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脚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金鸡脚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鸡脚 21 拼音名 22 金鸡脚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金鸡脚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金鸡脚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金鸡脚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金鸡脚 1 拼音

jīn jī jiǎo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鸡脚

21 拼音名

Jīn Jī Jiǎo

22 金鸡脚的别名

鹅掌金星草、鸭脚草、鸭脚掌、鸭脚香、三角风、鸡脚叉、三叉剑、七星草

23 来源

水龙骨科假密网蕨属植物金鸡脚Phymatopsis hastata (Thunb) Kita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24 性味

苦、微辛,凉。

25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用于小儿惊风,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中暑腹痛,痢疾,腹泻,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

26 金鸡脚的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2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金鸡脚的方剂 金鸡舌散

拼音:jīnjīshésǎn处方:金鸡舌根。功能主治:病茧,手指节结毒,焮赤肿痛,又名蛇节疔。用法用

上痛光明汤

青葙子、密蒙花、龙胆草、甘菊花、地骨皮、一寸金、金鸡舌、天荞麦、藤鸡辰。主治:拳毛倒睫。用法用量:水

铁锈鸡纳丸

名:铁锈鸡纳丸组成:铁锈1钱,没药(忌火)1钱,金鸡5分,纳霜5分,花椒5分。主治:妇女经血不调;身

疟疾五神丹

,京川贝1两2钱(去心),青皮8钱,全青蒿1两,金鸡勒2钱。主治:三阴疟,俗称四日二头,属寒湿伤脾,

金鸡虎补片

拼音:jīnjīhǔbǔ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jihubuPian标准编号:WS3B

更多用到中药金鸡脚的方剂

用到中药金鸡脚的中成药 金鸡片

47g。贮藏:密封。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金鸡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鸡片药品汉语

金鸡胶囊

35g贮藏:密封。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金鸡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鸡胶囊药品

金鸡虎补片

拼音:jīnjīhǔbǔ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jihubuPian标准编号:WS3B

金鸡虎补丸

拼音:jīnjīhǔbǔ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jihubuWan标准编号:WS3B0

金鸡颗粒

5g)贮藏:密封。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金鸡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鸡颗粒药品

更多用到中药金鸡脚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金鸡脚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手部(八)]手指节发

名病蛇节。治法与天蛇头,大同小异。金鸡舌散治病茧金鸡舌根,磨酒服。或磨半泔、半醋,暖涂之。又方落鸦枪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金鸡勒

查慎行人海记∶西洋有一种树皮,名金鸡勒,以治疟,一服即愈。嘉庆五年,予宗人晋斋自粤东归,带得此物,出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苦花子

一名毛连子,又名小叶金鸡舌,又名苦花椒。入药梗叶并用。治疔疮瘴毒蛇伤,热腹痛,热喉风,并效。捣汁擂水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医案(十六)疟疾门]1.疟疾兼阴虚

天津吴××,年三十二岁,于仲秋病疟久不愈。病因厂中作工,歇人不歇机器,轮流恒有夜勤。暑热之时,彻夜不

《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药物]62.常山解

春天到了万物都到了复苏的季节,很多的小动物都开始从冬眠中苏醒过来。

临近夏季,可以听见很多动物的叫声。

对于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物,有些人可能就害怕比较软体动物,有些害怕带毛的动物。

尤其在农村乡野山间中最常见的就是蛇这种生物,即便是对于很多村民来说,他们还是会对蛇存在后遗症,看到蛇之后就浑身发抖。

有些人在农田里面干活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被蛇咬一口,这对于许多村民来说,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所以许多村民自己都可以去自疗。

时间久了他们就能从许多的药草中,找到一种可以治疗被蛇咬伤的药材。

对于大部分村民最了解的一种植物叫做八角莲,曾经在农村还有一句俗语叫手有八角莲,能与蛇共眠,八角莲到底有何厉害之处?

