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几何形纹饰中,卷草纹的特点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几何形纹饰中,卷草纹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

中国瓷器装饰纹样的几何形纹饰中,卷草纹是以柔和的波曲状线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在唐代时就已流行。不论卷草、卷枝或卷叶,它的茎干部长短适度,圆浑有力,为宋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窑县窑和扒村窑广泛采用,宋元明清时代十分盛行。

中国传统图案纹样计十八种: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忍冬纹、凤鸟纹、如意纹、饕餮纹、方胜纹、唐草纹、曲水纹、垂鳞纹、万字纹、缠枝纹、云头纹、八宝纹、寿字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起自远古文明初、延至当代,不论是玉器、漆器、服饰还是装饰,都铭刻着传统纹样的特色瑰美。

中国传统图案寓意

云雷纹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主要铭刻的纹饰。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状。圆弧形也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合称云雷纹。

祥云纹

祥云纹仿照云彩之流动蜿蜒,是祥瑞之云气,寓意美好与吉祥。

环带纹

形似波浪起伏,故别名波纹或山云纹、盘云纹,或,形似山势起伏,也称波曲纹。

忍冬纹

忍冬是一种蔓生植物,俗名卷草、金银花、金银藤,故而又名卷草纹,常用于佛教装饰,指代灵魂、轮回。

凤鸟纹

现于良渚文化、二里岗文化,此时多为鸟纹;至商周时,凤凰是为神鸟,有凤鸣岐山典故,故而凤纹雄浑、肃穆,是当时的审美纹样。

如意纹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为一种挠痒的器物,可如人意,因此得名,常见于南北朝,仿照其形,名为如意纹。

饕餮纹

饕餮是幻想中的怪兽,是图案化的兽面,也称兽面纹。

方胜纹

方胜是古代妇女饰物,由两个菱形叠压而成的纹样。

唐草纹

呈波纹曲线排列的花草纹,盛行于唐代,因此名为唐草纹。

曲水纹

常见单朵或折枝形的梅花或套话,与水波浪花装饰在织锦上,又名落花流水纹。

垂鳞纹

以粗线勾勒,衬以细线,常作边饰,用于青铜器等。

万字纹

最早为佛教纹饰,行于唐代,寓意吉祥万福万寿。

缠枝纹

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为骨架,四方延伸而成,是瓷器上常见纹样。

云头纹

盛于元代,多用于瓶纹装饰,又名云肩纹、垂云纹。

八宝纹

现于元代,盛行于清,初为宗教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纹饰,后引申为寓意吉祥的八宝纹饰。

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人物图案中出现了“飞天”仙人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理想,人的力量。

5、隋、唐、五代,处于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多,工艺美术的门类也空前发展。绝妙的唐三彩、宋瓷、丝绸、金银制品等等上的装饰图案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唐代纹样丰盛饱满,富丽豪华。宋代纹样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以莲花和牡丹相结合的图案,采用了完美的理想化的构成方法)、海石榴、花鸟纹、华盖纹、联珠纹、绶带纹、人物纹等。荷花和牡丹花非常之多。此外还有茱萸(中药)纹、柿蒂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写实的、夸张变形的,并采用了花中套花,叶中套花,果中套花等理想化的方式,构成巧妙、气韵生动,敷彩绚丽,唐、宋是我国传统图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6、元、明、清封建社会末期图案,保留了民族特点,吸取了外国工艺之长,花色品种,装饰风格产生了变革。景泰蓝就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也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装饰题材增加了很多。动物图案常见的有狮子、孔雀、蝙蝠、鹿、鹭鸶、羊、鹤、鹰、锦鸡及神奇的麒麟。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菊花、牡丹花、兰花、牵牛花、竹子、松树、灵芝、桃、石榴、枇杷、梨、杏、葡萄等。相互借用和结合的理想化的手法也更为广泛多变。如禽鸟与花卉组合,昆虫与花卉组合等,强化了装饰情趣。此外,尚有器物形象构成的图案也甚为流行,如:古玩、金石、陶瓷器、钟、鼎、杯、盘、壶、碗、瓶、书画等,具有典雅之风,称为“博古纹”。还有用八种佛教用供器组成的“八吉祥”(也称佛八宝),用道教持物组成的“道八宝”等等。这个时期的图案多为吉祥图案,应用范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日用品、服饰、建筑、商品上处处可见。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其一,来自民间工艺:陶瓷、刺绣、窗花、蓝印花布,蜡染、剪纸、雕刻、编织等,这是劳动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发挥创造的,一般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藻井、龛楣、塑像服饰、基座、建筑、雕刻以及各种供器装饰。最典型的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部分。它是我国的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所发挥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图案构图严谨,富于理想。其三是来源于封建帝王、王公贵族、富豪商贾等所占用的陈设品、日用品、服饰、首饰、建筑……这些工艺品图案是为了满足奢侈者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而精心设计的,并没有专门的作坊由专人监督制作的,所以图案非常精细,色彩富丽豪华。除了如前所说的那些传统图案外,相当一部分是福、寿、禄及文人字画、诗歌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多数采用了“米”字格和“九宫”格等格律形式。以上三部分纹样,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

