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玉蜀黍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玉蜀黍简介,第1张

玉蜀黍释名玉高粱。气味(米)甘、平、无毒。主治(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附方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

详见百科词条:玉蜀黍 [ 最后修订于2009/1/12 18:50:06 共10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神庭为经穴名(Shéntíng GV24,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针灸杂志》),督脉(《备急千金要方》)。属督脉。神庭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的交会穴。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神庭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源性眩晕,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鼻渊,鼻衄,惊悸,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疟疾,眩晕,耳聋,迎风流泪,目翳,癫狂,痫证,中风,喘渴,烦满,角弓反张,心腹胀满,头晕目眩,鼻鼽,流泪,雀目,吐舌,结膜炎,鼻炎,神经官能症,记忆力减退,精神分裂症等。

详见百科词条:神庭 [ 最后修订于2018/5/5 17:39:04 共25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壮骨为经穴别名。即兑端。《经穴纂要》云出《针灸甲乙经》。兑端为经穴名(DuìduānGV27)。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兑:指口;端:尖端。穴在口部上唇尖端,故名。位于面部,上唇结节的中点。正坐仰靠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有清热散风、开窍醒神作用。主要用于口唇及神志疾患等。如口噤鼓颔、口唇动、口疮、口臭、齿龈肿痛、消渴、鼻炎、晕厥、癫疾、狂症、癔病及遗尿等。本穴配合谷、颊车治牙痛;配迎香、合谷治鼻塞;配本神、后溪治癫痫。一般针尖向上斜刺02~03寸;禁灸。

详见百科词条:壮骨 [ 最后修订于2015/6/3 15:48:43 共24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玉蜀黍简介

玉蜀黍释名玉高粱。气味(米)甘、平、无毒。主治(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附方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