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优质教案设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古代诗歌》优质教案设计,第1张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二、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导入新课 :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作业 :

 背诵这二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

 一、导入新课

 齐背前二首诗(可配上音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②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③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④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研读与赏析 :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四、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五、延伸作业 :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2、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1、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领会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4、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重点难点

 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是教学的重点。

 2、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设计

 计划用三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正音释词

 列(裂)、怳(恍)

 姥、剡、渌、屐、澹、扉、訇

 信难求、向天横、势拔五岳、渌水荡漾、殷岩泉、列缺霹雳、鸾回车、怳惊起、维觉时、摧眉折腰、开心颜

2、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揭示全诗中心的句子在哪里

 3、三段诗个写什么三段之间用了哪些句子过渡第二段写梦幻可分几层各层大意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颗璀璨的明星。唐朝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的象征;唐诗精神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

 而这方面,李白的贡献是最大的。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看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文“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五岳寻仙,浪迹山水,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色彩。传说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诞”,又说他的死是“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在人们心里李白并没有死去,只是去追赶他所喜欢的月亮了。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三、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这首诗形式错落,屈伸自如,语言富有自然节奏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注意语感流动,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一句用三个“天”字,很能加强气势。主体是七言,夹用几句五言,就足以使诗的节律灵活多变,足以显示那种轻快、欢愉的心情,如“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等。在诗的情景、节奏到了紧张、急迫时,就改用 四言。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无不声情一致,情随声出。写洞天之中幻景,形象既取材于《楚辞 九歌》,语言也就出现以“兮”字为特征的骚体句法。诗通常多为两句配合,双句押韵。本诗基本如此,但结尾时却出现“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押以单数配合的特殊情况。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正好用以显示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全诗有两句用九字句:一是“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恰好借长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句中用“之”“兮”“而”等虚词,又使节奏舒缓;另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用以表达诗人毅然不顾的昂扬态势。

四、诗歌的结构: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里用“瀛洲”陪衬“天姥”,句中一“信”一“或”,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下面直接写天姥山的山势,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句说明其高大无比。再以天台作陪衬,说天台之高“一万八千丈”,但在天姥面前却显得十分矮小,好象要拜倒在它的脚下。这样高大雄伟的天姥山,难道不能引起诗人梦游之念吗这就是入梦之由。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写梦中奇景。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这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梦”字点题,既交代了“梦”的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

 接着便写梦境。诗人在月光照耀下,一夜飞到了剡溪,清水荡漾,山猿啼鸣,景象清幽,这是第一梦景。这里是古诗人谢灵运住宿的地方。于是,穿上谢公特制的登山林屐,登临连接青云的石阶,在半山腰观日出,又听到天空的天鸡叫,景色壮观,令人心醉,这就点明了梦游的时间是从月夜到拂晓,景色由清幽到壮美,此为第二梦景。再用“千岩”“迷花”两句概括清早到傍晚的一天的路程。诗人一整天畅游在千岩万岭、奇花异石的天姥山上,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一个“忽”字,表明诗人纵情山水,留恋奇花,浑然不知“暝”之已至的游兴。这幽美之景可称第三梦景。夜幕降临了,诗人梦游中的所见是“熊咆龙吟”“栗森林兮惊层巅”;天气也急剧变化,“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多么令人恐怖啊!这是梦景之四。突然间,电闪雷鸣,山峦崩裂,轰隆一声,通向神仙的洞府石门打开了。在那一望无际的青色透明的天空中,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的楼台。这里先后使用四字短句与七字对句,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景色和惊天动地的响声,把洞天石门打开的雄伟之势,充分表达出来,为神仙们的出场拉开序幕。紧接着,神仙们都“霓衣”“风马”而至,老虎为他们奏乐,鸾鸟为他们驾车,浩浩荡荡,其乐融融。凡此种种,一个富丽堂皇,光明一片,济济一堂,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就呈现于我们眼前了。这便是诗人的梦寐以求的乐土,当然就成了梦游中的高潮。可惜,一觉醒来,梦景消失。诗人苦闷犹存,只得回到人间。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写惊梦长叹。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别君”句点题。“且放”二句,表达了诗人的放达情怀,并为结尾两句作铺垫。最后两句是“诗眼”,提示主题,显示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憎恨,对自由乐土的理想的追求,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当然,“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五、鉴赏要点。

 1、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轩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一是丰富的想象。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的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美好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2、写得淋漓酣畅、引人遐想的是述梦部分。