窃曲纹

窃曲纹·波纹·蛟龙纹 西周中期以后,逐渐抽象化,形成一种新的主导性的纹饰:窃曲纹。其名称也是据《吕氏春秋》:“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离俗览》)窃曲纹的基本特征是一个横置的S形,正符合于“上下皆曲”的特点。周代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又称窃曲纹、穷则曲。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周代打破了商代以来,以直线为主的装饰特点,也打破了对称格式。一般由两端回钩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但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而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

窃曲纹由鸟纹、龙纹衍化而来的痕迹是很明显的。试将一部分鸟纹加以排比,可以推测出它向窃曲纹衍化的具体过程,较早的鸟纹在翅膀后边接连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后来这个尾巴与躯体分离开来,成为一个弯卷的抽象纹饰,再后,鸟身部分也抽象化了,却保留着原先的一根长长的羽毛,最后,这根羽毛也消失了,形成了典型的窃曲纹。

窃曲纹适应性很强,可以随机变化,装饰于器物各种不同的部位,以窃曲纹构成的装饰,一般不刻云雷纹的地纹。与窃曲纹同时流行的抽象纹饰还有重环纹、垂鳞纹等,重环纹多以长圆和圆形图像连续排作为装饰带施加于器物口沿或圈足部分。垂鳞纹像水族动物身上的鳞片,作交错排列饰于水器之上。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始见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春秋战国时仍见沿用。

大克鼎上的窃曲纹

云纹

早期阶段:彩陶上的原始旋纹是十分典型的抽象几何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它们就是早期的纹样式。作为远古的文化遗存,它在当时是否有“云”的指征意义,现在还无法断定。仅从形态来看,似乎可以看出:楚汉云气纹、先秦卷云纹、商周云雷纹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旋纹,有着一种比较明显的承继关系。但人们一般把多见于商周青铜器装饰的云雷纹,视为云纹的早期形态。在云纹的发展历史中,云雷纹具有重要的意义。

鼎盛时期:汉代是我国云纹运用面最广,也是云纹形态最为丰富和最为生动的时期之一。出现了云气纹、卷云纹、云兽纹等新型云纹形式。在云雷纹的基础上,卷云纹通过对其构形元素的“简化”和结构模式的“打散”。确立了自身的存在形式,简化的勾卷也从此成为后来云纹形态演绎普遍采用的定型化元素。在卷云纹的基础上,汉代出现了极具时代感的云气纹,构形元素除了依然作主体的勾卷形外,云气纹中还出现了“云尾”这一新的成分。在纹样构成中起着加强力量和速度感的作用,增强了汉代云气纹特有的一种气势。这时云纹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汉代云气纹统摄全局的流动感和生机勃勃的雄浑气息,在魏晋南北朝的流云纹上得以继续保持。作为中国云纹意向最透彻也最简洁的感性阐释,流云纹把自云雷纹以来的“简化”变化趋势强化到极致,使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空间呈现风起云涌、情驰神纵的生动。

