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的原由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5收藏

作者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的原由是什么,第1张

叶圣陶先生逝世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由,一则表达自己敬仰、怀念的心情,二则作为对叶圣陶先生的纪念。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张中行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扩展资料: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文章开篇言简情挚,写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那“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的感受里,是悲上加悲的,接着回忆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在他领导下编写课本。

这之前对叶圣陶的认识是通过读新文学作品,及前辈对他立德为高的评价,联想《论语》对君子的定义,作者切实感到“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总论。接下来,作者回忆了与叶圣陶交往中的一些事。

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所忆的内容多且杂,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也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

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援引议论精要庄重,之间承合自如,这是大家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五年级# 导语《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下面是 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季羡林,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

 多音字:

 斗:dǒu星斗 dòu斗争

 燕:yān燕国 yàn燕子

 近义词:

 孤单——孤独

 陪衬——衬托

 气派——气势

 盼望——期望

 澄澈——清澈

 广阔——辽阔

 平凡——平常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

 容易——困难

 澄澈——浑浊

 广阔——狭窄

 平凡——伟大

 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理解词语:

 陪衬①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②陪衬的事物。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胜:尽。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江湖水面十分辽阔。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浩渺;辽阔无边。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思。映:映衬。趣:意趣。

 诗兴作诗的兴致。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萌动(事物)开始发生。

 晶莹光亮而透明。

 澄澈清澈透明。

 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漂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旖旎柔和美好。

 无垠没有边际。

 碧波碧绿色的水波。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雄奇雄伟奇特。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耄耋指老年:高龄。素:七八十岁的年纪。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优美的景色。良辰:美好的时光。

 词语扩展:

 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

 不可胜数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不胜枚举恒河沙数

 句子解析:

 1、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开头简洁、自然。

 2、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作者的家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不知道山为何物,所以无法理解诗句描写的景象。

 3、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4、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的含义。

 第二部分(2~4):回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

 第三部分(5~6):写离开故乡后的生活,表达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第四部分(7):抒发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

 问题归纳:

 1、你对“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

 答:①“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②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

 ③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答:写了两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写那些童年趣事呢?

 答: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赏月等都跟月亮有关,通过写这些铭刻在作者记忆中的童年趣事,表达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

 4、本文是怎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答:(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课文主题:

 本文以“月亮”为线索,深情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作者介绍

 季羡林(19118-20097),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未名四老”。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称“朗润园四老”。

话说当时宋江在高阜处, 看了辽兵势大, 慌忙回马来到本阵, 且教将军马

退回永清山口屯扎。便就帐中与卢俊义, 吴用, 公孙胜等商议道: 「今日虽是赢

了他一阵, 损了他两个先锋, 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 其势浩大, 漫天遍地而来,