一、八角莲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手上能够拿上八角莲,就算把蛇抱在怀里,他都不敢轻易的咬你,所以蛇非常怕八角莲。

可能过去人对于八角莲运用了一种比较夸张的手法。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八角莲,顾名思义,这个植物一共有八片叶子,每个叶子都有角,长得很像莲叶,所以很多地区都叫它为八角莲。

比较常见的八角莲有八片叶子,不乏有一些地区的八角莲只有四五片叶子。

在不同的地区,对于八角莲的叫法也不相同,有些村民会叫它也荷叶、旱八角,大部分与荷叶都有些关系。

但其实它与池塘里面的荷花荷叶没有丝毫的关系,它们俩生长的地方也不相同,只是长相非常的酷似。

这株植物最高的时候能涨到一个小孩子的身高,但大部分都是在100厘米左右,它平时就生长在土地里。

它特别喜欢气候偏湿的地区,尤其是土壤肥沃,它一般都会沿着一些河流生长。

一般这种植物生长的南方,南方人见到的比较多,因为北方气候偏冷,不太利于这株植物的生长。

那为什么会让蛇如此的害怕呢?

二、治疗蛇伤

曾经在古籍带医书里面提到这种植物可以作为药材,它可以治疗简单的一些病症,尤其是有利于跌打扭伤。

如果不幸被毒蛇咬伤,可以用八角莲去治疗,它能够清热解毒。

甚至有的医书中称它可以治疗一切种类的蛇伤,但许多的村民确实用它来治疗。

但希望各位村民如果被毒蛇咬伤千万不要自己去动手治疗,对于医学知识欠缺的村民千万不要轻易的去尝试。

发现被蛇咬伤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去看医生,通过医学的手段去治疗自己,曾经就有疑问村民在他下田干活的时候,无意中被一条蛇咬伤。

当时那条蛇只是轻轻的触碰了他的肌肤,这个村民当时也没有反应过来,他只顾着插秧。

他以为自己只是被蚊虫叮咬了一下,而且在稻田里面蚊虫太多,他也没有注意过。

等到休息的时候,他坐在田野中发现自己的腿上全部泛青,这让他非常的害怕。

他立马去找村长,他记得曾经在村庄里面有人也是被毒蛇咬伤,后来被八角莲救活,现在什么事也没有。

村长刚开始本来想拒绝他的请求,因为村长对于这件事了解也不太多,没想到终于村民想要省去到县城也看医生的费用,他让村长动手,一切后果他自己来承担。

村长就按照之前留下来古书的步骤,给这名村民进行治疗,没想到刚开始成功地将毒素逼出体内,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名村民竟然出现了疯癫的状态。

后来村长实在没办法从县城里面找的医生将他带走,原因就是因为之前那条毒蛇村长并没有将毒素完全清理干净,而且八角莲得使用非常不规范,导致毒素在体内扩散,到最后可能要出现截肢现象。

在那之后,这类植物再也不说人民的代间,有些人甚至会去进行砍伐。

所以国家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已经将这一类植物列为国家的保护区。

总结:

也禁止村民利用以前的方式去治疗这种蛇伤。

毕竟这一类植物还是可以作为很好的中药材,主要对于我国的药材事业有非常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对于古时候留下来的偏方也一定要存在着质疑,不要一味地去相信。

竹叶青(指白唇及福建)

