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土一本千年古书,为什么研究成果让西方学者傻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湖南出土一本千年古书,为什么研究成果让西方学者傻眼?,第1张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特别关注天文的国家,《周易》写到:“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说明在很久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研究天文了。实际上远在更为久远的尧帝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尚书·尧典》记载到: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不过这些天文学大多是以偏文学性的表述,期间还加有一些神秘主义,由于这些天文学知识跟生产实践和“王权”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难以理解的高深莫测,很多人并不承认那时候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认为这些只是“迷信”而已。直到湖南古墓当中发现了一本千年奇书,经过研究,让全世界都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产生了惊讶,西方专家直呼:这不可能!

湖南的马王堆汉墓,是大家周所周知的一座著名古墓。1972年到1974年,考古专家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这座古墓发掘出了许多震惊世界的文物成果,比如著名的马王堆女尸,孤本《战国纵横家》,还有《养生方》,这些都是曾经不曾有发现过的,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化、科学、技术提供了充分的一手资料。

不为人知的是,在马王堆当中还发现了一本算命的奇书,叫做《五星占》。对于未知和命运的研究,是人类亘古以来的追求和向往,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占卜有多种方式,比如用草作为媒介占卜,用龟壳作为媒介占卜,以牛角为媒介进行占卜等等。占卜它本身是一件迷信活动,但是占卜牵涉到的许多知识却是有着科学价值的。

比如这本8000字左右的《五星占》,1973年底考古学家从马王堆墓里发现,它被写在了布帛上,所以也称《马王堆帛书五星占》。《五星占》虽然名义上是一本用来算命的占卜书,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却是依托天文而展开的,所以我们又可以称它是一本天文学著作。《五星占》记载的古代天文学知识完全超出了现代人对古代天文学知识水平的理解。

《五星占》给出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天,比如今测量的数值只大了048日,误差仅仅万分之几而已;《五星占》给出的木星会合周期为377天,比起现在来的数据也只差了1天左右;同时它给出的恒星周期为30年,比如现在的观测值2946年也只差了054年。这些数据无论是相对古代还是相对近代都是让人震惊的,因为西方同样的研究达到这样的精度远远晚《五星占》的成书时期。所以西方专家直呼:这不可能!

不仅如此,《五星占》还大量的记载了和当时的史实相关的天文学现象,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和科学水平都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书中记载了从秦始皇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46年)到汉文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77年)70年的木星、土星、金星运行位置,并且用列表的方式对之进行详细的记录。可见当时人对科学研究的执着,朝代换代了2次(周朝变为秦朝,秦朝变为汉朝),而这项科学研究却并没有停止,真是为古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感到震撼!

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来看, 扁鹊是出现在我国正史上的第一位医家,有“神医”之名。 但细究史料就会发现,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假难辨。

扁鹊治疗赵简子不幸病症、巧医虢太子“尸厥症”、望齐桓侯之疾、在咸阳遭秦太医李醯妒忌杀害等事迹的时间横跨三百多年,而且他的行医足迹遍及如今的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

这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关于扁鹊到底是不是真人,历来争议颇多。

为了力求客观严谨,2017年修订的中学 历史 课本去掉了关于扁鹊的介绍,考古却有了新的发现。2013年四川成都的老官山汉墓出土了9部医书竹简,专家们研究数年后发现, 其中就有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派的典籍。 广大网友看到新闻后不禁惊呼: 神医真的存在!

被 历史 教科书“除名”的“扁鹊”其实是指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秦越人(秦少齐), 他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和李时珍一起并称我国古代五大医学家,后世尊为“医祖”。

相传他创立了“望、闻、间、切”四诊法,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的基础。

综合分析《史记》《战国策》《说苑》等众说纷纭的古籍记载来看, “扁鹊”这个称号更像是以秦越人为代表的一些医术高明的医家及其弟子的总称。

他们的行医足迹遍布各地,“随俗为变”,作为医、药、技全科精专的“神医扁鹊”而名扬天下。

相传秦越人亡故以后,由于他亲撰的遗作散佚,弟子为了纪念老师,把所做的《难经》冠以了“扁鹊”之名。 “扁鹊到底是谁” 之谜由此愈发扑朔迷离,争论不休之下,这个 历史 人物就从中学生的课本里消失了。

从传世典籍来看, 扁鹊及其传人堪称中医史上的第一医学学派,在战国、秦汉时期产生过不小的 社会 影响。 早期的扁鹊医派坚持巫、医分离,以重视脉诊、针石疗法为核心特色,在传承中逐渐成为历代医家的“公器”,如涓流汇聚入海一般,形成了中医疗法的特色。

《黄帝内经》是中医现存最早的医典,其底本就是“黄帝、扁鹊脉书”,原是扁鹊医派弟子秘传的典籍。 传自汉代淳于意时,他因为触犯了刑律被押送到长安受肉刑,小女儿淳于缇萦勇敢上书救父,感动了汉文帝,不仅赦免了淳于意,还废除了肉刑。

