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知识大全
国学小知识大全
国学小知识大全,让孩子明白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比较小的宝宝就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所受到的陪伴与教育影响会伴随一生,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现在分享国学小知识大全。
国学小知识大全1何谓国学
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为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吾国汉代古谚曰: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吾国旧时视外人来华者,不知其学。较进,则知可学其一二端。更进,则知其自有其学术,而与吾国为截然不同。然由今之所见,则知中国之与外国,实为大同小异者也。古代各部落,有知造舟者,有知制车者,各有所能,各有所不知。今外国自工业革命以来,文明日启,距今亦为时不远。由将来观之,东西两洋之文化,犹古代各部落间文化之关系也。又常有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等以区别东西洋之文化。实亦不然。今世之各社会,皆为文明之社会,其程度相差无几,善亦同善,恶亦同恶,固无何高下也。
中国学术之分期
1中国学术之渊源:(1)古代之宗教哲学。(2)政治机关经验所得,所谓王官之学。
2合此两者而生先秦诸子之学,诸家并立。
3儒家之学独盛。
4儒家中烦琐之考证,激起空谈原理之反动,偏重《易经》,与道家之学相合,是为魏晋玄学。
以上为中国学术自己的发展。
5至此而佛学输入,为中国所接受。萌芽于汉魏,盛于南北朝,而极于隋唐,其发达之次序,则从小乘至大乘,是为佛学时代,而玄学仍点缀期间。
6至唐而反动渐起。至宋而形成理学。理学之性质,可谓摄取佛学之长,而又去其不适宜于中国者。
此为中国学术受印度影响之时代,至明亡而衰。
7而欧洲学术,适于此时开始输入。近百年来,对中国学术逐渐发生影响。[前此与欧洲之接触,仅为技术上,而非学术上的,故未受若何之影响。]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
——古代之宗教哲学
国学小知识大全21、为什么明清皇帝多用年号称呼?
明朝的永乐、万历、嘉靖,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这些都是皇帝的年号。那么为什么对明清皇帝我们多用年号称呼呢?
隋唐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谥号叫得比较多,比如汉文帝、汉武帝。隋唐后因为谥号字数越来越多,大家就改叫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若都用庙号称呼,历朝攒下来的太祖高宗,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让人分不清楚。
明之前,一位皇帝可以用一个年号,也可以用多个年号,最多的用了十几个年号,还有多个皇帝共用一个年号的情况等等,错综复杂。朱元璋时设定一世一元制,规定了一个皇帝在任只能用一个年号。清朝承袭这一制度,年号在明清时期终于与实现了皇帝的一一对应。
2、春秋大梦,到底是什么梗?
春秋大梦,源自春秋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称王称霸而肆意发动战争,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目标变得明确起来,他一心想着灭掉齐、楚、燕、赵、魏、韩这六国,统一天下;而这六国却还在原地踏步,依旧想着称王称霸,做着当年的春秋梦,最终被秦灭掉,所以就有了春秋大梦这个说法。
春秋大梦现在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在这寒冷的冬天想拥有春日的暖阳,当然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是春秋大梦罢了。其实,春秋除了表示春秋年代以外,还有一年四季甚至是一生的含义。
3、乌龙茶的“乌龙”和乌龙球的“乌龙”是一回事吗?
足球赛中,球员把球踢进自家球门,不得分反而失分的情况用英语叫“own goal”,粤语中“乌龙”与其发音接近,有搞错、稀里糊涂的意思,便有了“乌龙球”一词。
“乌龙茶”的由来有几个版本。一种说法是一茶农采茶后下山,一路颠簸,竹篓里的茶叶碰撞,散发出清香。茶农将这一发现用于茶叶加工,形成了“摇青”工艺,当时人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便称其为“乌龙茶”,也就是“稀里糊涂”的茶。另一说法是雍正年间,有一位叫苏龙的茶农,因皮肤黝黑,大家都叫他乌龙。一次采茶后因未及时杀青,放置一天后的茶叶边缘变红,散发出清香。他借此研制出新茶,于是人们就用他的名字称呼这种茶。
一样的'“乌龙”,乌龙茶好喝,乌龙球就有点尴尬了。
4、“君子”是个褒义词,为什么小偷却被称为“梁上君子”?
君子是褒义词,但是一个人的称谓里带“君子”,也不一定就是真君子,比如金庸先生笔下的“君子剑”岳不群、来自英文单词“junkie”的“瘾君子”。再往前数,还有“梁上君子”,是指小偷。
据《后汉书》记载,有位名士叫作陈寔,一天晚上,家里进了小偷,躲在房梁上,被陈寔发现。陈寔很镇定,穿好衣服,让子孙都过来,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努力。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就是坏的,坏习惯往往是因为不注意品行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梁上君子就是这样的人!”小偷大吃一惊,从房梁跳下来,跪在地上诚恳认罪。陈寔开导了他一番,还赠送了两匹绢。从此全县没有再发生盗窃案了。有错就改,不断完善自我,“梁上君子”也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5、为什么将没有根据出处的编造叫做杜撰?
