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载茶艺的书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载茶艺的书是什么?,第1张

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茶艺的著作是(唐代陆羽的《茶经》)

陆羽对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同朋友们谈茶,论茶,品茶、并对茶的种植、栽培、烹煮等等都做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同时,陆羽把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观察加以归纳总结,最后写成名著《茶经》。《茶经》全书分为十经,共七千余字,内容丰富,记述评实,很有价值。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茶树的植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和地理分布情况。陆羽自从隐居苕溪后,享受着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观察茶树的各方面特性,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首先,陆羽根据观察,依据树的高矮将茶树分为灌木型和乔木型。树高一尺至二尺的为灌木型茶树,树高数十尺的为乔木型茶树。不仅如此,陆羽还对如何区分茶叶好坏作了说明。他指出判断茶叶的优劣由芽叶的形状来决定。其中嫩叶背卷的为上等茶叶。而那些虽为嫩叶但舒张开来的茶叶,其等级就降低了。

陆羽同时还指出土壤对茶树生长的重要性。茶树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优劣,这是相互关联着的。陆羽经过观察思考,把土壤也分为三个等级。生有烂石的土壤为一等土壤,生有砾壤的为二级土壤,生有黄土的为三等土壤。陆羽还提出温度、湿度、日光、坡向等对茶树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同时,陆羽还第一次描述了茶树的分布区域,据核实其基本上与现在掌握的资料相吻合。从中可以看出陆羽曾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观察茶树,研究茶叶;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第二,茶树除自然生长外,还可以进行栽培,这在《茶经》上有所记载。《茶经》上记载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法;一种是无性繁殖,即移植法。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各有其优缺点。因此陆羽提出采用“种瓜法”,“种瓜法”在本质上属于有性繁殖,但在种法上与一般的有性繁殖不同,其目的是使茶树栽培技术更上一层楼。人们从那时起就已经在探索种植茶树更优良的方法了。

第三,茶叶采摘期。由于陆羽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因此,他所说明的采摘期主要指这一带的采摘季节,一般为二、三、四月。茶叶的可采标准一般为长至四五寸长的粗壮嫩芽,带梗一齐采下。陆羽依据长期的经验总结出两条采茶经验:

(一)根据土壤是否肥沃而言,它的采摘方式是,那些生于烂石沃土中、长至四五寸的茶叶便可以采摘了。如果生长环境差,土壤贫瘠,则选择其中看起来比较水灵的来采。

(二)根据当时的制茶技术来说,有雨的日子不能采,晴天但却有云的日子也不能采,否则无法在茶叶新鲜时制作。至于茶叶的具体加工过程,《茶经》中只谈了饼茶。

第四,烹茶。烹茶是制茶的关键性一步,其步骤一般是:首先准备好取火的材料,但必须注意燃料一定是炭。而绝不能是硬质木柴及沾有腥味的含油脂的木柴,这些木柴会影响茶叶的味道。然后准备开始烹茶。先用火烤,烤茶的火候必须严格加以掌握,茶被烤时应受热均匀,用旺火烤并且经常翻动茶叶,千万避免凉热不均。火候是否到,只能凭视觉来判定,多取决于经验。观察时主要以饼茶表面的变化来确定。如果看到茶叶形状像虾蟆背那样时则停止火烤。烤多长时间,烤到何时应视茶的干燥程度来定。停火时不应立即停止而应慢慢将火熄小,使卷起的茶叶重新舒展开,回复到原来状态,然后再继续烤,直至烤干后,在热的状态下即用纸囊包装起来并加以贮藏,以保持茶味。

茶用火烤炙后,捣成粉末,然后进行煮茶。煮茶一般先烧水。后煮茶。陆羽特别注重“用水”,并且依据不同的水源将水分为三个等级。一等为山水,二等为江水,三等为井中水。而各等水中又分为不同级别。烧水同煮茶和烤茶一样需要掌握火候。火候何时处于最佳状态,也只能靠眼睛,凭经验观察。其中煮茶需要经过三沸过程。第一沸,沸腾时水如鱼的眼睛,并伴有轻微的声音,第一沸出现后加入适量的盐。继续加热至第二沸,现象是水从四周涌起,此时舀出一瓢水,并用竹夹将水转成水涡状。然后量出一定的茶放入水中。接下来继续煮至第三沸。第三沸时,茶汤翻滚沸腾,此时将茶汤表面的那层水膜用勺舀出扔掉,并再舀出一瓢茶汤,等到茶汤至沸极时,将第一次舀出的那瓢水倒进去,于是茶汤会被轻微冷却,止住沸腾。茶煮好后、将第二次舀出的那瓢茶汤放入碗中。若茶汤色浅黄,香气纯正,才可以叫做好茶。好茶难得,关键是各步骤的火候很难掌握,但只要精心操作,色、香、味俱全的好茶还是能够做出来的。