此乃是大队番军人马。来日必用与他大战交锋, 恐寡不敌众, 如之奈何? 」吴用

道: 「古之善用兵者, 能使寡敌众。昔晋谢玄五万人马, 战退符坚百万雄兵, 先

锋何为惧哉! 可传令与三军众将, 来日务要旗严整, 弓弩上弦, 刀剑出鞘, 深栽

鹿角, 守营寨, 濠堑齐备, 军器并施, 整顿云梯炮石之类, 预先伺候。还只摆

『九宫八卦阵』势。如若他来打阵, 依次而起, 纵他有百万之众, 安敢冲突? 」

宋江道: 「军师言之甚妙。」随即传令已毕, 诸将三军, 尽皆听令。五更

造饭, 平明拔寨都起, 前抵昌平县界, 即将军马摆开阵势, 扎下营寨。前面摆列

马车, 还是虎军大将: 秦明在前, 呼延灼在後; 关胜居左, 林 居右; 东南索超,

东北徐宁, 西南董平, 西北杨志。宋江守领中军; 其余众将, 各依旧职; 後面步

军, 另做一阵在後, 卢俊义, 鲁智深, 武松三个为主。数万之中, 都是能征惯战

之将, 个个磨拳擦掌, 准备廝杀。阵势已定, 专候番军。

不多时, 望望辽兵远远而来。前面六队番军人马, 每队各有五百, 左设三

队, 右设三队, 循环往来, 其势不定。此六队游兵, 又号「哨路」, 又号「压阵」。

次後大队盖地来时, 前军尽是纛旗, 一代有七座旗门, 每门有千匹马, 各有一

员大将。怎生打扮? 头顶黑盔, 身按玄甲, 上穿袍, 坐骑乌马。手中一般军器,

正按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门之内, 总设一员把总上将, 按上界

「北方玄武水星」。怎生打扮? 头披青丝细发, 黄抹额紧束金箍; 身穿秃袖袍,

乌油甲密铺银铠。足跨一匹乌骓千里马, 手擎一口黑柄三尖刀。乃是番将曲利出

清, 引三千披发黑甲人马, 按「北辰五 星君」。旗下军兵, 不计其数。正是

冻云截断东方日, 黑气平吞北海风。

左军尽是青龙旗, 一代也有七座旗门, 每门有千匹马, 各有一员大将。怎

生打扮? 头戴四缝盔, 身披柳叶甲, 上穿翠色袍, 下坐青马。手一般军器,

正按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门之内, 总设一员把总大将, 按上界

「东方苍龙木星」。怎生打扮? 头戴狮子盔, 身披狻猊铠, 堆翠绣青袍, 缕金碧

玉带。手中月斧金丝杆, 身坐龙驹玉块青。乃是番将只见拂郎, 引三千青色宝人

马, 按「东震九 星君」。青旗下左右围绕军兵, 不计其数。正似翠色点开黄道

路, 青霞截断紫云根。

右军尽是白虎旗, 一代也有七座旗门, 每门有千匹马, 各有一员大将。怎

生打扮? 头戴水磨盔, 身披烂银铠, 上穿素罗袍, 坐骑雪白马。各拿伏手军器,

正按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门之内, 总设一员把总大将, 按上界

「西方咸池金星」。怎生打扮? 头顶兜鍪凤翅盔, 身披花银双甲, 腰间玉带迸

寒光, 称体素袍飞雪练。骑一匹照夜玉狻猊马, 使一枝纯钢银枣搠。乃是番将乌

利可安, 引三千白缨素旗人马, 按「西兑七 星君」。白旗下前後护御军兵, 不

计其数。正似征驼卷尽阴山雪, 番将斜披玉井冰。

後军尽是绯红旗, 一代亦有七座旗门, 每门有千匹马, 各有一员大将。怎

生打扮? 头戴偷c 朱红漆箕, 身披猩猩血染征袍, 桃红锁甲现鱼鳞, 冲阵龙驹

名赤兔。各□ 伏手军器, 正按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门之内, 总

设一员把总大将, 按上界「南方朱雀火星。」怎生打扮? 头顶著绛冠, 朱缨粲烂;

身穿绯红袍, 茜色光辉。甲披一片红霞, 靴刺数条花缝。腰间宝带红, 臂挂硬

弓长箭。手持八尺火龙刀, 坐骑一匹胭脂马。乃是番将洞仙文荣, 引三千红罗宝

人马, 按「南离三 星君。」红旗下朱缨衣军兵, 不计其数。正似离宫走却六

丁神, 霹雳震开三昧火。

阵前左有一队五千猛兵人马, 尽是金镂弁冠, 镀金铜甲, 绯袍朱缨, 火焰

红旗, 鞍赤马, 簇拥著一员大将。头戴簇芙蓉如意缕金冠, 身披结连环兽面锁

子黄金甲, 猩红烈火绣花袍, 碧玉嵌金七宝带。使两口日月双刀, 骑一匹五明赤

马。乃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 正按上界「太阳星君。」正似金乌拥出扶桑国,

火伞初离东海洋。

阵前右设一队五千女兵人马, 尽是银花弁冠, 银锁甲, 素袍素缨, 白旗

白马, 银杆刀枪, 簇拥著一员女将。金凤钗对插青丝, 红抹额乱铺珠翠, 云肩巧

衬锦裙, 绣袄深笼银甲。小小花靴金镫稳, 翩翩翠袖玉鞭轻。使一口七星宝剑,

骑一匹银骝白马。乃是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 按上界「太阴星君。」正似玉兔团

团离海角, 冰轮皎皎照瑶台。

两队阵中, 团团一遭, 尽是黄旗, 簇簇军将, 尽骑黄马, 都披金甲。衬甲

袍起一片黄云, 绣包巾散半天黄雾。黄军队中, 有军马大将四员, 各领兵三千,

分於四角。每角上一员大将, 团团守护。东南一员大将, 青袍金甲, 手持宝枪,

坐骑粉青马, 立於阵前, 按上界「罗□ 星君」, 乃是辽国皇侄耶律得荣。西南一

员大将, 紫袍银甲。使一口宝刀, 坐骑海骝马, 立於阵前, 按上界「计都星君」,

乃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华。东北一员大将, 绿袍银甲, 手执方天画戟, 坐骑五明黄

马, 立於阵前, 按上界「紫 星君」, 乃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忠。西北一员大将,

