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大学延续至今,而中国书院为何会走向衰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欧洲中世纪大学延续至今,而中国书院为何会走向衰落?,第1张

《礼记》、《学经》说:“古时,师有家,师有龄,师有技,师有国。”当汉武帝“废黜百家,尊儒学”的时候,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派——太学诞生了。国学是中国最高的学府,也是唯一一所以儒家思想培养当代官员的官办机构。

与此同时,中世纪的欧洲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大学,著名学者在这里交流思维逻辑,创造出奇妙的火花。

然而,中国书院在适应朝代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弱化。相比之下,欧洲中世纪大学始终屹立在西方精神世界,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这两种不同历史命运的原因是什么呢

书院最初的原型是官办的皇家学堂。随着朝代的更迭,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被削弱,一种不归属感使他们痛苦不堪,于是私立书院应运而生。

如历史上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松阳书院等。宋代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主张恢复白鹿洞书院。他就是朱熹。

据《朱子大君》记载:“此洞是先贤中仅有的一个藏儒、受圣庭恩宠的洞,故有养方之益。”书院的恢复与重建虽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文人的阅读热情却推动了书院的迅速建立。

隋唐以后,科举制度的建立给了普通人升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追名逐利,还是淡泊名利而只读圣贤,都进入了翰林。

然而,随着科举制度逐渐沦为统治阶级巩固地位的工具,书院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属物。如果大家都想扬长避长,而不了解真正的古籍,那我们如何才能纠正这种学术风气呢可以说,中国古代官制的腐败是书院堕落的间接原因。

与此同时,欧洲进入了中世纪,中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统治阶级的独裁统治。当中国封建制度蓬勃发展的时候,欧洲的工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与封建经济作斗争,为了向好斗的愚民灌输思想,欧洲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

中世纪大学建立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为社会所用。欧洲的封建统治者需要雇佣专业人员为他们服务,新兴的城市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这与中国的书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院校的学生要么是想升职发财,要么是灰心丧气。他们中很少有人能真正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中世纪的大学不只是培养官员,它们还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有用的人才。

由此可见,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是工商业阶层满足求知欲的场所。没有封建统治的制度,没有功利主义的瘴气,它们只是一种容易学习的时尚潮流,并在中世纪逐渐扩大其影响。

此外,十字军东征也促进了中世纪大学的迅速发展。欧洲十字军东征掠夺了其他国家的土地和财富,但也无形地拓宽了欧洲人的视野。

“十字军东征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华盛顿美国大学研究中心(American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主任艾哈迈德·艾哈迈德(Ahmed Ahmed)说。这场胜利的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带入了一个更加文明和开放的时代。阿拉伯文化的引入和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将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最强大的知识和文化基础。

书院大多是文人自建的,但封建统治阶级逐渐意识到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开始参与书院的经营和管理。中国古代书院的建立,分为官办、私办和私办辅办三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学院管理模式。

由于书院不受政府控制,所以民间习俗比较严重。儒学本身就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建立学术知识,所以在书院中要探索建立价值观念与知识的统一,强调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在相互的交流和争鸣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术上公开自由的辩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引导权并没有帮助帝国政府。没有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这也是它衰落的原因。

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也是开放和包容的。然而,在中世纪的欧洲,从事新事物最普遍被接受的方式之一就是打仗。中世纪的大学也是如此,它们不断地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最后,中世纪的大学有四种权力,其中之一是教师和学生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这种权力的建立为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最著名的是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这两所大学都采用行会组织的形式,大学机构统一管理。

博洛尼亚大学设立了“学生导游会”,由学生组织,制定规章制度,维护学校的利益。同时,它有一系列的权力,如聘请讲师和决定教学时间。学生们非常包容和自由。

在巴黎大学,“教员行会”从教员中选出最高管理者,也就是现在的校长,然后逐步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与目前的学校制度类似。

由此可见,我国的书院没有得到统一有效的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不受封建统治者的限制,建立了自己的行政管理制度,使资源配置合理,权力得以保持,大学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书院在中国古代是文化精神传承的象征,在文明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封建统治者的独裁统治注定无法使书院繁荣。反之,学院的发展受到了政府对学院管理的参与的制约。如果说南宋是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那么元代无疑是书院衰落的最大推动力。

