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与中医有关的词有哪些?(如:橘井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古汉语中与中医有关的词有哪些?(如:橘井等),第1张

悬壶:指行医、卖药。

岐黄:岐黄 ,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也和杏林、悬岐伯壶一样当作中医的别称在使用。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

杏林:中医学界的代称。

橘井:中医药的代名词。相传苏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其母治疗。皆以得井水及橘叶而治愈。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 。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1、大夫,宋代始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大夫。旧时,太医院专称大夫。

2、郎中,南方人对医生的尊称为郎中。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

3、衙推

4、坐堂医,坐堂医源于汉。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

扩展资料:

古代对于医人的俗称多与官职有关,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大夫”、“郎中”,还有些现代人不太熟悉的医人别称,例如“衙推”等,都是官职称谓,就连“医生”这个词,推测也应该是古代官方太医署“医学生”的简称,这种医学生是有机会成为医官的。

据推测,“大夫”这个词大约是来源于宋代医官称谓,宋代医官有“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等,“大夫”一词应是源于此。

同样的,“郎中”一词可能来源于宋代医官“成全郎”、“保和郎”等称谓,至于那个“衙推”则不清楚来历,连陆游也曾纳闷儿地说“不知何谓”(《老学庵笔记》)。

人民网——人民网>>文史>>古代医生是贱业:为何不学点正经学问好当官?

——医生 (职业)

中医(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于201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中医理论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而来。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形成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

 无论是中医或西医,“杏林”一词在医学界都是常见的辞汇。许多医家也以杏林中人自居,有的名医家中都挂有杏林春暖、杏林高手、享誉杏林等匾额,这是称颂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古籍的记载则有,明朝杨珽《龙膏记。闺病》:“丹无橘井,医无杏林,投饵全无效也。”

 那么,为什么用“杏林”来代称医学界呢?

 根据《太平广记‧卷十二‧董奉》上记载,“杏林”一词的来源,是出自三国时代名医董奉的故事。

 董奉是东汉末至三国时的东吴名医,医道高明,有妙手回春之术,并以高尚的医德修养闻名于世。董奉与华陀、张仲景同负盛名,被誉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后来到豫章庐山隐居。他住在山里不种田,每天为人治病,分文不取。重病的人被他治好,董奉就让患者种植五棵杏树,治好病况轻的,就种植一棵。这样经过了几年,已经有十万多棵,成了一片茂盛的杏树林。他让山中的鸟兽都在杏林中嬉戏,树下杂草不生,就像是故意把草锄光一样。

 当杏子成熟后,董奉用草在杏林里盖了一间仓房,还告诉人们︰“想买杏子的人,不用告诉董奉,只要把一罐谷粮放进仓房,就可以自己取走一罐杏子。”曾经有人放进仓房的粮食少,却拿走很多杏子,这时杏林里突然有一群老虎吼叫着追出来,那人非常害怕,急忙提着杏子逃跑,却在路旁翻倒了。回家一量杏子,剩下的杏子正好和送去的谷粮一样多。

 如果有人来偷杏子,老虎会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里把他咬死。死者的家人知道是是因为偷了杏子,就把杏子送还给董奉,并磕头认错,董奉会让死者再复活。

 董奉每年卖杏得来的谷粮,全都用来救济贫穷人家,及提供给旅行在外缺少路费的人,一年能发出去两万多斛谷粮。董奉在人间三百多年才仙去,他的容貌仍然像三十岁的人。

 董奉有精湛的医术却不重名利,为人乐善好施,他崇高的医德被人们敬仰、传颂,成为千古佳话。因此,“杏林”也就成为医学界的代称了

中医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医药科学的统称;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出代表;

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灿烂瑰宝;

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金钥匙。

中医凝聚着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天地、宇宙、社会、生命、健康、疾病、防治的认识,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医也被称为国医、汉医,另外还有歧黄、青囊、杏林、悬壶的别称。

中医不仅仅是祖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不断发展着的现代医学科学。

古汉语中与中医有关的词有哪些?(如:橘井等)

悬壶:指行医、卖药。岐黄:岐黄 ,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中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