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防肠病毒上身!中医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缩短病程
最近是开学季新学期开始,肠病毒案例仍层出不穷地传出,每年4-9月是肠病毒流行期,尤其台湾气候溼热,全年都有感染个案发生。中医古籍里虽没有「肠病毒」这个病名,但在很多疾病里,都出现过类似肠病毒的症状,例如:「口疮」、「疫毒厉」等。
最近是开学季新学期开始,肠病毒案例仍层出不穷地传出,家长需注意。
依据中医理论分析,疾病好发时间为「暑」、「湿」邪较盛的季节,具有强传染性且发病迅速,主要症状为高烧不退、喉咙肿痛、后咽部溃疡、咽部疼痛影响食欲、恶心呕吐、手足皮肤起红疹水泡和脱皮等,通常会造成全身性症状,若小孩有类似症状应当立即就医。
肠病毒最初引起的症状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是感受了外来的风温邪气而发病,属「热证」、「实证」、「表证」,可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普济消毒饮」加减化裁治疗。
「普济消毒饮」的口喷剂,可以有效缓解喉咙不适的症状,临床研究发现,普济消毒饮口喷剂可使8成的轻中度肠病毒患者病程缩短至2-3天,和一般肠病毒病童平均病程7天相较,有明显效果。
中医认为,在感染肠病毒的早期,当病邪刚刚侵犯身体的肺卫皮毛的时候,我们身体的自我防卫机制就会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这是身体对抗病邪的表现。如果及时用药,可以很快将病邪驱除体外,疾病就痊愈了。如果身体虚弱又没有及时用药,病邪就会从身体表面的「卫气」层深入到身体的「营血」层,导致全身发疹。身体湿气很重的人,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手足口水泡,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化裁治疗。在治疗像肠病毒这种症状变化快速的温病时,会针对病情的变化,不断地换药。
最后「预防胜于治疗」,中医建议在肠病毒流行期,可以用清热解毒利咽的「金银花茶」来预防肠病毒症状加重。
金银花茶
材料: 金银花5钱、板蓝根3钱、连翘3钱、生甘草15钱、薄荷15钱。
做法: 将药材(除了薄荷之外)全放入锅中,加入1公升的水,煮滚后,用小火熬煮20分钟,再放入薄荷,放凉后即可饮用。
功效: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板蓝根、生甘草利咽消肿;薄荷清利头目。
或是可以 如合谷、曲池、风池等穴位,来加强提升免疫力,才能有效抵抗、预防外邪。
目录 一、内科奇效方 感冒 1辛温解表汤 2羌蒡蒲薄汤 3清热解表汤 4三阳清解汤 5退热汤 6三花清解汤 7感冒立愈汤 8柴胡消食汤 9十神汤 10增免抗感方 头痛(头风) 1加味乌星散 2柔肝熄风方 3头痛汤 4头痛方 5曙光头痛方 6三石汤 偏头痛 1三生祛痛方 2养血祛风汤 3滋潜止痛汤 4祛瘀驱风汤 5霹雳汤 脑震荡后遗症 1四子定晕汤 2健脑散 3活血温胆汤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1疏表止嗽汤 2辛温止咳方 3张氏止咳汤 4清肺理脾镇咳汤 5鱼蛤石花汤 6解郁宣肺止咳方 7桑杏清宣汤 8锄云止咳汤 9锄云利肺汤 10七味清肺饮 11前芒汤 12麻杏地鱼汤 13速效止咳方 咳嗽二(慢性支气管炎) 1温肾蠲饮汤 2润燥益阴汤 3久咳丸 4降气化痰汤 5清肺宁咳方 6补气化痰方 7三花汤 8清肺润燥方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1七子定喘汤 2清肺化痰汤 3咳喘冲剂 4前胡汤 肺痨(肺结核) 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 2月华消瘰汤 3和解宣化汤 4清肺活肝理痨汤 5二麻四仁汤 6托里内消汤 肺痈(肺脓疡) 1苇茎排脓汤 2肺痈验方 3小儿肺痈方 4宣肺解毒汤 5加减苇根汤 6清肺化痈汤 气喘(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 1温肾纳气方 2宿喘验方 3止咳平喘汤 4保肺汤 5五白定金片 6萎贝定喘汤 肺积(肺癌) 1培土生金除癌汤 2益肺消积汤 3参冬白莲汤 4养阴清肺消积汤 胸胁痛(气胸) 1补肾纳气方 2疗伤理气汤 咯血(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 1三炭止血汤 2加味柏叶汤 3泻白化血汤 4宁肺止血汤 5参白止血汤 