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早期对地震有什么研究?
由于科学的不发达,古代的人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不是很清楚,常常把地震的发生归因于拥有巨大力量的神灵在作怪,并产生很多传说,如前文提到的地牛翻身、日本的“地震鲶”等。当然,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都是不科学的。
早期的地震记载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顽强地与地震灾害作斗争,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记录资料,观察并记载了详细的地震前兆现象,积累了许多防震抗震的经验知识,在地震的预测和抗震方法的探索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关于地震的记录开始很早,晋代的《竹书纪年》记载,帝舜时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这些现象可能是关于地震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晚期(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季夏纪》里记载了“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范围,是我国地震记录中具体可靠的最早记载。此外,在《诗经》、《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并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早期的地震预测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对地震前兆现象的观察来预测地震,这方面的记载非常丰富,并且成功地预报、预防了一些地震。例如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年),辽宁金县地区的人民根据地声预报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劳动人民预测预报地震,不只是限于个别地震前兆,他们还以综合的观点,对预报地震的前兆现象作了概括。例如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编写的《银川小志》,记载清初一位在官府做饭的炊事员和几位老乡共同总结出了预报地震的前兆,书中说,宁夏地震“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劳动群众除了认为宁夏地震发生的时间有春冬二季居多的特点外,更加重要的是,提出了井水变化、地声和动物异常跟地震的关系,已经有了综合多种前兆现象来预报地震的思想。
早期地震预测工具——地动仪
在地震知识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东汉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观测到地震发生方位的仪器。候风有候气的意思,古人认为地震是由地气所吊起的,因而以此为名。关于张衡地动仪的记载,见于《续汉书》(司马彪)、《后汉纪》(袁宏)、《后汉书》(范晔)三部史书。这些史料记述了地动仪的外观、内部结构、工作过程以及验震情况。
据《后汉书》记载,地动仪以精铜铸造而成,圆径达八尺,外形像个酒壶,机关装在樽内,外面按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各设置一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一个小铜球,地上对准龙嘴各蹲着一个铜蛤蟆,昂头张口,当任何一个方位的地方发生了较强的地震时,传来的地震波会使樽内相应的机关发生变动,从而触动龙头的杠杆,使处在那个方位的龙嘴张开,龙嘴里含着的小铜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发出“当当”的响声,这样观测人员就知道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仪器制成不久便测出顺帝永和三年二月初三在陇西发生的地震,可见仪器灵敏度相当高。但由于统治者对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不够重视,所以张衡在地震方面的研究和发明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地动仪创造出来以后,不仅没有得到推广使用,就连仪器本身也没能受到保护而留存下来。
中外学者经过研究,给予了张衡地动仪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利用惯性原理设计制成的,它的基本构造符合物理学的原理,能探测地震波的首先主冲方向。近代的地震仪在公元1880年才制成,它的原理和张衡地动仪基本相似。和外国相比,张衡地动仪要比西方类似仪器的出现早约1 700年。
知识点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其中一处提到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陟(音治)作登临解,就是说夏朝一个名叫“发”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公元前1831年)登临山东泰山时,正好泰山发生了地震。另一处提到“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就是说又一个名叫“桀”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十年(公元前1809年),某一夜晚天上的流星象下雨一般降落下来,这年在河南西部发生了地震,震后伊河和洛河的水都干了。这两次地震距离现在都有三千八百年左右了,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记载。至于所谓“星陨如雨”, 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陨石雨的史料了。但也有人认为今本《竹书纪年》是后人伪作,不可置信。我们认为,书虽或为后人伪作,但书中所记的事情也许是世代口头相传,不见得完全没有根据。因此,把它当作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1 地震的文言文的翻译是什么
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 帝乙 三年。
《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地震的记载。《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元帝 大兴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黄河长江的子孙》诗:“伟大的中华儿女呵,第一个测出了神秘的地震。”
由以上材料可知,地震这个词自古就有的,不用翻译。
2 地震的古文蒲松龄好像有一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
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
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
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
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郯城(348度,1185度)发生 85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等,山东郯城、沂州、莒县破坏最重。
包括州志、县志、方志、诗文、碑刻等500多种史料记载了这次地震。震中周围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共压毙5万多人,有感半径达800多公里。
蒲松龄28岁时在临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将见闻写成《地震》一文,并配图,收录在《聊斋志异》中。
3 地震的古文蒲松龄好像有一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
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
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
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
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
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有邑
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
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郯城(348度,1185度)发生 85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等,山东郯城、沂州、莒县破坏最重。包括州志、县志、方志、诗文、碑刻等500多种史料记载了这次地震。震中周围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共压毙5万多人,有感半径达800多公里。蒲松龄28岁时在临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将见闻写成《地震》一文,并配图,收录在《聊斋志异》中。
4 有关地震的古文蒲松龄好像有一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
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
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
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
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
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有邑
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
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
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郯城(348度,1185度)发生 85级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等,山东郯城、沂州、莒县破坏最重。包括州志、县志、方志、诗文、碑刻等500多种史料记载了这次地震。震中周围5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多个州县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共压毙5万多人,有感半径达800多公里。蒲松龄28岁时在临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将见闻写成《地震》一文,并配图,收录在《聊斋志异》中。
5 文言文《地震》的翻译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
我当时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烛下对饮,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传去,众人十分惊异,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摇晃,酒杯倾倒,房梁柱子发出断裂声。
大家相互看着,脸色大变。过了好久,才明白过来是地震了,纷纷狂奔出门。
只见外面高楼平房倒而复起,墙倒屋塌之声和小儿啼哭、妇人哀号之声交织一起,像开了锅的沸水一样喧闹。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仆坐在地上,随着地面的颠簸而翻滚。
河水泼起一丈多高,鸡鸣狗叫之声遍布全城。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
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着身子聚在一起,说不出话来,都忘了自己没穿衣服。后来听说某个地方的井被震得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楼台整个变了个方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陷了个大洞,有好几亩大。
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6 地震的解释(文言文)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竹书纪年》 帝乙 三年。
《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献都有许多关于地震的记载。《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元帝 大兴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黄河长江的子孙》诗:“伟大的中华儿女呵,第一个测出了神秘的地震。”
由以上材料可知,地震这个词自古就有的,不用翻译。
人类早期对地震有什么研究?
本文2023-10-18 15:46:0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