接着汉文帝宣召了淳于意,他被问及师承时,奉上了本门的医书。到了汉成帝时,“黄帝、扁鹊脉书”经官方修订为《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相当于如今的上册、下册),事实上都是扁鹊医派的著作。 今本《黄帝内经》由此阐发补充而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扁鹊与淳于意一并所立的传记,其中记载最详细的扁鹊治好虢太子“尸厥症”,让他“起死回生”的医案、明确提出“信医不信巫”的医学理念等, 都可以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印证。 从扁鹊传承至淳于意的这一医派,即使放眼世界史,也可以与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斯、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相提并论。

在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的951支的医简出土之前,中医史上至关重要的考古发现就是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医帛 ,让世人一窥《黄帝内经》之前的古代医学概貌。

经过四年的钻研,专家们从老官山汉墓的医简文物中,整理出了9部未见诸史册的医书,并推断其中有5部虽然不是战国时失传的扁鹊亲撰之作,但基本可以肯定 是隶属于扁鹊医派的典籍,是《黄帝内经》的本源。

从实物来看,这批医简上的字体有篆书、有隶书,明显是古代医家一代一代经年传承下来的。而从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时间来判断,汉墓主人应该是淳于意的弟子。

所随葬的这批医简的所属标志就是多次出现的 “敝昔曰” “敝昔”正是“扁鹊”的通假字,证明了医简是扁鹊医派的珍贵资料,堪称“扁鹊医简”。

这五部扁鹊医派的医书现在已经识别出了约两万字, 在中医现存的古籍中,内容、体系的丰富、完整性堪称翘楚。

相比马王堆医书所载一两味药的药方更有中医方剂的,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使用上都极具现实价值。而其中望诊、脉诊、经络循行、针灸针法、方剂配伍及疾病的论述, 都是现存《黄帝内经》可回溯的本源记载。

其实,在中医史上,战国、秦汉是扁鹊医派的鼎盛期,囊括了丰富临床经验的珍贵医药典籍基本上都是代代秘传的手抄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壮大。

因此 随着系统理论性更强的《黄帝内经》经官方书府广为流传,到宋代版印书籍蔚然成风时,世人就已经普遍知黄帝医派而不知扁鹊医派了 ,对于“扁鹊”此人更加莫衷一是。

历史 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中医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早期的古老医派,扁鹊一系的发展方式主要是医家口授和带徒, 渐渐滋生了防治病救人的秘技外泄的严苛保守风气,非常容易失传。

东汉名医华佗遇害前才将毕生心血所著的“可以活人”医书交付狱卒,对方不敢收,他竟将医书焚毁……由于绝大多数著作都不幸失传了,扁鹊医派的衰微也就无可避免了。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医简研究成果确实冲击了公认的以《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成书为标志的中医理论体系,以及由《伤寒论》成书为标志的中医临床辨证体系。

早在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秦少齐)及其弟子就已经系统性地开创了中医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黄帝内经》由“黄帝、扁鹊脉书”衍生而来,而《伤寒论》由“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整理集结而成,从文献记载来看, 张仲景应该也是扁鹊医学的传人。

从以上推论也可以看出, “扁鹊医派”的存在毋庸置疑,但“神医扁鹊”作为一个凝聚了一派医家事迹的神通广大符号,更胜于一个真实存在的 历史 人物。

中学 历史 教科书出于审慎务实的史观,去掉一个半仙式的名医传奇,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推荐《清皇陵地宫亲探记 》,作者徐广源。这本书的内容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内容绝对真实,也很有知识性。

徐广源,满族,河北省遵化市人,1946年3月生,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清代陵寝,任清东陵文物管理研究室主任多年。现专门从事清代陵寝、后妃的研究工作。现任政协唐山市常委、紫禁城学会理事、清宫史研究会理事。参加过乾隆帝裕陵地宫、慈禧陵地宫、纯惠皇贵妃地宫、容妃(香妃)地宫的开启和清理,亲手整理过慈禧的遗体。专著有《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清朝皇陵探奇》、《清东陵》、《清西陵》。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目录

1、神秘光环下的皇陵地宫

关于皇陵地宫

清皇陵地宫巡礼

东陵地宫的三次浩劫

2、乾隆地宫开启始末

新华社的一则消息

停止发掘帝王陵

乾隆是否亲点陵穴

古稀天子的身后劫难

裕陵葬宝知多少

十全老人尸不全

没有回音的请示报告

开启裕陵合法吗

一波三折的上书

局长暗访东陵

千斤顶顶开石门

我第一次进入地宫

地宫清理经过

棺椁位置错乱

石雕艺术殿堂

大师的困惑

地宫里的待解之谜

3、我为慈禧重殓

世人瞩目的玄宫

金井藏宝今何在

秘密取走珍珠串

遗体是否受辱

随葬品之谜

遗体二进棺

局长二访东陵

开启慈禧地宫

盗匪遗弃的“废物”

