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7下载1次收藏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第1张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证类本草》。

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重,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

较前代本草著作有所进步,同时广泛引证历代文献,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文献资料。它使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格局臻于完备,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重修本草之记

此书世行久矣,诸家因革不同,今取证类本尤善者为窠模,增以寇氏《衍义》,别本中方论有异名者,取其俗称注之目录各条下,俾读者易识。如蚤休云紫河车,假苏云荆芥之类是也。图像失真者,据所尝见,皆更写之。

如竹分淡、苦、堇三种,食盐着古今二法之类是也。字画谬误,殊关利害。如升斗、疽疸、上下、千十、未末之类,无虑千数;或证以别本,质以诸书,悉为厘正。

疑者阙之,敬俟来哲,仍广其脊行,以便缀缉,庶历久不坏。其间致力极意,诸所营制,难以具载,不敢一毫苟简,与旧本颇异,故目之曰重修。天下贤士夫以旧览新,自知矣。

影响评价

本书原为个人编撰,以其所具特色为官方赏识,故组织人员修订,成为地方官刊《大观本草》,继又编订成《政和本草》、《绍兴本草》,以朝廷名义刊行,之后又派生出《重修政和本草》、《新编证类图注本草》。

本书不仅流传至日本、朝鲜,而且影响及于元、明两代,在《本草纲目》问世之前近五百年间一直为研究本草学之范本,占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在本草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本草纲目》给予本书高度评价: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皆其功也。

明清时期,人们从各个方面积累的生物学知识不断增加,比较鲜明地体现在本草学研究上。本草学著作的大量出现,标志着药用动植物研究的新发展

这一时期的本草学著作主要有: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

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观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本草纲目·序》王世贞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说著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创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李时珍出生在中医药世家,医学志在格物,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我们打小就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先生所写,但是却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看了这期《典籍里的中国》之后,才知道李时珍当时写这本著作的艰辛与不易。

虽出生于医学世家,但是小时候父亲并不让他学医,他多次请求父亲,让他做一名医者。“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这是李时珍青年时期向父亲明志、决意行医时所说的话。

随后李时珍跟随父亲行医多年,经常因为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情况,看到了百姓对良医好药的期盼,也见到患者求医问药的艰难,更加坚定了他重修本草的决心。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更难。此后,李时珍查阅历代典籍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30年终于撰出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先生仙逝,他并未看到自己毕生为之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经典语录:

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之,世代永新。

守正创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守住这个“正”,再开出每一代的“新”,就能看着中国越来越好。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医者贵在格物也——《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四卷》

性理之精徽,格物之通典——《本草纲目·序》

寿国以寿万民——《进<本草纲目>疏》

大医精诚——《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

宋代的本草代表著作是《证类本草》。宋代本草学的代表著作当推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这部本草著作采用图文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