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都有哪些分类?
按照功能不同,可以把常用茶具分成以下六类,即泡茶用具、分茶用具、品茶用具、备茶用具、备水用具和辅助用品。
一、泡茶用具
1盖碗: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 用来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多为瓷质、紫砂或者玻璃。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
根据现代工业技术与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有别的现代泡茶用具。同一杯组可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能避免因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以至于苦涩的不足,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
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瓷杯或者玻璃杯,简单是简单,但非常大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所以,从科学饮茶的角度,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
公道杯:
又称茶海或茶盅,是用来分茶的器具,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
1品茗杯: 主要是用来品饮茶汤。材质多样,涵盖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 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多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
1茶荷: 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 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
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六、辅助用品
1过滤网和滤网架: 滤网又名茶漏,放在公道杯上,主要用于过滤茶渣。滤网不用时,要放在滤网架上。
2茶道用具组合: 也称“茶道六君子”,包括茶筒、茶针、茶匙、茶则、茶漏、茶夹。 茶筒:茶筒是用来盛放茶针、茶匙、茶漏、茶则以及茶夹等的器具。
茶针:主要作用是用来疏通壶嘴。避免茶渣阻塞,造成出水不畅。 茶匙:主要作用是将茶投入到泡茶用具中或是从泡茶用具中掏出茶渣。
茶则:主要作用是用来量取茶叶,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泡茶用具中。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夹: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用来夹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3杯垫: 用来放置品茗杯、闻香杯等。目的是为了防止杯里或杯底的茶汤溅湿润茶桌,同时使用杯托给客人奉茶,显得更卫生。
4茶巾: 主要用来擦拭茶具上的水渍、茶渍和桌面上的茶水。主要用麻、棉等纤维制造而成。 5茶盘:
茶盘又称茶船,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等的浅底器皿。材质广泛,款式多样。
茶具都有哪些材料
茶具的制作材料一般有:瓷胚、紫砂泥、木鱼石、玻璃、竹木、石头等等;按照材料分类,茶具的种类有很多,包括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木鱼石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冰裂茶具、能量茶具、金属茶具、石茶具、活瓷茶具等等。
1、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是由瓷胎烧至而成的,种类非常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瓷器类茶具,造型各异,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2、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用特殊陶土紫金泥烧制而成的,此类茶具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极受广大茶友们的热爱。
3、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做出来的茶具,防腐和通透性极好。用此茶具泡茶,不易变质,且具有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
4、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的材料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用途非常广泛。使用玻璃茶具泡茶,能够观赏到茶叶的各种优美姿态,让人赏心悦目。
5、竹木茶具
竹木茶具多用竹木制作而成,这种茶具天然、环保、健康,一直以来都受到茶人的青睐。但是这种茶具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现代比较少见。
6、冰裂茶具
冰裂茶具均选用天然的陶瓷泥料,经过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这类茶具外观造型漂亮,色彩丰富美观,且杯壁厚、不烫手、散热快。
成语中有很多关于“鼎”的成语,例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历史书中、博物馆中经常能瞧见鼎的身影,像“世纪宝鼎”“司母戊鼎”等。鼎有三足圆鼎、四足方鼎,各种鼎的样式和花纹都不相同。那么在古代,鼎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在古代,鼎既是平常百姓家的烹煮工具,也是王公贵族祭祀时的重要礼器,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国之重器。
一、炊具鼎最初的用途很简单,就是类似于锅的炊具。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在腹下生火,可以用来熬油煮肉或是盛放鱼肉。古时王公大臣爱吃肉,人们将肉放在鼎中煮熟,然后就鼎直接开吃。想象一下,每人面前都上一口鼎,“列鼎而食”的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