三草汤:侧柏叶、车前草、旱莲草各30克

用法:水煎汤,代茶服用

作用:止血,利尿,排毒。福建省人民医院陈桂铭用此药配合西药治疗毒蛇咬伤出血60例,总有效率100%

山苍两面针汤:山苍子根240克,两面针根12克

用法:酒煎服,并外搓伤周。日1剂

作用:解毒消肿,化淤止血,使用于竹叶青蛇咬伤

徐长卿蛇药汤:徐长卿60克,三叶鬼针草、半边莲各30-40克,尿少而黄者加车前草30克

用法:日2次,水煎分4次服

作用:解蛇毒,祛风止痛,活血利尿。如果出现伤口溃烂,用徐长卿,半边莲各50克煎汤洗外伤口后,撒

上南瓜叶粉。每日换药1次

续随子外治方:先续随子茎叶适量

用法:将伤口刮洗,将此药茎叶折断后流出的乳汁滴入伤口,并取全草加盐捣敷,防止暴露伤口

作用:攻毒消肿,防止肿势蔓延

清开灵注射液

用法:每日一次

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

杨氏清热消肿洗剂:石菖蒲,鹅掌金星,车前草,野菊花各适量

用法:上药加水煎服,先熏肿胀部位,待煎液温后将肿胀肢体放入浸浴,每日2-4次,每次5分钟

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

烙铁头

蛇药独参汤:仙茅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冷后冲酒少许服用

作用:温肾壮阳,解毒消肿

清热解毒利湿汤:山苦瓜(制)、九龙胆、青木香、石胡妥、黄胆草各适量。

用法:研细末,每次服9-15克,每日三次,开水送服。

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淤止痛。

黑白散:旱莲草、白及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放于纱布中心,贴敷伤口,绷带扎紧。

作用:止血,消肿止痛。

蜗牛外搓方:蜗牛黏液加食盐使融化,或加食盐捣烂,随时涂搓伤周。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苦胆菜豆外敷方:鲜苦胆菜,鲜菜豆叶适量,捣烂外敷伤肢。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孟加拉眼镜蛇

解毒话血祛风汤:白花蛇舌草,半支莲,七叶一支花,车前草,白茅根各30克,红花6克,当归,桃仁各

12克;大黄,芒硝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2剂,分次内服用;不能口服者,用浓煎中药鼻饲。

作用:清热解毒,活血祛风,通利2便。广州中医药大学李信平以本方结合中西医综合方法救治孟加拉眼

镜蛇咬伤40例,治愈38例。

眼镜王蛇

彭氏蛇药汤:小叶三点金60克,东风菜,红背丝绸(葡萄科白粉藤科),毛叶白粉藤,鸡骨香,半边莲,

六棱菊各30克,石柑子(天南星科)15克,通城虎(马兜铃科),蝉蜕各10克,白芷12克

用法:水煎服,日煎1-2剂,能口服者,分次内服用,不能口服者,用浓煎中药鼻饲。

作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痛,适用于眼镜王蛇咬伤。广西梧州市中医院用此方治疗眼镜王蛇咬伤7例,全

部治愈。

混合毒蛇伤方:黄连10克,黄柏12克,半边莲、徐长卿、七叶一支花、鱼腥草各30克,黄苓,穿心莲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日1-2剂,分次内服用;不能口服者,用浓煎中药鼻饲。

作用:清热解毒,凉血祛风,通便排毒。使用于混合毒毒蛇咬伤,新会中医院李景新以本方结果中西医疗

法治疗眼镜蛇咬伤126利,治愈126例,治疗眼镜王蛇咬伤55例,治愈53例。

海蛇

解毒散:山梗菜90克,三叶鬼针草6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此服15克,开水或酸醋冲服,一日2-5次。

作用:本方能清热解毒,适用于各种毒蛇咬伤,特别是海蛇等风毒类毒蛇咬伤。

解毒定惊汤:半支莲,七叶一支花,蒲公英各30克,黄连,大黄,赤芍,牡丹皮,羌活,独活,全蝎,白

附子,防风各15克,蜈蚣6条,僵蚕、白芷各2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2剂,分次内服用;不能口服者,用浓煎中药鼻饲。

作用:泻火解毒,豁痰定惊,使用于海蛇咬伤。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张东坡以本方治疗海蛇咬伤2例,均

