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部 史书 是哪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5收藏

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部 史书 是哪部?,第1张

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部 史书 是哪部?

我国第一部史书是尚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 《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不包括书《古文尚书》。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

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却不完备。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聘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的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以前曾认为《春秋》一书孔子曾经修订。现在则认为是鲁国的史官所作,与孔子没有关系。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型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记录的大事。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别国体史书

中国第一步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纪传体史书:史记

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什么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汉朝许慎编著。原作写于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型来源许慎写完之后,献给汉安帝。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清朝的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尤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更具价值,此四人也被称为说文四大家。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或作“迩”是“接近”、“走近”的意思;“雅”字从牙从隹,“牙”指前排上下齿,用于咬文嚼字;“隹”原指尖嘴鸟,在此表示“锥形”;“牙”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锥形牙”,即“犬齿”。古人视犬齿为“基准牙”,故“雅”有“基准”、“标准”的意思,通“正”。“雅言”是古代的官方语言, 即标准语、规范语。“尔雅”就是“使人们的语言接近标准”之意。《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以上内容仅作参考

望采纳,谢谢。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是哪部

中国第一部**《定军山》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权法是什么

1910年清 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历史上编写的第一部史书是什么?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30 13:42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汉书》是东汉时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一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尚书》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档案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储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书是?

是诗经,成为禁书的原因。希望对楼主有帮助,谢谢!

卫宣公和父亲的小妾私通,齐襄公与文姜兄妹私通,这些乱 伦的行径都已记载在《诗经》里,但这并不是导致《诗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书的理由。

《诗经》在春秋时还没有被奉为“经”,也算不上是儒家经典,收集的只是在周朝至春秋时流传的三百多首诗歌而已,所以那时只称《诗》。对于《诗经》是否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纂成书的,现今的世人仍是众说纷纭。

不过,当时的孔子很注重《诗》的价值,不仅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且用于教育、外交、军事等其他领域。他在《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他甚至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的重要。汉武帝时,《诗》被列入五经之一,称《诗经》,此后成为儒家经典,距今已经两千多年,而其作品的创作年代一定更早。但《诗经》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遭禁的书,这是我们现代的世人鲜为人知的。

时光回溯到战国时期,中原的大地上六强并峙,而位于西北一隅的秦岭之麓,一个年轻的国家——秦也在做着富国强兵的霸主梦。正朝执政的秦孝公深感中原文化的优越和人才的精良,他知道要想图强必须先要有良将。于是,他不惜重金,广招人才。不久,干练机智的魏国人公孙鞅就西渡黄河,来到了秦国。

要想当谋士担重任,首先要博得秦孝公的好感,但这次 而来的人很多。这些人都想接近秦孝公,所以纷纷急找捷近。众人中有一人名为公孙鞅,此人很聪明,他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通过他打通了各种渠道终于拜见了秦王。可是见了几次面后,秦孝公对他并不感兴趣,因此还惹得景监的臭骂。

但公孙鞅毕竟聪慧过人,几番思量之后,他意识到自己遭受冷遇的根本原因是秦孝公对他讲的那套帝业王道的儒家理论不感兴趣,要想博得这个满脑子王权霸业的君主的好感,显然需要换换口味。

拿好注意后,公孙鞅决定在下一次的朝见中向秦孝公大谈法家刑名之学和诡诈的霸术。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公孙鞅大谈特谈,将秦孝公说得心花怒放,因此他也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

既然当了重臣,总要为主人干点实事,公孙鞅决定实行变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这次变法统一了法律,限制了贵族阶级的权利,鼓励农耕,强化军队,清理赏罚制度。此次决定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推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并使秦国一举进入战国七雄之列。但是荒唐而又严酷的禁书理论,也从这里开始了。

商鞅认为,《诗》,《书》之类书载都包含有一些奇思异想,百姓读了难免受影响,从而影响国家法令的推行,因此断定它们的传播对治国无益,进而他又提出:《诗》、《书》、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商鞅的这段奇论,真可谓荒谬绝伦,似乎只要废除了《诗》、《书》等书,秦国就可以军力强大,威震天下。但这种奇谈怪论对称霸心切的秦孝公却充满了种种的诱惑和魅力。