 一入梦,便有不食人间烟火味——诗人竟然在镜湖上飞行,又值月夜,月光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飞过镜湖,月儿依旧伴着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点——“谢公宿处”。接着写登山。本来是险峻的山路,但诗人却毫不费力,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一样到了山巅。这时已是黎明,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画面: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茫的群山。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这当然还不能说是仙镜,但已经是接近仙境了,或者说它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

 果然,在诗人“迷花倚石”之际,暮色骤然降临,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巨大的声音震动岩石、泉水、深林、峰峦。至此,仙境已民是呼之欲出了,但诗人却忽然将视线转向天上的云、山间的流水及水上的烟雾,出现了瞬间的宁静。这是为下文蓄势。接着便是雷电大作,地裂山崩,只听轰隆一声,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日、月、金台、银台交互辉映,是真正的仙境。这一段写梦境的进一步展开,时徐时疾,波澜横生,使读者目不暇接,恍若身入仙境。

 梦境的高潮是仙人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了,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云之君”即楚辞中的云中君,由于来者甚多,只拿他作代表。他们都聚集到那金银台上来做什么呢诗人只写了“虎鼓瑟”这样一个细节,其余一切让读者自己去想——读者一定会想到,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来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

 这样“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六、板书设计:

 梦(因)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境) 游历 (山景)

 (括号中的文字让学生写) 梦(感) 幻入 (仙境)

 全文紧扣梦游二字,浑然一体。

 六、诗人描绘梦游图景,并非是为了追求虚空的幻想。

 梦中游历,正折射出诗人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了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浪迹山水,寻仙问道,是为了心灵的抚慰。当然,这首诗的意味远非“苦闷”二字可以概括,诗篇最后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恍若天外飞来之笔,痛快淋漓地一吐对权贵的憎恨和蔑视,诗人豪放不羁的形象如立纸上。主题被点亮了,意境拓展升华了。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读至此,再体会1、2两段,我们心里豁然开朗: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不正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吗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不正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吗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不也正是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吗我们知道了,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的追求和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磅礴,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

 七、完成练习

 补充阅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梦游天老吟留别》教学札记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已有多年,现又收入人教社编写的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有关教学参考书上一般都把李白所描写的梦境说成是“景物壮丽非凡的仙境,光明一片,不见一丝阴暗”,还说神仙们“济济一堂,呈现出一种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而至于“古来万事东流水”这种消极情绪,则是“当时比较清高的封建士大夫所共有的思想”。既然梦境是一片光明,神仙们“相敬相爱,雍雍穆穆”,为什么诗人会“魂悸以魄动”他“惊起而长嗟”难道是因为惊动了美好的梦境而感到惋惜吗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主题又有什么内存联系呢还有,“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难道是游离在作品之外的一种普遍心态吗这种消极的虚无主义的出世思想和积极的愤世嫉俗、决心抗争的精神统一在同一个诗人身上,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孟子曾说过要“以意逆志”,这的确是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人要懂得“知人论世评文”这个道理,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是某一历史时期有客观存在,读者不能去改变这种存在,只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论的方法去考察这种存在,弄清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境遇,用自己的“意”去理解作者的“志”,只有这样,才能打开一座座文学迷宫的大门。

 李白是一位积极用世的诗人,具有盛唐时期知识分子的那种进取精神。年轻时虽曾有一段隐居学道的生活,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尺蠖之屈、龙蛇之蛰”。天宝元年,由于朋友吴筠的举荐,李白被唐庇玄宗征召进宫,做了个翰林供奉的闲官,成为皇帝的'高级文学侍从,但是,他那种傲岸不羁的狂放性格,实在是不适合于做这种工作的。在那几年当中,他得罪了一些权贵佞臣,终于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来到山东,这是李白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长安古年,他亲眼见到了封建官场的黑暗和宫廷生活的糜烂,这使他原来具有的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一下子化为泡影。他产生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又从心底发出坚定的誓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声大彻大悟者的呼喊,这是一个从旧营垒里出来的叛逆者的心声。这两种情绪,看似对立,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虽然诗人好像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否定了人间的一切,但实际上是他对十年来宫廷生活的否定。诗人把这十年比作是一场梦,——这不是什么“光明一片,不见一丝黑暗”的美梦,而是一场令人“魂悸以魄动”的恶梦。我们不仅可以从上述史实中找出这个答案,而且可以从作品本身中找到有力的证明。

