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子和孔子的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8浏览:1收藏

有关老子和孔子的资料?,第1张

老子\x0d\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1])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1]。\x0d\\x0d\1人物简介\x0d\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x0d\\x0d\老子\x0d\太清宫镇)[1]人。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的《老子韩非列传》中即说明了当时对老子何其人有过此两种猜测。“或曰:老子亦老莱子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当时司马迁也疑老子即为老莱子,并不是道家创始人。\x0d\老聃长寿,一百六十余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x0d\\x0d\老子骑牛图立轴[1]\x0d\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x0d\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x0d\2主要著作\x0d\\x0d\《老子道德经一则》窦中亮\x0d\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x0d\《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x0d\《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x0d\3思想体系\x0d\哲学思想\x0d\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x0d\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x0d\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x0d\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x0d\\x0d\老子授经图卷(局部)\x0d\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x0d\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x0d\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x0d\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见于下文 老子故事孔子问礼第4段)可见:\x0d\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x0d\应当注意到:\x0d\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x0d\\x0d\老子画像[2]\x0d\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x0d\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x0d\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x0d\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x0d\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可参见下文 老子故事圣人辞世 “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x0d\思想渊源\x0d\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此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诸子均出于王官说,又当别论。金德建《老聃学说出于史官考》认为:"老聃学说的来历,大约是因为做周史的缘故"。他列举了《左传》、《国语》、《论语》、《大戴礼记》等书中史官属于格言形式的话,并将16条有关材料与《老子》相对照。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可见,《老子》与史官的知识有其思想上的渊源。\x0d\孔子\x0d\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1-2]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x0d\\x0d\孔门十哲\x0d\\x0d\德行\x0d\\x0d\▪ 颜回 ▪ 闵子骞 ▪ 冉耕 ▪ 冉雍 \x0d\\x0d\政事\x0d\\x0d\▪ 冉有 ▪ 仲由 \x0d\\x0d\言语\x0d\\x0d\▪ 宰予 ▪ 端木赐 \x0d\\x0d\文学\x0d\\x0d\▪ 言偃 ▪ 卜商 \x0d\\x0d\1生平经历\x0d\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3]于鲁襄(xiang)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儒略历西元前551年\x0d\\x0d\10月4日,以今格里历则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时)在山东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1],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后来宋国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孔子七世祖孔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存疑),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我氏。相传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x0d\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3],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4]\x0d\贵族出身\x0d\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x0d\\x0d\孔子[5]\x0d\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是殷商的贵族后裔。\x0d\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国,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x0d\微仲去世后,子宋公稽继立;宋公稽去世后,子丁公申继立。