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方之地黄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35 附注 36 摘录 4 《普济本事方》卷六方之地黄膏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5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方之地黄膏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地黄膏 61 组成 62 功能主治 63 附注 7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方之地黄膏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地黄膏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84 摘录 9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方之地黄膏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方之地黄膏 101 组成 102 制备方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1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方之地黄膏 111 地黄膏的别名 112 处方 113 制法 114 功能主治 115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16 使用注意 117 各家论述 118 摘录 12 《圣济总录》卷一○三方之地黄膏 121 组成 122 制备方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3 《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地黄膏 131 组成 132 制备方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4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方之地黄膏 141 组成 142 制备方法 143 功效主治 14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5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方之地黄膏 151 处方 152 功能主治 153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54 摘录 16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方之地黄膏 161 组成 162 制备方法 163 功能主治 16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7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方之地黄膏 171 处方 172 制法 173 功能主治 174 摘录 18 《中藏经·附录》方之地黄膏 181 组成 182 制备方法 183 功能主治 18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85 摘录 19 《医灯续焰》卷十八方之地黄膏 191 处方 192 制法 193 功能主治 19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195 摘录 20 方出《普济本事方》卷六,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地黄膏 201 处方 202 功能主治 203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04 各家论述 205 摘录 21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地黄膏 211 处方 212 制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15 摘录 22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方之地黄膏 221 组成 222 制备方法 223 功能主治 22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3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方之地黄膏 231 组成 232 制备方法 233 功能主治 23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4 《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方之地黄膏 241 组成 242 制备方法 243 功能主治 24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5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地黄膏 251 组成 252 制备方法 253 功能主治 25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6 《眼科阐微》卷三方之地黄膏 261 组成 262 制备方法 263 功效主治 26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 2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地黄膏 地黄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dì huáng gāo
2 概述地黄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四首。
3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方之地黄膏 31 处方生地黄汁一升,松脂二两,熏陆香、蜡各一两,羊肾脂、牛膝各一两半[1]。
32 制法药入地黄汁中,煎松脂及熏陆香,令消尽,即纳羊脂酥蜡,慢火煎成膏[1]。
于地黄汁中煎松脂及香,令消尽,即纳羊脂、酥,蜡,慢火煎令稠膏成,涂软帛上。
3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方之地黄膏功能排脓止痛[1]。主治痈疽发背,溃后疼痛不止[1]。
3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外敷患处[1]。
