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 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

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出处:《礼记·大学》——先秦至西汉·七十子后学

扩展资料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 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 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 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间的“修身”一 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 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参考资料:

——大学之道

1 文言文中的代词是什么意思

代词是表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一般被分为人称、疑问、指示代词三类。但在文言文中,个人认为应分为四类。

(1)人称代词

我、你、他们(对应吾、汝、彼)等,“者”与之构成“吾者”“彼者”等短语。

属于用在句中主语的后面,表示停顿,或构成判断句,无实义。

《庄子》:“利于彼者,或害于此。”《孟子》:“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

特例:《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不属于用在主语后,而是用在因果复句或条件复句偏句的末尾,提示原因或条件。

(2)疑问代词

谁、怎么(对应孰、何)等,“者”与之构成“孰者”“何者”等短语。

属于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老子》:“得名利而亡其身,何者为病也?”《论衡》:“知大圣之意,晓细民之情,孰者为难?”

(3)指示代词

这、那里、此(对应斯、彼、此)等,“者”与之构成“斯者”“此者”等短语。

用在代词指代的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相当于“这个、那个(人、事、情况等)”。

《列子》:“以颜子之量,犹不能为其称谓,况下斯者乎?”《晏子春秋》:“所谓不祥,乃若此者。”

(4)时间代词

现在、过去(对应今、昔)等,“者”与之构成“今者”“昔者”等短语。

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史记·高祖本纪》(《鸿门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淮南子》:“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

2 文言文中的代词,分为几种类型

这个要讲一节课的东西居然还不给分,建议楼主去买本高中文言文翻译那书,以前见过。上面还挺全。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这个网上搜得,高考差不多够了。

3 古文里的之在不同句子里除了代词和助动词有什么意思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②人非生而知之者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①宋何罪之有?②何陋之有?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马之千里者③石之铿然有声者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如: ①子夏之晋②吾欲之南海,何如?③辍耕之垄上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的后面,为了凑成二字音节而使用“之”翻译时没意。

4 跪求文言文中“之”作为指示代词的句子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有一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由此可知古汉语中的主谓、动宾、偏正等结构“之”的用法就可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来定且看下面的分析: (1) 形如“谓语+之”时,用作代词 如: 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以上三例中的“之”都是代词用,分别充当谓语动词“贻”“知”“均”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反过来说,虚词“之”紧跟在谓语动词后,这个“之”就作代词用 (2) 形如“主语+之+谓语”时,起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 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上两个例子中“之”前的“孤”“鱼”“师道”在句子中作主语,“之”后的“有”“不传”为动词作谓语在这种情况下,虚词“之”可以省略不译即“孤有孔明,犹鱼有水也”;“师道不传也久矣” (3) 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时,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 ①宋何罪之有? ②何陋之有? 以上两例中,“之”出现在疑问句中,“之”前面分别是名词“罪”和“陋”,“之”后面是紧跟谓语动词“有”,而且“罪”和“陋”是作为宾语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形下的“之”就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虚词“之”不译,直接把宾语部分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即可 (4) 形如“名词+之+形容词”时,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马之千里者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以上三例中,虚词“之”后面的“利”“强”“千里”“铿然有声”“乱耳”“劳形”都是形容词修饰“之”前面的名词“爪牙”“筋骨”“马”“石”“丝竹”“案牍”,翻译时,“之”不用翻译,直接把形容词还原到名词的前面即可 (5) 形如“定语+之+名词”时,是作结构助词,译作“的” 如: 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以上两例中,虚词“之”后面是名词“病”“众”,分别由前面的“君”“吴、越”作定语修饰,“之”就译作“的” (6) 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且句中缺少相应的谓语时,就作动词 如: ①子夏之晋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辍耕之垄上 以上三例中,“之”的后面分别是“晋(国)”“南海”“垄上”作为地点名词,“之”的前面没有与“晋”“南海”“垄上”相对应的谓语动词这种情况下,“之”用作动词,翻译为“去、往、到” (7) 形如“形容词/副词+之”时,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用译 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上三例中,“之”在“顷”“鼓”“久。

5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6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分辨比如译为结构助词和译为取独助词该怎样分辨

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①近塞上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2 你说的“取独助词”实际也是结构助词,但是它不能翻成“的”,因为它前后的文字关系不是修饰关系, 它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词组;动词、名词、形容词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词组。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的修饰成份是状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偏正词组包括定中词组与状中词组。例如:马上出发、十分可爱、伟大的祖国、不坚固、一辆汽车、因为勤奋、昏黄的火球、铁路工地、几是名工人、学习时间、认真学习。

1 古文中,用一个字来形容女子美好的字是什么字

形容女子美好的字有:

1)妍yán:一般解释为美丽,百花争妍。

2)妩 [wǔ]:指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3)妠[nà]:娶;[nàn]古女子人名用字。