一只假手和一个决定

棺盖打开又随即盖上

遗体三进棺

进京四寻录像带

七七四十九道漆饰

4、发现香妃头骨

宝顶前突现大洞

我找到了香妃头骨

抱着头骨进北京

泥浆中淘出的珍宝

香妃仍有不解之谜

标准的皇妃地宫

5、揭开“废后”葬地之谜

超越规制的妃园寝

一部陵寝秘籍

两份逊清档案

……

6、查看乾隆诚缤地宫

7、只身探查保姆地宫

8、四探果都王园寝地宫

9、偶然考祭亲王地宫

10、光绪地宫开启亲闻

11、尚末开启的清后陵地宫

编后记:“农民学者”的广源

一,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古墓、珠宝、古尸、陪葬 ,神秘的面纱背后是璀璨的古代文明。。。。。。

1、《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个兵马俑发现,发

掘的详细经过。。。。。。

2、《寻找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掘出来的“中国北京猿人”轰动了当时的世界,被誉为“整个地球人类的震撼!”然而。。。。。。

3、《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

4、《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率部,以剿匪及军事演习为名,荷枪实弹进入东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打开乾隆、慈禧两座地宫,劈棺抛尸,将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宝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外文明史上惊天动地的大案。 。。。。。。

5、《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

这是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新中国以科学考古手段发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长篇纪实文学。

6、《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修订本)》

位于陕西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宝塔,在一个风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人员无意间在塔下发现了秘密玄宫,这便是埋葬着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大唐帝国无数珍宝并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本书从不同侧面,披露这座迷宫的发现、发掘经过,以及佛祖真身舍利东来中国的秘密过程,为中国历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

二,《天国的灵光:佛像》

本书是走进珍宝世界系列图中的一册,全书以大量精美的照片介绍了汉、十六国时期至元、明、清代2000多年间的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佛像,每件佛像均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及多篇局部放大照片,便对读者的欣赏。全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既具收藏性又具有知识性及鉴欣赏性,是文物爱好者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三,《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精)》

本书是关于李宪夫妇葬墓的发掘报告。本书记录了该墓的墓葬形制、葬具、墓内装饰壁画以及种类繁多的随葬品,其中有陶瓷器、铜、银、玉、玻璃料器等妈妈,这些都为唐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四,《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序 我们的心愿引子壹 汉兵马俑坑的发现贰 发掘清理兵马俑叁 寻找兵马俑陪葬坑的主墓肆 陵墓的初探、试掘到正式批准发掘伍 内外墓道发掘告捷陆 会战主墓室柒 清理的珍贵文物捌 解答楚王陵墓的两个问题后记

五,《中国(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中国(世界)考古未解之谜》

六,《帝国的辉煌》

本书是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及秦文化的考古科普图书。秦始皇陵与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了秦国历史以及秦所创造的

七,《定格历史(隐藏于古墓中的奥秘)》

八,《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九,《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记》

继发现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之后本书纪之初,在成都平原又传来了令人再次震惊的考古大发现: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国邑遗址,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骇然现世……考古工作者将此遗址命名为“金沙村遗址”。

本书作者亲自参与了金沙村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以如花的妙笔,将田野考古和丰富的知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融为一体,撰写了这本书。 作者将带你一起穿越数千年时光隧道,走进古蜀都金沙村,去体会古蜀人的社会生活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本书集中展示了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问世3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

十一,《西藏考古与艺术》

找寻失落的文化——西部西藏前佛教时期重要考古遗迹调查报告(1992-2002)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丁冬:西藏西部一处前佛教时期居住遗址的发 西藏西部陶器制作工艺的观察和初步研究 De-ga gyu-tshal(榆林窟)之会盟寺的比定图像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松赞干布塑像的再观察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大发现》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人”)遗址发掘与研究,是世界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重大事件之一。此遗址被列入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境内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眼前的这本小册子,作者尽力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这一段牵涉众多学科和专业性很强的历史,融会了国内外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写成一本雅俗共赏的书

十三,《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作品系列--张光直作品系列》

这是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随笔集,收录其80及90年代所写书序、讲演稿、报刊文字及访谈记录。内容涉及考古人类学研究理论与发展,学者介绍,学界轶闻掌故、考古时事及对学术的前瞻。以随笔的形式,读者不仅可了解张光直学术上的直知灼见,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诙谐、宽容、乐观、热富有社会使命感的尊长。这是“张光直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十四,《秦公帝王陵》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秦公、秦王和秦帝陵墓的专著。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充足、完备、翔实的一手资料,详细介绍了秦陵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的陵墓、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墓、陪葬坑等情况。特别是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其规模之大在世界帝王陵中也属罕见。秦始皇皇陵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文明的重要窗口。

十五,《趣味考古》

本书包括趣探事源,趣谈考古,趣觅古迹,趣话文物几个篇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考古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探究了考古中的来龙去脉之谜。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国卷·彩图版》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考古。编者在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者、考古过程、考古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考古探索过程中难以言表的身心体验。

红山玉器图鉴

·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

·走进汉画

·宜德彝器图谱

·清代地方私帖图录-甲种本之二十

·戴志强钱币学文集-甲种本之十七

·中国传统漆器/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

·广西考古文集(第二辑)--纪念广西考古七十周年专集

·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三卷)