35 附注方中牛酥原作“牛膝”,据《附广肘后方》改。
36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4 《普济本事方》卷六方之地黄膏 41 组成生地黄(捣泥为膏)、木香(为末)[1]。
42 制法将地黄膏随肿大小摊纸上,掺木香末一层,又再摊地黄膏贴患处[1]。
43 功能主治《普济本事方》卷六方之地黄膏主治损伤及肿痈未破者[1]。
5 《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方之地黄膏 51 处方鲜生地黄(捣汁)十斤,当归身一斤,芍药、枸杞子各半斤,天门冬、麦门冬各六两,川芎、牡丹皮各二两,莲肉四两,知母、地骨皮各三两,人参、甘草各一两[1]。
鲜地黄不拘多少(捣汁,以10斤为则,和众药汁同熬),当归身1斤,芍药半斤,甘杞子半斤,天门冬6两,川芎2两,麦门冬6两,莲肉4两,丹皮2两,知母3两,地骨皮3两,人参1两,甘草1两。
52 制法上将众药用水2斗,煎1斗,去滓净.用生地黄汁同熬成膏。
53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方之地黄膏主治阴虚火旺发热[1]。
滋阴降火,养血清肝。主涝瘵。
5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水煎,去渣,和地黄汁同熬成膏服[1]。
55 摘录《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
6 《症因脉治》卷三方之地黄膏 61 组成生地黄、当归、牡丹皮、白芍药、枸杞子、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1]。
生地、当归、丹皮、白芍药、甘枸杞、知母、人参、甘草、地骨皮。
62 功能主治主治精虚所致的中消[1]。
主治精虚中消,时食时饥,饥不欲食。
63 附注本方方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1]。
7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方之地黄膏 71 处方生地黄1合,黄连1两,黄柏半两,寒水石半两。
72 制法地黄研自然汁,和药成饼子。
73 功能主治《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方之地黄膏功在逐去热毒瘀血。主治眼外障。目被撞打,疼痛无时,瞳仁被惊,昏暗蒙蒙,眼眶停留瘀血;或风热赤目,热泪出。
7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要用时以纸贴目上。
75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六
8 《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地黄膏 81 处方生地黄(研如膏)木香(为末)
82 功能主治《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地黄膏主治跌打损伤,臂臼脱出,局部肿痛;及痈肿来破者。
83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视肿处大小,将生地黄膏摊纸上,再将木香粉撒布地黄膏上,然后再摊一层地黄膏。敷伤损处。
84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9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方之地黄膏 91 处方生地黄、猪脂(不著水)。
92 制法生地黄,纳脂中,令脂与地黄足相淹和,煎67沸。
93 功能主治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方之地黄膏主治鼠漏疮,愈后复发,或不愈,出脓血不止。
9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先以桑灰汁洗疮去恶汁,以地黄膏敷疮上,每日1换。
95 摘录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
10 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方之地黄膏 101 组成生地黄、猪脂(不著水)。
102 制备方法生地黄,纳脂中,令脂与地黄足相淹和,煎67沸。
103 功能主治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三方之地黄膏主治鼠漏疮,愈后复发,或不愈,出脓血不止。
10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先以桑灰汁洗疮去恶汁,以地黄膏敷疮上,每日1换。
11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方之地黄膏 111 地黄膏的别名生肌膏
112 处方生地黄(切)1升,(捣绞取汁3合),熏陆香2两,松脂2两,羊肾脂5合(煎),乌麻油2升,杏仁2两,蜡2两,石盐1两(研如粉)。
113 制法上先下蜡微火令消,次纳羊脂令消.次下乌麻油,次下松脂令消,次下杏仁,次下熏陆,次下地黄汁,次下石盐,以微火煎之,令地黄汁水气尽,以绵滤停凝。
114 功能主治《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方之地黄膏功在蚀恶肉,不著痂,先从内愈。主金疮、火疮、灸疮不能愈者。
115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生肌膏(《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太平圣惠方》有蜜二两。
116 使用注意慎生冷、猪肉、鸡、鱼。
117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地黄凉血乳香定痛,松脂生肌,杏仁消肿,蜡补绝伤,羊脂祛风,麻油解毒石盐软坚。为金疮、火疮、灸疮通治之药。
118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
12 《圣济总录》卷一○三方之地黄膏 121 组成生地黄、粟米饭淀(极酸者)各等分。
122 制备方法上烂研相和如膏。匀摊于薄纱绢上,方圆可2寸。
12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三方之地黄膏主治目赤肿痛。
12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用贴熨眼,干热即换。
13 《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地黄膏 131 组成生地黄(净洗,切,研)2两,黑豆2两(生捣末)。
132 制备方法上药为膏。
13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四方之地黄膏主治暴赤眼肿痛。
