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痛风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中医治疗痛风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第1张

中医疗法是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很熟悉的,而痛风是现在日常生活还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很多人会用中医疗法来治疗痛风,那么中医治疗痛风最佳方法?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痛风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痛风,要以中医的角度来辨证性分析具体病机。中医治疗痛风有内诊和外诊两种治疗方法,痛风也是高尿酸血症,中医属关节痛范畴,内诊治疗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的,根据痛风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不宜热敷或冷敷,低嘌呤饮食。外诊治疗包括针灸、按摩、膏药、远红外透射疗法等,通过这些物理疗法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从而减轻疼痛,缓解关节僵硬的症状。痛风稳定期,补益肝肾中药方永澄痹颗粒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达到理气通络的作用。疏通经络,消耗脂肪,降低痛风的危险因素。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

中医药治疗痛风,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疗效十分显著。除了口服中药外,其他治疗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中药粉剂,调成散状,外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即可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中医针灸也可达到较好的疗效。蜂疗,即用蜜蜂去蛰痛风发作的相关穴位,通过这个办法是也可以改善痛风病人关节疼痛发作频率,缓解症状。痛风通常由风、冷、热、湿引起。这种情况引起的关节痛用中药治疗仍然有效。痛风发作时,应减少关节活动。不要做剧烈的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可以吃中药调理,如果痛得很厉害可以先止痛。在吃中药,期间一定要多喝水,要戒烟戒酒,不要吃内脏海味和豆类食。可以晒晒太阳,可以祛除湿气,增强身体免疫力。

中医治疗痛风靠谱吗

中医治疗痛风是真的,临床研究证实疗效显著。中医认为痛风的形成多是由于饮食油腻、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脾虚而生湿热,湿热内蕴后阻滞关节经络而出现的关节疼痛、排尿不利等一系列症状。中医对痛风的治疗多以清热利湿、舒筋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临床最常用的代表方剂有四妙丸、参苓白术散、五皮饮、五苓散等,同时还可以应用车前子、海金沙石伟代茶饮可以降低血尿酸。但是,还需要结合现代医学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可以应用一些中药来辅助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切勿擅自用药。中医往往通过辨证施治,痛风在急性期可选用方剂:黄柏、土茯苓、忍冬藤、苍术、蚕砂、徐长卿、牛膝,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关节红肿刺痛、下肢关节突然红肿热痛,不可触动。缓解期可选用桂枝、附片、苏木、莪术、牛膝、三七粉、路路通、海桐皮等,有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关节局部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日久不愈。

痛风病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一般常用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通常选择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于痛风病,可能与长期的饮食不当有关系,会引起了关节疼痛,首先需要控制饮食,不要吃豆类食物和辛辣食物,不要喝酒,不要吃高脂肪食物。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痛风最佳方法的说法不准确,中医治疗痛风可通过中药外敷、针灸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应及时就诊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身的治疗方式。

1、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中医药治疗痛风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中药可用于患处,如蓖麻子、毛茛等,此类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逐渐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2、针灸治疗:

痛风也可以通过中医针灸治疗,在疾病急性发作时,可先对受影响的关节进行刺血处理。血液由暗红色变为亮红色后,应及时进行加压止血,之后再进行针灸治疗。在急性期,通常使用毫针泻法,这种针灸方法能清热利湿,通经止痛,有效改善急性期症状。

