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羊肾简介
《中医大辞典》·羊肾羊肾为中药名,见《四川中药志》。即《本草纲目》记载的羊外肾的别名。别名羊肾、羊石子。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睾丸。性味归经甘、咸,温。入肾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助阳。治肾虚腰痛,遗精,滑精,带下,阳痿,消渴,小便频数,疝气,睾丸肿痛。用法用量煮食或入丸剂。《辞典》·羊肾出处《别录》拼音名YánɡShèn别名羊肾子(《鸡峰普济方》),羊腰子(《本草述》)。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份每100克约含水分79克,蛋白质163克,脂肪32克,灰分13克,钙48毫克,磷279毫克,铁117毫克,硫胺素049毫克,核黄素179毫克,尼克酸82毫克,抗坏血酸7毫克,维生素A140国际单位。性味甘,温。①《本草图经》:"温,平。"②《本草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补肾气,益精髓。治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痿弱,耳聋,消渴,阳萎,尿频,遗溺。①《别录》:"补肾气,益精髓。"②《唐本草》:"羊肾合脂为羹,疗劳痢。"③《日华子本草》:"补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④《本草纲目》:"治肾虚消渴。"⑤《本经逢原》:"治肾虚膀胱蓄热胞痹,小便淋沥疼胀。"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散。附方①治五劳七伤,阳气衰弱,腰脚无力:羊肾一对(去脂膜,细切),肉苁蓉一两(浸酒一宿,去皱皮,细切)。上件药,相和作羹,著葱白、盐、五味末等,一如常法,空腹食之。(《太平圣惠方》羊肾苁蓉羹)②治下焦虚冷,脚膝无力,阳事不行:羊肾一个,熟煮,和半:久两炼成乳粉,空腹食之。(《食医心镜》)③治肾虚劳损精竭:炮羊肾一双,去
详见百科词条:羊肾 [ 最后修订于2016/8/11 19:04:08 共9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大辞典》·羊髓羊髓为中药名,出《名医别录》。来源牛科动物山羊CaprahircusL或绵羊OvisariesL.的脊髓或骨髓。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阴补髓,润肺泽肤,清热解毒。1治虚劳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熬膏或煮食,30~60g。2古方治痈疽,配他药熬膏外敷。《辞典》·羊髓出处《别录》拼音名YánɡSuǐ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髓或脊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性味《别录》:"味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益阴补髓,润肺泽肌。治虚劳羸弱,肺痿,骨蒸,咳嗽,消渴,皮毛憔悴,痈疽,疮疡,目赤,目翳。①《别录》:"主男女伤中,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②《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却风热,止毒。"③《食疗本草》:"酒服之补血,主女人风血虚闷。"④《删繁本草》:"治肺虚毛悴,酥髓汤中用之。"⑤《本草纲目》:"润肺气,泽皮毛,灭疤痕。"⑥《随息居饮食谱》:"润五脏,充液,补诸虚,调养营阴,滑利经脉,却风化毒,填髓。"用法用量内服:熬膏或煮食。外用:搽、敷。附方①治虚劳腰痛,咳嗽,肺痿骨蒸:熟羊脂五两,熟羊髓五两,白沙蜜五两(炼净),生姜汁一合,生地黄汁五合。上五味,先以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一匙头。或作羹汤,或作粥食之亦可。(《饮膳正要》羊蜜膏)②治消渴口干,濡咽:羊髓二合,白蜜二合,甘草一两(炙,切)。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一升,去滓,内蜜、髓,煎令如饴,含之尽,复含。(《千金翼方》羊髓煎)③治痈疽始作便败坏:羊髓一两,甘草二两,胡粉五分,大黄一两,猪脂二升。上五味,切,合脂、髓煎令烊,纳甘草、大黄三上下,去滓,
详见百科词条:羊髓 [ 最后修订于2016/8/11 20:11:25 共92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原蚕沙的别名 5 来源 6 生境分布 7 性状 8 化学成份 9 性味 10 归经 11 功能主治 12 原蚕沙的用法用量 13 注意 14 附方 15 各家论述 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原蚕沙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原蚕沙 3 用到中药原蚕沙的中成药 1 拼音
yuán cán shā
2 出处《纲目》
3 拼音名Yuán Cán Shā
4 原蚕沙的别名原蚕屎(《别录》),蚕沙(陶弘景),晚蚕沙(《斗门方》),马鸣肝(《东医宝鉴》),晚蚕矢(《本草备要》),二蚕沙(《江苏药材志》)。