13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临卧时,以盐汤洗眼后闭目,以药膏厚罨眼上,更不动,至晓。水润药令软取下。
14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方之地黄膏 141 组成生干地黄3分,白及半两,白蔹半两,甘草(生,锉)半两,白芷3分,猪脂半斤(炼)。
142 制备方法上除猪腊外,为末,入猪脂内熬成膏,候冷。
143 功效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方之地黄膏功在生肌。主治诸疮不合。
14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每日34次涂之。
15 《圣济总录》卷一三八方之地黄膏 151 处方生地黄3斤(细切,捣绞取汁)。
152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三八方之地黄膏主治热痈肿结,热振焮痛,欲作脓。
153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上于铜器内慢火煎搅成膏。取敷肿处,以故帛涂贴之亦得。每日换35次即溃。
154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八
16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方之地黄膏 161 组成生地黄(细切)3斤,乌鸡1只(去毛、肠、肚并足和骨,锉细)。
162 制备方法上相和,捣研为膏。
16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方之地黄膏主治伤折,恶血结滞肿痛。
16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量患处多少,摊帛上缚之,日再易。
17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方之地黄膏 171 处方生地黄(酒洗净)1斤。
172 制法上用水56碗,入铜砂锅内慢火煮干3分之2,用布续去汁,将滓捣烂,又用水2碗再熬减大半,又以布绞净。如此3次,将汁通和一处,入好蜜以甘苦得中为度,用文武火熬至滴水不散,似稀糊样,取起置冷地上1夜,出火毒,以瓷罐收贮。或加当归等分。
173 功能主治《济阳纲目》卷六十四方之地黄膏主治血虚生疮,肌肤燥痒,自汗,遗精便多,妇人乳少。
174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18 《中藏经·附录》方之地黄膏 181 组成石膏(煅)、藿香叶、蚌粉、香白芷、雄黄(研)各等分。
18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以生地黄自然汁调,稀调得所。
183 功能主治《中藏经·附录》方之地黄膏主治一切痈疽,及毒虫所伤。
18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涂疮上四周,留疮头,已破者留疮口勿涂。干即再敷之,药厚以新水润之。
185 摘录《中藏经·附录》
19 《医灯续焰》卷十八方之地黄膏 191 处方生地黄3斤(捣取汁),茜草1斤(水5大碗,煎绞取汁,滓再煎23次取汁。)
192 制法合2汁,缓火煎如膏,以瓶盛之。
193 功能主治《医灯续焰》卷十八方之地黄膏功在久服乌须发。
19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温服半匙。一月髭须如漆。
195 摘录《医灯续焰》卷十八
20 方出《普济本事方》卷六,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地黄膏 201 处方生地黄(研如泥,成膏)、木香(为细末)。
202 功能主治方出《普济本事方》卷六,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方之地黄膏主治内消痈肿。主打扑伤损,及一切痈肿未破。臂臼脱出。
203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以地黄膏随肿大小摊于纸上,掺木香木一层,又再摊地黄贴肿上。不过35次即愈。
204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生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少阴厥阴,能凉血;木香气味辛温,入足太阴,能疏滞,打伤扑损、痈肿未破者,皆能内消。大凡损伤痈肿,必因气血不宣畅,今既气得疏,血亦流行,肿岂有不消者哉。
205 摘录方出《普济本事方》卷六,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21 《活幼心书》卷下方之地黄膏 211 处方山栀仁1两半,绿豆粉1两半,粉草6钱。
212 制法上药或晒或焙为末,用生地黄烂杵,取汁1两半,好蜜1两半,以薄瓦器盛,在铜铁铫中水煮成膏,如稀糊相似,候冷停分,入前药末,同在乳钵再杵匀,为丸如芡实大。
213 功能主治《活幼心书》卷下方之地黄膏主治小儿口内舌上,生疮作痛,饮食难进,昼夜烦啼。婴儿胎热,生后旬日之间多虚痰,气急喘满,眼闭,目胞浮肿,神困,呵欠吸吸作声,遍身壮热,小便赤,大便闭,时惊烦者。
21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每以1丸至2丸,麦门冬煎水化下,不拘时候。儿大者每用1丸纳口内含化,或以新汲水调点舌上。
215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22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方之地黄膏 221 组成生地黄1斤(取汁),胡桐泪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白矾半两(烧灰细研)。
222 制备方法先于银器中煎地黄汁,欲凝,下诸药,搅勿住手,膏成,于瓷盒中盛。
22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方之地黄膏主治牙齿宣露,齿根挺出,时出脓血不止。骨槽风痛。
22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涂齿根下。
23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方之地黄膏 231 组成大黄、黄柏、黄连、黄芩、赤芍药、当归、绿豆粉、芙蓉叶、薄荷各等分。
232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生地黄汁、鸡子清、蜜同调匀。
233 功能主治《证治准绳·类方》卷七方之地黄膏主治赤肿疼痛,外障等眼疾。
23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贴太阳穴及眼胞上。
24 《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方之地黄膏 241 组成郁金(皂荚水煮干,切细,焙干用)半两,豆粉半两,甘草1分(灸),马牙消(研)1钱。
