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那些医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古代有那些医书?,第1张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3、伤寒杂病论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4、本经

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扩展资料

中国古医书是古代医学的传承,极具医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创造出了很多辉煌的医学成就,影响远播日本、欧洲,并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医书原著跟现代翻印的古代医书内容有很多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当代的翻印古医书缺失了很多内容,所以中国古医书原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神农氏:最老的了,为《神农百草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啊!~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囗(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医疗经验丰富,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赵为“带下医”(妇科),至周为“耳目痹医”(五官科),入秦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

《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外经》

华佗(-208) :东汉末医学家又名歫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于外科尢为擅长,施针用药,简单有效曾以“麻沸散”为“肠胃积聚”等病患者做麻醉,成功施行腹部手术反映早在公元二世纪时,古人对于麻醉方法和外科手术的运用已相当成熟现存《中藏经》,系后人托名之作

张仲景 :汉末著名医学家名机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经钻研《内经》、《难经》及《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并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伤寒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民间医疗经验,对中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王叔和 :魏晋间医学家名熙,高平人曾任太医令精研医学,重视诊脉,收 辑前代诊脉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编成《脉经》十卷,是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皇甫谧(215--282): 魏晋间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 那(今甘肃平凉西郊)人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著成《甲乙经》

巢元方 :隋代医学家曾任太医博士,隋大业六年(610)主持 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书列述各类病症,为研究古代医学的重要资料

孙思邈(581--682): 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曾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书首列妇女、幼儿疾病,并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王冰:唐代医学家自号启玄子平素钻 研医学,曾郃时十二年,注释九卷本《黄帝内经素问》所著又有《玄珠密语》、《元和纪用经》等,一说为后人

王惟一: 北宋医学家天圣四年(1026)参与官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在总结古人针灸医疗实践基础上,考定明堂图经络孔穴并铸成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后又参预校正《黄帝八十一难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流传至日本、朝鲜等国,对东亚地区针灸医学有重要影响

唐慎微: 北宋医药学家字审元,蜀州晋原(今四川崇庆)人,曾著《补注神农本草》、《图经本草》两书,并搜辑经史诸子文献内所载方药重视民间医药经验,曾赴各地采访单方、草药,编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总结了宋以前药物学成就

许叔微: 南宋医学家字知可,绍兴二年(1132年)进 士,所著《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伤寒九十论》等,对汉张仲景《伤寒论》的内容有所发挥另著有《普济本事方》,记录医案及经验诸方

王好古: 元代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学医于张洁 古、李东垣,并任赵州医学教授所著有《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阴症略例》等,对脾胃学说多所阐发

朱丹溪(1281--1358): 元代医学家名震亨,字彦修,家居丹溪,早年即好医学,所著《格致馀论》,认为多种疾病的病机,均由“阳有馀、阴不足”所致,其治法主张“滋阴降火”对于当时《和剂局方》中用药偏于温燥现象,著《局方发挥》加以批评另著《素问纠略》、《本草衍义补遗》等

薛己(1488--1558): 明代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家世业医, 曾任太医院院使其医论重视脾肾,治法善用补益自著及注释医书十六种,多附治验病例人汇集其著作为《薛氏医案》七十八卷,其《口齿类要》等,为现存较早的口腔、喉科专著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 春)人家世业医,注重药物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曾长期上山采药,并深入民间,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铃医请教,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八百馀种,对各种药物亲自鉴别考证,纠正了古代《本草》书中药名、品种、产地等错误,并收集整理宋、元以来民间发现的多种药物,经二十七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其书收录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古代人民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所著又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

张景岳(1562--1639):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惠)卿,会稽(今浙江绍 兴)人曾学医于金英(梦石)精研《内经》,历时三十年为之整理注释,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等、《景岳全书》、《质疑录》等,于医学理论颇多阐发

张石顽(1617--1701): 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所著有《伤寒缵论》、《伤寒绪论》、《本经逢原》、《诊宗三昧》等又著《医通》,

