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南通北达,为什么历代王朝不建都武汉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武汉南通北达,为什么历代王朝不建都武汉呢?,第1张

九省通衢的武汉,虽然和北上广深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也属于相当富裕的大城市了,这里交通便利,经济、文化繁荣,是个相当不错的地方。但是,交通方便,文化、经济方面都发展得不错的武汉,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却没有被大一统的王朝选中成为都城?

原因与武汉的“江河湖泊”有关。

武汉湖多、水多,整座城市大约有160多座湖泊,被称为“百湖之市”,长江和汉水又在此处交汇,所以武汉“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优势,自古就有。但是,武汉没能被历代王朝选作首都,也与“水”有关。

武汉不仅“湖泊多”,雨水也多,于此,武汉相对来说存在较大的“水灾”隐患,同时,四通八达的江河湖泊成就了武汉便利的交通,也一度让武汉在古代战争中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所以,武汉成不历代王朝的首都,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这么说来,武汉还确实有那么些“成也江湖,败也江湖”的意味。

1、武汉的前世今生

说起武汉,因为这里水土富饶,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也相对灿烂。根据考古成果,武汉这片土地上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早期,也就是大约8000年前左右。

而武汉的地方建制,我们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那个时候,人们的概念中还没有“武汉”,而是“江夏郡沙羡县地”。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有名的黄鹤楼,最初是吴孙权修筑的瞭望台,而武昌作为武汉三镇之一,武昌这个“名字”,则是因为三国孙权建都鄂州,取的是“以武而昌”的寓意。

后来,明朝时期朱见深在位时,汉水发生改道,于此嘉靖年间的汉水镇,便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孕育而生。这是“武汉三镇”在地理上的早期成型。

清朝末期,因为《天津条约》的签订,汉口成为通商口岸。光绪二十五年,汉水北边地置为夏口厅,也就是现在的汉口。而汉阳在则是“汉阳县”,受汉口管辖。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将管辖汉阳县的汉口与武昌合并,命名为“武汉”,于此,以武昌、汉阳、汉口为武汉三镇的“武汉”,便基本成型。

2、武汉“成也江湖”

从上述武汉的前世今生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武汉三镇的初步成型,与“水”有关,而纵观武汉由古至今的发展,大多也源于“水”的恩赐。

为何这么说?

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古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水路运输,而武汉这片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大大小小数百个湖泊,而汉水和长江除了浇灌这片土地以外,还将这片土地与外界相连。

换句话说,纵横交错的水路意味着武汉这个地方,自古以来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而观察武汉的“发家史”,我们可以看到李白诗句“江城五月落梅花”里的“江城”,因为唐代时期的“武汉”。那个时候,得益于唐朝的开放,以及对多样文化的包容,江城(武汉)逐渐渐渐昌盛,并一跃成为经济、文化十分集中的商业重镇,而这种“优势”到如今还有所保持。

明代时期,武汉更是因为它四通八达的水路和陆路,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

也就是说,武汉三镇上纵横交错的“江和湖”,成就了它自古以来的富饶。

但是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武汉于“首都之路”也败在江和湖。

3、武汉“败也江湖”

武汉自古以来就属于湖泊比较多的区域,再加上武汉夏季雨水十分充沛,于此,武汉自古以来也是“水患”相对较多的地方。

在古籍中,第一次有明确文字记录的发生在武汉的水患,是在公元前185年,记录如下:

“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

从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前的那次水患,让上千人流离失所。

而在《武汉地方志》中也能找到许多详细的武汉水患记录,比如从明洪武二十三年开始,基本上每两三年就有如下记录:

“霪雨,庐舍人畜淹没无数”。

“连日阴雨,庐舍人畜淹没无数”。

“暴雨终日,水溢,淹田千顷,淹死人畜。第二年,又大水。”

民国时期,武汉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水患,相关记录如下:

“黄麻大雨,山洪暴发,水漫堤塌,田地淹没,泛滥成灾,江水猛涨,长江水位达2786米,田地淹没冲压,民房倒塌。”

这场水患给武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武汉三镇几乎都受到水患侵袭。同时,民国时期时局动荡,那个时候的武汉无论是在救灾方面,还是灾后恢复方面,都做得不到位,于此,水患中淹死了许多人,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死于水患过后的疾病。

武汉人,包括在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对武汉雨季的大雨,甚至是几年一次的“水患”,大抵不会太陌生。

颜小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大概每过几年就会在家里“看海一次”,好几次门口的水深到家里的狗狗可以“去游泳”。同时,每到雨季,地势相对低一点的大商场,往往会准备“沙袋”,以此应对梅雨季节的“大水”。关于这一点,在武汉生活一段时间的人应该有体会。

