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简介(唐朝兴衰史(唐朝简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唐朝历史简介(唐朝兴衰史(唐朝简史)),第1张

公元前618年,隋炀帝死,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但此时天下群雄割据,唐朝还完全没有统一。

隋末农民起义图

公元前623年,唐朝平定各路豪杰,统一中原。

公元626元,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李渊禅让帝位于李世民,称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改元贞观。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唐地图

唐高宗时期(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高宗即位以后,颇有所作为,非常重视解决农民的问题。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

唐朝时期最大区域

武则天时期(公元624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并发明了曌(zhao)字。废唐,改国号为周,这一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兄弟,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武氏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是为唐中宗。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恢复以神都为东都。

唐中宗时期(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在位期间,重用韦氏,立韦氏为皇后,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交结武氏,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其子李重俊与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在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发动兵变,诛杀武三思父子,而后攻打宫城,意图杀死韦皇后等人,却被阻于玄武门外,因士卒倒戈而失败。他逃奔终南山,中途被部下杀死。睿宗年间,追谥节愍太子。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八年余,但真正掌权仅有两年,称太上皇四年。嗣圣元年(684年)被立为皇帝,但仅是母亲武则天的傀儡。他在武周建立后,被降为皇嗣,后复封为相王,参与神龙政变。景云元年(710年),在唐隆政变后被再次拥立为皇帝。他宠信妹妹太平公主,致使公主干政,与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李隆基,退为太上皇。

唐中宗,唐睿宗时期疆域图

唐少帝(唐殇帝)李重茂。710年5月中宗猝死,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由韦太后临朝称制。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当政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为首的政治女性。

唐玄宗时期: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至开元、天宝间,唐玄宗设立十大节度使,北方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

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占领长安,防守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但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自此,唐朝无法摆脱各地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玄宗前期疆域图

安史之乱

唐肃宗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后,与玄宗、杨贵妃仓皇逃往成都,行经马嵬驿,军士哗变杀杨国忠,并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马嵬民众拦阻玄宗请留,玄宗不从,李亨留下,同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即位,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唐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节度使60万军队围攻相州,讨伐安庆绪。参加作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最高,肃宗不愿把军权交给他们,所以不设主帅,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统帅大军、总揽全局。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自此,唐朝进入了宦官专权的顽疾。

唐代宗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代宗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急剧变化的历史年代,当时唐王朝轻历着三大转折,一是由统一的中央集权走向分裂割据,二是阶级矛盾由缓和逐步走向激化,三是唐帝国对周边诸族由主动进攻走向被动挨打。

唐德宗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尊郭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罢其所领副元帅等职,让他的部将李怀光、常谦光、浑瑊等分领节度使。在位后期,在全国范围内收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朝廷之上频频发生人事变动,尤其是频繁地更换宰相,显示了对高级官员的不完全信任。李适在遭受削藩的挫折以后,特别是由于引发了"奉天之难",他对藩镇由强硬的武力转为姑息。在遭遇"泾师之变"出逃避难的过程中,李适逐渐改变了对宦官的态度,开始仍用宦官。崇信卢杞,不仅使颜真卿等忠臣身受其害,而且加剧了建中年间的动乱。一直到贞元年间,他又宠任奸臣裴延龄掌管财政,裴延龄为人奸诈,欺君罔上,为了迎合李适的贪欲,不顾百姓贫困,大肆聚敛财物。

唐顺宗李诵: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位,是为唐顺宗。在位仅仅八个月。同年八月,禅位给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次年李诵驾崩。:

唐宪宗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李纯在位时,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李纯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二是暂时平定一些藩镇。经过削藩,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后期重用宦官;信仙好佛,想求长生不老之药,服食丹药,服药后变得性情暴烈,动甄对身边的宦官责打,诛杀。最后被宦官陈弘志所杀。

