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大制墨名家分别是谁
清四大制墨名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
曹素功,原名圣臣,号素功,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一。他早年潜心科举仕宦之途,因不遂心愿,便返乡以制墨为业。被誉为"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
汪近圣,清代制墨名家。号鉴古。系徽州绩溪县尚田村人。其墨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
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他的制墨店号"函璞斋"与曹素功"艺粟斋"、汪近圣"鉴古斋"并驾齐驱。乾隆中期汪氏崭露头角,嘉庆、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
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著名徽商,徽墨行家,"胡开文"墨业创始人,清代乾隆时制墨名手,徽州绩溪县人。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美到极致
《书》
「书」的别称
1、籍:书、书册。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读·活板》“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2、篇:指书。
“著文为篇。“——《论衡·书说》
“故事绝于常篇。"—《游天台山赋》
3、集:汇集单篇作品编成的书册。
“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合而编之。”—《隋书·经籍志四》
4、卷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5、汗筒借指史册、典籍。
“虽崇勋懋绩有关於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晋书·王湛传论》
6、汗青:借指史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汉子陵,晋渊明,二人到今香汗青。”——元·鲜于必仁《寨儿令》
7、青简:指青史,史书。泛指书籍。“云毫终日画,青简为谁编”——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厌从薄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
8、临池:学习书法谓“临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晋·卫恒《四体书势》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尽萧闲,浴现临池,滴露研朱。——李彭老《高阳台》
9、韦编:泛指古籍。“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唐·周弘亮《除夜书情》
10、黄卷:指道书或佛经。因佛道两家写书用黄纸。也指书籍。
“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唐·皎然《兵后早春登故朝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亦清道人井沉道士》“黄卷看来消白日,朱经动处引清风。”——明·高明《琵琶记·琴诉荷池》
11、经筒:比喻博通经书的人。“腹便便,'五经'等。”——《后汉书文苑传上,边韶》
12、牙签:指书籍。“绝胜锁向朱门里,整整牙签饱囊鱼。”——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丰》
13、木牍: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牒则木牍一版之称。”——叶德辉《书林清话·书之称叶》
14、丹铅: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后人亦用来借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唐·韩愈《秋怀诗》
15、巾箱:指学问著述。“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叹不遇。”——宋·陆游《冬夜读书》
16、芸编:指书籍。“天随手不去朱黄,辟蠹芸编细绢香。”——宋·陆游《夏日杂题》诗之五“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元·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
17、芸帙:犹芸编。“坐紫苔兮绿绮奏,荫苍松兮芸帙舒。”——明·梁寅《蒙山赋》
18、芸签:书签,亦借指书籍。“登诸兰署,辖彼芸签。”——唐·李商隐《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
19、缥缃:指书卷。古时常用淡青、浅**的丝帛作书囊书衣,因以指代书卷。“词人才子,则名溢於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细帙。”——南朝梁·萧统《序》
20、帖:指书卷;书籍。“图陈虎观开细帖,喜动龙颜促讲筵。”——明·张居正《文华殿进讲大宝馈应制》诗之一
21、缃素:指书卷、书籍。“旧史堆细素,新经録洞玄。”—明·高启《临顿里》诗之八
22、绑牒:书册。
“至於事符细牒,既表祯图,无不云霏雾委,盈简被策。——南朝·梁·沉约《瑞石像铭》“至于孝思可称,仁风茂著,存乎细牌,十一而已。”—唐·王勃《平台秘略论·孝行》