成熟时期:隋唐是朵云纹盛行时期。宋代云纹在总体上依然是朵云样式。元代朵云纹往往呈现较强的组合感。唐宋以来,顺应时代的审美要求而日趋丰富的装饰元素,使朵云纹的架构显得负荷日重。元代所呈现的构形元素单位必然加强,正是朵云形态化过程中,叠云纹是一种呈面状展开,铺张、繁复的云纹类型。它一般由层叠茂密的勾卷云头,加上弯转曲折、流动通畅的排线云躯而够成。在中国云纹体系中,如意云纹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认同普遍、应用广泛的一种类型。

云纹形态的整体演变趋势呈现为:在原有的基础上,结构日趋复杂、造型日趋丰厚、形象日趋细腻。这些可以概括为精致化的发展趋势,根本体现了中华民族为满足自身审美需要所作的不断努力。艺术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日益增进的审美经验和表现要求一旦到了一定程度,便会突破原先的形式构架去寻求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

云气纹

汉魏时代流行的装饰花纹之一。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一般作为神人,神兽、四神等图像的地纹。也有单独出现的。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云气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魏时代,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

云气纹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是我国传统的纹样。从商周的“云雷纹”、先秦的“卷云纹”、两汉的“云气纹”和隋唐以来的“朵云纹”、“如意纹”,都是当时典型的、定型化的纹饰,在陶器,青铜器,漆器,铜镜到陶瓷,都能看见它活跃的身影。

原始的艺术形式以至整个人类认识的最初来源,都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这种环境所给予的感官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需要对天象、地形、植物习性等作更为周密的观察和注视,这可视为是对“云”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时的首次关注。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在形态上与“雷“字有相同之处,体现了原始先民对云、雷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形象特征的模拟。

先秦和两汉时期,作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典型的具有独立性装饰的雷纹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卷云纹所代替,成为先秦云气纹了汉代云气纹的先导。从汉初到汉代绝大部分时间里的说明性、阐释性表象演化成了汉末逐渐有艺术意味的意象。“云气纹”与其时的天界、飞升思想相关。为云纹逐渐向抽象的精神形态或哲学思想层面的升华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和佛教盛行,魏晋人开始从“气、韵、形、神”的角度开始研读作品的内涵。表现在形象上,从重视形似发展到重视神似,从追求外貌的酷肖对象发展到了追求内在的审美特性。此后,中国人表现在形象方面的审美理想才开始朝着艺术的方面发展了。

唐代云纹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最基本的样式,以云气之神气冲和万物之情态的“衍化”造型意向为基础,集中体现云纹的盘绕盘曲、生动飘逸的形式意味。在这一时期的艺术样式上富丽堂皇、雍容华贵、雄浑博大,圆润饱满的审美取向。以定型化姿态崛起的朵云纹,对后代整个中国云纹发展的格局也有代表性的意义。

宋代云纹装饰则逐渐向小巧精致发展,向静态内向、符号化的发展,总体上依然是朵云纹样式。只是增多了波折曲线,在形态上显得较为复杂。这或许是由于皇权的集中、强化,使宋人以儒家理学为代表的文化心理向保守的、封闭的、退让的、内倾的、虚静的方向发展的审美心理的体现。元代朵云纹在宋代基础上更趋复杂化,在保持“云朵”整体感的同时,更具有组合感。使元代的云纹在格式上是比较散漫、写意性的以安详、沉静为主,却又洋溢着生气。也使得云纹装饰开始逐渐离开表现客观对象的本质。成为一种服从并服务于主体心境的又具有相对独立审美价值的装饰形式,使它成为既有时代特点又超出于时代局限的普遍而又恒定的审美典范。

夔龙纹

夔龙纹是在古钟鼎器物上所雕刻的一种的装饰纹样,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夔龙相传是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也有记载说是舜的二臣名,分别指乐官和谏官。

古钟鼎彝[1] 器等物上所雕刻的夔形纹饰。也称夔纹。

补充:一种瓷器装饰纹样。夔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记述:“夔如龙一足”。

夔纹始流行于商、西周青铜器及玉器上,商代的白陶因造型和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因此也有印夔纹装饰的。瓷器上的夔纹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纹罐、嘉庆青花夔龙福禄万代瓜棱形龙耳瓶等。

