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什么?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避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2收藏

避讳是什么?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避讳”?,第1张

避讳主要是避古代帝王的名讳。在古代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名字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够直呼皇上的名讳。因此古人在皇帝登基后就会随之避讳。比如雍正皇帝的兄弟们为了避讳把“胤”字改为了“允”字。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史记》里,把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了名。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后来《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也是如此,因为范晔的父亲叫“范泰”,所以在(后汉书》里,叫“郭泰”的,竟人不知鬼不觉的变为“郭太”了;叫“郑秦”的,也变为“郑太”了。

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不名母名也。

又如苏轼祖父名“序”,即讳“序”字,所以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也跟着不用“序”字,他以“叙”字来代替。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

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比如: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女亘cha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叫刘彻,汉封建社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改为《严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字达五十多个!

避讳的方法

改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空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缺笔法

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讳中字,甚或同音的字,否则可能触犯大不敬之罪。陆容《菽园杂记》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吴中为甚”。这种要求也曾经适用于汉字文化圈临近国家,例如日本、朝鲜半岛。

  避讳始于周朝,《左传》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但当时同音或近音的字不用回避。名讳两字中,只有一个字相同,也不用回避。到了汉朝,这种要求变得非常严格。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回避当朝天子甚至皇帝祖先的名字。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退休浙江布政使彭家屏在族谱《大彭统记》刊登河南生员段昌绪家存吴三桂文告时,乾隆帝之名讳弘历不缺笔,成为彭家屏自杀及段昌绪斩首罪名之一。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书生王锡侯在他删康熙字典写的字典《字贯》凡例写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讳(玄烨、胤禛、弘历),没有缺笔避讳,也有批评康熙字典“然而穿贯之难”的内容,被认为非常不敬,而被依大逆律定罪处斩。

  到了唐朝,有一个字相同也必须回避了,当时著名诗人李贺就是因为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韩愈为此事非常生气,为之作《讳辩》驳斥,“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

  回避君主的名字,叫做避公讳或国讳。一般适用于过去七世代以内。

  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叫做避家讳。

  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例如邱姓就因避讳孔子的名字“丘”而产生。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位时,“仪”曾经是避讳字。清朝灭亡后,中国不再避国讳。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避讳习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会特别注意亲属称谓。

  相反地,欧美文化中许多父子,甚至好几代都同名同姓,代表纪念。而日本也常会用与长辈名字中的字以取名,为示缅怀先人之意。如江户时代幕府将军名中多有“家”字。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主要方式有三:

  一、改字

  1回避君王的名字,叫做避公讳或国讳。一般适用於过去七世代以内。

  避汉文帝刘恒音讳,「姮娥」改嫦娥。

  2避讳自己家族的长辈的名字,叫做避家讳。

  苏东坡(苏轼)祖父名「序」,所以写书时不用序,改用「跋」。

  3回避圣人的名字,叫做避圣人讳。

  孔子之名「丘」曾经是金朝的圣人讳,所以丘姓的一部分改为「邱姓」。

  二、缺笔

  即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清代康熙帝之名「玄烨」,因缺笔的关系,所以字的笔划不写完。

  三、空字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例如「观世音」被称为「观音」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除国讳之外,民间因信仰、迷信等因由,更对甚多日常用词作出避讳,变成一些其他人难以理解的用语,其中突出例子如下:

  中国广东、香港“空屋”:原意为空置的房子,但因“空”与“凶”(即不幸)的读音相似,而改用“凶”之反义词“吉”,因此人们习惯以“吉屋”代替形容空置的房子。

  “通书”:原为一本书籍名字,但因“书”与“输”(即失败)的读音相似,而改用“输”之反义词“胜”,因此人们习惯以“通胜”代替指通书。

  “伯母”:原为年长女性的尊称,但因与“百无”(即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读音相似,而改用“无”之反义词“有”,因此伯母(尤其操粤语人士)叫伯友。

  “肝”脏:五脏名称,但因“肝”与“干”(即枯竭)同音,而改叫“膶”(取湿润之音意),因此(尤其操粤语人士)牛肝叫“牛膶”。

  同理,“舌头”的“舌”,粤语“舌”与“蚀”(即亏蚀)同音,而改叫“脷”(取盈利之音意),因此(也是操粤语人士)猪舌叫“猪脷”。

  日本由于“四”与“死”同音(同样读“し”,人们以代表“四”的固有词“よ”(汉字写成“与”)代替“四”字,如重箱的“四の重”改为“与の重”,本膳料理的四の膳改为与の膳。

  台湾在台湾,“四”与“死”亦是音近。故常避“四”字。如餐厅、饭店常言“‘三加一’位客人”。

在古代,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自己的名字起的好好,却由于避讳必须要改名,比如唐初著名的大将徐世勣,他被赐为李姓,可后来的史书中常常是用李勣来称呼他,中间的世字就没有了。

这是由于唐太宗叫李世民,因此徐世勣中的世与太宗皇帝相同,为了避讳就必须要改名,还有就是北宋的太宗皇帝赵光义,他本名是赵匡义,可他哥哥赵匡胤做皇帝后,为了避讳他就必须要把名改为光义,改名只是避讳的一种方式,古人有着很多避讳的方法。

什么是避讳?古代有哪些情况是需要避讳的?