治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马兰的别名 5 马兰的营养成分 6 马兰的营养价值分析 7 马兰适合的人群 8 马兰的食疗功效 9 马兰的食用建议 10 马兰的推荐食用量 11 《中医大辞典》·马兰 111 马兰的别名 112 来源及产地 113 性味归经 114 功能主治 115 化学成分 116 马兰的药理作用 12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兰 121 拼音名 122 马兰的别名 123 来源 124 原形态 125 性味 126 功能主治 127 马兰的用法用量 128 备注 129 摘录 13 《中华本草》·马兰 131 出处 132 拼音名 133 英文名 134 马兰的别名 135 来源 136 原形态 137 生境分布 138 性状 139 马兰的药理作用 1310 性味 1311 归经 1312 功能主治 1313 马兰的用法用量 1314 注意 1315 各家论述 1316 摘录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马兰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马兰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马兰 马兰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mǎ lán

2 英文参考

Indian kalimeris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马兰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全草及根。马兰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棕**根和面根。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花淡紫色或已结果。气微,味淡微涩。其叶在北方用做包粽子的绳子。

4 马兰的别名

马兰又称紫菊、阶前菊、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钱鳅串、红梗菜、路边菊、蟛蜞菊

5 马兰的营养成分

马兰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10克、脂肪1克、粗纤维45克、碳水化合物13克、钙650毫克、磷170毫克、铁10毫克、硫胺素03毫克、核黄素065毫克、尼克酸4毫克、维生素C 130毫克、锌435微克、硒375微克[1]。

6 马兰的营养价值分析

马兰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作用,又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食之可清热去火,增强人体免疫力。

7 马兰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马兰,但孕妇慎服。

8 马兰的食疗功效

马兰性寒凉、味辛,有清热、凉血、利湿、解毒的功效。可辅助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牙周炎、结膜炎、乳腺炎等症。[1]

马兰味辛、性凉,归肝、胃、肺经;

马兰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

马兰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淋浊等症。

9 马兰的食用建议

1 烹调中,马兰可与多种荤素料搭配,但加热时间不宜长,旺火速成为佳;

2 配烧菜时,可用少量马兰炒煸作垫底或围边。

10 马兰的推荐食用量

每餐25~50克

11 《中医大辞典》·马兰

马兰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拾遗》[2]。

111 马兰的别名

路边菊、鱼鳅串、鸡儿肠[2]

11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 (L) Sch Bip的全草或根。分布我国各地。[2]

113 性味归经

辛、苦,凉。入肝胃、肺经。[2]

114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2]。

1治咯血,吐血,衄血,崩漏,肠炎,痢疾,黄疸,水肿,小便淋痛,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煎服:15~30g。[2]

2治外伤出血,疮疖肿毒,乳腺炎、蛇咬伤。捣敷。[2]

115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乙酸龙脑酯、二戊烯、辛酸及萜类等[2]。

116 马兰的药理作用

马兰提取液可镇咳、抗惊厥、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等[2]。

12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兰 121 拼音名

Mǎ Lán

122 马兰的别名

鱼鳅串、泥鳅串、鸡儿肠、田边菊、路边菊、蓑衣草、脾草

123 来源

本品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L)SchBip[Aster indicus L,Boltonia indica Benth,Asteromaea indica (L)Blume]。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注:裂叶马兰Kalimeris mongolica(Franch)Kitam[Aster mongolicus Franch]功效与马兰同。

124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有细长根状茎,匍伏平卧,白色有节。初春仅有基生叶,茎不明显,初夏地上茎增高,基部绿带紫红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椭圆形至披针形。秋末开花,头状花序。瘦果扁平倒卵状,冠毛较少,弱而易脱落。

125 性味

辛、苦,寒。

12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积。用于感冒发烧,咳嗽,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小儿疳积,肠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肿痛,乳腺炎,外伤出血。

127 马兰的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128 备注

(1)对于血热妄行的出血症,可配合仙鹤草、铁苋菜、菊叶三七、侧柏叶等止血药同用;用治咽喉肿痛,可配合板蓝根、筋骨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同用。用治湿热黄疸,可配合茵陈、山栀、大黄、平地木等药同用;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淋沥刺痛,可配合凤尾草、扁蓄、瞿麦、海金沙、车前草等药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毒蛇咬伤,可将新鲜全草,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配合野菊花、半枝莲等同用。

