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藏书情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我国古代的藏书情况,第1张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两干多年前。从周朝的王室文库到秦汉时期的石室、金匮、石渠阁、天禄阁、兰台、东观等等,都足国家级的藏书楼。历代统泊者和学者都非常重视书辅的收藏、研究和整理,版本目录、校勘集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到了清朝此项事业引非常发达,清政府拥有七大藏书楼,皆以文字为首,第二个字为水字旁,象征着中华文化源流流长,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溯阁、文谰阁。\搜集了当时几乎全部的书籍。随着封建文化的繁荣,在官府藏书之外,从南北朝时代起,出现了私人藏书家建造藏书楼的现象。到唐代,私人藏书家开始为藏书楼命名。到了宋代书院大兴,又出现了书院藏书的现象。在当时最著名的四人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里均有大量的藏书。

但是不论上述哪—.类藏书机构都足以藏为主,书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享用,只供士大夫阶层著书立说而用,一般儒生和老百姓是很难看到的。而且所藏的书籍因受到中国传统学术门类结构的制约,读经、解经的书籍占了压倒多数,自然科学、工艺技术方面的书籍很少。

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渠道和范围受到限制,占代藏;t5楼的图;t5利用律极低,社会教育功能缺失。

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打破传统藏书楼的格局,创办带有社会教育功能的公共图书馆,足近百年的事。是二十世纪文化史上的 个创举,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标志之一。而在实现由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进程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这就是西方传教士所办图书馆的示范作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作用。

西方传教士早在明末清初之时就有过在中国创办图书馆的尝试,最著名的是北堂图;书馆,康熙十九年(1700年)所建的北京西什库北天主教堂所属图书馆.据1938年国民政府整理该馆时的统计,北堂图书馆存有西文图书5.000册,中文书籍Q000册,其中有很多稀世珍本。但由于清政府在康、乾、雍、嘉等前几代闭关锁国,实行严厉的禁教政策,致使早期来华的传教士无法开展活动,孕育中的近代图书馆萌芽也被扼杀,延缓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化的过程。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紧锁的国门,西方传教士们伴随着侵略者的步伐和西方文化纷纷来华,并在中国一些城市的教堂和教会学校建起厂.座座新式图书馆。从新开启了中国藏书楼走向近代图书馆的进程。其中最著名的有1847年耶稣会教士在上海建立的“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共藏图书资料20余万册(西方图书8万册,中文图书12万册)。此外还有1849年西侨会社在—[海创办的“丁部局图书馆”,<1851年改称上海图书馆)。1871年英国牧师伟烈亚历创办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该馆系统地收集有关东南亚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语言、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图;书资料,曾被西方学者称为“是中国境内最好的东方图书馆”,1874年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上海发起成立的上海格致书院和书院藏书楼,1887年基督教在上海设立的“广学会图书馆”等等。

西方传教十创办的图书馆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新式图书馆,成为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业产生的参照系。其启蒙和示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首先,它带来广与我国古代藏书楼,藏而不用或藏而难用的保守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公共、开放、共享、服务的西方图书馆新观念。如早在1849年创办的工部局图书馆就规定:

“午前九时至下午‘时,午后二时至八时,为开馆叫间。馆内设有新闻室,普通人都可入阅,交纳会费者可借出,以四册为限。”在办馆的宗旨中写到:“为谋公众之广大的利益,努力于造成此图书馆为——公开的书林,以供中外居民教育娱乐之需”。又如]871年创建的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则标榜:“无沦何人均可阅览,无拘束限制”,“可自由查阅书库,借出书籍,每次规定三册,以二十一日为期”。这些新观念的实施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对古代藏书楼是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客观上推动了图书馆业的近代化。

