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古书有价值吗
价值肯定有,但主要两方面吧,一个是作为古董,一个是作为知识。
作为古董的话,要看这书的品相及稀缺程度,还有作者或者藏书人有没有名气,这都是价值的考量点。
作为知识,现在很多古籍都被整理出来重新印刷,这本古书《针灸大成》现代都被人整理过,你手里的这本有没有现代整理过的知识中没有的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愿采纳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口针穴位 4 器械 5 操作方法 6 适用范围 7 注意事项 附: 1 古籍中的口针法 1 拼音
kǒu zhēn fǎ
2 概述针刺口腔中特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口针法。具有疏通经络、协调阴阳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常见病。
3 口针穴位口腔与经脉具有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及冲、任、督、阴跷、阳跷等奇经八脉都直接或间接地分布于口腔。根据它们的循行方向,可将口腔划分为12个区域(见图)。
1左上肢区域:在上颌左侧,齿龈、粘膜及口腔前庭粘膜处。
2右上肢区域:在上颌右则,与左上肢区域对应。
3左下肢区域:在下颌左侧,与左上肢区域相对应。
4右下肢区域:在下颌右侧,与右上肢区域相对应。
5生殖泌尿区域:在上腭(包括软腭及硬腭)。
6头部区域:在下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
7腰部区域:在上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
8眼及血压区域:在上颌两侧,一、二双尖牙上方粘膜处。
9皮肤区域:在左右口角处。
10神经区域:分布广,且较分散,约在上下唇上及上下颌连接处粘膜皱壁上。
11 消化区域:在舌下腔内。
12 脏腑区域:在舌下腔内。每个区域又有若干个穴位。
4 器械26~35号,15~90mm长毫针。
5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张口,直刺或斜刺,不捻针、不行针,留针20~30分钟。口针针感一般不明显,如出现明显针感应重新进针。针后令患者漱口。
6 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临床各科常见病(详见各穴主治)。尤其在中风偏瘫、中风失语、坐内神经痛等病证的治疗上效果显著。
7 注意事项(1)针具及术者手指必须严格消毒。
(2)如患者出现头晕眩、恶心欲吐等晕针现象时,应立即起针,及时处理。
(3)孕妇慎用,传染病患者禁用。
(4)起针后应用干棉球压迫片刻,以防出血。
古籍中的口针法 《厘正 要术》:[卷二·立法]针法针法失传久矣。《灵枢》、《甲乙经》俱在,习之匪易,用之为难。若周于蕃所施针法,则显而易者耳。其书内所
《针灸大成》:[卷三]针法歌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
《金针秘传》:[八、针法秘传](四)古针法歌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次提
《医说》:[卷二针灸]扪腹针儿道偶在朱公舍朱引至妇人家视之李曰此百药无所施惟有针法吾艺未至此不敢措手尔遂还而几道之师庞安常适过门遂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三十六症]双鹅风十二手法为针刺手法分类名。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十二法。其中指持是以手持针,口温是进针前用口将针含热(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是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出《针经指南》。原称“手指补泻法”,即动、退、进、搓、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后《金针赋》略去捻法而增加提法,并指出了各法的用途。即“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摇而退之,出针之法;动而进之,催针之法;循而摄之,行气之法;搓而去病;弹则补虚;肚腹盘旋;扪为穴闭;重沉豆许曰按;轻浮豆许曰提;一十四法,针要所备。”《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手法 [ 最后修订于2015/4/24 17:52:37 共36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针灸的古书有价值吗
本文2023-10-18 09:14: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