 这首诗从入梦之由写到梦醒后的感叹,共有三年大段。第一大段到“对此欲倒东南倾”,借越人之口,描述天姥山的雄奇峻拔,这不禁使诗人心驰神往,为“入梦”作铺垫。第二大段到“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这一段描写了梦游天姥山的整个过程,诗人用“赋而比”的表现手法,既描述了光怪陆离的梦境,又写出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一段重要历程。这一大段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到“空中闻天鸡”。诗人因越人之语而“梦吴越”,清风为伴,明月相随,镜湖飞度,来到剡溪,又著屐登山,一路上描写了自然风光之美,湖月如镜,绿水荡漾,清猿啼啸,海日东升,天鸡长鸣,从容不迫一形态、声音、色彩诸方面极写所见景物之美,从而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欣喜之情,我们也可以由此体会到诗人初入宫廷时的那种心情——眼前的确是一片光明!第二层到“水澹澹兮生烟”。这时诗人所见的景物由光明美好的世界一下子变成了昏暗的使人迷惑和恐惧的世界。“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道路迷失,天色昏暗,耳边震响着“熊咆龙吟”般的瀑布,这可怕的声音连林木山石都为之发抖。到处烟云迷漫,什么都看不清楚。诗人正在惊疑不定的时候,梦境中出现了更为可怕的景象。第三层,到“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道电光,一声霹雳,山峦崩塌,石壁中开,简直是天崩地裂!这时的诗人哪里有什么“喜悦”,他在万分恐惧之中,看到“洞天”中是这样一番景象:虽然日月照耀,金璧交辉,霓裳风马,神仙如麻,但是“青冥浩荡不见底”,在这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些什么在这些云之君、仙之人的面前,诗人可能在想:这里有我应该有的一席之地这时诗人心情,绝不是教参上说的“我心中的忧愤啊全都忘却,这美妙的仙境就是我理想的境界”,而是几年来宫廷生活中遭受排挤打击而积淀下的全部忧愤一下子被唤起了。这不是什么美妙的仙境,这是现实生活在梦中的反映;这不是什么“理想的境界”,而正是作者所憎恶鄙弃的“世间行乐”的生活。

 诗人从这恶梦中醒来,惊起一词是承上说,告诉读者当时他自己的心境:拍拍心口——恐怕已经是浑身冷汗了。长嗟一词是启下说,使诗的内宾转入第三段。从“世间行乐亦如此”到“使我不得开心颜”,都是长嗟的内容。

 “世间行乐”是泛指,但也可以理解为指几年来的宫廷生活:满怀着美好的希望入宫,却受忌才害能的小人排挤打击,还差一点儿使龙颜大怒,虽然最后赐金放还了,给了一点面子,但实际上是被赶出宫门的。宫廷中的丑恶、卑鄙和黑暗,终于使诗人觉悟了——醒了,有了这样的觉悟,于是就鄙视了一切。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心灵的纯洁,诗人决心从此骑白鹿,访名山,再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了。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可谓卒章显志。但是读者往往只注意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于是,在理解这首诗,探求作者志的时候,就陷入了主观臆断的泥坑。

 这首诗的原题是《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吟”是古代诗体的一种,相当于“歌行”。“梦游天姥”是诗的内容,“留别”是诗的作用,原题对这个作用说得很清楚,说明这是一首赠别诗。李白的赠别诗很多,但记梦赠别的只有这一首。诗人为什么要叙述一个梦境去留别东鲁诸公呢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托梦言志。诗人离开长安,来到山东,又准备南游淮泗,寄情山水,去排遣他内心的忧愤,去寻找光明与自由的生活,于是是就写下了这首诗,向东鲁诸公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一个追求美好理想又不愿为权贵所屈的诗人表现出的这种“视名利为粪土”的反抗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难能可贵的,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陶渊明《饮酒》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饮酒》教案设计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2、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

 3、体会诗意。

 (二)能力训练点

 1、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播,有感情朗读,读出诗中的意味。

 2、了解诗歌的赏评。

 (三)德育渗透点

 1、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

 2、人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爱。

 (四)美育渗透点

 1、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知——析赏——评——行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1)、创作背景的介绍。2)、诗人的整体评价。

 3、疑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

 4、解决方法

 1)、注重贯穿朗读训练,以朗读带动理解。

 2)、结合陶渊明的诗歌介绍背景。

 3)、以同类诗文拓展诗歌的赏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媒体设计

 录音机《古筝高山流水》、投影仪《陶诗、赏诗》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诗歌。

 2、设问、作答、引题。

 3、背诵诗歌。

 4、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七、教学步骤

 一、导语

 中国的传统文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诗歌和散文更是两股清泉,我们应不断地汲取,让它们永久地留在血液里,终生受益。初一上学期我们学过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圈。展示了山村优美的风光,恬静的生活,老友间的情谊,透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静的田园生活的情趣。大家还能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助之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渊,杂英满芳甸。”)请大家把课本打开p317,今天我们来共同研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净世界。