其次,它带来了新式目录分类法和新式管理方法。西方传教士创办的藏书楼或图书馆一般都有较完整的组织力式和较系统的分类目录体系,大都采用了由西洋分类法,特别是杜威千进分类法税变而成的兼顾中国传统的四部分类法的一种中西结合型的分类方法。如以收藏中文图书为主的格致书院藏书楼,对旧籍就仍沿用四部法分类,而对新书则划分为科学、算子等三十六类法。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则是使用杜威法类分中文图书的中国境内最早的图书馆。其方法是用杜威法中——些使用律不高的空号码容纳中文图书。这些方法虽然不尽合理,但影响却很大,在几部新的中文分类法问世之前,国内许多图书馆都采用这种办法来类分中文图书。以至于影响到后来大规模的改革旧分类法运动。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注目录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新文化、新思想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人与扩散。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深感奋起图强的紧迫。1890年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维新派们认为变法要从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启迪民智入手,主张在设学会、办学校、开报馆的同时,把开设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作为传授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措施。维新领袖粱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提出“开办图书馆”是强学会的五件大事之一。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一些开明大臣也纷纷向朝廷建议设置新型藏书楼。1896年,吏部尚书孙宅鼐奏办官书局,第一条就是要求设新式藏书楼,同年礼部尚书李端芬奏请变法的第一件事也是开设大藏书楼。为实施变法方略,维新领袖康有为等人首先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天津等地的维新学会中办起了学会藏书室,所藏图书以西书、新书为主,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对图书采访、分类、编目、流通借阅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读者对象,除了维新派成员,还包括—般士大夫和普通市民。可见,学会书楼已经初步具备了社会文化机构的性质,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萌芽。

1、枫丹白露宫收藏最多。座落于巴黎东南70公里郊外的枫丹白露宫建于1137年,本是法国国王的行宫。如今枫丹白露在业内被认为是西方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博物馆,而其“中国馆”部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2、文物精华大多存海外。自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园内文物开始不断散失,其中的精华部分大多现存海外。

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

3、挪威西部城市伯尔根有个实用艺术博物馆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由蒙茨捐献。蒙茨曾于188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后又担任袁世凯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种职务。在中国生活了50余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国文物。

这些文物多是散落在民间的圆明园遗物,包括石雕、玉器、青铜器、陶瓷等,其中许多是价值连城的珍品。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4、欧洲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图书馆里也收藏有圆明园文物《圆明园全景图》现保存在巴黎博物馆内。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所绘《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画,和郎世宁所绘的西洋楼透视图铜版画现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内。

5、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着原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的《四库全书》部分图册,还有众多来自圆明园的瓷器、金器、玉器等。伦敦大英博物馆也收藏有大量圆明园文物,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传世名作《女史箴图》(唐人摹本)就是其中之一。