宪宗在对藩镇作战时,开始起用宦官监军。肃,代时只是让宦官掌管禁军,但还未让其出师作战。宪宗开了个不好的例子。从宪宗身后的历史看。宪宗时期,是唐朝解决宦官问题的最好时机。后面的皇帝不是有心无力(文宗,宣宗),有力无心(武宗),再就是根本不闻不问的(穆宗,敬宗)。最后一直到宦官和唐王朝同归于尽。

唐穆宗李恒:即位后,喜欢宴会游玩,不以国事为意。亲信佞庸,疏远忠臣,削弱军力,法制无章。又加征两税与榷茶,增加百姓负担。朝中牛李党争日炽,朝外幽州、相州、镇州兵变继起,朱克融、王庭凑扰乱定、蔚、贝等州。河朔再失,藩镇割据加剧,府藏尽竭。长庆元年(821),与吐蕃议和,立《长庆会盟碑》。次年,击毬致病,不理朝政。宦官王守澄与宰相李逢吉相勾结,专制国事,势倾朝野,政治更加腐败。后服金丹致死。

藩镇割据

牛李党争

唐敬宗李湛: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即位后,奢侈荒*。沉迷马球,喜欢半夜在宫中捉狐狸。宦官王守澄把持朝政,勾结权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导致官府工匠突起暴动攻入宫廷的事件。后为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

唐文宗李昂:在位14年,执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员和宦竖争斗不断,是唐朝社会走向没落的转型时期,唐文宗本人也形同傀儡,最后抑郁而死。文宗在位期间,颇思图治,遣散宫女三千人,裁汰官员一千二百余人。朝臣朋党相互倾轧,官员调动频繁,牛李党争达到高潮。后起用李训、郑注等人,意欲铲除宦官。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暗中策划除掉宦官,但是被宦官王守澄及其门客探听出来,诬告宋申锡谋立漳王李凑。唐文宗中计,宋申锡被贬死。太和九年(835年),文宗终于杀死王守澄。王守澄死后仅一个月,李训引诱仇士良等宦官往左金吾卫衙中取石榴树上的"甘露",企图将其一举消灭,但事情败露,导致仇士良等宦官大肆屠杀朝官一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事后,文宗更被宦官钳制,对当值学士周墀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不禁凄然泪下。周墀听了也伏地流涕。

唐文宗

唐武宗,本名李瀍,后改名炎: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唐宣宗,李忱: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欢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宣宗时期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之一。宣宗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唐懿宗李漼:游宴无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败,唐朝政局更加风雨飘摇,亦导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他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

唐僖宗李儇:12岁即位,是整个唐朝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在位15年。期间爆发了黄巢起义,最终平息起义。

唐昭宗李晔:昭宗为了扭转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处心积虑,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 并且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一天天壮大起来,昭宗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此后唐昭宗一直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被朱文所杀。

唐哀帝李柷:哀帝被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及其亲信逼迫,把皇位"禅让"给了朱全忠,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后被朱温毒死。

唐朝历代帝王

唐代开元之治时期的疆域最远到达的地方如下:

在开元盛世鼎盛时时期,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大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漠南漠北

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西域

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唐朝廷对葱岭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乾封二年(667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

东北

显庆五年(660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有唐一代,辽东即鸭绿江南北的高句丽故地其主体部分仍然属于中原王朝,新罗的疆域仍然在大同江及平壤以南。

西南

开元二年(714),坌达延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唐将王晙选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袭之,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薛讷率唐军夹击,斩首一万七千,获马羊超过二十万,追击吐蕃军,战于长城堡,又败之,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唐军前后杀获数万人。

开元三年(715),吐蕃与阿拉伯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败,奔安西求救。孝嵩率军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是月,攻阿了达于连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振西域。

开元十年(722),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小勃律当时是唐朝属国。北庭节度使张孝嵩遣疏勒副使张思礼将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军,斩获数万。