242 制备方法上用生地黄汁及蜂蜜对合,入盏内约2分许,熬成膏,和成药。
243 功能主治《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方之地黄膏主治初生儿鹅口、重舌、重腭。婴孩胎受热毒或生下两目不开。
24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每服2皂子大,香熟水含化;或鹅翎扫涂口内亦得。
25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地黄膏 251 组成生地1000g,藤黄15g,红粉9g,冰片3g,广丹12g。
252 制备方法上后4味为细末,备用。先将生地洗净,放砂锅内煮30分钟左右,取出捣烂,再放入原汤煮20分钟,过滤取滓。将滓再煮再滤,然后将滤出的药液放砂锅内,用大火煎熬成膏,以提起成丝为度。放入罐内待冷后,将备用药粉搅入即成
253 功能主治《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地黄膏主治淋巴腺结核。
25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先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洗净疮面,用无菌敷料摊上药膏(不宜太厚),盖在疮口上,间日或3日换药1次。
26 《眼科阐微》卷三方之地黄膏 261 组成生地2两,黄连1两,黄柏5钱,寒水石5钱,归尾2钱,红花2钱。
262 制备方法先将地黄酒浸,捣烂如泥,和药成饼,摊油纸上。
263 功效主治《眼科阐微》卷三方之地黄膏功在行血凉血,去热毒。主治撞损瞳人,瘀血疼痛,或风热赤目泪出等眼疾。
264 地黄膏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医学入门》卷七 21 组成 22 功效 2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 24 加减 25 制备方法 3 《广嗣纪要》卷四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35 用药禁忌 4 《赤水玄珠》卷十 41 组成 42 功效 4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51 组成 52 功效 5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壮阳丹 1 拼音
zhuàng yáng dān
2 《医学入门》卷七 21 组成仙茅1两,蛇床子1两,五味子1两,白茯苓1两,苁蓉1两,山药1两,杜仲1两,韭子2两,故纸2两,巴戟2两,熟地2两,山茱萸2两,菟丝子2两,海狗肾1枚,紫梢花1两。
22 功效壮阳补肾。
2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以盐汤送下。
24 加减阳痿精冷者,加桂、附、石燕。
25 制备方法
用雄鸡肝2副,捣成1块,阴干,为末;用雄鸡肝肾、雄鳖肝肾各1副,以盐、酒、花椒末蒸熟捣烂,和入前药,再用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 《广嗣纪要》卷四 31 组成熟地黄4两,巴戟(去心)2两,破故纸(炒)2两,仙灵脾1两,桑螵蛸(真者,盐焙)半两,阳起石(煅,别研,水飞)半两。
32 主治男子阴萎无子。
3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34 制备方法上6味,合阴之数,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5 用药禁忌不可恃此自恣也。
4 《赤水玄珠》卷十 41 组成肉苁蓉(酒浸1宿)1两,五味子1两,蛇床子1两,远志1两,莲蕊1两,菟丝子(酒浸1宿,蒸半日,捣烂晒,另研为末)1两,益智仁1两,山药2两,沉香5钱。
42 功效强壮阳道,固暖精血。
4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宜23日用1服;或与固精丸间服。
4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51 组成肉苁蓉1两(酒浸1宿),五味子1两,蛇床子1两,菟丝子(酒浸煮烂,晒干)4两,杜仲(姜汁炒去丝)4两,牛膝(去芦,酒洗净)4两,黄柏(蜜炙)4两,知母(蜜炒)3两,胡桃肉(汤洗去皮)8两(1方无知母)。
52 功效强壮阳道,固暖精血。
53 壮阳丹的用法用量每服5080丸,空心以盐汤或酒送下,以干物压之。直23日1服或与固精丸间用。
5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春、夏用粥,秋、冬用炼蜜,其粥用糯米1碗煮之,将胡桃肉捣烂为膏,和匀,石臼内杵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壮阳丹 《扁鹊心书》:[神方]金液丹(一名保元丹,一名壮阳丹。)余幼得王氏《博济方》云∶此丹治百种欲死大病,窃尝笑之,恐无是理。比得扁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蜜、捣丸梧子大。每百丸,空心临卧温酒盐汤任下。壮阳丹仙茅、蛇床子、五味子、白茯、苁蓉、山药、杜仲各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雀卵丸。阳痿不举,命门脉虚欲脱者,巨胜子丸。壮阳丹。肾气久旺,来慢不能直射子宫者,续嗣丹、温肾丸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三]求子受医药之害,遍访诸方,无越此者,出以示人,名曰壮阳丹。熟地黄四两,巴戟去心破故纸炒各二两,仙灵脾一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方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小儿药证直诀》方之败毒散 41 方名 42 组成 43 用法 44 功用主治 45 方解 46 临床运用 461 加减法 462 使用禁忌 47 现代适应证 48 歌诀 5 《痘麻绀珠》卷十六方之败毒散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6 《增补万病回春》卷七方之败毒散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摄生众妙方》卷八方之败毒散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博济方》卷三方之败毒散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片玉心书》卷五方之败毒散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0 