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是怎样记载海底无底洞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三探无底洞,但那只是神话传说,在现实中,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因此“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然而我国一些古籍却多次提到地球上有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如《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虫归墟。八绂九野之水,无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为此,世界科学家几经寻觅,发现在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存在着这样一个“无底洞”。由于濒临大海,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的急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万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过。于是曾有人怀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作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白费功夫。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1958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带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接着他们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湖,满怀希望地去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失望。但这并不能表明“无底洞”没有出口,也许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以致无法发现?
为此,几年后他们又进行了新的试验,他们制造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们把130公斤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的海水里。片刻功夫,所有的小塑料粒子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他们设想,只要有一粒在别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发动了数以百计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但仍一无所获。
1 收集关于山海经的古文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 《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目录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大禹 第一卷 《南山经》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 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 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 狌々,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 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 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 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 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 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 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 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 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尃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 足三翼,其名曰 ,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 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 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汸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其神 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为 席。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
英水出焉, 西南流注干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 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 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 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
2 描写上海的古诗句1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3 用现代汉语描写一篇关于三峡这篇古文的文章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4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两岸山峰海拔1,000~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只有100公尺左右。
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地跨两省。
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
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长江三峡风光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拍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4 关于山海的诗句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1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1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5水何澹澹,山岛耸峙-《观沧海》——曹操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5 描写"水"的古文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式解》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第六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 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虚实篇》)