·中国考古学(第5卷)=Chinese Archaeology

·古墓--雅俗中国丛书

·走进考古现场

·南宋官窑与哥窑(杭州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宋元青白瓷鉴藏

·国宝

·中国寻宝地图

·国宝沉浮录

·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下

·考古探险·古代王朝的历史踪迹

·考古探险·绝境之地的神奇故事

·考古探险·记录神秘的历史碎片

·考古探险·再现历史的神秘辉煌

·考古探险·医病史中的生死轮回

·再现昔日的文明:东方大港宁波考古研究

·鉴识古印

·唐代墓室壁画研究

·明清床榻

·盈握珍玩

·木样年华(中国古代家具)

·皇室文玩珍藏

·让你价值连城(收藏家发迹的秘密)

·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

·洛阳考古集成(夏商周卷)

·簠斋金文化

·音乐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簠斋金文题识

·河西汉塞调查与研究

·昭陵唐墓壁画

·龙山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胡汉之间:“丝周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

·文物鉴定与研究

·科技考古(第一辑)

·西汉孤魂:马王堆汉墓发掘之谜

·古玩谈旧闻--文玩鉴赏丛书

·龙骨坡(200万年前的山寨(彩色版))

·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

·东方考古(第1集)

·中国古陶瓷鉴定基础

·翡翠首饰价值考成(上、下册)

·中国陶瓷史

·中国文物年鉴2005

·巴东罗坪

·民族考古学家宋兆麟--中国民间人物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中国民间人物

·冶山存稿(南京文物考古论丛)

·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究-原匈奴、匈奴

·古今神秘现象全纪录--考古篇

·中国考古学通论(修订本)

·最新田野报告:考古(《纽约时报》科学版)

·大考古(考古·文明·思想)

·中国考古未解之迷

·世界考古未解之谜:彩图版

·中国考古地图

·世界考古大探索(世界悬疑与文明大探索)珍藏版(4)

·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祆教美术考古手记(紫禁书系)

·故宫博物院学术文库--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

·古代玉器通论(中国考古文物通论)

·天文考古通论(中国考古文物通论)

·沙漠考古通论(中国考古文物通论)

·古代铜鼓通论(中国考古文物通论)

·世界考古奇案(探索未知世界系列丛书)

·考古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百科系列)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考古学论文集(上,下)

·龙骨坡----200万年前的山寨[双色版]

·新石器时代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上、下册)

·探索· 考古发现

·考古的历史--彩色人文历史

·世界著名考古发现探秘(少年的文化之旅)/少年博览丛书

·青桐王都-----殷墟考古大发现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上、下册)

·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

·考古学:追寻人类遗失的过去(插图本)

·中国考古未解之谜--彩色未解之谜系列

·考古的故事 (世界卷)

·沉舰--3000年海战史的考古之旅

·吴城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吴城文化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古代漆器(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宋元明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帛画(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屈家岭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红山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马王堆汉墓(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石窟(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服饰(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裴李岗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秦兵马俑坑(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城市(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隋唐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玺印(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秦汉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曾侯乙墓(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农业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夏商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第一辑(8本套装)

·古代岩画(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滇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秦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20世纪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旧石器时代考古(二十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楚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广州南越王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中国重大考古发掘手记--秦兵马俑

·(正背翻)中国 世界考古未解之谜

·语石 语石与同评-考古学专刊丙种第四号

·青藏铁路西藏段田野考古报告(西藏高原田野考古系列丛书)

·揭阳考古(2003-2005)

·郑州宋金壁画墓(中国·郑州考古)

·中国郑州考古四郑州大师姑2002--2003

·清江考古(长阳地区考古发掘报告)(精)

·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精)--中国文库

·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中国文库)

·中国化石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1901--2000(东北地区卷)

·2003年三峡文物保护与考古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原考古大发现3楚墓疑云

·中原考古大发现1叩醒商城

·中原考古大发现2殷墟之谜

·中原考古大发现4龙门佛光

·中国考古探秘-风雪定陵(插图版)

·中国考古(英文)

·美术考古学导论(刘凤君)

·中国考古学史 (插图珍藏本)

·考古学读本

·考古学读本

·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考古学读本

·中国名砚揽胜

·考古探险·古代王朝的历史踪迹

·考古探险·绝境之地的神奇故事

·考古探险·记录神秘的历史碎片

·考古探险·再现历史的神秘辉煌

·考古探险·医病史中的生死轮回

·金沙:21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

·西沙水下考古(1998-1999)

·民国交通联运图印花税票(附数据库光盘)

·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考古学理论导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

·理论考古学/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译丛

·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作品系列--张光直作品系列

·华南考古(1)

·湖北库区考古报告集(第二卷)

·吴城--1973~2002年考古发掘报告

·中国名窑地图

·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

·东方考古(第1集)

·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究

·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上下)

·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

·高句丽遗迹(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渤海遗迹(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魏晋南北朝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敦煌吐鲁番文献(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石刻(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简牍/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青铜王都(殷墟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

·200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著)

·闽宁村西夏墓地(精)/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

·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精)/福建文物考古报告

·文字考古(1)(精)

·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张昌倬主编)专升本)

·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

·美术与考古(上下册)--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13

·许昌漯河钱币发现与研究

·临海文物志

·上海文博论丛·第13辑

·汉长安城武库

·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1)

