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4收藏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第1张

第一,选择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多汗症有较好的疗效,多汗症在中医理论中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情况。而对于自汗的治疗,往往会选择一些益气固表止汗的方法,往往会选择玉屏风散,或者是其他一些止汗固表的药物。另外对于盗汗的患者,往往会选择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或者是杞菊地黄丸来滋阴降火、缓解多汗的情况。

第二,是选择西医的方法进行治疗。西医主要是应用一些口服药物或者是手术治疗,以及一些外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口服的药物,主要是缓解焦虑、镇静安神的药物,其中包括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而外用的药物,往往会选择一些止汗的干燥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所以慎重选择。而对于手术也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应该慎重选择。

你好,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浮小麦、五味子、糯稻根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乌梅、黑豆、桃干等。中成药建议服用玉屏风散(口服液,颗粒)健脾、固表、止汗。

常用的食疗验方:

1、生黄芪20克,大枣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气虚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盗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人参、党参、沙参、黄芪等选一种炖腔骨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2、黄芪羊肉汤滋养敛汗

[方 剂]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怀山药15克。

[制用法] 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捞出后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三味中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饮汤吃肉。如小儿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用。

[功 效] 健脾补虚,滋养敛汗。主病后体虚自汗、盗汗。

3、燕麦米糠治虚汗不止

[方 剂] 燕麦50克,米糠25克,饴糖15克。

[制用法] 将前二味水煎,去渣。分2次服,服时加饴糖调味。

[功 效] 补虚敛汗。用治自汗、盗汗、虚汗不止。

[验 证] 屡用神效。

4、肉麸汤圆有止汗功效

[方 剂] 小麦麸100克,猪肉末250克,水磨糯米粉250克,葱末、姜末、盐、酱油各少许。

[制用法] 将小麦麸与肉末、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肉馅,水磨糯米粉加水适量,拌成软料,再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后可随量食用。

[功 效] 用治虚汗、自汗、盗汗等。上方2剂好转。6剂痊愈。

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用法: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用法:

加减:发热甚,加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湿热蕴蒸证

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用法:

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阳脱证

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治法:回阳固脱。

用法:

加减:口渴舌燥,加麦冬、五味子。

对精神紧张伴失眠等症者,可给镇静剂,如安定等。心率加快者,可给心得安等。

单方及成药:

★麻黄根10g,牡蛎、浮小麦各20g,水煎服。

★黄芪、浮小麦各15g,大枣5枚,水煎服。

★天王补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 夹脊穴(颈3-5)、间使、三阴交为主穴,配阴郄、复溜、太冲、内关等穴,交替使用。

常用止自汗中药:黄芪、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五倍子等,可辨病、辩证基本上选用。 1.黑大豆15克,浮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参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麦麦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连服数天,适用于病后自汗。

4.沙参兔肉汤:本汤养阴益气敛汗。沙参20克、玉竹20克、广陈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汤。

5.桑葚茶:本茶养阴止汗。桑葚子20克、五味子15克、糯稻根45克,煎水代茶。

婴儿自汗中医食疗法

1黄芪生鱼汤:本汤健脾益气,收敛固液,用于气虚、表虚及阴虚。

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红萝卜60~100克、生鱼200克(微煎),煲汤。

2糯根乌豆汤:本汤固表养血,用于虚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净)、黑豆30克、煲水代茶。

多汗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第一,选择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多汗症有较好的疗效,多汗症在中医理论中分为自汗和盗汗两种情况。而对于自汗的治疗,往往会选择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