宋丁公去世后,子_公共继立。宋_公去世后,弟炀公熙自立,太子弗父何不得立。于是弗父何之弟公子鲋祀杀炀公,欲立弗父何,弗父何拒之,于是公子鲋祀成为国君,是为宋厉公。弗父何成为正卿。\x0d\弗父何死,子宋父周立;宋父周死,世子胜继立,世子胜生正考父。正考父事宋国戴、武、宣三位国君,以恭敬著称,“一命而偻,二命而伛,三命俯“。正考父尝朝周,取回《商颂》,进行了一些整理,补充了在宋国已经亡失的篇章。\x0d\正考父死,子孔父嘉继立。孔父嘉事宋穆公。穆公临死前,不立己子公子冯,而立兄子公子与夷,以报兄长宣公让国之恩。去世前遗命孔父嘉辅佐与夷(宋殇公)。孔父嘉事殇公与夷,屡次对郑、卫等国作战,但多以失败告终,引起国人不满。孔父嘉有妻十分貌美,引起另一主政大夫华父督的垂涎。于是华父督借国人不满,发动兵变,杀掉了孔父嘉与宋殇公。孔父嘉之子木金父逃到鲁国,从此孔家成为鲁国人。\x0d\\x0d\袁鹏飞作孔子论道图\x0d\木金父生祈父睾夷,祈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是为孔子的父亲,是鲁国著名的武士。前563年晋国荀莹率十一国联军进攻小国逼阳(今山东枣庄市中区),逼阳诈降,联军入城后即降下城门准备袭击联军,而此时叔梁纥则进前托住城门,使联军安然退出逼阳。孟献子称赞他:“《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6]\x0d\圣人降世\x0d\叔梁纥正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妾生长子孟皮,但孟皮有足疾,不能为嗣,于是叔梁纥求于颜氏。颜氏有三女,且欲与叔梁纥为婚,但又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两长女皆不愿,唯小女颜征在愿嫁叔梁纥。\x0d\颜征在时年十八,而叔梁纥已经七十二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周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八月孔子降生。孔子生而头上圩顶,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山,故名“丘”。\x0d\早年生活\x0d\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许多粗活。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x0d\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然勤奋好学。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x0d\政治生涯\x0d\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x0d\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x0d\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x0d\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x0d\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x0d\周游列国\x0d\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x0d\\x0d\周游列国\x0d\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x0d\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x0d\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x0d\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7]。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这“七十二贤士”中,又数颜回,是孔子最爱的弟子。\x0d\驾鹤西去\x0d\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x0d\\x0d\孔子雕像\x0d\到拒绝。\x0d\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x0d\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x0d\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8]\x0d\2主要成就\x0d\教学特点\x0d\①创办私学,\x0d\\x0d\孔子讲学图\x0d\广收门徒。\x0d\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x0d\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x0d\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x0d\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x0d\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x0d\安贫乐道\x0d\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x0d\\x0d\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x0d\孔子所处的东周王朝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汉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x0d\《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x0d\4史书记载\x0d\主词条: 孔子世家\x0d\参见: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x0d\5家族成员\x0d\孔子祖籍位于宋国(今河南商丘)[1],祖居地今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2]。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为邹邑大夫。叔梁纥与元配施氏连出9个女儿,他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得一子名孟皮,却脚有残疾。叔梁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为得子,叔梁纥曾在尼丘山求拜,故取名丘,字仲尼。\x0d\孔子身后,七世单传,至第九代才有孔鲋、孔腾、孔树兄弟三人。孔子后裔秉承祖先“诗礼传家”之祖训,在文学、经学等方面都有较大成就,在明清时期更因为得到皇帝扶持,成为“天下第一家”。孔子家谱经过5次重修,历经2500多年,记录的非常详细,各代名字取法也极有说道。现如今孔子的后裔约300万人,以山东曲阜为中心,遍及中国及海外。孔繁森、孔祥熙、孔令辉等名人均是孔子的后人。