·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

·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

·中国考古未解之谜世界考古未解之谜/彩色未解之谜丛书

·中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2000年卷)

·大同南郊北魏墓群

·白玉鉴赏

·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

·中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200年卷)

·中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2000年卷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卷)

·潜江龙湾:1987-2001年龙湾遗址发掘报告 上下

·文物学

·明清青花瓷画鉴赏

·古玩指南:铜器

·古玩指南:玉器·镶嵌

·马王堆汉墓探秘

·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南卷

·隋代虞弘墓

·北齐徐显秀墓

·面向大地的求索(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敦煌考古漫记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大地湾考古研究文集

·厦门考古与文物(第二辑)--厦门文化丛书

·真如集:浙江考古学会学术论文集

·揭阳考古 (2003-2005)

·名家收藏趣谈

·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堤荆州马山段考古

·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

·陶瓷器玩藏文图--精致生活丛书

·枣林岗与堆金台--荆江大提马山段考古发掘报告

·神木新华

·清代御窑瓷器

·旅游文物鉴赏

·铢积寸累:广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选萃

·清三代青花盖罐

·西湖名人墓葬(西湖全书)

·钧台窑发现与探索

·中国考古学(英文版 全四册)

·来自地下的声音:中国历史考古大发现

·沙漠考古

·华夏神都:全方位揭迷三星堆文明

·守望砚田

·故宫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共二册

·陶白捐赠文物选集

·原州古墓集成

·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

·文博丛谈

·捐献铭记

·汉英文物考古词汇

·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文物精品集

·中国陶瓷简史:英文

·Pediatric Anesthesia Handbook

·揭阳考古(2003-2005)

·河南旧石器考古与第四纪研究论文集

·文物精华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

·考古大悬疑

·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 全三册)

·美洲考古大发现:被征服者扼杀的文明

·中国历史考古大发现:来自地下的声音

·西亚北非考古大发现:打开历史之门

·古希腊罗马考古大发现:欧洲文明之源

·中国史前考古大发现:文明的曙光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

·安阳殷墟出土玉器

·考古大悬疑(发现·探索丛书(经典版))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长清西汉济北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宋元明考古(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两周考古(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古代帛书(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灿烂佛宫(敦煌莫高窟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

·屈家岭文化(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大汶口文化(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马王堆汉墓(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美术与考古(上下)(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

·晚清民国瓷器

·西域考古图记

·南通博物苑文物精华

·昙石山文化研究

·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

·希腊艺术与考古学

·夏商周历史与考古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中国北方草原古代金银器

·中日两国考古学·古代史论文集

·古钱币

·太原隋虞弘墓

·龙泉东区窑址发掘报告

·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4辑

·邢台粮库遗址

·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

·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

·砚谈/把玩之旅丛书

·西亚考古史(1842--1939)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第七卷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

·中国考古未解之迷:图文版

·昆虫羊甫头墓地

·触摸尘封的历史

·官窑内造款作品集/古玩与收藏丛书

·洛阳王湾--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考古卷)

·甲骨文拓片精选:书体分类及临摹指要

·收藏杂学

·考古中国4D

·考古中国3D

·考古中国2D

·考古中国1D

·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巴蜀考古论集

·大家小书·野人献曝

·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

·古代青铜器/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四川历史考古文集

·中国古玉鉴藏

·考古学论文集(外一种)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上下

·龙泉青瓷赏析

·中国考古学要论

·淘宝上海

·锦灰三堆

·旧都文物略

·古陶珍宝:唐三彩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第十卷 考古论集

·2003成都考古发现

·东方考古(第1集)

·成都考古发现(2002)

·中国史前考古研究论集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第八卷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二)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 第四卷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语石;语石异同评(考古学专刊)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上)

·人类的十大考古发现

·潜山薛家岗

·中国化石古人类和就石器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1901-2000)·东北地区卷

·探索·考古发现

·湖南考古2002(上下册)

·夏商周文明研究·五 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大彩文库:古砚

·大彩文库:漆器

·大彩文库:清代玉器

·大彩文库:古茶器

·耶稣最后的法老:提示西方文明的真实历史

·天下第一剑:兖州镇水剑纵横谈

·乾陵文化研究(一)

·唐惠庄太子李�墓发掘报告

·闽侯县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

·七星河:三江平原古代遣址调查与勘测报告

·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报告集

·考古学研究(五):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

·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一(上下)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 第二卷 卜辞通纂)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 第五卷 金文丛考)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 第三卷殷契粹编)

·秭归苗评(含光盘)

·郑州大河村(全两册)

·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众的研究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10卷

·中国西部考古记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金银器卷

·银器

·新中国股票证图录

·中国粮票目录 2003-2004年版

·中国债券目录 2003-2004年版

·中国旧纸币目录(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 2003-2004年版

·昨日盛宴: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支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

·神秘瑰丽: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混沌初开:中国史前时代文化

·旅游文物艺术/旅游学新视野丛书

·文物鉴定与研究(2)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二卷

·曾侯乙墓文物艺术

·安阳文物精华

·雕刻艺术印钮

·收藏与投资 毛泽东像章目录

·大彩文库:象牙雕刻

·珠宝

·郭店楚墓竹简

·任式楠文集

·200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大彩文库:青花瓷

·大彩文库:古代铜镜

·考古之谜

·明代磁州窑瓷器

·火坛与祭司鸟神(中国古代袄教美术考古手记)

