。
壶口瀑布以壮阔著称,娘子关瀑布以秀美闻名。
激流险滩在黄河中游多处可见,如壶口以下的龙槽激流、龙门“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伟壮观。
天气景象:山西气候季节性强,复杂多变,既有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又有开展多种温带旅游活动的条件,还可饱览奇特大气景观。
五台山东台顶、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黄河孟门山“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宝光”堪称一绝。
珍稀生物:山西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
古树名木、珍禽异兽深藏其中,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
附:山西省风景名胜一览表
--------------------------------------------------------------------------------
人文旅游资源
山西悠久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众多的古代建筑——宫观寺院、历代古塔、石窟造像、彩塑壁画、古城关隘、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传世珍宝及风情民俗、风味名食、烹饪技艺等文化遗产。
“山西——中国古代艺术的博物馆”之称,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认同。
寺庙宫观:山西现存古代建筑,其数量之多和历史、艺术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
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
据统计,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
其中唐代的有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等,五代的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的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等。
山西元代以后的古建筑保留更多。
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的建筑和壁画均为艺术珍品;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惊险奇特,中外独有;更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建筑群,作为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的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等,都是明清时期的艺术杰作。
此外,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等,均各有千秋,闪烁着历史和艺术的光华。
历代古塔:省内历代古塔多达280多座,其中以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据考察,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
以全国三大石窟之一的大同云冈石窟为最,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城垣关隘:山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内外长城延伸到山西的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等八个地、市境内,约计3500公里。
有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等重要关隘。
山西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平遥城除城墙外,城内鼓楼、城隍庙、街坊、店铺、民居都保持着明、清形制与风貌。
古代壁画:山西古建筑众多且大部分属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
而这些寺观,又几乎全有壁画。
据统计,山西寺观壁画,现仍有两万七千平方米之多。
其中唐代壁画三十二平方米,五代壁画二十多平方米,辽代壁画十五平方米,宋代壁画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壁画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壁画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壁画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壁画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
在这些壁画中,以芮城境内的永乐宫元代壁画称最。
这些的殿宇全是元代建筑,各殿内墙面和拱眼壁上,满绘壁画,总面积以单面计算,达一百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山西现有古代彩塑近一万三千尊。
其中唐代八十二尊,最有名的有五台山南禅寺彩塑,佛光寺彩塑;晋城古青莲寺彩塑等;五代时期十一尊,最有名的是平遥镇国寺彩塑;宋、辽、金时期三百九十四等,最有名的是大同华严寺辽塑、太原晋祠、长子法兴寺、晋城二仙观宋塑、朔县崇福寺、五台佛光寺文殊殿金塑等;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最有名的是晋城玉皇庙二十八宿彩塑;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最有名的是平遥双林寺彩塑和隰县小西天彩塑;清代彩塑,山西有六千余尊。
古文化遗址:山西发掘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多处。
属于旧、新石器时代的有芮城西侯度遗址及合河遗址、襄汾丁村遗址、沁水下川遗址等,夏代以后的重要古遗址和墓葬有太原罗城春秋墓、侯马晋国古都遗址、朔州汉墓群、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晋阳古城遗址等。
文物、考古部门从这些古遗址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钱币、陶器、石器、木器等珍贵文物,并不断有新的发现。
革命历史纪念地:近、现代的人民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给山西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故地。