扩展资料

圆明园遭遇浩劫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人民网-还有多少圆明园珍宝流落国外?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流失国宝备忘录 日本侵华期间,流失文物360多万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文物3万多件。 中国被盗古墓20万座。 美国收藏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遗书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 。有的找不到了 团聚是不可能了 前一阵子不是说 法国有拍卖 圆明园 文物的 的么。 150多年来,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测,在全球,我国至少有数百万件文物流落异域。 旧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 早在1840年,列强就把中国文物列为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拉开了中国近代文物大流失的序幕。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劫掠和焚烧。圆明园园内四五十处殿堂内装饰了难以计数的紫檀家具,陈设了大量的国内外珍奇宝贝,有家具、锦缎、毡毯、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漆器、牙雕、玛瑙、琥珀、水晶、木雕玉器、宝石、书画、钟表、历代典籍应有尽有。当时的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但是,这座艺术宝库被彻底洗劫一空,大量稀世之宝,包括《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为英、法、美、日、西欧诸国博物馆和私家所收藏,其中尤以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宫最多。英军劫走的圆明园珍宝除部分被拍卖外,其余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现在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多达3万多件,包括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最早募本。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历代名画、金玉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3万多件。 据长期从事晚清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何瑜教授的研究,八国联军纵兵三日为所欲为,北京古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不管是皇宫禁苑还是居民宅院、商家店铺都没有能够幸免。紫禁城遭洗劫后,宫内收藏损失过半,贵重物品被劫掠一空。“三海”——南海、中海和北海被劫后,收藏所剩无几。皇家行宫颐和园内陈设的珍宝几乎劫掠殆尽。经过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同时,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掠去的中国文物也不计其数。据统计,1856~1932年间,俄、英、德、法、日、瑞典、美国等国曾考察我国西北地区66次,每次考察都掠走了大量中国文物。历次考察中,尤以斯坦因和伯希和在敦煌藏经洞掠走的文物最多。斯坦因窃取的9000多个卷子和500多幅绘画,一部分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一部分在大英图书馆,一部分在印度事物部图书馆。伯希和窃取的6000余种经书和一些画卷,主要收藏在法国国立图书馆。历年的劫掠,加上国内某些军阀、奸商及无知国民的盗卖,中国文物被大量偷运出境,国外的中国文物日见丰盈。 1899年左右,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甲骨文自出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流失之中,先是被当作药材贩卖,后又被西方列强的文化掮客以各种名目大量收购而去。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近20万片甲骨,有近3万片流失海外,被12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1911年辛亥革命后,内忧外患,各地盗掘成风,文物如潮水般地涌出国门。1922年,末代皇帝溥仪“监守自盗”,将六大箱共计1200余件书画精品盗运出宫,经变卖、哄抢,绝大部分已流失海外。1928年,清东陵慈禧太后陵寝被军阀孙殿英野蛮盗掘,墓中所藏国之瑰宝被洗劫一空,绝大部分因被变卖购买军火而散失。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人对我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文物进行了大规模地盗掘,大量文物被劫走。其间,美国人利用中国社会动荡之机对中国文物大肆收购。 1949年解放以后,我国一度告别了大量文物外流的历史。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非法利润的刺激下,国内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掀起了一波波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 曾有人统计,从1982年起,江西余干县800多座古墓被盗;1987年1~6月仅半年时间,青海就有1700多村民盗掘古墓2000余座,抢走文物一万余件;1990年四川省有23952座古墓被盗;湖南邵阳市某县在二三年内被盗古墓的面积近全县2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我国文物资源丰富的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一度竟成为海内外走私者买卖文物的金三角 又据海关总署统计,1991~2000年,全国海关缉获走私文物10多万件。1997年5月,天津海关查获一起用集装箱偷运文物案,集装箱内共有文物5000余件。据公安部不完全统计,1993~1997年,公安机关侦破文物案4943起,缴获文物5万余件。 近20年来,中国文物走私海外形成高潮,仅从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像。有报道称,香港做贮装文物匣盆的师傅忙得不亦乐乎,有时一个月挣五六十万港元不止。继伦敦、纽约之后,香港在80年代以后,凭借大陆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文物艺术品中心。 结合我国20年大规模的文物盗掘、走私活动,如果以查一漏九来估算,近20年中,外流文物至少有几十万件,甚至接近百万件。 据有关资料表明:仅就绘画而言,美国收藏最多,仅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就有1200余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近500幅;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在瓷器方面,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最佳,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就地方志和古籍而言,美国最多,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就甲骨片而言,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就敦煌宝藏而言,而今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藏于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近2000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 为了进一步说明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事实,兹列举部分国外博物馆重要中国文物的收藏如下: 大英博物馆 该馆东方艺术馆,大部分是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可谓应有尽有,总数达3万多件,其中绝大部分是无价之宝。 大英图书馆 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该馆最出色的收藏是东方文物,其中最精彩而著名的是中国文物,数量多、质量高。 波士顿美术馆 该馆以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鹦鹉》。 芝加哥美术馆 该馆的东方部以收藏中国青铜器而为世人瞩目。最引人入胜的是一件战国提梁盉。 俄国东方文化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从殷商到明清的青铜器、绘画和雕刻作品。绘画中有唐代周 的《贵妃出浴图》、明仇英的《侍女图》、清任伯年的《荷花》等杰作。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该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佛教艺术、铜器、玉器、陶器等。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座以收藏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该馆收藏相当数量的中国壁画、石雕、青铜器、玉器、绘画等珍贵文物。 此外,卢浮宫是法国收藏中国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仅其分馆吉美博物馆就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卢浮宫还收藏6000多件中国历代瓷器精品和200多件唐宋绘画。法国巴黎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日本有上千座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其中尤以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最丰,设有五大展厅展示中国文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收藏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品著称,尤其是汉魏隋唐石刻更是首屈一指,“昭陵六骏”中的拳毛 和飒露紫就在该馆。此外海外私家收藏也盈千上万,难以计数。

麻烦采纳,谢谢!

