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律有关的词语
法律名词,根据法律部门不同可以分化出N多的法律名词,不能列举。
如:1、 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 法的历史类型: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及其反映额阶级以及的性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基本分类。
3、 法系:“法系”是根据法律的结构、形式和法律实践的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的分类。
4、 法律制定:法律制定,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又称立法,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称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法律的活动。
5、 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6、 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按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的分类。
7、 法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是法作用于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
1有关法治的诗句、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2、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3、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韩非子4、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5、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沈家本6、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7、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8、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西塞罗9、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10、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11、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12、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13、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 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14、诚信塑造美丽人生 法治铸就平安中国。15、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16、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17、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18、保护恶就是侵害善。19、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0、好人因为爱好美德而憎恨犯罪,坏人因为恐惧刑罚而憎恨犯罪。21、以身试法者愚 ,以法维权者智。
22、绊人的桩不在高,违法的事不在小。2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25、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卢梭26、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7、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作家丁尼生28、不知事实可以作为借口,但不知法却不能开脱(罪责)。
29、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7页30、有损害即有赔偿。
31、天平的一边放上自由,另一边放上守法,它才能平衡。32、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波洛克33、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3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35、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36、法,治国安邦之利器。
2形容“法治”的诗句都有哪些1、《巽公院五咏·净土堂》 (柳宗元) 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
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清泠焚众香,微妙歌法言。 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
2、《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3、《构法华寺西亭》 (柳宗元) 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步登最高寺,萧散任疏顽。
西垂下斗绝,欲似窥人寰。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横断山。割如判清浊,飘若升云间。
远岫攒众顶,澄江抱清湾。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
菡萏溢嘉色,筼筜遗清斑。神舒屏羁锁,志适忘幽孱。
弃逐久枯槁,迨今始开颜。赏心难久留,离念来相关。
北望间亲爱,南瞻杂夷蛮。置之勿复道,且寄须臾闲。
4、《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5、《韩碑》 (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3关于“法制”的古诗有哪些1(唐) 韩愈《寄卢仝》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2(宋)苏轼《石鼓》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3(宋)陆游《秋怀》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4(宋)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还家彩服频为寿,得邑河壖喜有兵。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5(宋)并叙《次韵子瞻见寄》 矫时自信力不足,从政敢谓学已优。闭门却扫谁与语,画梦时作钧天游。