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战役旧址、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等,其它还有黄崖洞保卫战故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 故居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记录了如火如茶的革命斗争史绩。
附:山西省历史名胜一览表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称平城,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
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文物古迹甚多,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以及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平遥,从古城内发现的仰韶彩陶文化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
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
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
平遥城内文物遗址甚多。
现存的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明代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
城外双林寺、镇国寺以其精美的彩塑闻名中外。
代县:古州代县是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有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等。
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
此外,代县拙中见巧的剪纸艺术,栩栩如生的面塑制作,精美艳丽的刺绣工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无不光彩夺目,尤其是民间绘画更为人们所惊叹。
祁县:晋中宝地,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
现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祁县名人辈出,有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
闻名中外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是清末民初的民居精品。
祁县古城满街的古老店铺和寺庙,满城的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色古香。
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祁县秧歌源远流长,元宵社火喜闻乐见,腊塑、面塑、剪纸维妙维肖,都充分体现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在祁县的深厚积沉。
新绛县: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集隋、唐、宋、元、明、清文物于一城,主要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等。
保存完好的《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
此外还有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
新绛人杰地灵,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
民情风俗旅游资源
太谷、祁县、临汾、阳城、晋城、浑源、朔州、襄汾、定襄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物。
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忻州地区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俗、民间工艺和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活动等典型北方民俗风情。
详细内容参见本站山西民俗
名特产品、风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面食、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刻器、大同铜器等产品,具有悠久历史,闻名海内外。
民歌艺术: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
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有很大的成就,《诗经》中“唐风”、“魏风”包括《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
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它自己的民歌。
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起来的民歌达两万余首。
山西的民歌不仅多,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
山西各地的民歌,在艺术风格上是很不相同的。
河曲、保德、偏关一带的民歌,音调高亢,音行跳跃性大,因此听起来颇有塞上高原的那种特有的辽阔、雄浑之感,而且抒情憨直、泼辣,朴素明快之中,又洋溢着诙谐、缠绵之美。
忻州、定襄民歌,大同、阳高、朔县民歌,比起河曲民歌来,又各有其特色。
左权民歌自成脉系,清新、柔媚。
其中有不少“三拍子”情歌,这是其他民歌中所没有的。
祁县、太谷民歌,还有寿阳、太原民歌,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为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晋东南壶关、晋城、阳城、沁水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板,乡土习俗气味较重。
沁源县的民歌善于抒发当地农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热烈感情,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民间舞蹈:许多专家们又称山西为“民间舞蹈之乡”。
据唐人苏鹗著《苏氏演义》载,远在先秦,太原地区就有以“战蚩尤”为内容的较为优美的舞蹈流行于民间了。
在运城侯村发掘的汉墓中,也曾发现过刻有男女舞伎相对起舞的“百戏楼”模型。
在山西其他地方发掘的唐代古墓中,还有好些神姿俱佳的舞童形象。