开元十六年(728),吐蕃大将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张守珪击走之。乙巳,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今青海省龙羊峡),擒获甚众。辛卯,左金吾将军杜宾客破吐蕃于祁连城下。时吐蕃复入寇,萧嵩遣宾客将强弩四千击之。战自辰至暮,吐蕃大溃,获其大将一人(斩副将一,上级五千首)。吐蕃败兵散乱逃入山中,哭声四合。

开元十七年(729),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击吐蕃大同军,大破之。

信安王李祎率唐军攻占石堡城,分兵据守要害,令敌不得前进。自是唐朝河、陇诸军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闻之大悦,更名石堡城曰“振武圌军”。

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吐蕃遣使致书于境上求和。赞普上表称“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中间张玄表等先兴兵寇钞,遂使二境交恶。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屡遣使者入朝,皆为边将所遏。今蒙远降使臣来视公主,甥不胜喜荷。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自是吐蕃复款附。

西南云贵高原,天宝七载(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交州总管府”、“安南都护府”(唐肃宗改名镇南,唐代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唐朝建立之初,疆域并不算大,立国之初,内忧外困,危机重重,而东突厥却崛起达到极盛“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程度,为求生存,唐初甚至一度不得不对突厥俯首称臣,(想象一下新中国立国之初和苏联的关系,何其相似)

也正是这一耻辱,萦绕在国人的心中,久久无法释怀,落后就要挨打,这句真理在任何一个朝代都适应,如果说唐高祖忍辱负重,最终结束了晋代以来,“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让饱经蹂躏的汉人,又重新站了起来,恢复了“人”的地位

那么唐太宗,唐高宗足足三代的励精图治,开疆扩土,“贞观之治”,就是重拾起国人自尊的伟大创举,百姓富足,经济发达,唐太宗,唐高宗,更是被周边异民族尊奉为天可汗,几百年的黑暗血色时代后,我们终于有勇气再一次喊出那句,

中华民族再一次跃居于世界之顶点,再一次赶上了曾经的自己,全面复兴?不,大唐的荣耀,才刚刚展开。

在高宗时期唐朝疆域达到最大化,面积大约为1800万平方公里(一说1576万平方公里)最盛时期东至日本九州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大唐“卧薪尝胆”,历经三代,终于在唐高宗显庆年间,攻灭东突厥和西突厥,把大唐疆域扩大到西亚地区,继大汉霍去病远击匈奴后,再一次完成了中国历代武将最神圣向往的事――“封狼居胥”,完成这一伟业的便是大唐名将苏定方。记住这个名字吧,他值得我们再为之铭记一千年。

那之后,突厥被纳入唐朝统治,成了大唐的一个都护府,噢,应该是两个都护府,安北与单于。紧接着,唐军由山东半岛东端渡海进攻朝鲜半岛中部的百济,百济降。龙朔二年,唐军在天山击破铁勒。总章元年灭高句丽,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

唐高宗去世后,中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一段没有办法被忘记的历史,中华5000年历史的大一统王朝中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帝登场,这个时代名为“武周”不过不得不吐槽的是,虽然名字中带个武,在对外战争上却烂得一塌糊涂,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禄”纠众七百起义以保卫皇庭的名义,反抗武周,当然这只是借口,不到三年,漠北沦陷,他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此后连年侵犯武周边境,势力趋于壮大

从日本版的地图,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这个突厥第二帝国,开始还受限于关外,在短短20几年间,便膨胀成了一个胖子,最后连今天的内蒙也大部沦陷

当然,唐帝国也不是没有去管他,任由它膨胀,唐玄宗时期,708年,唐朝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建立三受降城体系于漠南,遏制后突厥汗国,唐朝再次开始占据漠南地区,并长期控制漠南地区。至此,唐帝国疆域到达另一个顶峰。也就是这一时期吧,唐朝还跟阿拉伯,在恒罗斯干了一架。华夏文明辐射整个东亚,史称“开元盛世”!