  刘歆于公元23年谋诛王莽事败身死。

  刘歆--古学鼻祖

  2004-7-29

  (前50?—23)

  自汉武帝尊崇儒术以后,儒学传授出现了昌盛的局面,当时所立学官一般概称

  之为今文经学。到西汉末年,刘歆大力鼓吹古文经书“好恶与圣人同”,为之

  争立学官,从而开启了经学史上的经今古文之争。

  一、王侯世家 书香门第

  刘歆,字子骏,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目录

  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赋等方面都堪称大家。章太炎说,孔子以后的最大

  人物是刘歆。顾颉刚称刘歆为“学术界的大伟人”。刘歆的

  卓越学识确实

  是为古今学者同声赞誉的,然而,他又是帮助王莽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的最主

  要人物之一,政治上与王莽的不光彩事业捆在一起,而受到后人的唾弃。这是一个

  在政治上与学术上都名声很大的人物,了解他的生平和学术,分析其在特定时代形

  成的特殊的人格与事业,确实是一种十分有趣的事情。

  刘歆的生年,历史上没有记载。他是刘向的第三子,刘向生于公元前77年。从

  刘歆的生平交往看,他与王莽(公元前45一公元23年)年岁大体相近,但他又与著

  名学者扬雄交往较深,扬雄生于公元前53年,卒于公元19年。又《欲传》云,其

  “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将此事

  系于成帝建始元年,即公元前32年。按“少”者,年轻人也。刘歆此时当已在20岁

  左右。由以上诸项看来,刘歆大体年长于王莽,而又稍晚于扬雄,出生时间可能在

  公元前50年(汉宣帝甘露四年)前后。他是公元23年自杀的,享年大约为73岁。

  研究刘歆,不能忽略他的宗室出身。他的六世祖名交,字游,是汉高祖刘邦的

  同父异母弟。在刘邦抚定三秦,与项羽争天下时,刘交一直随侍左右,很受亲信,

  所以在汉高祖六年被封为楚王。四世祖刘成有子五人,长子礼嗣,其余诸子皆封侯。

  吴楚七国之乱,刘戊兵败自杀。其子刘富,因反对叛乱,事前已奔逃京师,得以更

  封为红侯。富子辟强,学问出众,但不肯出仕。辟强子德,为刘歆祖父,在昭、宣

  之世任宗正,赐爵关内侯,又封为阳城侯。刘向为德之次子,12岁时就以父荫任为

  辇郎,20岁为谏大夫。其后曾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刘

  向“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年72卒。刘向学问渊博,

  著述宏富,撰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五经要义》、《世说》、《列女传》、

  《列仙传》、《新序》、《说苑》等百余卷。

  可以说,刘歆的祖辈多数都有做学问的传统。到刘歆成人之时,虽家世不如当

  初显赫,却仍凭着一个宗室的牌子在朝中占一职位,“家产过百万”。

  出于严格的家学渊源和个人的天赋,刘歆很早就以才学闻名。成帝之初,亲信

  大臣就推荐说“欲通达有异材”。由此爱到召见,他“诵读诗赋,(帝)甚悦之”,

  以至成帝想当场任其为“得入禁中”的中常侍。只是由于大

  将军王凤的反

  对而未能得逞。史书上记载这一事件时说:“(帝)欲以(歆)为中常侍,召取衣

  冠。临当拜,左右皆曰:‘未晓大将军。’上曰:‘此小事,何须关大将军?’左

  右叩头争之。上于是语凤,凤以为不可,乃止。”刘歆只得到了一个待诏宦者署的

  黄门郎职位。

  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汉成帝下令谒者陈农到各地搜求遗书,同时,将太常、

  太史博士、延阁、广内、秘室藏书集中到一起,由光禄大夫刘向负责、步兵校尉任

  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黄门郎刘歆等参加,对中秘之书,进行系统的整理

  编目工作。刘向逝世不久,汉哀帝下令刘歆领校五经,以完成其父未竟之业。两年

  以后,经过刘向、刘歆父子20多年的努力,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

  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

  刘向、刘歆父子领导的这次校理群书的工作,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为了

  对书籍的篇章文字等进行校雠和勘定,他们首先兼备众本,广搜异本;然后选定篇

  目,去除重复;再后纠理错简,校雠文字;最后勘定书名,誊清新本。总共整理出

  图书33,090卷,收藏于天禄阁、石渠阁,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并为先秦古籍

  的流传,为图书由官府收藏走向民间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系统的古籍整理方

  法,使校勘、辨伪、考据等学问开始产生。刘氏父子典籍整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编

  制目录,首先是在每一本书校勘誊清后,由刘向父子集其篇目,叙其旨意,写成叙

  录,也就是后代的提要。然后,又将各书的叙录集合一起,按部类抄成一书,称为

