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伤寒杂病论》第一章伤寒杂病论总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5收藏

读懂《伤寒杂病论》第一章伤寒杂病论总论,第1张

1序言

      《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方药治病,而《黄帝内经》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等众多内容。

      《伤寒杂病论》是操作层面的,其内容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总结,理论的东西并不多,而内经的内容有很多是哲学思辨的结果,很多并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其理论有很多只是作者提出的假说,实践上不一定靠得住。

      伤寒杂病论传承1700年,至今仍然被中医奉为经典,然而,由于该书文法古奥,残简缺失,要顺利阅读理解,存在不小的困难,本人长期钻研伤寒论,自以为有些心得,意图在读懂方面下些功夫。

      如何算读懂呢?我以为,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1)理论自洽

自身理论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打架。

由于《伤寒杂病论》近两千年来的传抄、辗转、遗失、其本来面目已经不可考,传下来的不多的理论也产生很大歧义,以至于上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中医之所以不能被很多人认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医中的五运六气等理论近乎玄学,一般人很难理解。而中医中的基础理论存在很大争议,以伤寒论为例:目前对伤寒论的解读五花八门,这些理论就互相打架,如何能取信于人呢?有人说医学就是在争论中发展的,这话是不错,可这里的争论应该是在医学前沿争论,而不是在医学基础理论上争论。现在有人对物理学的量子力学这种前沿学科还有争论,有人对牛顿力学争论的么?

中医必须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共识,而取得共识的前提是理论自身要能自洽,而目前关于伤寒论的所有理论都还做不到这一点,自己都互相打架,要说服别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以经解论长期以来是业界的主流,直到近现代陆渊雷、胡希恕等人的出现,他们吸收了日本古方派在伤寒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近现代以来的西方医学理论,提出了伤寒六经并非内经理论的经络之经,伤寒属于神农学派传承的观点,其理论朴素实用,没有玄而又玄的五运六气、阴阳八卦,容易掌握,切合临床,发展到目前成为影响很大的一派,也是我认为目前对伤寒论解释的最合理,自洽方面最好的一派。

胡老的学说仍然没有达到尽善尽美,比如对于厥阴病的看法,对于伤寒和杂病的关系、对于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关系的阐述等等,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也是本人不自量力写这个新解的原因,事实上,本人高度认可胡老的理论,文中自然也会多处引用,请读者理解这一点。

2)不违反现代科学理论

中医要走向科学,才能被人接受。五行学说可以作为一种看法存在,但是,对于具体的方药应用,应该尽量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来重新理解,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就存疑。

3)符合临床实践

2 什么是伤寒、什么是杂病

《伤寒杂病论》包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有人说本来是一本书,因为原著失传,后人给编辑成了两本,我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伤寒杂病论》就是两部分,即便是一本书,也是分成两部分写的,因为,这两部分的叙述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伤寒论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描述细致入微,而《金匮要略》不愧是要略,往往几笔带过就处方。写作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伤寒论的论述的是外感急性病,金匮要略论述的是杂病。

伤寒从字面看是伤于寒,这个寒字代表了所有外感病以及与外感关系密切的病, 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古文的一种习惯,古人为了节省笔墨,往往用局部代替整体,伤寒,虽然只有一个寒字,其实代表的是外感,包括了古人认为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特征,这就是所谓的广义伤寒,也称为热病,意指外感病就是会引起人体发热或者恶寒的病。

从现代医学看来,这种发热或者恶寒是人体对抗病毒或细菌紧急入侵人体时表现出来的特征,或者我们可以说,所有与病菌、或者病毒突然侵入人体有关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病,考虑到大多数的与病菌或病毒侵入有关疾病往往表现出的紧急特征,所以伤寒就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急性疾病。而伤寒论不过是借由外感这个典型的染病过程对急性发作的疾病的治疗的全过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展示,由此来说明其理法方药。

疾病发生时,身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起作用与之相抗争,展现出的正邪斗争明显,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表现出急性病的特征,不及时医治就会迅速恶化,这就是伤寒。

按照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伤寒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分为三阳病---

阳性病三种:

太阳:发热恶寒、

阳明:发热而不恶寒、

少阳:往来寒热,恶寒。

以恶寒、以身体机能虚衰为主要特征分为三阴病---

阴性三种:

少阴:恶寒、脉微细,或有发热(但相比恶寒脉微居于次要地位)、

太阴:不发热,吐、下利、

厥阴:心下痞、呕,兼有舌尖红,烦等上热特征

正邪斗争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发热恶寒,所以发热为主导属于阳性病,恶寒为主导属于阴性病。三阴三阳这些对疾病状态的描述都是医生的专业语言,是以医生的角度看待疾病,六经辨证是经方派医生的专业术语。

对疾病按三阴三阳划分,就是六经辨证,张仲景伤寒论从普通的感冒入手,展示了六经辨证在治疗疾病时的应用。一般疾病发作往往源于病毒细菌的侵入,人体也奋起反抗,展现出明显正邪对抗的特征,所以六经辨证可以囊括所有急性疾病。任何急性疾病都有正邪斗争,根据正邪斗争的状况判断其类别,就可以执简驭繁,应对一切急性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六经辨证并不是仲景的原话,张仲景伤寒论是三阴三阳六种病,六经的经是后人以经解论的结果,用六种经络来代替六种病,或者以五运六气的六种气化理论来代替六种病,而这并非仲景本意,但是六经辨证已经约定俗成,在此只好将错就错,只是我们不要理解成六种经络或者六种气化方式,理解成六种疾病分类就可以了。

杂病字面意思是各种各样的病,杂病与伤寒一个区别在于没有传变的迹象,伤寒由于外部致病细菌、病毒的侵入,体内免疫系统层层抵抗,展现出不同特征,分为六个大类即六经辨证,杂病往往并非源于外部病菌或病毒侵入,或者病毒病菌的活动已经被人体免疫系统控制,只能在局部活动(如脚癣等癣疥之疾)不存在进一步传变的表现。杂病主要是人体自身虚实失衡的表现,比如痰多表现出咳嗽,血虚表现出的虚劳等等,而人体的虚实状况是不会短时间发生剧烈变化的,所以杂病的特征就是长时间内,病情稳定,症候变化不大。

所以:伤寒是外部致病为主,杂病是自身虚实失衡为主。

杂病的症状在很长时间保持相对的稳定表现,因为一个人的痰、水、血、食等内部环境的失衡往往不易短时间改变。所以杂病往往可以普通人的视觉,用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给疾病分类。

例如:普通病人是不知道什么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的,但是很多人是知道腹满寒疝、咳嗽上气、痉湿喝病、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病、疟疾这些杂病名称的,杂病的各种名称就是对疾病的的通俗分类和大众叫法。

杂病的分类更关键的是虚实,主要根据人体痰、水、血、食、津的虚证、实症进行相应的治疗。

《 伤寒论》展示了六经辨证理论的专业理论,主要是治疗具有明显寒热特征的外感病或者说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病

《金匮要略 》其实是治疗人体虚实失衡引起的痰水血食方面的疾病。

3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理论核心是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经方派的法宝,然而六经是什么却众说纷纭,长期以来,对六经的解释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一二十种,期间多有不能自洽之处,与临床实践往往不符,都不能让人满意,近年来胡希恕先生关于六经辨证的看法因为比较实用,很少玄而又玄的东西,应用于临床颇为方便,逐渐被更多人接受。但胡老师的解释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下面提出本人的看法,并以此作为解读整个伤寒论的理论核心。

中医神农学派很早就有对疾病的八纲辨证,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遣方用药,伤寒根据阴、阳、表、里、半表里分为六经、半表里的概念可以说是对八钢辩证的进一步发展,是伤寒论独居的特色,这个理论符合临床实践,从而成就了伤寒论的千年成就。从此以六经囊括万病,每一经根据虚、实情况又有众多的方剂,从而,八纲辨证就发展成了六经辨证。

伤寒六经:根据疾病的阴、阳特征、发病部位(表、里、半表里)来确定,其组合的结果就是六种病。

1太阳病

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读:阳性病表证

所谓表就是人体能够接近外界空气的部分 ,比如皮肤、肺部、器官粘膜等,主方桂枝汤、麻黄汤,主药桂枝、麻黄。

( 古人是天人合一理论,空气属于天阳之气,与体表接触,属表,食物属于地里长的东西,与人体内部肠胃接触,属于里。这种看法虽然看似不够科学,但是却与临床相符合,这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我认为天人合一理论应该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有一种理论叫全息理论,与古人的天人合一理论其实有相近的地方,可对比。)