12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13 《中华本草》·马兰 131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本草拾遗》:马兰,生泽旁。如泽兰而气臭。北人见其花呼为紫菊,以其似单瓣菊花而紫也,又有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丫,不对生,花心微黄赤。亦大破血,皆可用。

2《中国医学大辞》:马兰根露,马兰根蒸取之露也。辛凉无毒。散结清热,破宿血,治痔疮。

132 拼音名

Mǎ Lán

133 英文名

Indian Kalimeris Herb, Herb of Indian Kalimeris

134 马兰的别名

紫菊、阶前菊、鸡儿肠、马兰头、竹节草、马兰菊、蟛蜞菊、鱼鳅串、红梗菜、日边菊、田菊、毛蜞菜、红马兰、马兰青、路边菊、螃蜞头草、蓑衣莲、灯盏细辛、红管药、鸡油儿、田蒿子、剪刀草、田茶菊、泥鳅串

1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马兰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imeris indica (L) SchBep [Aster indic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136 原形态

马兰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茎有匍枝。茎直立,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叶互生;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6cm,稀达10cm,宽082cm,稀达5cm,先端钝或尖,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关裂片,两面或上面具疏微毛或近无毛,薄质;上面叶小,无柄,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mm,长45mm;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约2mm,内层倒披针长圆形,长达4mm,先端钝或稍尖,上部草质,有疏短毛,边缘膜质,具缘毛;舌状花1层,1520个,管部长1517mm;舌片浅紫色,长达10mm,宽152mm;管状花长35mm,管部长约15mm,被短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极扁,长152mm,宽约1mm,褐色,边缘浅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毛及短柔毛,冠毛长0108mm,易脱落,不等长。花期59月,果期810月。

1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138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呈细长圆柱形,着生多数浅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柱形,直径23m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白色髓。叶互生,叶片皱缩卷曲,多已碎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椭圆形或披针表,被短毛,有的于枝顶可见关状花序,花淡紫色或已结果。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有毛。气微,味淡微涩。

139 马兰的药理作用

马兰乙醇提取液,注射于动特有镇咳作用;并有抗惊劂及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眼作用。对小鼠有弱的镇痛作用[1]。

1310 性味

味辛;性凉

1311 归经

归肺;肝;胃;大肠经

1312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创伤出血;黄疸;水肿;淋浊;感冒;咳嗽;咽痛喉痹;痔疮;痈肿;丹毒;小儿疳积

1313 马兰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1314 注意

孕妇慎服。

1315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马兰治血与泽兰同功。近人用治痔漏云有效,春、夏取生,秋、冬取干者,不用盐、醋,白水煮食,并饮其汁。或以酒煮,焙研糊丸,米饮服之,仍用煎水,入盐少许,日日熏洗之。

2《本草正义》:马兰,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凡温热之邪,深入营分,及痈疡血热,腐溃等证,允为专药。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若谓其破宿血而生新血,则言之过甚矣。

3《日华子本草》:根、叶,破宿血,养新血,止鼻衄、吐血,合金疮,断血痢,解酒疸及诸菌毒;生捣敷蛇咬。

4《本草纲目》:根、叶,主诸疟及腹中急痛,痔疮。

5《本经逢原》:治妇人淋浊,痔漏。

6《医林纂要》:补肾命,除寒湿,暖子宫,杀虫。治小儿疳积。

7《质问本草》:捣汁涂黄水疮及无名肿毒。用叶同冬蜜捣匀,敷阳症无名肿毒,未溃者能散。

8《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痈,解毒。

9《四川中药志》:消食积饱胀及胸结气胀,除湿热,利小便,退热,止咳嗽,解毒,治蛇伤。

10《云南中草药》:根: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痹痛,小儿疝气。

11《广西药植名录》:清热解表。治外感风热。

1316 摘录

《中华本草》

14

2、怎样治疗风火毒型蛇伤?