《卫生总微》卷八方之败毒散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宣明论方》卷十五方之败毒散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痘科辨要》卷十方之败毒散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3 《外科真诠》卷上方之败毒散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35 加减 14 《治疹全书》卷上方之败毒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5 《慈航集》卷下方之败毒散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6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败毒散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卫济宝书》卷下方之败毒散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功效 17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败毒散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85 加减 19 《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败毒散 191 方名 192 败毒散的别名 193 组成 194 主治 195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196 附注 20 《明医指掌》卷六方之败毒散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05 附注 21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引《家宝方》方之败毒散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仙拈集》卷一方之败毒散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3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方之败毒散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败毒散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种痘新书》卷四方之败毒散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功效 254 主治 26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败毒散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65 加减 27 《仁端录》卷十四方之败毒散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主治 28 《症因脉治》卷四方之败毒散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功效主治 284 加减 29 《济阳纲目》卷九十五方之败毒散 291 方名 292 组成 293 主治 29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295 制备方法 30 《痘疹定论》卷四方之败毒散 301 方名 302 组成 303 功效 304 主治 305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306 附注 31 《眼科全书》卷四方之败毒散 311 方名 312 组成 313 主治 31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 315 用药禁忌 32 《嵩崖尊生》卷十方之败毒散 321 方名 322 组成 323 主治 33 败毒散中药部颁标准 331 拼音名 332 标准编号 333 处方 334 制法 335 性状 336 鉴别 337 检查 338 功能与主治 339 用法与用量 3310 注意 3311 规格 3312 贮藏 3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败毒散 败毒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bài dú sǎn
2 英文参考Baidu S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aidu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败毒散同名方剂约有29首,常用方为《小儿药证直诀》记载者,其组成为柴胡9g、前胡9g、川芎9g、枳壳9g、羌活9g、独活9g、茯苓9g、桔梗9g、人参9g、甘草5g。具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功效,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腹泻等属气虚而外感风寒湿邪者。[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败毒散部颁标准。
4 《小儿药证直诀》方之败毒散 41 方名
败毒散
42 组成柴胡(洗去芦)、前胡、川芎、枳壳、羌活、 独活、茯苓、桔梗(炒)、人参各一两,甘草半两[2]。
柴胡9g、前胡9g、川芎9g、枳壳9g、羌活9g、独活9g、茯苓9g、桔梗9g、人参9g、甘草5g[3]
43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薄荷煎[2]
加少量薄荷、生姜,水煎服。[3]
44 功用主治《小儿药证直诀》方之败毒散具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功效。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症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或腻,脉浮而重取无力。[3]
45 方解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法当解表散寒祛湿,气虚者又当益气扶正。方中羌活、独活辛温发散,散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柴胡散邪解肌行气,2药既助君药解表散邪,又畅行气血而加强止痛而为臣药。枳壳、桔梗、前胡宣降肺气而止咳;人参扶正以鼓邪外出,茯苓渗湿益脾以除痰湿,5药共为佐药。甘草伍人参益气和中,并能调和诸药;生姜、薄荷为引,并助君臣药散风之力,皆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功。[1]