 二、背景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在其自传性散文中称“五柳先生”(宅边有五柳树,因此为号焉)

 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

 二十九岁以前家居时期,“猛志逸四海”,有“大济于苍生”之志。

 二十九到四十一岁或仕或隐时期“一心处两端”

 四十一岁辞彭泽令隐居躬耕时期,史记当他在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来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代表作: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诗并序》

 散文《桃花源记》成语世外桃源的`出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花垂鬓,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过去进步知识分子企慕的人物),赋《归去来兮辞》其中优秀作品内容上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对后代作家影响很大,王维曾写“复值接与醉,狂歌五柳前。”自比五柳,开田园一派。

 三、知

 解题:本篇为《饮酒》组诗的第五首,此组词共二十首,为陶渊明酒后写的杂感诗。

 在古代酒与人关系甚密,可解忧可增兴。

 曹操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甫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陶亦自云: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俗语:酒后吐真言,我们来看看陶渊明的真言。

 2、一读

 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意义,体会文意,

 3、逐步读——析——赏。

 教师范读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点明而转折——矛盾 人境无车马喧。

 自问自答 实——虚 意味深长。

 学生齐读(注意问句升调,答句的意味深长)

 归纳: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板书 心远——骨 心静——境自静

 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说出亲切感人中国禅宗六祖能一日诵经,风吹幡动,一曰:“旗动”二曰:“风动”慧能曰:“心动”亦点明此意。

 学生齐读,体会诗意。

 接着诗人顺势而下写出无限的意趣。

 教师范读后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初句点明:妙在“悠然”——无意看山。

 “见”不是“望”“看”——景已入心。

 触景生情,与自然化为一体,进入更高的境界。

 体会人与自然的贴近,顾城《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诗人推崇的田园生活优雅闲适的绝妙写照,也是作者追求的飘逸之梦。王维诗中亦云其悠闲“倚杖紫门外,临风听暮蝉”。

 至于“菊”字,我们可从苏东坡《冬景》中可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一个“傲”字尽现其意。

 周敦颐《爱莲说》中曾云“晋陶渊明独爱菊”物芳可明志洁足见其节操高尚,淡泊名利。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可见此句有两意:1)、在己,鸟知回,我知回,已回。

 2)、在人,鸟知回,你们为什么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投身宁静优美的自然怀抱中呢这是一种真情的召唤。在自然的感召下,诗人的心更宁静了,他悟得了真意:鸟日出而出,日归而返,完全委运自然,那么我要像飞鸟一样,纵身大自然之中,以尽百年,不也欣然自得吗。正如《挽歌》中云“死去何足惜,托体同山阿”这接近于老庄的自然无为,返朴归真。但诗人悟得有没有说出——引出末句。

 点明,真意——髓

 南宋词人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蓦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归纳,诗人悟得却不愿细析(有莫测高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此句展现无比广阔无比自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正是陶渊明毕生追求的世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不是很多人能懂得,足见其诗“旷达中含几多悲凉,飘逸中带几多沉重。”)

 此时景情意合而为一,实乃诗之完美境界。

 体味、讨论、齐读。

 听《高山流水》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评:

 1、陶自评“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宋 陈师道评“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

 3、金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

 启、行

 1、学其金刚怒目一面“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2、洗其消极: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热爱自然,共享自然。

 轻松一刻:古诗拾趣,巧填植物名。

 1、采(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始盛开。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6、人面不知何处去,( )依旧笑春风。

 7、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1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 )来。

 1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12、( )( )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3、来日绮窗前,( )著花未 14、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

 15、( )尽已无擎雨盖,( )残犹有傲霜枝。

 板书设计

 饮 酒 陶 渊 明

 启、行:有追求、爱自然

 评:景、情、意、理合一

 闲适、自得--傲

 析、赏:而 心静<==>境自静

 心远——骨 田园<==>尘世

 悠然——飘逸之梦 景即情

 真意——髓 自然

 知:背景 文意

陶渊明《饮酒》教案设计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诗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田园诗歌中的代表作品,《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陆续写成的。这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为诗人酒后偶然题咏、即兴之作,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他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课本选的是第5首,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后十二年。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饮酒》一组诗中,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在语文版实验教材中,《饮酒》被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这个单元的诗歌的教学重点,要求启发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主旨。尤其《饮酒》一诗,虽然文字浅易,但理解诗的主旨对七年级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参考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二、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都是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提倡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21世纪,西方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对中国一些传统的隐逸思想却知之不多或不以为然,加上他们接触文言诗文时间不长,对诗歌的理解把握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