5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除去轻粒及桑叶的碎屑。
6 生境分布
主产浙江、四川、河南、江苏、湖南、云南、广东、安徽、甘肃、湖北、山东、辽宁等地。
7 性状干燥的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8 化学成份蚕沙含有机物物8377~9044%,灰分956~1623%,总氮量191~360%。又含叶绿素,可用乙醇或丙酮抽提出来。据报道,第三、第四、第五龄蚕的蚕沙,顺次提出粗叶绿素16,20,24%,但其中真正的叶绿素只一小部分。例如第五龄的蚕沙的粗叶绿素只含纯叶绿素1319%,其余尚有皂化物4892%,不皂化物4445%。
蚕沙含植物醇025~029%。另含不皂化成分β谷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和廿四醇、蛇麻脂醇。从蚕沙中尚分离出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
蚕沙所含游离氨基酸,曾找出亮氨酸、组氨酸等13种氨基酸,随着蚕儿长大,粪中亮氨酸与组氨酸含量亦渐增多。
蚕沙含多量胡萝卜素。上述的粗叶绿素每克含维生素A3644国际单位。蚕沙又含多量维生素B。
蚕沙含植物生长激素杂茁长素。
蚕沙含铜,其含率至第五龄达到最高值。铜是由桑叶得来,新鲜桑叶每克含铜102~222微克。
9 性味甘辛,温。
①《别录》:"温,无毒。"
②《纲目》:"甘辛,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咸,温。"
10 归经入肝,脾经。
①《本草汇言》:"入手少阳、足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兼入胃。"
11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
①《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
②《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③《纲目》:"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
④《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
⑤《泉州本草》:"治风寒感冒,偏头痛。"
12 原蚕沙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炒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13 注意《本草经疏》:"瘫缓筋骨不随,由于血虚不能荣养经络,而无风湿外邪侵犯者,不宜服。"
14 附方①治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防己、杏仁、滑石各五钱,连翘、山栀各三钱,苡仁五钱,半夏三钱(醋炒),晚蚕沙三钱,赤小豆皮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温病条辨》宣痹汤)
②治风瘙瘾疹,遍身皆痒,搔之成疮:蚕沙一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温热得所以洗之,宜避风。(《圣惠方》)
③治外感头痛:蚕沙、白芷、大黄各三钱。共研细末,调葱汤外敷。(《泉州本草》)
④治风湿痛或麻木不仁:晚蚕沙一两。煎汤,一日三回分服,临服时和入热黄酒半杯同服。(《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半身不遂:蚕沙二硕。以二袋盛之蒸熟,更互熨患处。仍以羊肚、粳米煮粥,日食一枚,十日即止。(《纲目》)
⑥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时行急证:晚蚕沙五钱,生苡仁、大豆黄卷各四钱,陈木瓜三钱,川连(姜汁炒)三钱,制半夏、黄芩(酒炒)、通草各一钱,焦栀一钱五分,陈吴萸(泡淡)三分。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王士雄《霍乱论》蚕矢汤)
⑦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沙二、三宿,涂患处。(《陈氏经验方》一抹膏)
⑧治迎风流泪:蚕沙(炒)四两,巴戟(去皮,用练肉)、马蔺花(去梗)各三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无灰酒,不拘时候调下。(《眼科龙木论》蚕沙汤)
⑨治男子妇人心气痛不可忍者:晚蚕沙,为末;滚汤泡过,滤清汁服之,不拘时候。(《奇效良方》蚕沙散)
⑩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生蚕沙一两,生黄柏一钱。同研末。空心开水下三钱。(《医学从众录》蚕沙黄柏汤)
⑾治月经久闭:蚕沙四两(炒半**),无灰酒一壶。重汤煮熟,去沙,温饮一盏。(《内经拾遗方论》蚕沙酒)
15 各家论述①《纲目》:"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按《陈氏经验方》一抹膏治烂弦风眼,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治腹中症结。"
②《本草求原》:"原蚕沙,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