说了这么多,现在再来说历朝历代没有正统王朝的君王定都武汉的原因,就简单多了。

也就是说,武汉虽然富饶、江湖纵横、交通发达,但是“雨水”过多。

本来陆地上的“水”就多,再加上雨季降下的水也不少,于是,水患便是武汉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个问题。

试想一下,偌大的王朝国都隔几年就被淹一次,这还得了?而且水患完了以后,若处理不及时,也可能引发一些传染病。这对于医疗不太发达的古代,是很棘手的问题。

于此,我们可以认为,武汉主要是因为“水患”这个问题,难以被古代正统王朝君王选为首都。

4、另外,四通八达的水路利于交通,也易腹背受敌

同时,武汉从唐朝时期开始因交通便利,渐渐变得富裕,毕竟那个时候的武汉(唐朝称江城)江湖纵横交错,财富和文化可以通过“水路”,在这里交汇。

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便利,但也意味着,如果权力核心放在这便利的“地方”,而核心权力不那么强大且面临威胁的时候,就十分容易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毕竟“水路”自己人可以走,“敌人”也可以走。

因此,我们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武汉之所以难以被历代正统君王定为都城,与它纵横交错的江湖有关。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答案,欢迎各位提出不同看法。

参考资料:

《武汉:百年的洪水记忆》、《武汉地方志》等。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武汉是属于湖北省,湖南省的省会,是市。

武汉简介: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央军委武汉联勤保障基地驻所。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万人。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构成了武汉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拥有55条国际和地区航线,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业兴起和经济发展,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

参考资料:

武汉市人民政府-《大江大湖大武汉》

武汉别称是江城、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的历史文化:

武汉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三国”、“三峡”旅游线路的中转站。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8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ll处。

如:盘龙城商朝遗址、辛亥革命首义军政府旧址、中共“八七会议”旧址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等。武汉二七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三国里的江夏是江夏郡,就是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江夏周代属楚,秦属南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江夏郡,辖境相当今湖北安陆、钟祥、潜江、沔阳、嘉鱼、蒲圻、崇阳以东,以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地。今武汉之地属沙羡县。

378年改汝南县。581年改江夏县,589年改治郢城(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辛亥革命后,1912年置武昌县,隶属于江汉道,1930年改隶湖北省第一专署。1975年11月,武昌县再次划归武汉市,成为武汉市的郊县之一。1995年撤县建区,成立武汉市江夏区。

扩展资料:

江夏郡:古郡名。西周时,属鄂东范围;周厉王九年(公元前870年),楚称鄂渚;春秋战国时,称夏,属楚地;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楚置沙羡县。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沙羡属南郡;至汉代以郡为中心分为三楚,沙羡属南楚;元狩二年(前121年)置。属荆州刺史部。

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属荆州刺史部。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后汉治于西陵一说。

西汉末年,江夏郡领十四县:西陵、竟陵、西阳、襄、邾、_、鄂、安陆、沙羡、蕲春、_、云杜、下雉、钟武。东汉时省襄、钟武二县,增置平春县、南新市县。

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初治石阳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东),后迁上昶城(今湖北省云梦西南)。

吴江夏郡初治沙羡(羡念邑音,县治在涂口,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

晋平吴(280)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

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大业年闲复改鄂州为江夏郡,治所在江夏县。户万九千一百九十,口八万四千五百六十三。下辖七县。唐乾元元年(758)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589年)起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武汉市域内较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治涂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

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涂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隶江汉道,1930年后隶湖北省第一专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政府在武昌区成立,隶属于大冶专署。1975年11月划归武汉市至今。1995年3月,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

——江夏区

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建却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比起武昌城早几十年,比汉口更早。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汉津县。公元605年,隋炀帝把汉津县改为汉阳县,从这时开始,汉阳这一地名开始出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辖汉阳、汉川两个县。沔州州治设在汉阳县(今武汉市汉阳区),并将汉阳县以及沔州的行政机构都一起从蔡甸的临嶂山下迁到龟山南麓的凤凰山下。

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汉阳应该是在汉水之北的地区--那不是汉口的地盘吗?过去的汉阳确实与汉口练成一片。《明史》说,汉水一直是从龟山之南流入长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鹦鹉洲头汉阳汽车渡口。大约十五世纪初,汉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点就是裁弯取直,这次汉水径直向东流经龟山之北入长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所以,今天的汉阳应该改称为“汉阴”才是。但“汉阳城”叫顺了口,没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汉阳城于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汉代,汉阳已经建了城。三国时刘表部将黄祖在龟山北麓筑了却月城,后来被孙权击破。于是刘表之子刘琦又在龟山南麓建了鲁山城。“汉阳城”是有城墙的,还有东西南三个城门,1928年北伐战争时才被拆除。这个范围就是汉阳大道之南,拦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东直到江边的城区。汉阳大道时开辟龟山与凤凰山(凤栖山)之间谷地上的,拦江路是建立在原来隔开鹦鹉洲的长江夹河上的。