于是,“燔《诗》《书》而明法令”就成了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本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就这样蒙受了不白之冤。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禁书事件,不管商鞅给历史上的进步做了多少推动作用,但他这种对文化的藐视和对图书典籍的破坏却为后世的统治者打开了一个罪恶的源头。在此后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大量的文化典籍屡遭禁毁,对中国的文化延传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在中国悠久的图书历史上,历代王朝曾有过一批又一批的毁禁书目。中国禁书,最早起于秦始皇的“燔典”,当时除医药、卜巫、种树之书外,其余都在焚毁之列。此后的2000多年中,封建统治者时有禁书之举。

禁书的原因不同,有的是为了维护当时的社会道德风化,有的则是出于政治上或宗教方面的原因,也有的是二者兼而有之。有一些被历代王朝出于政治和文化政策列为禁书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则觉得不可理解。如秦代所禁《诗经》、《论语》,晋唐所禁《维摩诘经》、《真诰》、宋时所禁《嘉祐集》、《中山诗话》,元明所禁《太上感应篇》、《剪灯新话》等。

据安平秋,章培恒先生主编《中国禁书大观》的统计,自秦至清,毁尽书目竟达3000余种。

我国历史上禁书,归纳起来有10类:儒家经典、史书、兵书、谶纬图书、天文著作、佛经道书、阴阳术数图书、*词小说、野史、反对派及有异端思想的著作。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在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它的内容、手法和形式都为后世之人取用和效法。《诗经》句法多为四言,有规矩,但又灵活多变。它最早运用了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成就巨大,深刻地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

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说法是献诗说、采诗说。先秦有公卿士大夫献诗的制度,献诗的目的是运用诗歌进行讽谏或者赞誉,表达对政治的评价,《诗经·大雅》《小雅》、《国风》中的卿士大夫的政治诗可能就是通过这条途径蒐集起来的。采诗制度先秦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这种制度应该是存在的,进行采诗的应该是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的乐官,《国风》以及《小雅》中的许多诗就是这样汇集在一起的。

《诗经》的作品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治。《诗经》中有很多抨击政治现实的诗,例如国风中的《魏风·伐檀》、《魏风·硕鼠》就是很著名的篇章,讽刺贵族的不劳而获,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饱含着愤怒与不平。许多解《诗》者认为三百零五篇的每一篇都是颇有深意的,虽稍有过分,但也不是空穴来风。

《邺风·新台》讽刺卫宣女强娶儿媳的丑行,《秦风·黄鸟》展现秦穆公以活人殉葬的暴行,《邺风·二子乘舟》抨击卫宣公信谗言杀贤子的恶行,这些诗或含蓄或直白,有的掷地有声,有的使人欲哭无泪,但都主题鲜明,有棱有角。

2/民生。《诗经》中最灿烂的诗篇是反映民众爱情、劳动和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诗经》中比重最大,内容也最丰富,同时也最动人。这里有衣食住行的糟糕,有劳动生活的快乐,有兵役的痛苦,有归家的企盼,有离别的心酸,也有甜蜜的爱情。其中尤以描写爱情的诗最为瞩目。

《诗经》的第一首诗《周南·关睢》就写男士的相思:“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相思之苦如在目前,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成为千古名句。

3/历史。这些题材的诗大部分储存在大雅和“三颂”中,大多是记述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赞颂先王的丰功伟绩,如《生民》、《公刘》、《绵》、《大明》、《皇矣》等。它们篇幅不长,但极具价值。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答对追加分数!

1《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鲁国自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即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79年)的历史大事。

2、《史记》司马迁

3、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什么?

春秋左氏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

“天工开物”一语是什么意思呢?“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籍《尚书》;“开物”一词源出另一先秦古籍《易经·系辞上》。天工指的自然力,开物则指的人工。在宋应星看来,包括天地万物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靠自身的运动变化(所谓“天工”)形成的。但是“人工”往往“巧夺天工”,有许多先进的发明创造。

当年秦始皇为了更好的管理统一之后的六国,于是选择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实施郡县制,又或者是这里的焚书坑儒。可是我们知道,虽然经过了焚书坑儒,但是也有一些先秦的典籍成功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些先秦典籍能够流传下来的方法也是很多,大多都是当时的书生们将典籍藏了起来。

当时焚书坑儒之后,并没有将天下的典籍都给烧完,秦始皇的目标都只针对民间,还有很多的珍贵典籍都是藏在了秦朝的秦王宫之中。可是后来项羽攻下了咸阳,于是用一把大火将整个咸阳宫给烧掉了,而秦朝内部保存的典籍基本上都因此被烧光的。