6咳喘止血汤 中风(脑血管意外) 1�莶至阳汤 2�莶至阴汤 3涤痰熄风汤 4通络活血汤 5通络益气汤 6中风先兆汤 7通络舒脉汤 8发郁通络汤 9丁氏七妙汤 10镇肝益阴汤 11固脱保元汤 面瘫(面神经麻痹) 1牵正四物合剂 2二石复正汤 高血压病(眩晕) 1治高血压方 2熄风汤 3柔肝熄风汤 4加减天麻钩藤饮 5三草汤 6镇肝潜阳汤 7育阴潜阳汤 眩晕 1气虚眩晕汤 2定眩汤 3川芎白艽汤 4清肝汤 内耳性眩晕 1清泄肝胆方 2止眩降晕汤 低血压(眩晕) 1升压汤 2参芪升压汤 3桂枝甘附汤 虚劳(贫血) 1生血增白汤 2苍玉潜龙汤 3参芪二仙汤 4健脾益气汤 5二仙温肾汤 6温补脾肾汤 虚损 1黄精补脑汤 2珠母补益方 3加味生脉散 胸痹(冠心病) 1冠心通痹汤 2调和肺胃汤 3参七散 4心绞痛方 5龙牡安神汤 6加味冠通汤 7通痹消胀汤 8早博宁汤 9强心饮 10宁心饮 风湿性心脏病 1银翘白虎汤 2通脉饮 3双仁养心散 肺源性心脏病 1加味小青龙汤 2肺肾同治汤 心律失常 1健心汤 2灵芝甘草汤 3调心汤 4稳心灵 5宁心饮 6加味八味安神丸 7整脉饮 心力衰竭 1健心合剂 2五泽强心汤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 1行痹主方 2三消饮子 3化瘀通痹汤 4补肾祛风汤 5通络熄风汤 6热痹镇痛汤 7寄生慢痹汤 8补肾祛寒治�汤 9蛇归类风汤 10类风湿汤 11蠲痹通络汤 12益气通痹汤 13流气止痛汤 14补肾活血汤 15加减痛风方 16王氏热痹方 17桂枝活络汤 18石藤热痹汤 虎历节(痛风性关节炎) 1消痛饮 2痛风方 3泄浊化瘀汤 肩凝症(肩周炎) 1肩凝汤 2温经通络汤 坐骨神经痛(痹症) 1蠲痹汤 2四虫蠲痹汤 3通经止痛汤 黄疸(黄疸型肝炎) 1轻型消黄汤 2重型消黄汤 3加味茵陈蒿汤 4利疸退黄汤 5丹凤汤 6清肝和胃汤 7清解化利汤 8活血通络汤 9秘传黄痧症验方 胁痛(无黄疸型肝炎) 1虎蛇疗肝汤 2豢龙汤 3疏肝利胆汤 4疏肝解毒汤 肋间神经痛(胁痛) 1乙癸同源饮 2薤蒌四逆散 3双解散 4肝郁得效方 5消食汤 急黄(重证肝炎) 赤芍退黄汤 乙型肝炎 1活血解毒散 2疏肝健脾汤 3复肝汤 慢性肝炎(含“迁肝”和“慢活”两类) 1二甲调肝汤 2燮枢汤 3补气养血汤 4健脾补肾汤 5滋补肝肾汤 6舒肝解毒汤 7加味抑制散 8疏肝理脾汤 9加味一贯煎 10加味黄精汤 臌胀(肝硬变及肝硬变腹水) 1化瘀通气方 2白金汤 3软肝缩脾方 4臌胀消水丹 5肝腹水验方 6复肝丸 7茵布治肝汤 8苓桂健运汤 9加味阴骘丸 10健肝生化汤 11养肝饮 12益气化积解毒汤 13养阴利水汤 黑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症) 1黑疸汤 2软坚治疸方 脂肪肝 降脂益肝汤 肝吸虫病 肝吸虫汤 肝痈(肝脓肿) 龙胆清肝汤 胆囊炎、胆石症 1清胆消炎汤 2金钱开郁散 3利胆解郁汤 4利胆排石汤 5茵柴清胆汤 6消症积汤 7利胆汤 8疏肝利胆汤 9通胆汤 10利胆消胀汤 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疏肝和胃饮 2健脾调胃汤 3加味乌贝芨甘散 4健脾汤 5养胃汤 6脘腹蠲痛汤 7加减一贯煎 8清柔和中汤 9舒肝和胃饮 胃脘痛(慢性胃炎) 1安中汤 2养阴建中汤 3益气建中汤 4疏肝和胃汤 5三合汤 6平肝降逆和胃通阳方 7益中活血汤 8健脾和胃汤 9柴桂汤 10通降汤 11肝胃百合汤 逆(膈肌痉挛) 1止嗳汤 2治噫气声之不绝方 3宣中降气汤 4白虎降逆汤 5降逆止呃方 胃下垂 1枳实参朴汤 2四奇汤 3补元复胃汤 胃粘膜脱垂症 1温肾升阳汤 2升提活血汤 肠梗阻 1温阳通痹汤 2驱通汤 急性胰腺炎 1消胰饮 2栀干芍草五香汤 3柴胡陷胸汤 4二白生脉汤 泄泻(急慢性肠炎) 1治泻方 2泄泻灵汤 3清利肠道方 4加味葛根黄苓黄连汤 5久泻断下汤 6温肾健脾止泻方 7温肾扶脾汤 8益火扶脾方 9敛溃愈疡汤 滞下(痢疾) 1香连导滞汤 2双炭饮 3疫痢解毒饮 4开噤止痢汤 5白头槟连汤 6海葛地连汤 7活血导滞汤 8加味连梅汤 十二指肠壅滞症 温降承气汤 腹胀 1三宜汤 2解秽汤 3排气排便汤 老年性痴呆 桃仁复苏汤 胸膜炎(胸腔积液) 1三子逐饮汤 2三仁分利汤 3清润消肿汤 4逐饮方 肠痈(阑尾炎) 1清热消炎汤 2化瘀消炎汤 3阑尾脓肿方 4阑尾化瘀汤 5红藤汤 6加减双合汤 7金蒲汤 气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五法合一甲亢汤 2“甲亢”方 3消瘿汤 4治甲亢丸 5治甲亢方 肉瘿(甲状腺腺瘤) 1川芎天葵汤 2三海汤 肥胖病 1消肥汤 2张氏减肥方 多汗症 1止汗汤 2疏渎固表汤 蛔厥(胆道蛔虫症) 1驱蛔汤 2胆道驱蛔汤(一) 3胆道驱蛔汤(二) 4通胆安蛔汤 