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毒中的鬼蛊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蛊毒中的鬼蛊是什么?,第1张

蛊毒,指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

在老昆明人为中蛊之人以蛋"滚蛊"的咒词里,曾提及—长串蛊名,如金蛊、银蛊、长虫蛊(蛇蛊)、编短蛊、蝴蝶蛊、妈里儿蛊(蜻蜓蛊)、居家养的蛊以及五方五地的各种蛊。据悉,古籍记述或民间传说的蛊的种类,还有金蚕蛊、蛤蟆蛊、蜈蚣蛊、蜮盎(水蛊)、羊蛊、鱼盅、牛蛊、犬蛊、鸡蛊、鹅蛊、草蛊、菌蛊、虱盅、蝎子蛊、鬼蛊、马蜂蛊、大象蛊、蚂蚁蛊、猪蛊、蜘蛛蛊、鳖蛊、青蛙蛊、服妈蛊、麻雀蛊、乌龟蛊、稻田蛊、树蛊、烦踢蛊、皖螂蛊、挑生蛊、石头蛊、篾片蛊、溶蛊、肿蛊、牛皮蛊、犁头蛊等。不仅种类多,而且善变化以至无穷,让人防不胜防,恰如晋干宝《搜神记》所说:"盒有怪物,若鬼,其妖形变化,杂类殊种.或为猪狗,或为虫蛇,其人皆自知其形状。常行之于百姓,所中皆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根毒的症状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6 耳根毒的诊断 7 证候分析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822 方药 823 古方参考 83 外治法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10 脓耳的预防 11 关于脓耳变证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根毒的方剂 2 治疗耳根毒的穴位 3 古籍中的耳根毒 1 拼音

ěr gēn dú

2 英文参考

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stoidea ulce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cute lymphadenitis below the e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根毒(acute retroauricular lymphadenitis[1])为病名[2]。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又称耳后附骨痈[3][4]。是指以耳后完骨部红肿疼痛、焮热、触之波动、甚至溃破流脓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

中医的耳后附骨痈与西医的耳后骨膜下脓肿类似[4]。

另请参见耳发。

4 耳根毒的症状

患者脓耳,耳内流脓不畅,耳内疼痛,连及耳后,耳后完骨部疼痛、压痛,甚则肿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数天之后,肿起处尚可变软,穿溃流脓。[3][4]。

初起耳根处肿大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疼,肿势渐增,状如伏鼠,焮赤疼痛[3]。

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头痛,口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4]。

若因体虚或治疗不当,溃口经久不愈,时常渗出脓水,则成虚证痿管,较难治疗[4]。

5 耳根毒的病因病机

耳根毒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3]。

耳根毒多因脓耳火热邪毒炽盛,肝胆湿热壅盛,或治疗不当,脓液引流障碍,邪毒不随脓液流出而外泄,反而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而成[4]。

《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耳根毒,在耳根,结核状如痰核,按之不动而微痛,属足少阳胆经,兼三焦风热所致。”

《青囊秘录》又曰:“耳根毒受在心肾,怒气伤心,流滞肝经,风热壅聚而成也。”

由少阳胆经风热所致[2]。

6 耳根毒的诊断

脓耳并见耳后完骨红肿疼痛,压痛,或溃破流脓,即为耳根毒[4]。

7 证候分析

脓耳的火热邪毒炽盛,犯及耳后完骨,故该部疼痛、压痛[4]。

邪毒困结于内,灼腐完骨,血肉腐败,聚为痈肿,故胂起如半球状,耳壳常被推向前方[4]。

脓已成,故肿处变软,有波动感,并可穿溃流脓[4]。

口干,舌红苔黄燥,小便黄,大便秘结,均为热盛伤津。发热不退,脉数有力,为邪盛正实[4]。

若因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久困,腐肉不去,新肌不生,故溃口经久不愈,清脓常渗而成瘘管[4]。

8 耳根毒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耳后附骨痈·热毒壅盛证(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ttoxin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热毒壅盛,以脓耳病程中耳流脓突然减少,耳内及耳后疼痛加剧,全身可有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或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耳后附骨痈·正虚毒滞证(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toxin stagnation)是指正虚毒滞,以脓耳日久,耳后流脓,反复发作,缠绵不愈,耳后痈肿溃破,溃口经久不愈,形成瘘道,脓稀色白,疮口暗淡,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唇舌淡,脉细等为常见症的耳后附骨痈证候[3]。

82 方药治疗 821 治法

泻火解毒,祛瘀排脓[4]。

822 方药

可在治疗脓耳方药基础上,重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黄连之类,以清热解毒[4]。

耳后红肿有波动感,用仙方活命饮,取其清热解毒,并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皂角刺、穿山甲之类以活血解毒排脓,促其脓出,邪热得以外泄[4]。

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热通便。热盛,口干苦者,加龙胆草、栀子等,痈肿已溃破流脓量多者,去皂角刺、穿山甲,加桔梗、薏苡仁等[4]。