46 临床运用败毒散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平素体质较为虚弱,常常感到困倦乏力,又感冒风寒湿邪,表现为憎寒,同时伴有发热,头身酸重疼痛,无汗,咳嗽胸闷,脉浮而按之无力的患者,即中医所称的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表证者。[3]
461 加减法若咳嗽有痰者,可加杏仁、桔梗、法半夏宣肺止咳化痰;湿滞经络,肢体酸楚疼痛较甚者,可加苍术、秦艽、防己等以祛风除湿止痛;气虚甚者,可加黄芪以加强补气的作用;若正气未虚者,可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以祛风散寒。[3]
462 使用禁忌败毒散辛温香燥,热性感冒及阴虚、血虚感冒患者忌用[1]。
47 现代适应证败毒散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腹泻等属气虚而外感风寒湿邪者。[3]
48 歌诀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1]。
5 《痘麻绀珠》卷十六方之败毒散 51 方名败毒散
52 组成人参、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甘草、川芎、独活、桔梗、枳壳、陈皮。
53 功效《痘麻绀珠》卷十六方之败毒散具有解毒之功效。主治痘疮邪盛,红点未见之前热甚者。
5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
6 《增补万病回春》卷七方之败毒散 61 方名败毒散
62 组成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川芎、枳壳(去瓤,炒)、天麻、全蝎(去毒)、僵蚕(炒)、白附子(煨)、地骨皮各等分,甘草减半。
63 主治《增补万病回春》卷七方之败毒散治急惊风初起,发热,手足搐搦,上宫天吊,角弓反张,并一切感冒风寒,头疼发热,咳嗽喘息,鼻塞声重,及疮疹欲出发搐。
6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65 制备方法上锉1剂。
7 《摄生众妙方》卷八方之败毒散 71 方名败毒散
72 组成黄柏1两,黄连1两,川乌2钱。
73 主治《摄生众妙方》卷八方之败毒散治疔疮走动者。
7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用冷水调成膏,摊在肿处,频以水润之,其肿自消。
7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8 《博济方》卷三方之败毒散 81 方名败毒散
82 组成槐花(炒)、白矾(烧及8分许,存性)各等分(是生时秤)。
83 主治《博济方》卷三方之败毒散治脾毒下血,脏腑疼痛,频往圊厕,后重里结。
8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乌梅1个,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
85 制备方法上为末。
9 《片玉心书》卷五方之败毒散 91 方名败毒散
92 组成荆芥、防风、连翘、枳壳、升麻、薄荷叶、羌活、独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银花、黄芩、川芎、甘草、山栀子。
93 主治《片玉心书》卷五方之败毒散治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归内而腹胀轻者。
9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上肿,加葱3茎;下肿;加灯心1握、生姜3片为引,水煎服。
10 《卫生总微》卷八方之败毒散 101 方名败毒散
102 组成白芍药1分,甘草(炙)1分,雄黄(醋煮,水飞)1分。
103 主治《卫生总微》卷八方之败毒散治小儿疮疹热盛,心神烦躁。
10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钱,蜜水调下,不拘时候。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1 《宣明论方》卷十五方之败毒散 111 方名败毒散
112 组成大黄、黄药子、紫河车、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113 主治《宣明论方》卷十五方之败毒散治男子往来寒热,妇人产后骨蒸血晕。
11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如发热,冷水送下;如发寒,煎生姜、瓜蒌汤同调下。
11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2 《痘科辨要》卷十方之败毒散 121 方名败毒散
122 组成前胡、柴胡、独活、天麻、地骨皮、薄荷、甘草。
123 主治《痘科辨要》卷十方之败毒散治痘初发,在疑似之间者。
12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13 《外科真诠》卷上方之败毒散 131 方名败毒散
132 组成防风1钱,前胡1钱,元参2钱,公英5钱,生地3钱,银花2钱,甲珠1片,赤芍1钱5分,连翘1钱,甘草7分。
133 主治《外科真诠》卷上方之败毒散治疔疮。
13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野菊根5钱为引。无菊根,用乌桕根白皮亦可。二者俱无,宜用菊花2钱代之。
135 加减便实,加大黄2钱。
14 《治疹全书》卷上方之败毒散 141 方名败毒散
142 组成麻黄、桔梗、前胡、柴胡、羌活、防风、荆芥、薄荷、天麻、枳壳、川芎、骨皮、葱白。
143 主治《治疹全书》卷上方之败毒散治疹不起。
15 《慈航集》卷下方之败毒散 151 方名败毒散
152 组成桔梗3钱,生甘草1钱5分,白僵蚕3钱(炒),羌活1钱5分,牛蒡子3钱(研),薄荷8分,片姜黄2钱,蝉蜕2钱,焦楂3钱,枳壳1钱5分(炒),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
153 主治《慈航集》卷下方之败毒散治热毒积于阳明,风寒客于肌表,虾蟆瘟初起,两腮肿硬,恶寒,耳底抽痛。
15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煨姜2片,连须葱头3个,水煎服。小儿半服。初病1服,盖暖出汗,即松其半,再1服,去其8分。
155 加减大便结燥,加制军3钱,去羌活。
16 《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败毒散 161 方名败毒散
162 组成人参、桔梗、甘草、柴胡、荆芥、防风、陈皮各等分、牛蒡子加倍。
163 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九十一方之败毒散治痘疮壮热,已出未快,咽喉肿痛,胸膈不利。