然而,盛极必衰,安史之乱爆发,唐帝国仿佛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秩序,到处都是叛乱,四处都在流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长安沦陷,丝绸之路的起点,东西方文化和商业中心汇集地,世上最璀璨的明珠,蒙上了尘埃,长安不再是帝都,风声鹤唳,硝烟四起,足足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

即便如此,大唐也有属于他的最后的悲凉,“万里一孤城,皆是白发兵”的故事便发生在此时,在已经被阻隔,无法到达的西域,一群大唐老兵们,在放眼望去,四面皆是蛮族的狼窝虎穴里,苦守了大唐西域五十载,足足50年啊,那就是他们的一生一世了。(在这幅地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那份陷入了蛮族包围中的**触角,便是这些老兵一辈子的坚持了,实际情况要更糟糕)

为了心中那份大唐荣耀,他们拒绝与当地蛮族通婚,来延续血脉,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被同化,他们不怕死,他们怕的是,有一天,自己的子孙,不再认识自己的国家,忘记了自己的祖先,甚至会成为那个曾经让他们无比骄傲国家的敌人!

可是,等白了头发,依然没有等到他们心心念念的援兵,

孤军奋战,后援全无,何等的绝境!

面对强敌,慨然赴死,何等的决绝!

心系家乡,怀念亲人,何等的悲壮!

面对绝望,坚守信念,何等的执着!

中华发展数千年,从来不缺少这些民族的脊梁,这是永远不灭的民族魂!

壮哉,我中华勇士!

孤悬海外有遗忠一一纪念郭昕所部将士孤军坚守西域五十年。

其实,这条西域前往大唐的通道,曾经被短暂打通过,得知这个故事之后,整个朝野哭成一片,知道苦了将士,但是,8年安史之乱,唐朝廷历经万难,虽然平定叛乱,但是国力憔悴,早已不复盛唐荣光。此刻的大唐王朝已是外强中干,对于西域如此遥远的疆域哪里还有能力控制。

经受天灾人祸的打击,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终于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被视为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经过黄巢的打击,“十里无鸡鸣,百里无犬吠”唐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而黄巢的起义,把唐朝的最后基础打破。

公元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至此,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灭亡。

 唐朝建立

  唐朝疆域图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 唐朝开创者 李渊

  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降隋恭帝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李渊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长安。而后,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参见唐朝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退位,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 唐太宗 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

  贞观之治

  唐朝疆域图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武周代唐

  唐太宗晚年,因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废掉他们二人,最后立虽仁但无能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唐高宗在太宗晚年,与唐太宗的才人武氏,即武则天,早有私情,此乃大不孝。在太宗死后,武氏入感业寺为尼。时高宗的王皇后与萧淑妃内斗,王皇后为了与萧淑妃争宠,主动准许高宗接武氏回宫。武氏入宫后,先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及萧淑妃。在大臣的反对下,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690年-705年),自称圣神皇帝。武后也成为了中国王朝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 在武周十五年内统治时期,武后为了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韦后当权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 唐玄宗 李隆基

  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同年改元开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汉武盛世)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时唐朝疆域。

  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唐朝衰落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唐末农民战争形势图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又称为会昌灭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唐朝灭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时唐朝疆域。

  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经过黄巢起义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黄巢起义后,唐僖宗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由弟唐昭宗继位。 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形势

  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唐昭宗被朱温毒死。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北宋

  北宋王朝大事系年表(公元960-1127年)

  太祖赵匡胤(在位17年)建隆(960-963·11月)

  1陈桥傧变

  2杯酒释傧权

  3平乱镇

  乾德(963·11-968·11月)

  1文臣知州,京朝官知县

  2收荆南、湖南

  3收后蜀

  开宝(968·11-976·12月)

  1 一攻太原(北汉)

  2火箭发明

  4平南汉

  8收南唐

  太宗赵光义(在位21年)太平兴国(976·12月一948·11月)

  2兴科举,始修建繁塔

  3吴越归朝,陈洪进献漳泉二州

  4平北汉,杨业归宋,攻辽高梁河之役

  7夏州乱,繁塔成

  雍熙(984·11月一987)