 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

 3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体会本诗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学会赏析。

 (三)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四、设计思路

 在课前准备时,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课下解读。然后在上课时师生再对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解惑答疑。

 学习这首诗,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经历及其思想人手,理解本诗中的重点句子。那些表现诗词主旨、作者感情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五、 教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研讨赏析法

 六、 学法:

 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由中国的山水与文人的关系导入,山水有了文人的诗歌才名扬天下。庐山之所以被称为隐逸圣地,就是因为陶渊明曾在其山脚隐居。

 二、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利用大屏幕简单介绍陶渊明的相关资料(从名、时、地、评、著五方面入手)。

 请同学们交流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介绍陶渊明生平经历,以及辞官隐居的原因。

 陶渊明生平: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曾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一类小官;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秉着“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陶渊明终于辞官回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三、整体感知 理解诗意

 1自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解决生字生词问题。

 2指名朗读

 请单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可以相互对照,把握正确的字音。

 3品味诵读

 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这是一首田园诗,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朗读时按二/三结构。可先由单个学生示范,最后大家齐读,初步感悟诗歌的意蕴。

 4小组合作

 指导学生先独自结合书下注释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有疑义之处圈点勾画出来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要符合原诗的语言风格。

 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四、解题答疑 加深理解

 读完译完之后会发现,诗歌全篇并无一字写酒,为何题目为——饮酒

 (明确:陶渊明的《饮酒》组诗一共二十首。为诗人酒后所做,在二十首诗的前面是一段序文。让我们先来了解这段序文,因为这段序文对二十首《饮酒》组诗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五、研讨赏析品味诗情

 师生合作完成,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进行理解赏析。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2“心远地自偏”的含义如何理解

 明确: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前四句为诗歌的第一层,从哲理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刻画了诗人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语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情交融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

 (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象联想,只要谈出诗句的淡然悠闲、物我合一的意境即可。)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2)“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宁静恬淡。

 (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4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生活的意趣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5请同学们结合之前对诗句的理解,说说这首诗在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诗人完成了情、景、理三方面的巧妙融合。诗人写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的境界里蕴含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山的人和那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总的说来这首诗语言虽浅显,但结构精妙,意境高远,哲理深刻。

 六、再次诵读 尝试背诵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感情非常率真,一切都很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对今天的我们也很有启发。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一个社会当中,虽不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但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和诱惑,那么我们就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使自己的心情变得的宁静。就可以如古人一般,品味人生的悠然。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4、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及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创设情境法、竞赛法,合作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月夜,创设情境。

 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生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师: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诗人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宋代的文学大家苏轼对月亮也是情有独钟。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文忠公”。

 (三)、引导生观赏承天寺,引起生阅读兴趣。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在音乐中师范读课文。

 2、在《月光曲》中生自由放声朗读。(屏幕显示:朗读课文,读出节奏,读准字音、停顿,揣摩把握作者的情感。)

 3、请一名同学为大家朗读课文。后请大家评价:他读得怎么样

 生自由评价,以此提高同学的听读水平。

 师总结,提示一些句子的停顿:(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5、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首先,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同学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屏幕显示: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出疑难字词;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讨论后请同学们抢答:

 A、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B、翻译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五)、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请同学们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如: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苏轼朋友很多,为什么偏偏去找张怀民

 3、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答案:1、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因为他们都被贬黄州,都有着高洁的志趣,且志同道合。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2、重点研读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此句写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更改变了原意。)

 (3)、在理解课文意境的基础上,找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充满诗意的话描述这月色,并引导生展开想象再现其中的画面。

 (4)、阅读最后一句话:“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小组交流后得出:清幽,豁达、乐观等。)

 师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生活状况如何吗

 (一生读屏显背景材料: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城东买坡地耕种养家。)

 师:从这则材料中大家发现哪些信息

 (生1:他是被诬陷入狱的,获释后贬到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生2:亲自耕田种地养家糊口,生活肯定很贫困。)

 (5)、讨论:文中“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与实际相符吗

 师: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生讨论。师总结: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苏轼“闲”的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3:“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赏月。

 4:写月色的句子最能体现他的“闲”。)

 总结:这“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那究竟是什么意思(清闲、闲适、闲情逸致)

 (7)、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情绪

 (联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8)、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诱人的月色,勾起了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 ,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载体,情是景的灵魂。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这空明的月光更是人的心境,这空明的月色洒满庭院,更是从闲人的心中氤氲而来。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板书——闲人——豁达)

 (9)、指导背诵

 (六)、与作者对话。

 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

《古代诗歌》优质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