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全书的本书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紫砂壶全书的本书目录,第1张

序言唐云

再版前言韩其楼

彩色图版

第一章

中国陶都·宜兴风物

一、古来名邑

二、山川纪胜

三、文物古迹

四、茶山竹海

五、洞天奇观

六、陶器世界

第二章

紫砂陶原料——五色土/13

一、原料种类与分布

二、原料的性能

三、原料探测与开采

四、原料加工、配比及处理

第三章

紫砂陶的起源

一、陶器的创始

二、陶朱公与制陶业

三、陶都古窑遗址

四、紫砂陶的最早记录

五、紫砂陶器皿品种分类

第四章

紫砂壶的发展史

一、陶壶鼻祖供春与供春壶

二、紫砂壶生产营销历史

三、紫砂壶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

四、历代陶瓷茶具的演变

五、紫砂壶与阳羡茶文化

第五章

紫砂壶的造型工艺

一、几何形体紫砂壶造型

二、自然形体紫砂壶造型

三、筋纹器紫砂壶造型

四、水平壶和茶器造型

五、紫砂壶造型处理手法

六、紫砂壶成型工艺简介

七、紫砂壶成型工具简介

第六章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

一、紫砂壶的线条装饰

二、紫砂壶的刻画装饰

三、紫砂壶的坯体着色

四、彩釉、抛光及金银丝镶嵌

第七章

紫砂壶的烧炼——火的艺术

一、宜兴的龙窑

二二、奇丽的窑变

三、火焰色调与成陶温度

四、窑炉的发展与演变

第八章

紫砂壶造型艺术的卓越成就

一、草创期的造壶艺术

二、明代的造壶艺术

三、清代的造壶艺术

四、近代的造壶艺术

五、现当代的造壶艺术

第九章

紫砂壶的评价、鉴赏与收藏

一、前人对紫砂壶的评价

二、如何进入欣赏紫砂壶之门

三、鉴赏紫砂壶的基本知识

四、紫砂壶的选用与收藏

五、紫砂壶名壶邮票

第十章

紫砂壶艺人传略

一、明清紫砂壶艺人传略

二、现当代紫砂壶艺人传略

三、当代紫砂工艺美术员名录

四、雅士名流简介

第十一章

紫砂壶的款识与印章

一、紫砂壶的款识与印章

二、紫砂壶的赝品及其鉴定

第十二章

紫砂壶专著评介

《阳羡茗壶系》

《阳羡名陶录》

《茗壶图录》

《宜兴陶器概要》

《阳羡砂壶图考》

《紫砂陶器造型》

《宜兴陶艺》

《宜兴陶器图谱》

《中国陶瓷-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

《紫砂春伙》

《宜兴紫砂珍赏》

《中国紫砂茗壶珍赏》

附录

附录一紫砂壶专著及有关参考书刊目录

附录二紫砂壶诗文集萃

附录三历代紫砂壶铭文辑录

附录四名家名壶款识举要

附录五紫砂大师、名人简表

附录六历年海内外紫砂拍卖行情

附录七紫砂简明辞典

附录八紫砂百壶图火花集

附录九紫砂壶历年参展参赛获奖录

附录十紫砂古籍影印本汇编

后记

六尊有壶,或方或园,或大或小;方者腹圆,圆者腹方;茎金琢玉,弥甚其侈。 独阳羡以陶为之,有虞之遗意也,然粗而不精与窳等系。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缶,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世所称供春壶是也。嗣是,时子大彬师之,曲尽厥妙。数十年中,仲美、仲芳之伦,用卿、君用之属,接踵骋技,而友泉徐子集大成焉。一瓷罂耳,价埓金玉不几异乎?顾其壶为四方好事者收藏殆尽。先子以蕃公嗜之,所藏颇多,乃以甲乙兵焚尽归瓦砾。精者不坚,良足叹也。有客过阳羡,询壶之所自来,因溯源流,状其体制,胪其名目,并使后之为之者考而师之。是为赋。

惟宏陶之肇造,实运巧于姚虞;爰前民以利用,能制器而无窳。在汉秦而为甈宝,厥美曰康瓠。类瓦缶之太朴,肖鼎鼒以成瓯。杂瓷瓵与瓿甊,同锻炼以无殊。然而艺匪匠心,制不师古,聊抱瓮以团砂,欲觢瓶而范土。形每侪乎欹器,用岂侔夫周篮。名山未凿,陶釉无五采之文;巧匠不生,刻画昧百工之谱。