·任家咀秦墓(精)

·古玩

·历代印学论文选

·红山古玉藏珍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卷)

·观赏石·盆景石·石砚及印章石鉴赏

·先秦两汉考古学论丛

·简牍帛书发现与研究

·慧眼识宝(二)

·慧眼识宝(一)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楚地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二)

·鉴藏如意(保值收藏)

·鉴藏铜墨盒

·斯坦因第四次中国考古日记考释

·中国考古学通论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西拉姆讲述考古的故事

·探寻黄河文明

·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

·秭归柳林溪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考古学论文集(外一种)上下

·中国音乐考古学

·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

·戏剧与考古

·宋元明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中国考古大发现(上下)

·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3辑配合国家基本建设专集)(精)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

·玉石之路(遗失在古墓中的历史)

·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记

·苏州考古

·考古学研究(五 上下)

·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第四卷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商周古文字类纂

·洛阳皂角树--1992~1993年洛阳皂角树二里头文化聚落遗址发掘报告

·隋唐考古

·胶东考古研究文集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7)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8)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6)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5)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10)

·屈家岭文化/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9)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3)

·中国考古文物之美(2)

  在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有一个叫卫辉市的地方,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财神之乡。自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治,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卫辉市区西南10公里娘娘庙村南200米处,有一个古墓,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墓遗址。不要小看这个古墓遗址,就是在这里,公元三世纪被魏晋时期,在一个盗墓贼的“帮助”下,中国又一个著名的古文化,在这里被发现。

 中国古代有“侍奉死人如同侍奉活人一样”的说法,因此古人,特别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经常将生前最珍贵的物品殉葬,以便在阴间继续使用和占有。一些王公贵族们更是在年轻时候便开始修建陵墓,堆积财富,以供身后享用。如此“厚葬”,刺激了对以获取墓穴中的稀世宝藏为目的的盗墓贼的贪心,所以,中国的古墓遗址,多数都有被盗的痕迹。当然,这个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墓遗址也不例外。

 到了西晋武帝年间,汲郡有个叫不准的人,他是个盗墓贼,在这里盗墓的时候,挖开了这座古墓。在这座墓里发现很多竹简,于是这些盗墓贼就地取材,抽出竹简当火把用来照明。看到墓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撤退了。后来有人发现墓被盗,报告官府。官府将墓内及散落地上的竹片收集起来,但只收回了不准盗墓时照明用的一大批竹简。竹简上面写的都是蝌蚪形状的文字,然后装了几大车,运到都城洛阳后,交给西晋朝廷。这批竹简由汲县运到京师洛阳以后,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经过苟勖、校书郎傅瓒等人对这批竹简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发现竹简是包括《穆天子传》在内的魏国史书,十分珍贵。后又经卫恒等学者的进一步整理,共整理出古书16种75篇,还有《纪年》13篇。该书原无名字﹐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后来,史学家又依出土地,命名这批竹书为《汲冢书》。

 《竹书纪年》文字简洁,系编年史,类似于《春秋》,比较真实地记录了魏国史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后,郭璞《穆天子传注》、干宝的'《搜神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李善的《文选注》、刘知己的《史通》、李昉的《太平御览》、王存的《元丰九域志》、罗泌的《路史》、胡应麟的《三坟补选》、鲍彪的《战国策注》、顾炎武的《日知缘》以及现代史学家郭沫若在其著作中,都曾引用此书,用其中的史实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看来这个魏国国君也是个喜欢读书的主,在自己的墓里,埋了那么多古书。那个叫不准的盗墓贼也是很巧合,偏偏盗开了这座墓,使这部古代著作重见天日,才有了后来《竹书纪年》这个古代文化的发现。遗憾的是,被当火把烧掉了一些,否则,这部古书将更加完整,看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完美的。

这座古墓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这就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这片陵墓就是长沙国宰相利苍的家族墓。

利苍贵为长沙国宰相,可是在他的陵墓中,却没有出土很多有价值的文物,真正让马王堆闻名世界的就是利苍的妻子——辛追。因为辛追夫人出土的时候,竟是一具保存完好的湿尸。

除了这具湿尸,考古专家们,还在这片古墓中,找到了画风飘逸的帛画,珍贵的漆器,酒具,祭祀器和珍贵的生活用具。甚至还发现了一件世界上最轻巧的素纱襌衣。

总之一句话,马王堆古墓中的文物,让一个文物专家甚至研究两辈子都研究不忘,西方的一些文物界的同行,竟称中国的马王堆为东方的“庞贝城”。

除了对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竹简感兴趣之外,对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确实不怎么感兴趣,原因简单不复杂:那些文物个顶个都是好东西,可是出土后,就要被放进博物馆,我等平民百姓想要去看,不要意思,您得买票。