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6(宋) 陈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7(宋)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 每篇必寓忧世怀,直笔宁愁当国忤。
法律森严信殊绝,对属始终无龃龉。嗟予衰老才力弱,稽首名贤晨夕慕。
忧来援笔偶成章,力戒负囊毋辄露。 8(宋)毛直方《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
9(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府胥喜君来,督责去暴抶。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
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10(宋)张镃《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懒情妨勇志,闇识乖明时。昔人嗟远矣,有梦那见之。
百计谐余衷,第一证以诗。合处即券钥,宁问渠为谁。
端居逼仄胸,旦旦荆榛披。又如涸辙鲂,纵漾清塘陂。
宗旨要领会,法律忌脱遗。
4有关法治的短古诗有哪些有关法治的短古诗: 1 《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宋代:姜特立 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
二物烦君走分饷,时哉乘兴倒瑶觥。 2《韩碑》 唐代: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3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4 《送僧归日本》 唐代: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5 《桃花源诗》 魏晋:陶渊明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5有关“法制与文化”的名言、素材2、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3、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巴尔扎克
4、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政治家伯克E
5、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6、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亚当·斯密
7、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8、我不同意你说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9、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0、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英)《政府论》
11、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13、在个人自己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4、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诗人申斯通W
6请网友们帮忙搜集一些有关法治,普法方面的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普法诗歌--前言诗治国理论万万千,依法治国系一端,法治理论很丰富,择其要者汇四篇。
普法活动供资料,积极探索作试验,效果如何看实践,欲见分晓待来年。 普法诗歌--自立歌不靠爷娘和荫庇,不求好运满天飞。
从来无有救世主,创造幸福自己。 世间万业皆有艺,善用规律即为师。
潜心刻苦勤钻研,创造优秀能自立。普法诗歌--正气歌作者:闫之元 闫光瑜 闫光涛 人间有正气,粲然耀苍穹。
亘古永不衰,民族依之隆。古令正义士,历代出不穷。
岳飞勇抗金,宁死风波亭。天祥为救国,丹心照汗青。
志敏为主义,笑对屠刀红。培民自律严,死不闯红灯。
中华脊梁在,共将大厦撑。堪笑小人狂,营私以自能。
拉邦结小伙,行贿谋私情。鸡犬要升天,为私敢侵公。
两面又三刀,利已紧拉拢。胆大又妄为,扬言后台雄。
指鹿硬说马,欺压善良忠。巧取又豪夺,仍喊不公平。
锱铢利必较,攻击正当行。信口说雌黄,黑白颠倒凶,谋私稍受阻,暴跳似雷鸣。
谁敢稍违意,报复狠又凶。 无理强自辩,无赖貌分明。
依持吵又闹,凶暴蛮横行。本是自己孬,诽谤好人行。
吹嘘敢抗上,组织不服从。瞬息脸万变,错对信口懵。
蝇营又狗苟,无耻跑钻营。 劣迹种种出,人心自不平。
冰山消有日,但待日光明。吾侪扬正气,身体努力行。
不以权谋私,吃亏心境心。鄙视假丑恶,藐视市场行。
仇视耍阴谋,蔑视残暴凶。狠斗邪气,泾渭争分明。
正义胸中存,盈亏不计程。人格重于天,君子坦荡行。
自信沧桑道,操守伴人生。事事严律已,正道照直行。
正气凛凛然,直面对人生。 (来源:聊城律师网 )。
7有关文化的诗句1 男为龙,女为凤,龙凤呈祥共飞腾。老为姜,少为浪,姜是老的辣,后浪推前浪。闪-点情话网)中华人才代代出,千年文化共传承。
2 五千年的风和雨,世世代代将美德传。喝着黄河的水,站在长江口,感慨万千,中国历史渊源流传。
3 虽有普通话,方言亦发扬光大,千年的文化,怎能忘了它。馁好啊,侬好啊,趣味实在大!莫要忘了它!
4 中华儿女文化情,代代传承代代行,你传承来我传承,弘扬文化你我同行
5 中华民族文化多,我把语言说一说,南腔北调多丰富,各地都用自己的,普通话是通用语,全族人民都会说。
6 华夏文明五千年,现代之人莫等闲,孔孟讲仁义,老庄乐逍遥,墨家行游侠,韩非是法家,张弛有度,文武兼备,深入研习,如痴似醉。
7 蓝色大海是贝贝的家,广袤森林是晶晶的家,熊熊圣火是欢欢的家,绿色草原是迎迎的家,辽阔天空是妮妮的家,五个福娃齐声喊:中国——我们共同的家!
8 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9 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8关于法治的句子‘关于法治的句子 1、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彰显法治力量,建设法治中国。
2、德行天下,法治社会,人人用法,和谐中华。 3、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法治精神成为全民的信仰。