  《别录》。这主要是刘向完成的。最后是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

  成了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七略》计七卷,其《辑略》为全书的

  叙录,其余六卷,“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

  有《术数略》,有《方技略》。”将著录的图书分为六个大类,38种,603家,

  13219卷。《七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每种每类都加小序,说明其学术源

  流、类别含义等,不仅对当时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目录学更有

  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目录书的典范。

  刘歆本来从其父学习《诗》《书》《易》和《谷梁传》,在经学上很有造诣。

  在勘校中秘藏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用先秦古文抄写的《春秋左氏传》,特别喜爱。

  于是,他一边向研治《左传》有师承的尹成和翟方进学习,请教书中的许多问题及

  其义理,同时,和父亲刘向一起讨论、辨析《左传》的内容。还以《左传》“教授

  子孙,下至妇女,无不读诵。”将《左传》与当时已立于学官的《公羊传》

  《谷梁传》比较,他认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

  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左传》的价值,在《公羊》、《谷梁》

  之上。他提出《左传》以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古文经都应该立

  于学官。哀帝让他与五经博士商量,但博士们根本就不理睬刘歆的意见,而采取

  “不肯置对”的态度。原因很简单,研治儒家经书早已成为“禄利之路”,同

  意《左传》等立于学官,岂不是要五经博士们让出一些禄利来哩!刘歆见无法沟通

  语言,于是写了《让太常博士书》,叙述五经产生与流传的历史,古文经发现的经

  过及其价值,说明皇帝同意研究将《左传》等立于学官,是“继统扬业,亦闵文学

  错乱”;严厉地批评博士们“专己守残,党同门,拓道真,违明诏,失圣意”的狭

  窄胸襟。这封信捅了马蜂窝,引起了博士和所有研习今文经的儒者的怨恨。名儒光

  禄大夫龚胜以辞职表示抗议,以治《诗》起家的大司空师丹则上书控告刘歆“改乱

  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刘歆得罪了执政大臣,又经受不住众多儒者的攻击,虽然

  得到哀帝的回护,也觉得无法在京师立足,于是请求到外地做官,从而先后任河内、

  五原、琢郡太守。后来因病免官,再起为安定属国都尉。

  可以说,在50岁以前,刘歆主要是潜心于撰述的一个学者,虽然他在经学、目

  录学等方面造诣日深,成就甚大,但在政治上却屡屡受挫,最后竟然被排挤出京师,

  申张古文经的愿望也成为泡影。

  在远谪五原的日日夜夜,他痛苦地思索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其《选初赋》

  就是他这一反思的流露。在赋中,他追忆“遂初之显禄”,把自己远离京华为五原

  太守说成是因自己“好直”“为群邪之所恶”,联想到仲尼陈蔡之厄,屈原放沉于

  湘渊,他痛感古来“方直”之士必为世俗“难容”。从而深深地悟出一个人生的真

  谛——单纯做学问是毫无出路的,说:“玩琴书以条囗兮,考性命之变态。运四时

  而揽阴阳兮,总万物之珍怪。虽穷天地之极变兮,曾何足乎留意?”他想从此“守

  信保己比老彭”,却又不甘心“降皮弁为履,公室由此遂卑”。他觉得自己如“韫

  宝而求贾”,总希望有一天“赖祁子之一言”而使“善人之有救”。不久,这个

  “祁子”终于出现了,他就是王莽。

  二、助莽篡汉 位至国师

  原来,当刘歆初入仕途为黄门郎不久,以孤贫恭俭而声名盛高的王莽也因王凤

  临终之托而为黄门郎。两个出身豪贵而又博学的年轻人从此结下了较深的情谊。经

  过几十年的奋斗,野心勃勃的王莽终于“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哀帝死

  后,他更被举为大司马,独掌政权。为了给最终篡权作准备,王莽胁持上下,设计

  诛灭政敌,拔擢党羽。失意的刘歆成为王莽拉拢的对象。王莽把刘歆召回京师,先

  任命为右曹太中大夫,很快迁官为中垒校尉。不久,王莽为安汉公,随即任刘歆为

  羲和、京兆尹,封红休侯,让他“典儒林史卜之官”。这时的刘歆已成为学术文化

  事业的最高***。他借助王莽的权力,以“罔罗遗失,兼而存之”为名,将

  《左传》、《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立于学官,不久又立《乐经》,从

  而将过去的五经增为六经,每一经的博士增为五名,六经共30名,每一博士领弟子

  360人,共有弟子10800人。此外,又徵召各地通晓一艺教授11人以上,以及懂得

  《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

  月令、兵法、文字等学问的人数千人,到京城来“记说廷中,将令正乖缪,壹异说”