桂枝汤的特点是汗出,麻黄汤是无汗,这是区分二者的最明显特征。或者说麻黄汤偏于实证,桂枝汤偏于虚证(关于实证、虚证后文有详解)。

2阳明病

症状:里证胃家实、外证发热不恶寒

解读:阳性病里证

与消化系统相关,里是人体能够接近里部食物的部分。 主方白虎汤、承气汤、主药、石膏、大黄。

口干、脉数、烦躁都是阳明病特征,因为阳明病是热在人体内部,消耗人体的体液,故口干,人体发热必然脉数,发热影响到脑神经,就会烦躁,根据情况一般要用白虎汤,不大便要用承气汤

3少阳病

症状:口苦咽干目眩 胸胁苦满 往来寒热 心烦喜呕 默默不欲食

解读:阳性病半表里证

半表里指的是与人体的循环系统(与表病相关)、消化系统(与里病相关)相关的脏腑如肝、胆、十二指肠等

主方柴胡汤、泻心汤 主药柴胡、黄芩、黄连。

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所以,小柴胡汤的应用相当广泛。

少阳病作为半表里的病,具有和太阳病相关的方面,除了柴胡作为少阳病主药,小柴胡汤中的生姜具有引邪出表的作用,显示出类似太阳病的治法,黄芩具有清除里热的作用,显示出类似阳明病的治法。

三阳病过程人体都表现出激烈的抵抗外邪特征——发热,这是人体正气尚足的特征,太阳在发热同时恶寒,少阳往来寒热,阳明确是但热无寒。

4太阴病

症状:自利不渴 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

解读:消化系统功能不足,与阳明病相对,对付这种病,以恢复消化系统正常的机能为主,主方四逆汤、理中汤、厚姜半甘人参汤、甘草干姜汤、主药附子、干姜、

5少阴病

症状:脉微细 但欲寐 四逆

解读:身体抗病机能不足,有表病而抗邪无力,一方面有类似于太阳病的表证,脉浮、头疼、恶寒 、甚至有的也有轻微发热,但是脉微细、但欲寐,显示机能的虚衰之象,血循环系统功能低下,主方以恢复循环系统的正常机能为主,同时作为表证还是要通过发汗来治疗,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真武汤,主药附子。

6厥阴病

症状: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 饥而不欲食 下之利不止

解读:一方面表现出类似少阳病的阳性特征:心下痞(气上撞心与少阳病胸胁苦满类似),另一方面又表现出肌体虚衰特征、呕、厥、利等,典型表现是上热下寒。主方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干姜、乌梅丸、吴茱萸汤。主药附子、干姜芩连等。

三阴病中,厥阴病是有发热的,少阴病有时有发热,太阴不发热,事实上少阴病存在太阳病的一部分特征,有人干脆称为太少两感。厥阴病上热下寒,更是有发热特征了。只有太阴但寒无热,而对应的阳明但热无寒。

厥阴病长期以来争议最大,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有待于进一步临床检验。但是以此定义厥阴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三阴三阳整齐排列,条理清晰,方证对应,容易应用于临床辩证。

7虚实辨方证

六经确定后,根据虚实不同,任何一经都会分出更多的方剂,虚实包括了津、血的虚证、痰、水、血、食的实证。

六经是大框架,根据虚实不同可以在六经之下进一步辩症,从而用药更加精准。

例如:虚实不同,太阳病分为桂枝、麻黄两大类

桂枝类又根据虚实程度不同,虚实种类不同,分为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新加汤、炙甘草汤等等。

少阳病的大柴胡汤属于实症,相对的小柴胡汤可看成虚症

阳明病的承气汤可看成实症,相对的白虎加人参汤就是虚症

三阴病基本上都是虚症,也有痰饮严重的三阴实症

例如真武汤的水饮证 大黄附子细辛汤的痰阴证

结论:

六经辨证理论是伤寒杂病论的核心:

1 太阳是阳性的表病,少阴是阴性的表病,多与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二者均与氧气的供应相关)相关,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表证

2阳明是阳性的里病,太阴病是阴性里病,与消化系统有关 中医认为消化系统属于后天之本,所谓后天之本就是能够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均与消化系统相关。

3少阳是半表里阳性病, 厥阴是半表里阴性病,与肝胆系统、神经系统、胰腺、十二指肠相关,这些都是调节呼吸和消化的器官,所谓起到枢的作用,二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上热的特点。