山西的民间舞蹈种类很多,到现在为止,大约还保留着二百余种。
如:“鼓类舞”就有“花鼓”、“转身鼓”、“花庆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锣鼓”、“腰鼓”、“口含花鼓”、“牙鼓”等近二十多种。
山西“花鼓”,形式多样,分高鼓(鼓挂胸前)、低鼓(鼓挂腰间)、多鼓(腰、胸、肩各挂一鼓)等。
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
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
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
山西的“秧歌舞”遍及三晋。
大体可分为北路的“踢鼓子秧歌舞”、“汾孝地秧歌舞”、“原平风秧歌舞”、“左权小花戏舞”、“侯马白店秧歌舞”、“临汾伞秧歌舞’等几种类型。
此外,还有“狮子舞”、“龙舞”、“高跷”、“旱船”、“背棍”、“抬阁”、“吹弹歌舞”以及各式各样的“灯舞”等等。
山西的民间舞蹈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反映社会生活蕴含深厚,抒发感情细腻逼真,而且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十分默契。
二是戏剧性较强。
不管那种舞蹈,都穿的是戏剧服装,脸谱化妆,也均系戏剧式的。
在表演内容上也多有借助戏剧剧情的。
三是戏、歌、舞相杂,如河曲的《二人台》,既是民歌又是民舞。
还有的是杂技、舞蹈、戏剧的统一。
如“高跷”、“旱船”、“狮子舞”、“龙舞”、“背棍”、“铁棍”等等。
民间音乐:山西,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遗产和得天独厚的民间音乐发展土壤。
比如中华民族音乐唯一有史料记载的一位最早、最有名的音乐家师旷,就是山西洪洞人。
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乐师,我国古代《阳春》、《白雪》等名曲就出自他手。
山西珍贵的“古典乐曲”很多,至今仍有不少在民间流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山西民间乐器,也大都是自古传下来的。
这些乐器,以丝竹为主,如笙、管、笛、胡琴、板胡、三弦、唢呐、琵琶、筝、巴乌、各种鼓器、铙、钹、锣、镲等,山西的民间乐曲大体分为三类。
一类是由各地吹鼓手班子演奏的“鼓吹器乐曲”,山西的鼓吹乐遍及全省,而以忻州和晋中地区的规模最大、最有名。
如原平、繁峙、代县一带的《大得胜》及《八大套》等。
一类是由各地群众闹红火时用多种乐器演奏的曲调,最有名的是长治的“八音会”和洪洞的“威风锣鼓”等。
一类是由僧道流传下来的“庙堂音乐”或僧道杂乐。
最有影响的要数五台山僧人演奏的庙堂音乐了。
山西的民间器乐艺术,往往与说唱艺术结合在一起。
象“潞安鼓书”、“襄垣鼓书”、“晋北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翼城琴书”、“武乡琴书”等,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戏曲艺术: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汉代,山西就出现了戏曲萌芽。
到了北宋年间,山西各地到处活跃着诸如滑稽戏、影戏、歌舞戏、百戏、技艺戏等多种土戏,这些土戏在当时已是中国戏曲的雏型。
后经泽州(今晋城)说唱艺人孔三传把单宫调改为诸宫调,就把山西实际也是全国的戏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到了元代,戏曲艺术日趋鼎盛,而山西,不仅“名伶辈出”,同时还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
仅以元代戏台而论,目前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上都在山西晋南。
如临汾魏村牛王庙至元二十年建的“乐亭”,临汾东关村至元五年建的戏台,翼城武池村乔泽庙至元九年建的乐楼等等。
到了明代,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又大胆地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把胡琴、锣鼓、唢呐等吸收入戏曲,特别是出于换板式的需要而加了一付枣木梆子,这样就在山西境内出现了“蒲州梆子”戏。
后由蒲州梆子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及风俗人情相结合,就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此外,山西的戏曲剧种繁多,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山西就有五十四个,占到六分之一。
山西的职业剧团现在有二百多个,从业人员达一万五千人。
在五十四个剧种中,中路梆子博采众长,再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逐渐发展为山西的代表戏曲,所以人们又称中路梆子为“山西梆子”和“晋剧”。
剪纸艺术:山西的剪纸艺术,从风格上说,基本上分为粗犷、质朴的单色剪纸和婉约柔丽的彩色点染刻纸两大类。
前者遍布晋南、晋东南、晋中、晋西北,后者集中于雁北一带,其中尤以广灵称最。
在山西的民间剪纸中,有不少纹样,是用谐音手法设计的。
如用“鸡”、“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莲”、“鱼”形象表示“连年有余”;用“莲花”、“桂花”等形象表示“连生贵子”等。
还有的纹样是传说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鹤”表示长寿,用“龙”、“凤”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龙凤呈祥”。
在大量的剪纸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龙”、“蛇”、“鱼”、“蛙”为内容的纹样最多,这正是以龙蛇为图腾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
山西民间剪纸不仅写实生动,而且艺术想象力极为丰富。
山西的民间剪纸还和各地群众的各种民俗活动,包括一年四季的传统节日、礼俗及生、婚、寿、丧等紧紧相连。
皮影艺术:山西的皮影艺术,早在我国宋代就广为传播。
皮影多以牛皮为料雕镂而成,造型极为丰富,从天上到地下,从人物到走兽飞禽无所不有。
皮影以平面曲线构图,人物全为正侧面形,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俱全,与戏剧脸谱、服饰相似。
表演时挑签人以三根小棍操纵皮影人物的身躯及四肢,借助灯光把影像投射在“纸窗”或“沙窗”上,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趣。
年画艺术:山西的木版年画,始于宋、金时代。
其中晋南木版年画,与河北武强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齐名。