溃口经久不愈者,宜补益气血,托里排脓,去腐生肌,用托里消毒散加减[4]。

若身发寒热者,荆防败毒散汗之[3]。

发热肿痛甚者,仙方活命饮加升麻、柴胡,水酒各半煎服[3]。

脓成者服透脓散[3]。

虚者服托里透脓汤,并及时切开引流,小者可自溃,外撒红灵药,贴太乙膏[3]。

脓尽用生肌玉红膏,若溃后脓水清稀,疮口愈合迟缓,则应服香贝养荣汤补之[3]。

823 古方参考

《外科大成·耳根毒》:生于耳根,状如痰核,不动而微痛,属胆与三焦二经风热所致,宜卫生散或加升麻、柴胡,或贵金丸下之,弱者神效瓜蒌散托之。因怒而耳下肿者,或肋痛脉弦紧者,小柴胡汤加青皮、红花、桃仁、牛蒡子。再寒热,加荆芥、防风,盖肝者内主藏血,外主荣筋,怒则气逆,故筋畜结肿,若不自加调摄,肝迭受伤,迁延结核,再犯追蚀之药,因而不敛不治者多。

83 外治法

1)耳内处理同脓耳,主要是清除脓痂,保证引流通畅,滴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如黄连滴耳液[4]。

2)耳后肿胀,可用如意金黄散或紫金锭调敷患处。或用新鲜羊蹄草、芙蓉花叶捣烂外敷[4]。

3)如肿胀处按之有波动感,为脓肿已成,可切开排脓[4]。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脓耳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5]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5]。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5]。

10 脓耳的预防

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5]。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5]。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5]。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5]。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5]。

11 关于脓耳变证

脓耳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脓耳变生的耳后附骨痈(耳根毒)、脓耳面瘫(脓耳口眼㖞斜)、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病证[3]。

脓耳变证多因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腐蚀骨质,脓汁流窜,邪毒扩散而变生他证。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6]。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7][8]。又称聤耳[8]、耳疳[5]、缠耳[9]、耳底子[5]、耳痈[5]、耳湿[5]、耳中生毒[5],为五般聤耳之一[7]。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3][9][1]。有急慢、虚实之分[5]。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5]。

中医的瘟疫应该和现代医学的传染病相似,引起瘟疫病的致病因素的一种是疫疠。 疫疠是外来致病因素之一。由疫邪或疫气引起的伤人毒烈,互相传染,临床表现大致相同的疾病也称为疫疠,即急性传染病,如“素问”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它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如隋《诸病源候论》记载“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传易乃至来门”。它的传播与气候的严重反常(如久旱、洪水、酷热、湿雾瘴气)以及环境污秽、卫生条件差等有关。疫疠多为湿热之邪毒,系由口鼻而入,循卫、气、营、血传入脏腑,故最易化火伤阴,耗血动血,如热传心包,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和迫血妄行等证。 疫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热毒炽盛;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病状相似,死亡率高;4,病位与病种的特异性。不同的瘟疫病由不同性质的疫疠之邪引起。 影响瘟疫病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气候因素;2,环境和饮食卫生;3,预防隔离是否得当;4,社会因素。以上理论仅供参考,请参阅中医参考书籍,《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古籍《瘟病条辨》等。

  四、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五、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六、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

 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

 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

 (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

 11烊化兑服——阿胶

 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七、使用注意

 1朱砂

 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八、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射干——乌扇(原名)

 *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庶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古称 今称

 通草 木通

 通脱木 通草

  九、药用部位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

 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

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不小心中毒以后,然后把这种草药记录下来。另外一种就是有的医者会在寻找草药的时候去分辨这些草药的毒性,然后依据药理知识再记录下来。

古时候由于整个社会经济都不是很发达,穷苦的老百姓一般都没有学习的机会,所以能认识字的老百姓就更少了。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现在的照相呀,打印啊这类技术,而且平常的老百姓绘画技术也不是很高。因为有时候就算医书上有记载,而画出来的画像跟实物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认识草药这一方面,主要是靠老一辈的经验传授。另外一个就只能是自己在荒郊野外或者种田的时候发现草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不小心中毒在送往医馆的时候被人告知,这些可能是有毒的中草药。古时候人们好打猎,打猎也是认识草药的一个途径之一。

更多的就是医者对于草药的了解。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神农氏炎帝。相传炎帝为了认识草药的药性,所以经常自身去尝试草药,然后确定草药是否有毒。因为医者比一般的老百姓要有药理这方面的知识认知,记载下来的也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当然古时候对于中草药的认识并不是很完整的,直到明朝时候的李时珍,他花费20多年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直到这个时候,医学在认识药物这方面才有了系统的记载和概括。

蛊毒中的鬼蛊是什么?

蛊毒,指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 在老昆明人为中蛊之人以蛋"滚蛊"的咒词里,曾提及—长串蛊名,如金蛊、银蛊、长虫蛊(蛇蛊)、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