薛雪(1681--1770): 清代医学家字生白,号一瓢,江苏苏州人少习文史, 兼擅诗画,医术与同郡叶天士齐名曾选辑《内经》原文,按阴阳、藏象、论治、疾病等分为十四类,约取诸家注释,并加入个人体会,编为《医经原旨》又著《湿热篇》,为论湿热病之专著

王清任(1768--1831): 清代医学家字勋臣,河北玉田人以为“业医诊病, 当先明脏腑”为明解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非难,亲至坟冢间观察小儿残尸,并至刑场检视尸体脏器结构所著《医林改错》,纠正古代医书记载脏器结构及功能之错误(也有误改之处)其医论和诊治重视气血、擅长活血化瘀

《蒙鞑备录》是南宋古籍。

1、赵珙,旧题孟珙,经王国维考证其误,生卒不详,宋宁宗时镇守两淮,为都统司计议官。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奉淮东制置使贾涉之命,前往河北蒙古军前议事,记其所见所闻撰成《蒙鞑备录》。

2、《蒙鞑备录》记载了蒙古立国纪年、军事制度、太子诸王、诸将功臣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蒙古族上层的生活方式、礼制习俗,为现存最早的记载蒙古开国事迹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3、此书有《古今说海》《历代小史》《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

孟珙简介:

1、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左武卫将军孟宗政第四子。赠太师、吉国公,谥号“忠襄”。

2、孟珙出身将门,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为岳飞部将。孟珙早年随父抗金,并参与灭金的蔡州之战。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3、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后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淳祐六年(1246年),孟珙病逝,享年五十二。

《阇罗迦集》和《妙闻集》。

阇罗迦(Charaka) 是印度著名的医学家,印度内科学的奠基人,约生于公元一世纪,是印度迦腻色迦王(Kanishka)的御医,著有“阇罗迦集”,是阿输吠陀系医学的权威著作。

《阇罗迦集》是阇罗迦以《噉食氏集》(Atreya Tantra)为蓝本修订补充而成。《噉食氏集》是大约公元前六、七世纪名医噉食(Atreya)和弟子如火(Agnlvesa)所著,至阇罗迦时代,历经数世纪,已经散乱,其中绝大部分由阇罗迦整理,并加以阇氏的经验,而成《阇罗迦集》,可以说是印度阿输吠陀系医学中内科学的代表着。

妙闻是印度外科的鼻祖,音译名是苏斯拉他(Susruta),妙闻是中国古代的译名。大约生于公元前五世纪,他的著作收集在《妙闻集》中。《妙闻集》乃是印度阿输吠陀系医学外科的代表著作,其详细年代已不可考,有人说妙闻是印度学者德罕温塔里(Dhanvantari)的弟子,此说尚有争论。此书后来曾被人多次修改,直到公元四世纪,医药学家的哲学家(Nagarjuna)才将此书从新修订。

阿育吠陀的历史发展

阿育吠陀传统医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时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记载的综合医学体系而著称。

根据印度神话记载,阿育吠陀的起源颇具传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创世者梵天(Brahma)在创造人类之前为保护人类而创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传授给医学之神孪生的双马童(Aswins),他们又传授给专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罗(Indra)。因陀罗传授给在人间修行的贤达之士,他们再传授给他们的后代和弟子。