蝮蛇、眼镜王蛇、眼镜蛇等均属风火毒型蛇类(混合毒),咬伤后具有风、火二邪致病的特性。均兼有风火毒症,或以风毒症为主,或以火毒症为重。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熄风定惊,凉血止血。

常用处方:半边莲、白茅根、生地各30克,黄岑、黄连、黄柏、丹皮、全蝎、川贝各10克,青木香、生大黄各20克,许长卿后下15克,夏枯草12克,蜈蚣3克。亦是水煎服,每日2~3次。

若火毒偏盛加栀子、知母。风毒偏盛重加全蝎、蜈蚣。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水蓼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水蓼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水蓼的用法用量 211 注意 212 附方 213 水蓼的临床应用 2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水蓼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水蓼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水蓼 1 拼音

shuǐ liǎo

2 《辞典》:水蓼

21 出处

《唐本草》

22 拼音名

Shuǐ Liǎo

23 水蓼的别名

蔷、虞蓼(《尔雅》),泽蓼(《尔雅》郭璞注),辣蓼草(《本草求原》),柳蓼、川蓼(《植物学大辞典》),水红花(《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药蓼子草、红蓼子草(《重庆草药》),白辣蓼(《中国药植图鉴》),胡辣蓼(《东北植药图志》),痛骨消(《广西药植名录》),红辣蓼(《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假辣蓼,斑蕉萆(《广西中草药》),水辣蓼、小叶辣蓼(《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4 来源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25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直立或下部伏地。茎红紫色,无毛,节常膨大,且具须根。叶互生,披针形成椭圆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5~15毫米,两端渐尖,均有腺状小点,无毛或叶脉及叶缘上有小刺状毛;托鞘膜质,简状,有短缘毛;叶柄短。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细弱下垂,下部的花间断不连;苞漏斗状,有疏生小脓点和缘毛;花具细花梗而伸出苞外,间有1~2朵花包在膨胀的托鞘内;花被4~5裂,卵形或长圆形,淡绿色或淡红色,有腺状小点;雄蕊5~8;雌蕊1,花柱2~3裂。瘦果卵形,扁平,少有3棱,长25毫米,表面有小点,黑色无光,包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期7~8月。

本植物的根(水蓼根)、果实(寥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生境分布

生湿地,水边或水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27 性状

干燥全草,茎红褐色至红紫色,有浅纵皱,节部膨大;质坚而脆,断面稍呈纤维性,皮部菲薄,浅砖红色,本部白色,中空。叶片干枯,灰绿或黄棕色,多皱缩破碎;托叶鞘状,棕**,常破裂。有时带花序,花多数脱落,花蕾米粒状。味辛辣。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蓼的种类很多,古代作为调味食用的蓼,主要是水蓼。兹据《本草衍义》、《纲目》等,将《本经》的"蓼实"、《别录》的"蓼叶"均作为水蓼的药用部分,"蓼叶"见本条,"蓼实"另详专条。

28 性味

辛,平。

①《千金·食治》:"辛。"

②《日华子本草》:"味辛,冷,无毒。"

③《纲目》:"蓼叶,辛,温,无毒。"

④《本草求原》:"苦湿,平。"

29 功能主治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

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

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

④《纲目》:"杀虫。"

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

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

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

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

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210 水蓼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煎水浸洗或捣敷。

211 注意

①《千金·食治》:"蓼食过多有毒,发心痛。和生鱼食之,令人脱气, 疼痛。妇人月事来,不用食蓼及蒜,喜为血淋带下。"

②《药性论》:"蓼叶与大麦面相宜。"

212 附方

①治干霍乱不吐利,四肢烦,身冷汗出:水蓼(切)、香薷(择切)各二两。上二味,以水五盏,煎取三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济总录》水蓼饮)

②治风寒太热:水蓼、淡竹叶、姜茅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水泻:红辣蓼一两,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④治痢疾,肠炎:水辣蓼全草二两,水煎服,连服三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小儿疳积:水辣蓼全草五至六钱,麦芽四钱。水煎,早晚饭前二次分服,连服数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脚痛成疮:水蓼(锉)煮汤,令温热得所,频频淋洗,候疮干自安。(《经验方》)

