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较值得看的古书古籍呀,可以推荐一下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有哪些比较值得看的古书古籍呀,可以推荐一下吗?,第1张

看本《今古奇观》(又名《拍按惊奇》)都是些小故事,不长,意韵深。想修身一定看看《大学中庸》,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尤其是当今社会,修身有德有心胸的人不多,也就更可贵!《世说新语》故事短且发人深省。爱诗词的,《唐诗三百首》《人间词话》《宋词三百首》,少读情词艳赋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从主意上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本人的对于以上两种解读不是很认同,这里把我的感觉写出来,与各位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讨论,请大家多多指教。

我认为要想了解一首诗的真意,首先要找到诗的点睛之处。本诗的真意自然是在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逝去的岁月的追忆,但却又充满了无奈和惘然!可是诗人在追忆什么呢?又是对什么充满了无奈?那就要具体分析前面的铺垫了。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古瑟弦为五十,后演变为二十五,此处为古制。这里的五十实际上只是虚数,没必要考证是否真的就是五十。无端,原指没理由,无缘无故。华年,原意为美好的时光,即青春时光。我认为这里应该是指发生在逝去的岁月里面的诸多往事。这段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数年来之往事,“锦瑟呀,你为什么是五十根弦呢?每一根都象过去发生的件件往事,不管你愿意与否,都要一件件的与你邂逅,和你擦肩而过”。

次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即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而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浑然间不知道是自己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自己。而望帝传说见《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这里借庄周化蝶比喻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杜鹃啼血比喻自己人生的失落,托杜鹃的悲鸣,抒发心中的郁闷。全段应理解为:“世事无常,人生如梦,我哭问青天,命运为何待我如此之不公呀”!

三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而珠为何落泪呢?只因在这月明之夜,本应在沧海之间,吸取明月之精华,可如今却沦落为凡间人们手中的玩物,触景生情,如何能不流泪?戴叔伦曾说过:“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良玉虽生烟以示人,而俗人却不见;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这里应该只是为对仗工整而加的。这段描述了诗人的怀才不遇的烦闷,我本明珠,本当吸明月之精华,炫光芒于世间,可如今却沦落俗人之手,无奈老去,虽然我也竭力以“升烟”表明自己的才能,却没人识别,可叹!

末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结尾点睛之笔,“此情”与首句的“华年”呼应,揭示了全诗的寓意,人生苦短,在自己行将老朽的时候,追思曾经的种种经历,不禁潸然。迷茫之间,时光飞逝,自己虽然才华横溢,虽然努力抗争,可结果却徒劳无功,没人能够赏识自己,无奈之间只能仰天长叹。一切都过去了,还能怎么样呢?只有当作回忆了。但此时心里却充满了惆怅,作诗一首,算作抒解吧!

总观全诗,结合李商隐的人生经历,抱着绝世才华却莫名其妙地卷入牛李党争,终于不为世用。从怀才求仕时的期盼,到陷入党争之泥淖中而不能自拔时的迷茫和悲愤,乃至欲逃不得时之追悔,在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我觉得这首诗应该是李商隐以锦瑟为题抒发了对自己经历了数十年来的官场生涯所能看到的当时社会生活的参悟和感慨。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我国古代十大农书

一、《夏小正》

《夏小正》的经文载于《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传》中。它用夏历的月份,分别记载着十二个月的天文、气象、候和农事。因此,人们认为它是融天文、气象、物候和农事于一炉的混和历。《夏小正》撰者无考。《中国天文学简史》中说:“这本书虽然为后人所作,但其中的天象和某些物候的记载可能反映了夏代的实际情况。”农史学家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中也说:“我们可以把《夏小正》的产生时代推到夏王朝末年。”