4六经辨证将所有疾病分成六大类,但是每一类根据虚实不同,又形成众多的方证,而临床必须详细辨别以形成最终的方证。单单六经辨证是粗线条的,六经辨证结合虚实辨证才是辩证的尖端。根据阴阳表里辨六经、根据虚实辨方证为经方治病的指导原则。注意胡希恕老师指出辩方证是辩证的尖端,并没有指出如何辩方证,而本人在此明确提出:根据阴阳表里辨六经、根据虚实辨方证为经方治病的指导原则。为医者指出辩方证的具体方法。

5针对外感病,以伤寒论为指导,以六经辨证为主,先辨六经,再根据虚实辨证,辩方证。

6针对疑难杂症,以金匮要略为指导,以虚实辨证为主,先辩虚实,在结合六经辨证。

      以上四条就构成了伤寒论的全部的理论基础。伤寒论的所有理法方药都将在以上六条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实施。以下将根据上述结论来对伤寒论的条文进行解释。

美国研究进化、寄生虫、遗传等主题的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说:“我们生活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病毒史”。

病毒改变生活,抗疫改写历史。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何客观地看待人、病毒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中国文物博物馆界人士的思考。

铭记战疫历程,传递抗疫正能量。

由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主办的“启示——人类抗疫文明史”主题展览2020年6月份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期将持续至7月19日。

这是一个战疫主题的专门展览,计划在国内多家文博单位巡展,辽宁省博物馆是首站,包括75块图板、7部古籍和40件文物一一呈现。

展览现场

“启示——人类抗疫文明史”展览以展板展示为主,分为“暗影中的同行者”“道阻且长”和“新的考验”三个单元。

展览选择的角度具有全面性、综合性,不但梳理了人类社会从农业革命到今天与传染病抗争的经历,也强调社会的反思,同时探索人类是如何长期与传染病抗争的复杂故事。

疫情改写历史,也改变着人类的轨迹。与自然相伴,与灾难为伍,亦敌亦友,人类似乎无可选择、无法逃避。

“三灾九难十劫”是人类的坎,只能昂首面对,悲壮相迎。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同时,古代医者也在不断地探索传染病的防御和救治。

公元219年,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其书中“外感热病”的部分内容被后人编纂为《伤寒论》流传至今。

为了给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展览内容,辽宁省图书馆将馆藏《山海经》《黄帝内经》《温疫论》《引痘略》等7部古籍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文物一起展示。

《山海经》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其素有打鬼杀鬼才能之说,一直被当作驱除疠疾的神。

据记载,钟馗最晚始于唐末,延续至明清不衰,民众希望借钟馗图像的法力达到驱疫的功效。而这也可以看出古人对健康的重视与期盼,有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怒容钟馗图》

《怒容钟馗图》轴,清,高其佩绘,纸本水墨,纵148厘米,横67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民众希望借钟馗图像的法力以达到驱疫的功效。在此次展览中,可以欣赏到清代画家、指画的开山始祖高其佩所画的钟馗。其中《怒容钟馗图》作于雍正六(1728年 ),此时高其佩已是68岁高龄。画面上钟馗顶天立地,占据了整个画幅,虽不佩宝剑,但圆睁双目,怒容满面,也够使一切妖魔鬼魅丧心裂胆。

仲夏来临,毒虫、蚊蝇滋生,古人认为这些“毒物”会带来瘟疫,中国古代在五月染病、死亡的人数会直线上升,五月便被看作不祥的、邪崇盛行的“恶月”。

五月五日的“端午”更是这个“恶月”里最不祥的“恶日”。因此衍生了避五毒、插菖蒲、喝雄黄酒、扎彩色丝线的驱邪祈福做法。

在古代,端午节人们插菖蒲、喝雄黄酒等驱邪祈福;古人使用熏香驱除瘴气,防止传染病。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 叙述古代民间宗教人物列传和神仙事迹的著作典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 ,清宣统元年叶德辉校刊本。

我们可以从许多文物中找到人们和瘟疫、疾病之间的记忆。

展览向观众介绍了殷商时期,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役“字,为”疫“字的通假字。

《送医图》

采自敦煌莫高窟296窟的北周年代的《送医图》,则反映了医生被邀请病者家中送医药的情景。

那时候,人们对于瘟疫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我国古代医学家多个体开业行医,病者请求出诊几乎无不应邀前往珍视。