爰有供春,侍我从祖,在髫龄而颖异;寓目成能,借小伎以娱闲。因心挈矩,过土人之陶穴,变瓦以为壶,信异僧而琢山属阴,凝以求土(时有异僧绕白砀青龙黄龙诸山指示士人曰卖富贵士 人异之凿山得五色土因以为壶)。于是,砠白砀、凿黄龙,宛掘井兮千寻;攻岩有骨若入渊兮百仞。采玉成峰,春风花浪之滨分畦(地有画溪花浪之胜);菇滤秋月,玉潭之上并杵椎舂(地近玉女潭)。合以丹青之色,圆尊规矩之宗。停椅梓之槌,剪裁于成片;握文犀之刮,施刡掠以为容。稽三代以博古,考秦汉以逞功。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壶名龙蛋);方兮若印角(壶名印方),偶刻以秦琮(又有刻角印方)。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此凝铜。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

信陶壶之鼻祖,天下之良工,过此则有大彬之典重(时大彬),价拟璆琳;仲美之琱(王叟)(陈仲美),巧穷毫发。仲芳骨胜,而秀出刀镌(李仲芳);正春肉好,而工疑刻画(欧正春)。求其美丽,争称君用离奇(沈君用)。尚彼浑成,佥曰用卿醇饬(陈用卿)。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进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徐友泉)?缅稽先子,与彼同时,爰开尊而设馆,今较技以呈奇。每穷年而累月,期竭智以殚思。润果符乎球璧,巧赤宝乎班倕。盈什百以韫椟,时阅玩以遐思。

若夫燃彼竹垆,汲夫春潮,浥此茗碗,烂于琼瑶。对炜煌而意驰,瞻诡厉以魂销。方匪一名,园不一相,文岂传形,赋难为状。尔其为制也,象云罍兮作鼎(壶名云罍),陈觯兮扬杯(螪觯名)。仿汉室之瓶,则丹砂沁采(汉瓶);刻桑门之帽(僧帽),则莲叶擎台。卣号提梁(提梁),腻于雕漆;君名若节(若节君),盖已霞堆。裁扇面之形(扇面方),觚棱峭厉;卷席方之角(芦席方),宛转潆洄。诰宝临函(诰实),恍紫庭之实现;圆珠在掌(圆珠),如合浦之珠回。

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腰洵约素,照青镜之菱花(束菱花);肩果削成,采金塘之莲蒂(平肩莲子)。菊入手而凝芳(合菊),荷无心而出水(荷花)。芝兰之秀,秀色可餐(芝兰);竹节之清,清贞莫比(竹节)。悦榄核兮幽芳(橄榄六方),宝瓜瓠兮浑丽(冬瓜丽)。或盈尺兮丰隆,或径寸而平砥,或分蕉而蝉翼,或柄云而索耳,或番象与鲨皮,或天鸡与篆珥(分蕉 蝉翼 柄云 索耳番 象鼻 鲨鱼皮 天鸡 篆珥皆壶款式),匪先朝之法物,皆刀尺所不儗。

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橘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滴琅玕之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沙,结哀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匪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

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廷;追而察之,灿若琬琰浮精英。岂随珠之与赵壁,可以比异而称珍者哉?乃有广厥器类出乎新裁。花蕊婀娜雕作海棠之盒(沈君用海棠香盒),翎毛璀璨锼为鹦鹉之怀(陈仲美制鹦鹉环);捧香奁而刻鳯(沈君用香奁),翻茶洗以倾葵(徐友泉葵花茶洗)。瓶织回文之锦(陈六如仿古花尊),炉横古干之梅(沈君用梅花炉)。巵分十锦(陈六如十锦杯),菊合三台(沈君用菊合)。凡皆用写生之笔,墨工动琢于刀圭。倘季伦见之,必且珊瑚粉碎;使棠溪观此,定教白玉尘灰。用濡毫而染翰,志所见而徘徊。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的来源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一)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

  《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二)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箓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当是一种“纤纤状”如古代酒盏形,从诗词来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饮茶,以茗享洗诗肠的那般豪饮,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文人与饮茶结下不解之缘。

  古今茶具的区别与联系

  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再之,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宋世宗时有“柴窑”。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置窑烧造瓷器,名为“官窑”。北宋南渡后,有邵成章设后苑,名为“邵局”,并仿北宋遗法,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为“内窑”。内窑瓷器“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景德镇陶器色变如丹砂(红色),也是为了上贡的需要。大观年间朝廷贡瓷要求“端正合制,莹无暇庇,色泽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窑器”,其器用玛瑙细未为油,更是色泽洁莹。当时只有贡御宫廷多下来一点青窑器方可出卖。“世尤难得”。汝窑被视为宋代瓷窑之魁,史料说当时的茶盏,茶罂(茶瓶)价格昂贵到了“鬻(卖)诸富室,价与金玉等(同)。”世人争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还有不少民窑,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等生产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观。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艺的兴起是唐宋茶具改进与发展的根本原因。