可是这些记载着《周易》、《老子》、《导引图》和《养生方》等内容的竹简却不一样,因为那上面写着汉代人如何趋吉避凶,如何谈经论道,如何滋补养生等等方面的知识。

那些出土的金银珠玉的价值,体现在它们的文物价值之上,而竹简的价值,却体现在知识价值之上,汉代竹简上的古字,与现代人已经有了很大的距离,经过专家的成功解读后,随着一篇篇研究论文的公布,上面的文字信息,也就是代表知识的“干货”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胎产书》中,古人提出了孕妇安胎的“三段论”,第一个月要饮食精美,切莫吃辛辣腥臭之物;第二个月要安静少动;第三个月最关键:要见一些仪表端庄的君子或者大人物,切莫见那些奇形怪状的人,以免影响情绪,不利胎儿。

下面就到了本文的重点:出土竹简的《养生方》中有一养颜方:每天早晨,空腹服用鸡蛋酒,只要连服21天,便可使人精神振奋、容颜秀美、面露红光——这则秘方真的管用吗?

我们首先分析一下这则养颜秘方中的两种材料:鸡蛋和酒。

鸡蛋:富含胆固醇。蛋白质含量为食物中的最高,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易被人体吸收,是非常适合人类的食物之一。鸡蛋富含的营养,还可以修复人体组织,并参与新陈代谢。(鸡蛋可以养颜,但单靠鸡蛋养颜,确实有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酒:白酒自古就有药物的作用(古代的酒都是低度酒)白酒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化瘀解湿,常喝白酒,不仅可以促健康、益催眠,而且人的气色也会很好,气色好,颜值就高!

低度酒加鸡蛋空腹饮用,确实有美容的效果,这事已经被现代人的证明,但是缺点是时间却缓慢,效果不明显,为了加快美容养颜的作用,现代人是这样用酒泡蛋的。

1、将鸡蛋放入白酒,四五天后取出,然后将蛋白均匀地涂在脸上(鸡蛋中含有维生素E等有益成分,会对皮肤起到一个美容的作用)但酒泡过的鸡蛋,含有酒精的成分,有一些朋友的脸,会对酒精过敏。

2、用糯米酒冲蛋。将酒水煮沸,然后加入打碎的鸡蛋,搅成蛋花状,米酒有促进血液环、润肤等功效,再加上鸡蛋,不仅可以做到膳食互补,还有美容的功效。

有一个事儿提醒大家,一类美容的药膳,只适合某一类人服用,还没有一个药方,完全适合全天下的人,故此,大家在美容的时候,还需进行理性的选择!

文/晓梦阁主

道存_千古,浩然天地间。

道,从上古便一直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从伏羲、黄帝、姜子牙到老子、庄子、列子,这些道家宗师先圣们将道不断地发展和演变,他们了解自然规律,窥探天下大势,也深知民间苦乐。慢慢地,学习和传承道的这群人,有了这么一种习惯: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归隐山林。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很难知晓道家的真相,也对道门不甚了解,更别说道家技术和思想。

直到长沙的一座千年古墓被挖开,人们才惊讶地发现,竟然如此厉害!

千年古墓马王堆

1971年,位于长沙境内的一座古墓被挖开,里面简直可以说是一个道家宝库,里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座古墓就是埋藏在地下近2000年的长沙马王堆古墓。当年国家的考古部门不健全,人才凋敝,人手缺乏,就连挖墓都是请当地的老乡和土夫子们一起挖的。由于当时保护技术有限和文化保护意识缺乏,在出土后不少珍贵的文化失去了原有的样子。

那这座古墓中到底挖出了什么?

1、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尸

2、一盒装了2000多年的藕汤

3、两件素纱_衣

4、各种漆器

5、竹简和帛书

而这每一样都震惊世人,震惊世界考古界,因为:

千年女尸出土时,依然栩栩如生,就如刚死去一样,如今看到的是氧化后浮肿的模样;那2000多年的藕汤打开的那瞬间,白色的藕片还在汤中晃动,一转眼却化成泥;两件素纱_衣叠起来可以放进火柴盒中;各种漆器至今都光鲜亮丽。竹简和帛书绝大多数是道家古佚书,多为道家者学习的兵书、术数、方术、医术、相术和占星术。

马王堆一共有三个墓穴,最大的叫

辛追墓

,辛追就是那个千年不腐的女尸。最小的是

利苍墓

,利苍是谁呢?

他正是帮助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的一位道家宗师,后任职长沙王丞相,被刘邦分封为_侯,辛追是利苍的老婆。

而中间的墓是二人儿子的墓。

素纱_衣与千年女尸

两件素纱_衣薄如蝉翼,折叠后可放入火柴盒中,对于一件衣服而言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国内的研究者就想着能不能复制出这样的衣服,于是国内最顶级的防治研究所——南京云锦所着手复制素纱_衣。但素纱_衣仅仅49克,这如何复制?果然,第一次复制出来时,重达260克,失败了。研究发现必须使用三眠蚕的丝才能做,花了10年时间培育蚕丝,在1998年的时候复制出一件495克的复制品,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不过仍然无法复制。

