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把肝癌叫什么名字?(主要出现在医书或各种医典当中的名字)
中国古代,大概也是有肝癌的。当然,还没有从出土的尸体中发现过肝癌。 从中医古籍中,可以发现一些类似有癌征候的描述。在中医最早的一些书籍中,描述一种叫“息贲”的病,它的征候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还有一处叫“肥气”的病,也是“在胁下,若覆杯”。很可能都是描写肝区的肿块。 至于肝癌常见的其他症状,像黄疸、腹水,中医书中也早有描述。黄疸都归于“黄疸门”中,腹水则称为鼓胀。 中医历代的书籍中,还有一些医案,也很像肝癌。大约在元代,十三世纪时,有一位名医叫罗天益,他治疗过一位病人。“病积”,也就是有腹部肿块的意思。症候是“脐左连胁如覆杯”,有一个较大的腹块。“腹胀如鼓,有青络脉,喘不能卧”,指出腹水很多,已经不能睡平,腹壁可见明显的静脉。“自利完谷”,腹泻得厉害。“日晡潮热、夜有盗汗”,很像肿瘤热。肝癌的肿瘤热,常见的就是下午发热,夜间大汗出。 再举一个例子。清代雍正、乾隆时一位医生,叫陈士铎,他记载了一个病例。病情是“胁痛之极,手按痛处不可忍”,还有“两胁胀满”、“发寒、发热”。他称这种病叫“肝痛”,认为是“肝叶生疮”。当然,都没有病理,那时候也不会有。事实上,原发性肝癌没有经过探查而要有病理证实,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的事。尽管没有病理,但症候是像的。更重要的是,治疗这类病的一些原则,确实还在目前的临床上应用。 上面所举罗天益的一个例子,就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治疗原则,叫做“养正积自除”。这是在金元时代,他们那个学派所提出的一个观点和治则。 治疗肿瘤,中医有很多治则。而治疗肝癌,“养正积自除”是最主要的一个治则。为什么呢?可以再引一段罗天益的话:“养正积自除,犹之满座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今令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矣。”而且《内经》云,“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满实中有积气,大毒之剂尚不可过,况虚中有积者乎?” 多数肝癌病人,确实就是“虚中有积”。也就是身体脏器虚损,而又有“积”――癌肿。癌病人的虚,在其初起和中晚期,以脾虚为主。因此健脾治疗,在肝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脾虚,所以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泻便溏。脾虚会引起“气滞”,而有腹胀、胁痛等。脾虚气滞又会引起“湿”、“热”,而有肿瘤热、黄疸之类。也会有“血瘀”,而有肝区疼痛,手不可按的情况,已是相当后期了。治疗就是根据这些病机变化。以健脾为主,同时再配合理气,或者化湿、清热等药物
本病的中医论述,属“胁痛”、“瘀证”等病症。关于对本病病机证候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
根据古今资料,本病的辨证可分为以下五型:
1湿热未净
恶心厌油,纳呆腹胀,大便不畅,小溲黄赤。脉滑数,苔黄腻。
2肝邪脾虚
胁肋隐痛,脘腹胀满,头晕目眩,精神抑郁,纳食减少,体倦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脉沉弦无力,舌淡苔白或薄白腻。
3肝肾阴虚
两胁疼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多梦易醒,两目干涩,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脉细数无力,舌红瘦少苔,花剥或有裂纹。
4脾肾阳虚
神疲怕冷,脘腹胀闷,气短纳差,眩晕肢浮,便溏溲频,面色晦暗。脉弦细或弦滑,苔薄白或少腻,舌淡有齿印。
5气滞血瘀
两胁刺痛,固定不移,按之疼痛加剧,且有症块,面色晦暗,赤缕红斑,朱砂掌;女子经行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脉沉细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肝风亦称内风。凡不属于外感而导致的眩晕、抽搐、震颤、昏迷、肢麻等多属肝风范畴。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突然引起的抽搐、神志不清、痉挛、昏迷不醒等。治宜熄风为主。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若肝藏气虚,不能荣养,则为风邪所侵,搏于筋脉,荣卫凝泣,关节不通,令人筋脉抽掣疼痛,以至眩闷口眼偏斜。”《奇效良方》治风中于肝,用射干汤。《太平圣惠方》治肝风筋脉拘挛,用羚羊角散。
肝风内动的病证肝风内动的病证。证见眩晕、痉厥、四肢抽搐。《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华岫云按:“倘 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痉厥矣。”
详见百科词条:肝风 [ 最后修订于2015/6/10 16:04:21 共84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古代把肝癌叫什么名字?(主要出现在医书或各种医典当中的名字)
本文2023-10-18 08:36:5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