4、学法辨是非,守法践于行,宪法广宣传,社会更安宁! 5、以宪为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共同构建法治社会。 6、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决实施依法治国,让宪法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遍及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7、学法爱法维护法,知法用法行天下。
8、依宪治国,处处政通人和;依法兴邦,人人安居乐业。 9、古语云:“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只有法律才能保障我们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只有!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母法,也是根本大法。大学生更是要主动知法、学法,带头做宪法的“代言人”! 10、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11、积极学宪,懂法明理,规行矩步,一生受益;人人守法,处处和谐,更好明天,同心协力。 12、普法人甘愿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做法治中国的奠基石,致敬!我们和你们一起奔跑在实现法治梦、中国梦的路上。
13、法律知识很重要,学法懂法不可少!学法入心底,不触高压线!首发过生活,幸福有保障!用法维权益,说话有底气!知法守法做表率,家邻和睦安宁在,人人欢乐笑开怀。 14、忠于宪法,服务社会。
15、发挥宪法作用,树立宪法权威,普及宪法知识与价值,让宪法权威深入民心,人民才有法的保障,国家才能更加富强! 16、为官者依法,国泰民安;为名者依法,和谐发展;为商者依法,商机无限;为友者依法,高朋满座。 17、知法分清荣辱,学法明辨是非,用法处理纷争,懂法不会吃亏。
手法从我做起,护法人人有责,宣法社会更美。 18、普法的核心在于普宪,依宪治国,发挥宪法作用,树立宪法权威,塑造宪法信仰。
宪法作为最重要之法律,一定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19、国泰于法正,民安于律清。 20、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棵大树,宪法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
宪法是法之统帅,从宪法出发,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1、学习宪法,就是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观念,培养宪法意识,普及宪法知识,塑造宪法文化,使宪法更加贴近我们生活,成为生活中的规则与习惯。
22、新时期的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正以来,更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宪法保障无处不在,宪法精神无处不在! 23、宪法让我感受到国家对人民的尊重和保护,守法学法,从你我做起。 24、宪法,乃国之根本,民之倚仗。
25、宪法是根亦是魂,立国之本此为准,护法守法不在口,依法行事在走心。 26、感受宪法价值,扩大宪法基础,注重宪法形象,维护宪法尊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为人民幸福生活护航! 27、法由民出,权依法使,学法辨是非,守法践于行,弘扬宪法,遵纪守法,办事依法,最好办法。
28、学法,知法,立身守法;用法,护法,办事依法。 29、坚守努力,接力前行,法治的力量就会生生不息,法治中国的梦想也定会实现。
30、莫道行路难,守法路自宽。
<img class="pgc-img-caption"
中华法律文化精华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就包含古代“法治”理想和“劲士”精神。
古代的“法治”理想
“法治”理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周天子为代表的国家权威日益衰弱,以礼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岌岌可危。加之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给人民带来极大困苦。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当时的诸家学派都提出自己的主张。孔孟儒家提倡通过实施“德治”“仁政”以重建西周的宗法贵族政体,老子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以实现社会安定,墨家则“尚同于天子”来结束“若禽兽然”的纷争,法家则主张通过变法实行“法治”来统一天下。
法家“以法治国”的“法治”理想在法家著述中得到充分的表述。如《商君书》:“据法而治”(《更法》),“缘法而治”(《君臣》),“垂法而治”(《壹言》),“任法而治”(《慎法》);又如,“事断于法”(《慎子·君人》),“以法治国”(《管子·明法》),“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等等。“法治”一词已经呼之欲出了。在法家心目中,“法治”作为一种理想,其主要精神就是“法的统治”。如《管子·任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法法》:“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管子·明法解》:“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商君书·修权》:“法者,国之权衡也”;《商君书·壹言》:“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韩非子·定法》:“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不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等等。法家的“法治”作为一种理论以历史进化论、“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个人与国家相结合的功利主义等观点作为论据。“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手段,是通过“赏罚二柄”来实现的。为此,必须拥有完善的立法,并公布成文法,“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使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使“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等等。