白袍铜甲, 手仗七星宝剑, 坐骑踢云乌骓马, 立於阵前, 按上界「月孛星君」,

乃是辽国皇侄耶律得信。

黄军阵内, 簇拥著一员上将, 左有执青旗, 右有持白钺, 前有擎朱, 後

有张盖。周'u 旗号, 按二十四气, 六十四卦, 南辰北斗, 飞龙飞虎, 飞熊飞

豹, 明分阴阳左右, 暗合璇玑玉衡, 乾坤混沌之象。那员上将, 使一枝朱红画杆

方天戟。怎生打扮? 头戴七宝紫金冠, 身穿龟背黄金甲, 西川红锦绣花袍, 蓝田

美玉玲珑带。左悬金画铁胎弓, 右带凤翎铜子箭。足穿鹰嘴云根靴, 坐骑铁脊银

马。锦雕鞍稳踏金镫, 紫丝韁牢绊山桥。腰间挂剑驱番将, 手内挥鞭统大军。这

簇军马, 光辉四边, 浑如金色, 按上界「中宫土星一 天君」, 乃是辽国都统军

大元帅兀颜光。

黄旗之後, 中军是凤辇龙车。前後左右, 七重剑戟枪刀围绕。九重之内,

又有三十六对黄巾力士, 推捧车驾。前有九骑金鞍骏马驾辕, 後有八对锦衣卫士

随阵。辇上中间, 坐著辽国狼主: 头戴冲天唐巾, 身穿九龙黄袍, 腰系蓝田玉带,

足穿朱履朝靴。左右两个大臣: 左丞相幽西孛瑾, 右丞相太师褚坚。各带貂蝉冠,

火裙朱服, 紫绶金章, 象简玉带。龙床两边, 金童玉女, 执简捧。龙车前後左

右两边, 簇拥护驾天兵。辽国狼主, 自按上界「北极紫微大帝」, 总领镇星, 左

右二丞相, 按上界「左辅」「右弼」星君。正是一天星斗离乾位, 万象森罗降世

间。有诗为证:

宿曜随宜列八方, 更将土德镇中央。胡人从不关天象,

何事纷纷渎上苍?