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夔龙又称且角龙。3夔者,见于《书·舜典》,《国语·鲁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诸典中,或为乐官,或为木石之怪,或为国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义亦颇相似。《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夔,形与龙相似,《韩非子》:“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说文解子》:“夔,神魅也,如龙、一足。”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只足的类似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或夔龙,有的夔纹已演变为几何图形的装饰。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后人便将青铜器表现一足的、类似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纹饰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万字纹

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纹饰写成“卍”。“卍”字为古代一种符咒,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采用汉字,读作“万”。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辞海》载:“卐”(音“万”)是“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此标志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的历史上均出现过:后来被一些古代宗教所沿用,如婆罗门教、佛教等都曾使用。后来,发展引申为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祥符号。“卐”起源于史前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西亚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卐”字符号。进入青铜时后代,“卐”字纹在欧洲也甚为流行,作为装饰性符号,在早期基督教艺术和拜占庭艺术中亦屡见不鲜。过去的研究曾一度认为“卐”形纹是通过佛教传入中国的,但其实中国境内出现“卐”形纹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而佛教在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不过随着佛教的传入,“卐”形符号在中国的流行和使用确实更为普遍了,新石器时代陶器、古巴蜀国的铜带钩、唐代铜器、清代织锦、镂空门窗上比比皆是。但这些器物上使用的“卐”形纹大多是取吉祥寓意,曾经浓厚的宗教意味,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审美成分越来越浓,渐渐演变成民族传统的审美对象了。

宗教含义

“卐”字符在藏族苯教中是代表太阳的符号。太阳神是苯教最大的神灵之一,因此宗教图案“卐”字符在藏族服饰上的运用非常频繁。它在藏族妇女的心目中,是美好的象征,视为吉祥之物。逢年过节,妇女们总要在自家门口,用白石灰画上“卐”字符,以示来年吉祥如意,有些地方的藏族妇女,还喜欢把“卐”字符绣在衣服的背部。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免除天灾人祸,保佑平平安安。在甘肃青海民间刺绣、针织艺术品中,“卐”字符及其变体运用极广。它的纹路变化,气势韵味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藏族妇女头面上佩戴的辫筒、腰间挂的荷包、腰带、袖口、领子、鞋帮、袜垫等处亦绣有“卐”的变体。

婚礼含义

“卐”字符在婚礼上呈现出宗教情感和审美情感的交融。青海湟源日月乡居住的藏民有一种习惯,他们娶亲时,婆家将羊皮铺在院子里,在羊皮上用青稞绘制“卐”字符,新娘进门时,脚踏在“卐”字符中心,以示“男女同生、阴阳相配、吉祥如意、坚固永久”之意。“卐”字符由简到烦、由单到双,字符四端纵横伸延,互相衔接,形成的纹图,称“万字锦”、“长脚万字”。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上常常刻有这样连缀而成的“卐”字符,民间四合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卐”或者“卐”字符的变体,即取此“富贵不断头”的意思。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形胜,钟灵毓秀。镇江博物馆富藏3万余仲(套)套文物,耕耘人文,积淀传承,其吴文化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宋代丝绸服饰、明清书画、清代宫廷瓷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更值得一提的是镇江博物馆馆藏唐代金银器基本出土于窖藏或墓葬,造型别致,纹样丰富,工艺精巧。无论造型、装饰,还是制作工艺都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堪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交融,代表了当时金银工艺的较高水平。本文将对镇江博物馆馆藏唐代金银器著名的三宗,即1960年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地宫[1]、1982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2]及镇江地区唐墓出土的银簪、银钗、银栉背等饰件[3],分生活用具和舍利容器两大类略作介绍,并尝试对其制作工艺进行探讨。

一、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类主要有银酒瓮、银盆、银涂金筹筒、银涂金筹、银盒、银托子、银碗、银盘、银碟、银注子、银锅、银涂金熏炉、银鎏金人物瓶、银盖、银鎏金令旗、银棒、银筋、银匕、银勺、银镯、银钗、银簪、银栉背等,计金银器近1000件,金银器皿70余件,其中以“论语玉烛”银涂金筹筒、双凤菱形银盘、鹦鹉纹银盒、鎏金鱼化龙纹大银盆、银鎏金婴戏图小银瓶、鎏金双凤纹大银盒、蝴蝶纹银盒、荷叶悬鱼形银盖等尤称精品,集中体现了晚唐时期南方金银器的风格,充分展示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富想象。