4)婑 [wǒ]:美好。

5)婐wǒ娇媚柔美。

6)媠[duò],同”惰“;[tuó],美好。

形容女子美好的词有:

蕙质兰心 冰雪聪明 花容月貌 八面玲珑 玉骨冰肌 亭亭玉立 聪明伶俐 才貌双全 光鲜艳丽 娴淑典雅 钟灵毓秀 亭亭玉立 温柔善良 摩登女郎 温柔贤惠 眉目如画, 花容月貌, 貌美如花, 如花似玉, 玉洁冰清 冰雪聪明 明艳动人 人见人爱, 倾国倾城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人间尤物 出尘脱俗吹弹即破 白璧无瑕 美艳绝伦 楚楚可人 人淡如菊 娇艳如花 至真至纯 尽善尽美 美若天仙 温文尔雅 品貌端庄 丽质天成 窈窕淑女 天姿绝色 国色天香 风姿绰约 风华绝代 语笑嫣然 含苞待放 娇艳欲滴 玲珑剔透 人间极品 笑靥如花、巧笑嫣然 笑若沛然 卓而不凡 冰肌玉骨 齿白唇红 愁眉啼妆 出水芙蓉 绰约多姿 淡妆浓抹 二八佳人 端庄贤淑 不温不火 乐于助人 小家碧玉 国色天香 国色天姿 花容月貌 环肥燕瘦 娇小玲珑 绝代佳人 梨花带雨 林下风气 眉目如画 眉清目秀 美如冠玉 靡颜腻理 明眸皓齿 千娇百媚 倾城倾国 螓首蛾眉 如花似玉 双瞳剪水 我见犹怜 仙姿佚貌 小家碧玉 秀外惠中 夭桃秾李 一表非凡 一表人才 一笑千金 仪态万方 月里嫦娥 稚齿婑媠 朱唇皓齿一 笑倾城 一笑百媚 春山如笑

2 收集古文中很优美的字

[绕池游]红销香浅,无计苦流连。

晚来薰衾心倦,铜壶未添,烛花待剪。隔翠帘听取蝉声一片。

[乌夜啼]晚来独倚栏杆,月光寒。画檐蛛网没由来闲心看。

昏鸦返,合欢蔓,夜阑珊。今宵梦断灵河岸。

[步步娇]则道是魂游离恨天,幻海深无边。遣香动,警幻仙,曲演红楼,偷觑金钿。

莫奈何薄命自古是红颜。[醉扶归]却被那丝桐迤逗地意马心猿,当垆卖酒在大街前。

谁料一旦里高车驷马青云现,赋千金了却长门怨。便说素女如何把君王见,惨兮兮白头吟断前生恋。

[皂罗袍]只道是娇养小庭深院,抛不下闭月羞花美容颜。霓裳一曲惊地天,一朝入主昭阳殿。

渔阳鼓险,禄山兵变。翠华香辇,蜀道难艰。

玉郧香消在这马嵬坡前。[好姐姐]这都是那前朝明鉴,硬生生抛在一边。

虽有金玉,怎敌过木石前缘。泪还遍,未卜侬身谁人殓,诗稿题帕早化烟。

[尾声]一场黄粱不堪缅,漫提笔展花笺且自消闲。闺阁文章怎赴得琼林宴。

3 文言文中形容“美丽的花”的字有什么

文言文中形容“美丽的花”的字有妍、嫣、灼、夭、芳。

1、妍,读音为yán,部首是女,部首笔画是4,总笔画数是7,笔顺读写是折、撇、横、横、横、撇、竖,五笔字根是VGAH,意思是百花争妍,美丽的意思。

相关文献记载: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白话译文: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一天比一天美丽。

2、嫣,读音为yān,部首是女,部首笔画是4,总笔画数是14,笔顺读写是折、撇、横、横、竖、横、竖、横、横、折、捺、捺、捺、捺,五笔字根是VGHO,意思是颜色浓艳。

相关文献记载:日斜柳暗花嫣。——南唐·冯延已《三台令》

白话译文:在夕阳的照射下,柳叶墨绿,花儿浓艳,(一幅很美的景象!)