  。在全国兴起了一个大规模的古文经学宣传运动。

  从王莽来说,为了实现政治欲望,也需要有一种新的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

  而刘歆所鼓吹的古文经学,尤其是其中的《左传》和《周礼》,颇有一些利于其篡

  汉夺权的内容,所以他利用政权的力量大力支持刘歆推行古文经学,同时换取刘歆

  等人利用古文经学为其固位、篡权和托古改制制造舆论,提供谋略。

  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把女儿许配给平帝为皇后,刘歆等人就占卜说:“兆

  遇金水工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并为之“杂定婚

  礼”。由此,王莽得加号“宰衡”,其子王安、王临皆封侯。

  元始四年,王莽奏立明堂辟雍,以刘歆典其事,其制度之盛,无与伦比。从而

  赢得天下儒生学士的好感,他们上书认为这是比“唐虞发举,成周造业”更有意义

  的事业,要求给王莽“位在诸侯王上,赐以束帛加璧,大国乘车、安车各一,骊马

  二驷。”王莽得加“九锡”,成为无冕的帝王。

  元始五年,刘歆作《钟历书#与《三统历谱》。前者从钟律的考定,以恢复古

  代的乐律。后者从其父“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的理论出发,

  考其三代历日,从而探索历史变化与天命的关系。两者后来都成为王莽篡权建新的

  基础理论。此年底,平帝苑,王莽更仿周公,为“居摄践柞”,一切“皆如天子之

  制”、“民臣谓之摄皇帝”。除了未加冕以外,一切都与皇帝一样了。而刘歆

  也因之被任命为少阿,成为“四少”之一,地位比前提高。

  居摄二年(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王莽,立宗室刘信为天子。王莽任

  命孙建等七人为将军,率兵征讨,刘歆也被任命为扬武将军,屯兵于宛。直到翟义

  被平,刘歆才归故宫。

  居摄三年,王莽的儿子王安、王临皆封公,孙王宗封为新都侯,侄王光封为衍

  侯。九月,王莽之母功显君死,为了进一步明确自己万尊之位,王莽让太后下诏议

  论莽之丧服。刘歆率博士诸儒78人上书,追述了伊尹和周公居摄使殷、周兴盛的历

  史。言王莽因“皇天降瑞,出丹石之符”而居摄践柞,盛赞三年来王莽“茂成天功,

  与唐虞三代比隆”,乃“圣哲之至”。说王莽“以圣德承皇天之命,受太后之诏,

  秦汉大宗之后,上有天地社稷之重,下有元元万机之忧”,“与尊者为体,承宗庙

  之祭”,根据《周礼》“王为诸侯缌纟衰”、“弁而加环纟至”的规定,王莽对母

  丧宜“如天子吊诸侯服,以应圣制”。很显然,这里已不是单纯的议丧服,而

  是要从礼制上把王莽抬到最尊的地位。此前,王莽名义上还是“摄皇帝”“假皇帝”,

  现在有丹石文的“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瑞兆,又有如天之功,王莽无论从天意、

  从功劳、从礼制上都应该是真皇帝了。

  由此,在刘歆带领或启发下,各地钻营之徒纷纷奏上符瑞,其中梓潼入哀章作

  铜柜,有两印案封题,称此为高帝庙之图策文“高帝承天命,以国传新皇帝”。并

  有辅佐11人包括王舜、刘歆、王兴、哀章诸名。据说在此前后,共有德祥五事,符

  命25,福应12都是督促王莽代汉的符命。甚至当王莽等人还犹豫不决时,大神石人

  又说道:“促新皇帝之高庙受命,毋留!”王莽“畏天命”,于是承应天意,当上

  了新朝的皇帝,改元始建国。以王舜为太师安新公,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刘歆为国

  师嘉新公,哀章为国将美新公。刘歆之所以能由四少跃为四辅,王莽在始建国二年

  底的一纸谕旨中道出了奥妙,说“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厥功茂焉”。

  必须指出,王莽之得以篡汉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由于土地过度集中而造成的

  地主阶级统治的危机是最根本的问题。统治阶级内部,以王莽、刘歆为首的这部分

  人,终于看出了腐朽的西汉王朝无法维持,而试图以复古改制为旗帜,以推翻刘氏

  政权为号召,从而达到抑制土地兼并,维持地主阶级统治的目的。至于谶纬符瑞之

  类,不过是神化王莽欺骗世人的手段而已。刘歆讲符瑞,是否出自违心地假造以取

  悦王莽的卑鄙目的,这是一个历史的悬案。因为,不仅在西汉,就是到隋唐明清,

  谶纬符瑞之类仍是统治者经常利用的工具。何况他从自己屡受挫折的经历看出了做

  学问也必须有政治靠山。在经王莽提携而地位不断提高后,他更痛感与其苦苦地做

  学问,不如设法谋取利禄。当时,扬雄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而潜心于著述《太玄》、

  《法言》请书,以至“家素贫”“时人皆忽之”。刘歆与扬雄是几十年的好朋友,

  他劝扬雄说:“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

  后人用覆酱瓿也。”这是一句极有代表性的话,它固然是对扬雄“恬于势力”、

  “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的规劝,更反映了刘歆的人生观,说明此时的他已不再是

  一个安贫乐道的纯学者,而是一个热衷于禄利的政治型的学者,他的思想和著述已

  沾上了厚厚的铜臭和权势欲。他和甄丰、王舜三人“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

  德;‘安汉’、‘宰衡’之号及封莽母、两子、兄子。皆丰等所共谋,而丰、舜、

  歆亦受其赐,并富贵矣。”前人对刘歆“助成莽篡”的谴责,是有道理的。

  王莽建新的头几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有的是针对社会矛盾进行的企图

  挽救危机的措施,有的是为了进一步迷惑人民进行的一些表面的变动。“改制”的

  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是改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

  一家男口不超过八个的,占田不能过一井(900亩),分余田给九族、邻里或乡党;