23、坟典: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先生既穷观坟典,又兼综奇秘。——晋·葛洪《抱朴子·遐览》
24、案牍:公事文书。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
25、瑶帙:指书套的美称,亦指代书。
“归取家藏瑶帙看,吾翁亦有赠行诗”
——明·郑真《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
26、玉版:是指珍贵的典籍。
“周有玉版,纣令胶雨索之,文王不子;费仲来求,因子之。”
——《韩非子·喻老》
27、玉简玉质书简,帝王用以封禅、诏告的文书。“便催归玉简侍宸旖,他日归来金莲送。”——明·高明《琵琶记》
28、方册:简牍;典籍。
“臣闻古之王政,虽在方册,将崇旧典,必侯圣君。”
——唐·张九龄《贺散表》
29、方策:即方册,简册、典籍。
“方策所不书,振古所未闻。“——《宋书·后废帝传》
30、祸枣灾梨: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
墨条是用来用水研磨墨石以产生墨水的。墨汁一般是一种胶体香味的书籍,常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墨水是中国古代文字和绘画中使用的一种元宝。油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烟和橡胶。
碳以无定形形式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海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料,其次是朱墨和各种颜色的墨水。墨水的主要原料是煤烟、松烟、橡胶等。碳以无定形形式存在。墨水也是由木材制成的。当然,它将为国家油墨生产技术增添一朵奇葩。他也是国内外著名的“画室四宝”之一。
加工油墨的原材料主要是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现代油墨的加工分为烟、胶、杵、印刷、油墨干燥、锉边。油墨是在炭黑中加入天然橡胶制成的。油墨属于u(填充“混合物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海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或“纯物质”)水墨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因为水墨有一些辅助材料。
在水墨发明之前,原材料容易获得,价格便宜,这有助于扩大生产,提高水墨的质量;材料1:水墨是四大t之一研究埃克索里,因其产于徽州而得名。徽州使用天然或半天然墨水作为书写材料。商周铭文、竹叶和木叶、丝绸笔迹和绘画都留下了最初使用墨水的痕迹。伊利奥多,有“文房四宝”笔、墨、纸、墨。文房四宝中最好的是宣纸、徽墨、湖笔……徽墨是由松木、桐油烟、油漆烟和胶水制成的。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秦汉时期,是墨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松烟墨的大量流行及韦诞制墨秘方的出现为标志,我国古代制墨工艺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而进入了成熟时期。
这时出现的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
秦汉时期油烟墨的制法是,将易燃的烛心,放在装满了油的锅里燃烧,锅上盖好铁盖或呈漏斗形的铁罩。等到铁盖或漏斗上布满烟炱,即可刮下来,集中到臼里,加入树胶,混合搅拌,使其成稠糊状。然后将成稠糊状的墨团,用手捏制成一定的形状,或放到模具里,模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墨锭。
松烟墨的制法则是通过燃烧松木来获取松烟粉末,然后与丁香、麝香、干漆和胶加工制成。
三国时期学者曹子建曾经写诗道:“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是说墨是松烟制作的。可见松烟墨应用之广。
秦汉时期的墨还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这时之所以制成小丸状,是因为用胶不多,加上胶的质量不是很高,很难把墨丸做得大。
这一时期,墨的制作工艺也有所发展,出现了具有一定硬度和形状的墨锭,以隃麋即今陕西千阳制墨最为有名。
东汉时的人们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趋于规整,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由丸状变化为块状,这与当时用胶配方的改进也有很大的关系。关于块状墨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学者应劭的《汉官仪》,这类墨的实物曾在河南陕县刘家渠东汉墓出土。
汉代的墨很珍贵,一般人很难得到。当时的松烟墨有个缺点,就是非常不容易保存。因为墨是动物胶加工调合成形的,而动物胶容易受潮生霉,失去黏合性能,墨的形体便由此自行损坏。汉代制墨业已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名墨工和名墨产地。当时的一位名墨工田真擅长制墨,很受后人称道。
名墨产地主要集中在扶风、隃麋、延州等地。汉代宫廷设置掌管笔、墨、纸以及封泥的专职官员。东汉隃麋地区有大片松林,盛行烧烟制墨,墨的质量很好。据汉代古籍说:“尚书令、仆、丞、郎”等官员,每月可得“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因此,古人诗文中,称墨为“隃麋”。后世制墨者,用“古隃麋”作墨名,以表示其所制之墨,历史悠久,墨质精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松烟墨的生产已走向全面成熟。魏初在汉代烧松取烟制墨的基础上,全面改进生产工艺和配料,极大地提高了松烟墨的品质。