水肿(肾炎) 1加减益肾汤 2疏风利水汤 3宣肺利水汤 4健脾渗湿汤 5苏蝉六味地黄汤 6加味三合汤 7白扁豆散 8益气化瘀补肾汤 9穿破石合剂 10开瘀消胀汤 11四能速效汤 12五草汤 13芡实合剂 14肾炎汤 肾功能衰竭 1升降活血汤 2徐长卿汤 3温肾排毒汤 4温肾降浊汤 肾病综合症 1益肾健脾汤 2小儿肾病综合征 3退肿汤 劳淋(慢性肾盂肾炎) 1疏肝益气汤 2益肾温化汤 3芙蓉清解汤 4益肾通淋汤 5内托生肌汤 腰痛 1补肾强腰方 2强腰散 3峻补肝肾丸 4通督活血汤 5腰痛方 流行性出血热(温病) 1加味银翘散 2出血热导泻汤 血淋(急性尿路感染) 1柴芩汤 2导赤清心汤 3茅苓汤 4血淋安逸汤 5加味导赤汤 6加味归贝苦参丸 膏淋(乳糜尿) 1清热养阴汤 2活血分清饮 3乳糜尿汤 白浊(前列腺炎) 1清热利湿化瘀汤 2白浊汤 3龙胆消炎汤 4加味膀胱化浊汤 癃闭(前列腺肥大) 1舒肝散结方 2愈癃启闭汤 3消癃方 4麻黄五苓汤 失眠(神经官能症) 1除痰降火方 2卧佛汤 3明志汤 4十一味温胆汤 5琥珀合欢白芍汤 6镇静安神汤 7八味安神汤 8十味甘麦大枣汤 9交阴安神汤 癫狂(精神分裂症) 1豁痰定狂汤 2除痰降火方 3柴芍龙牡汤 癫痫 1加味抵当汤 2除痫汤(散) 3龙牡愈痫汤 4潜阳宁神汤 5除痰安寐汤 6癫痫清脑汤 石淋(泌尿系结石) 1消坚排石汤 2金珀消石散 3结石消化散 4三金胡桃汤 5三金排石汤 6逐石汤 遗精 1遗精方 2益肾固精方 3补肾固精丸 4秘精汤 阳萎 1加味天雄散 2补肾壮阳丸 3益肾填精汤 4益精壮阳汤 5壮肾亢萎散 男性不育症 1化瘀助育汤 2九子生精丸 3益肾生精丸 4益精毓麟丸 5化精汤 消渴(糖尿病) 1温肾降糖汤 2益气滋阴饮 3降糖益阴汤 4清热养阴汤 5降糖方 6降糖克消汤 7治消止渴汤 白细胞减少症 1丹首生血灵 2温补升白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温补脾肾方 2平癜汤 3三草黛丹汤 4陆鹤消癜汤 疝症(副睾炎) 1柴桔乌贝汤 2附子大黄汤 3温通利湿方 4消核汤 5加味疝气方 细胞增多症 1恶网净汤 2参鹿龟汤 便秘(习惯性便秘) 1便秘汤 2增水行舟汤 3调肝承气汤 4通秘汤 脱肛 1益气举脱汤 2提肛饮 二、妇科奇效方 月经不调 1补血通经汤 2调经凉血汤 3三黄忍冬藤汤 4安神调经汤 5归经汤 6补中固经汤 7益气清营固冲汤 8调经散 痛经 1痛经汤 2治寒凝痛经方 3化膜汤 4活血祛瘀化症汤 5热性痛经方 6散瘀见喜汤 7加味活血理气止痛饮 闭经 1瓜石汤 2化瘀通经汤 3香草汤 4桂仙汤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健脾固冲汤 2滋阴固气汤 3育阴止崩汤 4益肾止血汤 5经漏验方 6寒凉止崩汤 7益气活血汤 倒经(代偿性月经) 1归经汤 2凉血止衄汤 经前期综合征 1清眩平肝汤 2二齿安神汤 3乳胀散 4经前乳胀汤 5经前癫狂汤 更年期综合征 1益肾汤 2二仙汤 3坤宝汤 4清心平肝汤 带下(阴道炎) 1清肝利湿汤 2赤带方 3补肾固带汤 4苓药芡苡汤 5祛湿止带汤 妊娠恶阻(妊娠呕吐) 1健脾和胃汤 2安胃饮 3祖传定呕饮 4健降止呕汤 5化浊安中饮 6温中和胃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加减鲤鱼汤 2羚羊琥珀散 3平肝散 胎位异常(难产) 妊娠正位汤 胎漏(先兆流产) 1安胎合剂 2清热安胎饮 3固肾安胎饮 4加味芎归汤 5生麦安胎饮 6保胎方 滑胎(习惯性流产) 1调补冲任方 2滋肾育胎丸 3固胎饮 4培育汤 5加味三青饮 6补肾固本汤 7活血化瘀汤 异位妊娠(宫外孕) 宫外孕方 产后发热 1理血祛风汤 2祖传桂枝生化汤 3参芪荆防汤 产后尿潴留 加味桂车汤 产后恶露不绝 1缩宫逐瘀汤(一) 2益气固护汤 3红酱饮 4缩宫逐瘀汤(二) 5银黄汤 产后缺乳 1益气通乳汤 2疏肝通乳汤 3加减涌泉散 4益源涌泉饮 5通乳丹 6通乳饮 女性不孕症 1肋孕汤 2经验种子济阴丹 3补肾种子方 4陈氏求嗣方 输卵管阻塞 1通管汤 2疏通汤 3通卵受孕种育丹 4地蚤汤 肠覃(卵巢囊肿) 1消散襄肿汤 2加味化坚汤 子宫肌瘤 1清瘀化症汤 2桔荔散结丸 盆腔炎 1丹芍活血行气汤 2血竭化症汤 3血竭消聚汤 4二藤汤 5盆腔灵汤 6归竭合剂 7清热解毒汤 8暖宫定痛汤 9理冲汤 10柴桔败酱汤 11清化汤 子宫颈炎 清宫解毒饮 慢性附件炎 加减斑龙汤 外阴白斑 1白斑方 2清肝化斑汤 子宫脱垂 1益气升提汤 2提挺汤 避孕与引产 1节育生化汤 2益母芎归汤 三、儿科奇效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卫气双解汤 2荆芥消风汤 3桂芪汤 4荆芥银参汤 小儿高热 1慈幼清解汤 2小儿退热方 3退热灵 