同时,展览还展出了明代仇英的画作《清明上河图》(复制品)。这幅画采用青绿重影工笔,生动描绘了明代中期苏州城的优美风景,以及江南民众的市井生活,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

明代仇英画作《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代仇英画作《清明上河图》,局部,画卷长达987米,共绘有2000多人,商铺千余家。画中所绘之“男女内外药室”“小儿内外方脉药室”“道地药材”“专门内伤杂症”等均为医生兼营药店。从其门前所立各高大市招可见,当时医药分科之细致和医生的经营的活动。

从古至今,很多医者、科学家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得出传染病的感染源头或传播途径与“恶臭的气味”“污浊的空气”等有关的结论。

因此,各国文化中都存在大量的熏香、吸烟驱除瘴气,以防传染病的行为。香料作为药品,也一定程度上起到驱赶蚊虫、改善健康的作用。

香在中国古代用途极广,除了祭天地拜神灵、祖先长辈之用外,更为驱除野兽、蚊蝇、驱除屋内浑浊之气而用。

在该展览中,观众就可以看到造型、材质等各异的熏炉。如宋代的“飞鸟卷云纹博山炉”、明代的“鹅形熏炉”,其材质为铜;清代的“五彩透雕花卉纹熏炉”,其材质为瓷。

鹅形熏炉

房间内驱邪熏香,被褥衣服熏香,身体佩戴香囊。《千金药方》、《本草纲目》等医典中都有治病养颜等功用。

通常大殿内多使用体大粗重的香炉、香筒等动物形香薰,以燃烧较大的线香和香面等香品。

相对较小的居室内则一般使用体积较小的香具。如博山炉、莲花炉等,所用香品也多为香气清新淡雅的类型,如沉香、龙涎香。

黄缎平金岁岁平安荷包

此次展览还展出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的清朝的荷包、香袋。如“黄缎平金岁岁平安荷包”、“缂丝五彩花纹荷包”和“缂丝黄地大吉葫芦香袋”。

古人除了燃香外,还将香料或香品放置于香袋、香囊(荷包)中随身佩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此外,香囊还具有作为装饰物的观赏价值。秦汉至隋代,佩戴香囊成为人们的习惯,出现了使用香囊进行辟疫的医方记载。

通过对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辟疫香囊药方进行整理,可以得到二十五种不同的配方。

中世纪欧洲医生,佩戴鸟嘴面具防护

中世纪欧洲医生的形象通常是佩戴鸟嘴面具,身着落地长袍。这种装扮背后有很多防护道理。

鸟嘴面具为银质,因为银被认为可以消毒。长长的鸟嘴里放着棉花和特殊的香料,用于预防。

这一装扮类似后来的口罩、眼镜和罩袍,都能起隔离防护的作用。

此外,医生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作为手臂的延伸,用于撩起病人的被子、衣服,试探伤口等,以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病人。

1496年丢勒创作的《身患法国病的人》

《身患法国病的人》显示,当年人们认为梅毒的出现是行星位置偏移的产物。

早期的光学显微镜图解

而人们对于瘟疫、疾病的防护也促成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古罗马人以热爱洗澡文明,但是为了保持个人卫生而规律洗澡的观点,要几个世纪后才在欧洲文化中定型。

古罗马厕所想象复原图

健康的沐浴观念在中国秦汉时就有休沐制度,这是一种为打理蓄发而专门设置的休息日。

尽管这一制度发展到汉以后已经不完全与梳洗头发这一特定行为相关,但人们仍然将洗浴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患病,有益健康的观念长期保持下来。

此次展览中还可以欣赏到古代人盥洗时舀水时用的器具铜匜,如春秋时期的“窃曲纹匜”。

这类形状像瓢的工具,作为古代人洗手的工具,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古代人就有了洗手的卫生习惯。

汉代厕所模型

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南平粮台遗址陶排水管等古代设施,将注重城市卫生设施建设的历史追溯到新时期时代。

另外,人们观察到“污水”与瘟疫的相关性,于是采用措施将城市废水废物排放至城外、田中。

避免似水淤积腐败,一方面是农业堆肥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消灭了蚊蝇滋生的环境,预防了以此类动物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

中国速度与实力:火神山医院加紧建设

武汉火神山医院于2020年1月24日开建,2月1日建成,2月2日上午验收交付。这就是中国的“火神山速度”,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拥有1000张床位的大型医院仅用十天便建成使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传染病始终尾随人类文明的脚步,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医学的进步,人类不断修正对传染病事件的认知与对策,积累有益经验,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举措,逐渐把握主动性。