说起文房四宝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笔墨纸砚可是缺一不可,古时候的书写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笔和纸也不是说有就有的,最开始都是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根本就没有纸,那么大家知道文房四宝谁发明的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笔
笔是由蒙恬将军发明的,在战争时期的时候,蒙恬特别喜欢去外面打野兔,有一天他把打的野兔在地上拖,发现兔子的学顺着兔毛在地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迹,于是蒙恬脑洞大开,开始用兔毛来代替笔,经过几次试验之后就成功了,写出来的字也特别的顺滑
2、墨
在人工制墨开始之前,都是用的天然墨,人工制墨最早开始起源于周宣王,人工墨的出现直接淘汰了天然墨,因为人工墨比天然墨的使用价值更加的大,在宋时,徽州盛产墨水,新安的吴滋、黄山的沈桂等人都是非常著名的制墨业的人物。
3、纸
在古代没有纸的时候,人们都是想尽办法的记录东西,通常都会记录在石头、树皮上面,后来开始记录在牛、羊等骨头上面,直到东汉时期的时候蔡伦发明了纸,利用树皮、破布等为材料,发明了纸,纸的发明给人类的书写带来了很大的进步。
4、砚
据记载砚是和墨差不多时间发明的,砚被称为是文房四宝中的宝中之宝,在所有砚中端砚的名声是最大的,因为端砚的品质特别优良,并且砚也特别的坚实、细腻,一直以来都是文人眼中的珍宝,端砚磨出来的墨一点也不结块,并且还非常香。
文房四宝在我国古代是缺一不可的东西,至于文房四宝谁发明的,现在已经有两样难以追寻踪迹了,不过是谁发明的现在看来也没有那么重要了,不过在当时还是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文房四宝的出现,也是时代的一大进步。
甘肃武威磨嘴子,两千年前,最早的汉墨孑遗 如今的书家,多不重视墨!何故?皆因墨来之容易。一瓶三十元的墨汁,就可尽情挥洒数纸。在古代,墨不易得。好墨,更是寸墨寸金。 如此来看,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汉代丸墨,其价值就无法估量了!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墨之一,是汉墨孑遗。为我们揭开了汉代的制墨工艺。 1先民最早掌握色彩 对色彩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先民们较早掌握的两种色彩,要算黑色和红色。这一点,从距今八千年前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上能看到。 先民们绘制彩陶图案的色彩,多用红黑两色。这两种色彩,也是先民最容易获得的颜色。 黑色源自于炭黑,可以是烧黑树枝,可以是烧火熏出来黑色。故此,在小篆中黑色字形,上面是古「 ”囱”字,即烟囱;下面是「 ”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东汉许慎《说文》中说:黑,火所熏之色也。 红色的来源又有所不同,似乎比黑色的来源更多一点。红色可以是红色砂岩,也可红土,也可以是血,人血或者动物的血等等。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红黑两色掌握,也从简单,容易获得的物质,逐渐固定到矿物中,其中黑色来自天然石墨,红色来自丹砂,丹砂也叫朱砂。 先民们用红黑两色,在彩陶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表达着他们审美,记述他们收获,展现他们的崇拜。可以这样说,对于黑色使用,至少已经延续了八千年之久。 2殷商时期出现墨 那么,墨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墨,由来已久。上古写字多用竹挺点漆而书。但在殷商时就有墨了。春秋战国,大篆流行,墨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有关墨的词语也多了。不过依旧是石墨磨而书之。石墨,其实是指画眉石。到秦汉之际,墨才渐渐出现。 现存最早的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4号秦墓。这是一块圆柱状的墨,直径12厘米,高12厘米。研究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松烟墨。 从这个墨的形状看,当时墨已经能够大量生产了。 在秦汉时期,墨的加工成型,还没有采用模型,而是采用了后世制作中药丸的方法,加工成丸。古籍中多有丸墨,墨丸之类的词句出现。究其原因,当时墨的颗粒比较粗,似乎掺入的胶也不好,比较松散。到了东汉时期,墨的加工工艺有了突破,逐渐出现了用模具压制的墨锭。 3武威出土的汉墨 甘肃境内出土过多枚丸墨。尤其以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汉代丸墨最有代表性。 这块丸墨,高45厘米,底径28厘米。算是汉墨的孑遗。略近圆柱体,顶部渐收分为圆弧,底平,似细一点的小馒头,一头大,一头小,有磨用过的痕迹。显然,人们用捏着大头,用小头研磨。墨色乌黑透亮。汉墨的基本原料一般采用松烟或桐油烟,故而墨性浓黑光洁,是现存最早的块状合成墨之一,为汉墨中所罕见。为认识墨的源流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的制墨,比先秦时期,有非常大的飞跃。也是一个转折时期,在此之前,墨的主要来源是石墨。这时,制墨的主要原材料,逐渐转向松树,也就今天人们所说的松烟墨。不过,石墨也延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到了汉末,曹操修筑铜雀台中还藏有大量石墨。 