当然,也不是全部都被烧了,毕竟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先秦时期的书籍,它们能够流传下来也是相当的幸运。当时应该叫做伏生的博士,当他知道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之时他也是非常的焦急,面对秦始皇的挟书令,他选择了私自将书保留下来,保留的方法就是将一些重要的书藏在自家的墙壁之中,但是墙壁藏不了多少书,他也就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书,其中就有《尚书》。

后来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之后,就将这个挟书令给废除了。而此时这位伏生还活着,只是年纪非常的大了。于是他将墙壁给挖开,将里面的书拿了出来。但是因为时间久远的原因,里面的书损坏还是比较的严重。

而此时汉朝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就让晁错来到伏生这里,让他来整理并且学习一下这些典籍。于是就这样,包括《尚书》在内的许多典籍就被整理了出来。而伏生这种情况在当时也是非常常见的,民间很多文人都选择了用类似的方法来保存那些古代的书籍。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所以,《山海经》的成书时间肯定造于《尚书》。

基本简介

"华夏文明"中的"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华夏"一词的本义即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可见,华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文明思想 华夏文化

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易学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根本。

"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即为"炎黄子孙"。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大禹。夏大禹治水有功,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古代中国人往海外移民时自称华夏人,由此产生"华人"一词。"华人"一词最初仅仅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化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汉族,扩展到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周边少数民族身上。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华人、夏人,通称为诸华、诸夏 。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 周朝 时,依据《 周礼 》,华夏是以六辂祭祀 昊天上帝 五方上帝 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华夏"一词(华与夏的合称)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左传》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此即"华夏"的本意。

可见,华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只有属于周"王母弟甥舅"诸侯国才是"华夏",除此以外皆为"蛮荆戎狄"。

文明起源

华夏文明源自、 大地湾文化 裴李岗文化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华夏族父系Y染色体主体是O3及其支系,母系线粒体单倍群主要为M7c、F 和B4含其他支系。母系线粒体单倍群主要为M7c、F 和B4。六千年前,华夏学会了种植小米的农业技术。粮食渐渐充足,不再像游牧民族那样缺乏食物,使得华夏部落的人口很快的增长。于是华夏部落开始为生存空间而扩张,向四方的其它民族掠夺土地,土地的争夺也发生在华戎之间。但是对华夏更有吸引力的是东方适于农作的肥沃土地。 据现有的考古发现资料与研究表明,5800年至5300年前,中国大地上的文明灿若星斗 。良渚古国遗失后,中原渐成史前东方文明中心 。

根据史书记载,华夏部落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 。

关于中华文明(华夏文明)的起源时间,西方学者根据他们的标准一直认为是3000年前,中国学者虽然存有异议,但一直无法证明这一观点的错误。红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关于文明标准的定义,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 按照西方对文明起源的定义,中华文明发源于3000年前。而红山文化的考古研究,使得我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个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应前推5000年,应是8000年前。 中华文明起源时间前推5000年,不应以青铜器为标准。 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发现表明,尽管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由于地理的原因处在东亚地区,是相对独立、自己摸索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古国时代"的晚期,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和其他外来文明有了接触 。"良渚文化"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良渚距今约5300~4300年,大体与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哈拉帕文明同处一个时代 。

华夏先民分为大大小小许多个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其中炎帝和黄帝为共主。华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华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华夏部落从而占据了中原,开始创造华夏文明。在中原更东的山东一带,还有许多小部族,被称为夷,曾经在东方有一个夷国,被商朝灭掉,后来东方就被叫做夷,开始并无贬义。到周朝时期开始"文化","东方曰夷",又称为"东夷",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统称"四夷"。

后来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部落联盟首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华夏部落基本固定。公元前2070~前256年黄河中下游华夏部落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华族的扩张目标又指向了长江以南更广阔的百越之地。"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秦末民变中赵佗趁机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朝灭掉了已成为藩属南越国,终将广大南方并入华夏直接领土,华夏部落的足迹到达南海之滨。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随后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华夏部落吸收了同边的巴蜀、荆楚、百越诸部落,汉民族开始形成,而"华夏"这个称呼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别称。

文明特征

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道德礼仪。《唐律疏议》曰:"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 "习俗孝悌"是指的《孝经》。《战国策·卷十九·赵策二》中又云:"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即中原地方,是聪明有远见的人居住之地,是万物财用聚积之地,是贤圣实行教化之地,是仁义施行之地,是《诗》《书》《礼》《乐》运用之地,是奇异精巧技能试行之地,是远方国家观摩向往之地,是四方少数民族效法之地。

