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古籍善本,有什么样的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何谓古籍善本,有什么样的价值,第1张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2012年,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种,以216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古籍类藏品的成交纪录,这或许令很多藏友记忆犹新。近年,古籍类藏品以稳健的价格表现,丰厚的历史价值,深厚的学术底蕴,逐渐吸引着藏家的眼球。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已经不容小觑,很多大型拍行纷纷开设古籍专场。古籍收藏成为市场中的一颗明星。古籍收藏,历来是收藏界中品味较高的一个项目。不仅需要藏家具有欣赏、鉴别的能力,更需要藏家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历来大学问家大多嗜好收藏古籍。为了探寻古籍类藏品的魅力,记者走进中国书店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拜访了资深古籍鉴定专家窦水勇老师。在业内,人们都称他“窦师傅”。访谈之中,故纸墨香扑鼻而来。古籍收藏,投资正当时古籍收藏自古就是文人雅好,而古籍类藏品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在艺术品市场中异军突起还是十几年前的事。

1、典藏阅览室收藏所有进馆的图书一本,是版本库

2、古籍阅览室提供的是明清以前的古籍图书

3、C卡能进入所有阅览室

4、所有阅览室的书都不外借,都只能阅读;社科外借室、自科外借室、期刊外借室的书刊可以外借

明清时期的园艺学专著更多,如清代弘皎的《菊谱》,共记百种菊,后附弘皎所编《菊表》,将百种菊列表评次,分二等六品。是诸多艺菊专著之一。

再如清代园艺学家陈淏子的《花镜》,是我国重要的园艺学古籍。书中讲述了各种花的种栽方法、用途等。《花镜》的问世,奠定了我国传统观赏园艺植物学的基础。

我国享有世界级“园艺大国”和“园林之母”的声誉,因为既有如上所述悠久的历史,也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极丰富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历史上我国许多园艺品种外传就是个证明。例如:宽皮橘在12世纪由我国传至日本,后传遍世界各地。

菊谱

故宫图书馆典藏的善本的衡量标准包括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历史文物行。故宫图书馆特藏的用途及主要职责:特藏的用途是鉴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是故宫博物院管理和研究院藏图书文物与文献的业务部门。其内容以史志、天算、金石、书画、佛经和历代诸家文集为主。除大量汉文书籍外,还有一批满、蒙、藏、回文书籍。主要职责是履行善本特藏、普通古籍、明清内府书版等图书文物与文献的典藏保管、征集采选、分类编目、阅览流通、修复保护、研究开发、文献数字化等工作。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座秦墓。开始只以为是一般的秦墓,但随着813枚秦简的先后出现,考古专家震惊了。原因很简单,这些秦简上的内容令人震撼,很多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

通过对这一批秦简的整理,考古专家发现一共有五本古籍,分别为《归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其中,《归藏》简有394枚,约4000余字,这一部古籍的出土轰动了学术界,最让人震惊。

《归藏》究竟是一本什么古籍?其实很简单,有学者直白的指出,这就是商朝的易经。

众所周知,《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总纲领,主要阐述天地世间的万物变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总而言之,《易经》是中国人的至高经典。

然而在谈及《易经》时,人们往往将《易经》和《周易》等同。从广义上说,周易也是易经;但从狭义上说,周易只是易经的三分之一。其实,《易经》是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构成。

《连山》以艮(gèn)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据传是三皇之一的天皇所创,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朝的作品,夏朝的《易经》。《归藏》以坤为首卦,故称之为归藏,是商朝的《易经》。

让人遗憾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具体失传时间,如今学术界还有争议,但不少学者认为是汉初就已失传。

西汉初期,皇帝下令清查整理藏书时,当时文人墨客只听说其名,却找不到《归藏》的线索,只能零星的说几句《归藏》中的内容。

正因如此,《汉书·艺文志》中没有就没有收录《归藏》,可能从汉朝时期就失传了。《隋书·经籍志》中记载:“《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显然,古人也认为汉初就失传了,晋朝虽然有《归藏》中的《中经》,但只记载“卜筮”,应该不是圣人写的易经。

可见,《归藏》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王家台秦简的出土,让《归藏》得以重见天日,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归藏》和《周易》都是《易经》一部分,两者都是用于占筮,均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不妨粗略的看一看这两点!

首先,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归藏卦画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而且其中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因此归藏卦画应该是“天—金—山—水—火—风—木—地”。

其次,归藏在万物的取象上要比周易更加具体,六十四卦都有具体的象,而周易演化到64卦时,每一卦对应的象就不是太清晰了。当然,归藏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取象和象位安排上不准,显得比较混乱,这可能也是其失传的原因之一,后来的周易对其做了改进。

关于八卦,有一点值得深思,八卦不是算命,而是预测万事万物规律的学问,而且其中还蕴含了高深的数学知识,最典型的是卦位是按照二进制顺序排列。后来,和牛顿同时代的莱布尼茨,就受到中国八卦的启发,演绎并推论出了数学矩阵,创造的二进制数学,进而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让人遗憾的是,在古代社会,中国尽管有很多伟大的著作,但或因战乱、或因政治(尤其是焚书坑儒,和四库全书的毁书)等原因,以至于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实,这些失传的书籍,理论固然未必多么正确,但却能对后世有很多启发,也是探索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料。

史部著作中还有不少独立体裁的典籍,如与地志相关的方志书,可看作是专记一地史实的典籍;与传记相关的谱牒类典籍,是专载一家一族繁衍过程的史书;与典志书相关的职官类典籍,是反映历代官制沿革的专史;还有专记帝王言行动止的起居注、实录;有汇编皇帝诏书、臣子奏章的诏令集、奏议集;有记载各代典藏或著述的目录书。史部典籍范围甚广,数量极多,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史学家和史籍进行评论的专著——史评体史籍。其代表作是唐代刘知的《史通》20卷,原52篇,亡3篇,现存49篇;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9卷。这两部重要著作对于古代史学的评论和总结,对于古代史书体例的许多论断,至今仍然为史学界参考和借鉴。

何谓古籍善本,有什么样的价值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