4蒿柴薇丹汤 5小儿退热灵 胎黄(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 1阳黄清解汤 2茵瓦通黄汤 3婴儿利胆方 4消黄利胆汤 5清热退黄汤 6小儿肝炎方 婴儿不乳 清热导赤饮 新生儿硬肿症 1硬肿汤 2温阳活血汤 婴儿呕吐(急性胃炎) 1扩幽解痉汤 2通幽降逆汤 小儿肺炎 1清气汤 2蚤休汤 3六二清肺汤 4清热解毒方 5肺炎汤(一) 6肺炎汤(二) 7钩藤竺黄汤 8腺病毒肺炎汤 支气管哮喘 1补肾平喘汤 2附子大黄细辛汤 3二麻四仁汤 4治哮喘验方 5哮喘通用方 6参蛤麻杏膏 7治哮灵 8平喘汤 9止哮汤 麻疹 1透疹汤 2麻杏桑石汤 幼儿急疹 1幼儿急疹散 2青地石膏汤 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方 2调中止泻汤 3五肉涩肠汤 4健脾柔肝汤 5温阳扶脾汤 6温阳止泻汤 7参连健化汤 8小儿慢性腹泻方 9车前白术汤 小儿遗尿 1益气缩泉固关散 2补肾固脬汤 3小儿遗尿方 4遗尿合剂 小儿尿频 1滋阴益肺汤 2麦枣远志汤 3二蛸补肾汤 4尿崩汤 暑热症(夏季热) 1夏热汤 2清暑导滞汤 3薷膏汤 小儿低热 1清上温下方 2银胡蒿桑汤 3益气养阴汤 4青蒿低热饮 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伏暑) 1益气清解汤 2抽薪饮 3镇心涤痰汤 4通络健脑汤 小儿麻痹症(瘘证) 1膏葛芩连汤 2通络起蒌膏 3通络起萎丸 4疗瘫健步灵 小儿多动症(癔纵) 1滋阴潜阳汤 2菖志龙牡汤 小儿大脑发育不良(五软、五迟) 1益智健脑汤 2补肾健脑片 3鹿地龟版汤 4补脑益智汤 解颅(小儿脑 积水) 1健脑利水丸 2通窍利水汤 3补肾健脑汤 女童性早熟 1清泻相火方 2滋阴泻火汤 小儿心肌炎 1参芪十九汤 2补气养血汤 3参芪瓜蒌汤 小儿蛔虫症 1使香消积汤 2使君子汤 百日咳 1温肺化饮汤 2镇肝止咳汤 3百龙汤 4百日咳方(一) 5缓痉镇咳汤 6百日咳方(二) 7百马汤 8麻杏代赭汤 小儿积滞 消食散 小儿厌食症 1桂枝汤 2凉肝健脾汤 3消疳汤 4调脾散 小儿疳积(营养不良) 1健脾消积汤 2三甲散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水疝) 1消疝汤 2水疝方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1解毒散结汤 2六味消毒饮 小儿舞蹈病 1羌菊白麻汤 2五虫熄风汤 3滋肾养肝汤 小儿夜啼 1定惊汤 2钩藤饮 小儿肾炎 五草汤 小儿肾病综合征 三合化裁汤 小儿佝偻病 抗佝方 四 、伤外科奇效方 颈椎病 1搜风通络汤 2白芍葛根汤 3养血通络汤 软组织损伤 1滋阴解痉汤 2顺气宽胸汤 跌打损伤 1活血行气汤 2颅内消瘀汤 3消肿通络汤 4通窍逐瘀汤 5补肾牡骨汤 6理气化瘀汤 7活血舒筋汤 8牛蒡子汤 9复元活血汤 骨折 1活血镇痛汤 2跌打养荣汤 3仙复汤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胁痛) 1胡归山甲汤 2新活血化瘀汤 骨质增生病 1补肾克刺汤 2增生汤 3强力热敷散 4抗骨质增生丸 5活络通痹汤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1复骨汤 2骨痨汤(一) 骨痨(骨与关节结核) 1骨痨汤(二) 2补益祛邪汤 多发性疖肿 1仙遗地黄汤 2消疖汤 3解毒消肿汤 4托补消炎汤 痈疽 1加味三星汤 2鹿角托里汤 3黄芪托毒汤 4归芪解毒汤 5扶正解毒汤 6养阴清托汤 7双活祛寒汤 8和营托毒汤 9透脓汤 10疏气消肿汤 疗疮 1芩连消毒饮 2七味消疗汤 3知柏解毒汤 4三花二石汤 5九味消疔汤 乳痈(乳腺炎) 1乳痛验方 2治乳痈方 3消乳汤 4乳痈内消汤 5桔叶汤 乳癖(乳腺增生病) 1消瘀散结汤 2乳腺消瘤汤 3疏肝消核方 4乳一方 5乳癖化坚汤 乳疠(乳房发育症) 1消疠汤 2乳疠内消汤 血栓性静脉炎 1清营解瘀汤 2解毒通脉汤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温经通脉汤 2活血通脉汤 3补气通脉汤 4化湿通脉汤 臁疮(下肢溃疡) 化腐生肌丹 鹤膝风 加减羚羊角汤 五、皮肤科奇效方 紫癜(肌衄) 1脱敏消瘢汤 2滋阴降火汤 3补气凉血汤 4青紫汤 5清荣饮 6三草楂黄汤 7加减玉女煎 丹毒 1蝎槟导滞汤 2鹿角阳和汤 3解毒清热汤 鱼鳞病 鱼鳞汤 银屑病(牛皮癣) 1白疮汤 2白疮方 神经性皮炎(癣症) 1首乌饮 2乌蛇驱风汤 3搜风除湿汤 脂溢性皮炎(赤屑风) 1凉血清肺饮 2凉血消风散 3养血消风散 药物性皮炎 1皮炎汤 2增液解毒汤 湿疹 1滋阴除湿汤 