华夏金文的含义

《史记·秦本纪》里面,秦穆公亲口说:"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晋人由余答之曰:"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太祖、太宗礼乐刑政之纲,华夏文明之教,将复见于今日矣。"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云:"夫华夷峻防,一王大法,胡主中国,几变于夷,圣经明义,千载或湮焉。"因此,六经、六艺、五常以及其主张的诗书礼乐之道是华夏文明的本质。

诸子百家 华夏文明思想源流和继受图

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诗书礼乐的王官教育,都推崇君臣父子之礼和夫妇长幼之别,也都信奉圣王政治。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五常

诗、书、礼、乐、易,合称五经,五经对应五常。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像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又曰:"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扬子法言》解释道:"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此之谓也。"《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六经

所谓"六经",指的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曰:《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孔子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原则,只是对这六部古书作了整理的工作。《国语·楚语上》记载包含了这六部古书。"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里提到了九种古籍:《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

明 张宏《华子冈图》局部

申叔时是楚庄王时的人,楚庄王在位于公元前614年至公元前591年,早于孔子半个世纪。孔子整理的六经早在楚庄王时就已经有了,而且这些书名已屡见于先秦其他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六经体系是华夏文明继承和发展的源头。"《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能兼得其所长,而不能遍举其详也。"经学塑造了华夏政制的价值理想,正如民国学者李澄源在《经学通论》中所说的那样:"吾国既有经学以后,经学遂为吾国人之大宪章,经学可以规定私人与天下国家之理想。圣君贤相经营天下,以经学为模范,私人生活,以经学为楷式,故评论政治得失,衡量人物优劣,皆以经学为权衡。

无论国家与私人之设施,皆须于经学上有其根据。"在华夏文明中,五经是诸子的思想源头,也是诸史的评判标准,同时还是文艺创作的指导原则。 从历史的角度看,经学规定了华夏文明的大本大源,在历年层面塑造了华夏族群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塑造了我们祖先共同的生活方式。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华夏族群才能历经二千余载,虽然曾经车驾宾士,战乱频仍,曾经南北分裂,夷狄入侵,曾经神州荡覆,宗庙丘墟,但文明之毫光,未曾一日隐没于荒蛮,族群之理想,未曾一日熄灭于天壤,从而缔造文化统一、生生不息的局面。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华夏历史虽然历经王朝更迭,而政治制度的建构,社会改革的推动,始终有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不管政制如何变化,都不离文明之大系。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社会生活中的冠、婚、丧、祭各种礼仪,不论如何损益,总能维系社会生活的理想价值,衣冠文物,代代因袭损益,但不变的是对有礼义的生活的追求。可以说,要真正深入华夏的历史,必须深入历史的深层核心,而历史的核心便在经学之中。

十三经

注疏

纬书

体系继承

五常

周易

周易正义

易纬

尚书

尚书正义

书纬

《汉书》、《晋书》、《宋书》

诗经

毛诗正义

诗纬

汉赋、唐诗、宋词

周礼

周礼注疏

礼纬

仪礼

仪礼注疏

礼纬

《开元礼》、 《唐六典》

礼记

礼记注疏(礼记正义)

礼纬

春秋

春秋左传注疏(春秋正义)

春秋纬

《史记》、《皇极经世》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纬

春秋谷梁传注疏

春秋纬

论语

论语注疏

论语谶

孟子

孟子注疏

孝经

孝经注疏

尔雅

尔雅注疏

华夏的成就

《汉书》云:"是以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食饮不同。言语不通。是以圣王禽兽畜之,不与约誓,不就攻伐,约之则费赂而见欺。攻之则师劳而致寇。得其土。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抚而畜也。是以明王外而不内。疏而不戚。"

主要特点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如下一些主要特点。

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某一阶段的能量耗尽了就会起变化,变化了血脉就畅通,再接着生长、发展,如此螺镟式上升,使中华文明生命力不绝、延续至今,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文明的发展虽有阶段性,但没有间断和转移。我们今天还能读懂数千年前的文献资料,古代经书上的格言警句还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在历史演化中,中华文明的中心有过多次迁移,但整个历史都上演在欧亚大陆东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史学领域,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用西方整理古代资料的方法,重新梳理了中国史书。"他们认为,历史不断有各个朝代的学者在不自觉与自觉之间添加了自己的想像和解释,但后来者会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上古的记录本身就是很模糊,但后来者不断追加,造成了今天所见的历史。