煮海为盐的传说:
古人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食用盐?迄今为止,尚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如同火的使用一样,食用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中国历史上对盐的发现,最早闻名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在山东半岛南岸胶州湾一带,住着一个原始的部落,部落里有个人名叫夙沙,他聪明能干,膂力过人,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打猎,都能捕获很多的禽兽鱼鳖。有一天夙沙在海边煮鱼吃,他和往常一样提着陶罐从海里打半罐水回来,刚放在火上煮,突然一头大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见了岂能放过,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死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熬干了,缶底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点放到嘴里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它就着烤熟的野猪肉吃起来,味道好极了。那白白的细末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从此人们就渐渐的学会了如何使用盐。
夙沙氏的传说自战国汉、唐至宋流传很普遍。古籍《世本》一书记有“夙沙氏煮海为盐”、“宿沙氏始煮海为盐”的字句。《中国盐政史》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夙沙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这就是煮海为盐的传说。
关于海神的传说,最早在巴比伦文明中出现。曾经居住在现今伊拉克东南部的巴比伦人崇敬“艾亚”,因为她是个海神,她的形状类似美人鱼。而在稍后的克里特文明时期,也流传着海神的故事。克里特是地中海的一个小岛,岛上的居民善于游泳和潜水。在公元前3000年时,据说有个卓越的潜水夫鲁劳克斯,为了寻找大海的秘密,就奋勇地投身于海洋之中。上帝为他的无畏精神所感动,就使他成了一个不死的海神。在希腊神话中,全体海神的首领是波塞冬,他动怒时,会用三叉戟拍打海面,这样就会引起狂风。希腊人为讨得海神的喜欢,就在最危险的峭壁上,建立了宏伟壮观的海神庙。
在东方,古老的中国人传说,颇有些特别。在关于海龙王和虾兵蟹将龟宰相的传说之前,则认为以泰山为中心,北到恒山燕山脚下,南达扬子江入海口,东至冀浙海滨,这片三角形的地域称为“中州”,又名“中原”。围绕中原的四面,则是海洋,每个海洋都有一个皇帝统治。《庄子》一书对此曾有记载:“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在古代的中国人看来,海洋是一个充满黑暗和恐怖的地方。“海”这个字“从水从晦”。晦,便是晦暗。又有人记载“海之言,晦昏无所睹。”所谓“无所睹”则表明不可知,这样可以想象当时的中国人对海洋的敬畏程度了。
面对着凶险的海洋,古代的中国人并没有放弃求知的欲望,他们以丰富的想象来获得好奇心的满足。集中描写海外世界山川道里、风土人情的,是那本著名的《山海经》,它里面的人物个个奇形怪状。“灌头国”其人“人面有翼,鸟喙”;“长臂国”其人“手下垂至地,捕鱼海中,两手各操一鱼”;“一臂国”其人“一臂一目一鼻孔”;“长股国”其人“身如中人而脚过三丈,常负长臂人入海捕鱼”;“聂耳国”其人则“双手托其耳,悬居海水中”。古代的中国人也用神话来寄托他们征服海洋的雄心。最为动人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它说的是管太阳升落的炎帝有一个女儿,她叫女娃,在炎帝出巡的时候,失足于东海溺死。她的灵魂化为一只鸟,“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它就是精卫鸟,每天“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最勇敢地向海洋挑战的恐怕是秦始皇了。“始皇梦与海神战,若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侯’始皇乃令入海者赉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
由此可见,人类在它的幼年期,始终抱着一种矛盾的思绪看待海洋。海洋的浩瀚博大使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但海洋的奇幻神秘却对人类又产生了想接近它的魅力。海洋曾是人类最难堪的困窘,为这困窘,幼年期的人类备受折磨人类对海洋的兴趣首先从海的表面开始。当秋天的落叶在水面上随风飘荡的时候,人可能从中得到启发造出了船。1973年,在一次寻找石油的钻探中,偶然在中国浙江余姚发现了河姆渡古人类遗址,从厚达2米的海生贝壳层中发现了一把小型木桨,于是证实了船的历史至少有7000年之久。
海能载舟,最初人类用它在海边巡逻,以捕捉鱼虾。在中国的夏代出现过“东狩于海,获大鱼”的文字记载。而人类驾舟远航以探求世界的秘密,则是晚得多的事情。
迄今所知的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远航是在公元前609年。当时的埃及法老尼科是个求知欲十分强烈的统治者,他不满足他的船队只在地中海游弋,他想了解地中海外的世界究竟是怎么个样子,就雇用了一批善于航海的腓尼基水手,租用了3艘有50把大桨的木船去探知外面的世界。
从此,人类对海洋的梦幻与追求便一页页地书写下去了。渐渐地,一个地方的人的视角扩展到了海的那一边,发现了新的大陆、新的人群,感受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境遇,成功、失败,失败、成功,他们继续寻找,继续着也许是毕生的漂流,于是,无边无际的海洋成了他们的家园;于是,终于发现海洋本是人类的母亲。
海神娘娘的传说
庙相传在宋朝初年,福建省蒲田县海边的一个小渔村,住着一户姓林的渔民。生得一男一女。女儿在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后,月余不会啼哭,父母便起名“默娘”。她自幼好学,聪明过人,8岁从师读经,过目成诵,闻一知十。虽生长在渔村,却偏吃素食,从不杀生吃荤,猪羊鸡鸭,渔虾蟹贝,一概不食,只吃五谷杂粮,鲜果蔬菜,特别喜食海藻菜类,饮雨雪露水,虽体态纤弱,却水性极好,潮夕气象不学自通。为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风浪天,独驾小舟,为渔家抢险排难,救死扶伤。深受渔家村人的爱戴。
一天,默娘的父兄出海打渔,她和母亲正在家做饭,天气突然变了,天空黑云翻滚,大风骤起,巨浪翻涌,雷雨交加,正在烧火的默娘却恍似沉沉睡去。母亲见她睡中咬紧牙关,蹙着双目,手扒脚蹬,一付拼命挣扎的状态,非常吃惊,“默娘、默娘”连喊数声,她也不醒,便使劲推她几下,她才猛然醒来。连叫“不好、不好!”母亲惊问:“我儿,出了何事?”女儿戚然应道:“刚才女儿梦见父、兄在海里翻船落水,女儿手拉着哥哥,口咬着爹爹,正向岸边拼命游来,母亲突然推我,不由得张口‘啊’了一声,似把爹爹丢了,只救得哥哥。爹爹怕是凶多吉少了。”说完,泪珠涟涟。母亲急道:“我儿不要胡思乱说,时候不早,快去海边看他们回来没有?”默娘刚要出门,只见哥哥浑身是水,万分悲痛地进门,扑倒在母亲面前,哭诉道:“我和爹爹正在拖网扑鱼,天气突变,海面风大浪高,爹爹砍断网绠,我们摇橹加棹,紧急收港,可风越刮越大,两三个巨浪,就把船掀翻了,我们一摔进风浪窝里,不大一会就浑身无力,游不动了。这时就觉得有人拽着我的衣服往岸上拖。开始爹爹和我还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爹爹不见了。天黑了,我上了岸,到处找爹爹也来找到,只得回来。”默娘妈哭得死去活来,全家家披麻戴孝,发送了爹爹。
母亲知道女儿不是“凡人”。“默娘救亲”的故事也慢慢地在渔村传播开来。许多船家渔民想起往日遭风遇难,总好像有灯引路,有人推送,遂得脱险平安。便议论猜测,那必是默娘所为,纷纷前往拜谢,祈求保佑。一时门庭若市,消息传遍沿海及诸岛,惊动地方官府。天机一经泄露,默娘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对哥哥道出实情:“我本是东海龙王之女,脱离龙宫,下凡人世,为的是济危救难。现在人皆知我,凡身便再难生活于世上。近日,我多次梦游神往北方一处宝地,意在那里留居升天,便我济难助人,普救众生,望兄助我!”
