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女年龄称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3收藏

古代男女年龄称谓,第1张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0岁

度;赤子,襁褓;汤饼之期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1岁

牙牙;周晬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指小孩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2-3岁

孩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7岁(女)

始龀、髫(tiaoˊ)年

始龀、髫(tiaoˊ)年:女孩7岁。

8岁

童龀[chèn]、总角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童龇”,指儿童少年时期。

9岁

九龄、指数之年

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

10岁

黄口、幼学、外傅之年

10岁以下的少儿通称,即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代称也。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十岁称幼年可以出外就学。后来就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12岁(女)

金钗之年

女孩子到了12岁就可以头带金钗

13岁(女)

豆蔻年华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3-15岁(男)

舞勺之年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14岁(女)

“二七”之年

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15岁(女)

及笄或笄年

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15(男)

束发、成童、志学之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15-20(男)

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16岁(女)

二八、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女子16岁称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两个“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开,二八一十六,故称。女子十六岁还可称“碧玉年”。如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18岁(女)

“二九”

女子18岁可称“二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本来男女皆可用,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20岁(男)

加冠、结发、而冠、弱冠、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20岁(女)

桃李年华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24岁(女)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至婚嫁年龄(女)

摽梅之年

比喻女子适婚年龄。而多误写为“标梅之年”。[摽梅]谓梅子成熟后落下来。后因用“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摽梅中的“摽”读作“biào”,摽梅”指“落梅”摽梅之年古意中是指适合出嫁之年。

30岁(男)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30岁称“而立”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30(女)

半老徐娘

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40岁(男)

不惑之年

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50岁

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及艾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

半百即50,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等。50岁又称“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50岁又称“知命”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指认识天命,按现在的说法,应为认识自然的法则。

51岁

“开六”

古人称老年人年龄进入一个新阶段谓之“年开”。十年为一秩,开六即第六秩的开始。况周颐所著《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近人称寿五十一岁曰开六,六十一岁曰开七。”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6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耆[qi]

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耳顺: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杖乡:意思是六十岁可以拄行走于乡里。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61岁

开七、华甲、还历寿

华甲的甲,即甲子的甲,华字的繁体字可分为六个十字和一个一字,所以称61岁为“华甲”。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64岁

破瓜

因瓜字可分为“八八”两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用为64岁的代称。

7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七十岁的代称。

致事、致政是一个意思,即辞去官职,也叫致仕。“悬车”也是致仕的意思。古人一般都到七十岁时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而悬车。

71岁

开八

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77岁

喜寿

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伞寿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

80-90岁

耄耋之年

耄耋(mào dié)80~90岁称耄和耋,也用作对老年人的泛称。尢以九十岁称谓多。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90岁

上寿、望九、鲐背之年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

白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期颐之年

期颐、期颐之年: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108岁

茶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岁

双稀、双庆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我国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而古代女性的结婚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男性为二十岁。例如:汉朝和两晋时期,男女结婚年龄在16岁左右;部分朝代女性的结婚年龄可能会降低到14周岁。清朝时,男子16岁,女子14岁。

古代人结婚确实比较早,甚至于十四五岁抱孩子的情况都很常见。放到今天这绝对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况,要知道十四五岁也就是中学生的年纪,他们都还是孩子啊。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之所以是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平均寿命低

由于医学条件比较落后,小孩子的夭折率是相当高的。大家看历史书上的一些介绍,即使是一些大富大贵人家,甚至是皇室宗亲,很多小孩子都夭折了。光绪皇帝出生于醇亲王府,照说他的家族肯定是当时全中国的顶级家族,享有国家最好的医疗条件,但是至少他的一个哥哥,两个弟弟都夭折了。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寿命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如今的民众大多都能突破六十岁的大关(无病情况),看到七十多岁的老人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不过古代就不是如此了,由于古代时期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比较低下,所以人们的寿命也保持在四十多岁的水平,六七十岁的人绝对称得上是高寿。

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能够活到70岁的人是非常罕见的,跟现在相比,就相当于看到了100岁的人一样。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而已,所以既然人的寿命这么短,结婚的年龄自然要大大提前一些。否则如果按照现在的年龄结婚的话,小孩子还没有长大,大人就已经逝世了,这样对家庭的传承肯定是不利的。