二、礼器青铜鼎出现后,鼎便多了一重用途——祭祀神灵的礼器。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鼎是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鼎由最初的烧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变为一种礼器,由于青铜器铸造成本高,于是乎鼎也就成为了贵族权力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由此产生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等礼仪制度。
三、立国重器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现在我们常在博物馆见到的青铜鼎,大都刻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造型精美,有的鼎还刻有书法文字传给后世,这使得鼎的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传说中,夏朝稳定后,禹就想起了功成铸鼎的事情,将九州所贡之金拿来铸鼎,一个州一个鼎,将九州的山川形势、奇禽异兽、神仙魔怪都刻画的鼎上,这便是禹铸九鼎的传说。自从有了这个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具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等。
这就是关于“鼎”在古代的最初用途和发展史啦。
叫组合式扫地用具。
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家具大类,家庭的洗涤或清扫,一般吸尘器小类,清扫地板,地毯,家具,墙壁或墙壁覆盖物的用具大组技术领域。
1组合式扫地用具,它是由固定把手(1)、可动把手(2)、扫帚头(3)、扫帚支杆(4)、簸箕支杆(5)、轴(6)、簸箕(7)、固定螺母(8)、圆轮(9)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可动把手
(2)的一端位置套接安装在扫帚支杆(4)的一端位置,扫帚支杆(4)的另一端位置旋卡安装在扫帚头(3)的上端位置,固定把手(1)的一端位置套接连接在簸箕支杆(5)的一端位置,本实用新型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
其特征是:簸箕支杆(5)的另一端位置贴帖连接在簸箕(7)的边缘位置,簸箕(7)的下部位置用轴连接在圆轮(9)的上部位置。
中国古代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中国机具纺织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纺织原料多样化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是最优良、最长、最纤细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制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各种类型的纺织机
1.纺坠
纺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于纺纱的工具,它的的出现至少可追溯到新时石器时代。根据考古资料,在全中国三十几个省市已发掘的早期居民遗址中,几乎都有纺坠的主要部件纺轮出土。出土的早期纺轮,一般由石片或陶片经简单打磨而成,形状不一,多呈鼓形、圆形、扁圆形、四边形等状,有的轮面上还绘有纹饰。
作者: 楚歆慕 2008-1-29 17:23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中国古代纺织印染(转自中国风格在线)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2.纺车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3.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4.踏板织机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织品的染色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主要织品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下面分别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刺绣
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穿针引线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中国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刺绣是一种原发性的艺术,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创造出来的。刺绣质朴纯真,表现出刺绣艺人内在的深情。
丝绸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纺坠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原始社会的纺织生产,对后世纺纱工具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且它作为一种简便的纺纱工具,一直被沿用了几千年,即使在二十世纪,西藏地区一些游牧藏民,仍在用它纺纱。
2.纺车
古代通用的纺车按结构可分为手摇纺车和脚踏纺车两种。手摇纺车的图像数据在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多次发现,说明手摇纺车早在汉代已非常普及。脚踏纺车是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前最早的图像数据是江苏省泗洪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手摇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手,操作时,需一手摇动纺车,一手从事纺纱工作。而脚踏纺车驱动纺车的力来自于脚,操作时,纺妇能够用双手进行纺纱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纺车自出现以来,一直都是最普及的纺纱机具,即使在近代,一些偏僻的地区仍然把它作为主要的纺纱工具。
3.水力大纺车