我们形容没有根据出处地编造叫做杜撰。“杜撰”一词出自宋人《野客丛书》,他提到了北宋时期的杜默,此人与诗人欧阳修、石延年相处甚密。杜默非常喜欢作诗,不过对诗的韵律、用字的规矩一窍不通,却反对循规蹈矩,总闹出许多笑话。于是后来,人们每次提到他所写的诗,就说是“杜默所撰”。慢慢,就简化为“杜撰”了。
其实像杜撰这样含有姓氏的词语还有墨守,说的是战国时,墨翟(墨子)善于守城。后因称善于防守为墨翟之守,简称“墨守”。
6、李白字太白,是因为长得白吗?
古代对一个人的称呼有很多,有名,有字,还有号。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古人的这些称呼非常有趣。比如李白,他字太白是因为母亲梦到太白金星后有了身孕,所以给他取名白,字太白,这里的太白是太白金星的意思。
再比如韩愈,字退之。韩愈的名是他自己起的,取超越的意思。那他的字又为什么是“退之”呢?这不是跟他的名相反吗?这个字的由来跟韩愈的人生经历有关,虽然韩愈才华横溢,但他有点自傲,考了四次都没考中个一官半职,后来他认识了卢**。卢**在劝解他时写了这么一句:“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韩愈看到这句话后自我反省,给自己取了个字——退之,提醒自己要谦虚。
国学小知识大全3《贞观政要》:以人为镜明得失
贞观政要其书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397个“帝”和162个“王”,在这些帝王之中,真正算得上宽容虚心、勤政爱民、以德服人的皇帝不多,但是唐太宗是公认的一个。虽然他的文采不如李煜,书画不如赵佶,谋略不如诸葛亮,用兵不如孙武,但他是个成功的领袖。因为他有一颗作为普通人的虚心好学、善于听取意见的心。
《贞观政要》是一本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的书,为了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涵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名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解读:照铜镜可以整理自己的穿着,借鉴古人的历史可以知道兴亡成败的道理,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在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我没有了宝贵的镜子。”正是因为有众多的“镜子”,唐太宗才能够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帝王。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解读:想要使天下安定,先要保持自身的正直。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懂得从自己为人处世出发来治理国家的道理。其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想要赢得朋友的尊敬和信赖,也要从自己的身上找方法,问问自己是否值得别人尊敬和信赖。
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解读:打江山的困难已经成为过去了,守江山的困难,我今后还 要和众位大臣一起慎重地考虑。很多人打下了江山,还 没有稳固基业,就急于享乐。其实,要守好自己的成绩,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
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
解读:在潜移默化中,以无为来治天下,这才是上上的德。“无为”,就是不建宫殿,不选秀女,不搞铺张浪费,不举行盛大的政治活动。在这种自然淳朴的政治中,帮助人民恢复平常的生活,这是历代君王很少办到的事情。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解读:我(魏征)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先要让它的根稳固;想要河水不枯竭,先要让它的源头通畅;想要国家安宁,先要行善积德。不要将目光紧锁在结果上,而要学会看到产生结果的原因,从原因上去努力。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解读:对朝廷的埋怨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老百姓的心声,就要怀着敬畏的心听取。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如水,明君不能落到被水淹没的时候再后悔。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
解读: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引发的,小事上不慎重,成了大事情就不好挽救了。要想避免大的麻烦,就要解决好每一个小问题。“细节之中有魔鬼”,小妖还 好对付,大魔就难收拾了。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解读:一个人想要看清楚自己的容貌,就要找一面明亮的镜子。在哈哈镜中是看不出真实的样子的,在没有原则的人身上,看不出自己的不足,只有和那些优秀的人比较,才能看到自身的潜力。
贞观政要故事
以孝治天下
房玄龄生母早逝,他对继母也十分孝顺。据史书记载,当他的继母生病,请医诊视,必定拜迎流泪。丁忧期间,为继母哀伤过度,身体消瘦,像一把干柴。太宗为了奖励他的孝行,派人前往宽慰,并且赠送了许多礼物。
还 有一次,有个名叫史行昌的突厥人在玄武门做看守。吃饭时,他总是把肉留下。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拿回家侍奉母亲。”太宗听说后感叹说:“仁孝的天性,哪分什么华人、夷人”于是赐给他御马一匹,并诏令供给他母亲肉食。唐太宗把孝作为治身的根本,极力推崇,使社会风气变得更淳朴。
虚心使人进步
贞观十六年,太宗问魏征:“我克己奉公,一心一意治理朝政,仰慕前代圣贤,并努力效仿他们。将积累美德、增加仁义、建立功业、为民谋利这四个方面,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我经常用它们来自勉。可是,人常常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我所说的这几件事,做得好还 是不好。”魏征回答道:“德、仁、功、利陛下都能做得到。对内平定祸乱,对外攘除戎狄,是陛下所建的功;安顿百姓,使其各有生计,是陛下所积的利。这么说来,功与利所占居多,只有德与仁,还 须陛下自强不息,躬行实践,一定可以达到。”
唐太宗以先贤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一直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一个仁君明君。唐太宗不仅在道德上要求自己见贤思齐,在治理国家上,他也常常拿自己和前代的君王作比较。他说八百年的周朝和经历二世而亡的秦朝之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领导者是否为自己的子民着想。秦朝纵情声色,横征暴敛,所以瞬间倒塌。