16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原蚕沙的方剂 芫花粗散
ūsǎn《圣济总录》卷一四五:组成:芫花3两,原蚕沙3两,生地黄2斤,生姜4两,蜀椒(去目及闭口)
蚕沙膏拼音:cánshāgāo处方:原蚕沙2升(炒,研),麦麸3升。制法:上和匀,米醋4升煮调,瓷器盛。
椒附酒两,杜仲(去粗皮)1两,萆薢1两,五加皮1两,原蚕沙1两,羌活(去芦头)1两。功能主治:妇人半身不
天麻浸酒方当归(切焙),各一两。茄子根(切焙)、火麻仁、原蚕沙(炒),各二两。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羌
天麻浸酒两,干熟地黄(焙)半两,茄子根(切,焙)2两,原蚕沙(炒)2两。主治:摊缓风,不计深浅,久在床枕。
更多用到中药原蚕沙的方剂古籍中的原蚕沙 《本草害利》:[肺部药队〔泻肺次将〕]僵蚕
妇人难产断产皆需之。原蚕蛾气热性*,固精强阳。原蚕沙甘辛温,蚕属火,其性燥,燥能胜风去湿,主疗风湿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五打扑损伤]诸伤折淋熨贴并膏药旋淋渫、立效。治伤折瘀血不散。芫花粗散熨方芫花原蚕沙(各三两)生地黄(二斤)生姜(四两)蜀椒(去目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上治法篇第二]策应败蒲席一握(切),浆水一盏,煎服。(《圣惠》)原蚕沙(一两)阴阳水煎,澄清、温服。(梦隐)案∶蚕沙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下药方篇第四]方剂(各三钱)石菖蒲(一钱)川连(吴萸水炒,二钱)原蚕沙地丁益母草(各五钱)生苡仁(八钱)银花(四钱)
《药症忌宜》:正文防己白术防风桑寄生蔓荆实羌活独活牛膝秦艽白藓皮原蚕沙木瓜天麻泽泻茯苓威灵仙海风藤菖蒲狗脊杜仲石斛细
更多古籍中的原蚕沙用到中药原蚕沙的中成药 史国公药酒
湿痹。方解:方中羌活、萆薢、防风、秦艽、松节、晚蚕沙、干茄根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虎胫骨、川牛膝强
史国公浸酒方湿痹。方解:方中羌活、萆薢、防风、秦艽、松节、晚蚕沙、干茄根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虎胫骨、川牛膝强
国公酒目录 1 拼音 2 蜂蛹及蚕蛹中毒 21 诊断 22 治疗 23 预防 3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蛹 31 拼音名 32 蚕蛹的别名 33 来源 34 生境分布 35 化学成份 36 功能主治 37 备注 38 摘录 4 《中华本草》:蚕蛹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蚕蛹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性状 49 性味 410 归经 411 功能主治 412 蚕蛹的用法用量 413 注意 414 附方 415 各家论述 416 蚕蛹的临床应用 417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蚕蛹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蚕蛹 蚕蛹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cán yǒng
2 蜂蛹及蚕蛹中毒[1]
蛹内含丰富的蛋白质,我国部分地区居民喜将马蜂蛹和蚕蛹油炸烹炒后食用。进食蛹过多或食变质蛹会导致急性中毒。
蛹含有丰富蛋白质,也含有肽类、胆堿及酶类等,但所含有毒成分不详。急性中毒主要侵犯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蚕蛹中毒所致中枢损害还可能与变态反应相关。
21 诊断蜂蛹及蚕蛹中毒的诊断要点为[1] :
1病史 有食用蜂、蚕蛹史。
2临床特点
(1)潜伏期:食蜂蛹中毒潜伏期2~4h,食蚕蛹中毒潜伏期数小时到1周不等。
(2)中毒表现:初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头晕、头痛和全身麻木等。可出现眼球震颤、舌肌震颤、步态蹒跚等,有时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及抽搐,呈阵发性,发作时手足痉挛、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持续15~30min,可反复发作,脑电图检查呈高度或中度异常。
22 治疗蜂蛹及蚕蛹中毒的治疗要点为[1] :
124h内发病者应予催吐、洗胃和导泻排毒处理。
2对症和支持治疗:消化道症状可给阿托品05~1mg肌注,必要时重复。制止抽搐是对症治疗中的重点,如与变态反应有关应短程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23 预防不宜食蛹过量,禁食变质蛹。[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蚕蛹 31 拼音名Cán Yǒnɡ
32 蚕蛹的别名茧蛹
33 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家蚕Bombyx mori L;柞蚕Antheraea pernyi,以蛹入药。
34 生境分布养蚕地区。