  无田者则按制度受田。这是企图通过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并禁止买卖,来制止日益

  剧烈的土地兼并和奴婢买卖。二是推行“五均赊贷”和“六囗”法。在长安等六城

  设五均官负责征收工商税,掌握市场物价,物品滞销时由政府收购,价格上升时再

  出售之,并给贫民赊贷。这是“五均赊贷”。由政府对盐、铁、酒、铸钱、山泽生

  产税和上面的五均赊贷实行垄断,叫做“六囗”。其本意是想以此来抑制豪民富商

  的盘剥,使贫民得以维持最低的生活。三是改变币制。还在王莽当摄皇帝时,就另

  铸大钱、契刀和错刀三种新币。始建国元年,又废契刀、错刀和五株钱,另铸小钱,

  与大钱同时使用。次年,又改作金、银、龟、贝、钱、布,名曰宝货,共五物、六

  名、二十八品。货币制度屡变,而且换算又不合理。其本意是要抑制商贾的势力,

  为国家增加收入。此外,王莽还改易官名、官制和行政区划,恢复五等爵制,滥加

  封赏等。

  王莽的这些改制措施,往往出自于身为国师公的刘歆。如史书记载:“莽性躁

  扰,不能无为,每有所兴造,必欲依古得经文。国师公刘歆言周有泉府之官,收不

  雠,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莽乃下诏行五均

  赊贷制。为了感谢刘歆之功,王莽在封古帝王圣贤之后时,以刘歆为祁烈伯,奉颛

  顼后;以刘歆之子刘叠为伊休侯,奉尧后,并为子王临娶刘歆女刘囗,结为姻亲。

  此时,刘歆的政治地位达到极点,但也潜伏着危机。正如其父刘向在《诚子书》中

  所说:“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

  宋人叶适说:“孟子曰‘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也。’人之患在为

  徇人之学,而欲遂狼狈不可救,悲哉!”刘歆用自己的学问为王莽效力,自己

  也因之而荣华富贵,但福尽祸至,这种用道殉人的事可得逞于一时,却终究是不能

  长久的。

  三、谋诛王莽 事败身死

  从来建立新王朝的统治者在建政以后最要防范的总是那些辅佐他夺权的开国元

  勋。因为,随着他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各位开国元勋也必然得到三公宰辅等高位,

  权力和声望俱著。元勋们一有“邪念”,往往可以利用当初的办法,推翻新皇帝,

  自己登上九五之位。王莽的新朝是由一帮野心家、政治失意者、投机家,用种种欺

  骗手段建起的政权,在新朝建立后,他们君臣之间必然因权力分配不均而发生矛盾。

  前头说过,王莽得以为帝,甄丰、刘歆、王舜是其助臣。王舜与王莽为同曾祖弟兄,

  且于始建国三年即病死。甄、刘二人就成了王莽的眼中钉。甄丰原来已为大阿、右

  拂、大司空、卫将军,王莽建国后却只封他为更始将军,与卖饼儿王盛同为四将,

  已使甄丰不快。甄丰之子甄寻当时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为了给其父争地位,

  甄寻伪作符命,说新朝应该将陕地分立二伯,以甄丰为右伯、平晏为左伯,王莽不

  得已封甄丰为右伯。接着,甄寻又以其手纹有“天子”二字而作符命,说王莽之女

  汉平帝皇后黄皇室主是他的妻子。王莽借口这是对他的怨谤,下令收捕甄寻,迫令

  甄丰自杀。甄寻逃往华山,到始建国二年底才捕获。在审讯中,甄寻的交代牵连到

  刘歆两个封侯的儿子刘囗和刘泳,刘歆的门人丁隆,以及一大批公卿党亲列侯,死

  者数百人。俗话说,打狗要看主人面。王莽借甄寻案而处死刘歆之子及门人,显然

  是要给刘歆一点颜色看看。

  二子及门人被杀,使刘歆受到很大的震动,更重要的是,新朝建立以来社会危

  机的加深,使刘歆对曾经寄予厚望并为之奋斗的改制失去了信心二王莽的那些改制,

  不仅没有达到抑制土地兼并减轻百姓负担挽救地主阶级统治危机的目的,反而导致

  了更多的人民破产,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尤其是其沉重的赋役、残酷的刑法以及对

  周围各族频频发动的战争,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从始

  建国三年(公元11年)起,各地农民起义就彼伏此起连续不断,到天风四年、五年

  (公元17、18年)终于形成以绿林、赤眉为主力的农民战争。刘歆利用王莽改制以

  安定社会的愿望成为泡影,加之王莽的不信任,于是思想消极,闭门自守,未再参

  与重大政治活动,也不见在此期间有什么学术著述。

  对刘歆的第二次沉重打击在地皇二年(公元21年)。刘歆的女婿王临曾被王莽

  立为太子。王莽与妻之侍者原碧有奸,王临亦与之通,恐事情泄露,于是王临与原

  碧密谋杀死王莽。其妻刘忄音受家学,能观天象,对王临说,宫中将有白衣会,此

  为王莽败乱之兆。王临暗喜,以为阴谋将要成功。但不久,王临被贬为统义阳王,

  心中忧惧,就给病中的母亲写信,言“不知死命所在”。王莽探侯妻子的疾病,发

  现此信,在妻病死后,就抓了原碧等拷问,知王临有杀父之意,迫令王临自杀,赐

  谥谬王。进而牵连于刘囗,下诏责备说:“临本不知星,事从忄音起。”刘忄

  音自杀,刘歆更加惶惶不可终日,且加深了对莽的仇恨。而朝野也皆知刘歆已不受

  信用,所以当王莽召问群臣擒“贼”方略时,公孙禄竟在朝廷上攻击“国师嘉信公

  颠倒《五经》,毁师法,令学士疑惑。…宜诛此数子以慰天下!”