山东卫视国学小名士第六季节目是一档以国学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旨在通过比赛的形式,让观众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该节目自2019年首播以来,已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节目中,选手们需要通过答题、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国学知识和才艺,最终评选出优胜者。该节目不仅让观众了解了国学知识,还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档非常有价值的节目。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自古至今,山水美景一直在滋养着我们。本期《国学小名士》第六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主题“不畏浮云遮望眼”,来到节目三组家庭中的几位小选手,他们以智会友,向诗词“最高层”努力。
⑴ 少儿国学课程
1、文化课程:
经典一 《弟子规》 ――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少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贯穿于日常生活。
经典二 《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学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国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之精髓。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
经典三 《千家诗》 ――诗词熏陶,出口成章。
《千家诗》用以陶冶少儿性情的诗歌读本,旨在用咏歌古诗“以养其性情”。共选诗 200余首,大部分语言流畅,词句浅近,易读易记,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名诗。通过经典古诗的讲读让少儿的文学修养得到提升,语文成绩无形提高。
经典四 《论 语》 ――名句选讲,奠定基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熟知的很多名言都来自《论语》。本书影响了全亚洲及更广范围,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理。本经典的学习使少儿对我国基本价值观念的仁、义、礼、智、信等有一定理解,摄取经典智慧,奠定国学基石。
经典五 《道德经》 ――玄妙哲理,提高悟性。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对我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奥秘,此书是世界上除《圣经》外发行版本最多的著作。学堂选讲其中一些体现做人智慧和事物哲理的名句提高少儿悟性。
其他经典 《大学》、《易经》等 ――简单了解,博学多闻。
汇贤雅国学通过对其他经典的介绍和一些经典语句的简单讲解,让少儿接触更多的经典,为其以后的国学学习提供参考。同时增加其知识量,以达到博学多闻的目的。经典的介绍涉及:《大学》、《中庸》、《易经》、《心经》等。
以上是汇贤雅国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
⑵ 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好处
很多家长因为自己从小并未接受完整的国学启蒙教育,对于孩子学习什么没有一定的判断力,这里小夫子国学分享一下国学启蒙阶段应有的学习次序以供参考。
给孩子选择小夫子少儿国学,国学课程从蒙学至经史子集,层层深入 适合小学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学习,在古代的蒙学,一般是七八岁左右开始的,跟我们现在的小学入学年龄相差不多。但比起我们现在的小学,古代蒙学阶段的内容非常充实。个人认为,可以在孩子五岁到八岁左右开始学习蒙学,年龄太早不足以理解学习内容,太晚不足以发蒙。八岁之后需要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建议在初中之前就应该读完以下开列的书单。
第一是识字阶段,建议学习《三字经》、和《千字文》。
《三字经》现在大家比较熟悉,该书被誉为“蒙学之冠”!这么多的蒙学教材,能称为“经”的只有此书。该书可以称作是一部浓缩的古代文化小网络全书,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国学常识,并且为孩子在初学阶段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次序和一些必读书,随后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的历史,这样的内容体系是比其他蒙学读本高明的地方。
《千字文》是一本千古奇书,在这一千汉字中包罗了天文地理、历史典故、情趣修养、伦理道德等知识。历代很多书法家都很喜欢用《千字文》来写书法。让孩子从小学习这本书,即能识字,又长见识,开蒙阶段一定要读。以后有书法兴趣,也可以自己默写出来练笔。
第二是文学素养积累阶段,可以学习《声律启蒙》、。
这个阶段需要让孩子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知道一些典故,方便诗文的写作。
《声律启蒙》是古代私塾为了培养孩子的音韵学基础,训练孩子作诗作对的教材。但是这本书里也有不少的典故,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定的语感。跟此书类似的也有《笠翁对韵》,两者选择读一本就可以。
第三是诗歌熏陶阶段,建议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和宋词是诗词领域的两大高峰。诞生于清代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可以很好的让孩子接触诗词的熏陶。不过,除了这两本书之外,还建议要看看《千家诗》,此书跟《唐诗三百首》结合起来学习,可以让孩子更完整地了解诗。此书也收录了一些宋代的诗,虽然宋词的成就比较杰出,但宋代诗人的诗作也有不少广为流传的佳品。传统意义上讲“唐诗宋词”,其实可以更准确地说是“唐宋诗词”,这两个朝代诞生的诗词作品都是很精彩的。
经过前期的发蒙之后,也就相当于古代的蒙馆阶段的学习,随后可以试着学习经典的文章,培养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进而要开始学习经典,因此随后可以进入两个阶段的学习,第一是学会体会古文之美,第二是开始诵读经典。
第一是文章阅读阶段,应该诵读《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这部书收录了明代之前的222篇文言文,涉及先秦时期历史散文、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这本书也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小网络全书,包含的内容非常广博,可以让孩子从小学直到高中时期,反复诵读和学习,对作文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是读经明理的学习阶段,即开始读、《论语》和《孟子》。
经过了前期的发蒙教育之后,需要让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读经明理。知道以后的方向,做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让孩子在蒙学阶段培养起来国学的兴趣,后面的阅读就会变得比较自然了。
小夫子国学馆秉承“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育宗旨,让孩子系统《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诗经》、《老子庄子》、等国学经典!把孩子培养成为今天的翩翩少年,明天的博雅君子!