35 化学成份蛹含蛋白质、脂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脂、少量卵磷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等。
36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消食理气。主治消渴。
尿无度:茧蛹5钱,水煎服,日服2次。
膨胀:茧蛹5两,焙干研面,每服2钱,日服2次。
肺结核消瘦,慢性胃炎,胃下垂:蚕蛹焙干,研粉,每服05~1钱,每日2次。
37 备注蚕蛹油对高血压、胆固醇、脂肪肝、高血脂症有一定作用。
3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蚕蛹 41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42 拼音名Cán Yǒnɡ
43 英文名Silkworm Faeces
44 蚕蛹的别名小蜂儿
45 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yx mori L
采收和储藏:由缫丝后的蚕茧中取出,晒干或烘干。
46 原形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4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资源分布:分布很广。
48 性状性状鉴别 蚕蛹长2225mm,宽1114mm,略呈纺锤形。表面棕**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皱纹。雄蛹略小于雌肾,色略深。气微腥。
49 性味味甘;咸;性平
410 归经脾;胃经
411 功能主治杀虫疗疳;生津止渴。主肺痨;小儿疳积;发热;蛔虫病;消渴
412 蚕蛹的用法用量内服:炒食或煎汤,酌量;研末,36g。
413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患脚气者忌之。獭犬咬者,终身勿犯,误食必难免也。
414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蚕蛹炒熟,调蜜吃。(《泉州本草》)②治劳瘵骨瘦如柴:蚕蛹不拘多少,炒熟吃。(《泉州本草》)③治消渴热,或心神烦乱:蚕蛹一两。以无灰酒一中盏,水一大盏,同煮取一中盏,澄清,去蚕蛹服之。(《圣惠方》)④治蛔虫:蚕蛹二合。烂研,生布绞取汁,空心顿饮之。或蚕蛹 ,捣罗为末,和粥饮服之。(《圣济总录》蚕蛹汁方)
415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风及劳瘦。又研敷蚕瘑恶疮等。
2《纲目》: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蛔虫;煎汁饮,止消渴。
3《医林纂要》:和脾胃,去风湿,长阳气。
416 蚕蛹的临床应用治疗高胆甾醇血症。用家蚕蛹油的提纯品制成丸剂(每丸含亚油酸亚麻酸150mg,维生素E05mg)内服,每日3次,每次6丸,4周为一疗程。观察高胆甾醇血症(>230mg%)患者31例,治前血清胆甾醇平均27435土6311mg%(231450mg%);经412周治疗后,血清胆甾醇平均下降5023mg%,其中血清胆甾醇下降至230mg%以下者27例。据观察,至服药第4周约半数左右患者出现血清胆甾醇下降,延长疗程至810周,似有提高疗效趋势。服药期间, l例冠心病合并不明原因显微镜下血尿患者发现有尿量增多现象,余未发现重要不良反应。从31例β脂蛋白检查和10例中性脂肪检查的结果,未看出治疗前后的差异。6例脂肪肝和3例糖尿病并发高胆甾醇血症患者,服药后血清胆甾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原5例谷丙转氨酶不正常(>100单位)者,服药后3例转为正常 。提示本品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降低血清胆甾醇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417 摘录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甘露消渴胶囊 1 拼音
gān lù xiāo kě jiāo ná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Ganlu Xiaoke Jiaonang
22 标准编号WS3B249697
23 处方熟地黄 66g 地黄 66g 枸杞子 52 8g 地骨皮 66g 山茱萸 39 6g 玄参 26 4g 人参 13 2g 党参 39 6g 黄芪 52 8g 菟丝子 52 8g 天花粉 26 4g 当归 17 6g 黄连 8 8g 白术 26 4g 桑螵蛸 26 4g 天冬 26 4g 麦冬 26 4g 泽泻 26 4g 茯苓 26 4g
24 制法以上十九味,地黄、熟地黄、人参、山茱萸、天花粉、白术粉碎成细粉; 其余枸杞子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08(70℃),高速离心,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40 ~142(55℃)的稠膏;将上述细粉与稠膏混合,干燥,粉碎,过筛,混匀,制颗粒,装 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酸、微苦。
