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和窜改的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篡改和窜改的区别,第1张

"篡改”与“窜改”都是动词,都有“改动”的意思,表示对某些既成的东西作错误的改动,都含有贬义,但两者的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一、“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

“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经典著作、理论、学说、政策、指示等。

用作伪的手段对某些理论或精神实质进行改动或曲解。

二、“窜改”指改动、删改。

“窜改”的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

三、付标题的问题回答如下:平常用到“可见一斑”。

这里的“一斑“ 解释:指可以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这里如果用“一般”就是错别字了。

“可见一斑”这句成语由“时见一斑”变化而来,可单独使用,表示由此推及其他,当与“管中窥豹”联用,则表示所见所闻不很丰富,或比喻学识较少,推及其他也可想而知。

扩展资料

篡改实际运用: 

1、南京大屠杀是铁的史实,历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2、这项政策要原原本本贯彻,不得随意篡改。

3、他的说法篡改了这篇讲话的精神。

窜改应用举例:

1、成语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窜改。

2、这份文件的关键字句被人窜改了。

3、当年的会议记录,后来被人暗中窜改了。

“可见一斑”出自于《晋书.王献之传》  晋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有个儿子叫王献之,王献之小时候上学塾时,不少同学以为他既然是王羲之的儿子,就应该比别人懂的要多。

但事实却并不是如此,王献之对樗蒲之戏就不懂。

于是有一个同学便批评他说:“你的学识不多,就象一个人站在豹子的身旁用一根空心的管子来窥看,只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些斑点,却看不到豹子的全身。”

“窜改”和“篡改”都是动词,语义相近,都是“改动”的意思,表示对某些既成的事物作错误的改动,也都含有贬义。

二者的区别在于:

一、感情色彩的程度不同,“篡改”的不正当性比“窜改”更大。

“窜改”是指错误改动,其感情色彩贬义程度轻。“篡改”是指私意歪曲事实,用假的或错的东西去代替正确的东西,其感情色彩贬义程度深。

二、更改的对象不一样。

“窜改”的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指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而“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理论、经典著作精神、学说、政策、指示等。“篡改”指用假的、错的代替正确的东西,用作伪的手段对某些理论或精神实质进行改动或曲解。

扩展资料:

引证解释:

窜改:

汪辟疆 《唐人小说·沈亚之<湘中怨解>按语》:“《异闻集》为唐人陈翰编集当世传奇志怪之文,而多所窜改。”译文:《异闻集》是唐人陈翰编写出来的传说奇异的文章,并且大多为窜改的。

郭沫若 《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书上有些比较可靠的民间歌谣,虽然不多,但很可贵。因为他是第一手的资料,纯粹的资料,不是经过窜改的。”

篡改:

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不容篡改(随意修改)。

巴金 《“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不管怎样,历史总是篡改不了的。”

篡改-

窜改-

清人入关,软硬兼施地抢走了汉族的“天朝大国”,当然,名不正、言不顺了。刚开始,满人统治的办法,依旧是铁腕。在政治上,大搞“白色恐怖”;在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像“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血腥杀戮,只是满人强权的“下马威”。及至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赤裸裸的杀戮便告一段落,甚嚣尘上的是思想箝制与文化高压。即便是相对稳定的所谓“康乾盛世”,清廷臭名昭著的“文字狱”仍然没有裁撤,反倒愈演愈烈了。尤其表现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者对众多经典的肆意篡改。即便家喻户晓的名诗名句,他们也不肯放过

。(右图:《四库全书》书影)

《四库全书》卷人囊中的古籍,大多被动过手脚,因此,许多是二道贩子塞进来的“水货”。满清朝廷太在乎汉人对他们的态度了,俗语讲:“当着矬人,别说短话;对着和尚,别骂秃子。”所谓犯忌讳的话,其实,任何时代都存在,多少、轻重而已。一旦这些讨厌的言辞成为街头巷尾、滚滚而来的公众话题,那就形成了一种舆论,甚至代表民意了。既然语言可能形成暴力,便把这些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下图:《四库全书》的总篡官——纪晓岚)

那些《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比如纪晓岚之类的汉臣,自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惟恐一走神儿,漏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敏感话题,或者犯禁的字眼儿。结果,弄得风声鹤唳,人人自危,汉臣们使出浑身解数来抠字眼儿,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可使一人漏网。他们比那些大辫子主人考虑得还无微不至、无孔不入。中华文明的先贤、圣哲,统统都得“过筛子”。公开与清廷作对的人物,当然,混不进《四库全书》。参与编纂的饱学之士最伤脑筋的是,怎样修修剪剪,削削砍砍,使那些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不引起更多的政治联想。实在不堪录用的,尽可丢进垃圾筒;实在有嫌疑、又能舍弃的人物和作品,只得由这帮御用文人,来擦屁股、来贴补丁了。