于是,兄妹驾一小舟,沿漫长海岸线,晓行夜宿,朔北而上。渡过长江口,穿越连云港,开进胶州湾,却不见宝地踪影,驶过“天尽头”,进了龙须湾,不是意中的佳处;看过养马岛,驻足芝罘山,观望烟台山,亦非仙山良居。船过老爷山,远望黄渤海交汇处的一列群岛上空,紫光笼罩,瑞气缭绕,峰峦清幽,岩涧陡峻,松柏参天,修竹茂密。默娘虽未到过此地,却好像似梦中所见,旧日所想的仙山佳处。兄妹急忙赶进群岛,环游数岛,但见居中一小岛,仿佛是一只巨大的五彩的凤凰,静卧水中。默娘轻移蓬步,登上仙境,但见岛上云遮翠岭,雾障清峦,曲水流响如韵,松竹碧绿欲滴,特别是站在那“凤凰”的脖子上,前后两山夹一川,左右海水分两色,格外清丽敞亮。抬头望,天空透清碧兰;看脚下,海水平镜墨绿。放眼四周,东有南、北长山岛,西邻大、小黑山岛,北对一线排列着的猴矶,瑭琅诸岛礁,南望远山的蓬莱大陆,群岛环抱这一辽阔的海湾碧塘,可锚泊成千上万船只,而不受风掀浪涌之扰,岛礁之间尚有五、六个海域通道,伸向四面八方,广连五湖四海。这一天然良港福湾,更是普渡众生,保佑南来北往船只免遭劫难的好地方。
福祗选定,默娘向兄长道别:“哥哥快回老家,代我在母亲面前多尽孝道。我虽不在你们身边,但魂灵永随左右。今后,你们有啥急难之事,只要喊我三声,我会即到相助。我在此宝岛良湾,坐守黄渤海要道,外通五湖四海,静心致志为船家渔民排险解难,随我终生宿愿。”说完便闭目静坐,不吃不喝,无声无息,打坐三日,化为一尊石像。远近船家渔民闻讯,齐聚小岛,焚香烧纸,顶礼膜拜。积极响应倡导者,纷纷捐金集资,建造一座庙宇,供俸着默娘的石像,尊为海神娘娘。从此,神庙名扬四海,传遍神州。小岛也因此叫做“庙岛”。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福建的商会名士不远万里,追寻而来,在庙岛重修了娘娘神庙——天后宫,精塑娘娘金身。
海神娘娘升天以后,乘风踏浪,灵游四海,普救众生。哪里有难,她便哪里显灵,哪里遭灾,她便哪里出现。娘娘显灵救难,祖祖辈辈,家喻户晓。海难中求助于娘娘,更是人们战胜劫难的一种精神力量,四海船家无不对海神娘娘虔诚恭敬。传说最多最广的当数海难中“娘娘赐灯”保佑的故事。每当狂风肆虐,恶浪排空,天海难分,黑暗无边的危难时刻。船只遇难,只要连喊三声:“娘娘保佑”!那船头的不远处,准有一盏红灯,仿佛是娘娘擎灯引路,船头前面,即刻闪开一条金光平静的海水通道,跟着红灯走,沿着金光行,总能化险为夷,安全抵达海岸,就是再大的风浪,也保准平安无事。在无数海岛渔村里,更有“娘娘歌舞镇风浪”的传说。每当海上风起浪涌,海难天灾临头,船只遇险未归之际,渔村老少便拥向海边,跪拜滩头,焚香烧纸,为出海亲人祈保平安。高声喊着:“娘娘保佑!”海神便乘风驾云,赶到海边,轻声吟唱,翩翩起舞,说来也怪,海神的歌声传开,风便悄悄地息了;海神的裙裾飘过,浪便慢慢地平了,海上的亲人便好生生地回岸归港了。类似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与日俱增,在船家渔民中,祖祖辈辈,延绵不断,越说越多,越传越广,越讲越神。在长岛县的北五乡镇,至今仍有健在的老人,能活灵活现地讲述当年亲身经历过的海难中得到娘娘的救助和为亲人祈祷而受到娘娘的荫护,平安脱险的真实故事。这也正是天后宫建庙以来,历朝各代,一修再修,四海船家,八方渔民,对海神娘娘顶礼膜拜,近千年香火不断的缘故。 :《老人与海》,美国作家海明威著。《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但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光了,桑提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
绘画: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壳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就是艺术诞生的隐喻。
在我国的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的诗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还有哪些古籍记载了海市蜃楼?
史书记载《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海市蜃楼》——选自《梦溪笔谈》(沈括)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或曰:“蛟蜃之气所为”,疑不然也。欧阳文忠曾出使河朔,过高唐县,驿舍中夜有鬼神自空中过,车马人畜之声一一可辨,其说甚详,此不具纪。问本处父老,云:二十年前尝昼过县,亦历历见人物。土人亦谓之海市,与登州所见大略相类也。