2全虫方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1清热消毒饮 2马苋解毒汤 荨麻疹(隐疹) 1荆防方 2麻黄方 3麻黄蝉衣汤 4活血祛风汤 5多皮饮 6潜阳熄风汤 7消疹汤 8固卫御风汤 扁平疣 1去疣三号方 2蓝苡消疣汤 寻常疣 1灵石消疣汤 2去疣四号方 皮肤瘙痒症 1皮癣汤 2二地汤 3风癣汤 结节性红斑 1活血通络方 2凉血五根汤 3加味利湿化瘀饮 痤疮(青春蕾) 凉血消疮饮 脱发 1一麻二至丸 2补肾养血丹 3生发饮 4消秃生发汤 5除湿健发汤 皮肤病通治方 1清肝饮 2八味洁肤膏 六、眼科奇效方 麦粒肿(偷针眼) 1解毒消肿汤 2归贝解毒汤 结膜炎(天行赤眼) 1茵陈防己汤 2祛风明目方 3菊栀散热饮 角膜炎 1金黄汤 2红肿翳障方 3消毒饮 4银花解毒汤 5银翘解毒汤 角膜溃疡 1红肿痛方 2治蟹珠方 3消炎解毒汤 巩膜炎 退红肿方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1补肝散 2滋阴活血汤 虹膜睫状体炎 1和营化痰汤 2泄热祛风汤 3开窍明目汤 4双防双黄汤 视神经萎缩 韦氏逍遥散验方 角膜软化症(疳疾上目) 归芍八味汤 泪囊炎(眦漏) 1止泪汤 2见风流泪方 3平肝止泪方 眼底出血症(血灌瞳仁) 1槐花侧柏汤 2生蒲黄汤 3排血汤 白内障 1乙癸同治方 2养阴清热汤 青光眼(绿风内障) 1平肝养肝汤 2养阴平肝汤 3熄风止痉汤 角膜云翳 1新老翳障方 2四物退翳汤 其它目疾 1瞳孔散大方 2蒲银解毒汤 3去痹汤 4滋肾柔肝汤 七、耳鼻喉科奇效方 耳聋 1通窍益气汤 2化瘀复聪汤 3新麻杏石甘汤 耳鸣(内耳性眩晕) 1耳鸣丸 2眩晕片 3五味止眩汤 中耳炎 1柴胡白冬饮 2泽苓汤 3升青流气饮 鼻衄 1清金止衄汤 2清热止衄汤 3荆牡藕节汤 4健脾止血汤 鼻鼽(过敏性鼻炎) 1抗敏护卫汤 2辛蒲汤 3升陷塞流汤 鼻渊(鼻窦炎) 1辛前甘桔汤 2加味辛荑散 3通鼻汤 4蒲黄败毒汤 5清热消肿汤 6群芳煎 鼻窦(慢性鼻炎) 1鼻炎汤 2慢性鼻炎汤 3苡仁防风汤 乳娥(扁桃腺炎) 1范氏大黄附子细辛汤 2大青蚤休饮 3金灯山根汤 4咽喉消肿汤 5消娥汤 6清咽解毒汤 喉痹 1清咽解毒汤 2清咽透表汤 3新定三黄凉膈散 4咽喉消肿八味汤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1消梅十味饮 2三子消梅汤 喉喑(声带病) 1加味二陈汤 2加味养阴汤 3天龙饮 4清肝利咽汤 牙痛 1齿痛验方 2虚火牙痛汤 3肾虚牙痛汤 4细辛碎补汤 5清胃解毒汤 6牙痛方 牙疳 1牙疳散 2清热化疳汤 3清热解毒汤 口疮(口腔炎) 1养阴清热汤 2生白解毒汤 3口腔解毒汤 4溃疡散 5釜底抽薪散
凡具有清除热邪,解毒消肿作用的药物,统称清热解毒药。虽然对肿瘤的成因及实质目前尚不能完全清楚,但是祖国医学认为,临床上不少癌肿,与热、毒邪蕴积体内有关,特别是各种肿瘤并发感染者,一般而言,此类肿瘤多数属实证、热证,故用某些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以达到清热、泻火、解毒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清热解毒药均具有抗肿瘤作用。
该类药物品种多,主治癌肿的类型各有特长,临床常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滋阴凉血等药配伍应用。此外,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对某些辨证属于虚寒的肿瘤,也可在清热解毒抗肿瘤病药物中加入某些具有抗肿瘤作用而性味辛温的药物。
清热解毒药的主要特点是性味苦寒,久服易损伤脾胃,故脾胃虚弱者要适当辅以助阳及健脾胃的药物。
1七叶一枝花
为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七叶一枝花(蚤休)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
[别名]重楼,蚤休,草河车。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以及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并用于疮疡肿毒、高热惊风抽搐等疾病。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含甾体皂苷(蚤休苷)等。