⑶ 国学启蒙的内容简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版》,《增广权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亦为国学启蒙宝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
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3)国学启蒙课程扩展阅读
这本书是国学教育专家历时5年锻造,是迄今为止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国学影音诵读版本,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烈推荐的中华瑰宝,完全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
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少年儿童诵读经典,就如同师从贤哲,从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从高起点展开人生。
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础。读古之人,与圣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
⑷ 适合小朋友的国学课程有哪些
中文经典:
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老子庄子选》、《易经》、《诗经》选;
蒙学:《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朱子治家格言》等;
◆英文经典:《仲夏夜之梦》,为孩子播下英文经典的种子,塑造打开世界文化的钥匙。
◆美术经典:《中国十大名画家》《世界十大名画家》《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的画册,以此熏染孩子对艺术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渐入自我创作和表达之佳境。
诵读经典:
①蒙学班——《孝经》《千字文》《弟子规》;
②养正班——从《国学启蒙》和《国学大要》两书中,选取相应的国学经典(段小适合诵读的内容为主,如朱子治家格言、心经、程子四箴等;
③精进班——《道德经》。(班次不同,内容有所不同及有不同的组合,长短交错,理性和感性兼顾)
⑸ 如何给小孩子上国学课
先培养兴趣,就是跟生活结合起来,然后呢,厉其志节,再搞点诗词歌赋什么的
⑹ 国学启蒙什么软件好
如果有个人去了粪堆那么这个人就是个笨蛋
⑺ 少儿国学教育的课程都是什么课程啊
比较全面的国学教育课程包括文化和艺术等多个方面,以国学为理论基础,蒙养孩子心性,以书法、国画作为艺术实践,培兴趣的同时让孩子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历史经典结合日常学习与生活,潜移默化养成良好品格与习惯
何为国学?它首先应该是“集一国学术之大成”,我国的国学主要是指古典文献中重要的典籍所设计的传统学术著作,它包括不通历史时期的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的有学派、学理和思想,它带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立场和情感倾向,几乎代表了每个时期的主导文化精神与价值形态。
而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定义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总称。国学经典则是专门指中华传统文化中比较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论著。
国学经典涵盖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可以举例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
1、经部以儒学经典为代表,分为:诗、书、礼、易、春秋、孝经、四书、乐等。
2、史部历史著作主要书目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战国策》等。
3、子部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主要书目有《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等。
4、集部是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主要书目有《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等。
那什么是传统文化呢?它一般指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创造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的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昆曲、越剧、演义小说等是代表,至今对当代读者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整个民族比较推崇和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传统文化不仅凝聚了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观念、情感认同和习俗制度,还蕴含国民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以及价值取向,因而它一直对国民素质的养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展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时候,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和话语权的争夺,复兴传统文化,掌握文化发展自主权,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发掘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已经开始成为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同和精神需求。因此传承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的传播对个人、家庭的早期启蒙,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爱国情结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这也是wetalk众语国际做国学教育的使命。
《国学小讲堂》是深圳少儿频道2007年打造的重点栏目,主要面对5—12岁的小朋友,以普及国学知识为主。栏目跳出了少儿教育节目的俗套,以“角色带入”的方式,本着“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宗旨,用幽默的语言,新颖的表现手法,灵活的互动形式,通过主持人强子与两个卡通人物咕拉拉和咚逗逗之间的各种有趣的对话,再现国学中最为生动的部分,将原本比较枯燥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国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好玩有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国学小知识大全
本文2023-10-18 04:25: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