山西的木版年画,内容上多为吉祥喜庆,常见的形式有灯画、中堂画、条屏、贡笺、窗画、门画、灶龛画、影壁画、门头画、桌裙画等多种。
山西的木版年画,构图饱满,色泽明快,线条简练,格调粗犷,而且装饰性很强。
--------------------------------------------------------------------------------
山西旅游现状
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性旅游资源综合测评中,山西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但目前山西全省的旅游业收入处于全国末流,主要原因一是开发力度不够,这与山西省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二是缺少宣传,这主要是 部门不够重视以及观念落后的缘故。
另外,山西旅游资源自身还有一些弱点也制约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一、山西景点以历史名胜为主。
这就决定了对此感兴趣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游客,而他们只占游客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许多人都属于参观、访问、考察而不是自费旅游。
二、景点分散、交通不便。
山西特殊的地形使得旅游成为一件较为艰苦的磨练,道路条件和客运经济的落后使得大部分山西景点只适于自驾车或随团旅游而不方便自助旅行,笔者在自助旅行过程中对此深有感触。
三、自然环境恶劣。
山西本身就多风沙、多煤尘,而工业污染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外地游客极为失望。
山西旅游资源分布,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十一个地市,按旅游线路、景点的分布来划分,则没有统一的标准,出现过多种划分形式,本站作如下划分:
一、大同旅游区。
主要景点有大同市的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应县的木塔、代县的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赵杲观等。
二、五台旅游区。
主要景点为五台山寺庙群、五台山自然风光。
三、壶口旅游区。
主要景点为壶口瀑布及沿线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等。
四、晋中旅游区。
主要景点为太原市的晋祠,平遥县的平遥古城、双林寺,灵石县的王家大院、绵山,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等。
五、运城旅游区。
主要景点有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盐池、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飞云楼、秋风楼、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等。
六、太行旅游区。
即长治、晋城两市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沁水县的历山、柳氏民居,阳城县的蟒河、皇城相府、磨滩,壶关县的太行大峡谷,黎城县的黄崖洞,陵川县的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七、其它旅游景点。
主要有芦芽山、庞泉沟、娘子关、灵空山等景点。
山西的旅游景点众多,大体可分为五大类。
一、传统王牌景点。
这些景点久负盛名,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为山西旅游业的王牌,主要包括: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五台山、晋祠。
二、新兴王牌名胜。
这些景点虽然驰名全国,但其实大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开发并走向全国的,主要包括:壶口瀑布、平遥古城、双林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
三、传统优秀景点。
这些景点长期以来均为旅游名胜,有许多方面并不次于前两类景点,但由于多种原因制约,它们在全国的影响力还不大,主要包括: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关帝庙、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恒山、娘子关、庞泉沟等。
四、新兴优秀景点。
这些景点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开发和宣传,成为省内旅游热点,主要包括绵山、芦芽山、禹王洞、忻州温泉、皇城相府、太行大峡谷等。
五、正在开发或准备开发的景点。
这些景点风光秀丽,但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正处于开发状态或尚未开发,主要包括历山、柳氏民居、五老峰、蟒河、磨滩、小浪底、灵空山、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等。
名称清乾隆金发塔
类别故宫金器
年代清代乾隆时期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简介
高:147cm,底座:70×70cm。
清代著名金器。塔由下盘、塔斗、塔肚、塔颈、塔伞及日月6部分组成,各层均于适当部位嵌珠宝、绿松石、珊瑚等。塔肚内供佛后置一盛发金匣,金匣正面饰六字真言、匣墙有八吉祥纹饰,下配白檀香木座。塔下承以紫檀木莲花瓣须弥座,塔座前正板上贴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塔高15米余,底075米余见方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乾隆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乾隆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孝敬,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时,即下诏制作金塔一座,专盛皇太后御发。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由清宫造办处承做,并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督办。金发塔设计式样经乾隆帝钦定,而后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赶制而成,安放在崇庆皇太后生前居住过的寿康宫东佛堂内。金发塔以盘纹焊接和锤胎錾花工艺制作,纹样端庄、优美,造型稳重,制作精工,技艺高超。反映了清乾隆朝金属工艺的水平。
兵马俑的简介30字
本文2023-10-18 02:38: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