2半枝莲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枝莲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微苦,凉。归肺、肝、肾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散瘀活血。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常与其他抗癌中药配伍应用。并用于肝肿大、肝炎、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疮疡肿毒、蛇虫咬伤。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含生物碱、黄酮苷、酚类、甾类等。
3白花蛇舌草
为茜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性味归经]微苦、甘,寒。归心、肝、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如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等消化道肿瘤、恶性淋巴瘤以及白血病等。并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泌尿系感染、毒蛇咬伤等。
[用量用法]15~60g,水煎服。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药理成分]本品全草中可分离出β-谷甾醇、鸟素酸、对位香豆酸、齐墩果酸以及黄酮苷、白花蛇舌草素等。
4半边莲
为桔梗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半边莲的全草。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心、肾、小肠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疗疮消肿。常与其他抗癌中药配伍,广泛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并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及疮疡肿毒。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鲜品用量加倍,亦可绞汁)。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生物碱、黄酮苷、皂苷、氨基酸等。
5青黛
为菘蓝、马蓝、蓼蓝、草大青等叶中的茎叶经发酵制得的粉末状物。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肺、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凉血。用于多种肿瘤,如肝癌、鼻咽癌、胰头癌等,尤其对白血病有很好的疗效;并常用于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的口腔溃疡等,常与生石膏、黄连、栀子、竹叶等其他清热解毒药配伍。并用于温病热盛,斑疹、吐血、小儿惊风抽搐,亦可用于疮肿丹毒、蛇虫咬伤等证。
[用量用法]15~30g,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主要含靛玉红、靛蓝、靛棕、靛黄、鞣酸、色胺酮及大量无机盐。其中靛玉红具抗癌活性。
6冬凌草
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米桠的全草。
[别名]冰凌草,山香草。
[性味归经]苦、甘,寒。入胃、肝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用于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及食管癌、肝癌、鼻咽癌、贲门癌、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肿瘤。并用于急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盆腔炎等。
[用量用法]6~12g,水煎服。
[药理成分]草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等萜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内酯,皂苷,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挥发油,有机酸等。
7山豆根
为豆科植物柔枝槐(广豆根)的根。