古代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这些特点使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纺绩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水力大纺车是中国古代将自然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一项重要发明,如单就以水力作原动力的纺纱机具而论,中国比西方早了四个多世纪。
4.踏板织机
踏板织机是带有脚踏提综开口装置纺织机的通称。踏板织机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尚缺乏可靠的史料说明。研究者根据史书所载,战国时期诸侯间馈赠的布帛数量比春秋时高达百倍的现象,及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刻有踏板织机的汉画象石等实物史料,推测踏板织机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已普遍使用。织机采用脚踏板提综开口是织机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发明,它将织工的双手从提综动作解脱出来,以专门从事投梭和打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以生产平纹织品为例,比之原始织机提高了20至60倍,每人每小时可织布03至1米。
织品的染色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多种植物染料的性质,并发明了多种染色技术和被称为「缬」的防染印花技术。各种染料均有其着色原理,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虽然都是色料,但它们的着色原理却是不同的。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主要织品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纺织产品可归纳为刺绣、丝绸、服饰和地毯四大品种。这四大品种,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风格独具,下面分别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刺绣
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穿针引线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中国刺绣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人,不但使用骨针,而且有了纺织。中国的刺绣,数千年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一条线发展的:先是刺绣衣裳,又扩展到刺绣起居的日用品,以后才上升到刺绣观赏品。直到现在,依然是分作两类,即刺绣生活用品和刺绣书画。
刺绣是一种原发性的艺术,是为了自己生活的美好而创造出来的。刺绣质朴纯真,表现出刺绣艺人内在的深情。
丝绸
丝是蚕在结茧时所吐出的一种液体,由丝蛋白和丝胶经过空气凝固而成。丝的性能优良,韧性大而且弹性好。一条蚕可吐丝1000米长左右。养蚕缫丝,丝织刺绣,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劳动。一条小小的虫儿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并引起全世界的震动。
中国的丝织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中国的丝织物开始于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735-2175年。 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是两个鼎盛期。在丝织方面也是空前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并有许多实物流传下来。长期以来,中国不但是发明丝绸的国家,并且是有这种手工业的唯一国家。由于高级丝织品的向外输出,中国被世界各国誉为"丝
国"。
现在所称的"绸",是丝织物类称。绸,质地较细密,但不过于轻薄,有生织、熟织、素织、(平纹上起简单花纹)之分。
中国丝织物的图案花纹,一开始就呈现出丰富多采的景象。不论小花、大花、单色、彩色,也不论几何自然形,都适应着丝物结构和实际用途,并且且又与同时代的艺术装饰相映照。中国传统的工艺装饰图案,在题材和内容上不仅讲究形式的美感,更强调吉祥的含义。那些辟邪驱恶的命题也是为了平安纳福。
丝绸锦缎,以其华美高贵的品质赢得了全人类的珍爱,又以各种不同的织造技艺使其繁杂多样,加之风格独异的艺术匠心,因而造就了三千年的辉煌。
服饰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影响而生成的。汉唐(公元前206--公元907)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清代(公元1644--1911)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以上衣下裙为时尚。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裙子、大衣、围巾、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风行于本世纪20年代的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是由汉族妇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20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彻底摆脱了老式样,让女性体态和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著。
地毯
中国约在(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十年之间(1860-1871)开始生产地毯。地毯图案设计,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最后的几年。20世纪初,中国地毯在图案设计、设色、工艺三方面渐趋成熟,至20年代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地毯。
中国地毯的标准制式:
地毯图案的基本章法,主要反映在内纹样的布局以圆夔纹样为主占据地毯中心部位,四个角隅由等边三角形的角云装饰,地毯的外部环绕着小边和大边,地毯的边缘是一圈狭窄而没有任何装饰的匝边。
清代(公元1644--1911)的地毯。主要用于朝廷礼仪、帝后生活以及京中官宦人家,少数为民间喜庆活动使用。
中国地毯图案的格局、纹饰以富丽堂皇、庄重肃穆、色彩典雅而不媚俗蓍称于世。1920年以后,中国地毯又产生了彩枝式、美术式等类图案。
生物地理中考要带哪些用品?