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适当运动,提升自身整体免疫力,饮食可选择偏碱性类食物,如大米、玉米、小麦等,对疾病恢复有一定好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也应运而生,痛风病就是其中之一,它曾被称之为“宫廷贵族病”。“痛风”在中医古籍中曾有相同病名的记载,如《格致余论》、《张氏医通》中都有“痛风”一病,但它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与血尿酸过高有关的痛风,非属一病。由于患者常以关节疼痛就诊,所以中医将其归入“痹证”范围,其中又包括了中医的“痛风”、“白虎历节”、“脚气”、“石淋”、“关格”等的症状。痛风病日久,可出现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尤为突出。中医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荜拔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荜拔、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荜拨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荜拔、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扁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著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二、迁延活动期 1湿痹稽留型:急性期不愈,湿热流注,关节痹阻,红肿胀痛,痛风石、尿结石生成,治以清化湿热,活血散结。宣痹汤加艾叶、全虫、生草乌、生半夏各10克,生南星15克。 2脾胃虚弱型:脾虚运化湿浊功能减弱,代谢产物蓄积不化,湿浊流注关节郁久化瘀,湿瘀相合是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所以,尿酸高而不降,有痛风石,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治以补脾益气,化痰除湿。运脾渗湿汤加黄芪、泽兰各20克,防己、灵仙各15克,丹参30克。 3瘀血型:病久迁延,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治以化痰祛瘀,搜风通络。身痛逐瘀汤加穿山甲、地鳖虫、祁蛇10克,法半夏15克。 三、间歇期 1脾虚湿滞型:症状缓解,但血尿酸仍明显高于正常值,此时要继续治疗。治以益气健脾,泄浊化瘀,尿酸平降剂方(经验方)加减。土茯苓、忍冬藤、滑石粉、生苡仁各30克,泽泻、丹皮、当归、赤芍、黄柏、川芎、防己各10克,苍术15克,半夏12克,党参20克。 2正虚邪恋型:关节炎症和体征已经消失,血尿酸仍增高,神疲乏力,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治以补气养血,舒筋通络,三痹汤加减。人参(兑服)、白术、炙草、五味子各10克,当归、茯苓、熟地、怀牛膝、川断、杜仲、赤芍各15克,黄芪30克,陈皮、防风、秦艽各9克,细辛3克,川芎、独活各12克,桂枝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3脾肾不足型:痛风诸症缓解,但仍腰酸膝冷,畏寒水肿。治以健脾护肾,祛湿扶正巩固疗效,加味四妙汤加减。苍术、黄柏、牛膝、荜拔、赤芍、地龙、全蝎、寄生、知母各15克,防己、泽泻、茯苓、川断各10克,薏苡仁20克,金钱草30克,生黄芪、山药各15克。 上述方药均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温服。 痛风病情甚为复杂,病程长短不一,复发率高,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有高尿酸但无症状,有的缠绵不愈甚至发展到痛风性肾病,在痛风早期又容易与其他关节痛混淆。所以,采用中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缓解症状,降低尿酸,巩固疗效有明显优势。 下面再介绍几种常用的中成药以及单方、验方、食疗方。 一、中成药 1新癀片功能: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消肿,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每次4片,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2莶丸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利关节。适用于各型痛风,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人参归脾丸功能:养血健脾,适用于正虚邪恋型痛风。每次1丸,每日3次,温水送服。 4四妙散功能:化痰通络,理气止痛,适用于痰阻血瘀型痛风,每次3克,日3次,姜汁送服。 5金匮肾气丸功能:温补肾阳,适用于肝肾不足偏阳虚者。每次1丸,日3次,淡盐水送服。 二、单方、验方 1车前子(布包)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各型痛风患者。 2土茯苓30~60克,大黄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3桑枝500克,络石藤200克,忍冬藤、鸡血藤、海桐皮各60克,莶草、海风藤各100克,煎水沐浴,治关节红肿热痛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三、食疗方 1防风薏米粥防风、薏米各10克,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防治湿热痹阻型痛风。 2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6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食,防治痰阻血瘀型痛风。 在套用上述内服外用药的同时还可配合针刺疗法,如火针放血、三棱针点刺以及推拿疗法等。为了自己的健康,应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适时锻炼,平时多饮水,这些是预防痛风病的好方法。

 痛风患者一般体内糖和脂肪的代谢功能会明显降低,因此相当容易并发各种严重的疾病,称之为痛风并发症,中医治疗痛风的药方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一些中医治疗痛风的药方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医治疗痛风的药方

 方1:鲜五色梅根10~20g,青壳鸭蛋1枚,和水酒(各半)适量,炖1小时服用,有活血止痛之效。

 方2:虎刺鲜根或花30g(干根10~15g),煎汁用酒冲服,有清热通络之效。

 方3:钩藤根250g,加烧酒适量,浸1天后分3天服完,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方4:牡丹藤1500g,牛膝30g,钻地风60g,五加皮250g,红糖250g,红枣250g,烧酒5000g ,密封1个月。每次30ml,日3次服,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方5:苍术15g,黄柏15g,蚕沙12g,木瓜10g,牛膝6g,丹参15g,白芍12g,桑枝12g,五灵脂9g,元胡15g,路路通15g,槟榔10g,茯苓15g,升麻3g,甘草3g,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方6:凌霄花根(紫葳根)6~10g,浸酒或以酒煎服,有活血止痛之功。

 方7:珍珠莲根(或藤)、钻地风根、毛竹根、牛膝各30~60g,丹参30~120g,水煎服,兑黄酒,早晚空腹服,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慢性痛风。

 方8:红花、白芷、防风各15g,威灵仙10g,酒煎服,有活血祛风之功,主痛风历节,四肢疼痛。

 方9:党参60g,白术60g,熟地黄60g,山药30g,海浮石30g,黄柏60g,锁阳15g,南星30g ,龟板30g,干姜灰15g,共为末,粥糊为丸,每次9g,日3次,主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治气血两虚,痰浊痛风。

 方10:黄柏6g,威灵仙6g,苍术10g,陈皮6g,芍药3g,甘草10g,羌活6g,共为末服,有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之功,主湿热型痛风。

中医治疗痛风最佳方法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怎么样

中医疗法是我们大家很多人都很熟悉的,而痛风是现在日常生活还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所以很多人会用中医疗法来治疗痛风,那么中医治疗痛风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