这种情况就导致古人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暂,他们的一生也就有点“着急”,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十三四岁就是最好的年龄,在这个阶段结婚生子是最合适的选择,这样一来也能成功把孩子养大成人。

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要早早结婚,否则的话有没有后代可能就难以保证。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第二、生活压力大

这一原因并不是针对所有家庭,不过大部分家庭都面临着抚养子女的巨大压力。

古代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普通的民众很难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古代的家庭往往有多位子女,这就导致普通的家庭生活非常艰难。

再加上那个时期对男孩比较看重,女孩的地位相对低下,一旦生活有点抹不开了,家中的父母就只能想办法将幼女嫁出门去(出嫁条件很低,所以一般都能找到人家接手),这便是所谓的“不养闲人”,这样一来家里不但少了一个吃饭的人,还能带来一些彩礼收入,这也就导致对女孩的抚养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而对于男方家庭来说,多个人就多个劳动力,反正都要讨老婆传宗接代,早点结婚便早点生娃。如此家族才能更快的繁衍,更加壮大。

总之,古时候的孩子,只要不上学了早早的就去干点啥,用来补贴家用,哪像现在的孩子,好吃好喝的放到嘴边还不吃,天天浪费粮食。

很多女孩子的家庭为了减轻负担,早早的就把孩子嫁了出去,这样自个也能省下一口粮食。

因为思想问题,认为女孩早晚是别人家的,所以也就不再养着了。

男孩早早地成亲了,就可以分出去单过了,分家另起炉灶了,过得好坏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第三、古代政府鼓励生育

古代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依据就是人口,从战争方面来说,古代的冷兵器作战主要就是人数上的比拼(以少胜多的战役非常稀少,大部分战役都是人多者胜出),人数的增加就意味着国防力量的强盛。

从经济方面来看,古代时期大多都是农耕社会,民众种出的粮食越多国家则越富有,那个时期种田没有什么工具和化肥,所有的工作都是要以人力完成,所以人口多少也决定了国家的富有程度。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统治者就开始着手干预社会的生育年限了,由于古代幼儿的成活率比较低下,一位女性生的多位孩子中只有少数几个能长大成人,为了强行拉升国家青壮年的“补充量”,中央政府只能采取“早孕多生”的政策来弥补成活率低下造成的影响。

虽然说女性在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生子有很大的风险,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但是统治者为了提升国力,并不会特别考虑女性的状态,所以在古代的很多时期里都有专门的生育年限规定,比如说普通人家的女孩过了多少岁不出嫁要多缴纳税赋等,这也是古代结婚过早的重要原因。

当然,不仅仅是政府鼓励,民间的思想观念也很重要,国人自古讲究多子多福,所以就会让孩子早点结婚,这样生孩子就会比较早,然后好来一个儿孙满堂。

很多老人都一样自己儿孙满堂,然后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自然让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会定下娃娃亲,等十几岁的时候就结婚了。

当然了,结婚早晚和古代现代没有特定的联系。事实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女性满18岁就能结婚。例如::丹麦、波兰、美国、日本、越南。罗马尼亚、巴基斯坦这样的,男子18岁,女16岁,就能结婚。菲律宾甚至规定,男16岁,女14岁就能结婚。

咱们鼓励晚婚晚育,主要是因为人口太多了。而且,现在青年人上完大学,也就21岁了。之后,还要参加工作,等工作稳定了,再结婚。这么一来,很多人把结婚年龄推到了25岁以后。

而古代就不一样了,没有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很少有人上学到20岁。在加上,古代农耕社会,劳动力就是家庭财富。多生孩子,早生孩子,才能给家庭提供新的劳动力。所以,那时候结婚大都不会超过二十岁。

芳龄: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古代女子的年龄的表示很特殊,使用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的。如二八芳龄等等,就表示该女子今年十六岁了。

而在古代,男女结婚的年龄又有多大呢?据史料记载,先秦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晋武帝令: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礼》:男十六,女十四。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古代男女年龄称谓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0岁度;赤子,襁褓;汤饼之期度:小儿初生之时。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