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如何解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国学如何解说,第1张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孙子》

、《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括中国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国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画、医药、戏曲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做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这些理论和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和传出文献相补充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文学的介入。因此,国学是开放的、随时代而进步的。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比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节日和各种民俗活动以及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的传统文化等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国学的分类方法其一是“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诗经》、《孝经》、《论语》、《孟子》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等的《新五代史》等;政事史,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如杜佑的《通典》、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四库未列入的一些古代戏剧作品如《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也属集部。

   

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区别在于: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国学相较于传统文化,多了一层学术的含义。学术简介: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学术,是指对于方法的学习。它区别于学习知识。国学简介: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

相较于国学来说 ,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精神学术层面,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中国建筑、语言文字、医药医学、宗教哲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传说神话、传统音乐等等,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跟风国学热,其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

二者互为前提,相互成长,并相依存,逐渐地有了国学,有了国家最主要的,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国家学术,以及那些虽然不是起支配和主导作用,但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学术,然后这些学术不断被人们内省和外化,又形成新的学术,也正因为这样,致是国学与传统文化有相同又有不同。从相同方面来看,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承传下来的文化。从不同方面来看,传统文化是文化,而国学是学术。

简而言之,我国的国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特别事国学中的儒释道文化,世界上几乎找不到匹敌的文化,我们应该有文化自信。

国学中确实夹杂了一些不适合当代主流文化的东西,但那是对国学的误解。并非国学本身有问题。。

“国学”之名,在清末时出现。当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说得通俗点,国学就是所以古中国各派各家的传统著作的合集,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等。

国故:本国固有的学术与文化(多指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等)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关于“国故”、“国粹”与“国学”之关系,“国故”一词包含着中国固有的历史与文化之全体,所指范围最为宽泛;而其中之精华者称“国粹,所以“国粹”所指范围小于国故,乃国故之一部分;以国故为研究对象之学问,称“国故学”,简称“国学”。“国学”可大致理解为“国故学”之简称,“国故”与“国学”有相通之处。但仔细探讨,二者又有区别。前者主要表述客观存在之旧物,而后者则已升华为主观能动之学术追求。

这是一种闹中取静,超脱尘世,闲庭信步的境界。这句话出自国学古籍经典《菜根谭》。意思是:鱼有水才能优哉优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置身水中呢?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在风中。

单看字面意思,这句话描述的只是鱼不知有水,鸟不知有风的现象,但这句话的深意就在后一句“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就是说,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那么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赋的真正人生乐趣。

扩展资料:

《菜根谭》是明末思想家、学者洪应明先生编著,旨在论述人生、修养、为人处世的一部旷世奇作。“谭”字,通“谈”,因此这本书又名“菜根谈”。菜根象征着艰苦清贫的生活,而在艰苦清贫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坚定操守,奋发有为,何期事业不成、理想不能实现?

正所谓:“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锻造一个人的品性。《菜根谭》博采众家,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髓,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通俗化、艺术化、生活化,趣味化。

国学如何解说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子》、《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