那辽国番军摆列天阵已定, 正如鸡卵之形, 似覆盆之状, 旗排四角, 枪摆

八方, 循环无定, 进退有则。宋江看见, 便教强弓硬弩, 射住阵脚, 就中军竖起

云梯将台, 引吴用, 朱武上台观望。宋江看了, 惊讶不已。朱武看了, 认得是天

阵, 便对宋江, 吴用道: 「此乃是『太乙混天象阵』也! 」宋江问道: 「如何攻

击? 」朱武道: 「此天阵变化无穷, 机关莫测, 不可造次攻打! 」宋江道: 「若

不打得开阵势, 如何得他军退? 」吴用道: 「急切不知他阵内虚实, 如何便去打

得? 」

正商议间, 兀颜统军在中军传令, 今日属金, 可差「亢金龙」张起, 「牛

金牛」薛雄, 「娄金狗」阿里义, 「鬼金羊」王景四将, 跟随「太白金星」大将

乌利可安, 离阵攻打宋兵。宋江众将在阵前, 望见对阵右军七门, 或开或闭; 军

中雷响, 阵势团团; 那引军旗在阵内自东转北, 北转西, 西投南。朱武见了, 在

马上道: 「此乃是天盤左旋之象。今日属金, 天盤左动, 必有兵来。」说犹未了,

五炮齐响, 早是对阵踊出军来。中是「金星」, 四下是四宿, 引动五队军马, 卷

杀过来, 势如山倒, 力不可当。宋江军马, 措手不及, 望後急退。大队压住阵脚,

辽兵两面夹攻, 宋江大败, 急忙退兵, 回到本寨, 辽兵也不来追赶。点视军中头

领, 孔亮伤刀, 李云中箭, 朱富著炮, 石勇著枪, 中伤军卒, 不计其数。随即发

付上车, 去後寨令安道全医治。宋江教前军下了铁蒺藜, 深栽鹿角, 坚守寨门。

宋江在中军纳闷, 与卢俊义等商议: 「今日折了一阵, 如之奈何? 再若不

出交战, 必来攻打。」卢俊义道: 「来日著两路军马, 撞住他那压阵军兵; 再调

两路军马, 撞那廝正北七门; 却教步军从中间打将入去, 且看里面虚实如何? 」

宋江道: 「也是。」次日便依卢俊义之言, 收拾起寨, 前至阵前准备, 大开寨门,

引兵前进。遥望辽兵不远, 六队压阵辽兵, 远探将来。

宋江便差关胜在左, 呼延灼在右, 引本部军马, 撞退压阵辽兵。大队前进,

与辽兵相接, 宋江再差花荣, 秦明, 董平, 杨志在左, 林 , 徐宁, 索超, 朱仝

在右: 两队军兵, 来撞旗七门。果然撞开旗阵势, 杀散旗人马, 正北七座

旗门, 队伍不整。宋江阵中, 却转过李逵, 樊瑞, 鲍旭, 项充, 李衮五百牌手向

前; 背後鲁智深, 武松, 杨雄, 石秀, 解珍, 解宝, 将带应有步军头目, 撞杀入

去。「混天阵」, 内只听四面炮响, 东西两军, 正面黄旗军撞杀将来。宋江军马,

抵挡不住, 转身便走; 後面架隔不定, 大败奔走。退回原寨。急点军时, 折其大

半。杜迁, 宋万, 又带重伤。於内不见了「黑旋风」李逵。原来李逵杀得性起,

只顾砍入他阵里去, 被他挠搭住, 活捉去了。宋江在寨中听得, 心中纳闷。传

令教先送杜迁, 宋万去後寨, 令安道全调治; 带伤马匹, 叫牵去与皇甫端料理。

宋江又是吴用等商议: 「今日又折了李逵, 输了这一阵, 似此怎生奈何? 」

吴用道:「前日我这里活捉的他那个小将军, 是兀颜统军的孩儿, 正好与他打换。」

宋江道: 「这番换了, 後来倘若折将, 何以解救? 」吴用道: 「兄长何故执迷,

且顾眼下。」说犹未了, 小校来报, 有辽将遣使到来打话。宋江唤入中军, 那番

官来与宋江廝见说道:「俺奉元帅将令, 今日拿得你的一个头目, 到俺总兵面前,

不肯杀害, 好生与他酒肉, 管待在那里。统军要送来与你, 换他孩儿小将军还他;

如是将军肯时, 便送那个头目来还。」宋江道: 「既是恁地, 俺明日取小将军来

到阵前, 两相交换。」番官领了宋江言语, 上马去了。宋江再与吴用商议道: 「我

等无计破他阵势, 不若取将小将军来, 就这里解和这阵, 两边各自罢战。」吴用

道: 「且将军马暂歇, 别生良策, 再来破敌, 未为晚矣。」到晓, 差人星夜去取

兀颜小将军来, 也差个人直往兀颜统军处, 说知就里。

且说兀颜统军, 正在帐中坐地, 小军来报, 宋先锋使人来打话。统军传令,

教唤入来。到帐前, 见了兀颜统军, 说道: 「俺的宋先锋拜意统军麾下: 今送小

将军回来, 换俺这个头目。即今天气严寒, 军士劳苦, 两边权且罢战, 待来春别

作商议, 俱免人马冻伤。请统军将令。」兀颜统军听了大喝道: 「无智辱子, 被

汝生擒, 纵使得活, 有何面目见咱? 不用相换, 便拿下替俺斩了。若要罢战权歇,

教你宋江束手来降, 免汝一死。若不如此, 吾引大兵一到, 寸草不留! 」大喝一

声「退去! 」使者飞马回寨, 将这话诉与宋江。宋江慌道, 只怕救不得李逵, 拔

寨便起, 带了兀颜小将军, 直抵前军, 隔阵大叫: 「可放过俺的头目来, 我还你

小将军。不罢战不妨, 自与你对阵廝杀。」只见辽兵阵中, 无移时, 把李逵一骑

马送出阵前来。这里也牵一匹马, 送兀颜小将军出阵去。两家如此, 一言为定。

两边一齐同收同放: 李将军回寨, 小将军也骑马过去了。当日两边, 都不廝杀。

宋江退兵回寨, 且与李逵贺喜。

宋江在帐中与诸将相议道: 「辽兵势大, 无计可破, 使我忧煎, 度日如年,

怎生奈何? 」呼延灼道: 「我等来日, 可分十队军马: 两路去当压阵军兵, 八路

一齐撞击, 决此一战。」宋江道: 「全靠你等众弟兄同心戮力, 来日必行。」吴

用道: 「两番撞击不动, 不如守等他来交战。」宋江道: 「等他来, 也不是良法。

只是众弟兄当以力敌, 岂有连败之理! 」当日传令, 次早拔寨起军, 分作十队,

飞抢前去。两路先截住後背压阵军兵; 八路军马更不打话, 呐喊摇旗, 撞入「混

天阵」去。听的里面雷声高举, 四七二十八门, 一齐分开, 变作「一字长蛇」之

阵, 便杀出。宋江军马, 措手不及, 急令回军, 大败而走, 旗枪不整, 金鼓偏斜。

速退回来, 到得本寨, 於路损折军马数多。宋江传令, 教军将紧守山口寨栅, 深

掘濠堑, 牢栽鹿角, 坚闭不出, 且过冬寒。

却说副枢密赵安抚, 累次申达文书赴京, 奏请索取衣袄等件; 因此朝廷特

差御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正受郑州团练使, 姓王, 双名文斌, 此人文武双全,