16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4分,去滓,食后温服。
16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7 《卫济宝书》卷下方之败毒散 171 方名败毒散
172 组成麻黄1两1分(去节),白术1两,苍术1两,荆芥1两,甘草3分(炙),大黄半两,薄荷(生花者)1分,黄芩半两。
173 功效《卫济宝书》卷下方之败毒散具有去毒浊之功效。主治痈疽已破者。
17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葱白3寸,煎至8分,不拘时候。
17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8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败毒散 181 方名败毒散
182 组成升麻6分,干葛5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风4分,荆芥4分,前胡8分,薄荷5分,桔梗5分,枳壳5分,牛蒡8分,蝉蜕3分,山楂6分,甘草3分,地骨皮7分(一方去干葛,加紫草)。
183 主治《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败毒散治痘初发,壮热毒盛。
18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葱、生姜为引,水煎,热服。
185 加减热甚者,加柴胡、木通、连翘;夏加香藿;冬加麻黄;泻,加猪苓、泽泻。
19 《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败毒散 191 方名败毒散
192 败毒散的别名败毒散瘰汤
193 组成人参、当归、厚朴(姜制,炒)、桔梗、白芷、肉桂、防风、黄耆、粉草各等分。
194 主治《外科启玄》卷十二方之败毒散治四种瘰疬。
195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酒各半煎服。
196 附注败毒散瘰汤(《洞天奥旨》卷十五)。
20 《明医指掌》卷六方之败毒散 201 方名败毒散
202 组成羌活1钱(去芦),独活1钱(去芦),柴胡1钱(去毛),前胡1钱(去芦),枳壳(炒)8分,茯苓8分(去皮),川芎7分,甘草5分(炙),桔梗8分(去芦)。
203 主治《明医指掌》卷六方之败毒散治脏毒协寒便血,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风痰及时疫,岚瘴鬼疟,或声如蛙鸣,赤眼口疮,湿毒流注,脚肿腮肿,喉痹毒痢,诸疮斑疹。
20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2钟,煎1钟服。
205 附注《医方集解》有薄荷少许;《疫疹一得》以葱为引。
21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引《家宝方》方之败毒散 211 方名败毒散
212 组成琉璃(陈年破损者)1个,楝树子4两,旧发网巾1顶,凤凰衣49个,三七1钱,败龟版(炙)5个。
213 主治《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引《家宝方》方之败毒散治新久肿毒,痈疽,发背,疔疮。
21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分,槐树子汤送下。
21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22 《仙拈集》卷一方之败毒散 221 方名败毒散
222 组成防风、荆芥、羌活、前胡、升麻、干葛、赤芍、桔梗、川芎、白芷、牛蒡子、甘草。
223 主治《仙拈集》卷一方之败毒散治天行时疫,头面肿大,咽喉不利,舌干口燥,憎寒壮热,四时瘟疫。
22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葱,水煎,热服。出汗。
23 《仙拈集》卷二引《全生》方之败毒散 231 方名败毒散
232 组成石膏(煅)1两,寒水石(煅)1两,花粉5钱,白芷5钱,紫河车草3钱。
233 主治《仙拈集》卷二引《全生》方之败毒散治喉以上肿痛,头大如斗,面合眼缝。
23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7钱,老酒服至醉为妙。
235 制备方法上为末。
24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败毒散 241 方名败毒散
242 组成桔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各等分。
243 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败毒散治小儿丹毒初发,游走遍体,燥闷腹胀,啼哭。
24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6分,不拘时候服。
245 制备方法上锉。
25 《种痘新书》卷四方之败毒散 251 方名败毒散
252 组成升麻4分,干葛4分,紫苏4分,川芎4分,防风4分,荆芥4分,前胡6分,桔梗6分,枳壳6分,牛蒡2钱,连翘2钱,虫退3分,山楂1钱,木香3分,白芷5分,地骨皮5分(又方去干葛,加紫草)。
253 功效解毒定痛。
254 主治《种痘新书》卷四方之败毒散治痘疮毒气壅盛而腹痛者,其痛稍缓,有作有止,频频叫痛,在脐以下痛,或连腰而痛,面赤唇紫,手足不冷。
26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败毒散 261 方名败毒散
262 组成人参、枳壳、前胡、甘草、陈皮、川芎、薄荷、地骨皮、羌活、独活、柴胡、升麻、麻黄、葛根、连翘、防风。
263 主治《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败毒散治瘄疹大行时,发热,咳嗽,气急,在疑似之间者。
26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265 加减热甚发厥,加胆星、葶苈、天麻、黄芩,化下抱龙丸。
27 《仁端录》卷十四方之败毒散 271 方名败毒散
272 组成蝉蜕、牛蒡、荆芥、桔梗、葛根、升麻、紫苏、川芎、羌活、薄荷、前胡、枳壳、山楂、青皮、甘草。
273 主治《仁端录》卷十四方之败毒散治心脏热毒所发之夹肤疹,痘疹初出时,肤如汤沸,疱点鲜红成片,现没无定者。
28 《症因脉治》卷四方之败毒散 281 方名败毒散
282 组成人参、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陈皮、桔梗。
283 功效主治《症因脉治》卷四方之败毒散具有辛温散表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痢,身痛,发热,脉浮紧。
284 加减无汗,加防风;胸满,去人参,加枳壳。
29 《济阳纲目》卷九十五方之败毒散 291 方名败毒散
