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梁、粱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为什么叫梁、粱呢?,第1张

梁、粱相忘于“鱼米之乡”

桥梁之梁和稻粱之粱这两个汉字极其相似,其中是否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呢,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答案。梁、粱这两个字也是很容易混淆的字,常有人把“桥梁”、“栋梁”错写成“桥粱”、“栋粱”,把“高粱”、“膏粱”错写成“高梁”、“膏粱”,把“黄粱美梦”误写成“黄梁美梦”。说到这两个字的区别似乎很好讲,只要着眼于下面的木字和米字底就行。但是说到这两个字的联系就很困难,而且这两个字长期以来其实还可以互为借用,由此引发了对于梁、粱等字源的辨识,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关系的探索。

1古籍中关于梁字的解释

古籍中关于梁字解释,除作跨水桥梁外,要特别关注如下几条。

如《说文》:“梁,水桥也,从木,从水。刅(chuāng)声”。

《毛传》:“石绝水曰梁。谓所以偃塞取鱼者。”

《诗·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这里还牵扯到舟与梁的关系。

《尔雅·释地》:“梁,莫大于湨梁”。郭璞注:“湨(音jú),水名。梁,堤(堤)也。”

《诗经·邶风·谷风》:“无逝我梁,毋发我笱(音gǒu)”。笱

,捕鱼器具。毛传:“梁,鱼梁。”《水经注·济水注》:“梁,水堤也。”《周礼·渔人》:“掌以时渔为梁。”司农注:“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

《尔雅·释宫》:“堤谓之梁,石杠谓之徛。”“徛,步桥也。”《广韵·寘韵》:“徛,立也。”“徛,石杠,聚石以为步渡。”《说文》:“徛,举胫有渡也。从彳(小步走),奇声。

《尔雅·释宫》:“彴(音zhuó),独梁也。”《玉篇·彳部》:“彴,徛渡也。”《广韵·乐韵》:“彴,横木渡水也。”故彴字,一说独木桥,一说石桥,又可释为山间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脚石。

可以看到。梁的字源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捕鱼和鱼梁即水中的堤梁、石磴有关。

梁字演变图(《字源》)

2古籍中关于粱字的解释

关于粱字的解释,除大多作黍粟禾米之名外,还有《字源》:“粱,形声字。从米,刅声。初为刅,后改为刱。(古梁字之一)”。这是从字符的形成说起的。

《古文字诂林》马叙伦:引文,“太宰三农生九谷,郑注有粱。此言种植。”这是从字义的形成说起的,意义很重要。

伤津是津液受伤的意思,一般是指肺胃的津液。伤津这个概念最常出现在热性病的过程中,由于邪热炽盛,往往容易耗伤肺、胃的津液而出现燥热症状。如肺津受伤,则见干咳无痰,或痰少带血丝,鼻燥咽干,喉痛;胃津受伤则见口燥咽干,烦躁,渴饮不止。另外,如果因误汗、误吐、误下或消渴病等耗伤津液,一时出现小便不利或大便难,在《伤寒论》中称之为“亡津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您咨询相关的专业医学人员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天一”这个名字,看似很简单,三横一撇一捺,但是其实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很多古籍对“天一”这两个字有过论述:

《淮南子·天文训》“天神之贵者,莫贵于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向。”

《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天一、太一主承神。”

《周易·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唐·孔颖达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

《易经》当中的话其实也就是说明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深刻道理,解释了天地变化的规律。

东汉郭璞注释《方言》进谓:“饧,即干饴也。”《急就篇》颜师古注曰:“厚强者曰饧。”可见,饧当是熬煎糖化液汁时火候较充分,冷凝后成为凝重甚至固化了的麦芽糖,若经进一步挽打成白色后就成为今人非常熟悉的关东糖了。因此,《齐民要术》在“养牛马驴骡篇”中的“治马中谷又方”里有“取饧如鸡子大,打碎”的话,表明饧是坚硬的糖块,所以这种干饴也叫“脆饧”。而饴则是煎熬时间较短,浓缩程度较差,因而尚保留较多的水分,是比较柔薄如糖稀的麦芽糖,《释名·释饮食》中解释“饧”、“饴”这两个字时,也讲得相当清楚,它说:“饧,洋也,煮来消烂,洋洋然也;饴,小弱于饧,形怡怡然也。”所以陶弘景说:“方家用饴糖,乃云胶饴,皆是湿糖如厚蜜者。”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鲁班在历史上被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鲁班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强行说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扩展资料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鲁班

为什么叫梁、粱呢?

梁、粱相忘于“鱼米之乡”桥梁之梁和稻粱之粱这两个汉字极其相似,其中是否存在什么内在联系呢,至今尚无令人信服的答案。梁、粱这两个字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