南宋遗民林景熙的《蜃说》,全文一百多字,是描写海市蜃楼最好的一篇散文之一。
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蜃气楼台之说,出天官书,其来远矣。或以蜃为大蛤,月令所谓雉入大海为蜃是也。或以为蛇所化。海中此物固多有之。然海滨之地,未尝见有楼台之状。惟登州海市,世传道之,疑以为蜃气所致。苏长公海市诗序谓其尝出于春夏,岁晚不复见,公祷于海神之庙,明日见焉。是又以为可祷,则非蜃气矣。”
明朝方以智《物理小识》:“睢阳袁可立为抚军,时饮楼上。忽艨艟数十扬帆来,各立介士,甲光耀目,朱旗蔽天,相顾错愕。急罢酒料理城守,而船将抵岸,忽然不见,乃知是海市。”遂诗兴大发,在蓬莱阁上留下千古名篇《观海市诗》。
袁可立《观海市》诗并序(《蓬莱阁诗》中记述海市最真实得体的文章)
刘献廷《广阳杂记》
莱阳董樵云:登州海市,不止幻楼台殿阁之形,一日见战舰百余,旌仗森然,且有金鼓声。顷之,脱入水。又云,崇祯三年,樵赴登州,知府肖鱼小试,适门吏报海市。盖其俗,遇海市必击鼓报官也。肖率诸童子往观,见北门外长山忽穴其中,如城门然。水自内出,顷之上沸,断山为二。自辰至午始复故。又云,涉海者云,尝从海中望岸上,亦有楼观人物,如岸上所见者。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渤海,旧称勃海、北海,它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内海。渤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遥相对峙,像一双巨臂把渤海环抱起来,海岸线所围的形态好似一个葫芦
根据史料记载,在西周时期,中国海还不存在具体海区的名称,凡是能见到的海,一律都称为"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增加、渔业的兴起以及沿海一带海洋灾害的不时发生,人们开始把海域加以命名区分。
据古籍记载,渤海曾被称之为勃海,苏秦曾说:齐北有勃海,田肯曾说:齐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
而在《韩非子》中记载:齐景公游于少海,故渤海又曾被称之为少海。
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发现,渤海以东竟存在一个无底深渊,书中记载到:“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山海经》中提到了这个无底深渊有一个少昊之国,相传少昊的母亲是皇娥,她在苍茫大海上遇到了白帝之子,他们泛于海上,游漾忘归,十分惬意,后来他们生了少昊。
《列子汤问》中对于这个无底深渊有更详细也更富有原始神话的记载,其中说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帷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为归墟。八弦九野之术,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而减焉。”
这句话是说,在渤海的东边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很深很大的沟壑,这个大壑又叫归墟,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天地间的水都流向这里,但是奇怪的是这里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
由此可见,渤海之东的确存在一个神秘的无底深渊,那里离渤海有很远的距离。翻看地图发现,在渤海以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名为马里亚纳海沟。
这里深达一万多米,是地球的最深点,据勘测研究发现这条海沟的形成已有六千余万年
。
在这世间最深的“无底深渊”,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据探查发现,在八千余米的深海,存在着一种神秘的鱼类,这是一种被称之为“狮子鱼”的生物,它浑身成白色,形状和常见的鱼类相差极大。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在探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么奇怪的鱼类,谁会想到还有这种生命体存在,说出去都会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至于那万米之下的“深渊”中隐藏着什么,目前还尚未探明,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有所发现。