银涂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龟神态如生,背负圆筒,筒有盖,宛如龟背上竖起一支金色蜡烛。筒下设二层四面展开的莲瓣堆饰,筒座一周饰尖状条纹,筒身刻龙凤各一,间以卷草和鱼子纹,筒正面长方框内刻“论语玉烛”四字,下面四个并立的腰形区间内各有一对相啄的飞鸟;筒盖与筒身子口相接,盖面卷荷叶形,葫芦形钮,刻仰莲纹,盖身一周刻两对鸿雁及卷草、流云、鱼子纹。整个器物刻花处皆涂金。与此器同出的酒令筹,其大小正好可置于筒内。文字以《论语》为内容,有一枚酒令筹上还刻有“劝玉烛录事(饮)五分”字样,可知该物名称即是论语玉烛,是用来盛放酒令筹的。(图1)

银涂金酒令筹: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50枚,长方形,切角边,下端收拢为细柄状。每枚正面刻行体文字,文字内涂金,其内容上半段采自《论语》,下半段是酒令的具体内容,包括“自饮(酌)”、“劝饮”、“处(罚)”、“放”四种。其中一枚为“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觥录事五分”,民字缺笔,显系避李世民之讳。(图1)

鎏金压花双凤菱形银盘: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四出花瓣式菱形盘,宽沿,平底,矮圈足。盘内底压花鸾凤1对及火焰宝珠一颗,宽沿面上捶揲8只飞鸟和缠枝莲花,以鱼子纹为地纹,圈足无纹饰。银盘的鸾凤、宝珠及凸起的边缘处皆鎏金。造型独特,成型工艺较难,新颖奇巧。(图2)

鎏金鹦鹉纹银盒: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盒盖及身为四出莲瓣形,盖面圆弧状高高隆起,顶面捶刻1对衔草鹦鹉纹,间以缠枝莲花和鱼子纹地,莲瓣形直口的边缘饰以缠枝菊花纹带,下腹部为圆弧形,无纹饰,盒身下为四出莲瓣形高圈足,素面无纹。盖与身以四出花瓣形子母口相合。通体鎏金。外观金碧辉煌,纹饰华丽精致,盖、身、圈足均为四出莲瓣形,美观大方。(图3)

鎏金鹦鹉纹银碗: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碗口为五曲花瓣形,敞口,深腹,高圈足。碗口呈破式海棠形,内底心刻1对鹦鹉纹,鹦鹉勾喙,足趾锋利,展翅欲飞,纤细的羽毛清晰可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周围间以缠枝莲花和鱼子纹地,边缘有联珠纹一周。腹内壁的曲处饰以花结,衬托五组团花。圈足的外边缘刻变体莲花装饰带,圈足内刻有“力士”二字。刻花处皆鎏金,余皆银器原色。整器刻工精美,造型独特大方。(图4)

鎏金鱼化龙纹大银盆: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形体较大,敞口,腹部五曲,平底。底面水波纹地,錾刻一对翘尾展翅、睁目张口的鱼化龙,其嘴前各有一颗火焰宝珠,间以莲花、荷叶和七条游鱼;底腹及腹沿之间,隔以破式草叶纹带与卷草纹带,腹内一周五曲区间内刻五对珍禽,衬以涡轮状卷草纹和鱼子纹,沿面刻瑞兽五只,间以石榴花及鱼子纹;外底镌刻“力士”字样。刻花处皆鎏金,花纹装饰比较独特,与同出土的其他银器有所不同,其他银器上的纹饰主题写实意味较浓,作风相对贴近现实生活,而此盒上的鱼化龙图案,显然包含有某种意义上的神话色彩。古代有鲤鱼跳过龙门变化为龙的传说,人们即借此鼓励子孙发奋读书,力图上进,有待来日,一跃龙门,出人头地。整器金光灿烂,纹饰精美,线条流畅,动感极强。(图5)