吴沟曾说:“元代,书院数量增加,但弊端也增加了。”学院的创始人只知道他们是主人的战利品,却不知道他们是在教导主人。学院不再是思想交流的避难所,而是权力的附庸。

到了明朝,朱帝的势力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政府建立太学、郡学和社会学的目的是什么当然,这是为了将学院牢牢掌握在国王手中。与此同时,书院开始分散和凋零,人们只知道官学,没有书院。当时繁荣的白鹿洞学院最终沦为废墟。

然而,政府设立学校并不是为了获取真正的知识,而是为了传授知识,固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只是为了皇室使用。朱元璋颁布法令:“总有一天,书院院长将是纪律官,所有书院将任命官员。”就这样,他把学院揣进了口袋,供自己使用。他也称之为“启蒙”。

明代统治者对书院的压制,引起了士大夫的愤怒。明朝末年,统治者的权力逐渐放松。明朝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讲学,批评朝廷的时事,以发泄他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但是权力的拥有者怎么能容忍这样的厚颜无耻呢在几次激烈的压力下,学院最终被推翻。

与中国学院的消亡相比,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似乎一路高升。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老百姓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欧洲中世纪大学固有的斗争精神并没有消失,而是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种斗争不是为了主权的斗争,而是为了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充实自己的学术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中世纪的大学里,杂乱无章的学术研究已经被系统的学科所取代,每个学科都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当时在中世纪,大学里共有法律、医学、数学、物理、经济学等十多个学科,迅猛发展的趋势无人能阻挡。

除了中世纪大学为主权而进行的社会“斗争”之外,大学内部的学术纷争也十分普遍。这种辩论性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中国书院驳斥新思想,但它无疑能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探索真知的人文精神,更有利于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中世纪大学不仅培养了知识分子,还为社会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即科学。科学是宗教信仰的对立面,也是推动西方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它在欧洲文明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与此相反,中国学术界也有过一些“辩论教学”的例子,但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

中国古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都是学习的场所,但它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其原因在于社会历史背景、管理制度和具体发展历程的不同。

中国的封建统治扼杀了新思想的诞生。科举制度使书院沦为权力的附庸。然而,中世纪的大学是从公会管理系统和高度自治中发展起来的。但两者的价值观、教学方法和内在精神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借鉴意义,值得后人深思。

按西方文明标准来算中华文明确实是不到5000年,只有4000年左右。因为有文字明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的商代,出现与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朝之前的夏朝只出土有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青铜和玉制礼器,没有发现像商时期带有甲骨文的卜甲,所以按西方标准来算不能算文明时期,甲骨文出土以前,商朝也是不被西方承认的。

如果按中国的标准来算,公元前5400年,仰韶文化遗址已经发掘出了完整的古城遗址,阶级分明,分内外城,拥有城防和排水设施(现代排水系统搞不过古代也是无语)。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命名为早期文明时期。全国发掘有二十几个大型城市遗址的,分散在黄河淮河和长江沿岸地区,分布与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3800年之间,但2018年“探源工程”把它们分别列为不同的文明。在夏朝以前中国是存在过很多文明的。只能说夏商文明统一并消灭了这些文明。

中华文明主要是没有断代,如果算上断代前的历史,古埃及文明比中华文明还要早将近一千年。但现在古埃及文字除了考古学家没有人认识。土耳其地区的,公元前2500年就有铁器出现,中国的铁器出现在公元前1500-公元前1400年之间。但公元前800年赫梯文明被亚述文明彻底灭亡。

西方的种族优越论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西方人接受以后开始盛行,所以很多西方人认为对东方文化圈的侵略是优等民族对劣等民族的征服。参考日本的种族优越论,日本认为中国人是低等民族应该被征服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东方文明历史悠久这一点是西方支持侵略的那一批既得利益者不愿听到的。因为侵略者总是不停地美化自己的侵略。比如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

中国的历史完整呈现在河南博物院看看。你可以看到公元前5500年的陶器,骨器和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夏朝时期的青铜。很惊艳的。

在每一个国人心中,都有个痛处。那就是由于历史特殊原因,国内很多稀世珍宝文物流失海外,有些则下落不明成为永久的遗憾。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中国大量的珍贵文物就开始向海外流失,数量巨大,多为精品上乘之物据说,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藏有中国文物一百多万件 宋元 明时期,中国向海外大量出口瓷器, 换来了很多的白银以后大家都知道的了, 很多的宝贝不是被抢, 就是被骗去 还有的被贩卖到海外