蓝(黑)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尺、三角板、橡皮,再带一个透明的袋子,因为文具袋不能带进去(视为作弊) 2B铅笔
生物地理中考需要带准考证、铅笔、尺子、橡皮等,草稿纸不需要自己带,监考老师会发专用草稿纸,以防作弊,自己带也会没收的,还有千万不可将草稿纸带出考场,否则将按违纪处理,取消该科考试成绩。
中考意义:
中考即“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是选拔考试,但又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中考要考虑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但高中教育还是基础教育的范畴。因此,中考既要坚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要坚持考查学科能力。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
携带物品及其他注意事项:
中考所用的2B铅笔、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橡皮、垫板、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在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档案袋中。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自动笔,要防止买到假冒产品)。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考生的水瓶应注意放在地上,曾有考生因为喝水时不小心弄溼卷子而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点同学们要注意。
确定中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中考当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最好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如果带了的话一定要关机(以免对自己造成影响)。有些地区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一般在考场教室之外会摆几张用以存放学生书包的桌子,如果带了以上东西,可以放在门外。另外,可以带几块巧克力,在休息时及时补充能量。
准备好乘公共汽车或计程车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最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考点,这样在道路上有什么意外事故父母能迅速果断处理。
同学们可以在中考前一天下午去考场看看,熟悉一下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是坐公共汽车、计程车还是骑脚踏车等;确定去考场的行车路线。在校内去考场的路上,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乘计程车赶往考场,一来司机熟悉道路,二来速度快,对于一些家离考场较远的考生来说,可以多休息,不必把精力时间浪费在路上。
同学们在接下来几天里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中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
到了中考前一天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中考那天,丢开所有复习资料,停止复习,轻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调整一下因长期复习而一直紧张的神经。
另外,检查自己所做好的物质准备,晚上注意听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雨具、防晒工具的准备。最好不与家长谈论易引起情绪波动的事,这里家长也要注意切忌因小事与考生发生冲突;不与同学讨论难题、偏题(最好不要讨论试题)否则可能引起信心不足。
南京07年 生物地理中考请拨打16888966查询!!我是满分哦!!!!!!!!!!!!!!!!!!!!!!!!!!!!!!!!!!!!!!!!!!!!!!!!!!!!!!!!!!!!!!!!!哈哈哈哈哈!!!!
2016凌云生物地理中考
让我来告诉你:
生物学、地理试卷第
3
页(共
10
页)
15
.基因
A
控制双眼皮,基因
a
控制单眼皮。一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生下
的第一个孩子为单眼皮,再生第二个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A
.
AA
或
Aa
B
.
Aa
或
aa
C
.
Aa D
.
aa
16
.我国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获得
新品种的原理是射线或药物
A
.直接改变了农作物的某些性状
B
.改变了农作物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C
.淘汰了农作物的某些不良性状
D
.使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7
.假如你患了感冒,下列选药和用药的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选用价格高的药
B
.为争取提前康复而加倍用药量
C
.按说明服药
D
.为增加疗效而增加服药次数
18
.
图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
的是
A
.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
.运动时,人体内血液总量增加
C
.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
消化和吸收
D
.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面板血管血流量增
加,有利于散热
19
.世博园里,我们看到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经
济效益。如园艺师能将一株单颜色的野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
菊”
,采用的是下列哪一项技术
A
.利用种子繁殖
B
.扦插
C
.嫁接
D
.压条
20
.下表中各项之间的关系和图示不相吻合
....
的是
21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是由于印度的气候属于
A
.温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2
.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是他们
的祖先却是
A
.南美洲人
B
.大洋洲人
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
.欧洲人
23
.巴西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发展,形
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下列属于巴西文化的是
A
.交谊舞
B
.伦巴舞
C
.桑巴舞
D
.迪斯科
1
2
3
4
A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生物因素
生产者
B
遗传物质
细胞核
DNA
基因
C
生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蝗虫
D
人
消化系统
消化腺
唾液
下载文件到电脑,查询使用更方便
0下载券 1147人已下载
下载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希望能帮到你!
生物地理中考重点归纳地理;把世界之最记好,还有中国的几条重要交通干线,东南西北西大区域的气候问题,还会考到民族,还有地理谜语之类的比如“船出长江口”是哪个地方答案是上海,四季如春——昆明。
生物:人体细胞,比如会问“血细胞由什么组成”植物细胞-"叶绿体“、之类的。还有男女染色体有多少条,再看看动物类的。
2011茂名市生物地理中考初一初二的书全拿来看,记住大概内容就行了!!