中华文明不曾间断,主要靠文明不断累积。这种累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文字记载而形成的大量书面文献资料;二是众多的实物,包括器物、遗迹、遗址等。前者如历史文献,数千年文明连续不断地记录在史籍中,仅正史就有25部之多,还有《通典》、《文献通考》、《通志》等大量的"政书"以及野史、笔记等。中华文明就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保存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文明现象。后者如考古资料,20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发现,使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有了越来越清晰和确切的实物证明,这是十分了不起的。除此之外,还有口口相传的文化传统、各地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等等。

中华文明在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裂和衰落为变态。有学者统计,自夏朝以后的约4000年间,分裂时间总计为1200余年,而统一时间则为2700多年。即使在分裂时代,分裂政权大都不甘于偏安一隅,而是把追求统一作为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一般来说,统一与兴盛大致合拍,分裂与衰落基本同步。夏商周三代,尤其是西周,文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坐大,政权下移,社会动荡。同时,新的因素也在生长,周边文明的新鲜血液不断注入中原文明。至秦汉,我国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秦代首创了大一统模式,以后各朝代对这一模式不断进行补充、修复和完善。汉王朝大气磅礴,实现了疆土、经济、政治乃至思想的大一统,显示了朝气蓬勃的气象。从此,大一统意识在中华民族心中根深蒂固,中华文明的兴衰也就随着统一与分裂的交替而不断交替。

中华文明一经形成,就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在开放中吸收异质文明、在包容中消化异质文明、在多元融会中更新自身。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历程,并不是没有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时候,但总体上呈现开放态势。这种开放不像古希腊文明和近代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那样是全天候的开放。那种全天候的开放往往伴随着对外扩张,结果是发生大变异,分化、瓦解、衰落乃至毁灭。中华文明的开放是在保证自我生命机体存活基础上的适度开放,只要对自身不构成伤害,都能兼收并蓄。有所坚守而又通达,这是中华文明形态虽变而生命恒久的重要原因。在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歧异,都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努力,兼综和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化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关信息

对地球的认识

华夏文明

中国人对地球的传统认识一般为天圆地方。不过舍园老师提到了华夏人的另一个认识就是外方内圆的模型,这个模型不仅描述了地球,其实还是宇宙有描述。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是无法测试到宇宙的边际,它一直在扩张,四维一直在扩张,而居其内的银河系,超级银河系,太阳系等都是中心圆,很相似!所以古代有专门的占星术,除了司农等气候的预测,还有就是星体的变化对地球,人类造成影响的预测,但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的预测学中是很少有这一分类的。

人类从哪里来现在有三种类型的材料来研究这个问题:基因、化石、语言文化。 其中,语言文化能够追溯的时间有限,一般不能超过新石器时代。而根据化石相似度的比较构建人类进化谱系,也存在很大的主观判断的影响。很多形态特征并不与种系差异相关。

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昺的《尔雅疏》。

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不下2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今人注有徐朝华的《尔雅今注》,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并附有笔画索引,最利于翻检、学习。

由于尔雅解释非常简单,它所涉及的许多语言知识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后代又出现了许多注释、考证它的著作,如:

清朝马国翰《尔雅古注》

晋朝郭璞《尔雅注》

清邵晋涵《尔雅正义》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近人周祖谟《尔雅校笺》

扩展资料

历史定位

在历史上,《尔雅》备受推崇,这是由于《尔雅》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成为儒生们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学习《尔雅》可以“博物不惑”,多识鸟兽草木虫鱼之名,增长各种知识。

在汉代《尔雅》就被视为儒家经典。唐文宗开成年间刻开成石经时,列入经部。到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人们借助于这部词典的帮助,可以阅读古籍,进行古代词汇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增长各种知识。

欧阳修《诗本义》说:“考其文理,乃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朱熹则说:“《尔雅》是取传注以作,后人却以《尔雅》证传注。” 

而李学勤先生认为:《尔雅》作为“经”,不是偶然的,并不是凑在经部里的。古代的“经”,有的如《诗》、《书》、《易》的经文、《春秋》的经文等,是自古流传的基本文献,当时教育所必需的,有的则是解说引申上述文献的,如《易》的十翼、《礼》的《礼记》,《春秋》的三传等。《尔雅》是周代以至汉初历世学者解经的一种汇编,号称解经的钥匙。

《尔雅》在中国语言学史和词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

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而她却为鲁迅买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使鲁迅改变了对阿长的看法。用《阿长与〈山海经〉》作文章的名称,一是概括了文章的情节,二是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以及深深的怀念之情

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部 史书 是哪部?

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部 史书 是哪部? 我国第一部史书是尚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尚书》是中国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