十二生肖兽首。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目前,牛、虎、猴、猪、马5件青铜兽首已分别在2000年和2003年和2007年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现已知鼠首、兔首2009年2月在法国一家拍卖行拍卖,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但短期内不会现身。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时至今日,这些珍贵的壁画和经卷大多散佚在国外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清东陵九龙宝剑。这个东陵国宝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人抢去,从此下落不明。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这可是神奇宝物,琵琶一般都是四弦,而这个是传世唯一一个五弦的琵琶。这是唐朝的御用乐器,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曜变天目茶碗。现收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是中国南宋传世孤品。这个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盏(福建建阳窑),是宋人斗茶用的,但是这个样子的,莫说举世无双,就连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

咱们国家流落在海外的文物浩如烟海,很多都是国宝,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是,基本上是由于战乱的原因,一部分是列强直接抢走的,一部分是咱们自己人趁乱走私到国外的。

《女史箴图》相传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在我们美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存世的只有两幅临摹作品,一副是宋代的临摹,现藏北京故宫,另一幅更加珍贵的是唐代的临摹,一直是中国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据传是康熙的枕边物,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此图从圆明园盗出流落海外,1903年收入大英博物馆至今。

对于这些遗失在国外的文物,很多人的观点是“你抢了我的,就要还给我”,这要求是没错,但是没有什么用,人家不还你,你也没办法。

这些宝贝为啥要不回来呢?说起来有点复杂。

《寒江独钓图》

据 《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 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车,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首先看看文物流落到海外的原因,主要是三种途径。

第一,外国侵略者直接抢的。

这种情况,按照联合国的协议,应该无条件归还,没啥可说的。但事实上也要不回来,首先取证比较麻烦,这么多年过去了,很难证明这东西是抢的还是买的(当然,这有点耍赖)。

其次,就算证明是抢的,一般也倒了几次手了,现在的所有人很可能是私人收藏,总不能再抢回来,所以,也只能等人家拍卖的时候,咱们买回来。

第二,走私出去的。

这种情况,其实是卖给人家的,而且,一般也倒了几次手了,现在所有人也是花钱买的,合法拥有,这只能跟人家商量,想办法买回来。

第三,国家赠送的。

这属于正当途径,没理由要回来了,除非人家愿意还给你。注意,只要是中国的合法政府送出去的,比如清政府、北洋政府,就算咱们现在觉得不平等,也没有理由要回来了。

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敦煌壁画

所以,现在想让文物回国,也主要是以购买为主。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几桩大买卖,回购文物的金额动辄过亿,这虽然让文物回了国,但是也有负面影响,会对文物走私有刺激作用,说不定会加速文物外流。

关于这个问题,联合国是有协议的,战争期间掠夺的文物应该无条件归还。但是这协议更像是一个道德要求,其实没什么约束力,有些掠夺文物比较多的欧洲国家,根本不签署这个协议,就算签署了协议的国家,基本上也没有归还的。

大英图书馆 金刚经

大英图书馆内藏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这些国家什么理由呢?他们认为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宝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他们欧洲收藏的条件更好,所以,留在他们国家也是合理的,反正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嘛。

甚至,咱们国家也有一些人持这种观点,因为现实的情况是,流落到海外的文物一般都保存的好好的,留在国内的反而都毁了,

所以,咱们的国宝还不如留在海外。

这种观点,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是,是有很大问题的。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洋馆收藏的赵孟书法局部。

因为文物虽然是全人类的财富,但是,它毕竟是有起源地的,脱离了原属地,文物的文化价值是会降低的,文物和它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了文化传承。

比如说,敦煌的壁画、佛像,和它周围的环境都是文物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光把壁画割下来,佛像拿走,不但大大降低了文物的价值,还会给文物原址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

基于此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遵循“在起源地保护文化财产”的原则,建议文物回归原址。

所以,文物回国这件事,虽然很复杂,但是最终的目标,还是要接回来(当然,要用合适的方式,也得具备保存的条件),因为它们属于中国这片土地,在这里才能完整地体现它们的文化价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