满朝钦钦, 将带京师一万余人, 起差民夫车辆, 押运衣袄五十万领, 前赴宋先锋

军前交割, 就行催并军将, 向前交战, 早奏凯歌。王文斌领了圣旨文书, 将带随

行军器, 拴束衣甲鞍马, 催伸人夫军马, 起运车杖出东京, 望陈桥驿进发。监押

著一二百辆车子, 上插黄旗, 书「御赐衣袄, 」迤逦前进。经过去处, 自有官司

供给口粮。在路非则一日, 来到边庭, 参见了赵枢密, 呈上中书省公文。

赵安抚看了大喜道: 「将军来的正好, 目今宋先锋被辽国兀颜统军, 把兵

马摆成「混天」阵势连输了数阵; 头目人等, 中伤者多, 现今发在此间将养, 令

安道全医治。宋先锋扎寨在永清县地方, 并不敢出战, 好生纳闷。」王文斌禀道:

「朝廷因此就差某来, 催并军士向前, 早要取胜。今日既然累败, 王某回京师,

见省院官, 难以回奏。文斌不才, 自幼颇读兵书, 略晓些阵法, 就到军前, 略施

小策, 愿决一阵, 与宋先锋分忧。未知枢相钧命若何? 」赵枢密大喜, 置酒宴赏,

就军中犒劳押车人夫; 就教王文斌转运衣袄, 解付宋江军前给散。赵安抚先使人

报知宋先锋去了。

且说宋江在中军帐中纳闷, 闻知赵枢密使人来, 转报东京差教头郑州团练

使王文斌, 押送衣袄五十万领, 就来军前催并进兵。宋江差人接至寨中下马, 请

入帐内, 把酒接风。数杯酒後, 询问缘由。宋江道: 「宋某自蒙朝廷差遣到边上,

托天子洪福, 得了四个大郡。今到幽州, 不想被番邦兀颜统军, 设此『混天象』

阵: 兵屯二十万, 整整齐齐, 按周天星象, 请启狼主御驾亲征。宋江连败数阵,

无计可施, 屯驻不敢轻动。今幸得将军降临, 愿赐指教。」王文斌道: 「量这个

『混天阵』, 何足为奇? 王某不才, 同到军前一观, 别有主见。」宋江大喜, 先

令裴宣, 且将衣袄给散军将, 众人穿罢, 望南谢恩。当日中军置酒, 殷勤管待,

就行赏劳三军。

来日结束, 五军都起。王文斌取过带来的头盔衣甲, 全副披挂上马, 都到

阵前。对阵辽兵望见宋兵出战, 报入中军。金鼓齐鸣, 喊声大举, 六队战马哨出

阵来。宋江分兵杀退。王文斌上将台亲自看一回, 下云梯来说道: 「这个阵势,

也只如常, 不见有甚惊人之处。」不想王文斌自己不识, 且图诈人要誉, 便叫前

军擂鼓搦战; 对阵番军, 也挝鼓鸣金。宋江立马大喝道: 「不要狐朋狗党, 敢出

来挑战麼? 」说犹未了, 黑旗队里, 第四座门内, 飞出一将。那番官披头散发,

黄罗抹额, 衬著金箍乌油铠甲, 秃袖袍, 骑匹乌骓马, 挺三尖刀, 直临阵前;

背後牙将, 不计其数。引军旗上书银字, 大将曲利出清, 跃马阵前搦战。

王文斌寻思道: 「我不就这里显扬本事, 再於何处施逞? 」便挺枪跃马出

阵, 与番官更不打话, 骤马相交。王文斌挺枪便搠, 番将舞刀来迎。不到二十

余合, 番将回身便走。王文斌见了, 便骤马飞枪, 直赶将去。原来番将不输, 特

地要卖个破绽, 漏他来赶。番将轮起刀, 觑著王文斌较亲, 翻身背砍一刀, 把王

文斌连肩和胸脯, 砍做两段, 死於马下。宋江见了, 急叫收军。那辽兵撞掩过来,

又折了一阵, 慌慌忙忙, 收拾还寨。众多军将, 看见立马斩了王文斌, 面面廝觑,

俱各骇然。宋江回到寨中, 动纸文书, 申覆赵枢密, 说王文斌自愿出战身死。发

付带来人伴回京。赵枢密听知此事, 辗转忧闷, 甚是烦恼, 只得写了申呈奏本,

关会省院打发来的人伴回京去了。有诗为证:

赵括徒能读父书, 文斌殒命又何愚。平时夸口千人有,

临阵成功一个无。

且说宋江自在寨中纳闷, 百般寻思, 无计可施, 怎生破得辽兵, 寝食俱废,

梦寐不安。是夜严冬, 天气甚冷, 宋江闭上帐房, 秉烛沉吟闷坐。时已二鼓, 神

思困倦, 和衣隐几而卧; 觉道寨中狂风忽起, 冷气侵人。宋江起身, 见一青衣女

童, 向前打个稽首。宋江便问: 「童子自何而来? 」童子答曰: 「小童奉娘娘法

旨, 有请将军, 便烦移步。」宋江道: 「娘娘现在何处? 」童子指道: 「离此间

不远。」宋江遂随童子出得帐房, 但见上下天光一色, 金碧交加, 香风细细, 瑞

霭飘飘, 有如二三月间天气。行不过三二里多路, 见座大林, 青松茂盛, 翠柏森

然, 紫桂亭亭, 石栏隐隐; 两边都是茂林修竹, 垂柳夭桃, 曲折阑干, 转过石桥,

朱红欞星门一座。仰观四面, 萧墙粉壁, 画栋雕梁, 金钉朱户, 碧瓦重檐, 四边

帘卷虾须, 正面横龟背。女童引宋江从左廊下而进, 到东向一个阁子前。推开

朱户, 教宋江里面少坐。举目望时, 四面云寂静, 霞彩满阶, 天花嫔纷, 异香

缭绕。

童子进去, 复又出来传旨道: 「娘娘有请, 星主便行。」宋江坐未暖席,

即时起身; 又见外面两个仙女入来, 头戴芙蓉碧玉冠, 身穿金缕绛绡衣, 与宋江

施礼。宋江不敢仰视。那两个仙女道: 「将军何故作谦? 娘娘更衣便出, 请将军

议论国家大事, 便请同行。」宋江唯然而行, 听的殿上金钟声响, 玉磬音鸣。青

衣迎请宋江上殿。二仙女前进, 引宋江自东阶而上, 行至珠帘之前。宋江只听的

帘内玎, 隐隐玉佩锵锵。青衣请宋江入帘内, 跪在香案之前。举目观望殿上,

祥云霭霭, 紫雾腾腾, 正面九龙 上, 坐著九天玄女娘娘。头戴九龙飞凤冠, 身

穿七宝龙凤绛绡衣, 腰系山河日月裙, 足穿云霞珍珠履, 手执无瑕白玉。两边

侍从女仙, 约有三二十个。

玄女娘娘与宋江曰:「吾传天书与汝, 不觉又早数年矣! 」汝能忠义坚守,

未尝少怠。今宋天子令汝破辽, 胜负如何? 」宋江俯伏在地, 拜奏曰: 「臣自得

蒙娘娘赐与天书, 未尝轻慢, 泄漏於人。今奉天子'H 命破辽, 不期被兀颜统军,

设此『混天象』阵, 累败数次。臣无计可施, 正在危急之际。」玄女娘娘曰: 「汝

知『混天象』阵法否? 」宋江再拜奏道: 「臣乃下士愚人, 不晓其法, 望乞娘娘

赐教。」

玄女娘娘曰: 「此阵之法, 聚阳象也。只此攻打, 永不能破。若欲要破,

须取相生相克之理。且如前面旗军马内设水星, 按上界『北方五 辰星。』你

宋兵中, 可选大将七员, 黄旗黄甲, 黄衣黄马, 撞破辽兵旗七门。续後命猛将

一员, 身披黄袍, 直取水星, 此乃土克水之义也。却以白袍军马, 选将八员, 打

透他左边青旗军阵, 此乃金克木之义也。却以红袍军马, 选将八员, 打透他右边

白旗军阵, 此乃火克金之义也。却以旗军马, 选将八员, 打透他後军红旗军阵,

此乃水克火之义也。却命一枝青旗军马, 选将九员, 直取中央黄旗军阵主将, 此

乃木克土之义也。再选两枝军马, 命一枝绣旗花袍军马, 扮作『罗□ 』, 独破辽

兵『太阳』军阵。命一枝素旗银甲军马, 扮作『计都』, 直破辽兵『太阴』军阵。

再造二十四部雷车, 按二十四气, 上放火石火炮, 直推入辽兵中军。令公孙胜布

起风雷天罡正法, 迳奔入辽主驾前。可行此计, 足取全胜。日间不可行兵, 须是

夜黑可进。汝当亲自领兵, 掌握中军, 催动人马, 一鼓成功。吾之所言, 汝当秘

受。保国安民, 勿生退悔。天凡有限, 从此永别。他日琼楼金阙, 别当重会。汝

宜速还, 不可久留。」特命青衣献茶, 宋江吃罢, 令青衣即送星主还寨。

宋江再拜, 恳谢娘娘, 出离殿庭。青衣前引宋江下殿, 从西阶而出, 转过

欞星红门, 再登旧路。才过石桥松径, 青衣用手指道:「辽兵在那里, 汝当破之! 」

宋江回顾, 青衣用手一推, 猛然惊觉, 就帐中做了一梦。

静听军中更鼓, 已打四更, 宋江便叫请军师圆梦。吴用来到中军帐内, 宋

江道: 「军师有计破『混天阵』否? 」吴学究道: 「未有良策可施。」宋江道:

「我已梦玄女娘娘传与秘诀。寻思定了, 特请军师商议, 可以会集诸将, 分拨行

事。」正是动达天机施妙策, 摆开星斗破迷关。毕竟宋江怎生打阵, 且听下回分

解。

《红楼梦》中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幻相。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的神话形象,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当做命根子挂在项上。贾宝玉是女娲剩一石转世真身(质),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附生物,寓意“土生金”;一边金(薛宝钗)玉(通灵宝玉),一边木(林黛玉)石(贾宝玉),双方激烈对抗,寓意“金克木”。通灵宝玉对贾宝玉的人生发挥原罪、金箍棒、紧箍咒三重作用。贾宝玉多次摔砸通灵宝玉,彰显了他的爱情坚贞和叛逆精神,但以失败、妥协而告终。后四十回通灵宝玉丢失,从反面促成了金玉良缘、高魁贵子、家复中兴三件喜事。贾宝玉完成这些为通灵宝玉所注定的宿命后便离家出走,与通灵宝玉形质合一,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变回女娲剩一石,诗云“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原文:女娲弃在青埂峰的剩一石原是一块巨石,锻炼通灵后曾自变人形各处游玩,被 警幻仙子封为赤霞宫 神瑛侍者,又在西方灵河岸与绛珠草结下木石前盟,然后仍回 青埂峰,变成一僧一道所见的那块扇坠般大小的石头。因凡心偶炽,一僧一道将它变成 甄士隐、 薛宝钗所见的通灵宝玉幻相。它的真身则转世为 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通灵宝玉。到劫终之日,贾宝玉与通灵宝玉形质归一,重返青埂峰,变成 空空道人所见的那块写有《 石头记》的巨石。

人物介绍: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

八字算命里面的七杀是什么意思 指迷算命中说的七杀格八字是偏官格中的另一种称呼,当月令为偏官且透出天干时,定为偏官格。 所谓偏官,就是七煞有制的称谓。如果八字中同时出现偏印、偏财,身煞平衡,就是大富大贵的命。如果七煞被制过头,或者八字中官煞混杂,那就退职离官,如遇煞旺身弱,多致凶死。又如身弱行运进入煞乡,也主不死而穷。此外,日柱在地支无根而遇煞制,或煞重藏根,主人有被煞制死的可能性。所谓煞重藏根,就是指煞直接藏在自身日柱的地支中,比如乙酉日生的人,酉是辛金,克乙木为煞,这时如果年柱、时柱中又不见制煞或化煞的干支,就是很不吉利的命。 七杀格诗曰: 偏官有制化为权,唾手登云发少年。 岁运若行身旺地,功名大用福双全。 其意是:逢七杀格局的,一定要有食神制,或者有印化的才是有权势之人,往往在青年期就能发达。因为七杀格最忌身弱,所以,一般大运要配合走旺身的印、比运,才能在官场享受名望福禄。 古籍《神峰通考》云: 煞星原有制神降,制旺身强责必昌。 若见制神先有损,反将富贵变灾殃。 其意是:七煞如果在四柱中有食神或伤官制服,而且日干强,则一定是富贵官场中人。但四柱中有偏印,或大运流年遇到偏印(枭神),把制服七煞的食神夺去,即食神受损伤,这时,命主就从富贵中变生灾难了。这里说明,四柱中的七煞一定要有制(伤食去制)或化(印缓转化),否则便是贱命了。 “七煞有制”有两层意思:①对日主太凶恶的七煞有食伤制伏’②日主受羊刃的威胁,七煞对羊刃发挥制伏作用。如此,七煞便是偏官,多居武职。“羊刃驾煞”是两凶相碰撞,使日主能够不受其害。当然,命局刃弱则扶刃,煞弱则扶煞。 《神峰通考》云: 时上偏官一位强,日辰自旺贵非常。 有财有印多财样,注定天生作栋梁。 偏官与七煞是同一组概念,古人把直接有食神伤官制住的叫偏官而已。其实,大凡七煞,只要有制化的就为上格,少数身煞二停者除外。但此格局,一般仍需取用神印绶通关为好。所以,七杀格与偏官格没有必要绝对分开。