先秦古籍《世本·卷一》云:“黄帝时,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则称:“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宿沙即夙沙。隋代虞世南的《北堂书钞》引《世本》云:“夙沙氏始煮海为盐,夙沙黄帝臣。”上述记载表明夙沙煮海为盐之事应是发生在五六千年前的黄帝、神农时代,即中国古代农耕生活的开始时期。
(从史前到18世纪末)
海洋学知识是在海洋生产实践和航海探险中开始累积的。这个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阶段和海洋地理考察阶段。
古代阶段
(从史前到14世纪)在中国,5000年前出现了独木舟,3000年前出现了木帆船。公元前200~公元100年,中国沿海航线已经畅通,并开辟了通过朝鲜半岛到达日本诸岛,绕过中南半岛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等航线。据文献记载,公元12世纪初中国人已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距今4000~5000年前,居住在地中海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希腊克里特岛的居民,已具有一些海洋知识。公元前2000~前1000年左右,腓尼基人曾利用太阳和行星的位置确定方位,开辟了从直布罗陀海峡远航大西洋的航线,发现了加那利群岛。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人通过红海,进行了环非洲的航行。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地图。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之间,挪威人曾越过大西洋,发现了格陵兰和纽芬兰,并在那里从事渔业活动。
由于航线的开辟和航海活动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海洋现象的认识。其中突出的是对潮汐现象及其成因的认识。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气象学》中记载了潮汐现象;古希腊皮西亚斯记录了大潮与小潮,发现了潮汐主要起因于月球。公元前2世纪,巴比伦赛留卡斯在波斯湾对潮汐进行观察,并与地中海(几乎无潮汐)进行了比较,还发现波斯湾日潮不相等现象。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波西东尼斯(Posidonius,波塞多纽)在加的斯观察潮汐,发现潮差受月球相位的影响。公元1世纪,中国王充明确地指出潮汐同月相的相关性。公元8世纪,中国窦叔蒙在《海涛志》中,不仅指出了潮汐和月相的相关性,而且论述了海洋潮汐变化逐日、逐月、逐年的周期性,建立了现知世界上最早根据月球位置推算出每月和每天高、低潮的图解表。公元11世纪,中国燕肃在《海潮论》中分析了潮汐与太阳和月球的关系,潮汐的月变化以及形成钱塘江涌潮的地理因素等。
海洋生物知识随着航海也积累起来,如公元前300多年,亚里士多德在《动物志》中记载了爱琴海 170多种动物;公元前2~前1世纪,中国的《尔雅》除记有海洋动物外,还有海藻的记载。
古代海洋探险的另一大贡献是证实地球的形状。公元前5世纪,巴门尼德宣称地球是圆的。公元前250年左右,厄拉多塞尼计算出地球的圆周长为 39690公里,与地球的实际周长十分接近,并画出了地球的经纬线,提出了绕地球航海一周的想法。公元2世纪中叶,托勒密地图绘有海洋。他指出大西洋和印度洋同地中海一样,是闭合的大洋,并认为地球东西两点彼此十分接近,如果向西航行,则可以抵达东端。这一观念在1300多年后,启发了哥伦布的向西远航的设想。
史书是怎样记载海底无底洞的?
本文2023-10-18 19:03: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4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