⑦治阴发背,黑凹而不知痛者:鲜蓼草十斤(晒干,烧灰存性,淋灰汁熬膏于半碗听用),石灰一两。二味调匀,入磁罐收贮封固。如遇阴毒,将笔蘸点患处,不二次退透知痛,出黑水血尽,将膏药贴之。(《外科启玄》蓼草膏)

⑧蛇咬伤。用水蓼茎、叶捣敷。

⑨脚气肿痛成疮。用水蓼汁搽洗。

213 水蓼的临床应用

①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

用鲜全草加工成千浸膏粉,装胶囊,每粒含量025克。成人05~075克,日服4次,小孩依年龄酌减。重症可用干草2~3两(鲜草加倍),煎分2次服,每日4次,总量4~6两,直至症状消失盾再服1剂。治疗菌痢、肠炎182例,有效率约95%。疗程1~3天。有报道用30%水蓼煎剂每次100毫升,日服2次,小儿酌减。治疗菌痢108例,痊愈105例,3例配合其他药物治愈。疗程2~5天。水寥有止痛、止血、止泻及制菌作用,无抗药性。

②治疗子宫出血

采用水蓼开花时的地上部分,切碎。取1公斤,置玻璃容器内,以30%酒精2000毫升浸没,常温静置48小时(每天搅拌3次),然后过滤,得滤液约2000毫升,密闭贮存。每服20毫升,2小时1次。共治疗子宫出血20例,疗程1~4天,全部治愈。

214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水蓼的方剂 润肺膏丸

新书》卷十六引《王氏手集》:方名:润肺膏丸组成:水蓼半两,桑针半两,覆盆子半两,枸杞子半两,皂儿(炮

水蓼饮

huǐliǎoyǐn《圣济总录》卷三十九:组成:水蓼(切)2两,香薷(择,切)2两。主治:干霍乱,不

水蓼散

huǐliǎosǎn《圣济总录》卷四十八:组成:水蓼1两,覆盆子1两,五味子1两,京三棱(炮)1两,

水蓼酒

huǐliǎojiǔ《圣济总录》卷一四九:组成:水蓼不拘多少。主治:中水毒,寒热。用法用量:每服1合

水蓼丹

(2味烧存性),牛黄1分(别研末),胡黄连半两,水蓼半两(焙),朱砂半两(研),芦荟1分(研),粉霜

更多用到中药水蓼的方剂

用到中药水蓼的中成药 安魂定魄丹

拼音:ānhúndìngpòdān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

二十五味儿茶丸

牛角细粉,混匀,用儿茶膏、渣驯膏、麝香细粉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水丸;气芳香,

肺安片

杏仁(去油)粉碎成细粉,过筛,备上。麻黄、马兜铃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10倍,时间2小时,第二次加

二十五味马宝丸

、水牛角、西红花细粉,混匀,用蔓青膏、麝香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水丸;气芳香

桑枝膏

稠膏;味甜、微苦。,检查相对密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稀释后,依法测定(附录34页),应为1

更多用到中药水蓼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水蓼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蓼

并不甚辛,好食。保升曰∶蓼类甚多,有青蓼、香蓼、水蓼、马蓼、紫蓼、赤蓼、木蓼七种。紫、赤二蓼,叶小狭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八]蓼实

大者名(丘轨切),则最大者不名笼,陶误呼之。又有水蓼,叶大似马蓼而味辛。主被蛇伤,捣敷之;绞取汁服,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九菜部中品]菜之草

无毒附马蓼水蓼赤蓼植生蓼实(出神农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马蓼去肠中蛭虫轻身(以上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水蓼

辛,生下湿水旁。今按别本注云∶生于浅水泽中,故名水蓼。辛,冷,无毒。集验方治脚痛。先以水蓼煮汤,令温

《雷公炮炙论》:[下卷]毒木叶

金鸡脚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鸡脚 21 拼音名 22 金鸡脚的别名 23 来源 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