银鎏金婴戏图小银瓶: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侈口,束颈,鼓腹,圜底。下腹部有等距离三处焊接痕,原应有三足,出土时足已佚。该瓶通体鎏金,遍布纹饰。颈部分别刻有连珠纹、折带纹及蔓草纹;腹部以鱼子纹为地,用卷草纹构成三足莲瓣形开光,开光内刻三组婴戏图,开光间饰以串枝花;腹底一周錾刻十二花瓣。三组婴戏图的内容分别为:第一组为二童对坐斗草;第二组婴戏图为三童子表演“胡旋舞”;第三组婴戏图为三童子表演杂剧“参军戏”。小瓶采用满地装式的构图法,使器物更具华丽的艺术效果,图案形象生动,儿童天真活泼,亲切可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三幅婴戏图所展现的斗百草、胡旋舞、杂剧场面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舞蹈、戏剧史等珍贵的实物资料。(图6)

鎏金双凤纹大银盒: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通体鎏金,身与盖分别为仰覆四出莲瓣组成,盒身下部为喇叭形高圈足。盖面高高隆起,似一朵覆盖的莲花,捶刻的凸花以衔草翱翔的双凤为主体纹饰,边缘一周环绕8对相向的飞雁,并间以缠枝莲和鱼子纹地。盖口沿錾刻8对奔鹿,均为雌鹿在前奔跑作回首状,雄鹿在后昂首急追,互相呼应,神态生动。盒身上腹部亦刻8对奔鹿,与盖口沿纹饰相同,下腹部刻有8朵牡丹团花。高圈足一周刻10只大雁,足边缘刻变体莲瓣纹带。盒外底部刻有“力士”及“伍拾肆两壹钱贰字”錾文,标明“力士”银酒具品牌及银盒的重量。银盒的花鸟动物图案反映了人们的吉祥观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图案中的双凤、对雁、雌雄双鹿均寓意为夫妻,莲花又称荷花,因“盒”与“合”、“莲”与“年”、“荷”与“和”谐音,此盒图案即寓意夫妻恩爱百年好合。又因牡丹花古人称之为富贵花,与缠枝莲相配,又象征“富贵万年”,还因为刻成牡丹团花,又代表了“富贵团圆”之意。整器造型华丽端庄,工艺精湛,錾刻的花鸟动物图案羽毛毕现,神态生动,动感极强,顾盼之间有呼之欲出之感,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制造工艺的高超水平。(图7)

银鎏金蝴蝶纹盒: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小盒呈蝴蝶形,盖顶面凸起,捶刻蝴蝶纹,盖边垂直,錾刻双线连续菱形纹,菱形内刻“米”字形花纹,双线内以鱼子纹为地纹,盒身底为圆弧形,上腹边缘亦是垂直的蝴蝶形宽带状,带状纹饰与盖的边饰完全相同。盖与身以子母口相扣。圈足为圆形喇叭状,无纹饰。盒身与盖通体鎏金,圈足未鎏金。整器小巧玲珑,錾刻的蝴蝶造型,纹样精致如真蝶无异。(图8)

银鎏金鱼纹盒: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呈海棠形,顶面凸起,荷叶卷边,一片荷叶上捶刻四条精美的小鱼。叶面錾刻的叶脉似放射的光芒,盖边是垂直海棠形宽带状边,上面錾刻连续的三线组成的波浪纹,大波浪中刻有短线条组成的密集小水波纹,圈足为圆形喇叭状,底边錾刻一周花瓣纹。盒身通体鎏金,圈足部仅花瓣鎏金。盖与身以子母口相扣。鱼纹小盒金光闪闪,灿烂夺目,精致小巧,整体纹饰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图9)

银鎏金荷叶悬鱼形银盖:1982年元旦出土于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银器窖藏。呈翻卷边荷叶形,盖面双线条錾刻荷叶的叶脉线饰,盖顶中心,有一圆形蒂和一根卷曲的茎状钮,盖下面的底边处等距离焊接有3条小鱼作为器盖的子口。整器形象逼真,线条流畅,下面3条小鱼仿佛游动于荷叶之下,一幅荷塘清趣图就呈现在眼前了。(图10)