[别名]广豆根,苦豆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治疗多种癌症,如食管癌、肺癌、肝癌、喉癌、舌癌、甲状腺癌等。并用于热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用量用法]6~10g,水煎服。
[药理成分]本品含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甲基金雀花碱等多种生物碱及黄酮类衍生物等。
8牛黄
为牛科动物牛的胆囊结石。现亦有人工制品。
[性味归经]苦,凉。入肝、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熄风止痉。适用于白血病、鼻咽癌、颈部淋巴肉瘤、肝癌等。并用于热病神昏谵语、抽搐,中风痰迷,热毒所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疗疮。
[用量用法]02~05g,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含胆红素、胆酸、胆绿素、胆固醇、麦角固醇、卵磷脂、维生素D及钠、钾、钙、镁、锌、铁、铜、磷以及多种氨基酸。
9牛蒡子
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种子。
[别名]大力子,鼠黏子。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利咽散肿。用于喉癌、肺癌、食管癌等。并用于外感风热而咳嗽、咯吐不利、咽喉肿痛等,以及热毒疮肿及痄腮等证。
[用量用法]10~15g,水煎服。
[药理成分]主要含牛蒡子苷、脂肪油、维生素B1等。
10石上柏
为卷柏科植物深绿卷柏的全草。
[别名]深绿卷柏,地侧柏,爬柏。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入肺、大肠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抗癌。适用于鼻咽癌、喉癌、肺癌、胃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癌。尤其对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咽喉肿痛。
[用量用法]15~60g,水煎服。
[药理成分]含有生物碱、植物甾醇、皂苷等。
11石见穿
为唇形科华鼠尾草属植物的全草。
[别名]紫参,小丹参。
[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肺、脾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于食管癌、胃癌、肠癌、肝癌等多种肿瘤,对癌性疼痛有一定止痛作用。并用于治疗各种骨痛。
[用量用法]10~15g,水煎服。
[药理成分]主要含甾醇、氨基酸、原儿茶碱等。
12蛇莓
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别名]龙吐珠,三爪龙,地杨梅等。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有毒。归肺、肝、大肠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消肿利尿。适用于肾癌、膀胱癌、宫颈癌等肿瘤。并治疗热病所致咳嗽、吐血、痢疾、咽喉肿痛、痈肿疗疮。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
13龙葵
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龙葵的全草。
[别名]黑茄子,野茄,野葡萄。
[性味归经]苦、微甘,寒,有小毒。入肺、胃、膀胱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消肿。适用于多种肿瘤,如宫颈癌、肾癌、膀胱癌、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等肿瘤及癌性胸腹水。并利小便而治疗水肿。
[用量用法]10~30g,水煎服。外用捣敷。
[药理成分]全草含甘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皂苷及维生素C、维生素A。
14白英
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别名]白毛藤,蜀羊泉。
[性味归经]微苦,微寒。入肝、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宫颈癌、肺癌、肝癌、声带癌。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