所谓避讳,主要的对象是皇族,像皇帝,皇后,还有历代的皇帝们,他们的名字里面的字,在民间是不能随意叫和书写的。 甚至一些地名都必须要被改掉,比如洛阳周边有一个著名的虎牢关,在唐朝这就被改名为武牢关,因为唐高祖的父亲叫做李虎,为了避讳国内的这些关隘就不能有虎字,民间也不能随意称呼,书写这个字。皇帝,皇后名字中的这些字,底下的这些臣民都要注重避讳,否则就是大不敬的罪过,没准还会被杀头。

除了皇帝,皇后们外,圣贤们的名讳也不能随意使用,像孔子,老子这些圣人,他们也是避讳的对象。这两种是全国性的,相对来说管得要严格一些,还有两种,其中是家族的长辈,自己长辈的名讳是大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晚辈们不能称呼,也不能书写,在和外人交往的时候更是要注意这点。

比如贾雨村就曾经回忆过,黛玉在读写文章的时候,遇到敏都会改变读音,或者是避开不谈,这是由于她母亲叫做贾敏,需要避讳。本家的人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点,当然这种避讳的范围就比较小,只是管着本家的人,外面与这家交往亲密的人,只是需要平时交流中注意名讳就行。还有一种就是权力的产物,一些官员觉得自己地位神圣,因此就要求下属和底下管辖的这些民众避讳。

在交流与书写的时候都不能用自己名字的字,这就有些过于严苛。避讳除了不能使用相同的字外,还有就是不能用谐音字,熟悉古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谐音,通假字。这些也是避讳的重点,一旦犯了忌讳,相关的字就都不能用,看起来确实是没有道理,实际上有不少人就因此被坑得非常惨,比如像李贺就由于要避父亲的名字,一辈子没有办法去参加科举,他也因此郁郁而终。

还有就是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有很多的字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幸好我们汉字的种类非常多,为了取代这些无法使用的字,就会拿其他的字来代替他们的意思,可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古代,这么做仍然给很多人带来困扰。

有的时候一些皇帝也看不下去这点,像汉宣帝他本名叫做刘病已,名字里面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这就给百姓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避免这些影响,他就主动改为刘询。

当然,像他这样的皇帝是极少数,大部分皇帝根本不在乎百姓方不方便,幸好我们现在就不用担心这点。

那么古代为何要执行这么严格的避讳制度呢?

其实避讳很早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不过当时的避讳并不严格,对于很多人都没有过规定,可随着汉唐这些王朝的建立,避讳范围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严苛,这就与中央集权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君权是在不断强化,不断神圣化,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合法,就利用大家迷信的心里,去宣扬自己皇位的神圣。

既然皇帝都是最为神圣的,那么他们的名字当然是神圣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称呼的,皇帝为了统治的稳固,需要保持神秘,因此皇帝们与底下的臣民都是隔绝开,即便皇帝出行,周边的这些民众也没有机会来见皇帝,谁要有机会见到皇帝,那回家可以吹一辈子去。

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导致避讳严苛的主要因素,如果人人都可以随意去称呼皇帝的名字,那么皇帝就没有什么威严了。同时期的这些文学作品,与碑文,墓志铭这些东西,都为了要避讳,必须要修改其中的不少文字。随着这些朝代的发展,儒家思想对于人们的束缚越来越深,儒家本身就是讲究君权神授,要求忠义,君臣,父子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因此不仅仅是君主要避讳,父亲和家中的尊长也是需要去避讳的,这就让家族的等级制度变得更加严格。

当然,有些人在国内的影响非常大,或者是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为了表达对这些人的敬佩,人们就会主动来避讳。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封建社会对于人们思想束缚的一个标志,统治者们把严格的等级观念灌输下来,底下的这些人就彻底成为了顺民,这对于维护大一统的政权是有帮助的。

不过这种做法很容易就走极端,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就与避讳有着一些关系,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对于地方的汉人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各地的反抗势力一直没有消停过,由于清政府是满人,他们对于统治汉地没有什么信心,明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为了能尽早安定地方,他们就开始兴起文字狱,一方面严禁有人在私下里去传播一些满人忌讳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对于汉地的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控制。