人类在抗争中不断反思、积极应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奋斗不息。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1.战国

《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非一人一时所作)

  2.汉

张机《伤寒杂病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典籍。

  3.汉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典籍。(非一人一时所作)

  4.汉

张机《伤寒杂病论》:我国现存最早的外感热病学典籍。

  5.汉

张机《金匮要略》: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典籍。

  6.汉

华佗《五禽戏》:我国现存最早医疗体育专书。

  7.汉

淳于意《诊籍》: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案学专书。

  8.汉

《黄帝岐伯按摩卷》:我国最早的按摩学专书。(现已失传)

  9.晋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书。

  10.晋

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11.南朝

雷敩《雷公炮炙论》:我国现存最早的制药学专书。

  12.北齐

徐之才《明冤实录》: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学专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书。

  13.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书。

  14.隋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注解本。

  15.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源学专书。

  16.隋

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我国现存最早的明堂图。(原作者不详)

  17.唐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补注》:我国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素问”最古本。

  18.唐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书。

  19.唐

苏敬《新修本草》:我国现存最早的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0.唐

昝殷《经效产宝》: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书。

  2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分科专著和医学类书。

中医是我国汉族人在社会实践中慢慢探索的药物。它也被称为汉中医。人民和人民的整体观点,以及辩证Tunicigo的原则。它在中国和世界医学界深处达成了深远。高价值和状态。如果我们想知道中医,你可能希望阅读一些中医古代书籍。在我看来,中医是神秘的,令人着迷的,但很难理解,所以我想学习中医是非常困难的,但“书籍读过过去”,如果你有强烈的兴趣医学,你可以通过阅读进入中医世界,然后你知道中医需要什么?

《药性赋》一般认为这本书是林宇的过程,陈静,金王朝的工作。这本古老的书将分类常用的中药,包括四种冷,热,热和平,并总结了这些药材的作用,并用节奏的语言准备它,读郎郎的嘴,很容易诵读,是中国人的启蒙书。《黄帝内经》据说这本书是黄迪,所以所以所以命名,创作是第一个到汉族,包括《灵枢》和《素问》的两部分,这是最早的中药经典,称为“祖先的祖先药物。”如果你想看看中医古书,这个基本的医疗课程必须是必不可少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是张忠井,东汉代的末端,创意提出了伤寒发烧的辩证实践,即“六分类”,对临床医学具有高参考价值。如今,这本古老的书是我国中国高校的主要基本课程之一。《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清代医学的赵旭门,是在1765年。该书已在李世珍的《本草纲目》完成了不满意和叙事的错误,修订,并在国内外研究《本草纲目》的重要参考价值它引起了很多反响。

上述是我看来,但古老的书是由文本的文本写的。当第一次阅读时,一定很难理解,所以当我们读古书时,你可以找到一个注释,并阅读,如果它不明白,你也可以问相关的专业教师或老年人说去,“功夫没有一个人”,只要它愿意学习,它就会了解中医的谜团。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哪个人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张仲景的一部经典作品。迄今为止,它也是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中医的源泉。它被公认为中医的鼻祖,被学术界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临床经典。创造性地确立了伤寒病的症候分型和治疗原则。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因这本书被誉为 "医圣"。生活中我不是医生,小时候体弱多病,曾经幻想过当医生,但因病中断学业,一事无成。后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养生和民间方剂的书,又治好了爱人的气管炎,对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以极的本草著作,作了系统的研究,受益不浅,由于年龄大了,大多记不清了,导致遗憾。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已经写了近两千年了。伤寒论》中的药方只要正确区分,就能发挥作用,这证明药方是科学的。

西医的化学合成药物大多在几十年或至少在几年内被淘汰。这证明《热病杂病论》是没有突破性的最高水平的医书。发热病论》是张仲景中药在我国最纯正精细的临床指导体系的本草。它仍然是指导传统中医从业人员的最佳医学案例理论。只要认真读懂这个体系,不断探索,就会有很高的使用效率。它应该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标准。相当于今天的佳能水平。大图案高贵大气,视觉上更为突出。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了。

读懂《伤寒杂病论》第一章伤寒杂病论总论

1序言       《伤寒杂病论》和《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方药治病,而《黄帝内经》包含了中医基础理论及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