《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

您可以在《中国古代农书研究》中读到经过夏纬瑛校正的《夏小正》经文全文,报告中也包含了《夏小正》语译,并探讨了其中天地人物和谐统一的思想。

二、《吕氏春秋》与《月令》

《吕氏春秋》是在秦相吕不韦主持下,由他的门客集体编写的。吕氏的门客有3000多人,他们来自名门各派。因此,吕不韦命令他们著其所闻,集成二十万字的巨著。这部巨著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三大部分。其中的《十二纪》是将春、夏、秋、冬四季按孟、仲、季再分为十二个月来命名的。其各纪的“纪首”就是该月的“月令”。后来有人将分散在“十二纪”纪首的月令集中起来纳入《礼记》之中称为《礼记·月令》 。

《中国古代农书研究》中所说的《月令》既包括《吕氏春秋·十二纪》的纪首的月令,又包括《礼记·月令》。这两者虽然也有文字上少量差异,但是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月令》类农书的特点是:它继承了《夏小正》中天地人物和谐与统一的精髓、发扬了传统的生态农学,并将其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月令》不仅将天体的运动、气候的变迁、物候的演变、农事的活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将阴阳五行引进《月令》体系,阴阳和五行的结合,使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论的结构更加合理。阴阳处于事物的深层,作为事物变化的根据,能够解释系统纵向演进的规律,而五行作为表层结构,便于说明事物复杂的横向交错的关系。阴阳五行的配合,大大提高了从理论上揭示事物系统特征的能力。

《大学》是四书五经中最小的,但它是纲领性文件。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原版字数就这么多,其他都是宋儒给注的。

你说的那个《离骚》版本我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是指哪些错字,不过古代人的错字其实是与文字和印刷的历史有关的。

古籍的错字有有很多原因:

第一,是前面朋友说的,古代与现代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增加,这其实不属于“错”的范围,而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产物。

第二,古籍在文字统一前是根据不同地域而有不同书写习惯的,直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才有了后来文化的普及,当时楚地、秦地、乃至齐鲁燕赵,都有各自的书体,因此在不同国家传播时,认读中出现的错误认识和书写也会延续到后代。

第三,古籍在印刷术发明前,多是以传抄的方式。因此在抄写时就会出现“讹”“夺”“衍”“漏”的情况。

“讹”就是上面说的,错误认字,而后因错就错。

“夺”就是误认某字为其他的字,或者是串行、串篇、串简等情况,抄写时抄错。这也与古书的装订方式有关,一大捧竹简木牍,如果装订绳断脱,重新整理编排次序可是个大问题。

“衍”就是抄写时自己添加了字,而后整篇文章就这样因错就错传给后人。

“漏”是说抄写时脱漏了原文,丢字拉字。

第四,这些问题在传抄和整理成底稿时就已经出了不少问题,当刻于金石、木版上,如果刻工不注意,或者偷懒或者手艺差,或者时间紧,也会出现字的变化和脱漏,比如出现很多异体字、简化字、缺笔字等,如果不及时校对发现,一旦重新拓印成书,就将错误形成固定的模式变成正常的了。

第五,古代君主们经常颁布各种时代的避讳字,一旦遇到就需要以同意字代替原文,后代有时不知道,就误将已代替的当作最早的版本,这样又形成了新的错误。不过明清以后是以缺笔划来处理避讳字,这在认识和考订时就方便不少。

第六,古代名人们也经常会出现自造字,如果后人不察,就会误为错字。

一开始发现楔形文字时候谁也认不认识破译它成为不可能的事情。过了几十年,偶然发现破解文字的钥匙:一块用三种文字雕刻成的石碑。

一般都需要一个类似于罗塞塔石碑这种可以对比的文字材料,才能进行破译。西夏文破译就是这么开始的。契丹文破译也是依靠一份双语材料。

有哪些比较值得看的古书古籍呀,可以推荐一下吗?

看本《今古奇观》(又名《拍按惊奇》)都是些小故事,不长,意韵深。想修身一定看看《大学中庸》,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尤其是当今社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