有无数的人因此丧命,这就是避讳的一种极端衍变,这么做对于文化发展没有什么好处。可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为了要严格控制臣民,需要利用强权来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洗礼,一些外族的统治者们也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控制臣民,像清朝的皇帝们就继续把避讳制度给发扬光大。

那么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落后的制度也就被渐渐淘汰,尤其是清朝覆灭之后,封建社会成为过去,人们开始进行思想上的解放,文化也同时迎来大的解放,避讳就彻底成为过去。不过避讳制度也并非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比如很多人自发避讳,是为了表示尊敬,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在文化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现在我们很多人也明白,平时对于一些尊者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这也是避讳的一种好的发展,守礼不是愚昧,而是有素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旧唐书》

古代因为是阶级社会,所以特别提倡上下尊卑有别,因此逐渐地便发展出了避讳的文化,避讳字也就由此诞生了。最常见的避讳有两种,一种是避尊讳,一种是避亲讳,避讳字也主要这两种情况。

避尊讳主要是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帝国后的避皇家讳,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事例。

先秦时期,如果一个贵族做出了功绩,那么他的后代便能取氏。而当时取氏的常用方法之一便是以这个贵族先人的字为氏,由于氏都是两个字,所以中国很多古老复姓由此而来,这其中就包括了皇甫这个姓。

西周后期,诸侯国宋国的国君宋戴公(子姓)有一个儿子名曰充石,他字皇父。其后这个子充石成为了宋国的司徒,他率军击败了长狄对宋国的入侵,但他也在这场保卫家园的战斗中战死了。由于子充石的功绩,所以他的孙子南雍陲便按照当时的传统以他的字皇父为氏代代相传。到了西汉年间,汉武帝为了打击地方豪强势力颁布了《迁茂陵令》,将大量的豪族迁居茂陵,这其中就包括了皇父一族。被迁到茂陵的皇父氏随即改为了皇甫氏,显然是为了避皇家的讳,其后的东汉末年名将皇甫嵩正是出自该家族。

唐朝时期这种避讳文化盛行,所以这种避皇家讳改字去字的例子在唐朝时期也就特别的多,尤其是在唐朝的初年。

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古代官职虎贲中郎将,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在汉朝时设立一直到唐朝都存在。不过虎贲中郎将到了唐朝时改名为了武贲中郎将,这是为了避唐太祖李虎的讳。

这样的例子在唐朝初年还有一个显例,自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立六曹尚书,其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类似官职,慢慢地便衍化为了后世的六部。在唐朝以前六部的名字历朝历代都有变动,唐朝建立后尚书省下设的六部定名为了吏、民、礼、兵、刑、工。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为避李世民名字的讳,民部改为了户部,从此六部的名字定了下来未再变动。

这是机构上的避皇家讳字的例子,人名上避皇家讳字最有名的便是唐初名将李勣了。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坊间流传的隋唐时期堪比诸葛亮、刘伯温的军师徐茂公正是他。徐世勣追随李密投唐后,李渊为了拉拢他赐同姓,于是徐世勣便成为了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后为了避讳,李世勣上表请求将自己名字里与李世民名字中重叠的世字去掉,变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李勣。

以上都是避尊讳字的例子,至于避亲讳字的例子,在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范例。

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有这么一段文字:(贾)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凡中有‘敏’字,她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林黛玉的母亲闺名叫做贾敏,所以林黛玉在写到敏字时都会避讳减少一二笔画。在古代贵族的名是不能随便写出来的,一般都是在祭祀祖先向朝廷谢恩这种非常正式的文书中才会具名。古代贵族说到父母的名所用字会故意变读音,子女对不直呼父母名字这一点,至今在华夏子孙中还根深蒂固。

这里多说一句,现在不少人学着西方人直呼父母的名字,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进步’能跟上时代,这真是可笑。西方直呼父亲名字是他们的一个贵族传统,这是西方封建领主割据林立之下,贵族的子弟们为了彰显身份的一种约定成俗的做法。中世纪的欧洲贵族见面自报家门时,开口首先都会自报自家父亲是谁谁谁,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贵族身份!到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这种贵族派头被欧洲的庶民们也捡了起来,只是衍化成了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还给这种东施效颦的行为加了一个平等的美名。

随着时代进步,阶级消除,避讳字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在网络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避讳是什么?古代的时候人们为什么要“避讳”?

避讳主要是避古代帝王的名讳。在古代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的名字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够直呼皇上的名讳。因此古人在皇帝登基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