  茶具的分类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制作爵、尊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

  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它饮具共享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

  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 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旋旋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⑴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⑵ 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

  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

  “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茶录》中这样说:

  “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

  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⑷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 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它的特点是:

  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

  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干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综观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出口扩大,以及饮茶方法改变,都促使青花茶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当时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会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区域内,供民间饮茶使用。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埋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温度以摄氏1150度左右为宜。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澄”、“洗”,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

  紫砂茶具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

  目前我国的紫砂茶具,质量以产于江苏宜兴的为最,与其毗邻的浙江长兴亦有生产。经过历代茶人的不断创新,“方非一式,圆不相同”就是人们对紫砂茶具器形的赞美。一般认为,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 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 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 “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过去对这方面作系统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作一个初步探讨,并主要论述唐宋以来茶具的发展进程及其社会原因,文章只是抛砖引玉,欠妥之处,请专家们斧正。

  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quot;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quot;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二、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quot;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汤瓶的样式品种也多起来。从金属种类分,有锡瓶、铅瓶、铜瓶等。当时茶瓶的形状多是竹筒形。《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说,这种竹筒状汤瓶好处在于"既不漏火,又便于点注(泡茶)"。可见汤瓶既煮水又可用于泡茶两种功用。明代同时也开始用瓷茶瓶,可是因为"瓷瓶煮水,虽不夺汤气,然不适用,亦不雅观。"所以实际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还有奇形怪状的作品。见《颂古联珠通集》"一口吸尽江南水,庞老不曾明自己,烂碎如泥瞻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明朝竟有三只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脱离生活实际的地步。无疑,这种怪异茶瓶只能作为收藏装饰物,仅此而已。

  三、唐宋以来饮茶茶具有新的改进发展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

茶壶

  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

  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quot;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长物志》中还记录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盏。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茶盏工艺最完美的代表作。《长物志》说:"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三足茶盏世属罕见。明宣宗的茶盏形状实在怪异,可见明代陶艺人思维活跃,有所创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则喜用坛形茶盏,时称"坛盏"。明世宗的坛盏上特别刻有"金籙大醮坛用"的字样。"醮坛"是古代道士设坛祈祷的场所。因明世宗后期迷信道教,日事"斋醮饵丹药"。他在"醮坛"中摆满茶汤、果酒,经常独自坐醮坛,手捧坛盏,一面小饮一边向神祈求长生不老。可是这种迷信并没有使这位皇帝长寿,年仅59岁就驾崩了。

  据史料记载,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为什么这样一种外表美观的茶盏不能作为日用品呢?原因很简单,古人饮茶时,要"点茶"而饮,点茶前先要用热水烫盏。使盏变热,如果盏冷而不热的话,泡出来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响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盏的缺点是"热则易损"。即见热易破裂,可谓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称"椀"或"盌"。先秦时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说:"鲁人以榶,卫人用柯"(原注:盌谓之榶,盂谓之柯)。《方言》又说:"楚、魏、宋之间,谓之盂。"可见椀、盌、榶、柯都是一种形如凹盆状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称"盂"。现代人习惯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开了。

  在唐宋时期,用于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饭用的更小,这种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诗词中有许多反映。诸如唐白居易《闲眼诗》云:"昼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quot;诗人一餐喝两碗茶,可知古时茶碗不会很大,也不会太小,见韩愈《孟郊会合联句》说:"云纭寂寂听,茗盌纤纤捧"。纤纤多形容细。依此说,唐代茶碗确实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圆形。

  上述不难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种常用的茶具,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当是一种"纤纤状"如古代酒盏形,从诗词来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饮茶,以茗享洗诗肠的那般豪饮,从侧面反映出古代文人与饮茶结下不解之缘。

镶银龙凤壶清代陈鸣远款古玩藏品紫砂壶明清老壶_价格28000元

紫砂壶-紫砂壶

属性:

年代不详,红泥/朱泥,其他颜色,圆壶,其他图案,,,,,,,

简介:

品名:镶银龙凤壶容量:310CC规格:高85CM宽16CM泥料:红泥底款:陈鸣远

备注:

陈鸣远号鹤峰,亦号“壶瘾”,又号石霞山人。清代康熙年间人,具体生卒年限待考,因诸家多有不同说法。相传其父系制壶名匠陈子畦,宜兴上袁村人。他制作的紫砂茗壶式样新颖,雕镂兼长,多具创意,且能自制自署,以技艺全面精湛富创造精神驰名紫陶艺苑。他上承明代精华,下启清代格局,还突破以往常见的单纯几何形体,把视野转向大自然,制作出几可乱真的“象生器”,发展了自然写实的风格,在紫砂壶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陈鸣远出身紫陶世家,家学渊源,喜与文人名士交结。当时江浙地方许多文人书画家纷纷邀请他去制作茶具和雅玩。《阳羡名陶录》记载:“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陈鸣远存世紫砂壶作品国内外均有留传,《阳羡砂壶图考》列有陈鸣远传世器具;《茗壶图录》载有鸣远制“浴后妃子壶”和“风流宰相壶”。其它标有陈鸣远款识的存世作品不少,古籍图谱中提及陈鸣远紫砂壶作品不在少数。陈鸣远之所以能享有“清代第一大家”之誉,一生创作出如此多精美的佳作,这与他善结翰墨之缘,好与文人名士合作是有重要的关系。陈鸣远存世作品,目前已成为海内外著名的博物馆和藏壶家的珍藏瑰宝。

茶具,是我国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讨论茶具史的兴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历史背景,中国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独到的发展过程,从中还可以看到陶瓷制造的艺术造谐。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种类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 “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纪后期煮茶茶具的改进 古人饮茶之前,先要将茶叶放在火炉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饮茶方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未,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煎煮茶叶起于何时,唐代以来诸家就有过争论。如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说:“于茶之见前史,盖自魏晋以来有之。”后人看到魏时的《收勘书图》中有“煎茶者”。所以认为煎茶始于魏晋。据《南窗记谈》“饮茶始于梁天监(公元502年)中事。”而据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之语,说明煎煮茶叶需要一套器具。可见西汉已有烹茶茶具。时至唐代,随着饮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蒸焙、煎煮等技术更是成熟起来。据《画谩录》记载:“贞元(公元785)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后才能饮用。这样无疑促进茶具的改革,而进入一个新型茶具的时代。

从中世纪后期来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种铜制的“茶罏”。据《长物志》记载:宋元以来,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称“风罏”。陆游《过憎庵诗》日:“茶罏烟起知高兴,棋子声疏识苦心。”依此说,宋陆游年间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铸茶罏”,《遵生八笺》说:“元时,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铸法,名擅当时。”这二家铸法主要精干罏面的拔蜡,使之光滑美观,又在茶罏上有细巧如锦的花纹。“制法仿古,式样可观,”还说“炼铜亦净……或作。”实指镀金。由此可见,元代茶罏非常精制,时至明朝,社会也普通使用“铜茶罏”,而特点是在做工上讲究雕刻技艺。其中有一种饕餮铜罏在明代最为华贵。“饕餮”是古代一种恶兽名,一般在古代钟鼎彝器上多见到这种琢刻的兽形。是一种讲究的琢刻装饰。由此见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艺十分突出。 我国中世纪后期,除了煮茶用茶罏,还有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最早我国古人多用鼎和镬煮水。《淮南子·说山训》载:“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高诱注:“有足日鼎,无足日镬”。(明清时期,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镬”叫锅。)从史料记载来看,到中世纪后期,用鼎、镬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渐被“汤瓶”取而代之。 过去一些作家认为,我国约在元代出现“泡茶”(即“点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为之一变(指改制用汤瓶)。但据笔者所收集的史料来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这里顺便摘引两条史料为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有记载说:“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指南宋)沦茶,鲜以鼎镬,用瓶煮水,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罗大经之意,过去(南宋以前)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便于观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鹤林玉露》又说:“陆氏(陆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为合量下末。”陆羽是唐朝人,是《茶经》的作者,被认为是我国唐代茶文化兴起的奠基人。这样一个茶家煮水都使用“镬”,足可说明唐代还未曾使用“汤瓶”。又据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煎茶歌》中谈到煮水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苏轼的这段诗词可以作为宋以来煮水用“汤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证。

明朝,沦茶煮水使用“汤瓶”更是普遍

紫砂壶全书的本书目录

序言唐云再版前言韩其楼彩色图版第一章中国陶都·宜兴风物一、古来名邑二、山川纪胜三、文物古迹四、茶山竹海五、洞天奇观六、陶器世界第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