考古研究者说,这两件禅衣可能就是辛追夫人的,而这素纱_衣就是辛追夫人的情趣内衣。这不是瞎说,要知道她老公是利苍,利苍是道家的,而道家擅长养生术,房中术,道家是注重情趣的,是尊重人性与自然的。而给自己老婆制作一件这样的衣服,是非常可能性的。

本来有两件素纱_衣的,但在1983年的时候一个毛贼偷盗了一件,只是他不了解价值,以为不值钱一把火烧了。被烧的那件更轻,只有48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49克的那件,价值3亿美金,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的顶级文物之一。

而提到防腐,往往让人想到的是埃及的木乃伊,但木乃伊与辛追夫人相比,那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经历2000多年,刚出土开棺时,辛追的肌肤柔软而有弹性,就像刚死去一样。要知道公元前165年入土,直到公元1971年破土,历经2136年的尸体还能保存成这样,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时,在开棺后棺椁内的药水工作人员全部倒掉了,只留了2小瓶样品。由于当年我国考古工作人员技术不高,防腐条件有限,只能将辛追夫人粗暴地浸泡在福尔马林里,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辛追夫人就是一具全身肿胀的女尸。

后来,这具女尸被解剖了,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内脏和脑组织竟然都没有腐烂,简直不可思议。最后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爆炸性结论:

马王堆辛追夫人尸体防腐技术无法破解。而这个结论,至今也无解。

《黄帝内经》与《德道经》

在利苍儿子的墓中发掘出大量的道家古佚书,其中就有

《黄帝四经》,包括《十大经》、《经法》、《道原经》和《称经》。

而《黄帝四经》与《归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书。

人们通过帛书上的文字记载,都十分震惊,因为上面记录的事与我们所知道的完全不一样!

我们在一般书中看到上古大战,黄帝打败了蚩尤,把蚩尤砍了脑袋,刑天找黄帝报仇,黄帝善待九黎族。但在《黄帝四经》中《正乱》篇中,却不是这样的,而是黄帝采用了雷霆手段震慑天下。

原文如下:

“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皮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其发而建之天,名约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若醢,使天下□之。

“上帝以禁。帝曰:毋乏吾禁,毋留吾醢,毋乱吾民,毋绝吾道。乏禁,留醢,乱民,绝道,反义逆时,非而行之,过极失当,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兴兵,视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俞,悫为地楹。帝曰:谨守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

翻译过来就是:

涿鹿之战,黄帝在战场上遇到了蚩尤,打败了蚩尤并活捉了蚩尤。战争平息后,黄帝把蚩尤的皮剥下来做成箭靶子,让人去射,射中多的人就有赏赐。把蚩尤的头做成大旗子,树立起来让人都看到。把蚩尤的胃填埋稻草,做成球,让人来踢,踢得好的赏赐。最后把蚩尤的骨肉剁成肉泥拌在菜里,分给蚩尤的部众吃。

黄帝下令:以后禁止触犯我的法令,禁止不吃我给的食物,禁止扰乱我的民心,禁止违抗我的思想。如果你们触犯我下的禁令,不吃我的食物,扰乱民心,违背的意志,而擅自调兵,那你们就看看蚩尤的下场。

这就是黄帝为何能一统天下的雷霆手段,这就是正乱

,合乎天道,蚩尤有此下场是因为蚩尤所作所为过于残暴。后来这种思想由黄帝的大臣力黑教授于黄帝的子孙颛顼帝。

除了《黄帝四经》外,古墓中一共整理出了42本古籍,共12万字,被编撰成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大家都知道老子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道在前,德在后。但在古墓出土的是经书叫《德道经》,德在前,道在后。

《德道经》又叫《老子甲本》

。德是人的德行,道是天地规律。就两个字的顺序不一样,这中间的思想却是截然不同的。

就比如: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影无名——《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德道经》

“曲则全,枉则直——《道德经》

“曲则金,枉则定——《德道经》

像这样的思想差别还有很多,你会更偏向哪一种?

失传的占星术

在古墓中还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占星术,是关于天文的书籍:《

天文气象杂占》、《五星占》和《物则有形图》。

其中,《天文气象杂占》和《五星占》一经破土问世后就震惊了中外的天文研究者。《天文气象杂占》是一本主要记录观测彗星的书,其中详细记载了29颗先行我们知道的彗星,并且将彗星的形状和运行周期,这些彗星的形状与现代天文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的一样,那么问题来了,古代没有天文望远镜,古人又如何观测到的呢?《五星占》中详细地记载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与今天的天文数据对比,580天只差了043天。

你以为这是最主要的吗?当然不是,

这三本书现代人只能看懂彗星的样子和运行周期,而大部分内容我们无法看懂,这些看不懂的内容就是早已失传的占星术!

看过这些,才会真的发现夜观星象推测未来,未必是假的,只是今天这种神技失传,我们无法理解罢了。

其实,更多的真相可能都埋藏在地下,但时间是否允许人们去发现,这就不得而知了。或许,科技的发展会解开,又或许很多真相就如占星术一样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地将这些变成了神话!

湖南出土一本千年古书,为什么研究成果让西方学者傻眼?

中国是一个自古以来就特别关注天文的国家,《周易》写到:“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说明在很久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研究天文了。实际上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