比如,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他创作的《满江红》早已深入人心。这种人物,既不能丢开不用,又不敢原文照搬。怎么办呢?公然篡改吧!“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匈奴”在清代是犯忌语汇。《四库全书》的编纂者,替岳飞捏造出一句不伦不类的新词:“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这叫什么玩意儿呢?《满江红》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顿时被阉割了。政治指向极为明确的词句,变得暧昧、闲散

。(下图:民族英雄岳飞的塑像)

生活年代稍晚于岳飞的南宋词人张孝祥,也遭受了被篡改的命运。他那首著名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同样挨了刀。词作的内容很简单,描写中原父老、尤其是孔子故里被金人占领后的悲惨遭际:“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想不到,“膻腥”这个词犯忌,是不是对草原民族含沙射影,或者听起来有些粗暴?干脆改作“凋零”。这么一改,似乎北宋沦陷区和金国侵略者立刻就握手言欢、亲如兄弟了。即便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能做掩耳盗铃式地篡改。稍有头脑的文化人自会去伪存真、立此存照

。(下图:张孝祥的传世手迹)

被《四库全书》推来搡去的名人名篇多如牛毛,再如,和张孝祥同时代的陈亮,也没跳出被篡改的“黑名单”。他那首《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就有问题:“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其中的“耻臣戎”用法不妥,立马改过来——“挽雕弓”。辛弃疾的《永遇乐·千古江山》也得改!“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本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寄奴”是词人对刘宋皇帝的亲切的称呼。这就不行!干脆改成“人道宋主曾住”。倒不是提这个人物怕引起什么联想,也不是清廷最忌讳“胡”、“戎”、“夷”、“狄”、“虏”这些对少数民族带有侮辱性的用语。仅仅是因为《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太谨慎,太自觉了——怎么能容忍用小名直呼帝王呢?今天你这么叫,明天他那么叫,叫来叫去,触犯到本朝就罪该万死了。汉族文人的奴性一发作,清廷“文字狱”的破坏力量也就越强大。难怪鲁《四库全书》频遭后人诟病,其中最大的硬伤就是:编纂者肆意删节、篡改,使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

主要是战乱和人为的销毁。战乱容易理解,关于人为的销毁:

比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

再比如清代编纂《四库全书》,实际上目的是将古代的文籍篡改以删去不利之处保留对其有利的部分。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文化整理,而是粉饰的焚书坑儒,而且较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大量珍贵的史料遭到篡改或销毁。

张敏是明朝的大太监,以“违背万贵妃意,私下保护年幼的明孝宗”,而闻名于世,据明史记载张敏是个好人,而万贵妃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张敏为了保护幼年时的明孝宗,被万贵妃得知后,被吓得自尽。

数百年来人们对于明史记录的深信不疑,张敏用生命来保护皇子,直接反应了当时万贵妃的权势滔天,和心狠手辣,以及明宪宗的昏庸懦弱,但实际上明朝真的是皇帝昏庸,后宫干政,忠臣需要以死来捍卫皇权吗?

在数百年后的福建发现了张敏的家谱,其中的记载颠覆了这段历史,万贵妃早年就是皇宫的一个保姆,她比明宪宗大了17岁,不知道用的什么手段让皇帝喜欢上她,后来一路高升成为贵妃,权势越大野心也就越大,她想自己独占后宫,于是设计不让其他嫔妃怀孕,有孕的也会强行逼其堕胎,甚至准备毒杀刚出生的明孝宗朱祐樘。

明史对于万贵妃的记载确实有不准确的地方,明宪宗先后育有20个子女,且那时的太子朱佑极还在世,张敏如何惊讶的说皇帝无子呢?据明史记载,张敏来了一出狸猫换太子,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救走了明孝宗,几年后才将此事告诉明宪宗。

万贵妃得知后很是愤怒,逼死了明孝宗的生母和张敏,如果记载真实,为何明宪宗对此事无动于衷呢,连自己的儿子和妻子都保护不了,多年来学者们翻阅大量古籍,只为寻找答案。在福建同安县,学者发现了一本《张氏族谱》,上面有关于张敏死亡的记载,明史上记载的张敏死亡时间是1475年,而在家谱上却记录着张敏死亡时间是1485年。

另外学者又查看同安县县志,其中记载张敏死亡的时间也是1485年,且明史中记载的张敏的官职是门监,而族谱上张敏的官职是司礼监太监,这一官职在明朝皇宫中的地位很高。由此学者们推断明史中记录的扭曲了历史,很有可能是清朝为了丑化明朝而篡改了正史。本期内容就到这了,才华横溢的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