  2始唱名赐第,梁颢是年中状元

  3三路伐辽,杨业死,宋自此不攻辽

  端拱(988-989)

  2喻皓建开宝寺木塔,历8年始成,

  另著木经

  1辽始年年南下淳化(990-989)

  2始每改元必铸钱

  3始糊名

  4始分天下为十道,王小波李顺起

  4河北始种稻

  5蜀乱平

  至道(995-997)

  3年3月太宗死,不改元

  英宗赵曙(在位4年)治平(1064-1067)

  1夏再扰边

  2濮议

  3停止对夏岁赐

  4英宗正月死,不改元

  神宗赵顼(在位18年)熙宁(1068-1077)

  1王安石上书変法

  2王安石正式変法

  4王韶经略河西

  8宋辽争界

  9安石罢相元丰(1078-1085)

  2苏轼贬黄州

  3改定官制寄禄格

  5宋夏永乐之役,是年新官制行

  6复夏岁赐

  7资治通鉴成书

  8三月神宗死,不改元,程颢死

  哲宗赵煦(在位15年)元佑(1086-1094年4月)

  1太后听怔,新法尽罢,蜀洛党争始

  2蜀洛朔三党争

  3汝宫窑名噪天下,苏颂水运仪像台成

  8十月哲宗亲政

  9四月改元绍圣,绍述新法,得免役法绍圣(1094.4-1098.5)

  2复青苗法

  4贬元佑党人元符(1098.6-1100)

  2夏求和,复岁赐,河决内黄全北流

  3正月哲宗死,不改元,《法式》成书

  徽宗赵佶(在位25年)建中靖国(1101)

  1苏颂、苏轼死崇宁(1102-1106)

  1蔡京为相,禁元佑学术,立党人碑

  2女真各部统一

  3制礼作乐

  4交子跌价改钱引,建宝成宫,起花石纲

  5蔡京罢相,复元佑党人大观(1107-1110)

  1蔡京再相,程颐死

  2再复元佑党人籍

  3始以宦宫入进士科政和(1111-1118.10)

  1马植入宋议结女真灭辽

  3建保和殿(博物院),升苏州为平江府

  3兴道教

  4设道官、道禄、道秩,女真起兵攻辽

  5金建国

  6用林灵素

  7徽宗称道君皇帝重和(1118.11-1119.2)

  1宋使海道赴金,金使至登州通好宣和(1119.2-1125)

  1金始有女真文字

  2宋金和议成,方腊起乂3罢花石纲

  4艮岳成,金破燕京

  5金掠燕京去,宋以百万贯换空城

  5指南针用于航海

  6金不还山后诸州

  7金灭辽,西辽建立

  7十月金两路攻宋,太原拒守,燕京降

  7十二月金使至开封迫降,徽宗禅位

  钦宗赵桓(在位2年)靖康(1126-1127.3)

  1正月徽宗南逃,金攻开封不利,议割 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索金500万银5000万、缎100万,宰相亲王为质,陈东上书

  1二月金北去,四月徽宗回,惩六贼

  1九月太原破,十一月金兵破开封

南宋

  南宋王朝大事系年表(公元1127-1279年)

  太宗(中经五世)

  (一)高宗赵构(在位36年)

  建炎(1127.5-1130)

  1金掠二帝宗室及技艺财宝图籍北还

  1五月高宗即位南京,改元复宋

  1六月宗泽知开封,河北乂军起

  1十月高宗至扬州,十二月金兵尽破河北

  2正月金破长安、邓、均、房,至十二月尽占淮北

  3二月金下扬州,高宗至杭州

  3三月苗刘之变,四月高宗复辟,改官制,废元佑党籍

  3五月高宗上表求称臣不许,八月金再渡江南下,十二月陷临安,高宗下海

  3是年金禁汉服,令剃发。

  4二月钟相起乂,三月黄天荡大战

  4七月金立伪齐于大名,金回兵受击

  4十月秦桧回,倡南北和议

  绍兴(1131-1162)