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是欧洲,其中以英国所藏最多。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剑桥的费茨威廉博物馆、剑桥大学博物馆,牛津的亚士摩兰博物馆,爱丁堡的皇家苏格兰博物馆,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汉代玉雕奴龙、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南北朝陶猎鹰坐俑、唐代黄玉坐犬和敦煌绢画、文书,、李思训《青绿山水图》、巨然《茂林叠嶂图》、李公麟《华岩变相图》、范宽《携琴访友图》、燕文贵《群峰雪霁图》、苏轼《墨竹图》、马远《山水再游图》等。青铜器: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有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等。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鹦鹉》、张萱、《捣练图》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艺术品主要有: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敦煌盛唐时期的《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普贤菩萨骑象》和《行脚僧像》代表了盛唐艺术影响佛教界的杰作。《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绢画。《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德国《罗浮山水》,是石涛画作中的精品。

流失到日本的中国文物数量最大,品种极为丰富,其中甲骨片日本收藏最多。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是旷世名作。

俄,如敦煌遗书在我国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三成,而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就有12000件,多为珍本孤本。次外,国宝明天启针灸铜人也是被沙俄从我国故宫掠走的。

从下面网站所整理的。可惜,亲,还是不全啊!可能太多了吧!可怜咱中国了!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使中国有着璀璨的文化底蕴。最能够体现文化底蕴的莫过于历史文物了。中国历史文物多彩样多,从商州的青铜器、竹简、古籍,再到历朝历代的瓷器、玉器、书画、宝石雕刻等,无不令世人所惊叹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手艺。因此,中国的历史文物在国外特别的受到追捧和热爱。

历史流转到了近代,中国在腐朽没落的清朝的领导下,逐渐走向了屈辱的深渊。不仅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签下来,使得中国近百年没能翻身登上世界的舞台。而且,还让中国很多宝贵的文物,被列强们强走,流失海外。比如,英法联军洗劫了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敦煌的手抄卷被各国低价买走等。更有一些中国的汉奸,他们为了利益从民间或私自盗墓获得很多的文物,转手就卖给了国外。

敦煌手抄卷

在这个近百年的屈辱史里,中国丧失了大量的文物流落国外。仅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全球就有47个国家拥有我国的文物,在各国的博物馆内属于我国的文物就多达167万余件。若是,再加上国外一些收藏家藏有的中国文物,可想而知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以美国历史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例,他的家里就有很多中国的瓷器,常常邀请朋友去观赏。

这些文物价值连城,仅在各国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要是以市场价购买的话,达到上万亿元以上,差不多可以抵上中国一年的GDP了,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要是这还没震撼力的话,看历年来爱国商人从世界拍卖会购回中国的文物,就知道这个价值多大了。圆明园十二生肖之一的马首被中国企业家用6910万港元买回捐给国家,那167万件文物是有多大的价值了。另外,还有很多文物是价值连城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现存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的敦煌手抄卷,对佛教入中国的研究就有着重要意义。

这些以前的列强到了现代,还是整个世界的强国。他们自然不希望从中国夺得的文物,再还给中国。于是都声称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的,还制定了国际公约,规定1970年以前各国流失的文物可以不再追究,以此来彰显他们的文物合法,且受到法律保护的。

除此之外,各国的博物馆为了减少中国索求归还文物的声音,在世界巡展文物时,都会尽量避免展出中国文物。比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来中国巡展藏品时,没有带上一件中国的文物,但事实上该馆存在着中国23579件中国的文物。这些国家的博物馆,就是以此来刻意的回避,中国流失文物的问题。

英国的大英博物馆

总的来说,以强欺弱总是这个世界的规则,有了近代屈辱史的中国,更加会懂得弱小是多么的残酷。中国只有不断的强盛,才能将自己宝贵的遗产发扬光大,不被外人所欺负。

  从圆明园铜兽头到《研山铭》 国宝回流有了里程碑

  让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家,是中国人长久以来难以释怀的情结。随着国力日益强盛,一些有实力的收藏机构、公司和个人主动出击,通过国际文物市场购买流失的祖国文物,直接促进了海外文物及艺术品的回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通过竞拍以高价购得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铜兽头中的虎头、牛头和猴头,结束了国宝飘零异国他乡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2002年 11月,流落在海外达三百年之久的宋代书法家米芾仅有的三幅大字作品之一——《研山铭》,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拍中,被国内买家以 2990万元的天价购得,最终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被文物收藏界认为是我国文物回流的里程碑。

  《研山铭》是第一件启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抢救回归的文物。 2002年,国家财政部与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研山铭》为该经费的第一次试水。而此前有多个文博单位多次在拍卖会上出手,显示出政府对艺术品回流的支持: 2002年中贸圣佳春拍上,北京首都图书馆以 800万元购入《孔子弟子像》 (手绘善本 ); 2002年 11月嘉德秋拍中,上海博物馆以 990万元购得《钱竟塘藏历代名人书札》,创历年古籍拍卖价格最高记录。