第五,饮茶。饮茶有诸多益处,例如可以清热解暑,消睡提神等。陆羽认为饮茶的意义不仅在于此,饮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修养身心的手段,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享受。陆羽特别讲究茶的色、香、味,认为那种“以汤冲泡”的“庵茶”以及用枣、桔皮等再煮几沸的茶如同沟渠间的弃水一般,不是真正的茶。

总之,《茶经》是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它既有历史的经验,也有陆羽实际观察、实践的总结,所述内容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今天读起来也有参考价值。我国的种茶、制茶、煮茶和饮茶法在6-7世纪已先后传入朝鲜。日本佛僧不空、最澄在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先后带饼茶、茶子回国,并种在日本土地上。后来在高僧澄西的倡导下,把煮茶、品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茶道。

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在汉代已出现。

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到唐代,“茶具”一词在唐诗里触处可见,诸如唐诗人陆龟蒙《零陵总记》说:“客至不限匝数,竞日执持茶器。”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唐代文学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诗》有“萧疏桂影移茶具”之语。 宋、元、明几个朝代,“茶具”一词在各种书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礼志》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宋代“茶具”十分名贵,北宋画家文同有“惟携茶具赏幽绝”的诗句。

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画家王冕《吹萧出峡图诗》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初号称“吴中四杰”的画家徐责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对饮时,他趁兴写道:“茶器晚犹设,歌壶醒不敲。”不难看出,无论是唐宋诗人,还是元明画家,他们笔下经常可以读到“茶具”诗句。

说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这类饮茶器具。事实上现代茶具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围。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指采茶者,如《茶经》说:“茶人负以(茶具)采茶也。”“茶籯”是箱笼一类器具。唐陆龟蒙写有一首《茶籯诗》“金刀劈翠筠,织似波纹斜。”可知“茶籯”是一种竹制、编织有斜纹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诗》日“阳崖忱自屋,几日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诗词描写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劳的制茶过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温度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举的茶具之外。在各种古籍中还可以见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瓯、茶磨、茶碾、茶臼、茶柜、茶榨、茶槽、茶宪、茶笼、茶筐、茶板、茶挟、茶罗、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种茶具呢?据《云溪友议》说:“陆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学家《茶具十咏》和《云溪友议》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种。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与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推广,又受大众喜爱。

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华民族是发现、栽培茶树,加工、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悠久的产茶历史,辽阔的茶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精湛的采制技术,形成了源远流长、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中国名茶。中国所以能形成四千余年的茶文化历史,是因为茶具有自然的、诱人的、独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对人体特有的功效。

  中国茶始于神农,兴于唐宋。据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联合部落尊长伐纣,尊长就曾进贡茶叶。西晋(公元265-316年)已有贡茶的记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也记有贡茶。到了唐朝,开始有名茶的记载。各朝代有关名茶的著作如下:

  (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国史补》、陆羽著《茶经》(公元775-780年)以及诗人李白、卢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诗歌中,均有名茶记载。

  (二)宋朝(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床史·食货志》、欧阳修著《归田录》、叶梦得著《辟暑录语》、宋徽宗著《大观茶记》、蔡襄著《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唐庚《斗茶记》、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均有名茶记载。

  (三)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马临《文献通考》对名茶和茶的产地作了记载。西湖龙井始于元代,虞集的《游龙井》诗中有记载。

  (四)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7年。有关茶叶的专著很多,达五、六十种,记载的名茶也多。其中以顾元庆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的《茶谱》和屠隆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90年)撰的《茶笺》,以及许次纾于万历二十五年撰写的《茶疏》这三部书中记载较多。

  (五)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共268元。有《广群芳谱茶谱》、陆廷灿所撰《续茶经》,彭昌运的君山茶诗。

  据查证,清朝以后,传统名茶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有绿茶类: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恩施玉露、长溪珍眉等;黄茶类:君山银针;黑茶类: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湖南天尖;白茶类:白毫银针、白牡丹;青茶类: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凤凰水仙;红茶类:祁门红茶。