西汉时期,陕西千阳的制墨已经名重一时,为汉王朝办公墨的主要产地。当时,「 ”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隃糜即今陕西千阳。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人们讲究百里不贩运,从考古资料来看,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均出土过墨。可见,各地都能生产墨。 武威磨嘴子出的汉墨,有可能就是武威当地生产的,而且也形成一定规模的墨丸销售市场。《汉书》中提到,当时有人,拿着公款去购买时令水果,谁知他却购买了墨。可见,墨的制作销售,基本上在市场中普及了。 4汉墨从中原传向西域 东汉中期以后,墨的制作逐渐采用了模具。 三国魏晋时,皇象论墨,已有多胶黝黑的说法,魏有韦诞, 晋有张金, 均以制墨著名于当时。卫夫人《笔阵图》曰:「 ”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墨丸造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螺子墨。唐时,祖敏以制墨而闻名。至南唐, 李廷珪父子制墨,墨锭大成。宋时出现了香料金箔入墨。此时,墨已至尽善尽美境地。以后,制墨名家不断,元有十余人,明有百余人。 甘肃酒泉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过墨。有人记述:「 ”西域僧书,言彼国无砚、笔、纸,但有好墨……人们认为,墨逐渐从中原地带向西传播。 有墨,就有收藏。老墨,研后而写,墨色光亮,阳光照下,泛紫色。宋代司马光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两,好之成癖。可惜,不知他藏墨的最后归宿了。老墨价格也不低,1930年前后,用漆盒装的康熙吴守默玉堂墨,八锭,价值八百大洋。便宜的康熙曹素功千秋光墨一盒也要四百元。 5墨书写的汉简寸土不丢 武威是河西走廊东端重镇。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长途奔袭河西走廊浑邪王和休屠王,汉军「 ”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乘胜从北地郡再次出兵河西,此次「 ”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这一战役,匈奴彻底退出河西地区的关键。 西汉踞有河西之后,打通了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络,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汉王朝为控制西域,守卫河西走廊,在这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汉长城。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东起令居,西达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北到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形成了钉子形的防御体系。 为守卫河西走廊,汉武帝下令大量移民实边,移民的主要是「 ”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据记载,西汉 ,先后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到西汉末年,在河西走廊的徙民和戍卒数量猛增到50万。 大批戍边将士,生活在这块地方,扎根落户,成为河西走廊的开发者和守卫者 。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展现着大汉王朝崛起时张力。 武威磨嘴子汉墓群位于武威南15公里的祁连山下,杂木河西岸。这是一处高处河岸的黄土地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多次发现汉墓,出土了陶器、木器、漆器、铜器、铁器、简牍、鸠杖等等。这些器物见证了汉代,河西走廊戍边将士们的生活。 墨,从土,从黑。土不可丢。据说,张大帅曾给一东洋人,题字,最后落款「 ”张作霖手黑”。别人说写错了。大帅却言,这叫寸土不可丢。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随葬丸墨,就是当时戍边将士,书写公文,家书所用的残墨。也是那个年代,大汉王朝开疆拓土,昂扬向上的见证。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谢绝转载, 盗用必究!
原文:(原创,请勿复制。知道搜不到,所以就自己翻译帮你啦。你很幸运。)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菜籽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本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jiù)居(客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
译文: 凡是制作墨锭都是将物体燃烧取其黑烟的细粉末,加水加胶制成液体,再浇注在模具中,干燥后即成。用桐油、菜子油以及猪油为原料制作墨锭的占十分之一。用松烟为原料来制作墨锭的,占十分之九。凡是制造贵重的墨锭,本朝推崇徽郡(安徽)人制的墨。他们认为装载桐油很辛苦,于是便派人客居在荆(荆州)、襄(襄樊)、辰(辰州)、沅(沅陵),因为这些地方的桐油价格便宜,就地把这些桐油烧制成烟(粉末)携带归来。如果这种墨写在纸上,阳光横射在纸上泛红光,就用紫草汁浸染灯芯用来点灯用。(也就是不合格品)
清代四大制墨名家分别是谁
本文2023-10-18 03:05: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