  显而易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海外艺术品回流的一大重要因素。

  回流文物艺术品在国内成交高价迭出

  在十年前的中国,有人拿 3000万元买一件文物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但是今天成为了事实。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人不但满足了温饱还满足了收藏爱好,而且如今不少人已经将文物收藏作为显示品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志。

  据专家分析,近年来国内文物回流市场日益升温,大致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 2002年,以中国各大拍卖公司在海外征集拍品为主的拍卖会,以创纪录的成交金额获得成功;第二次浪潮是在 2003年,以中国古玩艺术品博览会为特征的海外文物商家直接到国内进行文物回流商品的销售;第三次浪潮就是在今年,开始出现海外收藏家团体在国外组织拍品,委托中国拍卖公司在国内进行专场拍卖。

  以中国嘉德为例,在 2004年的拍卖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海外征集来的,比例占到了总量的 40%,近两年拍出的艺术品包括: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 (2002年春拍, 2530万元 )、徐悲鸿的《春山十骏图》 (2003年秋拍, 627万元 )、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和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 (2004年春拍, 3575万元和 1650万元 )。

  海外藏品数量惊人

  原本“出身”就在中国的艺术品,正逐渐回流到中国,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现象。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间,我国有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到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一百余万件,精品达几十万件。而 1992年之后,一些海外收藏家开始陆续将文物艺术品拿到内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售。 1994年到 1998年,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的成交拍品中,从海外征集的文物达到一万余件,截止到 2003年 10月,共计拍卖回流文物三万三千余件。而这十年来,从海外征集的文物一改过去价位偏低的状况,中、高档次拍品的比例逐年上升,刷新纪录的高价位成交拍品基本上都是回流文物,有些回流文物的成交价位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

  据有关专家分析,旧中国文物流失国外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抢走的;二是当时有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走的;三是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反动军阀和奸商以极低的价格买下偷运出境的。新中国建立以后主要是两种途径流到国外:一是 20世纪 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二是前几年一些国外买家通过拍卖会、古玩摊子、文物商店等内地艺术品市场公开购得。与此同时,港澳台人士从内地和国外,通过购买等多种方式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这些方式都是在中国艺术品没有得到国内的重视,普遍价格低廉的时期出现的。

  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十余家著名文物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文物已占全部拍品的 50%以上,回流文物成交额超过全部拍品成交额的 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 90%以上。文物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文物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海外回流艺术品不仅对国家馆藏文物是个极大补充,也使许多珍贵艺术品由此进入民间,培育出一个巨大市场,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而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顺理成章了。

  经济力量推动回流速度

  2004年 6月,南京一家公司以 6930万元的天价竞拍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成功,开创了中国书画交易新的世界纪录,可以看成中国民间收藏力量潜力巨大的象征。富裕的江浙一带在掀起购房热潮之后,又开始将目光转向升值潜力更大的艺术品市场。这些民间投资力量的加入,极大地加快了中国艺术品的回流。

  另外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一些文物通过竞拍的形式回到国内,但不久又立即转到海外,例如,曾被广泛关注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成交价高达 2530万元,刷新了当时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纪录,然而,最后的“赢家”其实是美国一家美术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国内的企业或投资者往往缺乏独立的鉴定和判断力,对瞬息万变的拍卖市场尚不太适应,片面追求保值、增值或带有“捡漏”的侥幸心理,导致难以成交。上海博物馆在得知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有意出让宋拓本《淳化阁帖》,立即抢先出手,最终以 450万美元购得此本,让启功先生感叹“不见此帖,我死不瞑目”的“我们的国宝”回到国内。

  国家的支持自然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推动力量,恐怕还是中国这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消费力。“盛世兴收藏”,这是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代都可能出现的现象,中国这些年来国力的极大增强,为艺术品回流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例如美国在“二战”过后,国力空前强大,所以他们在国内兴建了许多博物馆,这一时期在欧洲大举购买名画。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海外文物回流改写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外流的历史。随着大量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踏上回国之路,全球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重新整合,中国文物价位正在迅速接近或达到国际市场水平。而中国文物高价位的诞生,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藏家的关注,这也就促使流失的中国文物加快了朝国内移动的速度。

我国古代的藏书情况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两干多年前。从周朝的王室文库到秦汉时期的石室、金匮、石渠阁、天禄阁、兰台、东观等等,都足国家级的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