292 组成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熟地黄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枳壳1钱,全蝎1钱,穿山甲1钱,僵蚕1钱,蝉蜕1钱,皂角子1钱,朴消、蜈蚣1条(去头脚),大黄3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93 主治《济阳纲目》卷九十五方之败毒散治痔漏。
29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少刻下泻粪则效。
295 制备方法上锉。
30 《痘疹定论》卷四方之败毒散 301 方名败毒散
302 组成生地黄1钱5分,丹皮7分,柴胡7分,桔梗8分,薄荷5分,连翘8分(去心),牛蒡子8分(炒,研),黄柏5分(蜜水炒),天花粉8分,黄芩7分(酒炒),黑参8分,赤芍5分,金银花8分,甘草3分(生,去皮)。
303 功效《痘疹定论》卷四方之败毒散具有清胃利咽之功效。
304 主治《痘疹定论》卷四方之败毒散治疹后口臭、口疮、唇烂,兼咽喉疼痛。
305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引加煅石膏1钱,淡竹叶1钱,灯心50寸,同煎;再用生犀角磨汁,和药同服。
306 附注《麻科活人》有射干,赤芍,无白芍。
31 《眼科全书》卷四方之败毒散 311 方名败毒散
312 组成大黄、荆芥、牛蒡子、蔓荆子、甘草。
313 主治《眼科全书》卷四方之败毒散治积血年久,脾胃壅热,睑生风粟外障。胞睑风粟,如麻如米,甚如杨梅之状,摩擦瞳仁,黑睛有翳,久久渐昏,流泪不止。
314 败毒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315 用药禁忌忌食动风、动血之物。
32 《嵩崖尊生》卷十方之败毒散 321 方名败毒散
322 组成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茯苓、川芎、干葛、甘草、桔梗。
323 主治《嵩崖尊生》卷十方之败毒散治感冒声哑,咳嗽。
33 败毒散中药部颁标准 331 拼音名Baidu San
332 标准编号WS3B175794
333 处方党参 100g
茯苓 100g
枳壳 100g
甘草 50g
川芎 100g
羌活 100g
独活 100g
柴胡 100g
前胡 100g
桔梗 100g
334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335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粉末;气香,味苦、微甘。
33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外果皮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侧面外皮角质层,表皮层以下的几列薄壁细胞 中含草酸钙方晶。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或类晶状。石细胞几无色, 单个或数个成群或与木栓细胞相连结,呈多角形、类斜方形或短棱形,大多一端或一边 尖突,长120μm壁厚6~10μm,木化、纹孔稀疏,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木 栓细胞无色或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4~54μm 壁稍厚,略波状弯曲 、木化,有的胞腔含棕色物,横断面呈类长方形,木组织间可见落皮层。
337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338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伤寒温病,憎寒壮热,项强头痛,四 肢酸痛,噤口痢疾,无汗鼻塞,咳嗽有痰。
339 用法与用量另加生姜、薄荷少许炖,取汤服。一次6~ 9g,一日1~2次。
3310 注意忌生冷油腻食物。
3311 规格每袋装 9g
3312 贮藏《外科精义》卷下:通气散处方玄胡45克猪牙皂角川芎各30克藜芦15克踯躅花7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通窍除毒。治时气头面赤肿,或咽喉闭塞不通,用之取嚏,喷七八遍,泄出其毒则愈。若看病之人用此药,必不传染。用法用量用纸燃蘸少许,纴于鼻中,取嚏为效。备注方中玄胡,《外科枢要》作“玄参”。摘录《外科精义》卷下《奇效良方》卷五十八:通气散处方茴香木香全蝎玄胡索陈皮菖蒲各3克羌活僵蚕川芎蝉退各15克穿山甲6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通窍。治耳聋,气闭不适。用法用量每服9克,不拘时温酒调服。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八《诚书》卷七方名通气散组成茴香1钱,石菖蒲1钱,人参1钱,延胡索1钱,陈皮1钱,木香1钱,羌活5钱,僵蚕5钱,川芎5钱,蝉蜕5钱,穿山甲2钱,甘草1钱半。主治暴怒气闭,耳部肿胀。用法用量酒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准绳·疡医》卷五方名通气散组成玄参1钱半,猪牙皂角1钱,川芎1钱,北细辛、藜芦、草乌头、羊踯躅花。主治时毒焮肿,咽喉不利。用法用量用纸捻蘸少许,入鼻内取嚏为度,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方中细辛、藜芦、草乌头、羊踯躅花用量原缺。《赤水玄珠》卷三方名通气散组成木通5钱,木香5钱,枳壳5钱,菖蒲5钱,川芎2钱,柴胡2钱,陈皮2钱,白芷2钱,羌活2钱,僵蚕(炒)2钱,全蝎2钱,蝉蜕2钱,甘草1钱半,川山甲(炮)3钱。主治气闭耳聋。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济阳纲目》有延胡索,无柴胡。《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方名通气散组成陈皮1钱,苏叶1钱,枳壳(面炒)1钱,木通1钱。主治虚人忧怒,以致伤肺与大肠,不能传送,大便秘结。产后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普济方》卷二七八方名通气散组成陈皮1斤(去蒂),阿胶4两(炒),甘草4两。主治诸肿毒初发。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用水2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普济方》卷五十四方
详见百科词条:通气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7:53:16 共186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地黄膏简介
本文2023-10-18 08:29: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