  到地皇三年,人们普遍认识到王莽的垮台已势不可免,于是图谶又起。宛人李

  通以图谶说刘秀言:“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穰人蔡少公也言图谶曰“刘秀

  当为天子。”道士西门君惠根据天文谶记也向卫将军王涉说:“星李扫宫室,

  刘氏当复国,国师公姓名是也。”就是说,当时在图谶家中普遍流传着“刘秀

  当为天子”的谶语。后来建了东汉的刘秀认为这是他将为王者受命的徵验。而与刘

  歆亲近的一些人则认为是刘歆将恢复汉室为天子的兆验,因为刘歆早在建平元年

  (公元前6年)为了避新继位的哀帝刘欣的名讳而改名刘秀,字颖叔。

  这个谶言以复汉为号召,以刘秀为天子,极有号召力。于是两个刘秀就成了人

  们注视的目标。卫将军王涉和大司马董忠,都深信其谶,几次向刘歆讲天文星宿情

  况,刘歆没有表态。后来王涉哭着对刘歆说:“我实在是为了和你一起设法保全王

  氏之族,你为什么就不相信我王涉呢!”刘歆看王涉是真心诚意,于是将他引为知

  己,向他讲述天文人事,东方必成。刘歆、王涉、董忠于是共谋劫持王莽,投奔新

  市、平林起义军所立汉宗室更始皇帝刘玄。当时,董忠统领中军精兵,王涉负责宫

  廷守卫,刘歆之子伊休侯刘叠为侍中五官中郎将担任殿中警卫,如果三人同心协力,

  大事可成。可惜,刘歆过于迷信天意,非要等到太白星出现才肯动手。结果在地皇

  四年(公元23年)七月,被孙极、陈邯告发,董忠被中黄门格杀,刘歆、王涉皆自

  杀。刘歆等人精心策划的兵变竟毁于一旦,自己也终于丧失生命。刘歆、王涉等人

  的反叛对王莽的精神打击很大。王涉为王莽叔父王根之子,刘歆为其有几十年情谊

  的旧臣,这真是所谓“军师外破,大臣内叛,左右无所信”,从此王莽“忧懑不能

  食,亶饮酒,啖鳆鱼,读军书倦,因凭几寝,不复就枕矣。”行动也更为乖辟。

  到十月,更始兵入长安,王莽就被分裂身体,支节肌骨脔分,其新朝政权也就在农

  民起义的凯歌声中宣告灭亡。

  四、博学淹通 倡立古学

  刘歆在经学史上的贡献首先是发现了一批晚出先秦经书,使之免于佚失。秦始

  皇焚书,使许多先秦古籍被禁毁。汉初,才陆续从民间传出。汉武帝独尊儒术,把

  一批用通行隶书写成的经(今文经)颁为官书,立博士。加上以前文帝、景帝和以

  后宣帝所立,《易》有施、孟、梁丘,《书》有欧阳、大小夏侯,《诗》有齐、鲁、

  韩,《礼》有大小戴、庆氏,《春秋》有公羊、谷梁,以至“百有余年,传业者寝

  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与

  今文经传授的兴盛相比,用先秦篆文写成的经书——古文经的流传却极为冷落,只

  在民间由经师传授,或者由发现者献上以后,一直藏于中秘府而无人问津。是刘向

  和刘歆父子在校理中秘藏书时发现了这些经书,使之得以为世人所知,从而为经学

  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这些经书中,有的文字与今文经有增有异,如《古文易经》

  比施、孟、梁丘之经增“无咎”“悔亡”等。有的篇章比今文经增多,如《古文尚

  书》为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之,孔安国所献,共58篇46卷,比今文经多16篇,