26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类圆形,灰棕色至黑棕色,多皱 缩,内含类圆形细胞核;分泌细胞形状与一般薄壁细胞相似,内含橙**或橙红色油滴 状物。果皮薄壁细胞棕**,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草酸钙簇晶直 径20~68μm,棱角锐尖。
(2)取本品内容物 3g,研细,加乙醚4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低温 挥去乙醚,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 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 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2:4:05)为 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 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内容物 3g,研细,加乙醇10ml,密塞,室温浸渍3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 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及盐酸巴马亭对照品,分别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 μl、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水冰醋酸(14:3: 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 两种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27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L)。 浸出物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称取约1 0g,精密称定,置100ml 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25ml,塞紧,称定重量,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 至沸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称定重量,用乙醇补充减失的重量, 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 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 即得。 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70%。
28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肾,健脾生津。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210 规格每粒装0 3g
211 贮藏密封。
山西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古籍中的甘露消渴胶囊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二]渴部七十三消渴(饮水数年不愈者。白芍五十一,验方三。)消渴积年(香附六十八,验方四。)消渴不止久者(牛膝一百零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二消渴门]药方桑椹∶治渴疾最效,桑椹熟时尽意食之。牛乳∶治消渴,细细呷之,效。萝卜汁∶时饮少许。澡丝汤∶治渴神效,
《普济方·针灸》:[卷十三针灸门]消渴治烦中渴(资生经)。穴商丘治消渴。身热面目黄。穴意舍治消渴嗜饮。穴然谷治饮渴。穴隐白治苦渴食不下。穴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食治消渴治消渴。羊骨汤方羊脊骨(一具连喉者)豉白粟米(各一升)薤白(切一把)上四味。各分作两度煮,每度用水六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九消渴门]消渴饮水过度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地中海地区、日本、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广东等地。蔺草的生长与土地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润多雨,对蔺草的生长有很大的作用,这里的蔺草细而且长,质感较硬且具韧性。
蔺草分为咸水草与淡水草,咸水草生长于靠海一带,通称咸草或灯心草,品质较粗硬用来编织粗席外,昔日杂货店与市场商贩常用来困绑货物用,过去台北北投地区生长较多,在日据时代,北投蔺草和温泉一样有名。淡水草是用来编织帽、席的原料,栽植于水田中,一年可收获二、三期,以往生长于大安溪下游两岸沼泽地区较多。
古籍中的羊肾简介
本文2023-10-18 11:19: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