  茶叶随着时代的兴衰而时兴时败,特别是战争年代,民不聊生,茶园荒芫,名茶得不到发展,反而有的停产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百业俱兴,特别是近年来,传统的历史名茶得以恢复,新创制的名茶如雨后春笋,这些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名茶,不断满足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名茶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历史上关于谁最早发现茶的说法不一,有多种传说和版本。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说法:

1神农氏: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神农氏亲自尝试吃百草,其中不小心尝到了茶叶,发现具有清热解毒和提神醒脑的功效。

2舜帝:另一则传说称,舜帝在位时发现一位名叫神农的人在山中采摘各种植物,尝试后发现其中有一种茶叶味道鲜美,可以提神醒脑,于是开始普及使用。

3贡禹:山东人认为最早发现茶的是贡禹,他是商朝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师,常年在山野中行走,发现某些野草开花时会散发出一种香气,探究后得知是茶叶。

事实上,关于茶的具体发现和起源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记载,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有不同的传说和解释。

  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茶,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说明茶开始时被利用是和药联系起来的。

在国内,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饮茶的发源时间

  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

  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有饮茶习俗。

  六朝说

  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然而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正确性。

  达摩禅定:

  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 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然还差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提神的效果。

  孙皓以茶代酒:

  根据《三国志--韦曜传》中说,吴国皇帝孙皓率群臣饮酒,规定赴宴的人至少得喝七升,而韦曜酒力不胜,只能喝二升,孙皓便常密赐茶荈以代酒。由此可知三国时代,当时上层社会饮茶风气甚盛,同时已有“以茶代酒”的先例了。

  王肃茗饮:

  唐代以前人们饮茶叫做「茗饮」,就和煮菜而饮汤一样,是用来解渴或用来佐餐的。这种说法可由北魏人杨衔之所着洛阳伽蓝记中的描写窥得。书中记载说当时喜欢「茗饮」的,主要是南朝人,北方人日常则多饮用酪浆,书中尚记载了一则故事:北魏时,南户齐朝的一位官员王肃向北魏称降,刚来时,不习惯北方吃羊肉、酪浆的饮食,便常以鲫鱼羹为饭,渴则饮茗汁,一饮便是一斗,北魏首都洛阳的人均称王肃为“漏厄”,就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几年后,北魏高祖皇帝设宴,宴席上王肃食羊肉,酪浆甚多,高祖便问王肃:“你觉得羊肉比起鲫鱼羹来如何?”王肃回答道:“莒附庸小国,鱼虽不能和羊肉比美,但正是表兰秋菊各有好处。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这个典故一传开,因此茗汁方有“酪奴”的别名。这段记载说明了,茗饮是南人时尚,上至贵族朝士,下至平民均有好者,甚至是日常生活之必须品,而北人则歧视茗饮。其次当时的饮茶属牛饮,甚至有人饮至一斛二升,这与后来细酌慢品的饮茶大异其趣。

  饮茶的起因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人类最早为什么要饮茶呢?是怎样形成饮茶习惯的呢?

  祭品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

  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

  “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

  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的习惯。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广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发源地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西南说:

  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四川说:

  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

  云南说:

  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川东鄂西说:

  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江浙说:

  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其实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某地既是“茶树原生地”又是“神农活动地”,那么答案就是这里了。

,1, 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2,至于第一个种茶的无从考察,可能就 是神农本人 或其后人吧, 3,“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第一个写茶的是唐朝陆羽著的《茶经》。4,“以茶代酒”始于三国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孙皓初立时,抚恤人民、开仓赈贫。后变得专横残暴、终日沉浸于酒色荒*,从而民心丧尽。孙皓好酒,经常摆酒设宴,要群臣作陪。他的酒宴有一个规矩:每人以7升为限,不管会不会喝,能不能喝,7升酒必须见底。群臣中有个人叫韦曜,酒量只有二升。韦曜原是孙皓的父亲南阳王孙和的老师,也就是太傅,故孙皓对韦曜格外照顾。看他喝不动了,就悄悄换上茶,让他“以茶代酒”,不至于因喝不下酒难堪。

你说孔子没喝过茶,孔子同意了吗

原创 大风 孔子茶文化节 2019-04-26

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是哲学家、易学家、军事谋略家、琴学家、诗人、中医养生家等。

孔子喜欢美食,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喜欢喝酒,传说尧帝千钟,孔子百觚,提出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像 孔奇 作

但据现有文献资料,没有孔子如何喝茶的记载,也没有孔子对茶的论述。又有茶圣定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于是,有人断言:北方没有茶树,孔子没喝过茶。如果这样,茶岂不是道家与佛家的事了吗?