老汉阳城的中心是一个大十字,东西向大路今天叫显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阳新路。显正街出西门(凤山门)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汉阳县进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庙、十里铺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凤山门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历史人文 步出南门(南纪门),踏上今天的拦江路,这条路沿长江边划出一个大弧线,一直到白沙洲大桥的西桥头。它本来就是古时长江的夹河道,将东面的鹦鹉洲隔开。由于河床的不断摆动,凸凹岸也不断变化,今天的鹦鹉洲已不是古时的鹦鹉洲。三国时击鼓骂曹、作《鹦鹉赋》的祢衡,遇害之鹦鹉洲已不知所踪;唐朝崔颢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里的鹦鹉洲也沉入江底几百年了。如今隔开鹦鹉洲的夹河水路被填平,鹦鹉洲与河岸相连,洲不成其为洲,仅剩地名,只有拦江路的形状可以看到沙洲的范围。

有因李白留诗而闻名地郎官湖。当年李白在汉阳遇故人张谓,便约上当地太守、县令一并泛舟湖上饮酒作乐。张谓当时任尚书郎,李白举杯说,此湖就叫“郎官湖”吧。还作《泛郎官湖》诗一首:“张公多逸兴,共泛城南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喜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泯,名与此山俱。”但这个郎官湖的遗迹一直是个迷,历史记载郎官湖在汉阳城南,旧称南湖。但到明朝时已经湮没,今天的太平巷(旧称郎官巷)、太白巷一带大约就是湖址所在。

三国金戈铁马

汉阳区

《汉阳府志》中述道:“(汉阳)三国时为吴用武之地。”由于地处三国古战场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汉阳仍留存着大量的三国遗迹和许多三国典故传说。在龟山东麓有一洗马口、洗马洞,据传是每次激战之后,关羽为赤兔马洗刷的地方。现铁门关一带称洗马长街,也是源于这一典故。在昔日的龟山上,还曾有藏马洞和磨刀石,传说是关羽当年屯兵在此藏马磨刀的地方。在龟山东麓,有一鲁肃墓,是鲁肃之子鲁淑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纪念其父为东吴立下的赫赫战绩。龟山上还有一祢衡墓,是从鹦鹉洲上移来。祢衡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大名士,传统剧目《击鼓骂曹》就是根据祢衡不攀权势,在筵席上当众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编的。汉阳火车站旁的车站衡街,有个颇为特别的地名——顿甲岭。据说,刘备去东吴迎娶孙夫人时路过这里,人困马乏,他就随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汉腔中,"顿"是"放"的意思,后人因此将这个小岭称为“顿甲岭”。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结为知己。在汉阳也留下了许多与此有关的地名。钟子期葬于新农集左边的马鞍山下,附近有个上集贤村和下集贤村。传说,钟子期原是楚国贵族,他不愿为官,与好友隐居山里,结草为庐,以打鱼、砍柴为生。由于他们都是有才的贤士,后人便将他们住过的这一片都称为“集贤村”。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移居现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钟家村。俞伯牙当年断了琴弦的地方,在汉水边的一个小渡口,如今这里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琴断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汉阳区永丰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带,后人称其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间,有人感于“知音”故事,在汉阳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筑台,命名为“琴台”。现存琴台建筑,由清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这一地名。

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汉阳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初绘制的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龟山到赫山一带分布着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钢药厂等大型工厂。张之洞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指点江山。1893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一手创建了汉阳铁厂。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江西萍乡煤矿三大企业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钢铁产量多年来一直占全国百分之百,出口亚美诸国。1894年,张之洞筹办的湖北枪炮厂即后来的汉阳兵工厂建成。这两大企业奠定了武汉的工业都市地位。如今它们早已不存,但我们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遗迹。1951年在原铁厂遗址上建起了武汉国棉一厂。现今的汉阳钢厂所在地也是钢药厂的旧址。汉阳钢厂还新筑了两个仿制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大门。

1 城市简介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湖北省省会,也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100万人,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九,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2 历史沿革

武汉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后为楚国、汉代、三国、唐代、明清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鸦片战争后,武汉成为了沦陷中国领土的俄、英、法三国的势力范围,其后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文化的中心之一。1943年,武汉成为了国共合作的中心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逐渐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3 经济发展

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和湖北省的政治、文化、科技、民生中心。2019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45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近1000亿元,位列中国城市中的前列。

武汉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有: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诸多行业。武汉拥有一支庞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城市之一。2020年初,武汉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随着疫情逐渐控制,武汉市经济正在逐渐恢复。

4 文化底蕴

武汉是历史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武汉有著名的“楚文化”、“三韩文化”,也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有梁祝的故事,也有“黄鹤楼”的传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汉还是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文化艺术机构。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都是中国一流的高等院校。