二、舍利容器

舍利容器类主要是金棺、银椁。金棺银椁是佛教僧人安葬佛舍利(遗骨)的葬具。据佛教经典记载,佛祖释迦牟尼涅�后,其舍利被分成八份分给古天竺八国国王建塔供养。后来供养舍利的风气逐渐盛行,安葬舍利的容器也日益豪华。供养舍利之风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的丧葬制度相结合,将盛放舍利的容器做成棺椁形,制作上也极尽工艺之能。有唐一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尊佛崇佛达到鼎盛。统治阶级以贵重的金银为材质、以佛教题材为纹饰、参照棺椁制度等丧葬礼仪打造舍利容器,制定了一整套供奉舍利的礼佛仪轨,为绚丽的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一抹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的金棺、银椁正是这种文化的反映。

长干寺舍利金棺:1960年5月发掘于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地宫。棺以纯金捶揲而成,除底部外,遍体刻精细花纹。棺头以鱼子纹为地纹,上部刻如意云纹图案,中部刻直线纹,类似栅栏,下部刻门扉,左右各有乳钉三排九枚;棺尾以鱼子纹为地纹,刻有下面共出的如意云纹五朵,上托一轮慧日(或称智珠);棺身两侧亦以鱼子纹为地纹,各刻两个高髻人首人手鸟身、鸟脚鸟尾羽人,前者两臂伸张,后者双手合捧果盘,周围遍饰如意云纹图纹,錾刻仙鹤三只,翱翔于如意云纹之中。棺内存放素面小金棺一只,内盛释迦舍利子11颗。(图11)

长干寺舍利银椁:1960年5月出土于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地宫。椁以纯银捶揲而成,形似棺。除底部外,遍体錾刻精美的纹饰。头部以鱼子纹作地纹,下侧中间刻门扉,门扉下各有乳钉三排十二枚,门扉上为栅栏,两边饰卷草纹,门上双线界内间以卷草纹,界上两侧亦刻卷草纹,中间拥托慧日一轮;椁尾亦以鱼子纹为地纹,錾刻共出的如意纹十朵;椁两侧各刻双头迦陵频伽像一身,间以纤细的缠枝花纹;椁盖饰飞天二,高髻,裸上身,着长裙,前者左手张开高举,右手持花盘作转身回顾状,后者双手持果盘,作行进状。飞天身体柔软,姿态自然,借风飘而起舞,借流云而飞翔,二飞天前在如意宝珠四周衬以花朵流云,图案极其美丽动人。(图12)

禅众寺舍利银椁:1960年5月出土于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地宫。椁为纯银捶揲而成。椁作带座箱形,遍体以鱼子纹为地纹,錾刻精美纹样。椁头刻门扉,下部各有乳钉七排,每排五枚、四枚不等,饰门环一对,突出于平面外,上挂一精致银锁,锁匙可取卸;椁尾刻鸿雁一对,间以如意云纹;椁身两侧各刻高髻、双翅、人头鸟身的迦陵频伽像一身,一作合掌状,另一作双手持盘供养状,均飞翔于缠枝花叶之间;椁下为须弥座,饰破式海棠及蔓草纹;椁顶饰仙鹤一对,间以如意云纹,造型纹饰精美。(图13)

三、制作工艺

从以上两部分的客观描述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镇江博物馆馆藏唐代金银器的总体特征,如圈足宽大;器皿口部多采用花瓣形处理;器壁变薄;造型整体富丽堂皇,精致细巧;出现不少象生器;花纹以缠枝花鸟为主;多用散点或满地装饰;多用中国本土或神话中的各种动物形象,特别是鸳鸯、凤鸟、鹦鹉等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题材;整体作风写实,结构紧凑,整齐活泼,图案化意味浓厚等,亦可大略了解其制作工艺、审美倾向和艺术内涵。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金银器的制作方法很多,金的加工方法就有销金、柏金、织金、砑金、披金、泥金、镂金、捻金、戗金、圈金、贴金、嵌金、裹金等十四种,从上述器物的描述来看,镇江博物馆馆藏唐代金银器各种工艺技法均有所使用,但主要还是采用捶揲与錾刻,辅以切削、抛光、焊接、刻凿、铆、镀等多种生产技艺制作,综合运用流线、圆弧式手法造型,器物舒展大方、轻松活泼。