怎么判断一个八字中有没有七杀? 先找到日干,就是出生那一日的天干,就是八字局中第5个字

然后分析局中八字的每一个字的五行

比如日干是甲,甲是阳木,克我者官杀,金克木,所以金是木的官杀。

其中阳金克阳木是七杀,阴金克阳木是正官

阴金的天干是辛,地支是酉

然后检查自己的八字,看有没有辛和酉,便知道有没有七杀了

算八字 七杀是什么意思 七杀:此星入命,重在自化,有制名偏官,有化为玉帛,命理学逢杀先论杀,论杀则在看七杀的强旺或衰弱,如果七杀旺而日主弱,此时就要先用制杀,以免七杀乘财运来攻害日主,若无制者,七杀不是命中的喜用神,此杀变成鬼,这时对日主是有威胁而无益处,暗藏风险,如抱虎而眠,随时会被它吞噬掉对生命健康最明显之妨害,幼时多灾多难,不夭则也必带疾延年,因此七杀也列入六凶之一。 七杀 又曰七煞 摇光宫破军星君 天枢宫贪狼星君 之友也

七煞星之个性

七煞是一颗坚毅勇敢的星曜,象征「威勇」,化气为「将星」,主「肃杀」。具有运用帷幄的能力,拥有理智而独立、冲锋陷阵、冒险犯难的特性。对朋友,不管如何,一定力挺到底,不管对错,一定是站在朋友这一边,这种义气,总是让许多人感动的,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说到做到,答应的事没有理由可以反悔的,还有快速的行动力,让犹豫不决的事,都能很快的得到解决。

七煞星之花钱观

七煞不仅是讲求实用,更会讲求名牌,也就是用好用的名牌货就对了啦,也是求精不求量的人,要买就要买好的贵的,只要一看上眼就会下手,从来也不会考虑说要量入为出,顾

虑到东西的价格或是杀价,喜欢就买了,就是这么简单。

七煞星之理财观

七煞绝对是标准的股市急先锋,因为他爱冒险、个性冲动,对于金钱的欲望颇高,容易跟着别人的脚步,就怕没跟上会吃亏。当然,赚大钱的机率是有,可是冲锋陷阵而阵亡的机

会更高!

七煞星之感情观

对生活处处充满变化的七煞星而言,有着不怒而威的特色。事业心重的他,很容易因为做事果断、迅速而失去了好姻缘,通常他喜欢的对象不是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就是同等级的竞

争对手。所以要是你的上司是七煞座命的话,只要好好表现,都很有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不过可别以为他能把感情处理的跟他的事业一样好,在人前被前呼后拥的他…谈感情

也是蛮保守的。结果搞到最后,不是听任父母之命就是靠媒妁之言,原因是他实在是太忙了,没法去管婚姻大事,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八字里羊刃与七杀有什么区别 羊刃与七杀虽同是八字中的数语,但两者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羊刃是八字中的神煞,也就是我们有些人说犯桃花,或是像是中华英雄中的华英雄命犯天煞孤星,是同川类形的,有这个神煞的人一般性格刚烈, 暴戾, 激发, 。查法:甲羊刃在卯, 乙羊刃在寅, 丙戊羊刃在午, 丁己羊刃在巳,庚羊刃在酉, 辛羊刃在申, 壬羊刃在子, 癸羊刃在亥七杀是八字中十神,所谓十神也就父母,兄弟,配偶,子女的另一种称呼与工作,学习,娱乐,文彩等,,七杀在这里代表两种,一种是工作,另一种是小人,男的八字代表子女,女人的七杀代表情人,

八字中的七杀遇长生之位是什么意思 按咱们的话讲就是七杀这个地方长的离长生这个位置较近,这样的人必然会嫁到一个富贵的丈夫!

请问八字中的七杀怎么样查? 好八字!时辰已为七煞为贵,建禄格,食神得禄格,衣食无忧,不是平常家!大富大贵!入部队

八字中什么叫七杀有制或无制 七杀是克身的。如果紧邻,易有压力大或身体之疾,身旺无妨。有制七杀的就叫用制,反之为无制。若杀不为喜用,无制,犹如人抱虎而眠。

有杀先论杀,无杀方论用。

望采纳。

女人八字带七杀 是什么意思 都是些算命的故意吓唬你的,不就是为了让你找他破解赚你的钱。

很多八字中带“七杀”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什么意思 带很多杀,杀为偏官,女命带偏官过多,如果无偏印管制或者合,那么夫就多,如果七杀能得到有效管制或者有效合,那么官威可见,前提还得看身旺弱,,所以还得看具体命局,也有好的一面做事果断,但不服管教

八字中什么是七杀带刃 你好,羊刃是护身的,七杀是克身的,七杀带刃说明身强能胜七杀,命主有实权或将军,请采纳

作者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文章的原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逝世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由,一则表达自己敬仰、怀念的心情,二则作为对叶圣陶先生的纪念。《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