  即使与今文同者,亦有比其全者,欧阳、大小夏侯之经文的《酒诰》有脱简一,

  《召诰》有脱简二,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再如《逸礼》,亦为鲁恭王坏孔

  子宅时发现,总计56卷,其中与今文经同者17篇,其它39篇皆为逸篇,是关于仪礼

  的古文篇章。还有的全经为今文博士所未见,如《周官经》(即《周礼》),此书

  在文帝、武帝时陆续发现,仍缺《冬官》一篇,河间献王用千金求购,仍不得,遂

  取《考工记》以补其处,合成六篇,奏上。因为是讲周代官制的,故称《周官》,

  刘歆改称之为《周礼》。《春秋左氏传》,汉初为张苍所献,司马迁曾据之写《史

  记》中的有关篇章,河间献王曾在其封国立《左氏春秋》博士,但因为当时该书经、

  传别行,又由于武帝崇《公羊》之学,故《左传》不仅不能立于学官,且不为博士

  官所知。又有的虽与今文经无多异,但因传授师说不同而与今文经有别,如《毛诗》。

  《毛诗》出自赵人毛亨,其释诗兼诂、训、传三体,自谓系子夏所传,河间献王颇

  好之,以毛公传人毛苌为博士,但却不得立于学官。

  这些经书的价值是很高的,但因不立学官,又无人表彰,故传授者极少,据

  《让太常博士书》所说,当时调查,民间只“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

  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况且古文经都是用先秦篆文写成,一般学者阅读存在困

  难,即使读通了也无利禄可言,长期以往,将会日渐失传,“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阂,

  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只是由于刘歆的倡导宣扬,才使这批古文经书为社会和士人

  广泛得知,遂转相传习不辍。尤其是《周礼》、《左传》、《毛诗》等终于传流至

  今,成为经学的重要文献,刘歆当初的发现和提倡之功是不可低估的。

  这里有必要叙述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的真伪问题。唐代中期以前,

  对这三部书尚毫无怀疑,汉代今文家只说刘歆“改乱旧章,非毁先帝所立”,并没

  有说这三部书不是真书,只是反对将其立于学官。唐初修《五经正义》,仍用以上

  三书。唐人啖助、赵匡始以为《左传》非左丘明所作。宋人苏辙则认为《周礼》

  中“秦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到了明代,梅囗则则揭发《古文尚书》及

  孔传为伪品。清代学者在对古籍进行全

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波兰语: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常被称为玛丽·居里(法语: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法语:Madame Curie),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5年,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移葬先贤祠。她还是“居里学院”的创始人。

玛妮娜·斯克洛多夫斯卡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由于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罗斯或波兰的大学继续进修,所以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最终,在她的姐姐的经济支持下移居巴黎,并在索邦大学(巴黎大学的旧名)学习数学和物理学。经过四年的努力后,玛丽于巴黎大学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在那里,她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玛丽在索邦结识了另一名讲师,皮埃尔·居里,就是她后来的丈夫。他们两个经常在一起进行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以沥青铀矿石为主,因为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还要强。1898年,居里夫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个逻辑的推断:沥青铀矿石中必定含有某种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远远大于铀的放射性。12月26日,居里夫人公布了这种新物质存在的设想。

在此之后的几年中,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Po)和镭(Ra)。因为他们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了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化学的发展。

居里夫人晚年跟丈夫生前的学生保罗·朗之万有一段韵事,这个事件在法国闹得风风雨雨。1911年巴黎新闻报在11月4日的标题《爱情故事:居理夫人与郎之万教授》,传言皮耶在世,郎之万和居里夫人有密切的来往。爱因斯坦对这件事的看法是,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他在1911年11月23日给居里夫人写了封信,以表安慰。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居里夫人倡导用放射学救护伤员,推动了放射学在医学领域里的运用。之后,她曾在1921年赴美国旅游并为放射学的研究筹款。居里夫人由于过度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34年7月4日在法国上萨瓦省逝世。在此之后,她的大女儿伊伦·若里奥-居里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她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母亲去世之后写了《居里夫人传》。在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中,居里夫人的头像曾出现在波兰和法国的货币和邮票上。化学元素锔(Cm, 96)就是为了纪念居里夫妇所命名的。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今中国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黄帝纪元2146年,西元前551年)夏历八月廿七(现行阳历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孔子的先世可追溯至宋国公室及殷商王室,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鄹邑大夫。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传说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为得子,其父曾在尼丘山求拜,表示欲子心切,后果然得一健壮之子,故取名丘,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的意思,但是大排行为老二,小排行,仍然位老大,也就是说,孔子是其生母的长子。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的说法。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

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详见《孔子家语》)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岁时,鲁昭公被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后,孔子便到齐国。齐景公数次问政于孔子,想封孔子为尼溪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后,便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并以“五恶”的罪名,以言论定罪,诛杀少正卯。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锄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5年后,孔子逝世,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

概述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身世 孔子其人 坎坷的政治生涯

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年谱 孔子哲理名言

《孔子传》(曹尧德 宋均平 杨佐仁 著)

音频(ram格式,如未安装realplay,请下载RealPlay G2)

孔子身世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

有关老子和孔子的资料?

老子\x0d\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1])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