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将20万部中国古籍数字化,这波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代表建议将20万部中国古籍数字化,这波操作的目的是什么?,第1张

代表将20万部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扩大这些古籍的影响力,在这个快节奏、数字化的时代,代表的想法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尽最大可能保证古籍的继续流传。

古籍中蕴含着很多古时候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有的是偏向于人物记述,也有的是偏向于生活技巧等等,种类繁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古籍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推敲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想要把古籍发扬光大,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古籍、阅读古籍,但是因为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的问世,使得大家更加专注于电子书等的阅读,对于古籍来说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

也正因为抓住了大家更倾向于阅读电子书的契机,所以代表才会提议将中国古籍进行数字化,一方面这样的做法是在带动着古籍和社会整体趋势靠拢,也是在不断朝着新时代的契机一起进步,虽然是古籍,但是相信随着古籍不断数字化,这些古籍将会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阶梯;另一方面数字化后的古籍,同电子书一样,阅读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甚至于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可以将古籍中晦涩难懂的部分直接链接白话文的解释,这样一来,阅读古籍不但不用考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甚至于连一般都会担心的看不懂问题也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古籍,可以说这也是很好的社会现象。

在我看来这个提议是很符合现在社会现象的,同时也能解决社会问题,最重要的是为古籍阅读、流传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可多得的解决方式,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当然也很是希望这项提议能够通过。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隶书的转变下面简要介绍以下不同形体汉字的特点:

  1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应用在商代后期相形程度较高,字行的方向相当不固定

  2金文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程度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3大篆这是西周晚期的文字上承西周的金文,下启秦代的小篆

  4小篆这是春秋战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体有所简化,相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5隶书隶书产生与战国晚期,西周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较长的横化略呈微波起伏之势,向右下的斜笔带有捺脚

  6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草书使用连笔,书写快界,但是难于辩认

  7行书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行书逐渐演变为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比草书容易辨认,也容易书写

  8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有撇,捺和硬钩,波势减少,笔画也趋于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以上是参考网友“备封马_乙”在2007-2-1412:50发表的答案

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概念及国族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建立国族的重要概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的话语中,渐渐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经由最初的强调满汉之辨和排满,到梁启超的主张“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再到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终于使“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共同体的代称

  但是,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还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才最后完成(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三点原因导致:

  1、大规模抗战使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历史命运与集体记忆;

  2、国共联合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3、战争造成的人员迁徙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隔绝)抗战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祖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由衰到兴的历史性转折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和发展,在现在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与中国的国家、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和发展,具有广泛的涵盖意义同时,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中国的一个代称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三、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四、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五、明、清(鸦片战争前),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原始社会

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时期。

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我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战国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立为诸侯。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

秦朝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

刘邦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

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刘邦被封汉王。西汉纪年开始。

汉朝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项羽自杀,刘邦称帝。

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亡。

公元23年昆阳之战,刘秀大破王莽军,新朝亡。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三国

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魏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南北朝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南北朝开始。

隋朝

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唐朝

公元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宋朝

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称帝,建立北宋, 后周亡。五代结束。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元朝

公元1271年忽必烈称帝,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公元1279年元军攻占厓山,南宋亡。

明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明军攻入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亡。

清朝

公元1636年李自成称闯王。后金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另类时代划分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物证,可将中国历史(炎黄文明)划分为十个纪:

炎黄、虞夏、商周、齐楚、秦汉;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黄纪: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约两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纪)。以农业社会、母系社会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父系社会初期为准。炎黄纪已经出现私有制、商业、战争、奴隶。

二、虞夏纪:以龙山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约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纪)。二里头文化兜底:以青铜器时代初期、双轮车、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标志为准。传说时代的颛顼、帝喾、尧、舜、禹或可研究纳入本时代故事集。

三、商周纪:青铜器时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为典型代表。成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为本时代三部曲。约八百年。

四、齐楚纪:铜铁并用时代,约六百年。以齐楚为代表的众多周边族群势力(分别代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大规模融入华夏,为最终形成汉族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溃、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东迁,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商鞅变法、长平之战等等重要历史故事。

五、秦汉纪:铁器时代初期,中国进入帝制时代。

六、魏晋纪。亢龙有悔,黄巾起义,三国两晋,五胡乱华,十六国走马,南北朝并立。

七、隋唐纪。凤凰涅盘,盛世隋唐,隋文科举,大乘玄奘,贞观天可汗,则天女皇帝

八、宋元纪。天下一家,地狱天堂,文明臻极,野蛮大成,

九、明清纪。

十、共和纪。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辛亥,北伐长征,民国共和,抗战翻身。

1、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排列:

简册—卷轴装—经折装—线装

2、简介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历经简策、帛书卷子装、卷轴装、经折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演变,这既与书籍的制作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有关,又与古人书籍保护的理念不断强化紧密有关。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先后有过六分法 四分法 五分法 九分法 十二分法等,其中最重要影响也最大的是六分法和四分法。

  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创始于西汉末年的刘歆,他在汉哀帝时期,根据其父刘向在《别录》一书中所撰的古籍提要,把各书一一归类,编成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将图书分为辑略(全书总序) 六艺略 诸子略 诗赋略 兵书略 数术略 方技略六类。历东汉 三国

  基本沿用不改。

  西晋时,秘书监荀勖(音同旭)著《中经新簿》,对《七略》六分法做了调整,将全部图书分为四部,一曰甲部,相当于《七略》的六艺略,二曰乙部,相当于《七略》中诸子 兵书 数术 方技四略总合,三曰丙部,系由六艺中的《春秋》类所附史书扩大而成,四曰丁部,即《七略》的诗歌略,并增以图赞和汲冢新发现的古书。

  东晋时,李充撰《四部书目》,更换了荀勖所定四部的次序,使甲部记经部,乙部记史部,丙部记子部,丁部记集部,四部顺序由此确定。至唐代魏征等编《隋书·经籍志》,又明确以经史子集四部代替甲乙丙丁四部,并确立其次序。此后一千余年间一直被沿用。

  清朝乾隆时,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也是用四分法。分为经部十类 史部十五类 子部十四类 集部五类。

  目前,不少图书馆古籍分类仍沿用四分法,所以,了解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就可以按图索骥,有目的的查找现存古籍。

  全手打,我容易吗我?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本。及其长也,不进之大学,则无察其义理,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 ——朱熹《大学或问》

材料四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

代表建议将20万部中国古籍数字化,这波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代表将20万部中国古籍数字化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扩大这些古籍的影响力,在这个快节奏、数字化的时代,代表的想法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尽最大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