  1二月桧相,金占陕西,北撤过淮

  1是年始发关子,忠乂军抗金

  2伪齐迁汴,始用突火枪

  3宋向金求和,岳飞军渐强

  4三月金败于仙人关,从此不敢攻蜀

  4五月岳飞取襄邓六州,九月金南下渡淮遇抗击,十二月退

  5高宗还杭州,征经总制钱

  6伪齐攻宋而大败

  7冬,金废伪齐

  8金使至,胡铨等反和议

  9正月宋金绍兴和议成,河南陕西归宋岁贡银绢50万

  9七月金政变,宗弼(兀术)不准和议

  10正月金还淮北于宋,五月金攻宋,七月岳飞郾城大捷

  11收三大将兵权,岳飞狱成。十一月和议再成,以大散关、淮水为界,割商秦唐邓之半。十二月岳飞死

  12二月宋割地称臣,金使来册封

  13行经界法

  14禁私人修史

  15金正式用女真小字

  17是年《东京梦华录》成书

  21金为迁都燕京始修宫殿

  23金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开封府为南京

  25秦桧死

  26金修汴京宫室,强迁女真、契丹人入中原定居

  27金改宋京东西路为山东西路,讫有山东、西之名

  28金加速大修汴京宫室,运一木至费二千万,一车用500人

  31金主亮四路大举攻宋,东京留守完颜雍自立为金帝,采石大捷,始用霹雳炮

  32金使来修好,六月高宗禅位孝宗

  太祖(中经六世)

  (二)孝宗赵昚(在位27年)

  隆兴(1163-1164)

  1主战议起,宋小出灵壁、宿州,有符篱之败

  2沿淮多战,禁太学生伏阙上书,孝宗遣使议和。

  乾道(1165-1173)

  1降兴和议成,约为叔侄、改贡为币、银绢各减五万

  6为岳飞建忠烈庙于鄂州

  7河决原阳西王村淹开封

  淳熙(1174-1189)

  1金令女真人学女真语

  2金禁带刀枪,唯官卫及商旅许带弓箭

  3宋禁商贾用马

  5会子始许两界并行,朱熹请修白鹿洞,赐岳飞谥武穆

  7河决卫州,夺淮入海,梁山泊消失

  8恢复白鹿洞

  14高宗死

  16二月孝宗禅位,始修芦沟石桥

  (三)光宗赵敦(在位5年)

  绍熙(1190-1194)

  2宋大修水利

  3金修曲阜孔庙,芦沟桥成

  5六月孝宗死,光宗不问丧,太皇太后立宁宗

  (四)宁宗赵扩(在位30年)

  庆元(1195-1200)

  1韩侂胄以后叔专权,贬道学为伪学

  2禁伪学

  3定伪学党籍朱熹等59人

  5颁《统天历》,年3652425日,今同

  6朱熹死

  嘉泰(1201-1204)

  1临安大火焚5万3千家

  2弛伪学党禁

  4封岳飞为鄂王

  开禧(1205-1207)

  2五月下诏伐金,宋金全线战

  2是年成吉思汗一蒙古

  3史弥远杀韩侂胄求和

  嘉定(1208-1224)

  1嘉定和议成,称伯侄,岁币30万,另给犒军费300万两,临安大火焚5万8千家

  2蒙攻西夏,夏求和

  4蒙古攻金西京大同迫中都,西辽亡

  5蒙古再攻金河北

  6蒙古再攻金河北

  7五月金迁都汴

  8蒙古破中都,得耶律楚材,河北金地大多入蒙古

  10金两路攻宋拓地,得大散关,蒙古建燕云行省,任木华黎经略太行以南

  11金再攻宋

  12成吉思汗初西征

  13楚材上言用治天下之匠治天下

  16蒙古攻西夏

  17金求和于宋,蒙首次西征还

  五)理宗赵昀(在位40年)