所谓捶揲是指利用金银质地较软、延展性强的特点,采用反复捶击的方法,使之延伸展开成片状。金银器捶揲工艺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自由捶揲法,自由捶揲法是以预先设计好的图形,敲击金银薄片,以比较自由的手法制作出二维或三维的器形;另一种是“模冲”捶揲法,模冲捶揲法需要事先按设计要求刻制底模,底模一般以锡铅合金制成,加工时将底模衬在金银板片下反复捶揲,底模上的花纹就翻印到器物上。镇江博物馆馆藏唐代金银器中的盘、杯等大多数用捶揲技术制作,一些形体简单、较浅的器皿也是直接捶制出来。[4]

錾刻则是利用钢制的各种形状的錾子,用小锤敲击钢錾将花纹錾在退过火的条块状黄金的表面。錾刻工艺用錾、戗等方法雕刻图案花纹,这些图案花纹有深有浅,富有艺术感染力。錾刻工艺有阳錾、阴錾、平整、镂空等数种。

相比较而言,捶揲工艺主要用来制作器物的形体,錾刻工艺主要用来制作器物表面的装饰纹样,在制作器物表面装饰纹样时两者还可以结合使用,将捶揲工艺、錾刻工艺、模冲工艺完美的结合,将器物及器物的装饰纹样制作得十分逼真写实,将形体刻画得深入动人,将整体的形和局部的形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富有韵味。

当然除了使用捶揲与錾刻这两种成形加工工艺外,这批器物还有其他的最常用的装饰工艺使用,那就是鎏金,这在唐代的高档金银器加工中几乎无器不用。

鎏金工艺是金银器表面装饰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工艺,亦称“涂金”、“火镀金”。先将金与水银混合熔化成金汞剂后,涂于器物(多为银、铜器,也有铁、陶质)表面,经烘烤加热,让其中的水银蒸发掉,使金固着于器物表面,再磨压加工而成,华贵璀璨,经久而不褪色。[5]此工艺始于春秋末期,至战国、两汉达到很高水平,唐代银器,主题纹饰多鎏金,称为“金花银器”,达到巅峰,这批金银器就是“金花银器”风格的真实写照。

金光闪闪、银光熠熠的金银器,成为显示唐王朝国力强盛的标志。其精巧的制作工艺、优美的造型艺术、丰富多彩的装饰技艺无不展示了唐代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文化艺术的欣欣向荣,金银器也不再只是财富的象征,更是历史和文明的印迹。王朝的身影远去了,但岁月依然在流逝中记住曾经的辉煌。

注释:

[1]江苏省文物工作队镇江分队、镇江市博物馆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塔基发掘记 [J]考古,1961(6):302-315

[2] 丹徒县文教局、镇江博物馆: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唐代银器窖藏[J] 文物,1982(11):15-24

[3] 刘建国 江苏镇江唐墓[J]考古,1985(2):131-148

[4] 段丙文 论唐代金银器的錾刻与捶揲工艺[D] 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5)

[5] 欧阳摩一 神工鬼斧 溢彩流光――中国古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综论,金色江南――江苏古代金器[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208

  宋代瓷器的装饰手法大大超过唐代。除利用釉色的变化来装饰外,还大量运用印花、刻花、剔花、划花、画画、剪纸漏花等技术。宋代瓷器的纹饰题材十分丰富。最常见的有:花卉:有莲花、牡丹、石榴花、萱草、梅花等。动物:有龙、凤、鱼、鸳鸯、鹤、鹿、兔、犀牛、鸭子、飞鸟、虎等。人物:童子、仕女、观音等。器物的间饰与边饰花常见的有回纹、卷草纹、曲带纹、莲瓣纹、蕉叶纹、钱纹、圆圈纹、水波纹、云纹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