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思想主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孟子的思想主张,第1张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哲学思想: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扩展资料:

孟子的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参考资料:

-孟子

孟子时期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

1,孟子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重民保民的思想传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救民众于水火的社会呼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一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名言,体现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国策,也集中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在考虑其统治的对象――民众的生存与生活。追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见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有各自学派特点的民本理论,都曾从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属于自家学派所特有的民本思想理论,中国民本思想的真正起源是在殷商至西周。这是因为在殷商时期,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专横统治,使得当时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平民暴动不断发生。统治集团中的一些开明的政治家开始怀疑“天命”,并且提出要尊重人民,统治才能长久的思想。关于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也都有各自的主张。

2,作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者孟子,他把孔子的德治发展为仁政,孟子的民本思想可谓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他主张以仁政治国御民,他认为“为君者,居高位者必是仁者,有德者才能有位”,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君视臣如寇仇”(《孟子・万章下》),孟子把人民视为诸侯的三宝之一,指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高扬了民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社稷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的思想,这在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重民思想,主张以民为主体,以民为本位,在保障和维护君主利益的前提下,突出民众的利益,主张为政者“听于民”,这在当时可谓是进步的思想。它体现在了富民和教民两个基本方面。

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孟子的“民贵君轻”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在通常情况下,中国古代统治者不仅认同“民贵君轻”的基本思路,而且要求读书做官的人通晓个中道理。要全面地判断“民贵君轻”必须充分注意到“民贵君轻”可以与帝制相匹配这个重大的历史现象。“民贵君轻”体现了国家可变、君主可换,而民众不可易的思想,这在当时确是卓见,这也是继承和发展了远古“民为邦本”的思想。

第二,孟子的民本思想中另一个关注点是富民政策。富民历来是每个统治者所关注的内容,也是民本思想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其中提出了很多政策,如:“不违农时,数髻不入垮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同乐的浪漫图景,同时他也鼓励统治者使用西周时期的奴隶制经济制度来实施仁政的思想。

1、倡导: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3、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4、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哲学思想: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

孟子的思想主张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