  宝庆(1225-1227)

  2成吉思汗攻夏

  3西夏灭,成吉思汗死,丘处机死

  绍定(1228-1233)

  2窝阔台为大汗元太宗

  3楚材为蒙古初定税制,设十路税使

  4蒙首次遣使来议假道灭金,蒙设中书省,楚材为令,以汉法治汉地,临安大火,省、部、太庙尽焚

  5蒙攻汴,金用震天雷、飞火枪,金求和,汴旋大疫,死者90万,蒙再次遣使来议假道灭金并许河南地,十二月金哀宗出汴

  6正月金哀宗逃归德,四月汴京降,楚材改屠城之制,汴140万户得以全生,六月金哀宗至蔡州,十月宋蒙军会师蔡州,史弥远死,理宗亲政,蒙修孔庙

  端平(1234-1236)

  1正月初九蔡州城破金亡,六月宋欲守河拒关而进军三京,七月蒙军南下争河南,宋蒙四十年战争开始

  2蒙古二次西征

  3宋蒙争四川、江北,蒙发行交钞,赵复讲学于燕京,理学北行

  嘉熙(1237-1240)

  1蒙三科取士

  2蒙建太极书院于燕京

  淳佑(1241-1252)

  1理宗以周张程朱配孔子,蒙陷成都

  2蒙再攻淮南,二次西征结束

  4楚材死

  6元定宗贵由立

  7秦九韶《九章算术》成书,提出大衍求一术(中国剩余定理早欧600年)、正负开方术

  11元宪宗蒙哥立

  12忽必烈征云南

  宝佑(1253-1258)

  1忽必烈平云南后北归,蒙三次西征

  2蒙收吐蕃

  3宋廷以宋蒙战而追究当年宋师入洛之谋

  6蒙哥亲攻蜀

  开庆(1259)

  1忽必烈攻鄂州,贾似道私许划江岁币

  景定(1260-1264)

  1忽必烈立(元世祖),始用年号曰中统,设官制,蒙汉并立

  2蒙设各路提学

  4宋行公田法

  5蒙改元至元,设行省

  (六)度宗赵禥(在位10年)

  咸淳(1265-1274)

  3修大都宫城

  7蒙改国号为大元

  9襄樊被围五年余失陷,吕文焕降元

  10六月元诏灭宋,七月度宗死,恭帝四岁,九月元伯颜出兵襄阳,十二月汉阳、鄂州降元,吕文焕招降沿江旧部

  (七)恭帝赵显(在位2年)

  德佑(1275-1276.2)

  1正月九江、安庆降,二月文天祥起兵入卫临安,三月镇江、平江降,四月江陵、两湖降,六月泗川降,李庭之、姜才等复夺平江等城抗元,十二月宋太皇太后求和不得

  2正月元伯颜兵临安,宋奉降表,文天祥入元军议和被扣,二月淮西降,三月伯颜掳全太后及恭帝北去,留诸将平江南,四月文天祥自镇江元营逃回

  (八)端宗赵昰(在位2年)

  景炎(1276.5-1278.4)

  1五月陆秀夫、张世杰等在福州立九岁益王为端宗,十一月元兵入福建,端宗下海

  2二月广东降元,时元只儿斡万户叛,伯颜率众将北讨,文天祥收复数城,九月元军再南下,十一月张世杰奉端宗走井澳(中山海岛)

  3四月端宗死,陆秀夫等立8岁卫王昺

  (九)帝赵昺(在位2年)

  祥兴(1278.5-1279)

  1五月改元祥兴,六月迁厓山(新会南),十二月元捕文天祥于广东,元发南宋诸陵

  2二月张宏范率元兵攻厓山,陆秀夫负帝投海,宋亡。

唐朝历史简介(唐朝兴衰史(唐朝简史))

公元前618年,隋炀帝死,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但此时天下群雄割据,唐朝还完全没有统一。 隋末农民起义图 公元前623年,唐朝平定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