[药理成分]含有白英碱、龙葵碱等成分。其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5玄参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
[别名]元参。
[性味归经]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养阴。用于淋巴瘤、甲状腺肿瘤、鼻咽癌等。并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疮肿毒以及热病发斑等温病。
[用量用法]10~15g。煎服或入丸、散剂。
[药理成分]本品含生物碱、糖类、甾醇、氨基酸、胡萝卜素等。
16土茯苓
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土茯苓(光叶菝葜)的块茎。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除湿通络。适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如白血病、骨肿瘤或肿瘤骨转移。最常用于泌尿系肿瘤,多与龙葵配伍。并用于湿热疮毒和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用量用法]15~60g,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理成分]主要成分为皂苷、生物碱。
17苦参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亚灌木植物苦参的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燥湿,祛风利尿,杀虫。用于治疗宫颈癌、肠癌、食管癌。并用于皮肤瘙痒、疥疮顽癣等证。以及湿热所致黄疸、泻痢、带下、阴痒等证。既可煎服,又可外用。
[用量用法]6~10g,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本品含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臭豆碱等多种生物碱。另含有苦参新醇、苦参查耳酮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苦参皂苷、大豆皂苷及醌类化合物。
18龙胆草
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和三花龙胆或东北龙胆的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肝癌、胰腺癌、鼻咽癌、白血病等临床辨证为湿热火毒蕴盛或肝胆实热者。并用于肝胆实热所致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等证以及湿热泻痢、黄疸、阴肿阳痒等证。
[用量用法]3~9g,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根含经胆苦苷、龙胆碱、龙胆糖、龙胆黄素等。
19藤梨根
为猕猴桃科落叶大藤本藤梨(软枣猕猴桃)或猕猴桃的根。
[性味归经]淡、微涩,凉。归肝、胆、胃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健胃利湿。用于肝癌、胃癌、直肠癌等胃肠道肿瘤及宫颈癌、卵巢癌等盆腔肿瘤。并用于消化不良、呕吐、腹泻、风湿性关节炎等证。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
[药理成分]含猕猴桃碱等。
20紫草
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经。
[功用和用途]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用于治疗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胃癌、肝癌、鼻咽癌及绒毛膜上皮癌,以及湿热病发斑疹、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
[用量用法]10~30g,水煎服,外用适量。
[药理成分]主要含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等。
开学季防肠病毒上身!中医普济消毒饮清热解毒、缩短病程
本文2023-10-18 08:45: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