在历史上,阿育吠陀的记载首次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诗歌总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经典之一的《阿闼婆》(Atharva)问世,其中阿育吠陀作为吠陀圣典的补充--副吠陀,附属于阿闼婆吠陀。尽管阿育吠陀医学早已经应用于实践,但直到此时它才由口头相传编撰成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民族地区的游牧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牧民饲养的骆驼被中原视为“奇畜”,他们把用骆驼奶作成的“酥”作为补养身体的佳品。蒙医传统方药还有很多“酥制剂”、“酥引子”。另外还有“马乳疗法”等等。唐代,早在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时期,在西藏有位医生,当地人民叫他“苏克布门巴”(藏语,意为蒙古医生)。由于他的医术高明,被人们誉为“起死良医”。元代,是蒙医阐古启新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时,在宫廷里“设掌饮膳太医四人”,专门从事饮食营养卫生的研究。饮膳太医忽思慧,曾编著一部《饮膳正要》(公元1330年),书凡三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营养学专著。 13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全蒙古民族以后,同国内各兄弟民族, 特别是同汉族之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与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也随之开始。于是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得以发展,有了手工业,创造了蒙古文字。西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里, 也有蒙古灸的记载, 并在《宇妥·元丹贡布传略》一书中提到蒙古放血疗法。常年驰骋在广阔草原上的古代蒙古人,经常发生战伤、摔伤、骨折等疾病, 客观要求他们不断摸索克服这些病症的方法。因此,正骨、 正脑疗法也是早期蒙医的重要内容之一。还有对伤口的烧灼疗法、重伤者的腹罨疗法(即把牛或骆驼的腹腔剖开,将伤者放入,利用其温施疗)。 在元代,饮食疗法得到较为系统的总结和发展。著名的元代宫廷饮膳太医、 蒙古族营养学家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记载大量的蒙古族饮食卫生及饮食疗法的内容。如常用的马奶、牛骨髓、乳酪及营养卫生的内容在该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此书在祖国医学营养学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蒙汉两族医药很早就有交流。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就载有很多北方民族的医疗卫生知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医家则致力于研究汉医,并介绍到蒙古地区。如宋《圣济总录》在南宋时即已散失,后由夷狄所存的抄本得以保存。辽代的耶律庶成则把一些汉医学的方面的书译成少数民族文字广泛传播。还有直鲁古写出《脉诀针灸书》一卷受到中原人民的重视,在明人陈弟编的《世善堂藏书目录》中仍有著录。元代蒙医学家沙图穆苏用汉文撰成《瑞竹堂经验方》十五卷,书中反映出蒙医学的某些特点,如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较多,该书所载方剂达数百首,其中有些方剂实用而有效,至今仍为医家所乐用,如《八珍散》、《四味香附丸》等方剂,均出自该书。用沙漠中生长的地锦草乳汁治疗创伤的方法,至今仍在应用。森林地带的蒙古人对草药的知识尤为丰富。如14世纪拉西德丁所著的《史集》中记载:兀刺速惕、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等这些蒙古部落的人,不但熟悉蒙古药剂,并以蒙古疗法医病之事,颇有盛名。随着与国内各兄弟民族和阿拉伯、印度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蒙古肉苁蓉和动物性药物传到内地和国外;同时,内地和外国的药物也传入蒙古地区,促进了蒙药的发展。

14世纪,蒙古族翻译家沙拉布僧格,将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最胜王经》从维文、藏文译成蒙文。在该书第24章里摘述《圣心八部医法秘书》中的平息由赫依、希拉、巴达干引起的疾病和聚合性病症的理论。随而古代印度医学的部分基本理论初次传播于蒙古地区。16世纪,明代中、末叶随着西藏喇嘛黄教输入蒙古,藏医也随之而来到蒙古地区。1576年,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尔经》于17世纪末被译成蒙文其中包括古代印度医学巨著《寿命吠陀(八支心要集)》。对蒙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蒙医吸收了藏医学及古代印度医学的以阴阳、五元学说为基础的赫依、希拉、巴达干理论和七要素理论以及汉医知识,结合蒙古地区特点及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在18世纪时,已经形成了以寒热理论为主导的理论体系。涌现出许多蒙古族医学家,编写注解和补充《四部医典》的书以及其它医著,对蒙医学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蒙医学包括基础理论、蒙药与蒙药方剂、临床各科等几大学科。蒙医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治疗方法等,对临床各科具有指导意义的一门学科。蒙医学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不仅仅是医疗经验的积累,而且具有从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套学术理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接受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吸收了印度医学、藏医学、中医学的部分基础理论,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蒙药学是对蒙药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每味蒙药的来源、形态、产地、品种和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以及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蒙药学还总结出了一整套用药规律,应用于临床,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健身目的。方剂学是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为防病、治病而研究配制、药物应用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蒙药的配置原则、配方规则、配方剂型、配制工艺、方剂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蒙医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温病科、妇科、儿科、传统疗术科、骨伤科、五官科、皮肤科等。都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辩证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具有独具特色的学科。