一、孔子时代,北方有茶树。

我国近代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其撰写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指出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

根据记载和物证,至少唐代以前北方有茶树。《四库全书》中《封氏闻见录》卷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北方饮茶之兴盛。

《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也可以佐证,在中原地区曾经出现过茶树。

可见,孔子时代北方有茶树,毫无疑义。

二、孔子家乡鲁国当时有茶树

在中国古籍《诗经》、《尚书》、《礼记》、《尔雅》等书中发现过十几则与荼有关的记载,尤其是在《左传》襄公十九年的记载中,发现当年鲁国季孙氏的蒲园中有六棵大茶树,在这里还享过六卿,即开过当时的国际会议。明版《兖州府志》又确认:“蒲园:在城东门外。季文子所树六槚(茶)处也“。孔子与季孙氏有很多交集,曾发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怒吼。作为鲁国风云人物的孔子,很可能饮过茶。

今日山东曲阜衍圣公府(孔府)后花园东北部有一棵树,多年来被人们称作“茶树”,每年将其叶采摘下来晒干后,府内上下饮用,可知孔子后裔多年来也有饮茶的习惯。

三、中国茶文化发源于北方,孔子必受影响,当有述而不作。

《茶经·七之事》中提到最前面的三个茶文化“形象代言人”:神农氏、鲁周公、齐相晏婴,均生活于北方,足见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北方。

晏婴任国相时,力行节俭,粗茶淡饭。《茶经》引文:"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作为美食家的孔子比晏子年少27岁,几近同一代人,无疑享用过茶。

四、孔子周游列国,有饮茶的佐证。

孔子的一生,很多在路上。《论语》记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史记》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在今湖北新洲问津书院一带,这里有一套完整的孔子周游列国路经此地的行迹,如:讲经台、晒书场、孔埠、孔子河、孔叹桥、弦歌里、长沮冲、桀溺畈、坐石、喻茶亭,儒学资源十分丰厚。

问津书院自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碑刻、摩崖石刻等遗存,及传记、传说可以相互佐证,自圆其说。喻茶亭因孔子在此饮茶而得名。喻有两种解释:一是与附近喻姓有关,一是比喻、喻理,孔子在此以茶论道。

五、孔子尊崇周公,倡导克己复礼,必定推行茶礼。

孔子,习周公者也。孔子年轻时就十分赞羡“周公之才之美”。直到晚年,还在惦念自己心目中的老师:“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西周时期,贡茶制度开始兴起。东晋《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园有芳蒻、香茗。”说的是周武王征伐商朝的战争之所以能取胜,重要的原因是得力于“巴蜀之师”的鼎力相助。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分封诸侯,将其宗亲册封为巴王。按周制,诸侯朝觐必以其最珍贵的物产上贡天子,可见茶是当时最珍贵的礼品,它是我国古代贡茶制度的起源。贡茶随后再兴于东汉,从唐朝始作为一种制度沿袭下来,长达几千年。

《周礼·地官司徒》记载:“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该书还说:“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从《周礼》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此时茶已作祭祀之用。

西周贡茶、茶礼的兴起,周公功不可没。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至于为何“闻于鲁周公”,陆羽没有给予太多的解释,只是在《七之事》中录有:“周公《尔雅》:‘槚,苦荼’。”

如此而已,虽然史书上并没有鲁周公本人专门饮茶的记载,但陆羽还是将其与神农氏一起列为茶文化的发现者与推行者。

同样,即使史书中没有孔子专门饮茶的记载,我们也不能确认孔子没有喝过茶,并依此否定孔子与茶文化的关系。

再者,《茶经》未及孔子,但陆羽说孔子没有喝茶了吗?

引申阅读:孔颜乐处,将迎来一场文化盛宴

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载茶艺的书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详细记述茶艺的著作是(唐代陆羽的《茶经》)陆羽对茶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经常同朋友们谈茶,论茶,品茶、并对茶的种植、栽培...
点击下载
上一篇:小草简介下一篇:古书如何保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