3、灼,读音为zhuó,部首是火,部首笔画是4,总笔画数是7,笔顺读写是点、撇、撇、点、撇、横折钩、点,五笔字根是OQYY,词组灼灼,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鲜明的。

相关文献记载:《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白话译文:翠绿繁茂的桃树啊,花儿开得红灿灿。

4、夭,读音为ǎo/yāo,部首是大,部首笔画是3,总笔画数是4,笔顺读写是撇、横、撇、捺,五笔字根是tdi,本意是指屈,摧折,也指草木茂盛美丽。

相关词组:夭夭(茂盛而美丽的意思);夭夭灼灼(形容茂盛而艳丽鲜明的样子);夭桃秾李(yāotáo-nónglǐ)(艳丽盛开的桃李)。

5、芳,读音为fāng,部首是艹,部首笔画是3,总笔画数是7,笔顺读写是横、竖、竖、捺、横、折、撇,五笔字根是AYB,本义即指各国各地具有本国本地特色的香草。引申义有花卉,美好的,美好的德行或名声,花草的香味等。

相关文献记载: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白话译文: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

扩展资料

“妍”相关词组:

1、妍丽(yánlì)。意思是美丽;漂亮。如:妍丽的牡丹。

2、妍雅(yányǎ)。意思是美丽而高雅。如:幽壑黄花,分外妍雅。

3、妍艳(yányàn)。意思是艳丽;美丽多姿。如:妍艳的牡丹。

“嫣”相关词组:

姹紫嫣红(意思是 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芳”相关词组:

群芳争艳;孤芳自赏。

-妍

-嫣

-灼灼

-夭

-芳

-文言文

4 收集古文中很优美的字

[绕池游]红销香浅,无计苦流连。晚来薰衾心倦,铜壶未添,烛花待剪。隔翠帘听取蝉声一片。

[乌夜啼]晚来独倚栏杆,月光寒。画檐蛛网没由来闲心看。昏鸦返,合欢蔓,夜阑珊。今宵梦断灵河岸。

[步步娇]则道是魂游离恨天,幻海深无边。遣香动,警幻仙,曲演红楼,偷觑金钿。莫奈何薄命自古是红颜。

[醉扶归]却被那丝桐迤逗地意马心猿,当垆卖酒在大街前。谁料一旦里高车驷马青云现,赋千金了却长门怨。便说素女

如何把君王见,惨兮兮白头吟断前生恋。

[皂罗袍]只道是娇养小庭深院,抛不下闭月羞花美容颜。霓裳一曲惊地天,一朝入主昭阳殿。渔阳鼓险,禄山兵变。翠

华香辇,蜀道难艰。玉郧香消在这马嵬坡前。

[好姐姐]这都是那前朝明鉴,硬生生抛在一边。虽有金玉,怎敌过木石前缘。泪还遍,未卜侬身谁人殓,诗稿题帕早化

烟。

[尾声]一场黄粱不堪缅,漫提笔展花笺且自消闲。闺阁文章怎赴得琼林宴。

5 现代汉语 美好的 在古文中是哪个字

妍:一般解释为美丽,如:妍媸(美好和丑恶),百花争妍。

例如:

浪迹无妍蚩。——江淹《杂体诗》。注:“犹美恶也。”

妍蚩好恶,可得而言。——陆机《文赋序》

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妍花(娇美的花);妍森(美丽茂盛);妍度(美丽的外表);妍芳(美丽的花卉);妍状(美丽的形态);妍美(美丽);妍倩(美丽);妍影(美丽的影像);妍丑(美和丑);妍柔(美丽的风光)

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唐·韩愈《送穷文》

又如:妍好(美好);妍妙(美好);妍和(美好和煦);妍姿(美好的姿容);妍容(美好的容貌);妍淑(美好);妍森(美好繁盛);妍语(美好的话语);妍洁(美好洁净);妍泽(美好润泽);妍稳(美好妥贴);妍谈(美好的谈论) 。

懿:意指美好(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如:嘉言~行。~范。~德。~旨(皇后或太后的诏令)。

好是懿德。——《诗·大雅·庶民》

斯则前世之懿事。——《三国志·吴主传》

茂学懿文。——白居易《斐度中书舍人制》

以就懿德。——《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懿盛(因皇室宗亲而名位显盛);懿范(美好的风范。多用于赞扬妇女美德);懿明(德高智明);懿士(有美德的人) 。

6 我, 用文言文中的什么字形容

古代文言文也有雅俗之分,有史家之严谨,也有戏剧之俚俗。

比较严肃、高雅、正式的文言文,“我”一般用:余、吾、我、予、某、昂、妾(女人)、愚、仆等等。

帝王人臣专用:朕、孤、寡人、本王、微臣、臣、下官、末将、本将、本督、本帅等。

通俗一点则用:鄙人、后学、末学、不才、奴家(女人)、在下、晚生、小生、晚辈、洒家(早期白话)、老朽、贫僧(和尚)、老衲(和尚)。。。。。

“余”和“予”在古代常常通用,常做主语、宾语和定语,表示单数。如苏轼《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孟子·万章上》“予既烹而食之”(我已经做熟了而且吃掉了)。

“吾”和“我”在古籍中通用,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可以表示复数。如《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被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孟子·梁惠王上》“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朕”在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如屈原《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我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始皇以后就成为只能用于皇帝的专用代词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我是始皇帝)。

“昂”多用在《诗经》中,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别人涉水过河,而我却不,我要等待我的好友)。

“侬”属于吴地方言,魏晋南北朝时开始被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