蒙医药学是蒙古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藏医、汉医及古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过着游牧生活,在与干旱、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斗争中,不断积累了许多适合当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地理气侯特点的医疗知识和方法。蒙古人民由于主要食用牛、羊、马等动物的肉和乳食品,所以对这些动物产品的医疗作用有很多的了解,而且饮食治疗在蒙医药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因其居住地寒冷潮湿故使用灸疗法也是北方蒙古族早期常用的治疗方法,又因其民族常年驰聘在广阔的草原上,经常发生战伤、摔伤、骨折,故正骨、正脑、烧灼疗法也是早期蒙医的重要内容之一。

13世纪初,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民族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大帝国,蒙古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着同国内各民族,特别是和汉、藏民族之间的往来及与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等国交往,蒙古民族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创造了蒙古文字。蒙医传统疗法及临证用药、理论、实践等诸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蒙医骨科、外伤治疗、马奶酒疗法以及药物学方面的知识均有了新的发展。在《元史》里,载有1226年蒙古军中流行瘟疫时,曾用大黄医治之事。内蒙古特产药材肉苁蓉,在《饮膳正要》 《本草纲目》等书中都有详细记载。

14世纪蒙古族翻译家沙拉布僧格,将古代印度巨著《金光明最胜王经》译成蒙文。随之古代印度医学的部分理论初次传播于蒙古地区。1576年藏医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传到蒙古,印度佛教巨著《丹珠尔经》于17世纪末被译成蒙文,对蒙医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蒙医学在传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藏医学及古代印度医学的以阴阳、五元(五行)学说为基础的“赫依”、“协日”、“巴达干”理论和七元素理论以及中医知识,结合蒙古地区的特点及民间疗法,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和发展。

清朝初期,传统的蒙医骨伤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如蒙医绰尔济默尔根对于四肢不能伸屈的关节脱臼、骨折等,常能手到病除。伊希巴拉吉尔在《甘露四部》中,把蒙古正骨术、创作医疗术等传统医疗经验结合理论详尽地论述了“创伤医疗术”、“骨伤疗法”、“脱臼复位术”和“震脑疗法”等的理论和与实际操作的内容,使蒙医外科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药学方面,蒙医学家们创造了适合本地区的独特的配药法、用药法等, 同时吸收了汉藏等兄弟民族的药物学理论知识,使自己的药理学理论更加完善。17世纪的两部书《医伤根除病痛甘露方》和《五五制药方集》反应了蒙古地共多寒症的一面;伊希巴拉吉尔写的《认药白晶药鉴》一书,是比较丰富的蒙药学著作,收录801种药,并写进药浴、矿泉疗法等内容;《蒙药正典》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蒙药学经典著作,共收载879种药,并附有599张图;《蒙医金匮》是一部较为完整的蒙药学方选集,收载内、外、妇、儿、五官及热病、传染病等临床各科的200种药方。

在疾病的诊断方面,形成了以问、望、触为主的诊断学并逐渐有了分科。 《脉诊概要》和《甘露之泉》所述“切脉、检尿、问诊、凭经验诊察、舍取诊察”等五种诊断法;伊氏之《白露医法从新》中的外伤和脱臼的诊察法等,都是传统诊病方法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白露医法从新》将临床疾病分为内科、热病科、传染病科等十三个大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对蒙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众多蒙医典籍进行了翻译和整理。现在,蒙医广泛利用自然科学成果和现代诊断方法,不断丰富和革新自己的传统诊断方法,成为崭新的民族医学,为祖国医学的更加丰富和发展,为增进人类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色布苏疗法:蒙古族医学的传承之困delger 提交于 星期三, 12/25/2013 – 14:22 文·摄影/本报记者 查 娜 色布苏疗法,是一项从蒙元时期就流传下来的蒙医传统疗法,在成吉思汗的铁骑征战时,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这种现场宰杀牲畜,用其内脏和皮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适应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是蒙医重要的技艺之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医疗环境的改变,这种治疗方式,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老蒙医达楞太是色布苏疗法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现在一年也仅为两三名患者使用这种疗法进行治疗。年轻的蒙医们难以从学校学习到这种传统的治疗方法,而在现实的就医环境中

  1、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2、《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3、《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4、《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古代有那些医书?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1、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