法家的“法治”理想以实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的法治社会为目标,它由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来论证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且由一个宏观的施政设计来指导实践。首先,通过变法,建立集权君主政体,在君主领导下实行“以法治国”。包括立法——制定成文法,用法律管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司法——实施成文法,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进行职业培训,推动移风易俗。通过赏罚二柄,奖耕战,富国强兵,统一天下。
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古代社会,法家的“法治”思想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存在。“法治”的五项基本原则也没有改变:“法治”的第一个原则是属于政体性的,即建立和维护集权君主政体;“法治”的第二个原则是属于法体(法律实践活动的宏观样式)的,即严格实施国家统一制定并颁行的“皆有法式”的成文法;“法治”的第三个原则是用详细的法律条文严格制约官吏的施政行为,杜绝其对上的“欺君”和对下的“渔民”行径,以保证法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法治”的第四个原则是强调法律实践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法律像儒家经典一样值得去研究和实践,比如,古代的证据制度和法医学是古代法学的重要成果;“法治”的第五个原则是倡导法官忠于国家和法律,不与特殊利益者同流合污,敢于同违法行为进行斗争,必要时不惜以身殉职。
忠于法律、严格执法的“劲士”精神
战国、秦朝是我国中央集权官僚政体确立的时代。它酿造了几宗重要的文化思想:一是“尊君尚法”的思想理论,二是“事皆决于法”的成文法体系,三是忠于法律、严格执法的“劲士”精神。
所谓“劲士”精神,是指执法守职之吏心存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不记个人得失,忠于职守的风格和情操。其内涵是: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忠于法律,依法办事,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劲士又称“端直之士”“能法之士”“智术之士”“法术之士”。先秦古籍对此论述颇多。如《商君书·修权》:“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庄子·天下》:“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管子·君臣下》:“据法而不阿,上以匡主之过,下以振民之病者,忠臣之所行也”;《韩非子·孤愤》:“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智术之士明察,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且矫重人之奸行”;《诡使》:“据法直言,名刑相当,循绳墨,诛奸人,所以为上治也”;《荀子·儒效》:“行法志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
“劲士”精神不仅渊源与远古文化,而且直接源于春秋法律实践活动出现的新风气。首先,“劲士”精神来源于遵从占卜的“书法不隐”“以死奋笔”的直史精神。其次,“劲士”精神来源于是有令必行的军法精神。再次,“劲士”精神来源于忠于社稷“大义灭亲”的无私精神。最后,“劲士”精神来源于忠于法律,依法裁断的司法精神。
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集权官僚政体的发展,形成了尊君精神。国家的核心是君主,他掌握最高权力,所有官僚由君主委派,并向君主直接负责。这种政体要求臣民对君主无条件服从和效忠。这种以集权君主为对象的“忠君”思想是在“亲亲”的宗法礼治思想的废墟上确立并发展起来的。“忠君”思想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折射,便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
“劲士”精神的承载者是秦代所谓“良吏”和“循吏”。《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廉而毋刖,毋复期胜,毋以忿怨决。宽俗(容)忠信,和平毋怨,悔过勿重。兹(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间(谏)勿塞。”并列举了官吏的五大善行:“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两汉“循吏”与“良吏”的形象大致相同,甚至有些严格司法的“酷吏”亦应归于“良吏”。这些“良吏”在百姓心目中就是“清官”。
“清官”是中国古代民间对品行清廉、公正,守法持正,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司法官吏的美称。如西汉的张释之审理百姓“犯跸”案,盗皇陵玉环案。再如张释之依法判刑,汉文帝以为太轻,十分恼怒。张释之说,我是皇帝委任的司法官吏,你是皇帝,你可以自己审理,但是你既然让我审,我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判决,我审理案件只服从法律。西汉的郅都,敢于直谏,公廉,执法不避权贵;西汉张汤,官至三公,被诬陷入罪,自杀,死后家产仅总值不过五百金,都是所得奉赐之物;尹齐病死后,家产不值五十金。其中,最著名者就是宋代的包拯,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严惩贪官、为民雪冤、断案清正的事迹被后人以戏曲、小说等形式热情讴歌,在民间广为流传,世人称为“包青天”。还有明代的海瑞。他生活在明朝从全盛走向衰败、贪污成风的时代,为官18年,以自奉节俭、力矫旧弊、刚正廉洁、不畏强权、执法如山而著称,明末时家喻户晓,人称“海青天”。但是,在集权君主政体下,劲士、良吏、清官往往不得善终。因为,在皇帝周围总是簇拥着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有太多私利需要保护,他们又有太多手段得以上下其手。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忠贞之士安能不危!故历经数次变法的商鞅慨叹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韩非亦谓:“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然而,历代的变法和中兴都离不开“劲士”的冲锋陷阵甚至英勇捐躯。
秦汉以降,虽经世代变迁、王朝更迭,“劲士”精神并未衰绝。“劲士”精神所体现的严于执法、嫉恶如仇、不避权贵的品性,为历代良吏所继承和发扬。“劲士”精神因深深植入忠君尚法的传统意识而演化成为人之道和行为模式,从而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仰仗着这种“劲士”精神,中国古代成文法传统才得以维系和完善,进而维护着统一的泱泱大国的生存与发展。(检察日报 山东大学法学院 武树臣)
和法律有关的词语
本文2023-10-18 09:04: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