生物地理中考答题软体生物地理中考答题软体,就是那种生物地理网上做题目,然后有自动评分的,
按照你的要求,只能花点钱,注册正规的网校和培训机构的使用者,
比如:北京四中网校、学而思、高思等,都有的,很好的。
生物地理中考的重点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线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线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型别。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答案补充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义大利罗马;常年溼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溼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答案补充 18、世界主要气候型别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型别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型别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答案补充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回圈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型别 土地的利用型别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型别。
生物地理中考动员会1开场白
2考试主要内容(考点)
3考试方法
考前:养精蓄锐 减轻压力 熟悉环境 背起物品 沉着冷静
考中:稳定情绪 申请题目 字型清晰 避重就轻 桥做难题 巧用推理
考后:不对答案
4讲讲每个人的理想分数
5祝大家考好
家庭厨房用具分为五大类:储藏用具、洗涤用具、调理用具、烹调用具、进餐用具。
1、储藏用具
分为食品储藏和器物用品储藏两大部分。食品储藏又分为冷藏和非冷储藏,冷藏是通过厨房内的电冰箱、冷藏柜等实现的。器物用品储藏是为餐具、炊具、器皿等提供存储的空间。储藏用具是通过各种底柜、吊柜、角柜、多功能装饰柜等完成的。
2、洗涤用具
包括冷热水的供应系统、排水设备、洗物盆、洗物柜等,洗涤后在厨房操作中产生的垃圾,应设置垃圾箱或卫生桶等,现代家庭厨房还应配备消毒柜、食品垃圾粉碎器等设备。
3、调理用具
主要包括调理的台面,整理、切菜、配料、调制的工具和器皿。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厨房用食品切削机具、榨压汁机具、调制机具等也在不断增加。
4、烹调用具
主要有炉具、灶具和烹调时的相关工具和器皿。随着厨房革命的进程,电饭锅。高频电磁灶、微波炉、微波烤箱等也开始大量进入家庭。
5、进餐用具
主要包括餐厅中的家具和进餐时的筷子、碗、盘、刀叉等。
冬笋坝遗址墓葬出土的兵器组合包括:铜剑、铜矛、铜钺等。
1、铜剑
是短兵的代表,可手持和佩带。自春秋直到秦、汉,均用之以装备部队。秦俑坑出土的剑,长约90公分,并有剑首、剑格、铜 、铜彘等附件。刃锋利,寒光熠熠,是极为锋利的兵器。
2、铜矛
其总体形制是:銎柄,窄叶、圆脊,往往銎筒直通矛脊,与銎筒一侧多有一至两个穿孔,用以固定矛头于矛柄之上。但不同地点出土的铜矛在具体的形式上又不尽一致,最显著的区别是两叶刃的变化,有的呈凸弧曲刃,有的呈凹弧曲刃,有的呈小弧曲刃,有的则呈直刃。
3、铜钺
铜钺,这种青铜武器,在武鸣、恭城等地春秋时代墓葬出现。其类型增多,有平面呈铲形、斧形、扇形、凤字形或靴形等。其中以铲形、扇形和靴形居多。有的饰云雷纹,有的饰弦纹、蕉叶纹、锯齿纹及各种模印图案,也有的素面,无花纹装饰。
重庆冬笋坝遗址意义:
来自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消息,重庆冬笋坝遗址新发掘出28座巴文化墓葬,这是继20世纪50年代对冬笋坝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后,时隔近70年后,首次对冬笋坝遗址开展科学系统考古和研究工作。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已清理出土船棺葬4座、长方形土坑墓11座、方形土坑墓1座、砖室墓1座,时代涵盖了战国晚期、秦、西汉早期、新莽时期等几个阶段。
其中有剑、矛、钺等铜兵器组合,有釜、鍪、罐、豆等炊煮用器,还有带钩、削刀等实用生活用具。柳叶形青铜剑上的虎纹图案,说明巴人把虎作为本民族的保护神和图腾。
冬笋坝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地处长江左岸,是我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对于探讨巴蜀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发展演变及秦汉时期对这一地区的统治策略等信息有着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考古-冬笋坝遗址考古琐记
外用药品专用标识。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颜色总结,白色、普通、精二处方印刷用纸、淡**、急诊处方印刷用纸、**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待验药品库等。
标志种类有文字标志,图形标识,文字与图形复合构成的组合标志三种,标志常见的颜色有**、红色和蓝色,**为警示标志。
茶具都有哪些分类?
本文2023-10-18 10:44: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