5 旅游资源

武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东湖、黄鹤楼、蛇山、户部巷等著名景点。东湖是武汉市的标志性景区和市民休闲度假的首选场所,黄鹤楼则是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被誉为“江南第一楼”。

此外,武汉还有特色美食,如热干面、武汉热干汤、鸭脖等等,深受游客的喜爱。

6 教育中心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其中不乏中国顶尖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都是中国一流的高等院校。除此之外,武汉还拥有多所知名高职高专和中职学校。

7 建筑特色

武汉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如著名的黄鹤楼、古琴台、十堰楼、户部巷等都是传统的中式建筑,它们代表了武汉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而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则主要分布在汉口和武昌两大城区,有武汉CBD、武汉世界城市广场、超算中心等标志性建筑。

8 交通

武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武汉天河机场是中国的第八大机场,通航国内外多个城市;武汉火车站则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物流业发展迅速。

此外,武汉市还有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市内公共交通相当方便。

总结:武汉是湖北省省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武汉的建筑特色独特,交通十分发达,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城市。

天元 1、天元(tengen),属于围棋术语的一种。 正规的围棋棋盘形状为正方形,上书横竖各十九道平行线,构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其中有九个交叉点用大黑点标识,以方便定位,这九个黑点称之为“星”(或“星位”)。棋盘正中央的星位被称为“天元”(坐标点:K10)。 所谓“天元”象征着由众星烘托的“北极星”,又可象征群星竞耀中最光彩夺目的第一明星。在我国古籍中,“天元”一词早被引用于《史记 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这里,“天元”被理解为上天的意旨;《后汉书 陈忠传》说:“臣愿明主严天元之尊”。这里,“天元”被理解为帝王的基业;《魏书 管辂传》说:“夫入神者,当步天元,推阴阳,探玄虚,入幽微”。这里“天元”被理解为:凡超神入化的人物,要了解万物的本源和开始。 由于“天元”一词具有如此广大高深的寓意,后来的帝王也就乐得将它将作名位称号,例如北朝周宣帝便自称为“天元皇帝”。日本圆融天皇也将年号定为“天元”,以示权威显赫无比。演变至后来,“天元”也用来指某一领域的“王者”,在日本,“天元战”也是著名的七大棋战之一,我国也有同样的围棋比赛“中国天元战”。 2、职业棋战的一种,获胜者可得到“天元”头衔,参见天元战。

主要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的 “黄鹤楼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有关。

726年冬天,26岁的李白来到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认识了有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在孟浩然的介绍中,李白与唐前宰相徐圉师的孙女徐结婚,定居安陆。 “徐翔功家看到邀请,妻子成为孙女”(《上安州裴长史书》 )。 之后,徐先生为李白生了一子一女,李白也在安陆断断续续住了十几年。

长江畔的黄鹤楼,是千年名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许多诗人骚客吟诗作画的地方。 李白来黄鹤楼之前,另一位诗人崔颢问:“日暮乡关在哪里? 让烟波江为难人”的千古名文。 李白不服,还作了一篇关于黄鹤楼的诗篇。 

那是送孟浩然时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里面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只看长江空之流”这句话,至今还在流传,很了解人口。除黄鹤楼外,李白游历武汉其他地方,交友,留下了《江夏行》《江上寄巴东故人》《江夏送张丞》《江夏别宋之悌》《江夏送友人》《送二季之江东》《赠张公洲革处士》等多首诗。 李白的诗篇江夏,今天在武汉市南部的江夏区。

再次访问了故乡,李白心里没有喜悦的心情,特别沉重。 听到黄鹤楼传来的悠悠笛声时,写了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为了移民去长沙,往西看长安就看不见房子了。 黄鹤楼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 」在这里,李白用的“江城”指武汉,是武汉被称为“江城”的第一个由来。 随着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我习惯了把武汉称为“江城”。

幸运的是,李白到达白帝城(现在重庆奉节)时,朝廷在关中发生了干旱,赦免了天下。 李白的处罚也赦免了。 李白大吃一惊,马上登上船的东下江陵,说:“朝辞白帝彩云之间,千里江陵一天就还。 两岸猿人声不响,轻舟已过万重山。 ”。

当然,武汉可以称为“江城”。 当然,大小河流湖泊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最长的长江,浩浩荡荡地流过武汉。 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也在陕西省和湖北省流动后,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引进了长江。 另外武汉有很多湖,共计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 武汉最大的城中湖汤约翰逊湖,面积约为杭州西湖的8倍(西湖湖面面积为638平方)。

数据显示,武汉总水域面积达22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1%,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武汉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由此,武汉被称为“江城”,名副其实。

武汉南通北达,为什么历代王朝不建都武汉呢?

九省通衢的武汉,虽然和北上广深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也属于相当富裕的大城市了,这里交通便利,经济、文化繁荣,是个相当不错的地方。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